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

1.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晋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的最大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3.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家族是亩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5.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几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7.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8.勤农观是指历代统治者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是中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9.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10.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灏、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揉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他们注重顿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学说。

11.摊丁入亩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人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1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3."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

14.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

15.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来,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

16.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反映了商人凡事必卜的习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和陕西周原。

17.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它大致包括谱序、像赞、祖训、世表等。

18.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52.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19.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0.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21.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22.”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一观点和现代社会强调取于自然,还于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是一致的。

23.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24.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是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25.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该学派的观点,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辨色彩。

26.一条鞭法是指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人、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27.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28.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9.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0.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一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间。

31.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一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2.本草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识。

33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名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从本质上看,它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礼仪。

34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3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一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即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纪传体书的开创者和典范,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纪文学巨著。书中成功地刻画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语言丰富而生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36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

(1)祖师崇拜。(2)师徒传承。(3)行业禁忌。

37.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38《齐民要术》.作者是贾思勰。其性质为古代农业科技书籍。譬如作者就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即是。

39道家.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其讲究超然物处,其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无木为"等。

40.家族是由出身和婚姻形成的婚姻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41.地神祭祀在古代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又称地抵。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42.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古代在这方面的主要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43.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44墨家学派.该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墨翟。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到了战国时期,该学派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

45.毕异,宋仁宗时期(11世纪中叶)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发展。

146《法经》.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在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47.知行合一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48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49.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50永嘉之乱".晋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其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51.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出人相补原理"。

52.郡县制郡、县早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的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朝汲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上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

53.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5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55.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56.所谓整体思维是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19.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一是语言崇拜

57.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58.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59.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60.所谓整体思维是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61.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一是语言崇拜

62.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63.仰韶文化是指公元前5000前3000年,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绳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64.清朝的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65.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群体消费活动。它由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化的生活形式表现出来,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

66."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括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67.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8.汉王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文帝多次下诏提倡农耕,参加春耕典礼。在位期间,有十余年的时间免除了农民的地租,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汉初许多政策都围着重视农业而定。这一阶段,尤其是汉文帝、汉景帝在位之际,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被史家称为"文景之治"。

69.家风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

70.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

7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

7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

1.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1)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2)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2.简述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明清两朝看重民间宗族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朱元璋曾发布过"明长幼,厚风俗"的诏书。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通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几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3.简述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4.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

5.简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2)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3)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

品德的完善。

6.试述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是: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初对知识分子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以文字狱来迫害他们,使他们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另外,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在成圣成贤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后一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在哪里?

(l)以"三纲"为核心的卦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汉儒—董仲舒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说成是合乎大道的伦理规范,用"天尊地卑,阳贵阴贱"的"天象"说明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从而把君权、父权、夫权神化为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力。古代法律制度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秩序,自汉以后,维护"三纲"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纷纷演变为律令,历代封建法律制度尤其是作为古代法律典范的《唐律》,即被概括为"一准乎礼"。直到清代末期,统治者仍然宣称三纲五常,"实为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法之大本"。(2)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人们注意德、刑的关系与各自适用的范围。(3)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使儒家经典法典化。在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后,不仅"三纲"成为立法司法的根本原则,就是阐释儒家学说的儒家经典也不断地被人们引为法律适用的依据。

8.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江南的开发。

所谓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的开发带来了生力军。东晋时北方人大量地南移,再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大体上从长江中游向南,湖南的湘水流域,江西的赣水流域,广州的珠水流域,都得到深度的农业开发,并且联线成面。此外,四力}的中部与北部,长江以北的淮河、汉水流域,也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开发。不过开发最深人,经济水平最高的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9.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哪些?

(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3)"荒政"思想。(4)人力胜天说。

10.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1)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2)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3)皇权至上法自君出。(4)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11.简述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

(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3)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2.简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2)浓郁的民族性(3)实事求是的科学性。(4)吸纳百川的开放性。(5)深广的群众性。

13.试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负面影响。

(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在于其通过价值导向来影响

精神文化的方向,通过建立文官制度来保证士大夫的身份地位。从而使儒家伦理文化有了稳定的传人。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一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局限。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14.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几。(2)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中国建筑以柱梁为主、承重墙为次的结构,与西方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群体,往往都有一个中轴线,整个建筑或建筑群是沿中轴线按左右府标的格局分布的。(4)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一物中寄寓着浓一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之别,这种%%%使用者的地位尊卑。中几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

