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 80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 80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 80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8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保守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2. 戈尔巴乔夫是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的继任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1988年的6月份,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提出了什么口号?

A.“革新苏共”

B.“还权苏维埃”

C.“多一些民主”

D.“多一些社会主义”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被称作“新斯大林主义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关于改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改革是一个渐进、温和的过程

B.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C.改革是执政者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D.改革是在原有的秩序框架内进行完善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别洛韦日条约》是由哪些共和国签订的?

A.哈萨克斯坦

B.白俄罗斯

C.乌克兰

D.俄罗斯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赫鲁晓夫搞“三驾马车”就是调整党政关系。

正确

错误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党内外“革新苏共”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革新苏共的过程中,要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

正确

错误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苏联人形成了观望的习惯。

正确

错误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正确

错误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分析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老人政府”的政治经济遗产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于1922年成为苏联成立后的第一任领导人。此后74年间,苏联更换了7位领导人。他们是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而后,戈尔巴乔夫先后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苏联总统职务,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取代,苏联的遗产被俄罗斯继承。 一部苏联史,也是一部后一代否定前一代的历史。斯大林否定了列宁的战友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勃列日涅夫、叶利钦又否定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苏联、否定了苏共。 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要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起。 戈尔巴乔夫是在人们对安德罗波夫以来的“老人政府”的一片怨怒声中升起的年轻新星。他生于1931年,1952年入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80年起任苏共政治局委员,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给人的印象是接近群众、富有口才、见解新颖、励精图治。但他上台后面对的是体制僵化、生产停滞、国库空虚、农业连年歉收、商品紧缺的棘手形势。苏联自1975年以来,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到戈氏上台时,已经延续10年整了。 2.成效不彰的改革:经济领域 到1986年,苏联的党政军高层充实了许多新干部,所有部长以上的高级官

员均受过大学教育、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工作经验。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根本性改革”仿真,并提出实行“人民自治”。在戈氏1987年的文稿中可以看出,戈氏起初改革主要是两个主题:其一,苏联经济制度的民主化,如分散管理、工人自我管理、工人参与管理、企业账面平衡、绩效工资制等;其二,引进市场经济成分,甚至允许扩大私人和集体所有制。 改革还包括一些私有化进程。 1985年,戈氏采取有限的措施允许市民以个人劳动者或者协作劳动者进行私人商业活动。 1986年《私人劳动法》和1988年《合作法》扩大了私人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手工业或服务业以及合作企业从事私人商业活动。 1988年《关于国有、合作和其他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决议》允许私人公司直接和外国公司进行贸易往来。 1990年国家的监管迅速减少,资本主义企业越来越公开地发展起来。 改革未见成效。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时,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3%,预算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严重。莫斯科街头,人们还在排着常常的队伍,苦苦等待一片面包、一根瘦的皮包骨的鸡腿、一些蔫掉的蔬菜。 经济体会改革的成效不彰,使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可以再激进些。”3.刹不住车的改革:政治领域 为了推动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议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政治公开化、民主化、自由化。 公开化改革导致对苏联历史的大讨论,苏共的阴暗面在新闻媒体上大曝光,大量历史档案解密,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大屠杀、大恐怖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专制。 自由化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游行自由等内容。最初,戈尔巴乔夫还强调“不允许利用公开化反对社会主义”,到1988年,他已经主张“毫无限制地公开化”,提出“意见多元化”、“舆论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戈尔巴乔

