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 1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 1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 1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1、一线串珠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众多的材料就能很快串连成章。这叫“一线串珠法”。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是以时空为线索。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二是以问题为线索。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三是以因果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述写人。如何选择这条线索呢?一要能联系文章各部分,即线索能完满地表达主旨,忠实地传达作者意图,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二要选用使用起来顺手,不牵强的线索,能把不易联结的材料勾联起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三要选择能贯一拯乱的线索,贯一为拯乱之药,线索贯一是指有始有终。2、镜头组合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组合法”。运用镜头组合法构思文章时,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横向组合一般以空间的变化为主,例如以“屋子”为题,可以写家乡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一般以时间的变化为主。仍然以“屋子”为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远古时期的洞穴,奴隶社会的木屋,封建社会的宫廷,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镜头组合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一”“二”“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3、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悬念使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悬念解疑法的基本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

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中考作文指导巧妙布局,结构出新教学设想本次写作训练重点仍然是“我的成长系列”。从上次训练的情况来看,80%的学生基本上知道怎样选择材料了。主要的问题是:1.结构一般化没有新意;2.条理不是很分明,线索不清晰;3.叙事和议论杂糅在一起;4.主题不突出,一半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来提升主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次作文着重加强结构和条理方面的训练。课堂教学程序一. 作文讲评每班选取在结构和条理方面写得比较满意的和问题较多的作文各一篇师生共评。二. 方法指津中考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比较多,我们选用以下几种来学习---- 1. 日记缀连式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

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连字数都写不够的学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写作形式。一般形式是:开头点题——日记一(时间、天气)——日记二(同前)——日记三(同前)——结尾扣题如作文《都是考题惹的祸》,作者用三则日记展开。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挚而获得了高分。 2. 镜头组接式镜头式也叫剪辑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的连接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镜头式是考场作文中运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布局方法结构形式是:开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结尾。开头可用排比句揭示文章中心,也可以用一般的句子揭示。然后用三个镜头记叙三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中心。结尾扣题,照应开头。镜头体的几种变式:①开头——小标题——小标题——小标题——结尾②开头——近镜头——远镜头——特写镜头——结尾镜头体的作文是吸收电影文学剧本的形式而形成的。一篇《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的一类文,就是以镜头式布局的。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事”、“小风车”为小标题串起全文,文中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小故事,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恋。如《校园生活二三事》就可用镜头式布局。又如《关于“真”的社会调查》通过“带着老花镜的奶奶”、“院子里看大门的王大爷”“当兵的大哥”“正在擦洗出租车的李叔”几个人物形象,根据他们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经历关于对“真”的理解的四份报告,铺排契合,一泻而下,诠释着“真”的含义,这篇文章巧就巧在他截取了生活中的四个横截面,匠心独运,透视蕴涵在生活中的哲理。

中考全科学习资料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免费课程

2 3. 小标题式在行文中运用小标题,便于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板块,条理清晰,外在结构匀称醒目,同时也能提纲挈领,减少过渡文字的铺排,使中心更加突出。如有位学生写《善待自然》,他巧拆了马致远的小令《秋思》,以其四句名句作为四个小标题,反映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挽救地球,刻不容缓!运用几个小标题结构文章的一种写作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并列式小标题。如写“压力”:开头点题——我的压力——姐姐的压力——爸爸的压力——结尾扣题②对比式小标题。如写“压力”:开头点题——小亮辍学了(家庭困难,经济压力大)——小明坚持上学(家庭困难,但他课余勤工俭学)——结尾扣题③递进式标题。如写“压力”:开头点题——昨天的压力——今天的压力——明天的压力——结尾扣题 4. 书信体式运用书信的形式,直抒胸意,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议论,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写时注意书信的格式:称呼(顶格写)、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再另起一行。此为主体部分,揭示文章中心,要分成几段来写)、祝颂语(正文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署名(右下角。注意不要写真实姓名)、日期(署名的下面)三. 小结:近几年对中考作文文体的限制比较小,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比较多。因此我们每个人要尽早学会并写好一种文体。文学素养较高的,可以写小小说,以情节的引人和语言的精练、生动取胜;想象能力丰富的,可以定位写童话或寓言,以文体的新颖取胜;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可以定位写议论文,以论证的严密取胜;叙事能力强的可以定位写记叙文,以情节的曲折完整取胜。在确定好自己的文体之后,再从上面四种结构方式中(也可以自己再找其他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易于掌握的一种方式进行多次的训练,直到熟练运用为止。四. 范文引路关于“真”的社会调查学者余秋雨曾说:“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

