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20 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 10或 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则为超老年型。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从80年代开始广泛实行计划生育。而此时的医疗水平也在逐步发展,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迅速增长,青少年比例开始下降。199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为9.49%,达到1.14亿;1998年为9.97%,达到1.24亿;1999年为10%,达到1.25亿。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2988万人,占总人口的10.33%,65岁以上为8827万,占总人口的6.96%,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764万,占总人口13.26%,高于五普2.93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万,占总人口的8.87%,高于五普1.91个百分点。到今年(2013年)年底,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根据现在的增长速度,预计我国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近2.5个亿,老龄化程

度将达到17.7%。老龄化不仅时间缩短,而且程度更加严重。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数量大。

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较晚。

法国186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过了7%,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现在已达到15%,属于超老年型国家;瑞典于19世纪初第二个进入了老龄化国家,1890年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7%。随后西方发达国家也先后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英国、德国在1930年,美国在1945年。还有就是日本,其情况比较特殊,受到二战的影响,直到197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才达到7%,但06年9月就占到人口总数的20.7%,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反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进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相比,不过,随着 80 年代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大幅度进步、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生育率水平的稳定下降、平均预期寿命的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阶段呈现出迅速加快的趋势。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老化,最早的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就开始了,一般在二十世纪中叶成为“老年型国家”。而我国到二十世纪末才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人口老化比发达国家晚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较快。

尽管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比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对要晚,但是近 20 年来其推进的速度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表1 自1953 年来自中国年龄结构演变的历史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人口普查和 2005 年人口抽样数据整理而得

表1显示,1953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仅占总人口的 4.41,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增长模式。到了改革之初的1982年,近该指标上升到 4.91,30 年内仅增加了0.5个百分点。进入1990年,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了成年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到5.57,同一时期的少儿人口比重却大幅度减少.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中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到 7以上。由此看来,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由成年型进入老年型,前后仅用了 20 年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经历

了115年,瑞士经历了85年,美国经历了66年,英国和德国经历了 45 年,时间最短的日本也经历了25年。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数量较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 20 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2004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43 亿,2014 年将达到 2 亿,2026 年将达到 3 亿,2037 年将超过 4 亿,2051 年将达到最大值4.37亿,将占总人口的11%,之后一直维持在 3—4 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 世纪上半叶,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占亚洲总人口的二分之一,21 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有快有慢,人口年龄结构的地区差异也很大。主要表现为:

第一,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 年,比全国进入老龄化提前了20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 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 33 年。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老年人口 2000 年已达 238 万,占总人口的18.5,到 2025 年将达到最高峰 468.8 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 2000 年老年人口为 188万,占总人口的 14.6,到 2025 年将会猛增到 416 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 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第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中西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10个省市(直辖市)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在1993年已经超过了10%。而农村老龄化程度因为户籍限制农转非和大量年轻人口外出到城市打工而逐年提高,老龄化进程加速。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这种城乡老龄化倒置的状况也会持续到21世纪中叶。

(三)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未富先老的特征十分明显。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现渐进推进的特点,这些国家基本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社会福利事业相当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年型社会,因而,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对比而言,我国的老年型社会则是在综合国力不强的情况下到来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 GDP 基本在 5000 美元到 1 万美元,而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人均 GDP

还不到 1000 美元。日本在 1970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1689美元,比我国 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高 50以上。这就是说,我国的人口老化将快于经济发展,超过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强调说,从没有一个国家尚处于中国这样的发展阶段便开始老龄化,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口的自身老化程度也在加深。按照人口学对老年人口的细分及认定,60-69 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 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人口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未来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平均增十古来稀”长速度将为 2.3,而同期 80 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为 4.2,未来我国高龄化的速度将远远高于人口老龄化的平均水平。据估计,到 2050 年,我国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规模有可能超过一个亿,约占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 22左右。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机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而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五)我国是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不发达地区,到 2000 年 65 岁以上人口在本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南亚平均 3.7,非洲为3.3,拉丁美洲为 4.6,中国是6.9。这就使我国作为经济落后国家在寻

