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5.《4.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5.《4.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内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学生字新词,感悟深的内容写批注;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2.简介本文。(这是一篇散文,主体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感情真挚,层次分明。)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小组内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生字正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1、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2、分意义段。(三段)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2.小组内交流: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3、汇报。评价。

4、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

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6.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课时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 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0 古代诗歌五首 课题古代诗歌五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不惧困难、胸怀天下的优质品质,树立 热爱祖国、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两次从军边塞,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陈子 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 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等,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 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 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诗擅长 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 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摘星星》教案

《摘星星》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讲盲童的故事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学习角色的塑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盲童的心理世界,培养坚强的性格。 2、学唱歌曲《摘星星》,感受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体验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摘星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盲童的生活世界。 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摘星星》,感受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星星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 师:告诉你们呀,老师最喜欢这种颜色了。那么你喜欢什么颜色呢?谁来说说。 师:这么多的颜色把我们的地球变的如此美丽,生活充满快乐。但是,有一种人却感受不到色彩的美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是什么人? 生:盲人。 师:盲人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大家来看看图片说一说。(生看图片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树这么粗大,然而他们却看不见,只能用手摸。 ▲你看到了什么?花儿这样鲜艳,盲童却看不见,只能用鼻子闻。 ▲你看到了什么?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盲童也看不见,只能用耳朵听。 师:盲童就是靠他们特有的方式来感受世界,感受生活。你听,盲童在诉说 二、导课 请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配乐诗歌。 《盲童》 从小我就是一个盲童娃娃,在摸索探求中渐渐长大。虽然我看不见五彩云霞,心中却盛开着

芬芳的鲜花。虽然我看不见奔腾的江河,汹涌的波涛却在我脑海拍打。燕子在为我吟唱着春天的故事,小溪在为我讲述着金秋的童话。我不寂寞,我不忧伤,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摘星星》。 2、出示歌词:这位小朋友说的对吗?我们来读读歌词。 生:他说的对。师:我们看这首歌结尾处有这样一个记号。它叫什么名字?那么这首歌有几段?(讲解演唱顺序) 3、我们怎样当盲童的眼睛?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盲童的世界。小朋友们可以对口形,心里默默唱,不出声。 4、我们再来跟着钢琴轻轻的唱。 5、我们放开声音再来唱一唱。(随即鼓励) 6、我们男女同学分开唱。男同学唱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比比看,谁唱的好。 7、让我们充满深情地再来唱一唱。(歌声这么优美让老师感动,更让盲童朋友高兴) 四、演一演,体验盲童生活 师:盲童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扮演盲童,来体验他们的生活。眼睛蒙上纱巾,站起来,伸手四处摸一摸,感受盲童生活中的困难。 (旁白):天亮了,明明起床洗脸后准备刷牙洗脸(提示找牙刷)由于眼睛看不见,他只能一点一点摸着找;牙刷终于找到了,刷完牙后,他背弃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到了教室,他要找座位了,我们帮帮他,给他拍手。如果他离座位越来越近,我们就轻轻拍(手势),他离座位越来越远,我们就大声拍(手势)。现在开始。 师:(随即鼓励)问:你感觉怎样?生活方便吗?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就这么难,更何况要独自面对这一切。他们最最渴望拥有什么? 生:一双明亮的眼睛。(师随即鼓励) 师:同学们,盲童看不见却听得到,我们可以帮助盲童,作他们的眼睛。让我们大声告诉他们。对他们说,我就是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就是你的眼睛。” 五、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盲人,他们看不到阳光、山水、花草,美丽的世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送去我们的友谊和爱心,我们眼睛里如花的色彩会开放在他们心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

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 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好吗?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刚才有同学说不懂“浓绿”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

《一株紫丁香》优秀教案

《一株紫丁香》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儿童诗歌。讲的是小朋友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表现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儿童情趣。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教育的好教材。课文所配的插图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课文的重点是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4、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1、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2、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块儿继续学习课文

