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金冲及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像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像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史观题是高考常考体型之一,随着史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史观被纳入考题之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的评价的常考内容。这几年常考的史观有: 多元史观应用示例: 1.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前后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经、思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点。 (4)革命史观: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些地区的人民的反抗具有正义性。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是世界各地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2. 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近(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 (5)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 用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

辛亥革命电影评论

每每想起辛亥革命总是让人不自觉就抱着一颗敬畏之心,此次我看了辛亥革命的电影版仍有震撼。 电影《辛亥革命》的评论有很多,大部分都在评论它的真实性和演员,但是我认为不管演绎着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历史人物不可磨灭,历史事件不可改变。所以上映以来,获得了许多诚恳、客观、冷静的肯定与赞誉,或许正贴切了这部影片所追求的气质,无意渲染,不事铺张,却自有一副鲜明面目,结实筋骨。 《辛亥革命》塑造了一大批革命党人和革命先驱们救国救亡、英勇不屈的动人形象。“就电影所涉及的时间段而言,孙中山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进行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才回到国内。如何完整表现孙中山对于辛亥革命的作用,成为影片创作中的关键。”任仲伦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影片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双线并进的结构,来体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重要的思想影响。” 电影的时间之轴始于1907年秋瑾牺牲,终于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在浩瀚的史料面前,影片的叙事选择了篇章式史诗的手法,真实地为观众展开了从“血染黄花岗”到“武昌城首义”,再到“阳夏保卫战”,最终“建立共和制”的历史画卷。《辛亥革命》在“描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一些写意化的色彩运用和工笔式的语言推敲,体现出一定的表现张力。革命到底是什么?片中台词更有张驰力短短几句话就完美代表了革命林觉民说“王氏宗亲,贵族官吏,因循守旧,粉饰虚张,而老百姓呢?各个都是苟且偷生,愚昧无知。” “堂堂华夏,不齿于列帮,被轻于异族。” “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 “大清索我的命,我株大清的心。” 秋瑾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 “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孙文说,革命就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 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辛亥革命到底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呢?同盟会的纲领不是讲吗,建立民国,民国建立就是胜利了。“至于它建立以后怎么样,我不管,反正建立了民国,中华民国有了,这是胜利了。”是不是真正的民国?孙中山自己回答说,民国徒有其表,我打倒了一个皇帝,转生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皇帝,这个皇帝是什么,军阀、官僚、政客。我打倒了一个专制者,出了无数的专制者。临终前,孙中山亲口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印证。就是辛亥革命是胜利了,取得了重大成果,是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但同时它在根本意义上、终极意义上没有完成,为后继者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空间。又过了三十多年,终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民主革命基本完成。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真实再现历史是影片叙事的基础。《电影》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赵葆华评价道:“《辛亥革命》是一部表现文艺工作者在重要节点、重要事件前态度立场的作品,表现出一定的文化立场、文化自觉和文化尊严,是一部诚意之作。” 既着墨大人物,又不忽略小人物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在人物塑造方面既能着墨于大人物,又没有忽略小人物,宏观和微观把握得很到位。”电影主创人员在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历史上,许多人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它没有改变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完成,从这个角度而言不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它的历史功绩虽然卓越,但却是在“欢呼声中失败”了。 上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终于在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国,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伟大作用,不可泯没。按照某些人的论点,辛亥革命不过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所主张的“激进主义”思想的结果,因而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历史事实证明,这场革命绝非某种主观意愿和人为因素的结果,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产物,是清政府十分腐朽,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一句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世纪初,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声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沦为“洋人的朝廷”。由于它的卖国和腐朽黑暗的统治,不仅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与立宪派的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日益走向孤立的境地。据统计,1902年到1911年,全国各地此伏彼起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失败。但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社会、革命、民族甚至世界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其一,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其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三,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其四,为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并不认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认为辛亥革命仍然是旧式的革命,它导致的政治变动并无实质性意义,或者说是换汤不换药。它没有也不可能跳出王朝更替的传统,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新型的民主政治和崭新的政治秩序。其二,认为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它造成了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更严重的是,它导致了启蒙的夭折和历史进程的中断,在政治上反而搞糟了;其三,认为革命的政治作用不在于推翻权威,而在于填补权威的真空。辛亥革命破除旧权威是胜利的、成功的,但建立的新权威未获成功,造成政治稳定性的丧失。因此,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并未终结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衰败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一再被延误就是必然的现象了。 辛亥革命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意识。其一,自由平等意识;其二,民主共和意识;其三,法治意识;其四,独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个性意识。虽然革命派的宣传与思想动员并不深入,难以取得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之功效,但是它戳穿了君权神授的外衣,催生了初步的国民意识,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其一,辛亥革命动摇