践。”报告一:戴着老花镜的奶奶说:“真吗,就是缝衣纳鞋。针脚粗细疏密都是不能忽视的,那一针一线都要有板有眼,来不得半点虚假。报告二:院子里看门的王大爷说:“什么是真?这不简单!真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假的你插不进,勉强插进了也打不开。生活的真啊,就是开门锁门。把旧的锁起来,把新的开出来;把烦恼忧愁锁起来,把快乐高兴开出来……人啊,应多向门外看,别把自己锁起来,走入死胡同,看不到天外天那还有啥意思!”报告三:当兵的大哥回答很爽快:“真,就是血与火的洗礼,就是战争的最后胜利。报告四:正在擦洗出租车的李叔说:真,到底是什么我不大清楚,可是我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这就像开出租车,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乘客,无论他是怎样的身份怎样的容貌,你都必须一视同仁只要你投之以真心,顾客就会报之以笑颜。……报告总结: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真的注解往往因人而异。金钱之于夏洛克,权势之于俾斯麦,地位之于牛僧孺各自的追求就是他们各自的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不屈的斗争是他们事业的真;钟南山、叶欣,拯救生命便是他们生命的真!不同的人对真的注解又是如此相同。是的,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笑容的白发老者是令人生畏的。我普通,那又怎样!要知道再雄伟的建筑也是那些极其普通的材料构筑而成的。伪装自己难道不累吗?老就老呗,交给世界一副安详;平凡就平凡呗,留给人们一片真诚!

