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万方数据

第12A期宁焕生: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2515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的支持下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概念.2003

年11月1日Auto-ID中心更名为Auto.ID实验室,致力于自动识别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倡导为能够跨越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方案制定公共的标准.EPC系统使用了数据接口组件的方式解决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问题,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语言来描述物品的信息.2003年9月Auto-ID中心发布的规范1.0版【4J中将这个组件命名为PML(物品标识语言,Physical

Markup

Iamguage)Server.作为EPC系统中的信息服务关键组

件,PML成为描述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在其后的一年中,技术小组依照各个组件的不同标准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修改了规范,于2004年9月发布了修订的EPC网络结构方案,EPCIS(EPC信息服务,EPC

Infornmtion

Service)

代替了原来的PMLServer.这个方案提出了EPCIS在EPC系统中的作用和具体功能,如图2所示.目前一些系统原型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具体针对EPCIS的规范仍在制定中.

ONS(ObjectNmeService)

l查询

-提供指定EPC的权威信息的URL

\JEPCIS发现服务

指向l量::;:箸斧可信合作伙伴的安全

EPCIS(信息雅务)?存取EPC相关数据

_搽篓:激嚣

应用层事件(ALE)

1鬲而]

?处理中的麟时数据?赢级过滤器

?报告数据

读写嚣协议?捕获标签和传染器数据

读写器

读写器管理

温度等传染器

企娩应用程净

内部数据库

务器等相关设施,我国企业商业秘密就无从保护,给国家信息安全及经济情报造成安全隐患.一旦国外的主服务器发生意外,我国的国民经济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标签采用国外的标准,我国数百亿美元的电子标签产业中最关键的核心部分:编码规则、传输协议、中央数据库等规则只能随之来制定,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将依附予国外.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不但每年要支付昂贵的专利费,同时也很难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改.所以,确立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商品编码及网络管理制式标准非常重要.

物联网的建设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制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和网络系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6年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联合编写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对RFID产业化和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中国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物流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我国的研究人员对物联网信息服务的研究【5.71较发达国家稍晚,在跟踪发达国家研究的同时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创新.参与这方面研究的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协会、

AIM

China、复旦大学Auto-ID中国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等科研机构及一些企业,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同时,有国内从事RFID研发的知名企业在2005年两会期间提交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中国物流互联网工程》的提案,提出了开展中国物联网研究和规划的建议,目前有关部委领导已就此提案进行了考察和论证.一些刊物和网站成为物联网信息服务的讨论阵地.

3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架构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物联网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的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分为四层,其架构如图3所示.

图2EPC网络结构图

日本在电子标签方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实时嵌入式系统TRON,T-En巧ne是其中核心的体系架构.在T—En异i∞论坛领导下,UIDCenter(泛在识别中心,Ubiqui.

tous

ID

center)中心于2003年3月成立,具体负责研究和推广

自动识别的核心技术,即在所有的物品上植入微型芯片,组建网络进行通信.UID得到了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和总务省以及大企业的支持.U1D提出一种UID技术终端来支持用户和泛在识别计算机环境的通信,叫做泛在通讯器(UbiquitousCommunicator),简称UC.UC提供了多制式的通信接口以处理不同种标签和读写器的信息,无论是本地还是网络都可以通过嵌入式的接口连接UID信息把服务系统.

由于涉及到很多重要领域和国家信息安全,很多国家都重视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希望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标准和物联网标准,不再像Internet那样主要由美国主导.2.2中国物联网技术研究

图3

我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架构

目前我国的商品制造和出口量非常巨大,如果采用国外国家物联网管理中心是一级管理中心,制定和发布总体标的识别体系和技术规范,则必须使用其中央数据库和解析服

准,负责与国际物联网互联,并对二级物联网管理中心进行管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12A期宁焕生: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2517

s.3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网络管理结构(RFID-MP)本系统选择采用嵌入式代理模块和委托代理模块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网络管理.管理系统除监控设备硬件工作状态(如温度、端口等),也监控软件(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及嵌入模块等).如图5所示,该系统分四级结构.下面分别介绍各级结构中的模块功能.

通Tag

图5RFID-MP网络管理系统

?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负责对整个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Manager、Reader以及Tag进行管理.其直接管理对象是计算机终端Manager.