15.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16.简述汉代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一个人只要出身没有政治问题,不是商人家庭都可以以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长处进入上流社会。

17.简述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

1、民本思想。中国历代都把粮食和吃饭当作基本的社会问题。

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3、人格教育;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材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

4、食疗观。在饮食健康上,中国人讲究选择食物和食法。

18.简述中国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中国的礼仪制度在社会上层包括政府与宫廷表现得严整与周密。在等级观念浓郁的古代,统治者依靠严密的礼制一米区分、规范人们的身份、地位与社会角色,从而保证国家社会体系的协调与稳定。从先秦及汉代以来的礼制著作,可以概括出官方礼制的若干特性:(1)祭祀典礼的神圣庄严;(2)冠婚丧礼的隆重盛大。

19.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1、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20.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

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

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南朝,虽然奉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事,但在广泛的民间,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北朝则不同,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但佛教对民间的影响,恐怕要更加深人普遍。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

21.试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22.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有两点:一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23.简述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24.简述中国的群体饮食活动。

中国的群体饮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仪式饮食。(2)阶层饮食。(3)节日饮食。(4)民间组织饮食。(5)待客饮食。(6)馈赠饮食。

25.简述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

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2).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3)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26.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在加强个人修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出无数被历代奉为楷模的贤良之士,塑造了为广大人民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不同学派对理想人格的诠释不尽相伺,其中以儒家的理想人格对世人的影响最大,基本上包括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主,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几求的人格目标;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

27.试述宗法制的产生及特点。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几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一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宗法制使社会成员按照宗法的原则组织起来。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在宗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对于一般、家族成员来说,他们很少有个人的权利,他们的个性几乎全部淹没_在血缘宗族中,其全部权益由家长代表,因而在西周社会制度中,没有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的人,有的只是众多的大宗与小宗等贵族代表。西周宗法制是以亲亲为基础,但这种亲亲原则主要强调的是慎终追远,自下而上的孝悌之道。

28.试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传人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对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禅宗的"知为心体"、"知觉是性"的观点,转变了儒学从善恶论人性的观念,从而认为心性

富有智慧的属性。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家一治一国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所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29.简述清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

清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说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龄《聊斋志异》等,戏剧如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

30.中国古代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哪几方面?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31.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总的来说,中国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32.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语文教育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3)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33.简述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最重要的思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2)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3)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34.试述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是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罪魁祸首。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此外还有上至皇帝下到底下官僚五花八门的巧取豪夺。政治腐败的最大腐败是经济的以权谋私。明清两代官员为大贪污犯的如过江之鲫,民间的富庶甚至引起皇帝的垂涎。明朝万历皇帝就因贪财而激起南方的民变。清朝中期以后官吏的贪污之风比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南方经济已经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而工商业如再进一步发展,必须受到政治上的保护,须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它的发展,而在中国,情况正是相反。当时的西方,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而中国的腐败导致了明清社会经济的停滞不前。35.试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

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都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1)"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是在儒家的诗学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2)"文以载道"。这种观点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文章的社会功用在于对时政的"褒贬"和"讽谕"。(3)乐以教化。音乐教育并不是纯粹的艺术教育,而是将"乐"和"德"密切结合起来,把丰富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内容融人音乐之中,目的在于通过传授音乐来为政治教化服务。

36.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广大地域影响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2)地缘特征影响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37.简述西周时期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的含义。农事在周人的精神观念中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生计,它有许多额外的功用。农耕在西周乃至以后相当长时期都是经济的主要部分,周人高度重视农业,对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也的确有大的作用。但是当周人把农耕与周家的"王业"连在一起,用复杂的观念去看待农耕事业时,农耕事业就不再简单地是一种生业。中国数千年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与儿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大有关系。而以抑制商业、手工业为内容的"重农主义"正可以在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萌芽。,

38.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l)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39.传统礼俗的调和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礼的调和作用在传统社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尊者、贵者、长者而言,要遵循礼制;对待从属人员,要宽厚、慈爱,避免因过分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尊长,安于本分。

40.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道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较大。以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道教把内外丹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领域,把炼丹术、服食术作为制药手段。(2)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3)从六朝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

