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淮南子_的生死观_王雪

论_淮南子_的生死观_王雪
论_淮南子_的生死观_王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5月,第39卷第3期,M a y,2009,V o l.39,N o.3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收稿日期:2008-10-03;修回日期:2009-04-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 Z S006)

作者简介:王雪,女,安徽颍上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博士,从事道家哲学和儒学思想研究。

【中国思想史】

论《淮南子》的生死观

王 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

摘 要:将《淮南子》置于儒道二家对生死问题不同认识的背景下,从本体论和气化的角度对《淮南子》的生死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揭示其生死关系的内涵。通过与老庄生死观的比较,阐释了《淮南子》在生死观上对道家尤其是庄子生死思想的基本继承和发展。在对待事生与事死关系上,《淮南子》结合现实需要积极吸收儒家仁义道德观念,显示出融合儒道的思想特色。

关键词:《淮南子》;自然;义;儒道融合

中图分类号:B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3-0052-04

对生死的探讨是解读生命的最重要的途径。古

印度和古希腊哲学家都对生死问题给予了深刻的思

考。在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对生死问

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先秦儒家重视现实人

生,对死亡问题少有论及。道家将生死并论,注重从

生死的根源、运动变化以及对待生死的态度上进行

探究,其生死观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是道家超越个体

自身局限在精神上的觉醒,是超越现实差别的反映。

汉代哲学探讨的中心是宇宙生成论,但作为道家哲

学的重要著作《淮南子》中有浓厚的人生哲学思想,

而生死观又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淮南子》

多沿袭庄子思想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对生死展开论

述,并且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对生死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就《淮南子》对生死的认

识揭示它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儒家思

想的借鉴吸收,体现其融合儒道的思想特色。

一、本体论角度:“死生一体”

道家认为:“道”不仅产生万物,并且决定万物

的运动变化。因此,宇宙中一切现象的产生都可以

从本体之道那里得到解释。《淮南子》在首篇《原道

训》中就揭示了生死与宇宙万物本体之道的关系。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

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道决定

生死的产生。生是源于道,而死则是回归于道,生与

死都离不开道。从道的高度来看,即从二者产生的

根源上揭示了二者是没有真正的分别,从而将二者

统一起来,从本体论上论证了生死的一致性。“道”

对待万物的态度正如老子所主张的是善待万物,庄

子进一步发挥,认为道善待生死。《淮南子·俶真

训》承袭庄子的这一思想,基本引用了《大宗师》的

原话:“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劳,休我

以死。善我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在现实中,人

自身也应善待生死。

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在生死问题上,以其深

刻的人生智慧揭示了生死奥秘。庄子看到了生死之

别,如庄子妻死时“鼓盆而歌”前的伤心动情,但庄

子又主张生死不分,他以怀疑主义对世俗观念进行

否定和批判,由此提出相对主义的生死观,并由相对

走向齐同。这些思想都为《淮南子》所继承。

关于生死之间的关系,《淮南子》认为生死是两

种不同的生命现象,因此要“审生死之分,别同异之

迹”[1](《淮南子·要略》)、“明死生之分”[1](《缪称训·淮南子》)。

明确生与死是对立的,是生命中两种不同的阶段和52

状态,是客观的,所以要区分开来。“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1](《原道训·淮南子》),这是直接承袭老子的思想[2](76章)。道家贵柔尚弱的观念是基于对事物辩证发展的认识形成的,认为当事物处于柔弱阶段时表明它具有生命的弹性、潜在的力量和继续发展的可能,而坚强一类的事物则是生命已发展到了顶峰,张力已达到了最大化,这就意味事物开始走向生命的衰落与终结。老子从生死的对立性揭示二者的关系,其贵柔尚弱的思想具有辩证性,《庄子》则注重从二者的转化上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生死循环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3](《庄子·知北游》)这是基于试图超越生死大限的困惑而提出的生死自然的观念。最典型的就是提出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3](《庄子·齐物论》),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与确定性。《淮南子》也认为应“以利害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1](《淮南子·俶真训》),将生死视为一自然循环更替的过程。从生之开始,作为其对立面,死亡的威胁就同时存在着,二者是相依的。这正如海德格尔(H e i d e g g e r)所说的“此在”是“向死存在”,“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4](P297)生实际是不断走向终结存在的存在,而死是寓于存在之中的,因此生死从根本上来说是相伴不分的。