高中历史课时练习(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版

(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提高某些农产品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庄社员发展私人畜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这表明赫鲁晓夫认识到( ) A.工、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 B.新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弊端 C.农业集体化存在问题 D.优先发展重工业决策失误 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彻底颠覆了斯大林模式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3、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4、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引起了社会动荡 B.仍旧在旧体制内徘徊 C.面临巨大的阻力 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5、勃列日涅夫时期曾经建立农工综合体。农工综合体一般是由生产农产品的农庄、农场同加工农产品的企业、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联合而成。它们相互间或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或是把资金联合在一起,共同管理。下列对农工综合体理解合理的是( ) A.激发苏联市场经济的活力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与美国争霸,苏联处于相对优势 D.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6、1979年7月,勃列日捏夫出台改革措施,要求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使企业经营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这些举措( ) A.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调动了企业的自主性 C.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 80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启示课程的考试8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苏共党内上层的保守派是以哪位为首? A.契尔年科 B.利加乔夫 C.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 2. 戈尔巴乔夫是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的继任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1988年的6月份,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提出了什么口号? A.“革新苏共” B.“还权苏维埃” C.“多一些民主” D.“多一些社会主义”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哪位苏共总书记被称作“新斯大林主义者”?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以下关于改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改革是一个渐进、温和的过程 B.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C.改革是执政者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D.改革是在原有的秩序框架内进行完善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别洛韦日条约》是由哪些共和国签订的? A.哈萨克斯坦 B.白俄罗斯 C.乌克兰 D.俄罗斯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赫鲁晓夫搞“三驾马车”就是调整党政关系。 正确 错误 2.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在党内外“革新苏共”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革新苏共的过程中,要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 正确 错误 3.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苏联人形成了观望的习惯。 正确 错误 4. 根据姜跃教授所讲,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正确 错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1.背景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长期没有克服,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内容 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 3.结果: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的趋势加强。 4.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例题1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D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答案D。 例题2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答案C。 1.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 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991年年底,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脱离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戈尔巴乔夫本人在1990年引入的总统一职并当任了苏联总统。1991年12月25日独联体成立后,他宣布离职,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领导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中和各种外界原因下解体。苏联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资源丰富,人民的文化素质很高,但眼看着解体了,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放弃了独立自主;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问题在错误政策的诱引下全面爆发;戈尔巴乔夫个人妥协动摇、优柔寡断的决策风格。这些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苏联的历史遗产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这份遗产主要是的社会主义。其特点是: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排斥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经济结构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党专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政治局面,最高领导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个人崇拜风气盛行。这种状况无论是赫鲁晓夫时代,还是勃列日涅夫专政,又或者是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都是如此。虽然他们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所谓的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只是在其内部的小修小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正如曾担任过苏联人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的麦德维杰夫所说的那样:1985年之前,还没有一位国家或党的领导人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过改革,苏联国内的弊病被耽搁得太久了。的确,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的弊端暴露无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矛盾上:一是过“左”的路线及高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健康快速发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 【摘要】: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都遭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社会主义执政党必须适应时代要求的变化,改革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理论上讲,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改革,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党的根本性质、党的指导思想,与改革的根本目的相一致。然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非但没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非但没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反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本文力图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坚持尊重历史与反映现实相结合,坚持学习他人学术成果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从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入手,以新的视角探索改革与党的执政能力之关系,并提出党领导改革的一些思考。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初期,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新经济政策与改革政治体制的设想,以及列宁晚年关于改革政治制度的理想和实践,体现了列宁领导的政党在执政革新上的最初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29年到1936年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阶段。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度集中”,或叫“高度集权”。虽然斯大林模式在其前期对苏联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矛盾更加突出,已经到了不进行改革,其政治经济体制便难以适应社会客观要求的程度;换言之,斯大林模式已经成为阻碍苏联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首先对传统体制发动了冲击,之后的勃列日涅夫等人也对斯大林模式表达了改革的意图。但历史证明,改革均未取得成功。

