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第六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一、判断

1、当均衡的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厂商将解雇多余的工人。名义工资的降低将把经济推回潜在产出的水平(F )

2、即使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可以提升通货膨胀率。(T )

3、如果没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总是处于潜在产出水平。(F )

4、只要我们不介意有高的通货膨胀,那么我们能够得到任意低的失业率。(F )

5、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确定的负相关关系。(F )

6、下面三种情况都将使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厂商增加成本定价的加成比例、预期的价水平的增加、失业补助的增加。(T )

7、自然失业率水平由总供给曲线决定。(F )

8、在短期内,名义货币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F )

二、单项选择

1、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A )

A.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要水平决定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2、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当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则(D )

A.总供给曲线移向右方,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总供给曲线移向左方,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总供给曲线移向右方,且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总供给曲线移向左方,且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3、某一经济体在五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五年期间价格水平将(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4、古典AS 曲线是垂直的,因为( D )

A.货币供给保持不变

B.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

C.失业率和产出保持不变

D.经济处于扩张的极限,即使价格上升产出也不能增加

5、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C )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通货膨胀下降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6、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使(A )

A.总需求曲线右移,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位于更高水平

B.总供给曲线右移,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位于更高水平

C.总需求曲线左移,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位于更高水平

D.总供给曲线左移,通货膨胀率位于更高水平,产出不变

7、由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C )

A.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使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B.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将低于自然失业水平

C.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水平

D.当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左移的时候,滞胀出现

8、满足下列什么情况时,工资被认为是粘性的?(D )

A.厂商愿意支付市场出清价格以上的工资水平

B.合同年限在1年以上

C.厂商不肯定竞争者的行为

D.以上都是

三、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10/36/-=?u P P ,其中u P P ,/?均为百分数值表示。求:

(1)失业率为2%时价格水平的上涨率;

(2)价格水平不变时的失业率;

(3)使失业率下降20%时价格水平上涨率的表达式。

2、给定卢卡斯(Lucas )总供给曲线,式中为价格水平,为预期价格水平,为总产量。总需求曲线为,式中为货币供给。假设初始均衡为=。 (1)货币供给量从400增加到440,且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被预期到,计算预期到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2)如果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短期内没有被预期到,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会有什么变化(画图并说明,不必计算),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是什么?

(2)短期: P

长期: P

P 1

P 0 Y 0 Y 1 Y AS 0 AD 1

AD 0

P

P 1 P 0 Y 0 Y AS 0

AD 1

AD 0

AS 1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人力资源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韩翔山西省临汾市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以及促进就业。然而,因为各地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理念的差异,其在落实过程中,很难确保两项功能均能有效发挥。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探讨了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及评价方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评价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各项社会化管理制度均逐渐得到完善,然而,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促进作用却发挥得不很理想。失业保险制度向纵深推进缓慢,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功能并未得到人们的满意、推动就业作用有限等现状,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配套保障要求,直接影响到了社会公平进步、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目标的实现。加之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发展放缓影响和科技化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直接转化为失业人口,这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重视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以确保失业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应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加强。 一、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表现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活保障、预防失业、促进就业这三个方面。然而,通常认为促进就业功能是其最积极有效的核心功能,具体是指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首要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级政府结合多年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先,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通过各种心理培训、辅导方式以疏导其心理,确保其积极乐

观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参加相关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可以更好地再就业。以我所在的山西省临汾市来看,如近些年来SYB培训、各类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其次,努力改善企业经营情况,将失业保险关口前移,强化失业保险基金对在岗培训的补贴措施,避免因为暂时的不利条件而大量削减工作人员,从而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给企业造成长期的创伤。根据作用对象,促进就业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不仅确保失业人员的正常生活,还设立相关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培训机构,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乐观地面对现状并积极就业,避免失业人员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采取极端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提倡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比如定期举办各种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完善个人简历、提高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或者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使其真正学到相关技术获得相关资格证书以更好的就业。另外,鼓励失业人员积极主动的将个人信息登记在就业服务组织机构,比如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等,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招聘信息,以抓住就业机遇。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2.企业。一方面,相关政府合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补贴帮助困难企业度过难关,以避免其大量削减工作人员,从而,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设置创业基金,鼓励现有企业加大生产或者投资力度,或者鼓励人们,尤其是失业者创办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以缓解失业。其次,鼓励企业举行大型招聘会,以使失业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招聘信息,避免企业难招人,而失业者难找工作尴尬情况。 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评价指标