3 真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其美妙之处正在于它的灵动性。所以,你不要想的太多,你只需要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打造蓝天(以“友善”为话题作文)起风了春天还没有过去,不知怎么了,天气忽地变冷了,风赶走了太阳,吹散了花香,吹谢了百花,又回到冬天了吗?风肆虐地狂刮。“你做错了事,为什么不去道歉?”“我没有错,你不要乱讲!”“你错了……”“我没有……”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下雨了昨夜难眠!冰凉而硕大的雨滴砸在马路上、玻璃上、房顶上,升起一阵雨雾,“吧嗒吧嗒”作响,透骨的寒气在雨中游荡,侵袭着慌忙奔走的人们。那天我和他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各自回到寝室。不知道现在他怎么样了,碰上这样的天气,瘦弱的他会不会感冒?有没有人陪他去医务室?他总喜欢在病中逞能,不知道这次怎么样?想着以前的形影不离、不分彼此,吃饭,两只碗总是并排在一起,现在已经两顿饭不在一起吃了,搞得我自己吃的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想着以前在一起嬉闹,从没有红过脸,而这次却成了这种局面,可是明明是他做错了事啊!唉,我应该对他耐心点,为什么非要吵呢?悔意慢慢的沉重起来,我真害怕看到友谊的破裂后,狼狈的我们再次相遇的情景……云散了雨停了,云慢慢散开,太阳撒下一片温暖,整个世界又都恢复了生机,树叶花蕾上的雨水在晶莹发光,风变得柔和了,空气是那么清新。这才是春天!我揉着红红的眼睛,去了他班找他,他不在,病了?我便急忙跑去医务室,却和他撞了个满怀,他两手拎着一些礼物,呆在那里。我们的脸都红了,我握住了他的手,对他微笑,“我不该和你吵。”我说。“不,是我的错。”他也笑了。他终于承认自己错了,让我陪他去道歉,我转过身,按住表,要留住这最快乐的时刻,我悄悄试去眼泪。此时的阳光多么温暖!友善,一个多么普通的词,却能拨开乌云,打造蓝天!友善,友谊的保护伞!……点评:这篇文章的小标题十分抢眼:“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昭示着天气变化的一系列过程,但你进入文章就会发现,它既是自然界的天气变化的写照,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设置小标题,使文章一气贯通:“起风了”一节,表现了朋友之间刚闹矛盾后内心的斗争,这时气未消;“下雨了”一节,表现了分手后对朋友的惦念和冷静反思;“云散了”一节,表现了与友人和解的喜悦。每个部分里,作者都注意环境描写,使之与人物心理活动相照应。心理描写细腻、传神,环境描写生动、形象,文笔生动,布局精巧,层次分明,是一篇十分优秀的美文。结尾处两提“友善”,是作者从自身经历中感受到的人生哲理,也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外化,相信对读者会有一定的启示的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第二章作业 2-1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 V、Mg、Zn 各属何种结构答:常见晶体结构有 3 种:⑴体心立方:-Fe、Cr、V ⑵面心立方:-Fe、Al、Cu、Ni ⑶密排六方:Mg、Zn -Fe、-Fe、Al、Cu、Ni、Cr、 2---7 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 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 公式。晶界越多,越难滑移。(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 7~15 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 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 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 TR(W) =(~×(3410+273)-273 =(1200~1568)(℃)>1000℃ TR(Sn) =(~×(232+273)-273 =(-71~-20)(℃) <25℃ 所以 W 在1000℃时为冷加工,Sn 在室温下为热加工 4-9 用下列三种方法制造齿轮,哪一种比较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答:齿轮的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总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加工便当;性价比最佳。对齿轮而言,要看是干什么用的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频率不高,强度也没什么要求的,方法 1、2 都可以,用方法 3 反倒是画蛇添足了。对于精密传动齿轮和高速运转齿轮及对强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齿轮,方法 3 就是合理的。经过锻造的齿坯,金属内部晶粒更加细化,内应力均匀,材料的杂质更少,相对材料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锻造的毛坯加工的齿轮精度稳定,强度更好。 4-10 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答:由于冷拔钢丝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作用产生了加工硬化使钢丝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那么再吊重物时才有足够的强度,当将钢丝绳和工件放置在1000℃炉内进行加热和保温后,等于对钢丝绳进行了回复和再结晶处理,所以使钢丝绳的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再吊重物时发生断裂。 4-11 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第五章作业 5-3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异同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从 A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从 F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

数据结构常见笔试题

1.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2.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线性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 3.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B) A.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4.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5.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方便运算的实现) 6.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从表中任一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整个链表) 7.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D)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8.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9.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5种形态) 10.设一棵二叉树中有3个叶子结点,有8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 结点数为(13)(n 0 = n 2 +1) 11.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cedba) 12.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gdbehfca) 13.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

1.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2.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顺序、选择、循环)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7.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以及(数据的存储结构) 8.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C) A.存储结构 B.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 D.物理和存储结构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数据处理的效率密切相关 B.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数据处理的效率无关 C.数据的存储结构在计算机中所占的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D.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 10.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 12.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3.下列数据结构具有记忆功能的是(C) A.队列 B.循环队列 C.栈 D.顺序表 14.递归算法一般需要利用(栈)实现。 15.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存储空间的好处是(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4几种常见的质量分析方法

几种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 1、层别法 2、柏拉图法 3、特性要因图法 4、检查表 具体说明: 1、层别法 层别法是将所要进行的项目利用统计表进行区别,这是运用统计方法作为管理的最基础工具。一般的工厂所做的层别通常为: 操作者:不同班组别机器:不同机器别 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家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 产品:不同产品别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 员 一二三人 组组组 器 机 料 材 法 方

2、柏拉图法 柏拉图是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Joseph Juran)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分析步骤: (1)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 (3)决定搜集资料的时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的大小顺序自左向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示例: 某部门将上个月生产的产品作出统计,总不良数414个,其中不良项目依次为: 层别统计表

