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导师简介

五、合作导师简介

马宗晋,男,1933年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从

师于李四光和孙殿卿教授,攻读地质力学专业研究生。1961年毕业

后在中科院地质所从事小、中型地质构造及石油构造研究,1966年

后因工作需要转入地震系统,先后担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

主任、地质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

学会理事、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顾问、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

事,此间从事地震科研、地震预报、多灾种的综合减灾和全球构造及其动力学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节理的力学性质、分期、配套问题,湖北中新生代构造力学分析,1966-1976中国九大地震,美国与中国大陆地震的比较,地震的孕育和预报阶段的划分,地震预报学的三个主要研究分支-震因学、震史学、震兆学,论全球地震构造系统,取板块之精华、创立论之疑点,断块构造与地震网络现象,南美俯冲带显示的板条构造,地球变动的韵律性和反对称性,中国减轻自然灾害的系统工程,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研究,现今地壳运动问题,全球新-中生代构造,科学的思维习性与地震学的思维分析,思维的创造性和地学革命。近年开展中国中新生代区域地质构造和现今地壳运动、地球三大构造系统和地球非对称性,以及大陆动力学的盆山原耦合等方面的研究。计划将要开展的是全球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希望有力学、构造几何学和空间测地等方面基础以及有志于自然灾害的成灾机理和开拓综合预报的博士或硕士生来共同研究。

国际交流与合作:1980年以后两次赴美讲学,先后访问美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国共十余次,赴台湾讲学与交流共四次。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专著与编著二十余部,已培养研究生数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科学三等奖一次,地震局一等奖五次。

E-mail: lhm9075@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马瑾,女,1934年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

在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构造物理学专业,获副博士学位。现任地

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为构造物理学。三十多年来从野外调查、实验模拟及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研究构造变形的物理机制及与此相关的实际问

题,其中包括:褶曲形成机制及应力场的物理模拟及其应用;缝(断)

块系统的变形与地震活动性研究,包括构造类型与地震迁移、震源机制、地震序列及前兆类型的关系,共轭断层旋转与交替活动,构造变形过程中声发射及其它物理场的演化与失稳前兆;断层物质成分和变形机制与断层力学性状的关系及其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响应等。主持完成了国家地震局多项重要课题。近期结合大陆强震机理和预测方面的问题,开展热与应变关系,水在岩石变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探讨断层活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00余篇(部),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名,获部级以上科技奖10项。

E-mail:majin@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邓起东,男,1938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1961-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工作,

1978年-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所工作。曾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究所副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现任中国地震

预报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

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活动构造、地球动力学、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研究:包括我国华北、天山、阿尔泰山和青藏高原等不同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大地震区地震构造研究,走滑、挤压和拉张等不同类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机制研究,古地震学和定量活动构造学研究,主持全国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主持中美、中日等地震地质科技合作项目,主编了我国第一份活动断裂图和地震构造图,并多次主持全国活动构造图编制,开展我国构造应力场和动力学研究,主编完成了我国第一份经国家批准作为全国抗震标准使用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主持完成了数十项重大工程活动构造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30余篇,专著13部,SCI收录和引用率高,代表性著作有《海原活动断裂带》、《天山活动构造》、《中国活动构造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构造图》等。有15项科研成果先后19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等奖3项,2等奖4项,1991年获第二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名。

E-mail: qddeng@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cn

马胜利,男,1960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

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为构造物理学。以地壳强度及地震机制为研究目标,

对断层摩擦滑动性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断层宏观力学性状与微观变形结构和机制、断层摩擦滑动与断层物质增温、水热作用下断层的摩擦性状、断层失稳机制及成核过程等;对断层几何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包括断层几何结构与失稳类型、失稳前兆及机理等。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1、断层滑动失稳及影响因素;2、隐伏断层破裂扩展特征;

3、地震前兆机理。

先后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开展过合作研究,目前正在与日本学者合作开展岩石力学与断层应力状态、诱发地震等方面的研究。

先后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等科研项目。

E-mail:masl@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徐锡伟,男,1962年生,研究员。1989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度受日本学术振兴会和米仓之

教授的邀请在东京大学理学部做博士后研究,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

奖获得者。现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

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管科研、外事副所长。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年代学、构造变形动力学、地震地质灾害与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为《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和《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等国家项目负责人,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1. 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运动学模型;2.活动断层发震习性与地震危险性;3.近断层强地面运动与地震灾害;4.大陆构造变形动力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1)与法国宇宙科学研究院(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Paul Tapponnier教授、Yann Klinger博士等进行青藏高原运动学、动力学与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合作研究;2)与台湾大学地质系和美国Oregon大学地质系合作研究汶川地震发震构造。

研究成果:在Ge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SSA,Tectonophysic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已培养博士5名、硕士2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次。

E-mail: xiweixu@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冉勇康,男,1955年生,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活动构造。参中与或主持过中美合作板内地震与活动构造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理论项目和多项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的专题研究,主持过西气东输等多条管道的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学术上突出的是古地震研究。在我国首先使用三维探槽技术、14C树轮校正技术和运用断层窗方法精细地研究海原走滑断裂的古地震,获得断裂的古地震同震位移量,恢复了断裂中晚全新世以来大地震的时间和强度分布历史,推动了断裂活动习性、断裂破裂分段和特征地震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近年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定量研究构造活动习性,并把活动构造定量资料用于大地震危险性评价之中。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并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E-mail:ykran@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许建东,男,1962 年生,研究员。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8 年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布法罗分校地质系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火

