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

弓形虫
弓形虫

弓形虫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使用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弓形虫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IgG Antibody to Toxoplasma gondii(ELISA)

【包装规格】48人份/盒,96人份/盒

【预期用途】本试剂盒主要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弓形虫IgG抗体和人体内TOXO-IgG抗体含量变化的动态检测,及TOXO-IgG抗体亲和指数的测定,适用于弓形虫感染的辅助诊断和弓形虫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基因工程表达的重组弓形虫抗原包被反应板,以酶标记的鼠抗人IgG为示踪物及四甲基联苯胺作为显色系统,ELISA间接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弓形虫IgG抗体。

【主要组成成份】

半成品名称主要组分规格半成品名称主要组分规格

1 TOX-IgG反应板TOX重组抗原4×12孔/ 8×12孔8 底物液A 过氧化氢溶液1瓶(4ml / 8.5ml)

2 TOX-IgG酶结合物鼠抗人IgG-HRP1瓶(6.5ml/13ml) 9 底物液B TMB 1瓶(4ml / 8.5ml)

3 TOX-IgG阴性对照山羊血清1瓶(1ml) 10 终止液硫酸1瓶(4ml / 8.5ml)

4 TOX-IgG阳性对照TOX-IgG阳性血清1瓶(1ml) 11 封板膜3贴

5 TOX-IgG Cut-off对照 TOX-IgG阳性血清1瓶(1ml) 12 说明书1份

6 浓缩洗涤液(20×)磷酸盐1瓶(25ml / 50ml) 13 自封袋1个

7 TOX-IgG标本稀释液NaCl 1瓶(6.5/13ml)

【贮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应置2-8℃存放12个月。

【标本要求】

血清标本按常规方法由静脉采集,血浆标本可采用常规用量的肝素或枸橼酸钠抗凝。标本置于2~8℃可保存7天,-20℃可保存6个月。已稀释的标本不宜存放,应避免溶血或反复冻融。检测时应将标本融化后混合均匀,混浊或有沉淀的标本应离心或过滤澄清后再检测。需保存的血清在采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检验方法】

1. 平衡:将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置室温平衡30分钟后使用。

2. 配液:将浓缩洗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摇匀备用。

3. 加样:预留一个空白孔,不加任何液体(包括酶标记物)。每次实验设3孔阴性对照及2孔阳性对照及2孔Cutoff

血清对照,将上述对照对应各取100μl/孔加入反应孔内;其余板孔每孔加入100μl标本稀释液,按顺序在反

应孔中分别加入10μl的待测标本,混匀。

4. 温育:在反应板上加盖封板膜,置37℃±1℃温箱或水浴锅中,反应30分钟。

5. 洗板: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液加满各孔,静置30秒后甩去板内液体,反复洗板5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

6. 加酶: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00μl(空白对照孔不加)。

7. 温育:加盖封板膜,置于37℃±1℃温育30分钟。

8. 洗板:同操作步骤6。

9. 显色:每孔依次加入底物液A、B各50μl,振荡混匀,37℃±1℃避光反应15分钟。

10. 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振荡混匀。

【参考值】

采用酶标仪(波长450/630nm或450nm)测定各孔OD值。(结果须在终止反应后30分钟内测定完毕)

临界值=两孔Cut-off对照OD值的均值(临界值≥0.150)

【检验结果的解释】

1. 测定标本OD值<临界值时为TOX0-IgG阴性,测定标本OD值≥临界值时为TOX0-IgG阳性。

2. 阳性对照OD值不低于1.00,且阴性对照OD值不高于0.05的实验结果有效,否则需重新试验。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试剂盒虽为特异性TOX0-IgG检测,但和其他血清学方法一样,若作诊断时也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诊断途径进行综合判断,应作动态观察。

【产品性能指标】

应使用企业参考品进行检测,其中阴性参考品血清、阳性参考品血清应符合阴阳性参考品血清要求,灵敏度应符合灵敏度血清的检出要求,精密度CV(%)不高于15%,37℃±1℃放置6天产品性能稳定。血清中甘油三脂含量高于4mmol/L、胆固醇含量高于6mmol/L、胆红素含量高于150.0umol/L、血红蛋白高于大于2.0g /L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Ⅰ/Ⅱ型、麻疹病毒、EB病毒、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无影响。肝素、柠檬酸钠、EDTA不会造成试剂盒的假阳性,黄疸、溶血、高血脂不会造成试剂盒的假阳性。

【注意事项】

1. 试剂盒置2-8℃存放。检测标本不得反复冻融,不得溶血或长菌。

2. 不同批号试剂请勿混用!各种试剂用前摇匀;洗涤液如有结晶析出,摇匀(或轻度加热)溶解后不影响使用。

3.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试剂盒使用前宜置室温平衡30-60分钟。

4. 反应板开封后不能一次用完时,将剩余板条和干燥剂同时放入塑封袋内封好,置2-8℃,可短期保存。

5. 温育时,将封板膜贴在反应板上,防止水滴或异物进入反应孔内。封板膜不能重复使用。

6. 所有标本、废弃物、阳性对照等均按传染性污染物处理(对照血清已进行灭活处理),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或用5.0g/L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处理30分钟后废弃。

7.本试剂盒的使用过程和使用后的废弃物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须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操作,操作使用后的废弃物须按照传染性物品处置。

8.本产品仅为体外诊断。

【参考文献】

1.张巧云,仇昊,仇锦波.弓形虫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153-155.

2.古钦民。不同血清学方法诊断弓形虫的比较。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7(5):50.