N=414 100 400 80 300 47.1%60 200 40 21.7% 100 15.8%20 10.9% 4.5% 破损变形刮痕尺寸超差其他 不良项目 由上图可以看出,该部门上个月产品不良最大的来自破损,占了47.1%,前三项加起来超过80%以上,进行处理应以前三项为重点。

3、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加以图解,用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因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特性要因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要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参与式方法的运用

参与式方法的运用 问题一:参与式方法的基本理念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是由他(她)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他们的文化背景、成长过程、只是、阅历、经验乃至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决定的,而且,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通过一些活动和大家的参与,我们有机会了解别人的看法和态度,学习丛各个角度和层面看问题,并且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以便我们能能够对事物有接近全面、准确的认识,这就是参与式学习的理念。 参与式的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众所周知,每个人所掌握的只是都是有所不同的,而参与式学习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传统教学法,老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绝对权威;在参与式培训中,培训者与参与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从性质上看,传统式学习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参与式培训师参与者主动学习的过程。

参与式培训师以SARAR为基础的。所谓的SARAR,大致说来就是:培训者对参与者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运用各种活动,使参与者在彼此的信息交流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提出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 SARAR的具体含义是: Salf-esteem,即“自尊”,指参与者自身的价值观和权力应受到尊重,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应得到承认。 Associated Strength,即“集体力量”,指运用小组活动,使人们在小组中互相启发、交流、充分发挥每一个的能动作用。 Resourcefulness,即“足智多谋”,指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智慧,为参与式培训提供良好的气氛。 Action Planning,即“活动计划”,指应该设计出有特定目标的培训活动。 Responsibility,即“责任感”,指通过尊重和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参与者建立起对培训目标及内容的使命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培训成果。 问题五:参与式培训的原则 基本原则:平等、尊重 实现基本原则的要求: u 参与者与培训者之间、参与者之间、培训者之间都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彼此做到:不批评、不指责,多鼓励多肯定、积极主动分享、交流信息和思想;辩论时对事不对人。 u 培训者积极协助参与者。 协助参与者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参与者认识自己的潜能,这样,他既能提供信息分享,又对培训成果有拥有感和成就感。 u 灵活和创新 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进行参与式培训时,应及时补充重要信息,及时修改和调整培训计划。运用参与式的方法是,没必要墨守成规,应充分 u 树立责任意识并懂得自我反省 不断回顾和反思前面的行动,不仅可以强化学习,还可以从中找到不足,并努力做到更好,让每个成员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从而培养个体对团队的责任感。 问题六:培训活动中参与者的参与程度 参与式一个个体主观能力、意愿与参与的条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参与能力和意愿,不同的环境对个体的参与提供不同的支持和条件,所以,参与者的参与程度是有所区别的。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邮编 075131 栾春武:中学高级教师,张家口市中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河北省化学学会会员。市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县十佳班主任。 联系电话::: 一、氯化钠、氯化铯晶体——离子晶体 由于离子键无饱和性与方向性,所以离子晶体中无单个分子存在。阴阳离子在晶体中按一定的规则排列,使整个晶体不显电性且能量最低。离子的配位数分析如下: 离子数目的计算:在每一个结构单元(晶胞) 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微粒在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也有 所不同,一般的规律是:顶点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 所占的份额为18 ,棱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4,面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2 ,中心位置上(嚷里边)的微粒才完全属于该单元,即所占的份额为1。 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 +周围有6个C l -,每个Cl -周围有6个Na +,与一个Na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Cl -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每个N a +周围与其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 + 有12个。见图1。 晶胞中平均Cl -个数:8×18 + 6×12 = 4;晶胞中平均Na +个数:1 + 12×14 = 4 因此NaCl 的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NaCl (4个Na +和4个Cl -)。 2.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 +周围有8个Cl -,每个Cl -周围有8个Cs +,与 一个Cs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s +有6个。晶胞中平均Cs +个数:1;晶胞中平 均Cl -个数:8×18 = 1。 因此CsCl 的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CsCl (1个Cs +和1个Cl -)。 二、金刚石、二氧化硅——原子晶体 1.金刚石是一种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每个C 原子以共价键与4 个C 原子紧邻,因而整个晶体中无单个分子存在。由共价键构成的最小 环结构中有6个碳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每个C 原子被12个六元环 共用,每C —C 键共6个环,因此六元环中的平均C 原子数为6× 112 = 12 ,平均C —C 键数为6×16 = 1。 C 原子数: C —C 键键数 = 1:2; C 原子数: 六元环数 = 1:2。 2.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C 被Si 代替,C 与C 之间插氧,即为SiO 2晶体,则SiO 2晶体中最小环为12环(6个Si ,6个O ), 最小环的平均Si 原子个数:6×112 = 12;平均O 原子个数:6×16 = 1。 即Si : O = 1 : 2,用SiO 2表示。 在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周围有4个氧原子,同时每个氧原子结合2个硅原子。一个Si 原子可形 图 1 图 2 NaCl 晶体 图3 CsCl 晶体 图4 金刚石晶体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2014年10月15日tenking阅读23 次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组)、映射(如字典)以及集合(set)是三类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Python中有6种内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组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下面重点介绍下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 (1)、创建 通过下面的方式即可创建一个列表: 1 2 3 4list1=['hello','world'] print list1 list2=[1,2,3] print list2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这中创建方式非常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2)、list函数

