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4)

集合(4)
集合(4)

集合(一):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二) 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学习重点:含参数的集合关系的表达。 学习难点:含参数的集合关系的表达。 导入新课

例1、已知}4|{>=x x A ,}|{a x x B ≥=, 且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构成的集合。

练习1:

1、已知集合}41|{<<-=x x A ,}|{a x x B ≤=, 且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构成的集合。

2、已知集合}41|{<<-=x x A ,}12|{+<<=a x a x B , 且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构成的集合。

3、已知集合}41|{≤≤-=x x A ,}12|{+≤≤=a x a x B ,且B A 是的真子集,求实数a 的取值

范围构成的集合。

例2、已知集合}032|{2=--=x x x A ,}0|{2=++=q px x x B ,φ≠B 且A B ?,求实数

q

p ,的值。

练习2、

设集合2{|40}A x x x =+=,22{|2(1)10}B x x a x a =+++-=,若B A ?,求实数a 的值。

例3、设集合}1,

1{},,3,1{2+-==a a B a A 若B

A ,求a 的值。

练习3、已知集合A=},3,1{a ,B=}{2a ,且A B ?,求实数a 的取值的集合。

课堂小结:

1、对子集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2、注意空集的情况。

3、能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地进行分类讨论。

课后作业:

1、集合{a ,b}的子集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集合A ={x|0≤x<3且x ∈Z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

3、已知集{}}{a x x B x x A <=<<=,21,满足

A B ,则 ( ) A.2≥a B. 1≤a C.1≥a D. 2≤a

4、下列八个关系式 :①{0}=φ ②0∈φ ③φ?{φ} ④φ∈{φ} ⑤{0}?φ

⑥0?{{0},φ} ⑦{φ}?{0} ⑧φ∈{0},其中正确的是: 。 5、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N a {}c b a ,, 5.0- {}Z x x x ∈<,2 0 φ

{}4,3,2,1 {}2,1

N

Q φ {}2,1 {}|

35x x <<

{}60<≤x x

6、空集合A 满足:①{}4,3,2,1,?A ;②若A x ∈,则5-x A ∈.符合上述要求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32 B. 8 C. 5 D. 3

7、设集合A=},{y x ,B=},0{2x ,若A=B ,求y x ,的值。

8、设集合{}{}0|,21|<-=<<=a x x B x x A ,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

9、已知集合P=}06|{2=-+x x x ,S=}01|{=+ax x ,若P S ?,求实数a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

10、已知集合}12,3,1{--=m A ,集合B ={3,m 2},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分析 集合是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不仅是高中数学内容的一个基础,也为以后其他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帮助。集合作为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在现代数学理论体系中的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学会集合的基本内容后,不仅可以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也为后面函数概念的描述打下了基础。 本节《集合的基本运算》是集合这一节里面的核心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交、并、补的运算,要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去理解交、并、补的含义,可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这一部分不仅是考查的重点知识,同时也是与其他内容很容易交汇出题的知识点,经常作为知识的载体出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等,对集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便是集合。通过《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集合的概念,和其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三个特征,了解了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元素属于集合或元素不属于集合),同时学会了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表示方法。通过《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学习,我们明确学习了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子集和真子集),相等关系,并规定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同时,在节当中,我们引入了Venn图这个工具,对中集合的运算的学习也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之间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 (2)理解两个集合之间交集的概念,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在解题过程中能灵活选择应用数轴或Venn图. 能力目标:(1)通过Venn图的使用和数轴的使用,让学生们领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通过给出集合作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给出并集和交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3)讨论环节锻炼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使用符号表示、集合表示、图形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引导学生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从中了解数学的重要意义 和应用的广泛程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另外讨论环节的设置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交流的乐趣,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1)并集、交集的概念及其运算; (2)学会使用Venn图和数轴来表示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 教学难点:弄清并集、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式、情景式、合作式 教具学具:幻灯片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弄清并集、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我们采取下面几个策略进行突破: 1、通过分组讨论,将并集、交集三个内容的概念,符号表示以及Venn图表示进行比较,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其中的异同点,从而巩固三个概念的记忆,同时了解这三者之前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同一例题给定的两个集合,分别问这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通过计算过程与