就个体来说,人之生命只有一次,死后不可能再生。但就生生不息的人类来说,并且就整个宇宙而言,生死如同四季和昼夜,是相互更替、循环不息的。古印度哲学的圣典《奥义书》的一个重要核心议题就是关于生死问题,认为生死是永世循环不已的,这被称作“轮回”。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 e r a c l i t u s)也持同样的看法,“生与死,睡与醒,少与老,[在其中]是同一的:因为前者改变了就成为后者,后者改变了又成为后者”[5](P118),并且用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二者的关系:“弓的名字是生,它的作用却是死”[5](P119),看到了生死之间相互依赖和转化的辩证关系。苏格拉底(S o c r a t e s)则概括为生与死是相反相生的[6](P25)。道家学者更注意到如何解决生死的对立。道家是从超脱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来讨论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存在状态,其生死观富有深刻的辩证性。《淮南子》进一步阐释了生死的一致性。“死生同域”[1](《淮南子·览冥训》),认为生死自然,是处于同一宇宙之内,无生死两界之说。生死只是就个体生存现象而言的,对整个无限的宇宙来说并没有生死之别,这是从更广阔更深层次上化解生死的对立,因此生与死是相对的。庄子提出了“生死存亡一体”。“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3](《大宗师》),生与死是生命的不同组成部分,是完整生命的统一体。只有通达这一道理,才能得道。《淮南子》则直接提出了“死生一体”。“以生而若死,终则反本未生之时,而与化为一体。死之与生,一体也。”[1](《淮南子·精神训》)实现了对立面的统一,生死是共存、共通的,合一不分,则无生死之累,由此才有了超越生死的可能。

生死既然是一体不分的,且并非有神秘的力量主宰着,所以对生死应淡定自若,不应执著于生,才能形成解脱之道。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也”[1](《淮南子·氾论训》),由于贪生惧死反而速死,欲生反不得生,难以尽其天年。因此,《淮南子》认为对于生不应过分渴求,对死也不必畏惧。

《淮南子》的生死一体实际超越了生死的对立,消解了对死亡的畏惧。由死亡返观存在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有限与可贵。

二、运动变化的过程:“死生一化”

的生死自然气化论

《淮南子》从生死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揭示生死之间的辩证关系。庄子用气之聚散解释生死产生的根源,《淮南子》明确提出了“死生一化”的命题,生命的运动变化是一个气化过程,生死气化论进一步揭示生死的自然性、转化性,因而生死是相对的。

《淮南子》反对“生生之厚”的厚生观念,认为人的寿命的长短是一自然的历程,对其增损都无益于生命。生与死是精神与形体的聚合与分离,即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是一自然变化的过程。“明死生之分则寿矣”[1](《淮南子·齐俗训》),明白生死间的关系,则不会为其所困惑,自然不会执著于生死,则能泰然处之,方能成就本然的生命,尽享天年。“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其生生之厚也,夫惟能无以生为者,则所以修得生也。……或者生乃徭役也,而死乃休息也?天下茫茫,孰知之哉!其生我也不强求已,其杀我也不强求止。欲生而不事,憎死而不辞,……吾生之比于有形之类,犹吾死之沦于无形之中也。然则吾生也物不以益众,吾死也土不以加厚,吾又安知所喜憎利害其间者乎!”[1](《淮南子·精神训》)认为生为有形,死即归于无形,生并不可怕,死亦并非解脱。作者看到了人的渺小,生命源于天地,完成了生命的自然行程后又归于天