通过list函数(其实list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函数)对字符串创建列表非常有效: 1 2list3=list("hello") print list3 输出: […h?, …e?, …l?, …l?, …o?] 2、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实也有这种特点)。(1)、创建 1 2 3 4 5 6t1=1,2,3 t2="jeffreyzhao","cnblogs" t3=(1,2,3,4) t4=() t5=(1,) print t1,t2,t3,t4,t5 输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a、逗号分隔一些值,元组自动创建完成; b、元组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圆括号括起来的; c、空元组可以用没有包含内容的圆括号来表示; d、只含一个值的元组,必须加个逗号(,);(2)、tuple函数

几种常用的参与式方法

8.几种传统/重要的参与式方法组合 特别适用于(社区宣传与社会调查)8.1 半开放式(半结构式)访谈 8.1.1 我们见到的采访是结构式的 -先拟定好要问的题目;问一句,答一句 -优点:好统计;缺点:不深入,对对方的内心无触动,无了解我们见到的脱口秀是非结构式的 -基本有一个方向,甚至没有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比较有趣,但信息随意性太强 8.1.2半结构式是什么呢? (一)半结构式访谈的特点 1.议题有,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访谈者事先有一个确定的议题 -该议题会伴随着讨论和分析的过程而不断展开 -新的问题和见解会不断涌现出来。 2.被访谈者是积极参与的 -访谈者对访谈的结构和内容具有一定的控制 -鼓励受访者主动参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信息是全面的 -关注所要问的问题 -关注访谈时的情境 是谁做的访谈?受访人是谁?访谈者与受访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访谈是怎样做的?什么时候做的?在什么地方做的? 4.技巧也是最难的 (二)访谈的核心要素

