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输入捕获控制测量频率方法程序

STM32输入捕获控制测量频率方法程序
STM32输入捕获控制测量频率方法程序

stm32输入捕获配置

void TIM3_Confguration()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 Time base configuration */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1000; // 这两句for 1ms,stm32 有72Mhz,先72分频,再计数到1000=1ms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2;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上升沿计数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 Clear TIM2 update pending flag[清除TIM2溢出中断标志] */

TIM_ClearFlag(TIM3, TIM_FLAG_Update);

/* Enable TIM3 Update interrupt [TIM3溢出中断允许]*/

TIM_ITConfig(TIM3, TIM_IT_Update, ENABLE); //以上配置的意思是1ms产生一个中断

TIM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 TIM_Channel_1; // Channel_1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olarity = TIM_ICPolarity_Rising; //choose rising edge选择上升沿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Selection = TIM_ICSelection_DirectTI; //Direct connecte直接连接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rescaler = TIM_ICPSC_DIV1; //预分频器register every

rising edages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x03; //used 3 period to wait for 系统信号接收正常TIM_ICInit(TIM3, &TIM_ICInitStructure);

TIM_SelectInputTrigger(TIM3, TIM_TS_TI1FP1 ); //选择时钟触发源,这里只能用1或2,意味着通道34不能用输入触发(Trigger)

TIM_SelectSlaveMode(TIM3, TIM_SlaveMode_Reset);//触发方式

TIM_SelectMasterSlaveMode(TIM3, TIM_MasterSlaveMode_Enable); //启动定时器的被动触发

TIM_SetCompare1(TIM3, 0); //设置捕获计数器初值

/* TIM3 enable counter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3, TIM_IT_Update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3, TIM_IT_CC1);

TIM_Cmd(TIM3, ENABLE);

}

/* Enable the TIM3 gloabal Interrupt [允许TIM3全局中断]*/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3_IRQChannel;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2;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4;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PA6 for TIM3 channel 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6;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完整版)基于STM32的温湿度监测..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项目设计 项目课题:基于STM32的温湿度检测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物联网工程 项目经理:于渊学号:123921043 副经理:谢金光学号:123921024 项目成员:李周恒学号:123921002 项目成员:袁桃学号: 123921048 项目成员:颉涛学号: 123921054 项目成员肖青学号: 123921025 项目成员冯锦荣学号: 123921011 项目成员唐敏学号: 123921023

指导教师: 2014 年 12月

目录 摘要 (5) Absract (7) 一.设计目标 (9) 二.设计方案 (9) 三.实验所需器材 (9) 四.设计内容 (9) 4.1 STM32模块 (9) 4.2 AM2302介绍 (11) 4.2.1 产品概述 (11) 4.2.2 应用范围 (12) 4.2.3 产品亮点 (12) 4.2.4 单总线接口定义 (12) 4.2.5 传感器性能 (13) 4.2.6 单总线通信 (14) 4.3 Nokia 5110 介绍 (15) 4.3.1 SPI接口时序写数据/命令 (15) 4.3.2 显示汉字 (16) 4.3.4 显示图形 (16) 4.4 原理图设计 (16) 4.5 PCB板设计 (17) 五.实验软件设计 (18) 5.1 温湿度传感器DHT22的程序 (18) 5.2 湿度显示函数 (21) 5.3主函数程序 (23) 5.3.1显屏程序 (23) 六.作品实物展示 (32) 七.设计总结 (33)

基于STM 32 的温湿度检测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在温室大棚中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外部参数的实时准确的测量和调节更是保证农业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次课程设计中实现了一个基于STM32F103VET6的智能温湿度检测系统,目的是实现温湿度的采集和显示,温湿度的采集是作为自动化科学中一个必须掌握的检测技术,也是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本次实验主要作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通过对实时性、准确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等四个方向的分析比较之后,选择了STM32F103VE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和AM2303温湿度传感器来实现对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在Nokia5110显示屏上显示出温度和湿度,然后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设计思路,实现了温湿度数据实时准确的测量;之后阐述了系统各个部分的软件设计思路;最后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分段线性插值算法对系统非线性误差进行了校准,同未校准时采集的数据相比,校准后的数据准确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在保证测量效果的基础上,本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性价比和再次开发周期性等,具有成本低、设计开发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不仅适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还能用于其它工业控制、机械制造等其它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电路设计,STM32,AM2302温湿度采集,Nokia5110 显示屏,程序设计