53

地,与天地共存,即趋于永恒。道家把个体置于广阔的宇宙之间,从而使个体超越自身的有限,归于无限,回归于本原。因此,生死不是个体所能主宰的,既不强求生,面对死亡也不强求止。既非厌生也非恶死,这种生死淡然超脱的态度与庄子的憎生乐死有所不同,“故曰:`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则与阴俱闭,动则与阳俱开。'……死生无变于己,故曰至神。……是故死生亦大矣,而不为变;虽天地覆育,亦不与之抮抱矣”[1](《淮南子·精神训》),“是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1](《淮南子·俶真训》),既然对生死这一人生最大的问题都能泰然处之,世间还有什么能改变人的心境?由此则能超越世间的各种困顿。“以死生为一化……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无间,役使鬼神”[1](《淮南子·精神训》),死与生是宇宙的大化流行、循环往复,因此,生死无间。“万物玄同也,无非无是,化育玄耀,生而如死”[1](《淮南子·原道训》),从宇宙运动大化流行的角度说明生死都是生命运动的状态,并且从万物玄同的观念出发,认为生死如一,由此不应执著二者的分别。这种对生死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高远旷达的心境。《淮南子》从产生生死现象的根源解析,生死是一物化的自然过程,道决定万物的生死,生死是自然的状态,对待生死也应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由此,《淮南子》反对“劫死生”。“以生而若死,终则反本未生之时,而与化为一体。……故知宇宙之大,则不可劫以死生;知养生之和,则不可县以天下;知未生之乐,则不可以畏以死”[1](《淮南子·精神训》)。在对生死转化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淮南子》提出了“齐死生”的观念。故生生者未尝死也,其所生则死矣;化物者未尝化也,其所化则化矣。……齐死生则志不慑矣;……禹省南方,渡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1](《淮南子·精神训》)道是本然的存在,无生无死,但却决定万物的生化。站在道的高度,则超越了时空和万物的局限,趋于无限。只有不化者、生生者才能与天地俱生共存,而人与所化者、所生者则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逃脱的。既如此,则人就不必过分执著于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只有顺其自然,才不为其所困。另外,既然生是暂时的,死亡是永久和必然的,是回归于道,与道合一,则应持视死如归的超然态度去面对一切。《淮南子》站在齐同物化的角度看待生死的变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根本方式。

“齐死生”并未否定生死的差异性,但更关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从生命的运动变化的必然性揭示其自然性内涵,以自然作为二者齐同的基础,试图超越生死的局限,消解死亡的恐惧。但《淮南子》将生死等同看待,则易取消生命存在的价值,否定人对生命作任何积极努力的意义。由生死产生根源的客观分析,到提出“齐生死”,表现出浓厚的庄学特质。

三、实践层面:“义死”、“事生”与“薄葬”

先秦时期,如何看待生命,儒道二家的价值取向不同。儒家认为道德高于生命,重视用道德诠释生命的意义,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身而取义”,都把道德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生命只是成就个体道德与功业的载体而已。道家以自然揭示了生命的内涵,体现了对生命的理性探索精神。在生死观上,儒家重生轻死,试图创造不朽以摆脱死亡对人生的恐惧。一方面通过生命的延续实现生生不息,另一方面试图使生命永存,提出“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流传后世,从而使精神不朽。

《淮南子》部分地吸收了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修务训》站在儒家建功立业的角度上,认为要“立是废非,明示后人,死有遗业,生有荣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决定着死,没有生时之立业,则无死后之“遗业”,强调生时应积极有为、立功立名。此外,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淮南子》提出了为义而死的观念。“君子义死。而不可以富贵留也;义为,而不可以死亡恐也。……务光不以生害义,故自投于渊。……故不观大义者,不知生之不足贪也……使之左据天下图而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由此观之,生尊于天下也。”[1](《淮南子·精神训》)道决定万物的存亡,齐生死则超越了生死的局限,消解了死亡的恐惧。因此,君子应以“义”作为决定如何生死的准则。“《淮南子》纠正了老庄道家非议仁义的偏颇,吸收了儒家的道德意识,将社会规范与道德原则置于个体生命之上,认为生命诚可贵,但道德仁义比个体生命更重要,因为它所维护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体的生命,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生命。”[7]《淮南子》在处理现实问题上,提出的为义而死的主张与与孔孟道德理想是相一致的。

