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作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作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作物: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狭义的作物则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又称大田作物,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耐寒作物: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喜温作物: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如稻谷、玉米、高粱、棉花

短日照作物:凡在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通过其光照发育阶段的作物。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生长:指作物器官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量变过程。

发育:指作物体内新器官(性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质变过程。

临界日照长度:指诱导长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短光周期,以及诱导短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长光周期。

作物的生长中心:指作物生育过程中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或相对量较大的器官

种子:农业生产上凡是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播种材料都统称为种子。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包括

分蘖节(tillering node):节间不伸长,腋芽萌发形成分蘖。

伸长节:腋芽通常休眠。节间伸长呈向顶式,波浪状。

拔节:作物生产上,当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1-2cm时。

穗: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

受精: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进入子房,之后释放精细胞与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和初生胚乳核细胞过程。

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产品收获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作物产品品质: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作物群体:是指该种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作物群体结构:主要是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及整齐度等。作物群体组成:是指构成群体的作物种类以及主茎与分枝(蘖)比例和分布情况。群体大小:指作物群体的密度、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枝)数、叶面积指数、穗(铃、角、荚)数、根系发达程度等情况。

群体分布:指群体内个体以及个体各器官在群体中的时空分布和配置。

水稻: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

小麦幼穗分化形成进程:生长锥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

玉米的生育时期:苗期穗期花粒期

大豆:萌发发苗期、苗期、花芽分化期、开花结荚期、谷粒期、成熟期

棉花:萌发发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成熟期(吐絮期)

油菜:萌发发苗期、苗期、蕾薹期、开花期、荚果成熟期

甘薯:发根还苗、分枝结薯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块根盛长,茎叶渐衰

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

小麦的经济产量:由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大豆:单位面积柱数、每柱荚数、每荚粒数、粒重

棉花:单位面积铃数、单铃重、衣分

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每果粒数、每荚粒数、粒重

各论

水稻品种的“三性”(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

分蘖: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分蘖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

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的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二大主要形式。在各种作物中,水稻的生理需水并非最多。

水稻的生态需水:水稻的生态需水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二部分。

冬小麦:头年秋冬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货的小麦。

春小麦:当年春季播种,当年秋季收货的小麦。

分蘖节的概念:由麦苗基部若干密集在一起的节所组成。

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小麦营养体生长一定程度后,需要一定的温度茎端生长锥才能开始转向分化幼穗,以后又需要一定的日长才能使幼穗正常发育。

节根:节根又叫次生根或永久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植物学上叫不定根。特用玉米:又称专用玉米,是指玉米子粒中某一特殊物质含量较高、或是利用玉米的不同器官、或是在特殊的采收时期用干特殊的用途,是普通玉米以外的具有特殊的营养品质或适合特种需要的各种玉米类型。

玉米棒三叶: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

穗三叶:玉米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

大喇叭口期:在玉米穗三叶开始抽出而未展开之际,植株心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故称为大喇叭口期,是肥水敏感期,也是肥水需求高峰期,因此是施肥灌溉的重要时期

根瘤: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而形成。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

衣分:衣分是皮棉重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数。

子指:100粒棉籽重量

衣指:100粒籽棉上的纤维重量

当家肥:为了满足花铃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及防止早衰,在盛蕾期开沟深施迟效性有机肥料(以厩肥、饼肥、堆肥为主,结合施用磷、钾、硼肥),以达到“蕾期施、花期用”的目的,棉农称此为“当家肥”。

棉花秋桃:8月16日(或11日)至9月15日(北方棉区因无霜期短,也有定为9月10日的)期间结的成铃称为秋桃。

有限果枝:果枝只有一个节,顶端着生蕾铃

零式果枝(无果枝):果枝没有节,蕾铃直接着生在主茎叶腋内

无限果枝:果枝有很多节

同位蕾(花):相邻果枝相同节位的蕾或花

邻位蕾(花):相同果枝相邻果节位的蕾或花

双低油菜: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如华双3号,湘油13号,中双4号等

作物: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狭义的作物则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又称大田作物,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耐寒作物: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喜温作物: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如稻谷、玉米、高粱、棉花