《一株紫丁香》。 二、复习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⑴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 (图上画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师正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⑵想象:如果你看到这个情景,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给老师沏茶,给老师唱歌……) ⑶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 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头填空: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是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你;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你;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 3、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愿,他们多想把这些心愿说给老师听啊。请你把课文再读一读,读出感情。 4、在小组里读一读,互相评议,看看谁读得好,标准如下:合格:正确地读。 良好:大声、正确地读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范本三篇《摘星星》是一篇比较浅显小文章。主要讲了未未和妈妈开动脑筋,用清水和镜子摘星星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端未碗赏 2、读词卡: 未来欣赏赏月赏光饭碗端正端庄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 案(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实用文 本)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尊敬老师的心愿。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尊敬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紫丁香 见过这花吗?对,它就是紫丁香(板书紫丁香)如果在“紫丁香”的前面加一个数量词,你打算加什么?一株。(学认“株”字,株是个量词,一株就是一棵的意思) 有一群孩子把这么一株美丽的紫丁香栽在了老师的窗前,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一个叫滕毓旭的作家把这个小故事写成了一首小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一株紫丁香》(课件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同桌互读: 请同学们又轻又快地打开语文书翻到25页,标好小节号,边读边划出生字,把课文读流利。 再读给同桌听,让他帮你听听哪个字音还读不准,或是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指名读:(随时纠正字音) 第1节:出示生字卡片“院”“踮”字,读准字音,让学生解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教学目的 1.借诵读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景致和所抒发的感情。 2.了解各篇写作的背景,深切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诗词。 2.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按下列顺序操作: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共鸣。 2.词语替换法用一些意义相近的词替换原字,比较表达效果,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高妙。3.讨论释疑法多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 4比较阅读法适当引入相关诗歌,作比较分析,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5.改写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媒体设计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用投影方式介绍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现在我们就组织一次古诗接力背诵,一名同学背出上句,其他同学以抢答形式背出下旬或全首诗,要求准确无误,看谁背得最多,接得最快。占5分钟(解说:初二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以接力背诵的形式导入新课,唤起他们对所学篇目的回忆,并激发其“温故而求新”的渴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竞争气氛。) 二、解题 1.《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介绍:常建,唐代田园诗人。其作品往往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热爱和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歌颂隐逸生活,抒发闲情逸致,有时流露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艺术风格上朴素真切,清新自然,诗情画意,浑然一体。本诗是常建的代表作。 2.《别云间》。 作者介绍:夏完淳(1631一1647),明末爱国作家、抗清将领。明代末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出现了一批爱国作家,他们组织了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团体的文社,如“复社”“几社’等。他们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并写出了一些内容充实、慷慨激昂,闪烁着强烈民族精神的光辉诗文。夏完淳即其中代表人物之一。14岁参加抗清活动,随“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读着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三、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写我会写中的生字院、除、牵、困。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引入 1.学生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这种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诗《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要求仔细听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分三步走: ⑴把带拼音的生字读三遍。 ⑴课文有几个段落,标上号码。 ⑴读课文2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教师进行自学检查。 ⑴让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音难点。 ⑴抽学生读课文。听的同学要注意他有没有读准音。 4.学生基本能准确朗读课文的时候,请他们同桌互相读、听。看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三、出示句子,教学生字院、除、牵、困。 1.出示句子。要求学生读一读,按照课文内容口头填一填。 我们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 我们给您唱歌,帮您()一天的疲倦。 我们感谢您时时把我们()。 夜深了,星星()得眨眼。 2.教师在练习纸上范写这四个字。强调几点: ⑴院和除的左耳旁两笔写成。 ⑴牵的秃宝盖在田字格横中线上面。 ⑴困里面的木字的捺要改写成点。 3.学生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的含义。 1.请五个同学朗读课文。 2.学生认真听,想想一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 3.学生发言。 ⑴一株紫丁香代表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 4.教师板书。