41.试述家训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

(1)以孝梯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孝悌之道是家训族规中大力提倡的内容,孝悌之道被认为是与血缘关系共生的天然的人伦之道。孝悌之道作为调和家族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团聚宗族,维持家族伦理秩序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家训族规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人格修养的内容。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人的理想抱负,而科举制度为广大庶民的上升提供了可能,修身齐家是家族子弟向上努力的第一步,家训族规重视对家族成员的人格教育。(3)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家训族规作为一种家族性的礼俗规范,它是基层社会自治的有效方式。它对民人的行为规范有两种表现:一是通过伦理教化,使人们自觉养成具有爱敬之心,行为得体、举止合乎礼数的好子弟;二是以惩戒条例,明确要求遵循家法族规与国法律条。

4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1)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2)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欧洲启蒙思想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撰文表示赞扬。(3)探索官员的录用方法,一直是西方国家治理政务的重要课题,中国科举取士的制度给了他们极大启发。(4)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43.简述两税法实施的关键作用。

(1)两税法改变了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2)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3)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4)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44.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观念的文化价值。

(l)促成了城市的出现。(2)发展了市民文化。(3)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

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45.简述中医药学形成的民族文化基础。

(1)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2)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46.简述中国古代婚姻仪礼的家族原则

(1)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2)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3)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

47.简述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的思考和讨论的成绩。

(1)重新评价汉字。人们杏定了一以往把汉字改革生硬地纳人社会改革、政治革命轨道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客观地评价汉字的优劣,肯定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说明汉字繁难给文化普及和信息处理带来的消极影响。(2)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汉字的新课题,将汉字研究引人更为广阔的空间。

48.试述中国古代庶族平民礼俗的轨范性。

礼文化在庶族百姓那里,是礼与俗的结合,礼通过民间习俗表达着自己精神原则,民间习俗吸取礼制的周密形式,制定规范与调试民间家族社会的条例俗规。、(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一是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一般来说,岁时礼俗的伦理原则是顺应自然时令,并且以岁时礼仪活动去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厨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对宗法伦理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中国徽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农亚宗法社会,农业宗法文化的人格要求与家族社会的礼俗规范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人生仪礼的世俗社质与家族性特征。(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家训族规因为其与民人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

49.试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仁爱孝梯。仁爱孝佛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2)重义轻利。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有关这个问题的"义利之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推崇为治学的开端。(3)谦和礼让。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4)真诚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所极力推崇的美好品德之一。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丰富多样的,除了上述四种之外,还有智勇、自然、好学、勤俭、、质朴等,这些美德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50.在历史上,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如何移动的?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中国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一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51.中唐以后门阀贵族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旧贵族衰落的原因应当从中唐以后整个社会制度特别是两税法实行造成的变化寻找答案。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其次,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

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此外,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人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

52.简述中国日常生活中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的作用。

儒家赞美士耕、尚贤举才的思想,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因而对上、下阶层的文化都发生了深刻影响。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寒士崛起,更塑造了中国人的读书心态和生活道路。在社会各阶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人人都可以有选择的机会和对前途的自信。它还造就了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奋斗传统,使他们蔑视社会等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满怀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奔放的爱国激情建功立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高亢、明朗、雍容、浪漫、从容不迫的气质。53.简述礼与俗的区别。

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与俗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54.简述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

(1)上帝崇拜。殷墟卜辞证明,殷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它有广泛的神力。(2)鬼魂崇拜。这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3)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4)前兆迷信和占卜。

55.试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二教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一定的宗教功能。(1)宋明理学摄取的佛教思想,主要是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人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着明显的宗教功能。(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而提出的修行方法便是由"修心养性"转向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理学家们强调与实行的"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主静、居敬","戒惧、慎独"即是如此。此种目的与方法,也是有宗教的意识、功能灌注于其中的。

56.试述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

(1)仓领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2)自西周以来)统治者一直很注意文字的统一问题。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它是一本教学童识字的课本,是必须要讲求规范的。(3)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4)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一的。东几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白虎观会议,使经典语言和对经典的解释得到了一次规范。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东汉灵帝熹平年间,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5)颜师古奉诏考订五经文字,作《五经定本》颁行天下,作为经学的标准文本,对经典语言文字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6)唐代以后,楷书,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后蜀有广政石经,北宋嘉佑刻二字石经,用篆隶两种字体,南宋有高宗御书石经。清代康熙皇帝钦敕编纂《康熙字典》成为古代汉字正字的,总结之作。(7)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

57.汉代以后为什么能够出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

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盛世,充分显示了中国人以农立国的政治天才和文化天才。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作"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樱、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在这个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被看成是社会大事,农耕区的范围随之扩大,岁时娱乐渐渐成风俗,农业文化日益兴隆。

58.简述宗法制的特点。

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在宗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对于一般家族成员来说,他们很少有个人的权利,他们的个性几乎全部淹没在血缘宗族中。

59.简述宋代文人画有哪些特点?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在苏轼、米芾增等人的倡导下,文人画开始兴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人画的根本特点就在于"不求形似","以形写神",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这对中国画风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0.简述中国古代的修辞观。

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言语修辞的关注。(1)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2)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3)在言语形式方面,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

61.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哪些事情?