作为儒家学者所作的《泰族训》[8],在论及生死问题时认为:“凡人之所以事生者,本也;其所以事死者,末也。本末,一体也;其两爱之,一性也。先本后末谓之君子;以末害本谓之小人。君子与小人之

54

性非异也,所在先后而已矣”[1](《淮南子·泰族训》),从本末的角度界定“事生”与“事死”的内在关系,由本末一体引出生与死应是一体、一性的,是生命变化的不同形式,是生命的统一体,得出了应重本轻末,即重事生轻事死的结论,这同时又是对儒家观念的克服。并且把对本末关系的不同认识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此处具有明显的儒家重生的观念,而“事死”在现实中表现为厚葬。

儒家虽不多论死亡,但重视丧礼,主张厚葬,对于死亡持谨慎庄重的态度。《荀子·礼治》“礼者,谨于治生死也”,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因此推崇厚葬。而《淮南子》正因为持生死自然的观念,所以才有轻事死和薄葬的主张。“古者,……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殚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绝业而无益于槁骨腐肉也,故葬薶足以收敛盖藏而已”[1](《淮南子·齐俗训》),从实际出发,站在民众和天下利益的角度,从节用和有助于现实人生方面反对只重形式的厚葬。《淮南子》的薄葬观念仍是以道家自然思想为本提出的,是超脱生死大限的一种体现,表现出《淮南子》不同流俗的卓识。

四、结 语

对生死的探讨实际是对生命最终指向的理性关注。儒家在生死观上立足于二者的差异,重生轻死;道家则从生死相同处立论,从道本体的高度和自然气化的过程探讨中为生死观奠定其理论根基。从生死大化流行的过程中看到二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且生死是不断转化的,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由此要“齐生死”。《淮南子》承认生与死是有客观差异的,生是暂时的生命存在形式,是“尊于天下”的,对个体而言,死亡却是永久无限的,因此要明于生死之别。其次,生死是道的外化,二者是一体的,从生死中悟道,悟道则超越了生死的分别。生与死作为不同的生命表现形式都是自然变化的统一过程,是“天行”、“物化”的结果,是处于宇宙大化之中,非任何人主观愿望或能力所能改变的,因而生与死是“同域”、“一体”、“一化”的。死是生的最终的自然和必然的归宿,因此,个体若过分执著于生,“厚生”反而害生。《淮南子》从个体与宇宙不同层面揭示了生死关系,显示了思维的多层次性。再次,认为只有随顺自然,摆脱生死带来的困扰,意识到生与死没有绝对的界限,才能使身心处于和谐的状态,最终尽其天年。最后,《淮南子》不只是停留在对生死问题的理论层次的探讨上,而是将观念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中,提出了薄葬观。因此生死观是薄葬观的深层次的理论基础,而薄葬观则是生死观的体现。从对生死的态度上透射出《淮南子》中儒道思想并存的状况,《淮南子》正视死亡,坦然接受死亡,具有承受死亡的能力,进一步展现了道家的生命情怀。

参考文献: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节庆,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6.

[5]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柏拉图.斐多篇[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7]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4:219-220.

[8]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164.