05_STM32F4通用定时器详细讲解精编版

STM32F4系列共有14个定时器,功能很强大。14个定时器分别为: 2个高级定时器:Timer1和Timer8 10个通用定时器:Timer2~timer5 和 timer9~timer14 2个基本定时器: timer6和timer7 本篇欲以通用定时器timer3为例,详细介绍定时器的各个方面,并对其PWM 功能做彻底的探讨。 Timer3是一个16位的定时器,有四个独立通道,分别对应着PA6 PA7 PB0 PB1 主要功能是:1输入捕获——测量脉冲长度。 2 输出波形——PWM 输出和单脉冲输出。 Timer3有4个时钟源: 1:内部时钟(CK_INT ),来自RCC 的TIMxCLK 2: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TI1FP1与TI2FP2 3: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TIMx_ETR ,仅适用于TIM2、TIM3、TIM4,TIM3,对应 着PD2引脚 4:内部触发输入:一个定时器触发另一个定时器。 时钟源可以通过TIMx_SMCR 相关位进行设置。这里我们使用内部时钟。 定时器挂在高速外设时钟APB1或低速外设时钟APB2上,时钟不超过内部高速时钟HCLK ,故当APBx_Prescaler 不为1时,定时器时钟为其2倍,当为1时,为了不超过HCLK ,定时器时钟等于HCLK 。 例如:我们一般配置系统时钟SYSCLK 为168MHz ,内部高速时钟 AHB=168Mhz ,APB1欲分频为4,(因为APB1最高时钟为42Mhz ),那么挂在APB1总线上的timer3时钟为84Mhz 。 《STM32F4xx 中文参考手册》的424~443页列出与通用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一共20个, 以下列出与Timer3相关的寄存器及重要寄存器的简单介绍。 1 TIM3 控制寄存器 1 (TIM3_CR1) SYSCLK(最高 AHB_Prescaler APBx_Prescaler

STM32高级定时器死区时间设置探究

STM32高级定时器死区时间设置探究 一、死区设置位置: 决定死区时间设置的位是‘刹车和死区寄存器TIM1->BDTR’中的DTG[7:0],设置范围是0x00~0xff。 二、死区时间设置公式如下: DT为死区持续时间,TDTS为系统时钟周期时长,Tdtg为系统时钟周期时长乘以倍数后的死区设置时间步进值。 在72M的定时器时钟下TDTS=1/72M=13.89ns. 所以以第一个公式,死区时间能以13.89ns的步进从0调整到127*13.89ns=1764ns 第二个公式则能(64+0)*2*13.89~(64+63)*2*13.89=1777.9ns~3528.88ns 换个角度看,就是(128~254)*13.89

同理,第三个公式就是3555.84ns~7000.56ns 换个角度看,就是(256~504)*13.89 第四个公式就是7111.68ns~14001.12ns 换个角度看,就是(512~1008)*13.89 综上: 死区时间就是不同的公式代表不同范围的死区时间设置,这个范围是互不重叠的。而但是在不同的死区时间范围内死区时间设置步进是不同的。 若某个系统时钟下的死区时间不够,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器时钟来改变最大死区时间范围。 当根据硬件电路的特性定下死区时间后,可以根据目标死区时间范围来找到相应的公式,然后代入公式求解出相应的整数(有时候不一定是整数,那就选择最近的那个),拼接DTG[7:5]+DTG[4:0]即可。 例子:这样当我需要3us的死区持续时间时,则可这么计算: 3us在第二个公式决定的死区范围之内。所以选择第二个公式。 3000/(13.89*2)=108,所以DTG[5:0]=108-64=44,所以DTG=127+44=171=0Xab TIM1->BDTR|=0xab; 反过来验算//72Mhz,死区时间=13.89nsX108*2=3000us 经示波器验证,完全正确。 By zxx2013.07.18