3.Am Van Loon , et al . Enzyme -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quantitation of toxoplasma antibodys in human sera. J Clin Pathol 1980;33:635.

HIV感染者的弓形虫感染

HIV感染者的弓形虫感染 简介一一弓形虫病是没有接受恰当治疗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 ,2]该感染呈全球分布,是由细胞内的原虫寄生虫 (刚地弓形虫)感染所致。免疫功能正常者最初感染弓形虫后通常无症状,其潜伏感染能在宿主体内维持终生。在免疫抑制患者,尤其在AIDS患者中,通常在CD4计数降低至100/卩L以下时,该寄生虫能再激活并引起疾病。[1,3,4] 本次主题针对HIV感染者弓形虫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于免疫正 常宿主的弓形虫感染见别处。(参见(See "Toxoplasmosis in immu no compete nt hosts" J。 流行病学一一CD4计数<100 /卩L的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的AIDS患者若不接受有效的治疗发生弓形虫病再激活的可能性大约是30%[5-8]。最常见的再激活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CNS。 传播一一人类通常因通过食入弓形虫感染的包囊或卵囊而获得感染,通常来源于土壤或被猫污染的粪便,或进食了未经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当人体摄入刚地弓形虫的卵囊或包囊后,病原体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并播散至全身。然后被包裹在任何类型的有核细胞内并寄殖于宿主组织中呈休眠状态。有关弓形虫传播的更详细的讨论见别处。(参见"Toxoplasmosis in immu no compete nt hosts" .)。 感染的流行 --- 弓形虫病的流行在不同的国家间各不相同,美国流行率大约是11%中欧、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其流行率超过80%[9]。通常来说,在HIV感染者中刚地弓形虫抗体的血清学阳性率与总人群中的血清学阳性率相吻合,而与 猫无关[10,11]。然而,流行可能与年龄相关。举例来说,在美国对HIV感染的 妇女进行研究发现,50岁以上者与年轻人相比其血清学阳性可能性更大(OR 2.4,95%CI 1.4-39 )[10]。 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ART)出现以前,AIDS患者中弓形虫脑炎(TE的发生率与人群的血清学阳性率呈正比[12]。然而,ART的广泛使用降低了TE的发生。举例来说,在美国的HIV感染者中,每年弓形虫相关的住院人数在1995年达到 高峰,超过10000人,2001年下降至3643人,2008年下降至2985人[13]。(参见"The 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HIV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adolesce nts" J。

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48613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50题) 1、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3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E、2小时 2、下述哪项不属于微生物() A、病毒 B、支原体 C、细菌 D、衣原体 E、钩虫 3、潜伏病毒的激活感染是() A、麻疹恢复期 B、隐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D、单纯疱疹反复发作 E、慢性活动性肝炎 4、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军团菌 E、棒状杆菌 5、下述不属于灭菌剂是() A、2%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环氧乙烷 D、甲醛 E、含氯消毒剂 6、妊娠妇女不宜用的抗菌药物是() A、青霉素 B、磷霉素 C、林可霉素 D、四环素 E、头孢菌素 7、不属于高危物品的是() A、腹腔镜B、导尿管C、体温表D、穿刺针E、手术器材 8、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 A、小儿呼吸道感染不需要隔离B、医院污物应分类收集、分别处理,以防止污染扩散C、大面积烧伤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应进行接触隔离D、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E、传染病区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9、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射E、膀胱镜检查 10、下列消毒剂中属于高水平消毒剂的有() A、戊二醛B、络合碘C、新洁尔灭D、乙醇E、碘酊

11、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B、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12、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A、门诊、急诊病人B、探视者C、医务人员D、住院病人E、陪护人员 13、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E、由于输注苏打外渗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 14、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 A、防止污染扩散B、分类收集C、分别处理D、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E、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15、目前国内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泌尿道 B、外科切口 C、血液 D、下呼吸道 E、胃肠道 16、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对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汽灭菌法 17、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 A、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做好消毒隔离就可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18、有关抗生素管理下列哪项错误() A把抗菌药物分成一线、二线药物,二线药物应控制使用B二线药物毒副作用大、价贵、疗效低C、在同类抗生素中应留有替代药物,在必要时再启用D、无药敏结果参考时,可按经验选药