失业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失业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不断发酵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大家对于事业的定义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对于实业定义如下:有工作的人们是就业的;没有工作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们是失业的; 没有工作但不找工作的人们不属于劳动力范围。 失业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首先出现,大约有200 多年了。然而在凯恩斯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失业这种现象。古典经济学认同经济一直是充分就业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看到的那些实业,都可以称为摩擦性失业。有些人本身不愿意去工作,这是他们自愿失业。这种现象,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失业。 而凯恩斯认为之所以存在失业的现象,是因为经济萧条、企业倒闭或减少生产,这些会导致雇佣的减少,而这些人是被动的离开工作岗位的,而不是由于这些员工不接受他们的工资水平。 既然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如果我们扩大市场的需求,企业也增加生产的份额,那么他们就会雇佣更多的员工。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由于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益递减和流动性偏好等心理规律,单靠私人资本和市场自由调节的作用,一定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凯恩斯根据英国一个世纪以来的统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一条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依存关系的曲线,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统计资料显示,2014 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到727 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自2006 年起,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400 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近三年来一直徘徊在70% 左右。几年来未就业大学生人数约有500 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圣才出品】

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6.1 复习笔记 一、通货膨胀和失业 1.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提出来的,用来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取舍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如图6-1所示,菲利普斯曲线(PC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6-1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如图6-1所示,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工资膨胀率随失业率增加而递减。令t W 表示本期工资,1t W 表示下期

工资,工资膨胀率(名义工资增长速度)w g 定义为: 1t t w t W W g W +-=令u *表示自然失业率,可以写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 () w g u u ε*=--其中,ε衡量工资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该方程描述的是: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即当u u *>时,工资下降。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工资上升。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差u u *-,称作失业缺口。 为了考察相对于上期水平的本期工资水平,根据工资膨胀率的定义有: ()11t t W W u u ε*+??=--?? 为使工资上涨超过上期水平,失业率必须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 2.政策性替代 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如果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率就可以拥有较低的失业率;另外也可以通过高失业率来维持低通货膨胀率。 (1)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短期的替代关系。 (2)菲利普斯曲线(因而得出的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相当平坦的。在非常低的失业率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替代关系就变得更大一些了。 (3)由于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长久性的失业—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不成立。 二、滞胀、预期通货膨胀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预期通货膨胀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习题解答

1.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 一般属性:1.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2. 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3. 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4.阶层性: 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表述不同层次结构,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 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5.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 统中的。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 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变化。 思想或观点:1.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3.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观点;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2.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1.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 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3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意义: 1.目标:系统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 2.替代方案: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劣,能进行对比的方案。 3.指标: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 4.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5.评价标准:综合反映指标(费用效益比、性能周期比、费用周期比)。 6.决策: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内部与外部条件相 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系统分析程序中各环节的关系: 过程: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关系:明确问题是为了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目标选择为了建立价值或评价体系,为实现预期目标,需拟定采取的策略和应选择的方案;为了分析方案的预期效果, 需建立模型,系统优化可以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解或满意解;决策就是做选择, 最后需按决策结果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5环境分析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 1.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的资料的来源。 2.环境分析提出系统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 3.环境分析所提出系统分析的约束条件。 4.环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在系统分析中所起作用: 系统结构分析包括要素分析,系统相关性分析,系统阶层性分析和系统整体性分析。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而系统功能使得系统目标得以实现。系统结构分析在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分析系统的要素关系和层次结构从而寻找可行解、满意解、最优解所以系统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7.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 相同点: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宏观期末复习资料: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答案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B 7、A 8、C 9、A 10、D 11、 D 12、D 13、B 14、B 15、B 16、D 17、C 18、A 19、B 20、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2、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负向关系的曲线。 3、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来代替增税以支付其开支的做法。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筹集收入时,可以说是在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 4、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 5、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6、指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在西方不被看作是真正的失业。 7、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就业者和失业者总和,称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8、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9、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因而这种失业是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而消除的那种失业,这种失业与需求不足型失业是一致的。 10、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 四、简答题 1、需求拉动,指通货膨胀是由于商品市场上的过度需求拉上的; 成本推进,指通货膨胀是由生产成本提高而推动的;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起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2、失业类型有: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劳动力正常流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答案