短日照作物:凡在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通过其光照发育阶段的作物。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生长:指作物器官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量变过程。

发育:指作物体内新器官(性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质变过程。

临界日照长度:指诱导长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短光周期,以及诱导短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长光周期。

作物的生长中心:指作物生育过程中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或相对量较大的器官

种子:农业生产上凡是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播种材料都统称为种子。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包括

分蘖节(tillering node):节间不伸长,腋芽萌发形成分蘖。

伸长节:腋芽通常休眠。节间伸长呈向顶式,波浪状。

拔节:作物生产上,当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1-2cm时。

穗: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

受精: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进入子房,之后释放精细胞与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和初生胚乳核细胞过程。

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产品收获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作物产品品质: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作物群体:是指该种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作物群体结构:主要是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及整齐度等。作物群体组成:是指构成群体的作物种类以及主茎与分枝(蘖)比例和分布情况。群体大小:指作物群体的密度、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枝)数、叶面积指数、穗(铃、角、荚)数、根系发达程度等情况。

群体分布:指群体内个体以及个体各器官在群体中的时空分布和配置。

水稻: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

小麦幼穗分化形成进程:生长锥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

玉米的生育时期:苗期穗期花粒期

大豆:萌发发苗期、苗期、花芽分化期、开花结荚期、谷粒期、成熟期

棉花:萌发发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成熟期(吐絮期)

油菜:萌发发苗期、苗期、蕾薹期、开花期、荚果成熟期

甘薯:发根还苗、分枝结薯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块根盛长,茎叶渐衰

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

小麦的经济产量:由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大豆:单位面积柱数、每柱荚数、每荚粒数、粒重

棉花:单位面积铃数、单铃重、衣分

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每果粒数、每荚粒数、粒重

各论

水稻品种的“三性”(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

分蘖: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分蘖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

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的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二大主要形式。在各种作物中,水稻的生理需水并非最多。

水稻的生态需水:水稻的生态需水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二部分。

冬小麦:头年秋冬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货的小麦。

春小麦:当年春季播种,当年秋季收货的小麦。

分蘖节的概念:由麦苗基部若干密集在一起的节所组成。

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小麦营养体生长一定程度后,需要一定的温度茎端生长锥才能开始转向分化幼穗,以后又需要一定的日长才能使幼穗正常发育。

节根:节根又叫次生根或永久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植物学上叫不定根。特用玉米:又称专用玉米,是指玉米子粒中某一特殊物质含量较高、或是利用玉米的不同器官、或是在特殊的采收时期用干特殊的用途,是普通玉米以外的具有特殊的营养品质或适合特种需要的各种玉米类型。

玉米棒三叶: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

穗三叶:玉米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

大喇叭口期:在玉米穗三叶开始抽出而未展开之际,植株心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故称为大喇叭口期,是肥水敏感期,也是肥水需求高峰期,因此是施肥灌溉的重要时期

根瘤: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而形成。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

衣分:衣分是皮棉重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数。

子指:100粒棉籽重量

衣指:100粒籽棉上的纤维重量

当家肥:为了满足花铃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及防止早衰,在盛蕾期开沟深施迟效性有机肥料(以厩肥、饼肥、堆肥为主,结合施用磷、钾、硼肥),以达到“蕾期施、花期用”的目的,棉农称此为“当家肥”。

棉花秋桃:8月16日(或11日)至9月15日(北方棉区因无霜期短,也有定为9月10日的)期间结的成铃称为秋桃。

有限果枝:果枝只有一个节,顶端着生蕾铃

零式果枝(无果枝):果枝没有节,蕾铃直接着生在主茎叶腋内

无限果枝:果枝有很多节

同位蕾(花):相邻果枝相同节位的蕾或花

邻位蕾(花):相同果枝相邻果节位的蕾或花

双低油菜: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如华双3号,湘油13号,中双4号等

作物: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狭义的作物则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又称大田作物,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耐寒作物: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喜温作物: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如稻谷、玉米、高粱、棉花

短日照作物:凡在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通过其光照发育阶段的作物。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本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生长:指作物器官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量变过程。