关于辛亥革命的看法

关于辛亥革命的看法 内容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我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关键词:辛亥革命,封建专制,民主革命,武昌起义,临时约法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华夏大地的伟大变革,它就是辛亥革命。漫漫百余年过去了,如今回望这段历史,几多感叹。关于对这次革命的看法,我表达一下我自己浅薄的观点吧。 一方面,辛亥革命是胜利的: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①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此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不能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②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它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正如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③而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政治斗争的软弱和妥协;革命党人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对帝国主义存在妥协和幻想,害怕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又不敢发动农民把反封建斗争进一步深入发展,只望尽快结束革命,稳定秩序。脱离了广大的工农群众。地方政权基本为立宪派、旧官僚所控制,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思想占上风。没有统一的坚强的领导组织和核心。内外压力大,又不敢发动广大群众反击,因而孤立无援,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 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时间的脚步,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经过辛亥革命,民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摘要]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是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的讲话,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纪念孙中山先生》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撰写的文章,这篇纪念文章是在中国共产党成功引导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对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所作的一次新的全面、科学的历史评价。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代表性著作。 [关键词] 毛泽东;孙中山;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a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11)09-0014-007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是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的讲话。现已收入《毛泽东文集》第6卷。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了,“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1](p667)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性质所作的科学判断。但是,在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时,一部分党外民主人士对共产党人讲“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觉得不妥,在感情上有些过不去。为此,毛泽东在宪法草案通过后发表了这个讲话,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 《纪念孙中山先生》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撰写的文章,发表在1956年11月12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上,现已收入《毛泽东文集》第7卷。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毛泽东对孙中山始终怀有崇高的敬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多次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这篇纪念文章是在中国共产党成功引导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历 史条件下,毛泽东对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所作的一次新的全面、科学的历史评价。 毛泽东一生酷爱历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诸多评说。《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和《纪念孙中山先生》,是他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两篇重要的代表性著作。 一、人类历史上几次性质不同的大革命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总趋势。为了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到了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不同性质的大的革命。 1.奴隶主推翻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毛泽东指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的革命,是奴隶主推翻原始共

对辛亥革命的几点看法

对辛亥革命的几点看法 自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开始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在这2000年里,中国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及文化成就的同时,也逐渐的落后与世界社会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在安稳度过了相对繁荣的1000多年后,西方国家对社会制度的探索开始呈现百家齐放的局面;而在古老的东方世界,中国仍然片安于一隅,做着天朝圣国的美梦。在西方用从中国火药研究得来的洋枪大炮侵略中国的时候,腐朽而落后的中国封建地主们选择了一味的退让和妥协。所以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下面我想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1)封建社会的内在落后性:政治学观点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纵观历史,当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质变后,其落后的社会制度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 进一步提高。纵观中国历史,从奴隶制社会上升到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中国步入到封建社会的前半段时间,客观的说中国的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长足 的进步,不光是物质经济方面,文化上也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在文化上面,春 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我们在文化方面领先与世界,即便在当今这个物质文 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百家争鸣时期留下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都对社会的发展有 着积极地指导意义。明朝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 展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再看物质方面,也就是生产力方面,东汉蔡伦的造纸术; 隋唐之际的印刷术;宋元时期的火药;战国时期的指南针;水车等农用器械的发 明;都代表着当时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也都被世界各国所引用。综上所述,我们 可以发现,中国在封建社会所取得的成就是领先与世界的,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中国取得不朽成绩的同时,其制度的落后性 也在不断的突显。“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共有的一点,而这一点最深刻的表现就 是出现了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商人在封建社会是地位相当低下的阶层, 这也直接导致了市场发展的滞后。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物物交换,商品经济 是最能提高生产力,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有效的方式。 2)封建社会对经济探索的落后性:仍然从观点一来谈,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所以,在中国,各朝各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试图通过改革的方 式来缓和由于生产力发展所体现的社会矛盾。例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明朝张居正的改革,王安石的变法。这些变法其实从某些方面的确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但是,其落后性也同样显而易见。剖析这几次有 影响力的改革,都是着力在农业上下功夫,例如对落后赋役的改革和在征兵制度 上的改进。但是其共同点就是,对商业方面决口不谈,对关乎民生的重大物资采 用的是国家垄断的政策,例如对盐和粮食的控制。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商品经济 发展的长期落后,甚至于在当今,这些制度也依然影响着中国。而这些变法的根 本落后性并不在于这些变法对商业的控制,而是在于这些变法者所代表的阶级, 即封建地主阶级。这些变法者所处的阶级直接影响着变法的宽度和广度。从历史 上客观的判断,保护着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变法局限性严重,不能从根本上反映 当时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矛盾。从而也不能很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个人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变法从本质上讲是失败的,也改变不了中国被 侵略的命运。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末年,随着中国封闭的社会被强行打开,西 方的先进的思想也得以传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手中。所以在1898年,康熙帝,康有 为等封建地主阶级掀起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但是这次变法遭到了失败,分析其 历史原因,在于照搬西方改革经验,不能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违背了万事皆 有特性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不能做到真正的实事求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加

