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黄雀记》多重意象的生成及其隐喻义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6474339.html, 苏童《黄雀记》多重意象的生成及其隐喻义探析

作者:左佩洳尹传兰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3期

摘; ; 要:苏童《黄雀记》是一部寓言体小说,运用大量奇特的意象,彼此交错叠加,极具象征义。本文从黄雀、螳螂、蝉等意象入手,探寻苏童笔下多种意象的外在表征与内在隐义,思索苏童通过《黄雀记》意欲传达的关于人性的考量问题。

关键词:苏童; ; 《黄雀记》; ; 人生隐喻; ; 生命轮回; ; 人性考量

作为先锋派小说代表,苏童偏爱悲剧,喜欢写小地方、小人物的故事,喜欢用奇特的意象。王安忆说:“苏童的小说里面总是有道具。”①这些象征性“道具”使作品着上苏童式味道。

《黄雀记》基本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叙事风格,围绕一起“冤案”,以三个少年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南方香椿树街的人生悲剧。在叙事中运用多种意象建构起一个寓言世界,世俗性与神性并存,充满讽刺与隐喻的张力。保润、柳生、仙女在这个隐喻的网里生长、衰败。

一、人生隐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从命名上看,《黄雀记》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意,起初苏童想将小说命名为《小拉》(“小拉”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南京流行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主要是男女之间的互动),但又认为“小拉”太过直白,他“更倾向于稍微抽象、明亮的名字,哪怕没那么切题”②。恰恰“情节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黄雀,所以永远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黄雀可能是灾难,可能是命运,看上去很漂亮的意向后面是一个阴影、一个线索”②。于是,《黄雀记》诞生了。

“黄雀记”三字暗含保润、柳生、仙女三人的身份定位及悲剧命运。三个意象分别对应强奸案中三人:仙女——蝉,保润——螳螂,柳生——黄雀。保润绑架仙女,柳生性侵仙女,三人形成一个闭合的“食物链”,相互牵制并纠缠,这个三角关系内蕴巨大冲突。之后,三人又生发另一层内置三角关系:仙女——被柳生母亲收买而指认保润,柳生——买通受害者仙女,逃避承担法律责任,保润——无权无势、平庸憨厚的替罪羊。这三人不再仅是案件本身的当事人,更是金钱社会不同阶层的象征,构成另一个“食物链”,两个“食物链”相互叠加、环环紧扣。可见,苏童欲意借此批判金钱至上的社会,揭露权势群体操纵底层弱势群体的现象,顶层逃避惩罚,底层承受不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