到了80年代中期,即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面对国内现状和世界发展转折的态势,改革也就成为一种必然。1985年3月至1988年6月,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初期,以“加速战略”为核心的经济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为标志,改革的重点从经济体制转向了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内容,已经从一般的“公开性”、“民主化”、“意见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到“权力中心从党向苏维埃转移”,改革的目标从原来的“完善社会主义”转变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989年11月26日戈尔巴乔夫在《真【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改革执政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351.2 【目录】:论文摘要5-7英文摘要7-12绪论12-21第一节研究的起缘12-14第二节研究的重点14-18第三节研究的方法18-21第一章戈尔巴乔夫执政前苏共的探索之路21-46第一节列宁对苏共执政的最初探索21-30第二节斯大林模式与改革30-40第三节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必然40-46第二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发展变化46-63第一节初期改革46-50第二节以政治改革为重心50-53第三节“11·26”理论文章53-57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 陆南泉/文 至今,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和与对其本人的评价,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苏联剧变是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逐渐脱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本文并不准备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及其本人加以全面评价,而只是对在研究戈尔巴乔夫时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其把解决人的问题作为改革指导思想进行评述。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在推行体制改革的同时,一直在进行理论讨论,鼓励学术界大胆探索改革理论,使得在理论上有一个原则性的突破,以适应根本改革体制的需要。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改造经济机制,首先得改变思想,抛弃老一套的思维和实践模式。”(苏联《真理报》1986年2月26日) 从戈尔巴乔夫执政近七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戈尔巴乔夫提倡的新思维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实际上包括了当代所有的主要问题。”(《改革与新思维》,[苏联]米·谢·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新思维有关国内问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的一些主要原则问题,特别是根据根本改革体制而提出的一些新观点,这也是构成苏联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戈尔巴乔夫在整个执政期间,在其体制改革(不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过程中,一直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从改革的实践过程看,戈尔巴乔夫其指导思想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强调人的作用,人的积极性和人的利益是改革的出发点。 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发生了严重的变形,实际上建立的是“专制极权和行政命令的官僚体制”。在这种体制模式下,人不被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来使用,也就是说,把人当作党和国家机器的“螺丝钉”。这样的结果是,必然在经济上产生人与生产资料、劳动成果的疏远;在政治上产生人与政权的疏远。为了克服上述弊端,要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重新振作起来,发挥社会主义的潜力,克服人与所有制、与生产资料、与政治进程、与政权、与文化的疏远现象,从而需要明确人是问题的中心,明确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关人、人权问题,提出了不少看法。 经济体制改革:管理民主化与自治 从经济体制改革来看,解决人与人权问题,其主要出发点是:首先要使经济面向人,面向社会,全部生产面向消费者的要求,目的首先是使苏联能创造出无愧于现代文明的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保证公民经营自由;其次是要保证劳动者变成生产的主人。 为了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人、人权问题,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苏联特别强调了管理民主化和自治理论。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民主管理、自治、自我管理等概念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这是与他对上述问题给予的重视分不开的。他强调: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社会