第六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一、判断 ×1、当均衡的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厂商将解雇多余的工人。名义工资的降低将把经济推回潜在产出的水平() √2、即使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可以提升通货膨胀率。()×3、如果没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总是处于潜在产出水平。() ×4、只要我们不介意有高的通货膨胀,那么我们能够得到任意低的失业率。() ×5、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确定的负相关关系。() √6、下面三种情况都将使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厂商增加成本定价的加成比例、预期的价水平的增加、失业补助的增加。() ×7、自然失业率水平由总供给曲线决定。() ×8、在短期内,名义货币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二、单项选择 A1、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要水平决定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D2、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当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则() A.总供给曲线移向右方,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总供给曲线移向左方,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总供给曲线移向右方,且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总供给曲线移向左方,且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B3、某一经济体在五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五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D4、古典AS曲线是垂直的,因为() A.货币供给保持不变 B.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

失业理论题库44论述题

14.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金 融联考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答:(1)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从而使劳动大军中的一部分没 有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现象。 失业可以划分为自然性失业和经济性失业,充分性就业是指不存在经济性失业的就业状 态。具体来说,失业可以分为: ①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 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空缺职位,另一方面存 在着与此数量相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②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在需求淡 季时,就会存在失业。季节性失业也被看作一种“正常”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 业。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讲,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 影响越严重。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 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失业,一种是增长不足型失业。周期性失 业是需求的短期下降造成的,而增长不足型则属于需求跟不上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 ⑤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使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 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 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用所造成的失 业。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 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2)就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一个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就 意味着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国民收入会达到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对失业的个 人来说,失业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和心理上的痛苦。另外,失业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失业本身可以造成除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以外的社会代价。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失业的代价: ①失业造成的产量损失。失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因为本期 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延续到下一期使用,所以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是永久性 的浪费。 ②失业的社会成本。失业所带来的另一重大成本是失业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个人损失 或心理上的打击。 ③失业对分配的影响。失业成本的承担不平衡,失业具有重大的分配后果。根据失业 持续时间将失业可以分为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不同类型的失业造成的成本很不相同。 (3)我国目前存在的失业情况复杂。但综合起来看,我国现存失业种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每年新增待就业人口的居高不下、劳动力供给过多情况下的自然性失业;②“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冗员”和“缺员”并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③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 对于当前的失业状况,可借鉴西方的失业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如下具体措施解决当前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第一,改变劳动力供给状况减少失业。失业的存在首先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另外就是劳动力的结构与需求不相称。其治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控制和减少劳动力的

第十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十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本章目的 1、供给冲击的形式 2、菲利普斯曲线的来源与含义 3、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在第十二章(课本第十一章)中,我们论述了通货膨胀的财政方面,实际上说的是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即政府以铸币税融资极有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时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所以导致价格上升。在本章中我们论述通货膨胀的供给方面的原因,即在总需求曲线固定的情况下,供给曲线的移动(想一想是向那个方向移动呢?)导致物价上升。 第一节供给冲击与通货膨胀 一、总供给冲击的形式 总供给冲击有多种形式: 1、不利的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 2、工资合同中协议工资的变化; 3、石油价格上升; 4、黑死病等因素。 二、供给冲击与物价波动 如上这些因素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时,如果总需求不变,价格会上升。

三、工资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注意,我们将合同工资的变动视为一种狭义的、短期的供给冲击,因为毕竟名义工资的提高在短期内使得在相同物价水平下企业的总供给下降(因为工资成本上升)。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合同中的名义工资实际上是由过去的经济决策确定的。长期工资合同是这一现象的解释之一。如果存在长期合同,则既有可能出现叠代合同的现象,所有合同的谈判不是同步的。在叠代合同的这种条件下,如果(例如)名义工资增加,总供给曲线左移,治理这时的通货膨胀会比较困难,因为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即低物价与高就业不会兼得。下面我们分析这种情况。 第二节叠代合同与菲利普斯曲线 一、长期、叠代合同工资确定 首先,如果你与企业签订的是长期合同(比如一年),那么你签订的工资由何种因素决定呢?有两个因素是值得关注的:当前市场的失业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如果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是失业率相对偏低,即工人在谈判中更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则实际工资上升。反之,如果失业是普遍现象,则实际工资降低。 其次,当存在叠代合同时,即使实际工资偏离均衡状态,但是它也不会立刻调整到均衡值,因为在一段时间内只有部分劳动合同重新签订,其他劳动合同的