(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62.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基督教的东传,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据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明末清初在中国的西方教士多达60余人。明末信徒有数千人,到清康熙年间,信教者已多达十几万人。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人中国。那时的传教士不像晚清时期传教士那样凶恶,他们努力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学习汉语,改穿中国文士服装,承认人们崇拜孔子等,都贴近了他们与中国人的距离。因此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徐光启、李之藻等的科学精神及其著作,都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关系至大。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南明政权曾寻求过罗马教廷的援助;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甚至封以官职。但是罗马教廷不懂得尊重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的实际也不了解,严禁中国教徒行祖先崇拜之礼。当时为康熙朝,康熙皇帝曾向教皇的使者详细说明中国祖先崇拜的意趣,但教皇使者不予理睬,勒令不遵守教皇命令的信徒退教。被激怒的皇帝下令逮捕了他,遣送澳门交葡萄牙人看管。后来教皇发布同样的教书,清政府终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下令教士非经内务府许可者概令退至澳门,各地天主教堂概行禁止。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2)中国文化的西传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有大量介绍中国的书籍。当时与教士们保持密切联系的哲学家莱布尼兹、学者弗雷烈、政治家贝尔坦等,从教士们那里了解到中国。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于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18世纪在那里家喻户晓,它的降低病毒源毒力的治疗原则,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中国的科举制经过反复介绍传到西方,促成了西方由考试选拔官吏的做法。对西方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还包括观念层面的内容。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美观念也伴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术的传人,对西方施以相当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打破了西方正统的神学唯心论,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切近的世界观;而莱布尼兹的哲学理论,是受到宋明儒学中"理一分殊"命题启迪的。

63.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大步骤。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大学》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第一目标是"明德",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第二个目标是"亲民",要求人不仅自身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还要将这种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

64.简述郡县制的确立。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1)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的反抗,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2)汉高祖刘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分封主义者,他的封异姓及"非同姓不王",都是证明。(3)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

(4)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65.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66.简述"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给中国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1)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人现代科学。’,(2)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3)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4)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白咧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67.简述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

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而注重人事,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是有反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的。但孔子并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天命观的言论。《论语》所谈的"天"和"天命"多与在位者和将在位者从事政治相关。《论语》认为,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和治理天下的。换言之,君王、圣人制定的政治思想、人伦道德、人事仪制的本原是"天"、"天命",所以说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68.简述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

(1)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2)道家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道家对自然的尊崇和热爱一直诱导着后世艺术家对自然的密切关注。(3)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山水诗和山水画从此兴盛起来。(4)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诗品》中也得到体现。(5)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它们都是崇尚自然的典范之作。

69.试述江南开发的意义。

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中国除内部的农民战争以

外,它的主要战争威胁在北方,防止、抵抗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使国家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盛产稻米的南方较少战争动荡,它的物产对维持国家的命脉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唐代安史之乱若无南方的经济来源,朝廷支持不了几天,宋(南朝)若没有南方做经济的后盾,也难以与北朝周旋。此外,战乱、灾荒较少的南方,又为生产技术及一切人伦日用的物质文明的提高,提供着温床。开发南方使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获得了新的基础。

70.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气"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一文化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探索缜密和思考的结果。(2)一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从4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古今中外法和新民主主义论,到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大旗,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主潮。","走综合创新之路,意味着中国将以开放的态度和博大的胸襟,广泛借鉴东西方现代化先进国家的正反历史经验,并在借鉴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升华。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之道,生生不息态道,后来居上之道。" 71.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孕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当时对《道德经》的称呼)、《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

72.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

根据《史记》记载,当时司马迁将"天下"分为四大区,具体有:

(1)"山西"(即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人民好稼穑,植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大量东方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随之形成。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很发达,又有巴蜀作后方,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土地不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但量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2)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3)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4)江南地区。古代文化区域形成的原因包括:(1)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73.简述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有着重大的区别: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等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74.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教育一向是重视的。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语文教育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

言应用的教学;(3)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75.简述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特点.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有以下特点:

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第二次与第一次不同,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传道必先获华人之尊敬,以为最善之法莫若渐以学术收揽人心"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76.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化意义.