审视戈尔巴乔夫改革

审视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 苏联的历史遗产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这份遗产主要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状况无论是赫鲁晓夫时代,还是勃列日涅夫专政,又或者是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都是如此。虽然他们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所谓的改革,但都没有摆脱 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只是在其内部的小修小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所有这些被积累下来的矛盾,都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可以说是积重难返。苏联的改革只有摒弃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戈尔巴乔夫在一定程度上也认识到这一点,如其制定的经济改革方案就是从体制改革入手的。但戈尔巴乔夫不清楚应该怎样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应该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上没有坚持,在不应坚持的苏联模式的弊端方面却仍然坚持,在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下,导致改革彻底失败的结局。二、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4月苏共中央召开全会,戈尔巴乔夫立即提出 加速战略,次年在苏共二十七大上将其系统化和具体化。该战略的目标是:到20世纪末的15年内,使苏联的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劳动生产率增长1.3~1.5倍,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加1倍。该战略将经济增长点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上,使苏联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不但没有得到调整,反而加重。据有关资料记载,1987年,苏联重工业比重已由1985年的74.8%上升到75.1%,甚至超过了战时1945年74.9%的最高水平。这导致苏联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与以前一样严重失调,从而违背了国民经济各部类按比例按调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的经济规律。 三、 新思维的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成长在斯大林时期,恐怖的大清洗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剥夺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也让他形成阴暗的记忆,他眼见其亲友在剥夺富农期间被契卡镇压。关于这一点他后来与其政治顾问斯拉文的谈话中作了专门评述。他认为,20世纪最主要的教训是:应当对人的生命采取另一种态度,也就是说,要人道地对待生命,看到生命的目的本身;另一个教训是,要通过民主机制和公开性来真正地实现民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教训和世界观的影响下,戈尔巴乔夫才形成了 新思维的理论。为什么看似正确的理论,在指导苏联改革时却导致改革失败了呢?原因在于,它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脱离了苏联的现实。 民主化本身并没有错。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戈尔巴乔夫抽象地、片面地谈论 民主化,脱离了当时苏联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情况,以致陷入民主化 万能论的空想。 多元化。多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指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取消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个是政治上实行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的推行使原来处于地下状态的非正式组织和持不同政见者从非法走向公开,反共反苏的势力借机大发展,而苏共失去宪法保障,执政地位岌岌可危他所宣扬的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对于苏联来说,意识形态就是它的心脏,当对这个伟大的意识形态的信任程度减弱之后,那么苏联大厦中的党政骨干结构必然要倒塌。 四、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放弃独立自主 为了缓和冷战所带来的国际压力,处理改革所产生的国内困窘局面,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改变外交战略思想,试图运用他所倡导的 国际政治新思维来换取西方大国的支持。不仅在经济上,甚至在政治上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戈尔巴乔夫都要看西方 脸色行事,反复掂量西方的反应。甚至为了讨好西方,不惜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让步,以致对西方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被西方牵着鼻子走。1987年,戈尔巴乔夫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晤之后两天里,曾在小范围内说: 没有欧洲,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解决,这是很明显的。还有欧洲的经验##,甚至在内部事务中,我们也需要欧洲,为的是进行改革。至于在对外政策中,欧洲更是无人可替代的##我们不能没有西欧这样的伙伴。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时间:1985年 2、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指导思想: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内容: 3、改革内容: (1)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4、改革的后果: (1)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 (2)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1)指导思想搞多元化 指导思想搞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背离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迈错的关键的第一步。所谓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质上是指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用别的思想或主义作指导,党就要变质,就不再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就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排斥和清除错误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因此,是不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于整个党或党员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一套理论。同时“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是社会民主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 (2)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葬送的直接政治原因。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多党制则是完全不适用的。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国家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只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产阶级专政是这样一种专政,它是由最后一个剥削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达到无产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它从根本意义上讲,它是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对国内仍继续进行顽抗的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即便是在资产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只要资产阶级的残余势力还存在,只要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还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滋生出来,只要国际范围

戈尔巴乔夫改革

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 我将从改革的必要性、失败的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 首先改革必要性即到底需不需要改革?回答是, 需要改革, 尤其是经济改革。 在戈尔巴乔夫上任时苏联国内外都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国内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及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不及十年前的一半, 政治上长期以来苏联实行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官僚、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权、财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之外,“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徒有虚名。 民族问题上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十月革命之后, 斯大林的自治化计划使苏联一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大俄罗斯主义, 再加上历届苏联领导人对民族问题认识不足, 使得民族问题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已积聚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积极推进改革,但是改革未能按照所设想的样子实现,反而成为历史。改革的悲剧结局是一系列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首先任何历史现象的终极原因都应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去寻找,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民族问题激化原因的考察,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现在看来,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矛盾之所以如此激化,并导致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未能重新驱动停滞已久的苏联经济,反而使它陷入空前的危机。经济改革的启动与重心的转移半途而废:联盟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调整不辨主次:对商品经济给民族过程带来的消极作用缺乏清醒认识顾此失彼:这些错误方略使得苏联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问题全面爆发,民族问题民主化、公开化和多元化使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民族分离倾向急剧增强,苏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必要性受到巨大挑战。最终导致了联盟解体这一历史性悲剧。 第二新思维的指导思想是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但只是抽象地、片面地谈论,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脱离了苏联的现实。 第三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 放弃了独立自主。为了缓和冷战所带来的国际压力, 处理改革所产生的国内困窘局面, 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改变外交战略思想, 试图运用他所倡导的国际政治新思维来换取西方大国的支持。 第四戈尔巴乔夫个人妥协动摇、优柔寡断的决策风格。戈尔巴乔夫不具备领袖素质, 在个人性格和领导风格上, 他犹豫不定、左右摇摆、优柔寡断, 在其执政的六年时间里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弱点。可以说, 戈氏的妥协、折中的决策风格不仅断送了自己, 而且也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综上,苏联改革的进程是复杂的,表面上看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实际上其根源还在于斯大林体制,当然,戈尔巴乔夫也犯了一些错误,其许多改革措施出台得过于匆忙,政策改变太快,他囿于传统思维,迟迟不肯进行价格改革,对市场经济也长期排斥。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归咎于戈尔巴乔夫,因为他也是苏联体制的产物。总而言之,历史并不如烟,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是非功过,还是由时间来决定吧!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2(岳麓版必修2).doc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已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岳麓版必修2) 南安宝莲中学傅文强 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是运动着的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贯穿本课的主题是苏联领导人在斯大林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但改革失控,苏联解体。对木课知识的把握就以此为主线进行。第一部分是“赫鲁晓夫改革”,主要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成效及其局限性;第二部分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应掌握勃列丨I涅夫前期在工业上推行的“新经济体制”及其效果以及农业改革措施,及其改革的局限;第三部分是“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掌握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 2.难点: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斯大林录相…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由此苏联的改革势在必行。斯大林逝世翻开了苏联历史新的一页。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先后几次进行经济改革,但是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自主学习