猪弓形虫

猪弓形虫 摘要: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不但在公共卫生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养猪生产也曾造成过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猪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致病作用、诊断方法以及防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该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猪;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致病作用;诊断;防制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人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在胎儿或婴幼儿可出现发育畸形、智力障碍、脑炎、脑膜炎甚至死亡等的临床症状。在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及爱滋病患者中,弓形虫病是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弓形虫病对家畜的危害也很严重,许多畜禽如猪、牛、猫、犬、羊、马、骆驼、家兔、鸡、鸭等都可以感染弓形虫且出现病症。其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20世纪70~80年代,弓形虫病曾在我国养猪场中大规模暴发流行,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曾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就国内猪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致病作用以及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1 流行情况 1955年,于恩庶等在福建首先从家兔、猫和猪体中分离出弓形虫[1]。1977年,上海市农科院证实“猪无名高热”是由弓形虫引起的。猪弓形虫病的暴发,引起人医、兽医对本病的研究热潮。我国各地的有关单位对猪弓形虫感染情况作过流行病学调查,例如,张德才等(1990)以间接血凝试验调查辽宁省12市34县猪弓形虫感染情况,阳性率为38.7%[2]。傅斌等(1993)应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试验调查山东省9个地区15个县市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其中猪的阳性率为30.34%[3]。由轩等(1998)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哈尔滨市4个生猪定点屠宰厂、齐齐哈尔某生猪定点屠宰厂和佳木斯种猪场的358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猪30份,阳性率为8.37%[4]。邝泳娟(2002)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深圳市部分大型猪场727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平均阳性率为39.3%,阳性率最低为10.0%,最高为100%,只有一个猪场为阴性[5]。上述结果表明,弓形虫在猪群中感染普遍。 2 致病作用 随着弓形虫感染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高新技术在寄生虫研究领域的应用,近几年对弓形虫感染的危害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许多资料表明孕妇的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并与异常分娩密切相关,弓形虫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缺陷的危险生物因子之一。在养猪业生产中,急性弓形虫病会引起母猪死胎、流产或产弱仔,仔猪发热、呼吸困难、衰竭;急性腹泻型弓形虫病多发于30日龄左右的仔猪,患病仔猪水样腹泻,病程短促,多在1~2天内死亡[6]。江苏省农科院(1977)对35例人工感染弓形虫后发病猪的主要脏器进行大体病变观察和组织学检查,均发现典型病变,脏器病变主要集中在肺、肝、淋巴结及脾[1],这是国内最早进行的猪弓形虫致病作用的研究。王秀琴等(1999)通过对猪腹腔注射感染猪弓形虫,观察人工感染弓形虫病后猪的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测定最适宜的感染剂量。结果发现感染后第5天病情严重,出现腹股沟淋巴肿大,腹水增多,皮肤上有出血点等特征症状;剖检可见肝肿大,有散在性结节,脾出血,脑充血、淤血等病变;最适宜感染剂量为每头猪3000

第二章 原虫--刚地弓形虫

第二章原虫 第六节刚地弓形虫 属于孢子纲,真球虫目,弓形科。是由一法国学者首先在刚地梳趾鼠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故而得名。引起的疾病称弓形虫病,人和动物均可感染,是人兽共患病。 一.形态 弓形虫发育全过程有5个不同形态阶段: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 ①~②阶段寄生在中间宿主(人和各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③~⑤阶段寄生在终宿主(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 1.滋养体: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发育的阶段,因繁殖速度快,又称速殖子。弓形。被寄生的细胞内以二分裂法、二芽殖法、裂体法繁殖。当多个速殖子聚合在细胞内时形成所谓的假包囊。速殖子繁殖多时,即可挤破细胞,有时可进入血流,侵犯其他组织细胞。 2.包囊: 仍是在中间宿主细胞内形成,是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速殖子繁殖速度减慢,形成包囊。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外有一层具弹性坚韧的囊壁包住,内含数个至数百个滋养体,包囊内滋养体也称缓殖子。包囊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破裂, 缓殖子重新侵患新细胞。 3.裂殖体:在猫科动物小肠绒毛细胞内发育增殖而形成。 形态:长椭圆形,裂殖子形如新月, 4.配子体:在小肠上皮细胞内,裂殖体破裂,裂殖子侵犯新的上皮细胞,又形成新的裂殖体 5.卵囊:见于猫粪便中。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2μm。囊壁:光滑、透明,两层。内含物:为二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4个子孢子。未成熟的卵囊仅见一 个孢子囊,约10天左右发育到成熟卵囊。成熟卵囊也有内含4个孢 子囊的。

二.生活史 1.生活史过程需要二个宿主: 终末宿主:猫科动物——①有性生殖阶段;②无性生殖也进行——即裂体增殖。 中间宿主:非常广泛。哺乳类(包括人、猫均可)、爬行类、两栖类、鸟类2.人体的感染: 感染阶段:①成熟卵囊(子孢子);②假包囊(速殖子);③包囊(缓殖子)。 均有一定的抵抗力,尤以包囊、卵囊具囊壁更强。 感染途径: ①食入污染了卵囊的食物 ②食入含有包囊或假包囊的未煮熟的各种动物的内脏、奶制品、蛋 类等 ③先天性感染: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即血中束殖子可进入血液 中传播。 ④输血、器官移植。 ⑤其他:a.感染动物分泌物、小便、泪水;b.灰尘均可能。 三.致病:致病决定于: 1.虫株毒力(包括侵袭力,繁殖速度、包囊能否形成等) 2.宿主的免疫状态 主要的致病阶段: 1.速殖子——这是致急性症状的阶段 理由:①侵袭细胞能力强 ②内二芽殖法繁殖破坏宿主细胞,导致组织细胞急性炎症水 肿、坏死、破裂。 2.缓殖子——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 因包囊内缓殖子增殖,挤压组织,或破裂,机体产生迟发变态反应。导致肉芽肿病变,进一步导致纤维钙化灶。 感染弓形虫后,一般多为隐性,即无症状出现,故常被忽视。但有例外:①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如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药物应用

第十一讲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弓形虫知识讲解

第十讲: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弓形虫 利什曼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主要有 1 杜氏利什曼原虫: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2 热带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 3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 4 巴西利什曼原虫:粘膜皮肤利什曼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Mesnil,1903)又称黑热病原虫。其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无鞭毛体主要寄生于人及脊椎动物的巨噬细胞内,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 形态 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体内。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9—5.7μm X l.8—4.0μm。瑞氏染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或深蓝色,核大而圆,呈红色或淡紫色。动基体细杆状,着色较深。动基体之前有一点状的基体,与根丝体相连。 前鞭毛体:又称鞭毛体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成熟的虫体呈梭形,大小为14.3~20μm X 1.5~1.8μm。核位于虫体中部,前端有动基体和基体,由基体发出1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因发育程度不同,常可见短粗形前鞭毛体。在培养基内前鞭毛体常相互缠绕排列成菊花状。 生活史 生活史过程 前鞭毛体—无鞭毛体—前鞭毛体 生活史要点 两个宿主:人(或哺乳动物)、白蛉。 生殖方式:二分裂方式(繁殖哺乳动物或白蛉体内)。 寄生细胞:巨噬细胞。 感染期:无鞭毛体、前鞭毛体。 感染方式:无鞭毛体经血液、伤口感染;前鞭毛体经媒介昆虫传播。 致病