stm32f407 输入捕获两路方波

stm32f407 输入捕获两路方波,测下降沿时间间隔2017年08月07日18:49:23 muyepiao1阅读数:1303 标签:stm32f407输入捕获 记录调试过程: 实现方法:用TIM3,TIM4设置为输入捕获(下降沿触发),使能捕获中断,更新事件中断。 有时候两个下降沿间隔时间太久,超过溢出值,所以要开更新中断。更新中断手册上有讲: “●发生如下事件时生成中断/DMA 请求: —更新:计数器上溢/下溢、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内部/外部触发) —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通过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输入捕获 —输出比较 ” ·(计数器溢出,UDIS =0 ) --- (生成更新事件)--- 生成(更新中断或者DMA 请求) ( URS =0 ) ·计数器溢出,生成更新事件,(UDIS =1,禁止更新事件,所以此处还需UDIS =0) ·URS用来设置跟新请求源,就是用来选择哪些行为可以生成更新中断。此处URS=0; ·开始看手册时,不理解更新事件,其实不懂的时候,应该多看几遍手册,以下为手册原话: 发生更新事件时,将更新所有寄存器且将更新标志(TIMx_SR寄存器中的UIF位)置1(取 决于URS位): ●预分频器的缓冲区中将重新装载预装载值(TIMx_PSC寄存器的内容) ●自动重载影子寄存器将以预装载值进行更新

·影子寄存器存在的意义在于同步。具体可以百度。 在上是初始化设置要注意的地方。 捕获的过程描述,手册有讲,以下为来自手册: 在输入捕获模式下,当相应的ICx 信号检测到跳变沿后,将使用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 来锁存计数器的值。发生捕获事件时,会将相应的CCXIF 标志(TIMx_SR 寄存器)置1,并可发送中断或DMA 请求(如果已使能)。如果发生捕获事件时CCxIF 标志已处于高位,则会将重复捕获标志CCxOF(TIMx_SR 寄存器)置1。可通过软件向CCxIF 写入0 来给 CCxIF 清零,或读取存储在TIMx_CCRx 寄存器中的已捕获数据。向CCxOF 写入0 后会将 其清零。 要在重复捕获前,读取捕获值。由于我的输入信号是连续方波信号。重新开始一次捕获前,一定要清除中断标志位,防止误入中断。 中断处理后,要记得清标志。 清除状态寄存器 以下为TIM3初始化代码。 //捕获功能 void InitBuhuo(void) {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STM32输入捕获简介

STM32输入捕获简介 输入捕获模式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测量频率。STM32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其他定时器都有输入捕获功能。STM32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 等. 例如:我们用到TIM5_CH1来捕获高电平脉宽,也就是要先设置输入捕获为上升沿检测,记录发生上升沿的时候TIM5_CNT的值。然后配置捕获信号为下降沿捕获,当下降沿到来时,发生捕获,并记录此时的TIM5_CNT值。这样,前后两次TIM5_CNT之差,就是高电平的脉宽,同时TIM5的计数频率我们是知道的,从而可以计算出高电平脉宽的准确时间。 首先TIMx_ARR和TIMx_PSC,这两个寄存器用来设自动重装载值和TIMx的时钟分频。 再来看看捕获/比较模式寄存器1:TIMx_CCMR1,这个寄存器在输入捕获的时候,非常有用;TIMx_CCMR1明显是针对2个通道的配置,低八位[7:0]用于捕获/比较通道1的控制,而高八位[15:8]则用于捕获/比较通道2的控制,因为TIMx还有CCMR2这个寄存器,所以可以知道CCMR2是用来控制通道3和通道4(详见《STM32参考手册》290页,14.4.8节)。 这里用到TIM5的捕获/比较通道1,我们重点介绍TIMx_CMMR1的[7:0]位(其实高8位配置类似)。 再来看看捕获/比较使能寄存器:TIMx_CCER;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DMA/中断使能寄存器:TIMx_DIER,我们需要用到中断来处理捕获数据,所以必须开启通道1的捕获比较中断,即CC1IE设置为1。 控制寄存器:TIMx_CR1,我们只用到了它的最低位,也就是用来使能定时器的; 最后再来看看捕获/比较寄存器1:TIMx_CCR1,该寄存器用来存储捕获发生时,TIMx_CNT的值,我们从TIMx_CCR1就可以读出通道1捕获发生时刻的TIMx_CNT值,通过两次捕获(一次上升沿捕获,一次下降沿捕获)的差值,就可以计算出高电平脉冲的宽度。 使能捕获和更新中断(设置TIM5的DIER寄存器) 因为我们要捕获的是高电平信号的脉宽,所以,第一次捕获是上升沿,第二次捕获时下降沿,必须在捕获上升沿之后,设置捕获边沿为下降沿,同时,如果脉宽比较长,那么定时器就会溢出,对溢出必须做处理,否则结果就不准了。这两件事,我们都在中断里面做,所以必须开启捕获中断和更新中断。 1void init_tim2_cam(u16 psc, u16 arr, u8 way, u8 dir) 2 { 3 RCC->APB1ENR |= 1<<0; //使能定时器2时钟 4 RCC->APB2ENR |= 1<<2; //使能PortA 5 6switch (way) 7 { 8case1: 9 GPIOA->CRL &= 0xfffffff0; 10 GPIOA->CRL |= 0x00000008; 11break; 12case2:

stm32的定时器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

stm32的定时器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 (2015-09-28 09:26:24) 转载▼ 分类:stm32 标签: it 明确一点对比AD的构造,stm32有3个AD,每个AD有很多通道,使用哪个通道就配置成哪个通道,这里定时器也如此,有很多定时器TIMx,每个定时器有很多CHx(通道),可以配置为输入捕捉-------测量频率用,也可以配置为输出比较--------输出PWM使用 输入捕捉:可以用来捕获外部事件,并为其赋予时间标记以说明此事件的发生时刻。 外部事件发生的触发信号由单片机中对应的引脚输入(具体可以参考单片机的datasheet),也可以通过模拟比较器单元来实现。 时间标记可用来计算频率,占空比及信号的其他特征,以及为事件创建日志,主要是用来测量外部信号的频率。 输出比较:定时器中计数寄存器在初始化完后会自动的计数。从bottom计数到top。并且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另外还有个比较寄存器。一旦计数寄存器在从bottom到top计数过程中与比较寄存器匹配则会产生比较中断(比较中断使能的情况下)。 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计数寄存器将清零或者计数到top值。

1、朋友,可以解释一下输入捕获的工作原理不? 计数寄存器的初值,是自己写进去的吗? 我如果捕获上升沿,两个值相减,代表的时两个上升沿中间那段电平的时间。对不? timer1有五个通道(对应五个IO引脚),在同一时刻,只能捕获一个引脚的值,对不? 那输出比较的原理你可以帮我介绍一下不?

比较单元的值是人为设进去的吧? 上面这个总看不懂,好像不不止你说的那几种情况:“匹配了是io电平取反、变低、还是变高,就会产生不同的波形了” 设置输出就是置1,清除输出就是置0,切换输出就是将原来的电平取反,对不? 011:计数器向上计数达到最大值时将引脚置1,达到0时,引脚电平置0,,对不?

详解STM32定时器

1.STM32的Timer简介 STM32中一共有11个定时器,其中2个高级控制定时器,4个普通定时器和2个基本定时器,以及2个看门狗定时器和1个系统嘀嗒定时器。其中系统嘀嗒定时器是前文中所描述的SysTick,看门狗定时器以后再详细研究。今天主要是研究剩下的8个定时器。 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够产生3对PWM互补输出的高级登时其,常用于三相电机的驱动,时钟由APB2的输出产生。TIM2-TIM5是普通定时器,TIM6和TIM7是基本定时器,其时钟由APB1输出产生。由于STM32的TIMER功能太复杂了,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学习。因此今天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学习起,也就是TIM2-TIM5普通定时器的定时功能。 2.普通定时器TIM2-TIM5 2.1时钟来源 计数器时钟可以由下列时钟源提供: ·内部时钟(CK_INT) ·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脚(TIx) ·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ETR) ·内部触发输入(ITRx):使用一个定时器作为另一个定时器的预分频器,如可以配置一个定时器Timer1而作为另一个定时器Timer2的预分频器。 由于今天的学习是最基本的定时功能,所以采用内部时钟。TIM2-TIM5的时钟不是直接来自于APB1,而是来自于输入为APB1的一个倍频器。这个倍频器的作用是: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1时,这个倍频器不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其他数值时(即预分频系数为2、4、8或16),这个倍频器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的2倍。APB1的分频在STM32_SYSTICK的学习笔记中有详细描述。通过倍频器给定时器时钟的好处是:APB1不但要给TIM2-TIM5提供时钟,还要为其他的外设提供时钟;设置这个倍频器可以保证在其他外设使用较低时钟频率时,TIM2-TIM5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的时钟频率。 2.2计数器模式