发育:指作物体内新器官(性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质变过程。

临界日照长度:指诱导长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短光周期,以及诱导短日作物花芽分化所需的最长光周期。

作物的生长中心:指作物生育过程中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或相对量较大的器官

种子:农业生产上凡是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播种材料都统称为种子。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包括

分蘖节(tillering node):节间不伸长,腋芽萌发形成分蘖。

伸长节:腋芽通常休眠。节间伸长呈向顶式,波浪状。

拔节:作物生产上,当基部第一节间伸长达1-2cm时。

穗: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

受精: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进入子房,之后释放精细胞与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和初生胚乳核细胞过程。

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产品收获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作物产品品质: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作物群体:是指该种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作物群体结构:主要是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及整齐度等。作物群体组成:是指构成群体的作物种类以及主茎与分枝(蘖)比例和分布情况。群体大小:指作物群体的密度、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枝)数、叶面积指数、穗(铃、角、荚)数、根系发达程度等情况。

群体分布:指群体内个体以及个体各器官在群体中的时空分布和配置。

水稻: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

小麦幼穗分化形成进程:生长锥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

玉米的生育时期:苗期穗期花粒期

大豆:萌发发苗期、苗期、花芽分化期、开花结荚期、谷粒期、成熟期

棉花:萌发发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成熟期(吐絮期)

油菜:萌发发苗期、苗期、蕾薹期、开花期、荚果成熟期

甘薯:发根还苗、分枝结薯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块根盛长,茎叶渐衰

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

小麦的经济产量:由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大豆:单位面积柱数、每柱荚数、每荚粒数、粒重

棉花:单位面积铃数、单铃重、衣分

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每果粒数、每荚粒数、粒重

各论

水稻品种的“三性”(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

分蘖: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分蘖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

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的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二大主要形式。在各种作物中,水稻的生理需水并非最多。

水稻的生态需水:水稻的生态需水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二部分。

冬小麦:头年秋冬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货的小麦。

春小麦:当年春季播种,当年秋季收货的小麦。

分蘖节的概念:由麦苗基部若干密集在一起的节所组成。

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小麦营养体生长一定程度后,需要一定的温度茎端生长锥才能开始转向分化幼穗,以后又需要一定的日长才能使幼穗正常发育。

节根:节根又叫次生根或永久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植物学上叫不定根。特用玉米:又称专用玉米,是指玉米子粒中某一特殊物质含量较高、或是利用玉米的不同器官、或是在特殊的采收时期用干特殊的用途,是普通玉米以外的具有特殊的营养品质或适合特种需要的各种玉米类型。

玉米棒三叶: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

穗三叶:玉米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

大喇叭口期:在玉米穗三叶开始抽出而未展开之际,植株心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故称为大喇叭口期,是肥水敏感期,也是肥水需求高峰期,因此是施肥灌溉的重要时期

根瘤: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特殊的瘤,因寄生组织中建成共生的固氮细菌而形成。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

衣分:衣分是皮棉重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数。

子指:100粒棉籽重量

衣指:100粒籽棉上的纤维重量

当家肥:为了满足花铃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及防止早衰,在盛蕾期开沟深施迟效性有机肥料(以厩肥、饼肥、堆肥为主,结合施用磷、钾、硼肥),以达到“蕾期施、花期用”的目的,棉农称此为“当家肥”。

棉花秋桃:8月16日(或11日)至9月15日(北方棉区因无霜期短,也有定为9月10日的)期间结的成铃称为秋桃。

有限果枝:果枝只有一个节,顶端着生蕾铃

零式果枝(无果枝):果枝没有节,蕾铃直接着生在主茎叶腋内

无限果枝:果枝有很多节

同位蕾(花):相邻果枝相同节位的蕾或花

邻位蕾(花):相同果枝相邻果节位的蕾或花

双低油菜: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如华双3号,湘油13号,中双4号等

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生物会考必考章、节汇总 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3、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作物学重点