1)潜伏期:3—5个月或更长时间。 2)致病机理: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导致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与此同时浆细胞也大量增生,主要见于脾、肝、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尤以脾肿大最为常见。 3)结果 ①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肾功能减退,肝脏合成的白蛋白明显减少,而由尿排出的白蛋白增加,同时因浆细胞大量增生合成球蛋白显著增加,导致血浆中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而出现血中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②血液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肿大导致脾功能亢进,血细胞遭到大量破坏,使血液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减少,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鼻衄、齿龈出血和皮下出血等症状。 ③贫血:1、脾功能亢进,使血液内红细胞被吞噬; 2、与免疫溶血有关;3、骨隋造血功能的抑制。 ④并发感染死亡:发病期间常出现免疫缺陷,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低下,加上白细胞减少,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其它感染如肺炎等疾病而死亡。 免疫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不但伴随有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抑制,还可能导致机体对除了利什曼原虫以外的其他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降低,即免疫功能的非特异性抑制。患者经用特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较高,愈后可获得很稳定的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次感染。 诊断 1)病原检查:以骨髓穿刺物涂片查出病原体即可确诊。最常用的骨穿部位是髂前上棘,特点是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高达80%—90%。如淋巴结肿大,也可穿刺,虽检出率较低(46%—87%),但安全简便,且具有疗效考核的价值。脾穿刺虽检出率高达90.6%—99.3%,但不安全,很少应用。上述穿刺物可制片染色镜检,也可接种易感动物或人工培养等。 2)免疫诊断:常用于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荧光试验、直接凝集试验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方法检测循环抗原,阳性率高达94.12%,具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无交叉反应,也可用于疗效考核,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适用的一种免疫学方法。此外,PCR及DNA探针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可用于该病的诊断。

弓形虫可能会永久的最人类大脑造成影响

弓形虫可能会永久的最人类大脑造成影响 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一种在全世界感染了1/3人类的寄生虫具有永久改变小鼠大脑功能的能力。弓形虫已知能够消除啮齿动物对猫天生的恐惧。新的研究表明,即便在感染几个月后——此时已经不能在小鼠体内检验出寄生虫了——这种影响依然存在。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微生物导致了大脑结构的永久性变化。 这种微生物是一种能够感染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单细胞病原体,可以引发一种名为弓形虫病的传染病。但它对于啮齿动物的影响却是独一无二的:大多数老鼠会躲避猫的气味,而感染了弓形虫的啮齿动物却会被这种气味所吸引。 这被认为是一种进化适应,从而帮助这种寄生虫完成其生命周期:弓形虫只有在猫的肠道中才能够进行有性繁殖,为了到达那里,这种病原体的啮齿动物宿主则必须被吃掉。 在人群中,相关研究将弓形虫感染与行为改变及精神分裂症联系在一起。一项研究发现,感染了这种寄生虫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一项研究则指出这些人对猫的气味的反应出现了变化。与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可能被弓形虫感染,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可能在某种程度能够抑制病原体的复制。 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涉及神经递质多巴胺在大脑中的过量活动。这为弓

形虫对行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这种寄生虫依靠在脑细胞中缓慢生长的小囊形成了一种持续性感染。此举能够增加脑细胞的多巴胺生成,而后者能够显著改变脑细胞的功能。研究人员提出的其他大多数机制也依赖于小囊的存在。 对弓形虫的研究主要使用了北美II型菌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家Wendy Ingram及其同事还调查了另外两种主要菌株——I型和III型——对小鼠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在3周内感染任何一种菌株都会使小鼠丧失对猫的气味的恐惧,这意味着行为转变是弓形虫感染的一个普遍特征。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感染4个月后的情况。研究人员使用的I型病原体被加以基因改造,从而引发了有效的免疫响应,使得小鼠能够克服感染。在4个月后,小鼠大脑中已经无法检测到病原体,意味着所剩寄生虫细胞不超过200 个。Ingram解释说:“实际上,我们预计I型病原体不能够形成小囊,因此无法导致行为变化。” 但事实并非如此:小鼠面对猫的气味依然镇定如初——就像它们在之前3周所表现的那样。同样来自伯克利分校的遗传学家Michael Eisen 表示:“很久以后我们已经无法在动物大脑中发现寄生虫了,但对小鼠的行为影响却依然存在。”这意味着行为变化可能缘于一种特殊的、硬性的大脑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小囊形成之前产生的,并且无法恢复。这一发现对小囊或多巴胺导致弓形虫感染的行为变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共同发现了弓形虫在小鼠中的恐惧否定效应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

弓形虫病的治疗

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目录 1 临床症状 (1) 2 流行病学 (3) 3 诊断 (3) 3.1 临床诊断 (3) 3.2 病原学检查 (4)