使用STM32的定时器进行输入脉冲的计数

使用STM32的定时器进行输入脉冲的计数STM32的定时器具有计数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来对引脚上的输入信号进行统计。其输入信号作为计数时钟,输入引脚为ETR引脚。 本例程使用Timer 2,其ETR输入引脚为PA1,初始化是设置该引脚工作模式为输入模式,Timer2的工作模式为从模式。 为了方便测试,另外使用PC6模式输出一个时钟信号。测试时将PC6与PA1短接。(用户也可另外连接一个时钟信号到PA1引脚上。) 代码如下: int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_Loop; unsigned char n_Counter; #ifdef DEBUG debug(); #endif RCC_Configuration(); // System Clocks Configuration NVIC_Configuration(); // NVIC configuration GPIO_Configuration(); // Configure the GPIO ports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0xFFF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0x0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 // Time base configuration TIM_ETRClockMode2Config(TIM2,TIM_ExtTRGPSC_OFF,TIM_ExtTRGPolarity_NonInver ted,0); TIM_SetCounter(TIM2, 0); TIM_Cmd(TIM2, ENABLE); for(i_Loop = 0; i_Loop < 100; i_Loop ++) { GPIO_SetBits(GPIOC, GPIO_Pin_6); Delay(10); GPIO_ResetBits(GPIOC, GPIO_Pin_6); Delay(10); } n_Counter = TIM_GetCounter(TIM2); while (1) {}

STM32_DAC 实验(正弦波_方波_锯齿波_发生器)

/*---------------------------------------------------------------------------- * 开发者:红芯电子_飞哥 * 功能:STM32 DAC 数模转换(正弦波/矩形波/锯齿波)输出实验 * 说明:按SW5 输出正弦波/ 按SW4 输出矩形波/ 按SW3 输出锯齿波, 输出端口PA4 *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89849916.html, *----------------------------------------------------------------------------*/ #include #include // STM32F10x Library Definitions #include "STM32_Reg.h" // STM32 register and bit Definitions #include "STM32_Init.h" // STM32 Initialization #include "common.h" #include "sine_wave_1024.h" // 输出端口: PA4 #define SINE_W A VE 1//sine 正弦波 #define RECT_W A VE 2//rectangular 矩形波 #define HACKLE_WA VE 3//hackle 锯齿波 UINT8 flag = 0; UINT8 func = SINE_W A VE; /*---------------------------------------------------------------------------- MAIN function *----------------------------------------------------------------------------*/ int main (void) { UINT16 i = 0; UINT32 *pDAC_BASE = (UINT32 *)DAC_BASE; stm32_Init(); // STM32 setup LED_Init(); //打开DAC时钟使能,请参考STM32_Ref_Manul.pdf 第105页 RCC->APB1ENR |= (UINT32)(1 << 29); //设置DAC控制参数,请参考STM32_Ref_Manul.pdf 第260页,里面有对该寄存器中每一位的介绍 *(pDAC_BASE + 0x00) = (0x01 << 0)| (0x00 << 2) | (0x04 << 3) | (0x03 << 6) | (0x0b << 8); *(pDAC_BASE + 0x04) = 0x01;