第一章概述 1、作物学:有关大田作物生产和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 2、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3、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作物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及种子生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4、作物学的地位与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开门8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糖)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烟草、甘蔗、甜菜、稻草、苎麻等)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大蒜、有机米、有机棉、有机蔬菜等) (4)较高的种植业比重(西方:畜牧业;中国:种植业) (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生产、加工机械化) 5、作物学的性质与特点 (1)作物学的性质 应用学科(是与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紧密相联的) 综合学科(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学科(人口、粮食、能源、环境) (2)作物学(即作物生产)的特点 作物生产是以作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 1.严格的地域性 4.技术的实用性 2.明显的季节性 5.生产的连续性 3.生长的规律性 6.系统的复杂性 6、作物学的前景 (1)作物生物技术 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 超级水稻、优质小麦、抗虫棉、双低油菜、高油玉米等 (2)作物信息技术 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精确农业 (3)优质高产高效 高产→优质数量→质量 (4)可持续生产技术 农药防治→生物防治剧毒低效农药→低毒高效农药 7、促进世界作物生产发展的因素 (1)品种改良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 提高了化肥施用量,改进了施肥方法,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3)扩大灌溉面积与节水技术 修建了农田水利;改进了灌水方法(如喷灌、滴灌) (4)土壤改良和低产地改造 (5)温室和保护地栽培 塑料大棚温室、地膜覆盖(棉花、玉米、小麦、水稻) (6)作物病虫草防治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 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 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 部标本。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库完整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 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 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 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 线呈S形。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 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 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 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19.定日性作物——只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甘蔗12.75h。 20.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 的营养生长期。 21.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22.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23.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4.叶龄余数——即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25.叶龄指数——即已抽出的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比。 26.经济系数——即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27.相对生长率——单位重量的植株在单位时间增加的重量。 28.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干物质。 29.比叶面积——也叫比叶重,即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值,用于衡量叶片相对厚度。 30.作物生长率——即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 一、复试科目 作物栽培学。 二、考查目标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报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测试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本课程以大学本科同等学历农学专业的业务要求,对考生进行作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测试。考生应掌握作物栽培学概论及主要作物(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作物栽培学课程属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要求考生能解决主要作物生产中的一般栽培技术问题,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作物栽培学概论 要求考生较好理解作物栽培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方法,了解作物分类及其栽培的历史、起源,掌握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以及产量形成规律,了解作物增产的光能潜力。 (二)小麦 了解小麦生产的概况,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掌握冬、春小麦的栽培技术及其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 (三)水稻 一般了解水稻生产概况,了解水稻品种的多种类型及光温反应特性,理解水稻生长发育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种植水稻的土、肥、水条件,掌握直播水稻的栽培技术及其田间管理,了解育秧移栽技术和杂交稻的栽培优势等。 (四)玉米 了解玉米生产概况及高产栽培新技术,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高产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掌握玉米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了解复播、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特用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等。 (五)棉花 了解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及棉花高产栽培型技术、新疆棉花生产的资源优势,掌握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了解长绒棉生产的栽培技术。 (六)甜菜 一般了解甜菜的生产意义,理解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甜菜两年生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甜菜原料根栽培技术及其收藏,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母根采种株栽培技术等。 (七)油料作物 一般了解油料作物的生产意义,重点掌握油菜、向日葵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它们的栽培技术。 (八)其他作物 一般了解大豆、薯类(马铃薯、甘薯)和杂粮(高粱等)等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重点中学中考资源整理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点汇总按章节单元整理,中考必备