求老龄化对策方面没有类似国家的经验作为参照系。

此外,女性人口老龄化高于男性人口。如 1988 年我国男性人口平均寿命 67 岁,女性人口为 70 岁。

展望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有关专家的推算,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将在 2010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10年全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2.2,比2030年将上升到 23.2,20年前将增加21个百分点;而到了2050年,同一指标将达到30.7。

(六)老龄化城乡倒置

从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来看,多数都是城镇老龄化的程度高于农村,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农村老龄化程度要比城镇高出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倒置的状况一直要延迟到2040年。之后,城镇的老龄化才能赶上农村老龄化,而且超过农村老龄化,并且逐步拉开距离。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

(谈一谈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关系。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而又部分人认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因为计划生育造成的,这是个很严重的误区。

第一,老龄化的产生和加快,是特定历史时期人口状况引起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根本原因。80年代以前,我国人

口生产缺乏计划,增长快,基数庞大,逐渐阻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总人口数量增长变慢,而此时的老年人口数目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数量,因为先进的医疗卫生水平,老年人的年龄也在延长,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及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使老龄化问题凸显,而不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

第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我国人口老龄化突出的问题在于老龄化人口绝对数量的庞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减少未来60年以后老年人的数量,使2030年后老年人口的数量大大减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稳定了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控制了人口总量的增长,有效地缓解了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第三,计划生育政策仍是我们应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数量大、老龄化严重仍是我国面临的长期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可以降低社会总抚养比,为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提供人口基础,应长期坚持。)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当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计划生育工作都存在巨大的影响。

(一)就经济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使国家对老年抚养的财政投入增加,养老金数额的增大使社会负担增加。老

龄人口的剩余、劳动人口数量的萎缩也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发展和经济竞争力将被削弱,经济高速增长将受制约。

(二)就社会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在劳动力规模、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老年服务等方面增加了压力。

第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直接冲击了劳动力规模。据专家预测,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规模将逐渐缩小,数量从3.53亿减少到2.57亿,比重由48.76%下降到30.20%,下降18.56个百分点,45—59岁年龄段劳动力规模扩大,从1.37亿增加到3.16亿,比重由18.88%上升到37.16%,上升18.28个百分点,劳动力老化趋势显著。劳动力老化将会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当劳动力年龄过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欲望和实际量将减弱,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降低,可能引起结构性失业。同时,老化的劳动力影响人才流动,对科技转型升级产生影响。

第二,人口老龄化严重挑战了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的增加必然使养老金支出快速膨胀,风险加大。现行的养老保险是实际现收现付制,养老金需要依靠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现金。老年人数的增加使养老保险基金产生总量不足的问题,国家需要财政来弥补,势必形成负担。而且随着青少年人口数减少,家庭规模也逐步缩小,社会养老开始取代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家庭人力资源的紧缺加快了传统养老

方式的衰弱。在部分经济落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善的地区产生了严重问题。

第三,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医疗保险制度的风险。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因为退休人口增加,老年人口医疗费用逐年增长,老龄化增速幅度大于缴费人口增加,医疗保障制度就产生了压力。根据统计显示,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组人群的3—5倍。老年人口的增加和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直接影响到医疗补助支出。

第四,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和老年服务带来影响。因为老龄化进程,逐渐增多的空巢家庭使老人的生活、精神照料相对减弱,各种护理问题将成为社会化难题。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长的加快,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大约等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增长,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人群将超过1.3亿,占总人口比例的9.1%。为这些老人提供相应的老年服务非常必要,这对社会服务和各种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就人口发展而言,人口老龄化也给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

第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家庭养老负担促使人们想要多生子女来减轻。现阶段我国养老制度仍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尤其在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养老制度未健全区域,

养老负担对于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压力过大。“多子多幅”的思想仍然存在,人们企图以“多子”来专家养老负担,对于我国人口数量的控制有影响。

第二,人口老龄化使“养儿防老”的观念更甚从前。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加,老人在生活、精神、情感上的需求也大幅度提升。老年人的需求因为社会服务的缺失很大一部分由儿女承担,如果膝下屋子女或少子女,晚年就没有保障,各种生理、心理压力增加,这种压力也严重冲击了计划生育的开展。