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

基于ST M32的温度测量系统 Tem p e ra tu re M e a su rem e n t S ys tem B a se d o n the S T M 32 曹圆圆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3) [摘要] 介绍一种基于ST M32处理器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方案。以ST M32F103RBT6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AD590作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用四位数码管显示,能够同PC 机进行串口通信。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处理能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 温度测量;ST M32;AD590 [中图分类号] TP 273 [文献标志码] B 温度是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温度计存在反应速度慢、测量精度不高以及读数麻烦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先后被提出。温度传感器AD590具有线性度好、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鉴于目前AR M 微处理器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AD590温度传感器,基于一款AR M 微处理器ST M32F103RBT6作为系统核心,设计了一种温度测量系统。它不仅可以通过四位数码管直观显示00.00~99.99℃,还可以完成同PC 机的通信,并详细介绍了其硬件设计和相关程序编写。 1 系统结构 温度测量系统主要有温度测量、温度显示电路、 RS232串行通讯等模块。主控电路由ST M32F103RBT6 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是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数据 的传输和处理工作。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经 过处理器本身内嵌的ADC 进行A /D 转换后得到实时 温度数据,再经处理器相关处理后通过温度显示电路 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与PC 机的通 信功能。 ST M32系列处理器是意法半导体ST 公司生产 的一种基于ARMv7架构的32位、支持实时仿真和跟 踪的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不能独立工作,必须给 它提供电源、时钟以及复位电路。这些提供给嵌入式 处理器运行所必须的条件电路与嵌入式处理器共同 构成了这个嵌入式处理器的最小系统。其他如JT AG 调试接口,在芯片实际工作时不是必须的,但本系统是利用JT AG 烧写在板F LASH,因此将其加入最小系统 。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2 硬件设计 2.1 ST M 32F 103RBT 6微控制器 ST M32F103RBT6是一款基于CORTEX -M3内 核、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在软件和引 脚封装方面同其他ST M32系列处理器是兼容的。 它的时钟频率达到72MHz,能实现高端运算。 内嵌128K B F LASH 程序存储器。丰富的外设, UART 、SP I 等串行接口以及最大翻转率18MHz 的 GP I O 。更重要的是它拥有最快1 μs 转换速度的双12位精度ADC,此快速采集,高性能的ADC 非常适用于 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快速处理上,这也是本系统选择它 作为核心控制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图2所示,ST M 32F103RB T6采用LQ FP64 封装,GP I O 中PA0(ADC_I N 0)引脚接入测温电路 输入的电压模拟信号,PA9和PA10引脚为串口输 入输出,PA1~PA4作为4个数码管的位选信号控 制,PC0~PC7输出信号接到数码管的段选引脚 上。 — 61—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0年第1期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通用定时器 一、定时器的基础知识 三种STM32定时器区别 通用定时器功能特点描述: STM3 的通用 TIMx (TIM2、TIM3、TIM4 和 TIM5)定时器功能特点包括: 位于低速的APB1总线上(APB1) 16 位向上、向下、向上/向下(中心对齐)计数模式,自动装载计数器(TIMx_CNT)。 16 位可编程(可以实时修改)预分频器(TIMx_PSC),计数器时钟频率的分频系数 为 1~65535 之间的任意数值。 4 个独立通道(TIMx_CH1~4),这些通道可以用来作为: ①输入捕获 ②输出比较 ③ PWM 生成(边缘或中间对齐模式) ④单脉冲模式输出 可使用外部信号(TIMx_ETR)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连(可以用 1 个定时器控制另外一个定时器)的同步电路。 如下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DMA(6个独立的IRQ/DMA请求生成器): ①更新:计数器向上溢出/向下溢出,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者内部/外部触发) ②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③输入捕获 ④输出比较 ⑤支持针对定位的增量(正交)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电路 ⑥触发输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按周期的电流管理 STM32 的通用定时器可以被用于: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冲长度(输入捕获)或者产生输出波形(输出比较和 PWM)等。 使用定时器预分频器和 RCC 时钟控制器预分频器,脉冲长度和波形周期可以在几个微秒到几个毫秒间调整。 STM32 的每个通用定时器都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互相共享的任何资源。 定时器框图:

倍频得到),外部时钟引脚,可以通过查看数据手册。也可以是TIMx_CHn,此时主要是实现捕获功能; 框图中间的时基单元 框图下面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捕获输入模式和比较输出模式的框图,两者用的是同一引脚,不能同时使用。