戈尔巴乔夫改革各种问题整理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意义)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经济: 苏联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长期衰退的困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依靠对资源的无限掠夺和限制消费取得的高增长率,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再也无法维持下去。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 政治: 长期以来苏联实行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官僚、精英阶层垄断了政权、财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之外,“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徒有虚名。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为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创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领导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贻误了发展和改革时机,国内问题堆积如山; 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是苏共提倡“革新了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动因; 各种改革均未得到人民的认可:苏联从1922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改革,并强调更加发扬党内民主。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在这种体制下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随后,赫鲁晓夫、布里兹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都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族际危机: 沙皇俄国是靠侵略扩张起家的,这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民族发展极不平衡,很多民族还处在部落阶段,民族问题长期以来非常尖锐。对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 国际危机: 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国际处境十分孤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出于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事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1981年里根上台后,一改原先美国的收缩战略,处处以强硬态度回击苏联的扩张,并且宣称进行“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军备竞赛高潮。而此时内外交困的苏联,再也无力应付,被迫进行全面收缩; 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和理论革新(东欧国家的改革浪潮和中国的改革势头),作为世界第一号社会主义国家,其领导人上台伊始准备在改革和理论方面有所创新,以示第一大党的风范; 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进步迫使苏联改变思维,跟上人类时代的步伐,戈尔巴乔夫作为新上任的领导人执政的需要。 第三个文件73页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及其教训

左凤荣: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及其教训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体制的确立与影响 作者:左凤荣 来源:《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79期 来源日期:2011-4-6 本站发布时间:2011-4-6 23:28:48 阅读量:1426次 内容提要:苏联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解决公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消除经济改革的障碍机制,为此,戈尔巴乔夫选择了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试图通过全民选举苏维埃代表来实现公民与政权的结合,但实践的结果证明此路不通。本文分析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行不通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了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教训。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苏维埃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斯大林模式下的政治体制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这一体制,实现政治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苏联而言,我认为其主要应该是改变原来体制中的国家政权与人民分离、官员与普通民众权利不对称的现实,实现人民的国家由人民管理的目标。但是,戈尔巴乔夫实行的以“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的改革,并进行了全民选举人民代表的工作,实际上并未能真正克服人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这一方针选择犯了战略性错误。 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不符合现代政治发展的规律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初,就提出了改革政治体制的问题,到1988年时,由于经济状况一天天恶化,根本改革政治体制的问题自然被提了出来。“‘加速战略’的破产明显地表明,问题堆积如山的根源在于体制本身,而不在于这种体制的一些工作机制。”[1] 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从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开始,戈尔巴乔夫把民主化、公开性和政治改革提到首位,开始转向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许多苏共高级领导人的共识,雷日科夫认为:“党的领导核心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下去不行!—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情况下,原先那种畸形的政治体制成了拦路虎,使人生畏,尤其是使我们这些经济学家和实业家生畏。我们很清楚,党的高层领导对经济改革的必要性既没有彻底理解,也没有接受。党(主要指高层领导)一方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又不对全国发生的大事负任何责任。合法的权力机构—最高苏维埃以及各级地方苏维埃则徒有虚名,什么事也解决不了。选举制度越来越成为一种摆设。”[2] 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也认为:苏联的“社会政治体制显得有点太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它的巨大潜力丧失自我发挥、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7“斯大林模式”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加试)学案