第三,人口老龄化拷问着计划生育的效果。老龄化的发展势必引起社会家庭结构的缩小。“四、二、一”家庭逐渐普及,“无兄弟姐妹”现象也很正常,这种小型家庭结构可能引起亲情淡薄,情感交流减少。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有一定冲击。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潜在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主要包括:一是人口老龄化为改革和完善现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政策决策者在充分认识到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客观、全面、前瞻的公共政策体系。二是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结果使我国人口总抚养比相对比较低,由此形成了相对比较稳定的人口红利期,这也为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为迎接重度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三是人口老龄化还为积极培育老年消费市场,切实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以及文化需求,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人口条件。

显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实实在在的,而其积极影响则是潜在的,需要我们采取积极应对的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消极影响,以利于促进代际的公平与和谐。

三、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我们的做法)

进入 21 世纪之后,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的阶段。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因而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具体地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前提。国际经验证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国际劳动组织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社会保障危机”,主要原因并不是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而是经济增长速度的缓慢和失业率的高居不下。如果失业率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老化对

社会福利支出的压力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因而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需要保持较快而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保持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二,建立和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应包含四个有机联系的层次:(1)养老金制度,包括政府设立的养老基金、社会承办的养老储蓄和养老保险;(2)老年福利制度,包括政府和社会分别设立的老年福利基金,用以对烈军属老人、病残疾老人及其他(3)老年服务体系,包括为老年人有特殊困难的老人提供救济和优抚,对有杰出贡献的老年人实行嘉奖;(4)老年人法规,用以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再就业服务的各种组织服务项目、配套设施、管理机构等等;确认和保护老年人在生存、享受、发展等方面的正当权益。此外,还应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如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

第三,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这是满足老年人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人口老龄化呼唤老龄产业。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市场专家指出,全国老龄消费者中每年有 100 亿的购买力没有实现,换句话说,老龄产业现今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随着老年人口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以

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现实要求。换句话说,人口老龄化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冲击,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第四,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我国当前实行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理念的人口政策,这对控制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新的人口政策,逐渐放宽生育控制政策,避免人为加剧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和“未富先老”的进程,以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人口结构的平衡发展。

第五,继承、弘扬和宣传传统敬老、爱老、养老的伦理道德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代际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既要依靠必要的法规,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和道德的建设。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尊重、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奠定基础。

综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老龄化问题,我们应该树立较强的老龄意识,树立正确的老年人价值观,充分调动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积极性,将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小,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老年人才资源

将包袱化为财富。

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年化时期。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性趋势。美、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早已跨人老龄杜会,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96%,已进人老龄社会。由于我国人口本身特有的特点,导致人口老龄化引发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复杂。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劳动力供给格局、社会保障体系、传统家庭结构等都造成持续冲击。能否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福祉。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与那些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全国人口第五次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相当于老龄人口位于世界第二的印度的2倍,第三的美国的2.5倍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到2050年,增加到4.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占亚洲的35%,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总和还多。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年均递增3%,远高于总人口增长率1.68%,大大高于欧美等国,也略快于日本。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