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运算5题(无重复)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运算大汇总 简便运算 431+3.2+532+6.8 25×(8×0.4)×1.25 7154-(2154-23 1) (1211+187+24 5)×72 93.5÷321÷72 1125-997 998+1246+9989 (8700+870+87)÷87 125×8.8 1.3+4.25+3.7+3.75 17.15-(3.5-2.85) 3.4×99+3.4 4.8×1.01 0.4×(2.5÷73) (1.6+1.6+1.6+1.6)×25 (94+65-187)÷361 7 1100257 12.3-2.45-5.7-4.55 97÷251+115×9 2 0.125×0.25×64 64.2×87+0.642×1300 78×36+7.8×741-754 2113×17+12 17 ×8

87×21+0.125×21+0.5 2.42÷43+4.58×31 1-4÷3 25÷10026 25 4.25-365-(261-143) 3.8÷3.9+3.9÷0.1+0.1÷3.9 12.1-(151+21 1)×105 )37.125.8(63.975.4-+- )38.648.2(17.348.7--+ 511)9518.3(957-+- 4 1666617907921333387?+? 7.21111.07.09999.0?+? 3.672.109.136?+? 8.562.108.148?+? 5 2 69.375225533?+? 2.3 3.198.168.6?+? 5.186.678.515.818.155.81?+?+? 3.541352.422351.12235?-?+? 4123341223411234+++

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程序

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程序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附件:程序源代码 // sizheyunsuan.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include #include const int MAX=100; class Operand{ private: double operS; public: Operand(){} Operand(double opers){ operS=opers; } void set(double opers){ operS=opers; } double get() { return operS;} }; class Operator{ private: char operF; int priority; public: Operator(){} Operator(char operf) { operF=operf; switch(operf) { case'(':priority=-1;break; case'+':priority=0;break; case'-':priority=0;break; case'*':priority=1;break; case'/':priority=1;break; case')':priority=2;break; } } void set(char operf){ operF=operf; } char get(){ return operF;} int getpriority(){ return priority; } };

四则运算及简便计算练习题

用递等式计算(四数下册)姓名 980-436+75 125×5÷15 150+42×37 960+360÷90 80×50-35÷5 105+360÷20÷3 800-700÷25×4 72-4×6÷3 42+6×(12-4) (270-180)÷30 56-(25+17) (75+360)÷(20-5) 75+360÷(20-5) 812÷(532-36×14) 18×(420+360÷90) (124-85)×12÷26 75+360÷40-5 1500÷25-(18+8) (124-85)×12÷26 28+(32÷4-3) 18×(400-120×2) (280+80÷4)×12 (72-4)×(6÷3) 75+360÷(20-5) 118+1536÷[12×(63-59)] [60+240÷(30-10)]×2 [(60+240÷30)-10]×2 (60+240)÷[(30-10)×2] (1)1120-(280-96÷16)(2)(42+38)÷(473-457)(3)8509÷(1720×60-937)(4)[(125-25×5)+35 ]×60 (5)200÷25+120×11 (6)516-(320+320÷40)

(7)2500-1352÷13×8 (8)[150-3÷(30-28)]×10 619-[58-(18+3)] 169-(85+35)÷12 简便计算 25×42×4 68×125×8 49×49+49×51 4×25×16×25 (25+15) ×4 (25×15)×4 (125×25)×4 (125 + 17)×8 25×64×125 85×82 + 82×15 49×99+49 64×15-14×15 87×99 + 87 79×25 + 25 76×101-76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58 + 39 + 42 + 6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2)掌握两个较简单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3)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讲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使 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4)通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合作探究展示: 一、 问题衔接 我们知道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 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P8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二、新课教学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 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P 8-9例4、例5)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 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 (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A ∪B B A ?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意识,准确判断,正确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进行适当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则运算 1、回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要能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就要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让学生回忆并板书 2、说说运算顺序 42+6×﹙12-4﹚ 42+6×12-4 987÷3×6 483.4-﹙39.5+98.8﹚ 3、判断 5×﹙12-12÷12﹚ =5×﹙0÷12﹚ =5×0 =0 再次强调要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 二、复习简便运算 1、也有些题目可以不用运算顺序来计算,想不想看看哪些?出示题目: ①207+58+93+42 ②25×11×4 ③25×(4+8﹚ ④300-123-77 ⑤1300÷25÷4 先观察,接着在两分钟内完成 2、采访一下做的快的同学,看看他们的秘诀是什么?两个数能凑整先算,依据 是什么?(运算定律)说说第一个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还有哪些?学生回答并板书 有这么多运算定律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加法交换律就是两个数交换位置,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怎么表示(用字母)接着都用字母表示并板书 3、对每个题目运用的运算定律对号入座 4、小结:我们要进行简便计算,就要运用运算定律,拿到题目你觉得要看什么 呢?(看数字、看符号并板书)看数字有什么特点可不可以凑整,看符号有什么特点符合哪个运算定律,接着选择合适的方法(板书:选方法)