[责任编辑 刘 欢]

H u a i-n a nZ i′s c o n c e p t o nl i f e a n dd e a t h

W A N GX u e

(S c h o o l o f 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X i d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X i′a n71007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As y s t e m a t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H u a i-n a n Z i w a s m a d e 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t h a t t h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 T a o i s mh o l d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c e p t s o n t h i s i s s u e s i n v i e wo f r e l a t i v i s ma n d o n t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 o r d e r t o a n n o u n c e t h e i n t e n s i o n o f l i f e a n d d e a t h′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T h r o u g h c o m p a r i n g w i t h M a s t e r s L a o a n d Z h u a n g,H u a i-n a n Z i h a s i n h e r i t e d a n d d e v e l o p e d t h e T a o i s mt h o u g h t,e s p e c i a l l y Z h u a n g z i.I n d e a l i n g w i t h l i f e a n d d e a t h,H u a i-n a n Z i a c-t i v e l y a b s o r b s C o n f u c i a n i s m's m o r a l i t y c o n c e p t b y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n e e d o f r e a l i t y,t h u s,d i s p l a y s 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m e r g i n g T a o i s mw i t h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K e y w o r d s:H u a i-n a n Z i;n a t u r e;j u s t i c e;t h e m e r g i n g o f 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 T a o i s m

55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并且物质的极大丰

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缺失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可以找到十分丰富的对治措施。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传统生死观念各个流派,特备是儒、释、道三家都在人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挺立起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以此引领人生的价值方向,起到防止人的生活物化与意义世界缺失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众人生价值的最终关注从来没有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一事实世界,而是极力阐释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无论是道德人格的挺立,还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亦或者是佛性的展露都是在超越人的物质生活之上为人生安置了终极价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物理学史1

物理学史—— 光学史 一、引言 说起光,我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缤纷多彩的世界,全因为有光;而地球上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物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光。光学的起源和力学、热学一样,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凹面镜等。西方也很早就有了光学的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曾(Al-Hazen,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现象。由此可见,光学真的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光学的发展之初,一步一步来见证光学是如何发展的。 二、正文 首先就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光的观察了。记得以前学过这样一篇文章《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是如圆盘,此所谓近之大而远之小也”,说的就是人们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比中午的时候大而来判断太阳距地球的距离。而在我国的古诗中也体现了光学的应用,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及曹操的“月影星稀,乌鹊南飞”。而光学在我国的歇后语中也有体现,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说的就是时间流逝的快,劝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还有“身正不怕影子歪”等。形影不离、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等成语也体现了光学的悠久的历史。而我国关于光学的书面记载的就有《墨经》中的论影,《经下》:“景不徙,说在改为。”《说经下》:“景光至,影亡;若在,尽古稀。”《列子、説符》云:“形柱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柱直随形而不在景;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而我国古代对磷光的记录也是非常的悠久的。磷光最早记载见于汉代《淮南子.汜论训》“老槐生火,久血为磷,人弗性也。”东汉高诱在注中也写到“血精在地,暴露白日则为磷,遥望炯炯如燃磷也。”因而世人将磷光称为“鬼火”“鬼磷”。我国古代还有一项关于光学的应用就是皮影戏,《汉书、列戚传》就有记载“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奇少翁岩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它账,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其中光