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问题浅析

摘要:对许多发达国家而言,老人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峻问题。新加坡用很短的时间就使其政治经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同时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相应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研究总结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对于老龄化严重的当今世界来说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新加坡老龄化的现状、老龄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进一步解决新加坡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加坡;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问题 对许多发达国家而言,老人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峻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和谐持续发展,也能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加坡在独立后的短短50年内,不仅实现政治经济的繁荣,迈入发达国家之列,成为亚洲“四小龙”,还让国民享受到较好的福利政策,实属不易。研究总结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对于老龄化严重的当今世界来说仍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在低死亡率和低出生率的双重作用下,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突出。据《2010年新加坡及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数据显示,同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相比,2000年,新加坡老龄化程度高达16%,这个数字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差无几。新加坡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晚,但老龄化程度却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仅比美国的18.2%低2.2%,比澳大利亚19.5%低3.5%。同时,根据《2010年新加坡及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状况(%)》显示,新加坡的老年人人口的增长速度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从1975-2000年的4.2%下降到2025-2050年的0.8%,同其他国家相比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据预测,2025-2050年新加坡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迅速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结束,呈现老龄化进程时间短且速度快的特点。“在2030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80万以上,所占比例高达18%,换句话而言,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二、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实际问题 根据国际对老年型社会的定义标准,新加坡早在2000年就已经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赡养问题、收入保障问题都已出现,不容小觑。 (一)收入保障问题 新加坡政府借以1955年实施的中央公积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cpf)来解决养老问题,虽然之后发展较好,但是这一制度自身的缺陷也凸显出来。“一位外国记者指出,‘在现在45~50岁的人中,有27%的人还没有存够退休后能赖以生活的钱。’”[1]多数老年人利用公积金制度养老,但中央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是靠公积金的完全积累实现,没有再分配的功能,无法体现社会互助共济,对年轻时丧失劳动力和低收入者的人,往往由于工龄太短,缴纳公积金太少,导致老年生活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没有存款或存款较少的老人(尤其是高龄)而言,中央和家庭都无法保障其晚年生活。对有存款的老年人来说,公积金制度也未必能够完全保障,因为退休之后,公积金全部退还给公民本人,由本人自由分配。但有的老年人“乐而过度”,花钱没有节制,很快就将公积金挥霍一空,导致晚年生活潦倒。 (二)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医疗照顾和住院治疗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老年期通常是医疗花费最多的阶段,但同时也是个人收入较少的阶段,这样的矛盾造成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新加坡政府推出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schem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scheme)和增值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plus scheme),统称3m计划。公积金局规定会员在达到最低取款年龄时需在保健储蓄账户中留下一笔“最低存款额”,但这笔存款并不一定能应对医疗

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 的影响与对策 学生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301 学生姓名(学号)张彤彤(20132240)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5.6.6 2015年6月6日

课程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张彤彤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二)造成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二、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的影响 (一)土地粗放经营,生产率下降(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农民个人负担加重,农业投入受到牵制三、农业人口老龄化时期下的农业发展对策(一)高度重视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二)继续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三)创新农村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论文选题要符合公共管理课程论文要求,立题明确,论证要充分,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论文格式要符合规范要求。严禁抄袭,借鉴他人的观点,必须在文中进行数字标注,并在参考文献中进行相应标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搜集,进行论文的写作。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观点。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5.4.3 完成论文日期2015.6.6 教研室意见(签字) 院长意见(签字) 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劳动力转移,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兼业化的现象提前到来,但是我国农业却尚未实现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农村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农民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仍然缺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政策体系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制度安排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建议全社会统一思想,共同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尽快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逐步形成多层次的老龄政策体系,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策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然而,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所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地,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然结果。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则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结构呈老龄化状态。 (二)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这些省市全部属于东部地区。2012年,有天津、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8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其中属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各有3个,属于西部地区的有2个。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区增多,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现状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32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举足轻重。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如上所述,由于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作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

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因此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口的老龄化产生了诸多的经济及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措施还不能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的挑战。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的分析,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的措施和对策。【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障 一、引言 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其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不仅将是持续的,同时也将是全方位的,其中既包括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持续压力和挑战,也在一

定程度上暗含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等方面带来的良好历史机遇。事实上,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老龄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是涉及国家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趋利避害,实现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教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决定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育率

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到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整个人类社会能在资源保证、环境良性状态下持续、健康发展,而人口老龄化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带来不可回避且深层次的突出矛盾。使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就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总体来看,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是1490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1、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

浅谈人口老龄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在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 (一)规模大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583万人(这个数字是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人口),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二)速度快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以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三)底子薄 西方国家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大约1万美元的程度后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仅800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 (四)负担重 我国是在没有社会保障积累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只能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一代人要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的同时,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部分资金。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与对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与对策 摘要: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今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更是确切的表明我国人口增长已由“高、低、高”过渡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解决对策,惟此,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人口环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特点,对策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国家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据此,中国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了。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快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1.8亿,而且每年还以500万-800万的数量不断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接近1.3亿,而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3.32亿,超过总人口的23%。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表现的尤为严峻。根据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的介绍,目前,在我国31个省市当中已经有26个省市进入到老龄化的状态。在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数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的分布也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其实并不是我们中国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它是世界的问题,甚至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这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人口红利”时代的消失,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在代际分配上也会产生某些不公平;在老年人的方面,养老保障和健康医疗是它的两个主要问题。 2.地区发展不平衡 大中城市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大中城市,如上海市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8.5%,北京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由原来老龄化城市高于农村而变为两者正在接近农村向城镇流动的年青人口增加,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机率高,生理自理能力差,因此需要经济和生活照顾的双保证。 3. 城乡倒置显著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 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 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 即农村老年人口在农村总人口数中所占比例要大于城市老年人口在城市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农村人口老少比大于城市的现象。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视角下,我国农村养老面临诸多问题,为此,应建立多层次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农村社区为老服务业发展;制定实施人口均衡型社会发展战略。 4.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高,是由于女性人口的平均寿命高干男性,女性人口平均寿命高是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人口的平均寿命就越高,女性寿命高于男性的差距也就越大。 5.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受生育率降低和寿命增加的共同作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不能将人口