3.3 血清学诊断 (4) 3.3.1 DT试验 (4) 3.3.2 乳胶凝集试验 (4) 3.3.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5) 3.4 分子生物学诊断法 (5) 4 防治 (6)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性寄生原虫病,由弓形虫所引起。弓形虫分布广泛,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该文对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为弓形虫病的相关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弓形虫;弓形虫病;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弓形虫病是由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 人畜共患原虫病,人和200多种动物都可以感染。弓形虫病通常症状轻微或具有自限性,但是会对胎儿和具有免疫缺陷的人或猫造成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1 临床症状 3-5月龄仔猪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症状与猪瘟相似。潜伏期为3-7d,病初体温升高,达40.5- 42C,稽留热型。鼻镜干燥,鼻孔有浆液性、粘液性、脓性鼻涕流出,呼吸困难,全身发抖,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病猪初期便秘,拉干粪球,有的病猪后期下痢,排水样或粘液性、脓性恶臭粪便。后期衰竭,卧地不起。 怀孕母猪表现为高热,废食,精神委顿和昏睡,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可发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或畸形怪胎。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隐性感染的母猪,在怀孕后往往发生早产,或产出发育不全的仔猪或死胎。 弓形虫能够感染差不多所有的温血动物。家畜感染弓形虫的几率极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关于猪弓形虫病的报道越来越多,试验结果显示,在我国能够自然感染弓形虫的15 种动物中猪的阳性率最高[1],加之感染猪后多呈隐性感染,症状类似猪瘟,死亡率高,所以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各地相关单位在1990 年- 2010 年期间对各地区猪弓形虫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区猪弓形虫感染的血清阳性率均在10%以上[2]。另外,2004年甘肃一集约化养猪场暴发了弓形虫病,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3]。弓形虫感染牛可引起牛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以及一些神经症状,还可使部分怀孕牛流产、早产。牛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相对较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牛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低于15%,不同品种的牛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羊感染弓形虫可引起脑炎、弓形虫眼病以及子宫炎和胎盘炎,表现神经症状

人体弓形虫病

第14卷 第1期医学研究生学报V o l.14 N o.1 2001年2月Jou rnal of M edical Po stgraduate Feb.2001 人体弓形虫病 林 军综述, 武建国审校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医学检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 弓形虫病是全球广泛分布、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由于与宠物接触增多,我国弓形虫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鉴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旦确诊,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从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对本病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 弓形虫,病原; 临床,实验诊断 中图分类号: R3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199(2001)0120057203α Toxoplas mosis i n human bei n g L I N G Jun rev ie w ing, W U J ian2guo check ing (Cen ter of M ed ica l L abora tory S cience,J in ling H osp ita l,N anj ing210002,J iang su,Ch ina) Abstracts: Toxop las m o sis is an infecti ou s disease w h ich affects bo th hum an and an i m als.It dis2 tribu tes all over the w o rld and m akes great harm to hum an beings.In recen t years,the m o rb idity of toxop las m o sis in ou r coun try increased becau se of con tacting w ith p ets.Toxop las m o sis has no sp ecific clin ical m an ifestati on s and responds w ell to co rrect treatm en t.In o rder to raise clin ician s’no tice to toxop las m o sis,th is article w ill review the disease from the asp ects of eti o logy,ep idem i o l2 ogy,clin ical m an ifestati on and exp eri m en tal diagno sis. Key words: Toxop las m o sis; Toxop las m a gondii; C lin ic; Exp eri m en t; D iagno sis 0 引 言 弓形虫病(toxop las m o 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 op las m a g ond 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在1908年,法国学者N ico lle和M anceaux从北非刚地梳趾鼠的单核细胞中发现的形态与利什曼原虫非常类似的一种寄生虫,后发现该寄生虫不同于利什曼原虫,遂命名为刚地弓形虫。人类弓形虫病公认是Janku于1923年首先报告的。我国是1955年由于恩庶等首次从家兔和猫体中分离出弓形虫虫体,1964年谢天华报告首例弓形虫病(眼型)患者1。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感染率不同,有的国家高达80%,我国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5%~20%。人群及动物普遍易感。弓形虫对组织无选择性,除红细胞外任何有核细胞均可被侵犯。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复杂,于是造成诊断困难。 1 发病机制及病理 1.1 发病机制 弓形虫病一般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弓形虫病是指母亲在妊娠期间感染弓形虫而发生虫血症,弓形虫经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获得性弓形虫病一般是指弓形虫经口腔进入消化道而传染,但也可以通过皮肤和粘膜感染。 弓形虫进入人体后经回肠或通过淋巴液至淋巴结,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并迅速进入单核2巨噬细胞使其胀破,散出的弓形虫再次侵入新的细胞。如此反复,发展为局部组织的坏死病灶,同时伴有以单核细 ? 7 5 ? α收稿日期: 1999210222 作者简介: 林 军(1962-),女,吉林长春人,主管技师,医学本科,从事临床检验专业。