?计算机终端

计算机终端中的Manager模块负责管理计算机终端自身、Reader以及墩.它对代理模块A或者曰发出查询或者设置指令给代理,获取代理返回的信息;同时接收来自代理的报告信息.并将相应信息报告给管理中心.例如,管理中心可以在远程登录到计算机终端上对RFID软件进行重新启动.?Reader

Reader中的代理模块A,专门负责将来自MB嘲3T的查询或者设置指令转换为Reader特有的指令,以完成Manager对Reader的指示,并返回给地眦孵相关的Reader信息;同时还具有将Reader中发生的故障事件主动通知给Mal_la_ger的功能.Reader中的委托代理模块曰一方面负责接收来自Man.ager对Tag的查询或者设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专用通信协议,与Tag中的模块C进行通信.B再将C的查询或者设置结果返回给Manager.当Tag发生故障时,B将c发送过来的报警结果报告给Manager.从而实现Manager对盹的间接管理.?Tag

Tag中的模块C收集委托代理口通过专用通信协议传送过来的指令,查询或者设置Tag中的参数,并将结果通过曰、C之间的专用通信协议返回到委托代理模块B;当Tag发生故障时,C发送报警消息给B.

委托代理模块曰、模块c以及占、C之间专用通信协议设计是RFID.MP协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深入研究设计细节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加以介绍.

6小结与展望

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是和物联网业务系统匹配的分级结构,每一级对应其相应的信息服务功能和管理权限.文中尚未涉及安全问题,其作为物联网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物联网研究对于我国RFID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和物联网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信息安全意义,本文为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会平,马振洲,宁焕生.双频RFID标签平滑升级高速公路

联网收费系统[J].智能卡与电子标签,2006(5):36—38.

YangHP,MaZZ,NingHS.Thedual-bandRFIDTag叩一gradesthefreewayonlinechargesystem[J].SmartCardsandLaNes,2006(5):36—38.(inChinese)

[2]LiuFL,NingHs,cta1.RFID-baseadEFCSysmmandInfor-marionServicesi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A].20066mInternationalConference011ITSTelecommunicationsPro.eeedings【C].Chengdu:IEEEPress。2006.26—28.

[3]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YouZQ,LiSJ.RFIDTheoryandApplication[M].Beoing:PublishingHouseofElec订omcsIndustry,2005.(inChinese)[4]EPCglobal8,Physicalmarkuplanguage(肌仉)COlespecifica—lion,XMLschemaandinstancefiles[S].

[5]杨会平,邵泽富,马振洲,宁焕生.条形码与EPC编码技术介绍[J].卡技术与安全,2006(4):21—25.

YangHP,eta1.IntroductionofbarcodeandEPCcode[J].CardsTech&Security,2006(4):21—25.(inChinese)

【6]王树敏,宁焕生,张瑜,刘文明.SNMP让RFID系统管理起来更轻松[J].智能卡与电子标签.2006,(8):47—49.

WangSM,NingHS.eta1.SNMPmanagementstheRFTDsys?temefficiently[J].SmartCardsandLaNes.2006,(8):47—49.(inChinese)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SNMP协议的RFID读写器网络管理方案[P].中国专利:2006100790481.2006.

BeijingUniversityofAeromutics&Astronautics.RFIDreadernetworkmanagementbasedonSNMPprotocol【PJ.ChinaPatent:2006100790481.2006.(inChinese)

[8]WilliamStallings.SNMP网络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WilliamStallings.SNMPNetworkManagement【MJ.Beijing:ChinaElectricPubfishingHouse,2001.(inChinese)

[9]岑贤道,安常青.网络管理协议及应用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CenXD,AnCQ.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andAppfica—tion[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1998.(inChi—nese)

作者简介:

宁焕生男,1975年生于安徽怀宁.1996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

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信息

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2—2003年,航

天科工集团航天金卡公司副总师;2004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后、

副教授.曾主持国家发改委专项、973子专题、

射频通信及金融信息化等课题近lo项,发表

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RFID、COS与EMV、电磁散射、智能交通等.

E.mail:nir堰huanshens@vip.sina.COm.