STM32单片机定时器调试之方波输出

STM32单片机定时器调试之方波输出 今天试着让STM32的定时器输出50%占空比信号,按 照例程写了一下方波初始化函数,例程用的是STM32自 带库函数,由于嫌麻烦,我又自己写了一个简单的,采 用定时器1进行输出。结果一上来,没反应,修改了很 多参数,还是没反应,然后将开发板例程写进芯片后, 有反应,仔细越多数据手册,没有问题,纠结一上午, 中午吃饭。吃完饭后,下午又开始试验,还是别人程序 有反映,自己程序,没反应。再看了看,开发板程序使 用的是TIM3,而我使用的是TIM1,于是又把我的程序将TIM1换成TIM3,点击调试运行,有反应。不会是高级 定时器只能干高级的任务吧,像输出方波这么简单的低 级任务他不惜的干?郁闷了半天。后来通过在网上查找,这个程序 以下为源代码,CC1进行比较输出,模式为翻转电平. 程序运行后,CC中断可以进去,PA.11的指示灯能闪, 但PA.08的指示一直为低电平,请教一下程序哪里错了??? void TIM1_CC_Init(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 使能定时器 TIM1_CC 中断 */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1_CC_IRQChannel;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 ity = 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 配置 PA.11 为推挽输出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GPIOA->;BSRR = GPIO_Pin_11; // 将PA.08配置为高电平 /* 配置 PA.08 为复用推挽输出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8;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预分频自动重载寄存器 */

(完整版)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

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 梁栋 (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温度是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温度计有反应缓慢,测量精度不高的和读数不方便等缺点,此外,通常需要人工去观测温度,比较繁琐,因而采用电子技术的温度测量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面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生成了各种形式的温度测量系统。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以STM32为核心的温度测量与无线传送的系统,温度信息采集使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无线传输使用ATK-HC05蓝牙模块的智能测温系统。 关键词 STM32; DS18B20; TFTLCD;智能测温系统 1 绪论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对于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温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关注的参数,因此,对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某些行业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偏差进而引发事故。如化工业中做酶的发酵,必须时刻了解所发酵酶的温度才可以得到所需酶;文物的保护同样也离不开温度的采集,不仅在考古文物的出土时间上,还是在档案馆和纪念馆中,温度的控制也是藏品保存关键,所以温度的检测对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大型机房的温度的采集,超出此范围会影响服务器或系统的正常工作等等。传统方式监控温度往往很耗费人力,而且实时性差。本文就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在测量温度的同时能实现无线传输与控制。 STM32RBT6具有较低的价格、较高的测量精度、便捷的操作,同时在编程方面STM32也具有和其他单片机的优势之处,如51要求从基层编程,而STM32所有的初始化和一些驱动的程序都是以模板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在此开发者只需要了些其他的模块功能和工作方式和少量的语法知识便可以进行编程,此优势不但节约了时间,也为STM32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铺垫,而且STM32目前是刚刚被作为主流开发的单片机,所以其前景是无可估量的,这次毕业设计也是看好了其优越的发展趋势来选择的。 无线传输采用蓝牙技术,将采集的温度传输至终端,以此实现远程监控。利用“蓝牙”技术,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综合考虑,在设计硬件时选择的软件是Altium Designer,该软件集成了电路仿真、原理图设计、信号完整性设计、分析等诸多功能,使用起来很方便。通过原理图的绘制,

STM32定时时间的计算

S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假设系统时钟是72Mhz,TIM1 是由PCLK2 (72MHz)得到,TIM2-7是由 PCLK1 得到关键是设定时钟预分频数,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每1秒发生一次更新事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RCC_Configuration()的SystemInit()的 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PRE1_DIV2表明TIM3CLK为72MHz。因此,每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时间为: ((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7199)/72M)*(1+9999)=1秒。定时器的基本设置如下: 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99;//时钟预分频数例如:时钟频率=72/(时钟预分频+1)。 2、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定时时间)累计 0xFFFF个频率后产生个更新或者中断(也是说定时时间到)。 3、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1_CounterMode_Up; //定时器模式向上计数。 4、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时间分割值。 5、 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定时器2。 6、 TIM_ITConfig(TIM2, TIM_IT_Update, ENABLE); //打开中断溢出中断。 7、 TIM_Cmd(TIM2, ENABLE);//打开定时器或者: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分频35999,72M/ (35999+1)/2=1Hz 1秒中断溢出一次。 8、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2000; //计数值2000 ((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35999)/72M)*(1+2000)=1秒。 9、注意使用不同定时器时,要注意对应的时钟频率。例如TIM2对应的是APB1,而TIM1对应的是APB2 通用定时器实现简单定时功能 以TIME3为例作为说明,简单定时器的配置如下: void TIM3_Config(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DeInit(TIM3); //复位TIM2定时器 /* TIM2 clock enable [TIM2定时器允许]*/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 TIM2 configuration */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49; // 0.05s定时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 // 分频3600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 时钟分割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计数方向向上计数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 Clear TIM2 update pending flag[清除TIM2溢出中断标志] */