刚地弓形虫2

刚地弓形虫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 & Manceaux,1908)是猫科动物的肠 道球虫,由法国学者Nicolle及Manceaux在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i)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命名为刚地弓形虫。该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许多动物都能感染,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尤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属机会致病 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 一、形态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可有5种不同形态的阶段: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 和卵囊。 1、滋养体:是指在中间宿主在核细胞内营分裂繁殖的虫体,又称速殖子(tachyzoite)。游离的虫体呈弓形成月芽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另一边较膨隆。速殖子长4~7μm,最宽处2~4μm。经姬氏染剂或瑞氏染剂染色后可见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 核位于虫体中央,在核与尖端之间有染成浅红色的颗粒称副核体。游离虫体能在螺旋式转动。 细胞内寄生的虫体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可以内二芽殖、二分裂及裂体增殖三种方式不断繁殖, 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虫体。被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囊(pseudocyst),增殖至一定数目时,胞膜破裂,速殖子释出,随血流至其它细胞内继续繁殖。电镜下,速殖 子表膜由两层组成,外层包绕整个虫体,在侧缘向内凹陷而成胞口样微孔,内层稍厚,在前端、侧端和后端有类锥体(conoid)及极环(polar ring)。类锥体是由一组或几组向上 旋曲而中空的弓形线组成。棒状体(rhoptry)8~10条呈球棒状,为腺体样结构,是类锥 体向后延伸的部分。胞核位于虫体后半部,核仁位置不定,高尔基体常位于核的前沿凹陷处, 呈膜囊样结构;线粒体一至数个;虫体还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溶酶体和核糖体。当虫体进行内二芽殖分裂时可见到:虫体内细胞器消失,胞核的前沿分裂成2个突起物,逐渐伸展 形成2个子核,恢复所有细胞器,虫体分裂成2个虫体。(图1、2)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弓形虫在人体内寄生而导致的寄生原虫病,它对优生优育的危害最为突出。弓形虫病和弓形虫感染是两个概念。弓形虫病是指弓形虫侵入人体后造成了病变,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必须进行药物治疗。换句话说,弓形虫病是弓形虫的现症感染。应该说弓形虫病是少见病。迄今,国内见诸于报道的尚不足千例。而弓形虫感染是指既往曾有过弓形虫侵入体内,但由于人体产生了抵抗能力并未引起发病,因此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更谈不上治疗问题。世界各地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有很大差别,法国人由于有吃生小牛肉的习惯,并喜欢饲养宠物,人群弓形虫感染率高达8 0%~90%。我国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除个别地区和某些职业人群外多在10%以下,北京地区人群的感染率在5%以下。综上所述,弓形虫感染者为数众多,但真正罹患弓形虫病者人数很少。由于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肤浅,错误地将弓形虫感染解释为弓形虫病,常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发育较低、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弓形虫的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因而猫粪污染的食物、饮水、甚至灰尘,人吃下去都可以传染。在完全熟食肉类的地区,猫科动物是人的重要传染来源。但是,作为中间宿主的许多其他动物同样可以传播。例如有许多牧场极少有猫,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还有个别岛屿没有猫,岛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国内有一本重要的《人体寄生虫学》书上说:由于作为中间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从人的感染来源来说,猫粪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类重要。 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预防生肉污染熟食。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猫粪污染的食物。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 吸虫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 主 感染 期 感染途 径 致病期寄生部位排出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华支睾吸虫(肝)第一:淡水 螺(纹沼螺、 长角涵螺) 第二:淡水 鱼虾 人、猫、 狗等; 猫狗猪囊蚴 生吃淡 水鱼等 主要为成虫 致病 肝胆管内粪便 改良加藤氏厚膜涂 片法粪检虫卵、集卵 法、十二指肠引流胆 汁检查 肝损害为主,胆管炎、 胆结石、肝硬化 不生吃鱼生或未煮熟的鱼 肉或虾、加强粪便管理、做 好宣传教育 卫氏并殖吸虫(肺)第一:淡水 螺(川卷螺) 第二:淡水 蟹、蝲蛄 人 (转 续宿 主:野 鸡野 猪) 犬、猫、 虎 囊蚴 生吃溪 蟹、蝲 蛄、喝 生水等 童虫、成虫 均致病,主 要是成虫致 病 成虫:肺 童虫:移 行 粪便、 痰 粪便、痰液检查虫 卵、摘下的皮下包块 检查成虫、童虫 童虫、在组织器官中 移行、成虫定居所致 (胸肺型、腹型、皮 下包块型、脑脊髓型 等) 不生吃溪蟹、蝲蛄、不生饮 疫区水、宣传教育 日本血 吸虫(血)钉螺 人以及 其他哺 乳动物 —尾蚴 尾蚴经 皮肤感 染 尾蚴、童虫、 成虫、虫卵 均可致病 门脉—肠 系膜静脉 系统 粪便 粪便直接涂片法、毛 蚴孵化法、直肠镜活 组织检查、环卵沉淀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等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一过性血管 炎)、成虫(静脉内膜 炎)、成熟虫卵(干线 型肝硬化) 人畜同步化治疗 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 避免接触疫水 1

绦虫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期感染途径致病期寄生部 位排出 途径 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 虫)猪、野猪/ 人 人—— 绦虫病: 囊尾蚴 囊虫病: 虫卵 误吃虫卵、 节片:1.自 体内感染2. 自体外感染 3.异体感染 囊尾蚴和 成虫均致 病,以囊尾 蚴为主 成虫:小 肠上段 幼虫:皮 下、肌肉、 脑膜、心 粪便 猪带绦虫病:粪检 检查头节、孕节(子 宫分支数) 囊尾蚴病:发现皮 下囊尾蚴结节等 囊尾蚴病(囊虫 病): 脑(癫痫发作、颅 内压增高、精神症 状)、眼、皮下肌肉 成虫致病:绦虫病 药物:槟榔南瓜籽合剂、 吡喹酮 手术:特别是眼囊尾蚴病 管理厕所猪圈、注意个人 卫生、不生吃肉、加强肉 类检查 肥胖带绦 虫(牛肉绦 虫)牛人——囊尾蚴 吃生或不熟 的牛肉 牛带绦虫 成虫:小 肠上段 粪便、 痰 粪检检查孕节(子 宫分支数)、肛门拭 子法查虫卵 一般无明显症状, 腹部不适,孕节自 动从肛门逸出、肛 门瘙痒 注意牧场清洁、粪便管理、 勿使污染牧场水源、避免 牛受感染、卫生宣教、加 强肉类检查 细粒棘球绦虫羊牛等食 草动物、 人 犬科食 肉动物——虫卵 食入被虫卵 污染的蔬 菜、水等 棘球蚴寄 生人肝肺 粪便、 痰 手术取出棘球蚴、 痰、胸腔积液、腹 水等检获棘球蚴、 原头蚴、卡松尼皮 内试验 棘球蚴病(包虫 病):机械性损害为 主 毒性过敏反应、继 发感染、局部压迫 刺激症状 手术治疗为主 加强卫生宣教、卫生法规 建设和卫生检疫、定期为 家犬、牧犬驱虫 药物:首选阿苯达唑,亦 可用吡喹酮、甲苯达唑 2