比较佛教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比较佛教和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摘要: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是人类逃脱必死的命运,走向生命终点的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的作用为临终者提供一定的宗教力量,一定程度上使临终者宁静安详的过渡到死亡,佛教和基督教在临终关怀中所起的作用各有特色,佛教和基督教在世界上拥有大量的信徒,其思想和理念具有很深的根基,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临终关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死基督教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1关于生死 生死这个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作为动物家族的一员,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求生避死”是其本能的欲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论生命长短,都不具备人类那种对死亡的深刻恐惧。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并改变着整个世界,随着医疗水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大大的延长,面对周围的环境,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达,至少目前人类还逃脱不了必死的宿命。【1】 1.1生死现象 现代医学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石,相信人在大脑死亡后,其意识即告终结,临终关怀无法减缓、也无力挽回这个过程。从现代医学诞生起,作为宿命性的死亡,就一直是医学所刻意规避的弱点,当现代世界确立其地位时,它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死者”从生者的社区中隔离开来,并将其排除出“人”的范畴。生与死之间被硬生生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死亡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强大的挫败感[2]。 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人才会懂得生的有限性、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懂得死的终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才不会总是像一个动物一样地仅仅是追求“活着”,人要追求生存的价值。 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内心就会有逐渐增长的紧迫感和恐惧感,而当他(她)被疾病缠身,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无法解除他(她)的痛苦,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时,宗教对于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与认识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所有世界性的宗教无不预设了解脱的存在,它们都指向对作为终极宿命的死亡本身的超越。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宗教文化都起着特定的作用,临终关怀是宗教的起点和归宿,临终护理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课题,帮助临终者宁静,安详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的一种手段,探索宗教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影响及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宗教生死观 2.1基督教生死观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也包括死后的生命,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这99条名言覆盖了88%地申论、公文写作(上)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自李白《将进酒》。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郑板桥《竹石》。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离骚》,常用于文章结语。 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出自陆游《书愤》。 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有操守,有志向。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自《卜居》,辩证的看待问题。 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自《国语》,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结合起来。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自《杂说送张琥》,做事如同学问,讲求厚积薄发。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出自阮元。 10、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是毛泽东根据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所做的对联,讲求持之以恒。 11-20 1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出自于谦,爱读书,好读书。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表信心、信念。 13、人间正道(社会规律)是沧桑(巨大变化) 出自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上半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表社会的巨大变化。 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李白《行路难》。下半句是。表信念、决心。 15、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出自《唐宋八大家文集·欧阳修》。眼光放长远,处理好国家大事,自然能解决家事。 1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警世贤文》,常用于理论支撑或文章的结语。 17、功崇惟志(志向),业广惟勤(勤奋) 出自《尚书-周书》,建功立业需要有伟大志向,更要有长期的勤奋、行动。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忘势》。 19、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出自孙中山。表顺势而为。 20、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出自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体现文化的重要性。 21-30 21、知其事(怎么做)而不度( duó,衡量)其时(时势)则败 出自《全唐文》。下半句是“附其时(时势)而不失其称(衡量)则成”。 22、道虽迩(ěr,距离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自《荀子·修身》。 2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出自毛泽东,看问题流于形式、表面。 2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出自《论语》,以积材为喻,举直材压于枉材之上,能使枉材变直。把贤明的人选拔出来,不贤明的人自然就远离了,人民就会服从,反之则不服。 25、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是一句谚语,突出的是立法的重要性。 26、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出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27、蠹(dù,蛀虫)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出自《商君书·修权》。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12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死亡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之一,它的必然性和神秘 性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士对人生的思考。葬礼是人们对死者举行的一种安葬仪式,用以怀念、圣化或者安抚亡灵以及安置尸体,各民族传统的殡葬文化则体现了人们对个体的人生价值、意义以及死亡的不同诠释。东西方传统的主流殡葬文化也折射出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地域风俗、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中西生死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 首先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东西方殡葬文化体现了各自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传统的殡葬仪式不仅体现了对待死者的哀思,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生死的达观和幽默。中国俗语称结婚和丧事为“红白喜事”,其中丧事称为白喜事,把死亡看做是顺应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对待死亡是坦然、从容的。正如李白的诗句“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庄子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农村许多老年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棺材,老人们怀着宗教般的热忱或谈论或亲手制作自己的棺材。这种对待生死的达观、幽默也体现在丧葬音乐中。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上通常要雇请专门的丧葬礼乐人员通宵演奏、说唱,传统的哭丧音乐曲调悲戚能够烘托出悲伤哀悼的气氛,但另一方面,这些丧葬音乐也包含了调侃风格的乡村趣事,生活琐事的演绎,这些轻快、幽默的曲目和着喧闹的锣鼓、鞭炮声可以冲淡人们悲伤的心情,让人调整心态,坦然接受逝者的离去,也为死者摆脱世界的烦恼而欣慰。[收稿日期]2012-02-16 [作者简介]彭燕(1972-),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 。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2—0120—02 西方主流丧葬文化则表现的是浓重的宗教氛围和哀思肃穆之情。基督教徒的丧葬仪式通常包括对于死者进行唱圣歌的守灵、罪之赦免、奉献祈祷等宗教仪式。在显要人物的葬礼中通常伴随着大笔的钱或者物品的慈善捐赠,这些捐赠是希望对于逝者的灵魂有益。传统的天主教徒葬礼还包括死前受洗、守灵、教堂弥撒仪式、墓地安魂仪式等。这些充满着宗教色彩的仪式主要是用来免除死者的罪孽,防止他们的灵魂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西方的葬礼也表现了人们的哀悼之情。通常在西方社会政要的丧葬仪式上,灵车前有士兵牵着一匹鞍具披挂齐全的马,没有骑手,但有一双鞋尖向后的马靴挂在马的身上,这个仪式象征着这个逝去的大人物最后一次回望他的属下。没有骑手的马则表达了人们失去领袖的遗憾、哀伤之意。出席殡葬仪式的来宾大多都是仪表整齐、身着深色的礼服以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但是基督教要求教徒们不必对于逝者过于悲伤,人们在死者的葬礼或纪念仪式上欢呼“阿利路亚”,以欢呼死者将要得到的复活。 其次,中西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不同。中国人受佛教和道教以及儒家学说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死观。佛教认为死后是有来世的,今世的修为表现决定了来世是受苦还是享福,是投胎转世到高等的物种还是低等的物种;道教认为死亡是自然的过程;而儒家则持中立态度“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提出“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1] 。这种视死如生的观点演变成了中国人传统丧葬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厚葬和守孝。受佛教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神灵鬼魂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是彼此相通、相互依存的。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死的定义是:“死,澌也,人所离也。段玉裁注释:“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彭 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传统殡葬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广大民众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的生死观,东西方传统殡葬文化的差 异也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本文从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等方面解析这种生死观的不同。 关键词:传统殡葬文化;生死观;文化差异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淮南子》