大整数的四则运算高质量C语言程序

设计题目: 大整数的四则运算 1. 功能简介:编写出实现大整数之间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程序,并输出计算结构。 课程设计要求: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 源程序中应有足够的注释 必须上机调试通过 注重算法运用,优化存储效率与运算效率 需提交源程序(含有注释)及相关文件(数据或数据库文件); 提交设计报告书。 2. 总体结构:

加法 数据初 判断运算符 减法乘法除法退出 正整数非正整转变为转变为 转变为 流程图:

3 ?概要设计:

1) 加法运算 利用两个整形数组分别存放两个数a 和b 的每一位的数值,最低位存放符号。如果a 和b 同号,从最低为开始计算,如果有进位则保存在高一位,本为则减10 ,然后反序将计 算后的各个位的数值保存在一个数组C并输出,如果a和b都是负数则在前面要输出负号, 函数的返回值为C的位数。如果a和b异号,也即两个正整数相减,从最低位开始相减,如果要借位则本位加10 再相减,高一位要减1,然后反序将计算后的各个位的数值保存在一个数组C 并输出,在前面要输出相应的符号位。 2) 减法运算 可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只要将被减数的符号改变即可。 3) 乘法运算 符号存放在最低位,将其中一个数a 的每一位分别乘以另一个数b 的每一位,并将结果保存在数组C 中,然后重复计算a的下一位跟b的每一位的乘积,把上一次计算保存在C 的值加上本次计算后的值,并保存在C自身中,直到a的最高位,最后输出符号和相应的计 算结果。 4) 除法运算 利用乘法和减法,将除数分别乘以1到9,直到其值大于等于被除数的对应的数,然后被除数对应的数减去其乘积,保存在一个数组中,下一次循环把它归到被除数中继续做除法运算,最后得到余数并输出。 4. 函数功能: 1. void init(int a[],int b[],int *p1,int *p2) 2. 功能说明:读入所要计算的数值,数据初始化 3. int plus(int a[],int b[],int C[],int m,int n) 4. 功能说明:两个正整数相加 3. void Change(int a[],int b[],int m,int n) 功能说明:当两异号数相加时,改变其符号以符合加法运算 5. int minus(int a[],int b[],int d[],int m,int n) 6. 功能说明:两个正整数相减 5. void minusfun(int a[],int b[],int d[],int m,int n) 功能说明:判断两个异号数的相加方式 7. int multi(int a[],int b[],int C[],int m,int n) 8. 功能说明:两个正整数相乘 7. void print(long C[],int flag) 功能说明:打印带符号flag ( 1为负)的Iong c[]数组 8. int write(long a[],int flag) 功能说明:将键盘敲入的数字按4位一组放入Iong a[],且将符号放入flag 9. void mul(long a[],int first,int last,long b[],long C[]) 功能说明:乘法,a的第last到first位乘以b,答案放到C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 各位评委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一年级《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集合的基本运算,此内容为本节的第1课时。 我说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集合的两种基本运算----并集和交集,是对集合基本知识的深入研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和基本关系,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在近年的高考中主要考核集合的基本运算,在整个教材中存在着基础的地位,为今后学习函数及不等式的解集奠定了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铺垫的作用。根据教材结构及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根据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掌握并集 和交集的表示法以及求解两个集合并集与交集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旧知,引入并集与交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 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的 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激发他们用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的数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根据上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并集与交集的求解。 教学难点: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的掌握以及并集与交集的求解各自的区别和联系。 为了突出重点和难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接下来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及学法 二、说教法: 考虑到学生刚刚学习了集合以及集合的基本关系,作为后一节内容,学生在理解上是没有障碍的,因此我将这样设计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生广泛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对集合的基本关系适当的复习回顾以作铺垫,对交集与并集采用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图形语言的分析,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通过启发式,观察的方法与数学结合的思想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考虑到这节课主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定律