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寄生于人类和许多动物组织细胞内的原虫,可侵犯脊椎动物的多种细胞,并在细胞内繁殖,最后破坏宿主细胞,释放出虫体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1]。弓形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已呈全球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医学界和兽医界的普遍重视[2]。有一些病例感染是无症状的。在一些健康人群和动物中弓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当高,平均为25%~50%。急性弓形体病例则主要见于免疫缺陷的病人,据报道,50%爱滋病(AIDS)病人都患有本病[3]。本文主要对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进行综述。 1流行因素 1.1地区分布 本病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的人畜共患病,没有严格的地区分布,但在一些卫生条件差的农村,本病的感染率比城市显著较高。Kawarabayashi(81-1360)在巴西卫生条件差的农村调查,阳性率48.08%,城市26.14%;Frenkel(82-704)发现哥斯达黎加城市阳性率比农村高,因城市养猫数量比农村高10~250倍,猫的感染率亦高。一些作者报告气候潮湿地区比干旱地区人的感染率高,认为可能与卵囊在湿润土壤存活时间长,利于传播有关[4]。 1.2传播途径 弓形虫病按其传播途径可分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所谓先天性弓形虫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弓形体隐性感染或隐性感染时弓形体通过胎盘屏障或羊水进入胎儿胃肠道而感染的,胎儿的发育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死亡。获得性弓形体病多通过消化道感染或经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输血或器官移植也可传播[5]。 1.2.1人—人。主要是垂直传播,受弓形体感染的孕妇经胎盘传给胎儿。由于胎膜能保护胚胎,弓形体直接侵入胚胎不易,可通过母体血液循环而感染,感染时间在母体急性感染的原虫血症期。其他感染途径有通过隐性感染母体子宫内膜中包囊传播,阴道分泌物中的虫体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弓形虫随羊水进入胎儿胃肠道引起感染等。引起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先决条件是孕妇先有原发感染[5]。 1.2.2动物—动物。被认为是终宿主猫传播给中间宿主猪、绵羊、山羊等的过程。主要有三种途径:①动物食物和饮水中污染了猫粪便中孢子化卵囊;②动物食用受弓形虫组织包囊污染的肌肉和脏器;③先天性感染,动物在交配妊娠分娩过程中的水平和垂直传播。1.2.3动物—人。饲养宠物的人与猫接触的机会较多,尤其是孕妇与猫的直接接触,猫粪便中弓形虫卵囊对人类的饮水、肉食品、蔬菜及土壤等的污染,人食用含有弓形体组织包囊的未经煮熟的肉食品和动物内脏,用未经处理的山羊奶喂婴儿也是弓形虫传播人类的重要途径,儿童在动物园中与动物的接触提供了弓形虫的传播机会[4]。 1.3贮存宿主 弓形虫的中间宿主非常广泛。人、畜、禽以及许多野生动物对弓形虫都有易感性。一般认为,猫科动物是终宿主,人类及其他哺乳类动物均易感[6]。实验动物中以小白鼠、地鼠最敏感。一般认为猫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根据一篇关于弓形虫病动物宿主的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0种动物中均发现感染(表1)[2]。Frenkel认为鸡的感染率最高[2],感染年龄小,与吞吃土壤中卵囊有关,蚯蚓则利于卵囊在土壤中散播。 1.4季节分布 一般来说弓形虫的流行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可能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因寒冷、运输、妊娠而降低有关[4]。 1.5人群分布 一般无差异性,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均可感染。研究表明,免疫缺陷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目前美国约有3%~20%的爱滋病患者死于弓形虫病[1]。 1.5.1性别。一般无差异,Arene(87-425)调查尼日尔河三角洲居民,抗体阳性率女性64.8%,男性53.0%;Khadre(88-国家、地区试验方法 感染率∥%报告者 (年份-序号) 猫其他动物 约旦IHA180Morsy(81-170)哥斯达黎加-37~47.5小鼠3.5Fremkel(82-704) 大鼠12.5 麻雀16.0 小鸡54.0 蚯蚓25.0 尼日利亚IHA牛3.0Aganga(82-1035) 羊4.5~9.0 猪6.79~9.02 沙特阿拉伯IHA15.0狗3.0Hossain(86-3309)黎巴嫩IFA78.1-Deeb(86-2639)毛里塔尼亚IFA-羊24.0Monjou(84-1075)尼日尔河三角洲DT94.2鼠100.0Arene(86-165) (86-2640)表1各地动物弓形体血清学调查结果 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许青华 (安徽省滁州市畜牧兽医站,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弓形虫病是主要的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受到全球医学界和兽医界的高度重视。从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综述了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的最新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弓形虫;流行病学;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9月动物科学 147

弓形虫知识(孕妇也能养狗狗)