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

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客户; 关系管理 【论文摘要】: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现象,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各流派颇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这些理论与对策建议对分析、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经济增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在对失业现象的解释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与高工资失业论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具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不适合用来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但其分析失业原因的方法和某些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失业理论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比较突出的,必须置身于我国的客观环境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它集中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就业矛盾。目前,我国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归之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和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复转军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需要安置;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就业压力还需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寻求缓解压力的办法。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从宏观政策着手,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地位经历从并列到从属的转变,充分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曾经从属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即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失业,这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因此,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关键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今后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引起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需要调整刺激经济增长以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当然,这并没有否认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就业问题涉及面广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非常多,但要分清主次,既要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抓根本举措,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2005年中央政府把新增就业800万人和7%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目标,这标志着就业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优先解决地位。 我国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再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总供给模型 (1)长期总供给模型 在长期,价格具有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总需求的移动影响物价水平,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3-1所示。 图13-1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2)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 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都认为市场的某种不完善性使经济的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结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产出水平暂时背离其自然率。得出了相同的短期总供给方程式: (),0e Y Y P P αα=+-> 其中,Y 为产出,Y 为自然产出,P 为物价水平,e P 为预期的物价水平,参数α表示产出对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这个方程式说明,当物价水平背离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 ①黏性工资模型 在黏性工资模型中,在短期内假设劳动市场失灵,名义工资具有黏性,不能随劳动的供求状况立即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上涨不会立即影响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 P )下降,更低的实际工资使企业雇佣更多劳动力,从而导致产出增加。如图13-2所示,图(a )表示劳动需求曲线。由于名义工资W 是黏住不变的,当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时,实际工资从(1W P /)下降到(2/W P ) ,较低的实际工资使劳动需求量从1L 上升到2L 。图(b )表示生产函数,当劳动量从1L 上升到2L 时,产出从1Y 增加到2Y 。图(c )中的总供给曲线概括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工作总结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区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贯彻促进就业政策,以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就业与保障生活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基础平台建设与优化就业服务质量相结合,使我区各项就业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取得良好成绩,现将2011年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0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5000人的106%;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81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800人的101%,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3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00人的212%,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控制在市局下达4.5%的目标范围内。 2、实实在在开展培训。组织创业培训114人,占年计划(200人)的57%,组织残疾人就业培训6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20人,其中电工专业48人、服装专业80人、数控专业54人、叉车专业82人、焊工专业106人、电脑专业943人,营

业员专业138人,中餐厅服务员专业35人,中式烹调专业34人,培训合格率达98%。 3、克服困难抓失业保险扩面核定工作,在劣势中求扩面、求征收,失业保险参保扩面15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000人的100%;征缴失业保险费301.7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0万元的120%。 4、职业介绍工作稳步开展。为城乡各类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万余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2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600的106%。 5、小额贷款积极稳妥。今年审批发放小额贷款95笔,共475万元,带动就业380人。 6、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稳步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是全国统一部署的一项新的工作,按照省人社厅《关于加快〈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的通知》,5月27日我局召开了人社服务中心主任、各社区社会保障员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专题会议,按排布署全区《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换发工作,目前我区《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截止目前,共换发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3040本。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就业。 1、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式稳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部门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0级(普本(1班《劳动经济学》 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习题 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 就业 2. 失业率 3. 摩擦性失业 4.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5.非经济活动人口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 A.家务劳动 B.雇用劳动 C.救济性劳动 D.义务劳动 2.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失业统计中对失业者的判定条件( A.有工作能力 B.没有工作

C.对寻找工作丧失信心 D.在前4周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单没有找到 3.某地区劳动力总量为20万人,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共2.6万,每个失业者失业的平均长度为4周,则该年该地区的失业率为( 。 A.0.26% B.0.5% C.1% D.5% 4. 下列那类人群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劳动力供给( 。 A.学生 B.失业者 C.农村从业人员 D.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5.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决定就业量 B.决定物价 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 6. 凯恩斯认为出现非自愿失业的原因是( 。

A.劳动力供给过多 B.人力资本投资少 C.有效需求不足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 7.关于配第—克拉克定理,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描述就业结构变化的 B.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的中的比例在上升 C.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D.生产力进步、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与人口自然增长是造成就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8. 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 。 A.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B.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C.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D.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9. 自然失业率是指( A.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B.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C.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交通运输在线作业1