教案过程 一、复习预习 1.换位学习 让学生以“老师的口吻”为老师讲解已学过的运算定律 2.学生与老师交流(运算中怎样简便?):讨论“我的想法对不对?”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考点/易错点2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考点/易错点3 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考点/易错点4 乘法运算中,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考点/易错点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考点/易错点6 1.要想运用运算定律做好简便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如果只有加法,一般用到加法交换和结合律,如果算式里只有乘法,一般用到乘法交换和结合律,如果既有加又有乘,一般用到乘法分配律。当然要注意一些变式。 2.还要观察算式里面的特殊数字,如25和4,125和8,2和5等,有时101可以变成(100+1),想想如何利用好这些特殊数字。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357+288+143 【答案】788 【解读】357+288+143 =357+143+288 =500+288 =788 【例题2】 【题干】 138+293+62+107 【答案】600 【解读】138+293+62+107 =(138+62)+(293+107) =200+400 =600 【例题3】 【题干】25×17×4

【答案】1700 【解读】25×17×4 =25×4×17 =100×17 =1700 【例题4】 【题干】(25×125)×(8×4)【答案】100000 【解读】(25×125)×(8×4) =(25×4)×(8×125) =100×1000 =100000 【例题5】 【题干】 25×(40+4) 【答案】1100 【解读】 25×(40+4) = 25×40+25×4 =1000+100 =1100 【例题6】 【题干】 125×64 【答案】8000 【解读】 125×64 =125×(8×8)

四则运算程序-Java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实践》题目:小学生四则运算练习程序 学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_ 2014 年11月24 日

实践基础程序设计实践 一、实践目的 1、掌握基本输入输出。 2、掌握方法定义与调用,理解参数传递方式。 二、实践要求 利用方法、数组、基本输入输出等Java基础知识,给出所选项目的基本设计与实现。 三、项目需求 所选项目名称:小学生四则运算练习程序 实现对小学生简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四则运算练习。要求通过键盘输入两个运算数,并回显输入数,将运算结果输出。 四、项目设计方案 Test类: 数据域:sum,总分数。 方法:core()负责随机生成题目,并对其打上分数。 main(String[] args)是程序的入口,负责程序的开始。 五、核心算法详细设计 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 = new Test(); // 提示用户考试信息 System.out.println("本次测试共十道题,每题十分,满分一百分"); // 将分数sum初始化为0; t.sum = 0; // 创建一个随机类 Random r = new Random();

// 进行10个循环,对应着10道题 for (int i = 0; i < 10; i++) { t.core(); } //打印出考试成绩 System.out.println(" 考试结束"); System.out.println(" 您的总分为" + t.sum); } 2.//考试的题目。 private void core() { //产生一个随即生成器 Random r = new Random(); //产生一个在0,1,-1之中的数 int m, n; m = r.nextInt() % 10; n = m % 2; 六、完整源码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四则运算(简便运算)

四则运算(简便运算) 一、掌握运算技巧 1. 归类组合:将不同类数(如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数)分别组合; 2. 凑整:将相加可得整数的数凑整,将相加得零的数(如互为相反数)相低消。 3. 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和的形式,或分解为它的因数相乘的形式。 4. 约简:将互为倒数的数或有倍数关系的数约简。 5. 倒序相加:利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计算。 6. 正逆用运算律:正难则反, 逆用运算定律以简化计算。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在运算中可简化计算。而反过来,ab+ac=a(b+c)同样成立,有时逆用也可使运算简便。 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从高级到低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1:计算:3+50×5 1÷2-1 解:原式=3+50×51×2 1-1 =3+5-1 =7 2、从内向外: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例2:计算:)]59(8[)]3 163(10[--??-- 解:原式=[10-(3-2)]×(8-4) =(10-1)×4 =9×4 =36 3、从左向右: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例3:计算:3 887)12787431(+÷-- 解:原式=3 887)241424212442(+÷-- =3 878247+? =3 831+ =3 三、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例1、4544×37 练习: 1514×8 25 2×126 原式=(1—45 1)×37 =1×37—45 1×37