各种史观

各种史观专题训练 熟悉各种史观的内涵: 1、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关键词: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 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关键词: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 全球史观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又称为整体史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一演进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战后尤其是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3、文明史观(关键词:传承、交流、融合)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①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②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③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④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4、社会史观(关键词:生活化、大众化)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研 究的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5、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6、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运用各种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2.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同史观认识 (1)革命史观: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doc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2篇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一 本课教学是经过了充分准备的,最初的目的是想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个目的太大了,于是进行了修正;重在探索新课程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的具体方法与注重事项,同题授课之后,经过同事们的指正,我颇有些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尊重新教材,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这一点对于在规定学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根据课标,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课程有"衔接",但"避免简单重复",强调"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和内容选择上的"基础性、时代性"。无视于此,想在新教材中融入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势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会违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据此,我确定的知识体系也分为两部分即"过程"与"认识"。 二、尊重历史,求真求善,合理组织使用课程资源。历史会因教材转述而部分失真,如本课下面一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此,一,孙中山最初并不追求共和;二、革命团体光复会只反清并不追

求共和;三、反清与狭隘反满思想结合在一起的。这里,我引入了孙杨之争,兴中会,光复会的入会誓词,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并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共和革命的复杂性。教材不是全部,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资源的整合水平才是真正的课程质量标志。 三、尊重学生,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教学观认为,对于给定的内容,师生都有其自身的理解,教学就是这种"个性化理解"的交流及其后对给定内容的再理解。对教师来说,首先要界定"给定的内容"并加以整合,然后呈现给学生(此点上文已述);其次,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调整,以促成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本课教学中,我对教材文本的独特理解在于:辛亥革命的过程,其实是共和从理想到现实,从少数人的追求到"深入人心"的过程,同时此过程又是革命与立宪,反清与共和交互作用的过程。据此我把整合的资源呈现给学生,这就是预设。从学生的角度看,面临的"给定内容"包括教材和教师出示的相关资料。用教材解析资料,或用资料加深对教材,甚至是课标的深层理解。是学生课堂学习必须注意的两方面,这就是生成。本课教学中,学生正确比较兴中会,光复会,同盟会宗旨等的过程,即是生成过程的重要方面。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认为较成功之处,也可能是同事们一致肯定的"符合课改方向"的体现。以下再谈几点不足。 一是知识体系的板书要更具体些。 二是要进一步转变史学观念,加强历史学科修养。 三是要把握知识与能力的深浅度。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二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历史史观的总结归纳 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多种史观来纠正我们过去历史研究的弊端,这些史观被大量的运用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高考题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之有关的题目,因此影响了我们备考的方向,在这里我将各种史观及典型的题目总结如下: 一、现代化范式(现代化史观)的主要观点及典型试题 1、主要观点 现代化范式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用“现代化范式”指导的命题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5页)。 例题1,2011年滨州二轮模拟.(25分)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中国在15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新大陆及其银矿资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 材料三“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8分) 材料四“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4分)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1、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 (1)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结果: ①早期工业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促进中国早期代工业化,也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早期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促进了早期政治民主化,它们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各阶层对清王朝的失望。 ③早期教育近代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革新运动成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育了一批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④早期思想近代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林魏新思想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为主的思想解放,19世纪中后期,西方的社会进化、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推动辛亥革命。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 ①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短暂发展,为工业化进程创造条件。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民主化的重大突破。 ③颁布资产阶级《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民主化、法制化的丰碑。 ④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⑤教育上,兴办新式学校,改革教育内容,促进教育近代化。 ⑥社会生活上,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2、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果,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1)辛亥革命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方文明的数次碰撞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缓慢过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加速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促进了代表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创办了一批传播工业文明文化的新式学校,培育了一批接受工业文明下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都为辛亥革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①它结束帝制,建立民国(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创新政治体制,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②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③三民主义融合中西,推动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全球化的结果,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辛亥革命是全球化的结果: ①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火车轮船飞机电报电话等新交通通讯工具广泛应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度文化向世界扩展。 ②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代表工业文明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和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从西方传入中国。 ③清王朝在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表现令人失望(消极抗拒、主权沦丧、矛盾激化、创新能力消亡等) (2)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①孙中山等辛亥革命的骨干活跃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华侨和部分民主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加强了世界华侨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②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面粉等中国商品大量出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③辛亥革命在亚洲率先确立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联系。 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剪辨易服、移风易俗促进了中西观念习俗的认同度,有利于中国与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4、从社会史观看 剪辫易服、移风易俗,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使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社交礼仪进一步融合中西。国民风尚为之一新 5、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是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他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敢发动群众,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得不到最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不敢明确反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6、从唯物史观来看: 辛亥革命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的要求,是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思想解放、民族觉醒。促进经济、政治、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近代化,密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但他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敢发动群众,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得不到最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不敢明确反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高考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一、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二、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三、多元史观解读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4.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