为访谈作准备/注意访谈情境/仔细聆听/详细询问/判断受访者的反应/作访谈记录/自我反思 (1)为访谈作准备 -明确目标(我们访谈最需要了解的内容是什么?) -寻找最佳途径(制订和完善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 -分工 -(培训者的异质性组成问题/角色分配: 角色和职责主要的访谈者和记录员) -组织访谈对象(哪些人?/性别敏感吗?/各个阶层都有吗?/需要分开吗? (2)注意访谈情境:访谈的情境对访谈的实施和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进入讨论的过程融洽吗? -访谈的地点是否让人安心? -访谈的时间是否影响了人家的工作生活? -访谈的双方关系融洽吗? -访谈时的身体语言是友好开放的吗? -访谈时的座位安排是平等\开放\安全的吗? (3)仔细聆听-有效聆听的技巧A -找出有趣的领域(随时都要注意不要跑题) -重内容而不是表达(人家有自己说话的方式) -控制情绪(不要争辩,不下结论) -善于变通(本身就不是指定结构的要善于发现新东西) (3)仔细聆听-有效聆听的技巧B -努力倾听(表情和身体语言可是要一致) -避免分心 -训练心智(要能听到丰富的信息) -开放胸襟(不同的意见应该尊重也许会给你很多启发) -积极地听:言外之意,证据,相关信息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1.管理人员判断法 管理人员判断法,即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接,自下而上确定未来所需人员。这是一种粗浅的人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 2.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也称比率分析,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由于不同人的经验会有差别,不同新员工的能力也有差别,特别是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在能力、业绩上的差别更大。所以,若采用这种方法预测人员需求,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和预测的准确度。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使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如组织将来对劳动力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由人力资源部作为中间人,将第一轮预测中专家们各自单独提出的意见集中起来并加以归纳后反馈给他们,然后重复这一循环,使专家们有机会修改他们的预测并说明修改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重复3~5次之后,专家们的意见即趋于一致。 这里所说的专家,可以是来自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高层经理;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以是外请的。专家的选择基于他们对影响企业的内部因素的了解程度。 4.趋势分析法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关系最密切,然后找出这一因素随聘用人数而变化的趋势,由此推断出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 选择与劳动力数量有关的组织因素是需求预测的关键一步。这个

因素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组织因素应与组织的基本特性直接相关 第二,所选因素的变化必须与所需人员数量变化成比例。 有了与聘用人数相关的组织因素和劳动生产率,我们就能够估计出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了。 在运用趋势分析法做预测时,可以完全根据经验估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 所谓回归分析法,就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并将这一关系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借助这个数学模型,就可推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此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

数据结构中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之比较

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之比较 2010-06-20 14:04 数据结构课程 摘要: 排序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算法的种类,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的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的算法和分析它们各自的复杂度,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清晰直观的表现出它们的复杂度的不同。在研究学习了之前几种排序算法的基础上,讨论发现一种新的排序算法,并通过了进一步的探索,找到了新的排序算法较之前几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排序算法复杂度创新算法 一、引言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编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在日常的数据处理中,面对纷繁的数据,我们也许有成百上千种要求,因此只有当数据经过恰当的排序后,才能更符合用户的要求。因此,在过去的数十载里,程序员们为我们留下了几种经典的排序算法,他们都是智慧的结晶。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些有趣的排序算法,其中包括介绍排序算法的某些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常见算法,分析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时在最后将介绍我们独创的一种排序方法,以供读者参考评判。 二、几种常见算法的介绍及复杂度分析 1.基本概念 1.1稳定排序(stable sort)和非稳定排序 稳定排序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反之,就是非稳定的排序。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 a1,a2,a4,a3,a5, 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假如变成a1,a4,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1.2内排序( internal sorting )和外排序( external sorting) 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一、讲述法 1、定义 讲述式教学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究其根源,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的标签。在当前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同时,讲授法已被许多人所唾弃。 2、优点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

数据结构各种常用排序算法综合

#include"stdio.h" #define LT(a,b) ((a)<(b)) #define LQ(a,b) ((a)>(b)) #define maxsize 2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Sqlist;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int i,j; for(i=2;i<=L.length;++i) if(LT(L.r[i].key,L.r[i-1].key)){ L.r[0]=L.r[i]; L.r[i]=L.r[i-1]; for(j=i-2;LT(L.r[0].key,L.r[j].key);--j) L.r[j+1]=L.r[j]; L.r[j+1]=L.r[0]; }//if }//insertsort //折半插入排序 void BInsertSort(Sqlist &L) { int i,j,low,high,m; for(i=2;i<=L.length;++i) { L.r[0]=L.r[i]; low=1; high=i-1; while(low<=high){ m=(low+high)/2; if(LT(L.r[0].key,L.r[m].key)) high=m-1; else low=m+1; }//while for(j=i-1;j>=high+1;--j) L.r[j+1]=L.r[j]; L.r[high+1]=L.r[0]; }//for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险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口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口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 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 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常见的预测方法