摘星星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艺术第八单元 课题一:我就是你的眼睛 歌曲《摘星星》教学设计 木城一小翟秋香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摘星星》。 教学目标: 1、你能跟着歌曲《摘星星》的伴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 下自己的歌喉吗? 2、同学们一齐唱歌曲《摘星星》,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摘星星》。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盲童的生活世界。 感受歌曲的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让学生独自演唱。教学准备:课件口风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出示主题:我就是你的眼睛 一、创设情境,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愿望,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曲,老师的愿望就在这首歌

里,只要你认真听,我相信同学们都能很快找到老师的愿望。播放歌曲伴奏。 师:请学生回答。 生:老师的愿望是想把天上亮晶晶的星星摘下来送给盲童当眼睛。(大致一样即可) 师:对。老师的愿望就是我们大家的愿望,我们都想把天上最亮的星星摘下来送给那些身有残疾,而看不见光明的盲童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摘星星》。板书课题:《摘星星》。 师:同学们,盲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现在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首配乐盲童诗,就能感受到盲童的心灵世界,一起走进盲童的心里,感受盲童的每天生活。 《盲童》 从小我就是一个盲童娃娃, 在摸索探求中渐渐长大。 虽然我看不见五彩云霞, 心中却盛开着芬芳的鲜花。 虽然我看不见奔腾的江河, 汹涌的波涛却在我脑海拍打。 燕子在为我吟唱着春天的故事, 小溪在为我讲述着金秋的童话。 我不寂寞,我不忧伤,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二、学唱歌曲《摘星星》,出示曲谱摘星星。 1、欣赏歌曲《摘星星》。教唱歌谱。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用儿子、爸爸和妈妈来比喻比较恰当。爸爸胆子大,儿子胆子小整天跟在爸爸后面,爸爸力气大声音大,所以拖延的时间很长,妈妈是八分音符经常跟在儿子身后。这样的家庭才完美,这样的节奏才好听。 2、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重点指点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歌曲结尾有一个这样的分段记号,谁能给大家讲讲怎么来唱。它叫什么?这首歌有几段? 4、让我们跟着音乐对口形,心里默默唱。听听歌曲的节奏 规律。 5、请大家跟着老师的弹奏来轻轻唱一遍。 6、请大家放开声音来唱一遍。 7、请小朋友跟着伴奏来唱。 8、男女生各唱一段,男生第一段,女生第二段,看哪队唱 的好,能感动大家? 9、让我们有感情地来演唱一遍。 三、拓展:播放歌曲表演唱。找学生单独演唱其它学 生上堂表演。学生可以自己大胆创编动作。 老师找一名学生用布或眼镜把眼睛遮住扮演盲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20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一、文学常识: 1.这是一首古诗,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 2.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二、读:断句,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四、赏析 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时时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一株紫丁香》教案

一株紫丁香 一、教材简说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读着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三、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写“我会写”中的生字“院、除、牵、困”。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引入 1.学生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这种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诗《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要求仔细听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分三步走: ⑴把带拼音的生字读三遍。 ⑵课文有几个段落,标上号码。 ⑶读课文2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教师进行自学检查。 ⑴让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音难点。 ⑵抽学生读课文。听的同学要注意他有没有读准音。 4.学生基本能准确朗读课文的时候,请他们同桌互相读、听。看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三、出示句子,教学生字“院、除、牵、困”。 1.出示句子。要求学生读一读,按照课文内容口头填一填。 我们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

小学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合集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2、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教具:课文磁带、歌曲磁带、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喜欢听歌吗?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它是写给谁的吗?是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但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在成长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老师,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挂图)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板书∶一株紫丁香) 3、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再看看图,现在你对紫丁香有了那些了解?(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课题,现在你的小脑袋里有没有小问号?(学生质疑) 2、现在请小朋友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来欣赏一首非常优美的儿童诗(播放课文磁带)。 3、这首诗写的多美呀!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快点翻开书读一读吧!注意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用“?”标出来。 4、字字读准了吗?(开火车认读生、生字)