基于某STM32的PT100温度测量

基于STM32的PT100温度测量

目录 一、前言 (1) 二、系统描述 (1) 2.1 综述 (1) 2.2 系统框图 (1) 2.3 功能实现 (1) 三、硬件设计 (2) 3.1 STM32 微控制器 (2) 3.2 PT100温度传感器电路 (3) 3.3 1602液晶屏 (4) 四、软件设计 (4) 4.1 ADC程序 (4) 4.2 1602LCD显示程序 (5) 4.3 主程序 (5) 五、性能测试 (5) 六、课程设计心得 (6) 参考文献 (6) 附录1:系统实物图 (7) 附录2:系统主要程序 (7)

一、前言 Cortex-M3 是ARM 公司为要求高性(1.25DhrystoneMIPS/MHz)、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核。STM32 系列产品得益于Cortex-M3 在架构上进行的多项改进,包括提升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了代码密度的Thumb-2 指令集和大幅度提高中断响应的紧耦合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所有新功能都同时具有业界最优的功耗水平。 本系统是基于Cortex-M3 核的STM32 微控制器与PT10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在硬件方面主要有最小系统板、1602LCD 液晶屏以及PT100温度传感电路,在软件方面主要有1602LCD液晶屏的驱动,ADC功能的驱动,及滤波算法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包括电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及调试技术,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的绘制,器件采购,安装,焊接,硬件调试,软件模块编写,软件模块测试,系统整体测试等整个开发调试过程。 二、系统描述 2.1综述 本系统是基于STM32微控制器所设计的多功能画板,该画板具有基本的绘画功能及画布颜色的选择,触摸屏校正等功能。整个系统模块分为三个模块:ALIENTEK MiniSTM32开发板、液晶显示。MiniSTM32开发板是ALIENTEK

STM32的捕获模式应用

STM32捕获模式应用。。。。。 1、stm32脉冲方波捕获 脉冲方波长度捕获 a)目的:基础PWM输入也叫捕获,以及中断配合应用。使用前一章的输出管脚P B1(19脚),直接使用跳线连接输入的PA3(13脚),配置为TIM2_CH4,进行实验。 b)对于简单的PWM输入应用,暂时无需考虑TIM1的高级功能之区别,按照目前我的应用目标其实只需要采集高电平宽度,而不必知道周期,所以并不采用PWM 输入模式,而是普通脉宽捕获模式。 c)初始化函数定义: void TIM_Configuration(void); //定义TIM初始化函数 d)初始化函数调用: TIM_Configuration(); //TIM初始化函数调用 e)初始化函数,不同于前面模块,TIM的CAP初始化分为三部分——计时器基本初始化、通道初始化和时钟启动初始化: void TIM_Configuration(void)//TIM2的CAP初始化函数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定时器初始化结构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通道输入初始化结构 //TIM2输出初始化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0xFFFF; //周期0~FFF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5; //时钟分频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时钟分割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模式

STM32F103ve定时器时间算法

S 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2010-11-18 14:12:18| 分类:资料引用|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mxpopstar 的S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假设系统时钟是72Mhz,TIM1 是由PCLK2 (72MHz)得到,TIM2-7是由PCLK1 得到 关键是设定时钟预分频数,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 /*每1秒发生一次更新事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 RCC_Configuration()的SystemInit()的 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PRE1_DIV2表明 TIM3CLK为72MHz。因此,每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时间为((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7199)/72M)*(1 +9999)=1秒*/ 定时器的基本设置 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99;//时钟预分频数例如:时钟频率=72/(时钟预分频+1)

2、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定时时间) 累计0xFFFF个频率后产生个更新或者中断(也是说定时时间到) 3、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1_CounterMode_Up; //定时器 模式向上计数 4、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时间分割值 5、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定时器2 6、TIM_ITConfig(TIM2, TIM_IT_Update, ENABLE); //打开中断溢出中断 7、TIM_Cmd(TIM2, ENABLE);//打开定时器 或者: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分频35999 72M/ (35999+1)/2=1Hz 1秒中断溢出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