常见的预测方法 一、外推法 这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它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同时考虑到事物发展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其最大优点是简单易行,只要有有关过去情况的可靠资料就可对未来做出预测。其缺点是撇开了从因果关系上去分析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联系,因而长期预测的可靠性不高。外推法在短期和近期预测中用的较多。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法是按时间将过去统计得到的数据排列起来,看它的发展趋势。时间序列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数据具有不规则性。为了尽可能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一般采用移动算术平均法和指数滑动平均法。 1.移动算术平均法。移动算术平均法是假设未来的状况与较近时期有关,而与更早的时期关系不大。一般情况下,如果考虑到过去几个月的数据,则取前几个月的平均值。 2.指数滑动平均法。指数滑动平均法只利用过去较近的一部分时间序列。当时间序列已表现出某种规律性趋势时,预测就必须考虑这些趋势的意义,因此要采用指数滑动平均法。指数滑动平均法是对整个时间序列进行加权平均,其中的指数为0~1之间的小数,一般取0.7~0.8左右。 二、因果法 因果法是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定量方法。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确定性关系,也称函数关系;另一类是不确定性关系,也称相关关系。因果法就是要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预测未来。 1.回归分析法。没有因果关系的预测只是形式上的一种预测,而找出因果关系的预测才是本质的预测。回归分析法就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进行的一种预测方法,不仅剔除了不相关的因素,并且对相关的紧密程度加以综合考虑,因而其预测的可靠性较高。 回归分析的做法是:首先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有哪些可能的相关因素,然后收集这些因素的统计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各因素(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根据这个方程就可预测未来。在技术预测中,多元回归分析很有价值。

字符串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第19卷 第12期2003年12月 甘肃科技 G ansu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Vol.19 No.12 Dec. 2003 字符串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郑丽英1,李永昶2 (1.兰州交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许多计算机应用涉及字符串处理。为了提高处理效率,设计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十分重要。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字符串数据结构及其性能,重点分析了数据结构T rie及其三种形式的结构特性。关键词:T rie;数据结构;索引 中图分类号:TP311 1 前言 许多计算机应用都涉及到对一个非常大的字符串集合的有效管理。例如,从档案管理、文献目录查找、地理信息索引到Web上大量的文本信息处理等等,都涉及到对一个非常大的字符串集合的管理。显然,如何有效管理大的字符串集合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存储和组织它们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结构。在实际中为一个应用选择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存储需求、查找速度、是否在内存、是否要求有序存储等等。已有许多用于字符串管理的数据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常用的字符串数据结构 2.1 BST树 BST树((Binary Search T ree,即二叉搜索树)是最简单且最直观的一种。在一棵BST树中,每一个结点存储一个字符串和两个分别指向左右孩子结点的指针。在BST树中查找一个给定的字符串的过程是:首先和根结点的字符串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若不相等则按比较结果决定沿左分支或右分支继续比较。BST树的结构性能主要取决于树的形态,与输入字符串集的排列有关。假设字符串集合的分布是稳定的、且常用词的集合是已知的且常用词分布在根结点的附近,则BST结构是相当快的,如果字符串集合的分布不稳定,特别地如果是有序的,BST的性能最差(为O(n)),BST退化为一棵单枝树。因此,BST特别不适合有序排列的输入字符串集合。 2.2 BST树的变种 实际应用中,有许多BST的变种。如AV L-树和红-黑树及splay树等,它们与BST树的不同在于插入字符串的过程中重组树的结构,保持树的近似平衡,从而保证不会出现单枝树。但是,AV L-树和红-黑树结构的不足在于每一个结点中要保存附加的信息位(AV L-树中2位,红-黑树中1位)。另一方面,由于重组树的结构使一些经常存取的关键词聚集在树的根附近。并且,在不经常作插入运算的情况下,保持树的平衡的代价相对较低。因此保持树的平衡所带来的好处相对于BST树来说可以抵消由于插入运算引起的附加时间。S play树是另一种BST树的变种。其特点是:每一次搜索,都要将操作的结点通过一系列的结点旋转即splaying 运算将结点移到根结点的附近。这样使得一些经常存取的关键词总在根的附近,以便在后续查找中可以快速找到。但是,这种结构也有明显的不足。相对于BST树,一棵S play树需要较多的存储空间(每一个结点中要存储一个指向双亲的指针),其次, S playing运算本身比较复杂。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2.3 Hash表 字符串处理中常用的另外一种数据结构是哈希表(Hash table)。哈希表是一种直接计算记录存放地址的方法,它在关键码(字符串)与存储位置之间直接建立映像。当采用链式哈希表结构、位方式的哈希函数、不要求字符串集合有序存储时,哈希表结构及其查找技术性能最佳。由于哈希表中的字符串通常是随机地分布在表中,不是有序的,在某些要求字符串有序存储(如索引维护及前缀查找)的应用中,不适合采用哈希表。 2.4 T rie树 T rie树是一种有效的字符串处理数据结构,广泛地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模式匹配、IP路由表以及文本压缩等。 T rie是一种树型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字符串,可以实现字符串的快速查找。有三种类型的trie:标准trie,压缩trie,后缀trie; ?标准trie