《淮南子》精选编译 张敏 1、原文: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原道训》 白话:把天当成盖子,那么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覆盖的;把地当作车子,那么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装载的。 赏析:有智慧的人,应该将天和地看成是神奇的东西。 2、原文: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泰族训》 白话: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就会无敌于天下了。 赏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使我们不受伤害。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才会成功。 3、原文:蠹众则禾折,隙大则墙坏。《说林训》 白话:蠹虫虽小,多了就会将木头朽折;裂缝虽细,大了就会让土墙倒塌。 赏析:平时我们看到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如果它们聚集在一块,它们就会起到破坏作用。 4、原文: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故君子曰孳孳以成辉(注:火字旁),小人曰怏怏以至辱。 《缪称训》 白话:薄的积累起来就会变成厚的,低的积累起来就会变成高的。因此,君子每天都勤勉努力,最终成就伟大的事业;小人每天都懊恼不满,慢慢地酿成了耻辱。 赏析:任何东西都是慢慢积累而成的。所以我们要和善成德,不要积恶成怨。 5、原文: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邱阜。《说林训》 白话:一小步一小步不停地走,跛脚的鳖也能够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持续不断地堆积沙石,它也能形成高丘。 赏析:人们只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达到目的。 6、原文: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齐俗训》 白话:勉强哭泣的人,即使哭出病来也不让人觉得悲哀;勉强亲切的人,即使是欢笑也让人感到别扭。情感从内心流出,就会感染周围的人。 赏析:情感从内心流出,才会感动别人。 7、原文:神者智之渊也,渊清者智明也。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矣。《俶真训》 白话:精神是智慧的渊源,在清明智慧时涌现。智慧是心灵存放的地方,心平气和时智慧才表现出来。 赏析:要让我们的智慧表现出来,就要学会心平气和。 8、原文:夫鉴明者,尘垢弗能薶。神清者,嗜欲弗能乱。《俶真训》 白话:镜子明净、光洁,所以灰尘不能玷污它;神智清醒时,欲望就不能扰乱它。 赏析: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不易受到外面事物的干扰。 9、原文: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俶真训》 白话:当人们集中精神观察细微东西的时候,他的耳朵连雷霆的声音也听不到。 赏析:当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时,其它事情对它的影响是极小的。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生死意识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论语》鲜明地表现了儒家思想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识和个人应以有限的生命尽力于社会大众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论语》儒家思想生死观 生与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抗拒其发展的特殊规律。在远古时代,因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医疗器械的缺乏,人之生命更为短暂,更为脆弱,故而更加关注生死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征战连年不断,动乱割据时时发生,人们的生命毫无保障。于是,生死意识便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一、儒家对生命的观照 儒家思想一向以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干预人生。在儒家作品中,把握人生、勇于奋争、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句子、例子比比皆是。《先进》中载有“季路问事鬼神”之事,孔子闪烁其词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生是一切的基础,连生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又有什么权利去谈及死亡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因此,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当积极生活,死后之事,死后在谈亦未晚。刘向《说苑•卷一•君道》载:“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可见,孔子是忌谈死亡,主张积极生活的。 儒家认为,越是身处逆境越应平静乐观,努力保持自己高洁的本性,孜孜求学,以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从而完成人格的再一次飞跃。孔子曾高度赞扬颜回耽于清苦的生活,“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对学生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君子固穷”、君子“不汲汲于富贵”的肯定,对身处困境依然乐天知命的褒扬赞誉。儒家所追求的不是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而是崇高充实的精神境界,因而,儒家学者不惧怕困苦,而把困苦看成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完善,一种磨练。《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可见,儒家以苦为乐,在苦难中乐观的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的乐趣。 儒家讲究在苦难中也应有顽强乐观的生活,其意义并非仅仅为了生活、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应当借机充实自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应当为国、为民、为仁、为义而活着。儒家认为,人活着应当活得荣光、活得伟大、活得有意义,应活出气节、活出风骨,在有限的人生中寻找着无限的乐趣,从有限的生命中体会出天地、自然、人生之乐,以