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二批人选,国家教委地球

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灾害评估与协调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中国科技部和中国地震局多项研究项目,近些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7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构造地质、火山地质、灾害评估与应急救援。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火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专题;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主要活动火山喷发序列研究与灾害预测”;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场救援技术标准与救援行为系列规范”专题。

E-mail:jdx321@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邓志辉,男,1962年生,研究员。1992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曾在韩国资源研究所做博士

后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遥感与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

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年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03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一批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1)地震构造分析、模拟与物理预测方法研究;(2)卫星遥感、地热观测、热力作用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研究;(3)地下流体动态监测、流固耦合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研究。

主要工作成果:完成科研和工程项目几十项,在国内外发表论著30多篇(本),培养和联合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6名,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次。

E-mail:deng6789@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陈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1995年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

所获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7年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

学地球科学研究所裂变径迹实验室、波茨坦地学中心古地磁与岩石

磁学实验室、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地磁实验室

和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地壳研究所作短期学术访问,并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新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新生代构造、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貌、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1. 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龙门山新生代再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 第四纪沉积物释光测年方法及其应用研究;3. 古地震年代学研究;4. 磁性地层学研究。目前主持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晚新生代帕米尔向北的楔入-大陆斜向碰撞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天山第四纪断层相关褶皱的侧向生长扩展及相互作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典型水成相沉积物几种释光测年技术的对比研究”、“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断裂活动性调查”、德国DFG项目“Structural and geomorphic origin of anomalous topographic culminations in the Chinese Pamir: Muztagh Ata and Kongur Shan”、2008年度财政部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裂变径迹(FT)分析和TL/IRSL/Blue释光测年等系统的购置与建设”等。

电话:(010)62010093 (office) 手机:136********

e-mail:chenjie@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形变与动力学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协会空间对

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委

员,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卫星专家组成员。中国

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九五”、“十五”、“十一

五”期间,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国防科工委重点项目等项目。与法国、德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专家进行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D-InSAR地壳形变观测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InSAR角反射器台阵地壳形变观测技术;震前-同震-震后干涉形变场观测与演化特征分析;火山、滑坡等地质灾害形变观测技术及应用;地表形变场数值模拟与断层滑动特征分析;热红外图像接收处理及断层活动性研究;基于卫星遥感信息的数据共享、远程计算等。

目前研究方向:1、基于星载InSAR技术的形变场监测与地壳动力学研究;2、角反射器台阵形变观测技术及应用;3、卫星热红外与断层活动图像研究; 4、3S集成技术与地震信息应用。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70余论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15篇被EI收录。2001年以来分别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6项。

邮箱:xjshan@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甘卫军,男,1964年生,研究员。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际全球导航服务组织IGS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理事会委员、全球大地测量观

测系统GGOS(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指导委员会

委员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会委员。

主要科研工作:1998.11~2001.0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作访问学者,主攻GPS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解释。研究涉及美国中东部的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加州东部剪切带的构造形变与演化过程,以及旧金山湾区的GPS速度场特征与应变积累等。2003.08~2004.03在欧洲空间局(ESA)作高级访问学者半年期间,负责Galileo /EGNOS导航系统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GPS密集观测研究》、《青

藏高原地壳差异运动GPS速度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拟》、科技部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及“973计划”子项目《区域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应变分配研究》等,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管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分析;2.GPS数据的自动化处理;3.断裂参数的GPS约束反演与地震危险性分析;4.GPS时间序列的非构造干扰剔除;5.

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50 多篇,已培养硕士2名。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3 次。

E-mail: wjgan@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聂高众,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北京大学

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1983-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获得硕士

和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

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减

灾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

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地震应急、灾害信息、地震灾害学、自然灾害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是中国地震局多个“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任务的负责人,是中国地震局“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应急指挥分项--“国家中心数据集成和指挥决策系统”软件项目的负责人。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应急救援领域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2.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研究;3.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数据库建设和标准规范研究;4. 自然灾害的综合专题分析与研究。

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论著6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地震灾害学、地震应急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年)、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优秀人才(2001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003年)、中国地震局首批百人计划人选(2003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三项(2003年、2004年)。

Email:anynamengz@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刘力强,男,1956年生,研究员。1982年大学毕业,1995获得博士学位。

多年从事构造物理实验工作,负责或参加了实验压力机的伺服控制改造,研制多通道声发射仪,数字波速测量仪,数字应变

仪,建立实验室计算机局部网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实

现了实验室从模拟记录到数字记录、从手动控制到自动控制、从低精度到高精度、从单参数到多参数物理场同步观测的转变。针对构造变形与地震机制问题,对岩石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和应力-应变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声发射时空分布特征、能量-频度关系、声发射频谱、不同断层结构变形过程中应变场的演化等。

近年来,开始对岩石变形热红外辐射与电性变化的物理机制进行实验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E-mail:liulq-sohu@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周永胜,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7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构造物理专业。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

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地

球化学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岩石破裂-摩擦、脆塑性转化-塑性流变和部分熔融、矿物相变等方面开展了实验研究。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德国DAAD 奖学金获得者,于2005年-2006年在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流变实验研究。

目前的研究方向:(1)水和熔体对中下地壳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2)矿物相变在实验室高压容器压力标定和超高压造山带压力指示中的应用;(3)流体对断层滑动和震源区岩石变形机制的影响;(4)汶川地震区的地壳流变结构;(5)华北克拉通地壳拆离作用的实验流变学模拟

E-mail: zhouysh@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80968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