=37— 4537 =3645 8 例2、27×2615 练习:19981997×1999 35×36 11 73×7574 原式=(26+1)×26 15 =26×2615+26 15 =15+26 15 =1526 15 例3、73151×81 练习: 64171×91 22201×21 1 71×5761 原式=(72+1516)×8 1 =72×81+1516×8 1 =9+15 2 =915 2 例4、51×27+53×41 练习: 61×35+65×17 81×5+85×5+8 1×10 原式=53×9+5 3×41 =5 3×(9+41) =5 3×50 =30 例5、65×131+95×132+185×136 练习:17 1×94+175×91 71×43+73×61+76×121 原式=61×135+92×135+186×13 5 =(61+92+186)×13 5 =1813×13 5 =18 5

(完整版)集合的基本运算练习题

集合的基本运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已知集合A ={1,3,5,7,9},B ={0,3,6,9,12},则A∩B =( ) A .{3,5} B .{3,6} C .{3,7} D .{3,9} 2.设集合A ={x|2≤x <4},B ={x|3x -7≥8-2x},则A ∪B 等于( ) A .{x|x≥3} B .{x|x≥2} C .{x|2≤x <3} D .{x|x≥4} 3.集合A ={0,2,a},B ={1,2 a }.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4 4.满足M ?{4321,,a a a a },且M∩{321,,a a a }={21,a a }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已知全集U=R ,集合A={x ︱-2≤x ≤3},B={x ︱x <-1或x >4},那么集合A ∩(C U B )等于( ). A.{x ︱-2≤x <4} B.{x ︱x ≤3或x ≥4} C .{x ︱-2≤x <-1} D.{-1︱-1≤x ≤3} 6.设I 为全集,321S ,S ,S 是I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I S S S 321=Y Y ,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 A.Φ=)S (S )S (C 321I Y I B.)]S (C )S [(C S 3I 2I 1I ? C.Φ=)S (C )S (C )S (C 3I 2I 1I I I D. )]S (C )S [(C S 3I 2I 1Y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已知集合A ={x|x≤1},B ={x|x≥a},且A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满足{1,3}∪A ={1,3,5}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________. 3.50名学生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 4. 设 , 若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5. 设U=Z ,A={1,3,5,7,9},B={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 6. 如果S ={x ∈N |x <6},A ={1,2,3},B ={2,4,5},那么(S A)∪(S B)=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A ={1,3,5},B ={1,2,x2-1},若A ∪B ={1,2,3,5},求x 及A∩B. 2.已知A ={x|2a≤x≤a +3},B ={x|x<-1或x>5},若A∩B =?,求a 的取值范围. 3.某班有36名同学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课外探究小组,每名同学至多参加两个小组.已知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小组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物理和化学小组的有4人,则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多少人? 4.集合S ={x|x ≤10,且x ∈N *},A S ,B S ,且A ∩B ={4,5},(S B)∩A ={1,2,3}, (S A)∩(S B)={6,7,8},求集合A 和B. {}{}m x m x B x x A 311/,52/-<< +=<<-=A B A =?