5、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让我们把它送回到课文中去(同桌俩互相当小老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教师巡视。 6、共有几个小节?同学们读的都很投入,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效果,可以吗?我们一起来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7、谁有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 1、读悟第一小节: (1)、指名读。 现在你们知道是谁送的紫丁香了吧,一起回答。(板书:我们) (2)、谁能想象出来,“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学生展开联想:可能种了许多树、草、蔬菜……) (3)、踮起脚尖怎么走路呢?谁给大家表演一下?(指名表演)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载紫丁香呢? (4)、那么这一小节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齐读。 2、读悟第二小节: (1)、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呢?请小朋友们先自读课文2——4小节,再小组合作,完成口头填空:(出示小黑板)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的()和你();让()的()帮你();让()的()感谢你()。 (2)、汇报句(1),(板书:夜夜做伴),“夜夜”什么意思?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什么工作?指导读好“夜夜”,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3)、汇报句(2),(板书:消除疲倦),“绿叶儿”指谁?老师一天都要做那些工作?假如你是一片绿叶,你会为老师唱什么歌帮老师消除疲倦? (4)、汇报句(3)、(板书:感谢挂牵),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这几天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都生病请假了,老师心里就非常着急,挂念着他们,害怕他们拉下功课.所以等他们病好以后,老师就利用中午时间为他们补习,这就叫挂牵。) 谁能举一个老师挂牵你的例子? (5)、用“当……时,老师……”练习说话。指导朗读三、四小节。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三篇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一株紫丁香教案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信息资料: 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及图片)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由自己喜欢的花为切入点,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紫丁香,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 (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自主读书与交流读结合,引导有目的性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三)再读课文,读识结合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改变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的效果,为下节课朗读感悟作铺垫。)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6、展示写作成果,及时评价。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于平时的培养,写字的环节要切实做到扎实。) 六.板书设计 6、一株紫丁香 株伸甜歌院除息您牵困 七.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如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发自内心,而且要

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20古代诗歌五首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二、教学新课 登幽州台歌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2.初读古诗。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 ③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明确: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楚辞体,注意朗读停顿,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学生再读,教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 香》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 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读给对方听。 3、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 4、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学习一、二小节。 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 3、学习三到五小节。 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

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例如:通过回忆老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体会时时挂牵的意思。抓住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中深、困二字,体会教师的辛苦,从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 4、听或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诵读诗歌 ①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a、分小组练读,选出本组的小诗人。 b、全班交流,由选出的同学比赛法,大家评议。 C、小组之间比赛读。 ②看图,练习背诵诗歌。 a、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b、教师背诵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齐背后两行。再交换背诵。 C、小组读读背背。 d、指名背诵课文。 三、识字写字 ①猜字谜: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②小组自学要写的字:歌、牵、院、您、除、息、困。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③通过谈话,交流各自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强化常用的记字方法。注意歌的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 ④练习书写。 院、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双耳旁。 休要和体区另字形。 休、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 息、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都有心字底。 歌:第一、六两笔横要短,给右边的欠留出位置。 牵:上边的大要写得小一些,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

部编版《短诗五首》教学设计一等奖获奖

3短诗五首(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月夜》 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目标导学二:《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课文《一株紫丁香》教案范文汇编

课文《一株紫丁香》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 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读给对方听。 3、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 4、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

生之情。 2、学习一、二小节。 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 3、学习三到五小节。 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 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例如:通过回忆老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体会时时挂牵的意思。抓住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中深、困二字,体会教师的辛苦,从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 4、听或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诵读诗歌 ①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a.分小组练读,选出本组的小诗人。 b.全班交流,由选出的同学比赛法,大家评议。 C.小组之间比赛读。

二年级上一株紫丁香课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一株紫丁香》课文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 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 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 ?”,好吗?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 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刚才有同学说不懂“浓绿”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第1 小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