万方数据

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作者:宁焕生, 张瑜, 刘芳丽, 刘文明, 渠慎丰, NING Huan-sheng, ZHANG Yu, LIU Fang-li, LIU Wen-ming, QU Shen-feng

作者单位:宁焕生,张瑜,刘文明,渠慎丰,NING Huan-sheng,ZHANG Yu,LIU Wen-ming,QU Shen-fe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刘芳丽,LIU Fang-li(中国矿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电子学报

英文刊名:ACTA ELECTRONICA SINICA

年,卷(期):2006,34(z1)

被引用次数:67次

参考文献(9条)

1.杨会平;马振洲;宁焕生双频RFID标签平滑升级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2006(05)

2.Liu F L;Ning H S RFID-based EPC System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2006

3.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 2005

4.EPCglobal 8,Physical markup language(PML)core specification,XML schema and instance files

5.杨会平;邵泽富;马振洲;宁焕生条形码与EPC编码技术介绍 2006(04)

6.王树敏;宁焕生;张瑜;刘文明SNMP让RFID系统管理起来更轻松 2006(08)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SNMP协议的RFID读写器网络管理方案 2006

8.William Stallings SNMP网络管理 2001

9.岑贤道;安常青网络管理协议及应用开发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保云.Wang Baoyun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

2.沈苏彬.范曲立.宗平.毛燕琴.黄维.SHEN Su-bin.FAN Qu-li.ZONG Ping.MAO Yan-qin.HUANG Wei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

3.宁焕生.徐群玉.NING Huan-sheng.XU Qun-yu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期刊论文]-电子学报2010,38(11)

4.石军"感知中国"促进中国物联网加速发展[期刊论文]-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5)

5.朱洪波.杨龙祥.于全.ZHU Hong-bo.YANG Long-xiang.YU Quan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期刊论文]-通信学报2010,31(11)

6.刘强.崔莉.陈海明.LIU Qiang.CUI Li.CHEN Hai-ming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科学

2010,37(6)

7.孙玉砚.刘卓华.李强.孙利民.Sun Yuyan.Liu Zhuohua.Li Qiang.Sun Limin一种面向3G接入的物联网安全架构[期刊论文]-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z2)

8.孙其博.刘杰.黎羴.范春晓.孙娟娟.SUN Qi-bo.LIU Jie.LI Shan.FAN Chun-xiao.SUN Juan-juan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

9.杨永志.高建华.YANG Yong-zhi.GAO Jian-hua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10,24(2)

10.孔宁.李晓东.罗万明.阎保平.KONG Ning.LI Xiao-Dong.LUO Wan-Ming.YAN Bao-Ping物联网资源寻址模型[期刊论文]-软件学报2010,21(7)

引证文献(68条)

1.王荃.滑楠.张璐.田罗庚基于四元查询树算法的改进防碰撞算法[期刊论文]-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2.王波.吕俊伟.于振涛.盖俊峰一种物联网的时钟服务器配置方法[期刊论文]-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1(3)

3.王波.吕俊伟.于振涛基于D-S的时钟同步竞争安全算法[期刊论文]-电讯技术 2011(1)

4.王亿.徐伟物联网技术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北方经贸 2011(9)

5.朱佳佳.罗圣美.孙知信M2M设备远程签约信息管理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12)

6.樊凡.莫国莉.香赵政.张晓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建设研究[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 2011(11)

7.兰勇.张博基于Internet的物联网系统中设备互联和[期刊论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6)

8.吴振强.周彦伟.马建峰物联网安全传输模型[期刊论文]-计算机学报 2011(8)

9.梁玉凤物联网技术在校园迎新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9)

10.李双庆.苏晖一种改进的确定性标签防碰撞算法[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19)

11.徐春林高校校园物联网的探索与应用[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10(31)

12.周彦伟.吴振强TA-ONS——新型的物联网查询机制[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 2010(8)

13.周彦伟.吴振强.乔子芮基于可信计算的物联网物品信息传输协议[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10(17)

14.高明武遥望黑马——对"物联网"在艺术品市场与互动装置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思考[期刊论文]-齐鲁艺苑

2010(2)

15.石红霞.张孝宝.杨甫勤.李园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物流科技 2013(3)

16.丁继源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在集团型企业主数据流转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24)

17.张海涛.张永奎物联网体系架构与核心技术[期刊论文]-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