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内容摘要:在发达国家人口走向老龄化的同时,中国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面对未富先老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本文先介绍了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总结了老龄化待来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既有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数量多,地区差别大。 (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内地各大城市都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我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规模大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总人口为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 2速度快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以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3底子薄 西方国家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大约1万美元的程度后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800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 4负担重 我国是在没有社会保障积累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只能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一代人要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的同时,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部分资金。 二.中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出现了生育高峰,这些婴儿在60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最终进入老年期。 (二).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 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10多年间提高到近60岁,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老龄化下财政政策改进探讨 【第一章】人口老龄化税收政策健全导论 【第二章】人口理论与财政理论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3.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现状及问题 【4.1 4.2】人口结构预测与预测人口红利情况 【4.3 4.4】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财政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借鉴 【第六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参考文献 第三章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3.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3.1.1 人口老龄化的规模现状 国际上如果一个地域内60 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了当地总人口的10%,或者65 岁以上的人达到了总人口数的7%,那么就称之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比例达到了14%就称之为进入老龄社会。 依据上述标准,我国在200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就

已经达到了7%,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4 年起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 世纪我国的老龄社会现状不会出现改变,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20 年)被称之为“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约30 年)被称之为“加速老龄化”社会,第三阶段就达到了“稳定的重度老龄化”社会。到2030 年,我国将会有 3.6 亿老人,也就是说10 个人中60 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就会有2.5 个。 1.老龄人口数量多、基数大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10 年11 月,我国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 1.78 亿,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3.32%.其中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9 亿,占我国人口总量的8.92%.如下图3-1 我国65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成上升趋势,并且我国从2005 年起65 岁以上的人口就已经过亿,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图中可以看出,1982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仅为 4.9%,到2012 年,该比例已上涨为9.4%,而老年人口数也从1982年的4991 万人上涨为12714 万人。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数量庞大,将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医疗等的压力,会对财政平衡带来挑战。 2.老龄化人口增长速度快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在进入90 年代以后不断加快。从90 年

浅谈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浅谈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 的影响与对策 学生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301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6.6 2015年6月6日 课程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张彤彤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二)造成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二、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的影响 (一)土地粗放经营,生产率下降(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农民个人负担加重,农业投入受到牵制三、农业人口老龄化时期下的农业发展对策(一)高度重视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二)继续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三)创新农村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论文选题要符合公共管理课程论文要求,立题明确,论证要充分,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论文格式要符合规范要求。严禁抄袭,借鉴他人的观点,必须在文中进行数字标注,并在参考文献中进行相应标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搜集,进行论文的写作。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观点。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5.4.3 完成论文日期 2015.6.6

