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测评项目指导解决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测评项目指导解决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测评项目指导解决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测评项目Vocational Guidance for Graduated Student of University Assessment Project Proposal

方案建议书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1.1 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 (3)

1.1.1 指导人员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3)

1.1.2 指导内容与时代脱节 (3)

1.1.3 指导时间得不到保证 (3)

1.1.4 指导所需经费短缺 (3)

1.2 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反应 (4)

1.3 项目背景 (4)

第2章就业指导方案介绍 (5)

2.1 就业指导的框架 (5)

2.1.1 我们的目标和使命:让美梦成真 (5)

2.1.2 我们的口号:打造现代“职商” (5)

2.1.3 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6)

2.1.4 职业指导工作的依据 (7)

2.2 就业指导项目 (9)

2.2.1 职业教育 (9)

2.2.2 职业咨询 (12)

2.2.3 职业培训 (15)

2.2.4 心理测评 (17)

2.2.5 信息库 (19)

2.2.6 实习基地 (20)

第3章就业指导方案的具体内容 (21)

3.1 就业咨询 (21)

3.2 就业网站 (21)

3.2.1 网站结构的分析 (21)

3.2.2 网站动态功能分析 (22)

3.3 在线测评系统 (27)

第4章项目的实施 (28)

4.1 项目实施计划 (28)

4.2 任务总结 (28)

4.2.1 项目验收 (29)

第5章技术支持和服务承诺 (30)

5.1 用户培训 (30)

5.1.1 培训方式 (30)

5.1.2 培训内容 (30)

5.2 技术支持与服务 (31)

5.2.1 系统维护 (31)

5.2.2 售后服务承诺 (32)

第1章项目背景

1.1 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主要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各高校都设立就业指导部门,以便于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给予指导。但是目前国内的高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1.1指导人员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由于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基层学校,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职业指导教师没有正规的培养、培训渠道。他们的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尚没有规范的标准,他们不能因指导成绩的突出而评先进、获奖励,一些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1.1.2指导内容与时代脱节

当前许多学校使用的职业指导教材、基本上是由基层人员编写的,由于他们受自身视野及与职业指导有关素质的限制,教材的时代性、前瞻性、教育性等方面均有所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职业指导自身的质量。

1.1.3指导时间得不到保证

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使得上课时间格外紧张,在此情况下,尽管"职业指导课" 列于课程表中,但事实上是常常被其它课目所挤占,只有每年的五六月份学生开始要毕业时才受到青睐。

1.1.4指导所需经费短缺

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培养、培训人员、购置设备仪器、组织教学研讨还是测试、调研、参观、见习等都需经费,而据调查,不少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专项拨款远不能满

足其实际需要。此外,从经费来源看,尚没有正常的、比较固定的来源渠道。

1.2 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反应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努力,那学生的反应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指导工作是不是能够满足学生现在的需求和愿望。据了解,目前上海市许多高校都在三、四年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定期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但究竟有多大效果呢?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应该说现在我国大学里的就业指导中心,刚刚摆脱了计划时代的学生处的职能,大多数还停留在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开设讲座这一层次,缺少对学生个案的指导、就业心理的辅导以及市场化的操作,这也是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最大的弊病,除此以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呆板、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手段单一、缺少专业人员。

因此,要想改变现在学生就业指导的困境,克服各种弊端,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真正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现在就业指导的机制,实行科学、规范、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指导,让大学、企业和社会都成为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

1.3 项目背景

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针对性,深圳市易莱特科技公司和华夏基石合作利用在人力管理方面的经验,率先在高校中推出以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发现和挖掘高校学生的潜能,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评价和匹配标准,在高校开展就业咨询、建立高校人才信息库和企业信息,引导高校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择业和指导用人单位有目的地选择求职者。

第2章就业指导方案介绍

2.1 就业指导的框架

2.1.1我们的目标和使命:让美梦成真

在我们的努力下,让每一个人都梦想成真,帮助广大同学走上成功的求职之路,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为企业和学校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2.1.2我们的口号:打造现代“职商”

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最初只注重对学生智商的培养。所谓智商就是我们通俗话语中的智力,在朴素的意识里认为只要智力水平高,人聪明就可以成功,可是后来我们渐渐发现事实不是这样。很多在学校里非常聪明、智力水平很高的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以后并没有象人们所期望和想象的那样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很出色的表现,获得应有的成绩,相反,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许多挫折,不能跟周围的人很好的交际,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束手无措,于是我们明白原来成功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仅仅靠智力是不行的,还要有情商,情商简单来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识别、控制,以及情绪的稳定性、耐挫性等一系列良好的情绪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情商要比智商更为重要,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和久远。现在,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再仅仅看重智力的发展,而是一个人全方面的发展,在培养智商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情商。智商和情商是我们就业、工作、走向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们广大的在校学生是不是只要具备了智商和情商就一定可以在走出校门的时候找到自己理想的并且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呢?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原因其实很简单,学校的氛围、学校的环境、学校的人际关系、学校里日常生活流程和学习程序跟职场是完全不一样的,走出学校,步入职场,走上工作岗位,学生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环境与以往他所经验和经历的是截然不同的,但但靠学校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足以应付现在所面临的这个全新的环境。所以,适应问题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这种不适应在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但那时学校有专门的指导课程和讲座,并配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来帮助学生们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那么现在谁来帮助学生们实现这种过渡和适应。

不管学校教育打出的口号是什么,学生接受十几年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就业,如果我们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工作,不能实现职业上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21世纪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还要打造“职商”,职商和情商只是我们就业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上对职业世界的充分了解、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角色的转变和职业技能的充分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获得一个成功的职业人生。