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 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温度三基点 2、冻害 3、作物需水临界期 4、复种 5、间作 6、基本耕作 7、杂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产量构成 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 B.单穗粒数 C.种子千粒重 D.颖花数 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 B.马铃薯 C.甜菜 D.大豆 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 B.补偿能力 C.相互抑制 D.相互促进 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 B.水肥供给 C.病虫危害 D.环境条件 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 B.净同化率 C.叶面积比率 D.比叶面积 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 B.影响农田小气候 C.改良土壤 D.固定流沙 E.保持水土 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 B.植物的生理类型 C.温度 D.气流 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 B.苗期 C.花芽分化期 D.开花期 E.授粉期 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 B.水分代谢失调 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 D.原生质被撕裂 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水污染 C.大气污染 D.生物污染 E.农业污染 6、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喷灌技术 B.微灌技术 C.膜上灌技术 D.地下灌技术 E.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132 【英文名Experiment of Crop Culture 【课程学时】32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各16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是在《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物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及相关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属于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以《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紧密联系,必须把本实验课程与以这些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还应将本课程内容与《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相互完善和补充。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小麦、油菜田间种植密度测定 【目的要求】掌握作物田间种植密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内容】实测小麦、油菜的种植规格,计算其种植密度。 【方法】选择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油菜田各2-3块,学生分小组分别测定不同田块的行距、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根据株、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计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并做出比较。 实验二、小麦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小麦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调查小麦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小麦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小麦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种植一定面积的小麦,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小麦茎蘖数,并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三、水稻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水稻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水稻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调查水稻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水稻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水稻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培育水稻秧苗和大田移栽,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水稻茎蘖数,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和识别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内容】观察和比较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种子的形态、结构。 【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子为材料,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在实验室观察和比较,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五、主要农作物幼苗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幼苗形态特征。 【内容】观察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 【方法】在盆栽条件下播种上述农作物种子,在发芽后分2-3个不同时期观察幼苗形态,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幼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六、常见农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 【目的要求】熟悉冬、春常见农田杂草的名称、所属科及特征特性 【内容】观察常见冬、春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现场识别和采集不同种类农田杂草。

(完整版)初中生物(全)必背知识点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 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 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 部标本。 3.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取: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 ④涂: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 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 复试专业课笔试试题库 参考书名称: 1、《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 2、《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通常称为分蘖节。 3、生态需水: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4、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5、免耕法:为防止土壤侵蚀,不采用土壤翻耕措施的作物种植制度。 6、作物生长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的干物质总重的增长率。 7、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 8、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间在12 h以上(黑夜短于12 h)才能开花的植物。 9、“库”: 10、“流”: 11、障碍性冷害:障碍性冷害是冷害的一种类型,是指作物在生殖生长期(主要是从颖花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遇到短暂而强烈的低温,生殖器官受破坏而减产的现象。

12、经济产量:根据人类社会生产目标获得的生物产品产量。 13、生殖生长:当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叫做生殖生长。 14、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以所需的日数表示。部分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绿肥等系指播种到主产品收获所经历的时间。 15、作物的物候期:就是指作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作物的物候期 16、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17、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种子的寿命。 18、作物生长S曲线:当种群在有限资源里生长,其生长符合逻辑斯谛微分方程,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曲线就呈S形状。在数学上,它是逻辑斯谛微分方程的解析解。 19、延迟型冷害:延迟性冷害是冷害的一种类型,是指作物生长发育期间(主要是营养生长期、有时也包括生殖生长期)遇到低温,消弱了生理活性而使生育期显著延迟,作物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的现象。 20、群体结构:作物生物量(根、茎、叶、植株、品种等)的空间分布。 21、叶龄余数:就是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是水稻主茎总叶数减去主茎已出叶数之差。 22、感光性:植物因光强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的感性生长运动或感性膨压运动。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3、感温性: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反应特性。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4、基本营养生长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短日、高温下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25、生物产量:生物产量一般指经济生物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物质的质量,比如一段时间内植物有机物的产生量 26、相对生长率:在对不同作物群体或植株生长能力进行比较时,生长速度是一个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19]《作物栽培学》作业标准答案

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 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颜色 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 .C、H、O .N、P、K .S、N、P .N、P、S 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 .气生根 .须根 .块根 .不定根 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 .水稻 .玉米 .马铃薯 .小麦 多项选择题 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 .热量 .水分 .地力与肥料 .劳畜力与机械化等 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大麦 .小麦 .黑麦 .油菜

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 .插播 .条播 .点播 .重播 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 .颖果 .块茎 .块根 .鳞茎 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 .砂土类 .黑土类 .壤土类 .黏土类 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小麦 .大豆 .玉米 .棉花 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 .共生期长短不一样 .熟制不一样 .复种指数不一样 .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 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小麦 .烟草 .大麦 .油菜 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

