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酶和ATP

专题4 酶和ATP
专题4 酶和ATP

专题4 酶和ATP

考点1酶的本质及其作用

1.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的区别。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但有少数酶是RNA。而激素是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对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有些是蛋白质类,有些是脂质、氨基酸类等;激素产生后释放到血液中,依靠血液循环运输到靶器官和靶细胞,但酶可在细胞内直接合成;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酶参与催化反应,激素对物质和能量代谢起调节作用。

2.(2011·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酶在酶促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供能量,B项错误。胰蛋白酶可分解动物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从而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项正确。DNA连接酶可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D项错误。

3.(2011·海南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在无酶催化时,化学反应(S→P+W)的速率较慢,反应物(S)的浓度下降速率比较慢。当加入酶后,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物(S)的浓度下降速率加快。

4.(2011·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催化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分子的结构,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5.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D )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使其失去甜味,经高温处理会使酶失活而保持玉米

的甜昧。

考点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与探究

1.(2013·徐州模拟)下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D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解析:图中有温度和底物浓度两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Ⅰ在达到饱和点前(AB段),限制因素是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底物浓度。达到饱和点后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以外的因素,如温度、酶的数量等。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造成的。曲线Ⅰ表示的温度仅比另外两种温度更适宜,但不一定是最适温度。

2.(2013·长沙模拟)下图中,a曲线反映的是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A点以前和以后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B )

A.酶量和反应物浓度

B.反应物浓度和酶量

C.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浓度

D.酶量和酶量

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识图能力和推理能力。此题中酶量是定值,反应物浓度为自变量,A点表示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A点前的限制因素为反应物浓度,A点后的限制因素为酶的量。

3.(2011·新课标卷)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解析:本题考查了酶的化学本质、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根据酶的专一性特征,应用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3)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此,设置好温度梯度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

考点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 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适宜光照下,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在其光反应阶段可产生A TP,但不消耗

O 2。因可以合成ATP ,故叶绿体内有A TP 合成酶。提供O 2,在线粒体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 2,提供给叶绿体,但产生的A TP 不能提供给叶绿体。无光条件下,叶绿体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产生ATP 。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过程中,消耗A TP 和产生ATP 的过程分别是( D )

①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②植物的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 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⑤抗体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 ⑥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⑦酵母菌产生酒精的过程

A .①⑤,②③⑥⑦

B .①②④,③④⑦

C .②④⑤,③⑥

D .①②⑤,③⑥⑦

解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无论是离子运输引起的膜电位改变,还是神经递质的分泌,都需要消耗A TP 。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 TP 。抗体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也需要线粒体提供A TP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产生也不消耗A TP 。③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合成ATP 的过程。

3.(2012·北京卷)细胞中不能合成ATP 的部位是( C )

A .线粒体的内膜

B .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 .内质网的膜

D .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解析: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能产生大量的ATP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够利用光能,合成ATP 。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场所,往往消耗ATP ,不能合成A TP 。

4.在生物体活细胞内,不断进行着下面的化学反应:

ATP 酶1酶2

ADP +Pi +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细胞中,形成A TP 需要能量,该能量主要由 有氧呼吸 来提供,也可以由 无氧呼吸 提供。

(2)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 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 、 叶绿体 。

(3)合成ATP 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呼吸 作用,而分解ATP 释放的能量用于 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

解析:考查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关系。在动物体内,ATP 可以通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形成。结合细胞代谢过程不难理解,在植物体内形成A 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