孕妇也可以养猫狗! 2008年02月17日星期日13:49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养猫、狗来丰富自己的感情生活,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宠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伴侣。但当他们打算结婚或生孩子时,则有人会建议他们把宠物送给别人养,因为怕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很多主人不愿意、也舍不得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宝贝分手,但又担心胎儿的健康会受到影响。一时间,他们身处两难境地。其实,只要注意做好科学防护和卫生,猫狗和健康宝宝完全可以兼得。那他们究竟该怎样做呢? 女主人怀孕前,可以做一项叫做TORCH的化验,这将查出准妈妈有没有感染弓形虫。TORCH 一词是由几种病原体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其中字母T就代表弓形虫。TORCH 检查的费用是100元左右。如果TORCH检验显示已经感染过弓形虫,可以不用担心,因为女主人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没有关系。如果显示从未感染过,则表示体内无免疫力,那就要在整个怀孕期间,注意喂养宠物的方式和自己的饮食卫生。如果结果显示正在感染,则暂时不能怀孕。但如果在孕期初期(3个月内),主人TORCH检验显示正在感染时,须中止妊娠,因为此时感染弓形虫对胎儿的发育影响较为严重。国内一般的三级甲等医院的妇科都可以提供TORCH的化验。 弓形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我们知道,人的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在人体内所引起的感染,在世界各地比较普遍。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人的主要传染源是食用了这些动物的肉类造成感染,尤其是吃生的肉类,比如,在吃涮肉时温度不够或时间过短,用切生肉的案板同时处理熟食;而且,食用未经消毒的奶制品,没洗干净或生的蔬菜、水果也可造成感染。 猫与弓形虫 弓形虫寄生在猫的肠粘膜上,猫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感染了弓形虫的猫所产的粪便可以把弓形虫传染给人。但虫卵被排出后,至少要到24小时后才有可能带有传染性。所以如果每天及时清理粪便,就会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猫的一生中只在粪便中排泄弓形虫卵一次,也就是在它被第一次感染弓形虫之后。所以医生认为:“它们不太可能碰巧在女人的怀孕期间排出这种生物体”。美国爱猫协会(CFA)调查显示,从人类的感染源来说,猫粪传染弓形虫的程度其实并不如人吃未熟肉类更为严重。家猫在它们的一生中可能传染上弓形虫,传染的途径通常是食用死老鼠、鼹鼠、松鼠或其它被感染的小动物。完全住在室内、从未与老鼠接触过的猫可能永远也不会被传染。

兽医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 第一章绪论 1、★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寄生虫和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学科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描述寄生虫学阶段,实验寄生虫学阶段,现代寄生虫学阶段 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 1、共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三种方式 2、★寄生生活:是生物间相互的一种类型,一种生物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采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并对被寄生物造成损害,在上述关系中,寄生的一方就是寄生虫,被寄生的一方称为宿主。 3、寄生虫: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4、★土源性寄生虫:是指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 生物源性寄生虫:是指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 5、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的反之而后强致病力,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6、★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7、贮藏宿主:是指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的宿主 8、保虫宿主: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之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 9、传播媒介:通常指在脊椎动物宿主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低等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10、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损伤,继发感染 11、★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有时误如一个非专性的宿主体内,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之后,终因环境不适而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12、★人畜共患病: 第三章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2、蠕虫包括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等;原虫包括:锥虫,弓形虫,巴贝斯虫,球虫等 第四章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一、吸虫 1、无体腔,无肛门,体壁负责代谢活动,原肾管型排泄系统,除分体科外,均为雌雄同体,虫体有两个吸盘 2、生活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注:日本血吸虫没有雷蚴期) 二、绦虫(雌雄同体) 1、无体腔和呼吸器官,没有消化系统,体壁负责代谢,全身分为头节,颈节,链体三部分 ★解离:绦虫随着新节片的不断生成,老的节片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离,保持绦虫每个虫体的固有长度,这种现象叫做解离,圆叶目是真解离,假叶目是假解离 2、生活史:虫卵(圆叶目的卵无卵盖,假叶目的卵有)→中绦期→成虫 ★假叶目的中绦期:原尾蚴(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实尾蚴或裂头蚴(在第二中间宿主) ★圆叶目的总绦期:似囊尾蚴型,囊尾蚴型(包括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 三、线虫(雌雄异体)(大多数雄虫尾部有交合伞) 1、消化道完全,分口,咽,肠,肛门,单管型生殖系统,排泄系统有肾型和管型两种大多数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如后圆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或胎生(旋毛虫) ★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仍然停留在卵壳内而不孵出的虫卵 ★感染性卵囊:与感染性虫卵一样,只是感染性卵囊是针对原虫而言 披鞘幼虫:蜕化后的旧角质皮仍包裹在身体表面的幼虫 2、生活史: 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旋毛虫型,旋尾线虫型,原圆线虫型,丝虫型,龙线虫型、 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型,蛲虫型,毛尾线虫型,钩虫型,圆线虫型 四、棘头虫 1、虫体为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等不同形态,前端有一个与身体成嵌套结构的,可以伸缩的吻突,其上有有小棘或小钩,体不分节,有假体腔,无消化系统 2、生活史:中间宿主为食粪甲虫和昆虫。虫卵→棘头蚴→棘头体→棘头囊(有感染性) 3、★蛭形巨吻棘头虫外形与蛔虫的区别 蛔虫虫体是圆柱形,前端细钝,后端粗尖;棘头虫头部有吻突,体表有环纹,前粗后细 五、原虫 1、寄生于动物的腔道,体液,组织和细胞内,可致病或不致病] 2、发育史:无性繁殖包括二分裂,出芽生殖,裂殖生殖 有性繁殖包括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3、包括锥虫,巴贝斯虫,球虫,泰勒虫,弓形虫等 六、节肢动物 生活史: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有翅的成虫,如蚊,蝇,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