.光照 .温度 .水分 .氧气 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生育期缩短 .生育期延长 .生育期不变 .营养生长期缩短 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判断题 18、马铃薯种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5~20℃。 . A.√ . B.× 19、一般说来,油料作物在低温和水分充足条件下,种子中积累脂肪相对较多。. A.√ . B.× 20、无霜期是指一年中没有霜冻的天数之和。 . A.√ . B.× 21、一般来说,玉米比小麦的光饱和点高。 . A.√ . B.× 22、间作与套作涉及两种作物的共生期是一样的。 . A.√ . B.× 23、块根块茎都可以作为繁殖下一代的种子。 . A.√ . B.× 24、冬小麦必须经历一定的低温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作物栽培学(专)》考前辅导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库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 *2.作物引种 * 3.食物安全 * 4.农业自然资源 *5.作物生长模拟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三个环节。 *2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个一级区和()个二级区。 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作物和()作物 *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作物、()作物、()中性和()作物。 *5.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大部分,()大类别。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4。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四、论述题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方法是如何将作物分类的?

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一、名词解释:(以下每小题都为*) 1.生长 2.种子的寿命 3.叶面积指数 4.发育 5.种子的休眠 6.基本营养生长期 7.作物生育期 8.分蘖节 9.根冠比

10.作物生育时期 11.分蘖 12.叶龄余数 13.作物物候期 14.叶的功能期 15.叶龄指数 16。分蘖 17 开花 18授粉 19 受精 20 基本营养生长性 二、填空:(1-10小题为*,11-13小题为**) 1.稻、麦类一般划分为()( )()()( )( )( )几个生育时期。 2.种子的萌发分为()( )()等3个阶段。 3.单子叶作物的根,属()根系;双子叶作物的根,属()根系。 4.玉米一般划分为()( )()()( )( )等几个生育时期。 5.豆类一般划分为()( )()()( )( )等几个生育时期。 6.棉花一般划分为()( )()()等几个生育时期。 7.油菜一般划分为()( )()()等几个生育时期。 8.禾谷类作物的叶一般包括()()()()4部分。 9.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3类。 10.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一般分为()()()3种类型。

2020年春西南大学[1119]《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

2020年春西南大学[1119]《作物栽培学》作业答案单项选择题 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 1.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 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 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 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 1.蛋白质 2.氨基酸 3.脂肪 4.颜色 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 1.C、H、O 2.N、P、K 3.S、N、P 4.N、P、S 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 1.气生根 2.须根 3.块根

4. 不定根 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 1.水稻 2.玉米 3.马铃薯 4.小麦 多项选择题 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 1.热量 2.水分 3.地力与肥料 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 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 2.小麦 3.黑麦 4.油菜 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 1.插播 2.条播

3. 点播 4.重播 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 1.颖果 2.块茎 3.块根 4.鳞茎 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 1.砂土类 2.黑土类 3.壤土类 4.黏土类 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 1.小麦 2.大豆 3.玉米 4.棉花 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 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 2.熟制不一样 3.复种指数不一样

4. 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 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1.小麦 2.烟草 3.大麦 4.油菜 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 1.光照 2.温度 3.水分 4.氧气 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生育期缩短 2.生育期延长 3.生育期不变 4.营养生长期缩短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就业前景

本文导读:毕业后可面向农业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教育以及农业贸易等党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作物生产、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种子生产、加工和经营,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毕业后可面向农业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教育以及农业贸易等党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作物生产、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种子生产、加工和经营,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作为农学范畴内的一个基础专业,其就业可谓是喜忧参半,下面我们从农学整体就业形势来分析一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一)需求加大,供应不足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民的科技知识有限,而且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妇孺,他们的农业科技知识更是少得可怜。因此,提高粮食产量需要大量的农业专门人才,农学毕业生的供给应该加大。 (二)部分过剩,容易改行 农学毕业生一方面表现为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相对过剩。现在农学毕业生改行的不少,改行做会计、做销售、做买卖的都有,很多技术推广站变成了经营性的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得不到保障,要自己经营,靠卖种子、化肥去挣农民的钱,很多人因此改行了。 (三)就业机会多,但待遇基本 当前的社会投机成风,较少的人愿意去从事又苦又累的农业和农学相关行业。农业在任何地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只要农业继续存在,就会有农民存在,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就存在。有些毕业生手中能有几个offer,但基本工资与同学历其他工作相比,比较低,所以这也是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瓶颈。 (四)刺激需求,拉大就业范围 规模化经营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推进农学教育的希望所在。留守在农村的老弱妇孺对农业技术和农业人才没有多少需求,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来源,种地好坏也就显得无关紧要;同样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框架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也不需要多少农业技术。 只有规模化经营才会刺激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因为质量稳定、具有一致性的农业产品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提供,而且规模化经营会追求最大程度的利润,这样就会产生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成为必需,自然也就会拉动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提供给农学毕业生。 综上所述,对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机会是不少的,关键要看自己个人的取向,无论什么专业,只要想钻,想发展,有恒心,前景都是光明的,大家在就业时候应该客观分析自身和客观状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济南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大全