四则运算程序报告

四则运算 程序功能简介: 该程序用字符串的形式接收一个带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表达式,然后按照四则运算优先级的算法先括号,后乘方、乘除、加减这样的顺序将这个算式解出。 该程序的设计比较巧妙,是在主程序中反复查找最后一对括号,将其中的结果计算出来,去掉括号,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最后导致所有的括号都去除,解出算式。 课程设计要求: (1)用类的形式改写程序,将数据和函数封装到类中。 (2)修改主程序结构,使程序可以反复运算,直到选择退出为止。 (3)扩充程序功能,使程序适合浮点运算。 (4)增加程序的判断功能,当有非法输入(如字母等),给出提示信息并退出运算,当输入带有空格使,能将空格滤除。 评定难易等级:A级。 程序设计思想: 类的封装: class CStr // 定义一个字符串类 { private: int nLen; //字符串长度 char *pStr; //字符串首地址 public: CStr(){nLen=0;pStr=NULL;} //构造函数 CStr(CStr &str); //拷贝的构造函数 ~CStr(){if(pStr) delete[]pStr;} //析构函数 int GetLen(){return nLen;} //返回字符串长度 CStr & Midstr(CStr &str,int nStart,int nLength); /*返回字符串类中从nStart序号开始nLength长度的字符串*/ CStr & Left(CStr &str,int nLength); //返回制定字符串类中从左边开始nLength 个字符 CStr & Right(CStr &str,int nLength); //返回制定字符串类中从右边开始nLength个字符 CStr & Calculate(); //计算该字符串所代表的四则运算的值(内无括号) int CharInStr(char chChar); //判断字符chChar是否在字符串中 double V al(); //求字符串代表的数字字符的数值 char GetChar(int i){return *(pStr+i);} //返回字符串中第i个字符 CStr & Str(double val); //将数值表示成字符串的形式 CStr & operator=(CStr &); //重载赋值运算符 friend CStr operator+(CStr &,CStr &); //友元,实现字符串类的加法 operator char *(){return(char *)pStr;} //将字符串类转换成字符数组 friend istream &operator>>(istream &,CStr &); //重载输入运算符 int Judge(); //判断输入法是否合法,滤除空格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1) 50×160÷40 (2) 120+144÷18 (3)347+45×20 (1)444-(387+344) (2)25×32×125 (3)797+401 (4)510-80×2 (5) 205×6-150÷6 (6)102×13+42 (7)108-24×3+62 (8)(32-18)×96÷8(9)236+720÷(44+36)(10)(240+36)÷(22-18) (11)(33-18)×(24+34) (12)54÷18+41×3(13)640+360÷60+40(14)16×5-80÷16(15)5×(825-115÷23)(16)21×(376-376÷8)(17)5×(825-115÷23)(18)(143+429÷13)×24(19)396+126÷18-19 (20)240-240÷15×4(21)(7225-104×15)÷55(22)78×50-1440÷12(23)3856÷16+85×16(24)4000÷(16+832÷13)(25)(326+95×25)÷37(26)(7236÷18-228)×28(27)(4275-24×75)÷25(28)50+160÷40(29)120-144÷18+35 (30)(58+37)÷(64-9×5)(31)95÷(64-45)(32)178-145÷5×6+42 (33)120-36×4÷18+35 (34)85+14×(14+208÷26)(35)21+(327-23)÷19(36)539-513÷(378÷14)(37)34-3094÷17÷13(38)19+(253-22)÷21(39)50+20×28-42 (40)(23+23)×24-597 (41)(110-10)÷10-10 (42)45-24+14×14 (43)304-275÷(275÷25)(44)(70+10)÷(18-10) (45)120÷12×18-54 (46)44+16×15-32 (47)(10-100÷10)×11(48)(53-588÷21)×36(49)(60+10)÷(17-10) (50) 17+(233-43)÷10(51)100÷10×10-60 (52)424-475÷19×16(53)22+(374-10)÷26(54)(245-11)÷18-11 (55) 22-(10+100÷10)(56)(252-14)÷17-10(57)35-13+10×15 (58)(346-10)÷16-12 (59)215-198÷(121÷11) (60)(45-651÷21)×33 (61)19+192÷12-10 (62)14+(21-19)×14 (63)18-(13+15)÷262(64)14+(21-19)×14(65)18-(13+15)÷262(66)736÷(43-20)×23(67)(227+11)÷(31-14)(68)36+19×14-23 (69)828÷23×12-48 (70)18-15+10×18(71)(31-154÷11)×12(72)(1369-37)÷37-32(73)160÷(22-12)×22(74)357÷21×13-213 (75) 50+160÷40 (76)(58+370)÷(64-45)(77)120-144÷18+35 (78)45×2-4160÷52 (79)(58+37)÷(64-9×5)(80)95÷(64-45)(81)178-145÷5+42 (82)64×21÷28 (83)812-700÷(9+31×11)(84)2940÷28×21 (85)920-1680÷40÷7 (86)690+47×52-398(87)148+3328÷64-75 (88)360×24÷32+730(89)2100-94+48×54(90)(247+18)×27÷25(91)36-720÷(360÷18)(92)814-(278+322)÷15 (93)1406+735×9÷45 (94)796-5040÷(630÷7)(95)285+(3000-372)÷36(96)546×(210-195)÷30(97)12.45-1.35-0.65 (98)120-36×4÷18+35 (99)128+35×3 (100)700-125×3(101)330÷5+46×7(102)104×9-72÷8 (103) 145-150÷2+23 (104)984÷6×3(105)18×5+522÷3 (106)48×3+240×2 (107)89×2+86(108)450÷5+29×6 (109)784÷8+105×4(110)252÷9÷(11-4)(111)560÷4-630÷7 (112)(210+630)÷7 (113)522÷(328-319)+42(114)(42+18)×(56-26)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C++程序开发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tic int i=0,j=0; char bkuang() //定义界面函数 { for(int l=0;l<30;l++) cout<>m;cout<>m;cout<