中国的传统科技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是四大发明。

它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曾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77.论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视为其三基德或在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荀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荀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教"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78.简述指南针发明、运用及传播的历史.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现象,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2)北宋末年(公元12世纪初),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贸易。(3)南宋时,阿拉伯人从中国商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后来阿拉伯人又将指南针技术传人欧洲。

79简述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

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80.何谓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道",

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韵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主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而不仅仅是文辞漂亮与否。

81.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1)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南至越南,东至日本。(2)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影响极大,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82.试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1)经略南方。秦汉帝国不同以往的气魄首先表现在疆土的开辟和对匈奴旷日持久的边防战争。两汉时期,中原同华南、东南、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丝绸之路"的打通。(3)边地民族的内附。"四海一家"及"大一统"的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秦汉开拓边疆,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对异族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这种同步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双方人群没有一个胜利者,而胜利者是文化自身。

83.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1)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2)在这些人文思想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孔子曾批评管仲用国君专用的"树塞门"为越礼,批评臧文仲建造住宅时用"山节藻税"为不智。

84.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1)岭南釉稻自然生长,四季不缺:(2)岭南原始居民没有改良釉稻品种之必要;(3)与上述两点相反的长江中下游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釉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85.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的变法大思考,构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部分。(2)民力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86.简述印刷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公元11世纪中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人日本;14-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并行欧洲。

87.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88.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1)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2)特别注重语言的传达效果;(3)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4)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华美这一矛盾。

89.论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正负面影响

(1)正面影响: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负面影响: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90.试述儒家的义利观.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利"就是物质利益,"义"是行为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孔、孟、苟、董等都主此,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当然,儒家在强调义的重要性时,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91.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到了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经济上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南方早已经过了该阶段,并形成了农工商贸全面兴旺的局面。

92.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1)黄河、长江两大流域;(2)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广大地区;(3)其主要文化形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93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94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1)所谓"家天下",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汉代,刘邦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3)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4)从秦始皇到清朝帝制结束达2000年之久,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95.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96.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较大。以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加以论证。其次是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

97.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1)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过很大影响。(2)中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启蒙思想家留下深刻印象。(3)中国科举取士制度给西方官员的录用方法以极大启发。

98.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汁水共称"通漕四渠"。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扬州等,扬州城称得上当时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这时的大运河基本是南北方向。沿着运河有通州、河西务、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的繁荣。

1.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2.简述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3.简述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4.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5.简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6.试述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在哪里?

8.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江南的开发。

9.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哪些?

10.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11.简述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

12.简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13.试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负面影响。

14.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5.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和任务。

16.简述汉代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17.简述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

18.简述中国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19.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20.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

21.试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22.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23.简述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

24.简述中国的群体饮食活动。

25.简述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

26.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27.试述宗法制的产生及特点。

28.试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9.简述清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

30.中国古代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哪几方面?

31.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32.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33.简述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最重要的思潮。

34.试述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35.试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

36.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7.简述西周时期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38.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39.传统礼俗的调和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0.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1.试述家训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

4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43.简述两税法实施的关键作用。

44.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观念的文化价值。

45.简述中医药学形成的民族文化基础。

46.简述中国古代婚姻仪礼的家族原则

47.简述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的思考和讨论的成绩。

48.试述中国古代庶族平民礼俗的轨范性。

49.试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0.在历史上,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如何移动的?

51.中唐以后门阀贵族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52.简述中国日常生活中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的作用。

53.简述礼与俗的区别。

54.简述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

55.试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56.试述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

57.汉代以后为什么能够出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

58.简述宗法制的特点。

59.简述宋代文人画有哪些特点?

60.简述中国古代的修辞观。

61.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哪些事情?

62.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3.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大步骤。

64.简述郡县制的确立。

65.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66.简述"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给中国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67.简述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

68.简述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

69.试述江南开发的意义。

70.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的历史必然性。

71.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

72.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

73.简述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74.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有哪些?

75.简述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特点.

76.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化意义.

77.论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78.简述指南针发明、运用及传播的历史.

79简述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

80.何谓文以载道?

81.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82.试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83.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84.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85.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86.简述印刷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87.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88.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89.论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正负面影响

90.试述儒家的义利观.

91.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92.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93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94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95.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96.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98.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97.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