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上册 (一)科学探究 (结合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事实、现象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还是肉汤本身? 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煮沸肉汤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曲颈瓶的巧妙之处:使空气可以进入肉汤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表达交流 变量----微生物、温度、水分、光照、空气、二氧化碳。 (注意变量是个名词,温度的高低、水分的有无、光照的强弱等不是变量) 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的基本特征举例 新陈代谢呼吸、摄取营养、排泄 生长发育黑豆幼苗不断长大 繁殖后代猫养育后代;母鸡抱窝;孔雀开屏 遗传与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亲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应激性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合拢 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除病毒外所用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 病毒是生物,只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非生物 珊瑚虫、噬菌体、蘑菇电脑病毒、珊瑚、机器人、玩具熊、恐龙化石、钟乳石 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2.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 比。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拿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cm左右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或 安放装片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mm处停止,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②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或 整理与存放①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最低,树立反光镜。 ④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注意事项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视野会变暗,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物象在哪里就往那里移)。 (1)临时装片的制作 (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保卫细胞√√√√√√√ 植物根、茎、叶表皮细胞√√√√√√×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所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液泡。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液。 名称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不停地流动,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例如酸、碱(烟碱)、色素(花青素)、尼古丁。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11883--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11883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38. 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的复种制度为()。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二年三熟 正确答案:B (2)13.下列各对种植方式中,都是由两种播栽期相近的作物在田间构成复合群体的是() A.间作与套作 B.间作与混作 C.混作与连作 D.间作与轮作 正确答案:B (3)29.短日照作物的水稻北种南移,生育期将()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不定 正确答案:B (4)16. 在下列化学物质中,能促进农产品成熟的是( )

A.吲哚乙酸 B.激动素 C.2,4—D D.乙烯 正确答案:D (5)46. 根据油菜麦的温光反应特性,油菜属于()。 A.高温长日作物 B.高温短日作物 C.低温长日作物 D.低温短日作物 正确答案:C (6)43. 当水稻第n叶抽出时,其主茎哪个节位长出分蘖?() A.n B.n-1 C.n-2 D.n-3 正确答案:D (7)15. 根据水稻对温、光条件的反应,水稻是( ) A.高温、长日作物 B.高温、短日作 C.低温、长日作物 D.低温、短日作

正确答案:B (8)32.下列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A.豆类 B.棉花 C.油菜 D.高粱 正确答案:D (9)33.茎是空心的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正确答案:A (10)48.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 A.间作 B.套种 C.复种 D.连作 正确答案:B (11)28.在田间一般有多少植株达标时为某生育时期的始期?() A.1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2004678.html,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发展思考. 《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7期.冯永忠.韩娟.李轶冰.廖允成.温晓霞. [2].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导师高志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期. [3].国家重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期. [4].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4期.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韦善清.徐建云.董登峰.陈念平.陆福勇.秦华东. [5].免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的影响Ⅳ免耕栽培对水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9期.周佳民.彭福元.刘开强.莫润秀.梁天峰.朱校奇.江立庚. [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博士点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0年4期. [7].氮肥运筹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广西植物》.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5期.张玉.秦华东.黄敏.江立庚.徐世宏. [8].坚持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落地生金"——第十八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曾勇军副教授.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年12期.高强. [9].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物学博士点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1999年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