教研室意见(签字) 院长意见(签字) 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浅谈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劳动力转移,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兼业化的现象提前到来,但是我国农业却尚未实现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农村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农民的个人负担,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浅析人口老龄化时代农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 1、农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通过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比较可知,老龄农业从业人员比例正不断增加。1996 年末,51 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为18.11%,2006年上升到32.5%,年均增加1.44%。 2、未富先老。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老龄人口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老年人一生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条件艰苦,大都老来贫穷,且并无稳定的养老经济保障。 3、存在地区差异性。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不仅总体情况严重,在地区上也呈现不可忽视的差异。近年来,农业女性化问题也与农业老龄化问题相伴而生,农业女性化、老龄化趋势的快慢、程度,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呈现为西部快于和高于东部的情况。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 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人口的老 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 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 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 一、综观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五个特征。 1. 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 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 1.41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 2.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来势猛 老龄化可能是由于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能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 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 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 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 3. 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1 万美元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 4. 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北京市等都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 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5. 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人口学中认定,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过去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 说“活到70不稀奇"。我国高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 5.4%的速度增长。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10预防陈欢2010223641 摘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江泽民提出“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方针后,中国的经济就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以很快的速度赶超着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平.但是西方世界历史在2007年达到颠峰,人口老龄化问题随之出现。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精神物质得到进一步保障,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向后延迟.人口老龄化问题必然出现,相继的问题随之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是极赋挑战性的,也是非常棘手的。能否处理和解决好此问题,是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下个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加快解決 Abstract From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to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o jiang zemin put forward "all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the construction policy, China's economy is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ing, fast catch up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life level. But the western world history in 2007. It reached its peak,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appears.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reached a well-off standard, spirit material further security, life expectancy gradually backward delay.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is inevitable, have problems arise. Such a question for a developing nation, it is vastly challenging, is very difficult. Can deal with and resolve this problem, is related to the our country achieving a goal down the key. Key words:population aging Speed up solve 一.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年龄达到老龄,而不是指单一群体或个人年齢。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10%65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酌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而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0%并逐渐缩小,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到2004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数的10.97%。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二.中国人口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上升到2000年的8811万,占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将会日趋明显.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1.老龄人口步伐趋快性,趋多性。 2.老龄人口的“贫富差距”性。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最早出现在富人区,因为他们可以享受艮好的医疗设备,也有比较充足的物质精神保障。而贫民则沒有这些保障,平均年龄和富人相比就相对要低得多. 3.老年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农村老年人口高于城乡人口,出现倒置现象;再者便是发展地区高于落后及发展中地区,导致一些地区出现老年人口集聚的现象。四.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四.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中国以如此快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提要: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我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本文就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指出现状特点、分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人口老龄化;对策 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测算,2002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表明全球已经步入了老龄型社会。由此看来,人口老龄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重大社会现象之一。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照老龄化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有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并且继续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到204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1/4。可见,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数量大。 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较晚。 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进展相对比较缓慢。不过,随着80年代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大幅度进步、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生育率水平的稳定下降、平均预期寿命的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阶段呈现出迅速加快的趋势。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老化,最早的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就开始了,一般在二十世纪中叶成为“老年型国家”。而我国到二十世纪末才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人口老化比发达国家晚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较快。 尽管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比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对要晚,但是近20年来其推进的速度是其他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口发展的总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的一个重大改变,必然带来经济资源配置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如对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劳动力就业、消费、产业结构、未来经济增长以及对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发生是有其必然因素和客观原因的。现如今老龄化已经是世界各个国家普遍的问题,只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对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1970年,日本继西欧之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20%,这样的傻s现状将制约着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进程。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学术界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日本老人福利制度、年金制度等方面,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经济、家庭以及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加以综合研究的论述 日本人口老龄化发展和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过程。各国的老龄化情况大相径庭,就对日本现状老龄化来说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其历程和发展趋势首先看下面数据: (1)根据日本内阁府2006年的老龄化年度报告,截止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亿2770.8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为2560万人,占总人口的20.04%,75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口数为1157万人,占65岁以上人口 的45.2%,总人口的9.1%。 分析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1950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为41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为4.94%。伴随着经济起飞,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随之激增,只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97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为733万人,1980年为1071.9万人,1990年为1522.1万人,2000年达2204.1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至2539.2万人。35年内老龄人口数量翻了近两翻。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以前一直在5%左右浮动,但1950年以后迅速提升,1970年为7.1%,1990年上升到12.08%,2005年更是高达19.9%,平均5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 (2)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于2006年3月发表的报告,日本总人口数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的1亿2774万人以后,将进入一个长期减少的过程,预计2013年将大致回落到2000年的人口水平,2050年将减少至1亿零50万人左右。然而,总人口中的老龄人口今后还会继续增加,预计2013年将突破3000万人,2018年将达到3417万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1947-1949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龄期所致。而后,老龄人口数量还将缓慢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3586万人。届时,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5.7%,即平均2.8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 纵观日本老龄化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其发生老龄化的原因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