18.张丹云信任驱动的物联网在相关信息系统应用[期刊论文]-微型电脑应用 2012(12)

19.周顺先泛珠三角地区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探讨[期刊论文]-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3)

20.魏晓宁物联网实验教学初探[期刊论文]-计算机时代 2011(10)

21.赵静.喻晓红.黄波.谭秀兰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期刊论文]-通信技术 2010(9)

22.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期刊论文]-计算机教育 2010(16)

23.牟龙芳物联网技术前景展望[期刊论文]-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0(4)

24.阮于洲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测绘的影响[期刊论文]-测绘科学 2011(6)

25.赵圣洁.张楠.李永刚基于RFID的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期刊论文]-福建电脑 2011(10)

26.宋磊.林洪波.王绪华基于3D-GIS的智慧泰山景区信息集成平台[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11(9)

27.王冠男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期刊论文]-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9)

28.李馥娟EPC物联网中的ONS架构及安全分析[期刊论文]-信息网络安全 2010(12)

29.熊华物联网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探讨[期刊论文]-电力信息化 2010(8)

30.金枫.张达.战凯地下金属矿无线通讯技术[期刊论文]-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1)

31.卢书海.刘帅.李建军.曹旭鹏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11)

32.彭春燕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架构[期刊论文]-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5)

33.袁源物联网在智能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硅谷 2011(10)

34.陈峰.荣晓慧.邓攀.马世龙设备协同技术及其系统软件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11(2)

35.刘丹.王霓虹基于森林火灾数据监测的物联网定位算法应用[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8)

36.潘禄生浅析物联网的信息安全[期刊论文]-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9)

37.王群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及模拟实验平台的组建[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10)

38.邓赵红.桑庆兵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期刊论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39.苏秋玲.洪范宗.罗奕中.郑溪水.董少良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物联网化管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疗设备

2012(11)

40.董爱军.何施.易明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框架体系初探[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4)

41.何德明浅谈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2011(4)

42.肖毅物联网安全管理技术研究[期刊论文]-通信技术 2011(1)

43.戴起伟.凡燕.曹静.朱科峰.王支凤物联网技术与江苏智能农业产业发展[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11(5)

44.齐超.何勇基于CPS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6)

45.曹静.凡燕.朱科峰.王支凤.戴起伟物联网应用于江苏农业的发展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农业学报 2010(6)

46.刘志硕.魏凤.柴跃廷.沈喜生关于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综合运输 2010(2)

47.高志坚.林镇熊.黄振华RFID技术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9)

48.杨庚.许建.陈伟.祁正华.王海勇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期刊论文]-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49.刘威.谢鹏.潘科.袁巍RFID编码解析网络监控系统的研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16)

50.曹静.凡燕.朱科峰.王支凤.戴起伟物联网应用于江苏农业的发展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农业学报 2010(6)

51.王波.吕俊伟.于振涛面向物联网的时钟同步体系架构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5)

52.何欣.宋亚林.安健.桂小林移动感知物联网技术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7)

53.黄映辉.李冠宇物联网:语义、性质与归类[期刊论文]-计算机科学 2011(1)

54.叶兴贵.缪希仁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期刊论文]-现代建筑电气 2010(9)

55.王慧琚.李云飞基于城市照明的区域性感知模型[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

56.张霖.罗永亮.陶飞.任磊.郭华制造云构建关键技术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11)

57.李勋.龚庆武.乔卉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期刊论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2)

58.江勇.段美霞基于物联网的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期刊论文]-物联网技术 2012(12)

59.肖勇.孙勇.孔政敏.方彦军基于UHF RFID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13(2)

60.卢建军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模式研究[期刊论文]-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6)

6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10(11)

62.张佳欣.朴大志浅谈物联网与NGB的融合[期刊论文]-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10)

63.彭兰地.米明基于3G技术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3(1)

64.冯端.康璐物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经营[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

65.赵志军.沈强.唐晖.方旭明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期刊论文]-计算机科学 2011(8)

66.李京生.王爱民.唐承统.卢治兵基于动态资源能力服务的分布式协同调度技术[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2(7)

67.唐尧华.黄欢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期刊论文]-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1(4)

68.李建江.崔健.王聃.严林.黄义双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67626025.html,/Periodical_dianzixb2006z104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