西南交《交通运输经济》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从运输业具有公益性和企业性的双重特征来看,运输基建项目投资的性质应属于(B )。 A. 竞争性项目投资 B. 基础性项目投资 C. 社会公益性项目投资 D. 非营利性项目投资 2. 送达速度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评价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说,在短途运输中,(B )在送达速度方面较有优势。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民航运输 3. 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作用程度,预测未来状态。这是预测中的:D A. 惯性原理 B. 类比原理 C. 类推原理 D. 相关原理 4. 我国综合运输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交通运输资源,实现运输系统的(A ),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 高效率和高效益 B. 最大运输能力 C. 运输供给稳定增长 D. 整体协调 5. 土地为稀缺资源,如计划修建一条公路,占用土地10000亩,该土地为国民经济提供的可能价值如下,则土地的影子价格应确定为:D A. 种蔬菜,6亿元 B. 修建公共设施,5亿元 C. 种水果,9亿元 D. 开发房地产,14亿元 6. 以部门正常营运时的平均单位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和税金而形成运价的定价方法称为:B A. 边际成本定价法 B. 平均成本定价法 C. 次优定价法 D. 统一定价法 7. 经济学中,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包括通货膨胀、收入、失业、经济增长和对外经贸等的一个分支称为( A)。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实证经济学 D. 规范经济学 8. 土地为稀缺资源,如计划修建一条公路,占用土地10000亩,该土地为国民经济提供的可能价值如下,则土地的影子价格应确定为:D A. 种蔬菜,6亿元 B. 修建公共设施,5亿元 C. 种水果,9亿元 D. 开发房地产,14亿元 9. 企业规模与生产成本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运输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当企业规模增大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这种情况称为:B A. 密度经济 B. 规模经济 C. 距离经济 D. 成本经济 10.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益,利用收费来提高车辆通行的成本、有效控制拥挤的收费公路属于(D )类型。 A. 收费还贷公路 B. 收费建设公路 C. 收费经营公路 D. 收费控制公路 11. 经济学中,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即单体如何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的一个分支称为( B)。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实证经济学 D. 规范经济学 12. 当内部收益率等于贴现率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B.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C.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D.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13. 若物品A被生产,另一物品B如果与A一起生产要比单独生产所用的成本小,这说明物品A和B之间存在:C A. 机会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联合成本 D. 变动成本 14. 如果运输需求富有弹性,则提高运输价格,会使得运输总收入(B)。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小 D. 先增加后减小 15. 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往往表现出它的延续性,从而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状态,预测未来状态。这是预测中的(A)。

2017中级人力精讲第十二章工资与就业-第二节就业与失业

第二节就业与失业 【本节考点】 【考点】就业与就业统计 【考点】失业与失业统计 【考点】失业率统计与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模型★ 【考点】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与对策★★★ 【考点】就业与就业统计 (一)就业与就业统计的国际标准 1.就业实际上有三层基本含义 从理论上来说,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参加某种能够获得劳动报酬的社会劳动。因此,就业实际上有三层基本含义: 一是劳动者必须要既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 二是劳动者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而不是家庭劳动。 三是劳动必须能够获得报酬或收入,而不能是公益性或义务性的劳动。 2.国际劳工组织所定义的就业人口 国际劳工组织所定义的就业人口实际上包括在规定年龄之内的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正在工作的人,即在规定时期内正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的人。其中包括私营企业员工以及政府雇员。 第二种人是虽然有工作,但是却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暂时脱离了工作状态的人。比如,因疾病、工伤、休假、劳资争议、旷工或者因气候不良、机器损坏等原因而临时停工的人。 第三种人是雇主与雇用人员,或者是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但是却并不领取劳动报酬的人。 【例题:单选】从理论上来说,就业说法不合适的是() A.劳动者必须要既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