int a,b,t; srand(time(0)); a=rand()%10; //随机产生一个0--99的数 b=rand()%10; //随机产生一个1--99的数 if(a>m;cout<>m;cout<>m;cout<

数学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 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不能简算的按四则运算来计算。 一、加法 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123+45+55 74+86+26+14 163+78+22+37 类型二:算式中的大部分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原则计算。如,把199看做200-1 199+299+399 99+198+97+6 99+999+9999 类型三:只有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字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如,加99看做加100-1;加103看做加100+3 163+99 634+103 193+98 846+202 二、减法 类型一:连续减去两个数或者两个数以上,等于减去它们的和。 186-63-37 899-132-68 478-26-174 类型二:只有两个数相见,其中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减的加回来”,“少减的要再减”的原则计算,如,减99看做减100+1;减104看做减100-4(与加法类型三属于同类型题目) 189-99 569-104 363-97 483-102

三、加减混合计算 类型一:移动数字,符号跟着后面的符号,开头的数的符号都是加号,如,632-143-32中,632的符号是加号,143的符号是减号,32的符号是减号。移动是为了减法能消去尾数,加法可以凑整。 789+63-89 843-88+57 144-33-44 632+184-132 类型二:添括号,去括号以达到减法消除尾数,加法能凑整的目的。原则是:减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638-139+39 546+188-88 436-(36+24) 563+(76-63) 四、乘法 类型一: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5?4=100,125?8=1000进行简算。 768?25?4 125?76?8 125?39?8?25?4 类型二:利用25?4=100,125?8=1000拆数。题目中出现25,125,需要找的4,8隐藏在另外的因数中。 25?32 125?64 125?32?25 25?44 125?78 类型三:乘法分配律具体应用 (一)公式的正运算,(a+b)?c= 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40+8) ?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15?(40-8)

C语言四则运算测试程序设计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综合实践型教学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100以内的整数四则运算测试程序设计 组长:学号 040401067 姓名周绍平 组员:学号 040401070 姓名邓磊 学号 040401106 姓名刘云路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院:信自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421 指导教师:耿植林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2005 年 6月18日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实践型教学课题报告课程名称:100以内的整数四则运算测试程序设计

正文内容: 一、问题描述 这是一个进行数学计算的程序,且要求拥有多种功能,包括(1)选项菜单集成各功能函数模块(2)出题(每次出10道题目)(3)答题并评分(4)答错的题给出正确答案(5)显示答卷。总体看来,大多数功能要求调用错题,所以面临的两个难题便是出题和保存答题者做错的题以便其它函数调用。另外,由于除法的特殊性——其除数不能为0。又因为这是一个用于100以内整数的四则运算的程序,又对除法这个特殊成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得到的结果为整数。所以有必要把除法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函数处理。 二、问题分析 这是一个任务很明确的程序设计—用于100以内的整数的四则运算。这个程序要求拥有选项菜单、出题、答题评分、显示答卷、错题再解、重复练习的功能。既然是一个用于计算的程序那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给练习者答题,并验证答题的正确与否。当然,还要有一些附加功能,比如:把答卷显示出来,错题给出正解,错题再抽出来再做。 这个程序只要求100以内的四则运算,所以随机出现的数字只能是100以内的,并且要求其为整数。不论是数据的输入与输出,都要求其为整数。 鉴于这个程序所要求达到的功能,我们小组决定把它分为计算、菜单、答卷、重做、正解、评价、除法七个函数模块。 对各成员的分工如下: 计算、正解和菜单(周绍平) 评价和除法(邓磊) 答卷和重做(刘云路) 主函数及各函数的连接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三、程序设计思路功能模块说明 各函数流程图: 1、除法(chufa) 2、计算(jisu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