考点37 “斯大林模式”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加试) 一、“斯大林模式”——(c) 1.形成 (1)工业化 ①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③问题: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过大;农民付出代价过大。 (2)农业全盘集体化。 2.特征 (1)经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3)思想文化: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图示记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经济政策的转变 名师指津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改变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影响 (1)经济: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 (2)政治: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稳定;但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易错提醒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前期的实行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后期,苏联领导人没有进行实事求是和有效的改革,导致这一体制越来越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戈尔巴乔夫改革——(c) 1.措施 (1)经济:制定“加速发展战略”,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 (2)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结果: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主题从开创现代化新模式到“绕不开的路”——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1.数据凸显斯大林时期经济结构 史料 论从史出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但重工业遥遥领先,农业相对缓慢,体现的是注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 2.真的是戈尔巴乔夫终结了苏联吗? 史料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论从史出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又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仅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存在。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经济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经济 勃列日涅夫时期没有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压制了改革也压制了发展,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期苏联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孕育和发展着一场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急。实施全面的深刻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已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紧迫要求。“除非改革,别无选择。”这一句话深刻的概括了当时的严峻形势。经济形势已经相当危急,影响到苏共的统治,戈尔巴乔夫上台变提出“加速战略”和“全面改革”为标志,苏联进入一个新时期,希望从根本上改革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和粗放型增长模式,建立起新的现代市场体制和集约型增长模式希望解决历届领导集团一直没有完成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即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但是,那时苏联的经济无论从质量还是结构模式以及对外贸易都已经病入膏肓的阶段,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在经济环境的恶化下走向失败,伴随着的是经济崩溃着的苏联的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的经济背景。 (1)勃列日涅夫遗留的经济问题和状况: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其间20年时间,只有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前五年,社会和国家取得一些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是在“不断完善”现行体制的基础上取得的,并不意味着以往的老问题已被解决,经济效益仍旧不能令人满意,投资效益低下。1979年虽然提出完善经济机制的方针,要求经济机制面向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集约化服务,并规定了许多措施。但这些措施本身就是保守的而且大多没有实施。到了80年代中期新的经济战略不仅没有实现相反社会发展停滞。虽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1971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上称:“苏联人以忘我的劳动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1918年曾把这种社会作为我国的未来而讨论过的。”1同时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为了谋求全球的扩张和世界霸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军费开支相当大,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戈尔巴乔夫回忆说,他在当选总书记后才知道国家军国主义化的真正规模。原来军费开支占国家开支的40%而不是16%,军工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20%而非6%。2正是由于这些疯狂的军备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毁灭,一是过高的积累,直接影响苏联经济的发展,军备竞赛时不得不超额积累,影响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发展的实力。二是使得苏联的经济结构重工业奇重。三是造成了轻工业产品和食品的长期短缺。(2)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经济思路 安德罗波夫长期在基层工作,又在克格勃工作过,对于社会上和党的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弊端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体会。在1983年6月的中央全会上,安德罗波夫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生产力的深刻质变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完善不仅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已经势在必行,不仅是我们的愿望,这是客观的需求,这种必要性我们既无法绕过,也无法回避。“3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一样,担任总书记时体力不支。并且他对经济方面 1《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四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第59页转引自周新成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7页 2戈尔巴乔夫《真相与告白》王尊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0页转自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13页 3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43页转自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23页

第3课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教学时间】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高考动向】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是苏联最后一位改革者戈尔巴乔夫说的一段话。此后不久,苏联就正式解体了。为什么改革没有使苏联走上强大,反而使苏联走上解体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材料: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由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即①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革。②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③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契机,赫鲁晓夫上台。 2、经济改革①农业方面: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 因为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A、措施: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B、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 ②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政治改革 ①导火线——秘密报告:1965年苏共二十大闭幕会上,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践踏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严重错误及其危害, 苏共"二十大"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超越了苏联的国境。这个报告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