B.劳动者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 C.劳动必须能够获得报酬或收入 D.劳动者参加义务性的劳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就业的三层基本含义。就业实际上有三层基本含义: 一是劳动者必须要既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 二是劳动者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而不是家庭劳动。 三是劳动必须能够获得报酬或收入,而不能是公益性或义务性的劳动。 (二)中国的就业统计 1.实际操作中不充分就业人员的标准 实际操作中不充分就业人员的标准有三条:这三条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统计为不充分就业人员。 一是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不到20小时; 二是工作时间短是非个人原因; 三是愿意从事更多的工作。 2.就业人口类别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16岁及以上城镇人口被定义为就业人口,其中包括两类人: 第一类是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在调查周内从事了1小时以上(含1小时)的劳动的人; 第二类是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的人。 【例题:多选】实际操作中不充分就业人员的标准有() A.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 B.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1/3; C.愿意从事更多的工作 D.工作时间短是非个人原因 E. 工作时间短是个人原因 【答案】ACD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的比例s ,s 越大,斜率越大。( ) 【答案】 【解析】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可写为:()()1s Y Y P EP s a =+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1s a s -。当比例s 越大,斜率越小。 .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 【答案】 【解析】黏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是如此。事实上,所有对于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假定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时,产出会增加。 .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之所以与物价水平正相关,主要是因为劳动力需求能够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的供给却不能。( ) 【答案】 【解析】在黏性价格模型中,名义工资是在合同中规定好了的,而实际工资则会随着实际的物价水平而波动,由于劳动者提供劳动力是以名义工资为标准的,而企业雇佣劳动力则以实际工资水平为标准,因而劳动力需求能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供给则不能。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负相关。( ) 【答案】 【解析】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正相关。 .总供给的不完备信息模型表明,当人们把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当作自己产品的价格的上涨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答案】 【解析】不完备信息模型假设供给者无法观察到所有价格,他们对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非常了解,而对他们消费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不太了解,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他们有时将两

试述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

13.试述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 答:自从产生失业现象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就对导致失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各个流派在研究失业原因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借鉴这些理论与对策建议无疑对解决我国面临的失业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古典学派是指由萨伊奠基的、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该学派的失业理论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在这种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灵活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一旦出现劳动的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货币工资就会自行调整下降,它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当然,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来的。摩擦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劳动者流动包括老工人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新老交替过程;人们出于某种原因而放弃原来的工作或被解雇,以及转移到新地区寻找新工作的过程,这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自愿失业是有工作能力的人而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或不愿降低已得的工资而产生的失业。由于他们所要求的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不可能为厂商所雇用。这些人只要愿意减少货币工资就能被雇用,整个经济将消灭自愿失业。同时他们认为任何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的人,不会因摩擦的原因而出现较长时间的失业,所以摩擦性失业同自愿失业一样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两种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 总之,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劳动市场总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的摩擦性失业。失业和萧条状态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工会和劳动者人为地阻止货币工资的下降。因此他们认为解决失业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它们自由地降低,通过降低货币工资(在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给定不变条件下)以降低实际工资。 (2) 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 在1929—199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使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而实现均衡的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现象。凯恩斯在这种情况下对古典失业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提出了新的失业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以及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措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就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社会总需求,也就是预期可以给资本家带来利润的社会总需求。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决不会经常必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存在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有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并不能概括一切失业现象,这说明客观上存在着第三种失业,即非自愿失业。它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纳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故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失业)。这种失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即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也称为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是造

宁波市就业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宁波市就业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招标要求说明 一、项目概述 自2002年起,我们组织开发宁波市就业和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基层机构建设的初步要求同步建设信息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建成百兆主干网络,16个县(市)区、152个街道(乡镇)、400多个社区和近3000行政村中的1600多个行政村服务机构已通过专网互联,未实现专网互联的1000多个行政村联网工作也排入了近阶段工作计划。统一使用就业和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网计算机3000多台,遍及城乡各地。全市就业管理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业务经办基本实现全程信息化。信息系统及专网建设对促进我市劳动保障基础性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市连续实施几轮促进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业务需求也大量增加,就业管理服务、失业保险经办业务之间以及就业与养老、医保业务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密切复杂。各项业务对数据的关联性和共享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乡统筹劳动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大提升了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深度和广度,对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有系统运行环境简介 目前,宁波市就业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是以一台IBM小型机作为核心的业务数据库服务器,FAStT600作为业务数据的存储设备,若干台PC服务器作为业务应用服务器,通过Oracle 9i与软件开发公司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构建起三层应用体系,全面实现各项业务逻辑。系统自建成运行至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系统超负荷运行 ●系统关键设备老化 ●系统抗灾能力与故障应急反应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未能按“金保工程”要求建设生产区、交换区、决策区 因此,必须根据业务系统的改造需求对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更新和升级主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