参与式培训方法

在职医务人员的人力资源培养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把外在的社会经验传授给个体的过程,教育方法是指教育活动的实施方式,亦即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正因为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方法又是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因此现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的是针对成人在职教育发展起来的参与式培训方法。 成人培训模式 一、现代培训模式 正是由于培训必须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因此培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培训模式。但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个理想的培训模式应该包括四个步骤,即: (一)确定需求(determine need)首先要调查学习者面临着哪些困难、问题或不足,他们需要补充或提高哪些知识和技能,他们对培训有哪些期望和想法,不同受训者的来源和态度等等。充分调查和了解对培训的要求是培训成功的基础。 (二)制定计划(design program)根据需求调查的结果,设计培训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应该力求全面,如培训师资的要求和来源,培训场所和环境,培训形式、时间和内容,培训教材和有关资料,培训方法等等。 (三)实施计划(delivery program)按照培训计动对受训者实施培训。在这一阶段,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不同的培训方法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四)评价结果(evaluation)培训效果的评价是培训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然而也是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需要通过评价来确定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哪些成绩和经验、哪些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加以改进。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看是否使受训者在以下方面发生了变化: ·观念·态度·知识·技能 受训人的变化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或整个组织的成就。评价又可分为过程评价、终末评价。终末评价又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远期的。 尽管当前许多的资料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介绍现代培训方法,即实施培训计划这一环节上,但这并不表示其它几个部分,即需求调查、规划制定和效果评价就

16种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有多少种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2015-11-10分类:数据分析评论(0) 经常会有朋友问到一个朋友,数据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我需要学习哪个等等之类的问题,今天数据分析精选给大家整理了十六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易9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 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 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卩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卩0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 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 分层分析。 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3、偏相关:在某一现象与多种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偏相关。 六、方差分析 使用条件:各样本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各总体方差相等。 分类1、单因素方差分析:一项试验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或者存在多个影响因素时, 只分析一个因素与响应变量的关系2、多因素有交互方差分析:一顼实验有多个影响

几道常用数据结构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编程题 (一) 对于二维整数数组A[m][n],对下列三种情况,分别编写相应的函数。 1.求数组所有边缘元素的数值和。 int sum1(int A[M][N],int m ,int n) { 2.求从A[0][0]开始的互不相邻的所有元素的和 注:一个元素的八个方向上的第一个元素均为相邻元素。 int sum2 (int A[M][N] , int m , int n) { 3. 假定m=n,并为偶数,请分别计算正、反两条对角线上的元素值之和。 int sum3(int A[M][N] , int n) { 答 (1)本小题是计算数组A的最外围的4条边的所有元素之和。可以先累加各个靠边的元素的值,再减去位于4个角上重复相加的元素的值。 int sum1(int A[M][N],int m ,int n){ int s=0,i,j; for(i=0;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