中西文化中死的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死” 毫无疑问,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生”,都有相同的体验——伴随父母的期望,呱呱落地的哭声,以及对未来无知的渴望等等。但是对于“死”,大家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信仰或者猜想中,而大家的生活的背景、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也就促使了两者对“死”的认识莫衷一是。 首先先谈一下西方人的死亡观。西方人在思考“生”的问题时,早已将“死”与之紧密联系起来。西方文化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死的教导和属灵的真理:“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人的一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唯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西方文化源自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历代哲人早已在理论上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基督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所以西方人能够直面死亡,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然而,西方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并不代表西方人不珍惜生命。但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不同,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发展。当然他们也更重视责任,牺牲的意义在于为责任而死,并因此获得精神的升华。其实对于死亡,无论是回避还是坦然,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奈。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该珍惜今世的生。而西方人对于“死”有这样的认识,只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 地理环境的影响 狭义的西方指西欧,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欧面积狭小而多山,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平原稀少耕地奇缺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欧特殊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丧葬方式。丧葬方式只是死亡文化的一个部分,它还包括死亡观念。丧葬方式又包括死亡行为形态、死亡实物形态。 二)宗教的影响 西欧远古的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崇拜的是太阳神宙斯。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在葬式中,土葬、水葬、天葬、火葬都属于回归自然的葬法。由此可以看出土葬并非农业文明的专利。及公元四世纪,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后,欧洲的死亡文化就与基督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了。 基督教对死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且基督精神贯穿基督徒死亡的始终。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必须赎罪,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因此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而重视灵魂的得救。灵魂的得救取决于死后灵魂能否进入天堂。轻视肉体包括对尸体的处理,因此基督教反对隆丧厚葬。同时基督教也反对弃尸荒野,反对不尊重尸体。 其次是中国的死亡观 在中国,病人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往往对病人隐瞒重大病情,只告诉病人的亲属,否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这反映出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的特点。在中国人看来,“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所以死亡是中国传统文化忌讳的话题。但是生与死毕竟是密不可分的,于是中国人就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扩展到人生的最后时刻,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