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用发展论的话来讲,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以广大的学生为中心,通过个别咨询、小组讨论、集中培训、俱乐部、沙龙等非常灵活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学生职业化意识,加强学生职业化素质,打造现代职商。

2.1.3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以生存为导向: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先有生存后有发展,学生职业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有能力获得一份职业,在激励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找到人生的坐标。

以实用为导向:

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陈旧、过时,完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学生的就业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就业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因此,实用是它的根本,也是就业指导生命力的体现,

以专业为导向:

职业指导跟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专业,有它特定的方法手段、形式内容,不是仅仅靠个人经验就可以应付,要想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正确的就业指导中就必须具有专业知识,由专业人士来进行,克服以前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浓厚的行政色彩。

以学生为导向:

就业指导是为广大学生开展的服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因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目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更是

要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调整各项服务内容和形式。

2.1.4职业指导工作的依据

就业指导贯穿始终

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心理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等到学生将要毕业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要从学生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开始,对学生实行全程指导。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职业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指导着眼点在“发展”上

学生职业指导要同时具备服务和教育两种功能,着眼点在“发展”二字。从职业指导内涵上来看,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指导,承担着两种功能:一是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二是教育,职业指导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暂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在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指导是整个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指导人员的专业化

职业指导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跟其他的科学学科或者学术专业一样,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应该是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而不能像我们以前一样,由行政人员,或者根本不具备任何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来充当。参考国外的职业指导我们可以看到,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很高,要具备企业的背景,同时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要有所掌握。专业人员的缺乏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大弊端,一定要加以克服。

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咨询三者要有机结合,不可分割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正在积极改革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点在职业教育上,学生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咨询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点。职业教育能解决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学生怎样做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的指导就是失败的。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有职业培训,教会学生怎样做,做什么。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针对全体学生,但学生是有差异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要因材施教,因此,职业指导也要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解决学生具体的个人问题,这样就离不开我们的职业咨询。一个规范的职业教育系统必须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职业指导要有科学依据

任何工作都要有科学的依据,以前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工具,缺乏科学的依据,只能凭借积累的经验,不断的摸索,不能客观真实的了解学生自己本身具备的性格特征和各种能力素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要想实现对学生客观真实的了解,找到人职之间最佳的结合点,必须采用科学的人才测评技术,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引入心理测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估,也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本身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就业指导才能真正的开展起来,才能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传统就业指导的弊端。

职业指导应包含研究生和博士生

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就业指导好像是仅仅针对本科生,不涉及研究生和博士生。但从现实的实际状况来看,即便是高学历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也需要相应的职业上的指导。一方面,我国不存在系统规范、科学的职业指导,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并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指导,并不具备社会所需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研究生和博士生与本科生的层次不同,对职业的期望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更需要相关方面的指导。近来,研究生不断扩招,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总体的就业情况却不是非常让人满意,有许多具有高学历的人照样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此,也有很多人提出学历贬值的观点。所以,我们的就业指导要密切联系我国实际,面向各个层次的全体学生,不仅仅是本科生,还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

就业指导的内容要使用

就业指导的内容要实用,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与我们的时代同步,真正的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各个行业,通过对自身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形式要多样、灵活,摆脱以前对学生单纯说教,形势单一的指导模式,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各种活动、培训为主体,在动态中实现职业素质的提高。

以市场为导向

学生就业问题根本上的解决,要靠整个指导工作机制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目前已经改变了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企业、学校这三者都要成为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应该说社会、学校这两个主体我们已经具备,还欠缺的是企业的介入,但靠学校自身的力量要想完全市场化是不可能的,学生将来面对的也是广大企业,企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2.2 就业指导项目

根据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易莱特科技认为就业指导项目包括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咨询、职业测评、信息库、实习基地等。

2.2.1职业教育

从大一开始设立职业教育必修课,对学生实行全程就业指导。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只等到即将毕业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要从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就开始。现在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时候学生总是抱着一摞厚厚的简历,四处奔波,但是成效不是很大;另外学生就业后,跳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对此有很多的怨言,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在校期间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职业指导,对企业,对社会,对自己认识不足,对职位行业的选择比较盲目,而且就业视野狭窄,只是盯着眼前的高薪、外企或政府机关,对自身的发展没有一个长期、长远的规划,没有一种职业化的意识。这与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一直没有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所造成的。我们传统的思想和意识,学校只是负责招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学生要自己去解决。这种思想是存在偏差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一个人全面的发展,学校有责任在学生在校期间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一个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

2.2.1.1 职业教育的方式

职业教育课跟其他专业课一样实行学分制,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选修,每个阶段具体的教授重点不同。

2.2.1.2 职业教育的内容

在初期阶段有两个重点:1、对整个社会各个行业和职业的介绍(涉及行业的现状、将来的发展趋势及从事某个职业或者行业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资格),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职场,清楚企业的运作和需求。2、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一种职业化的意识,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会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正确职业价值观的确定非常重要,这影响

到学生今后一生的职业发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应该将重点放在自身优势的发挥和自我价值充分得以实现上。目前我们国家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的人才真的过剩,在广大基层和西部地区,人才仍然很缺乏,另外用一句更为精辟的话来说我们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有所创新的英才和精才。学生因为不会对自我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的发展就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才造成与市场和企业要求相去甚远的尴尬局面。

中期阶段:在学生对企业、市场、自身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规划,确定将来择业的大致方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知识的准备,另一方面是实践经验的准备。1、在此阶段,职业指导老师会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授课的重点是解决学生在对将来择业的确定和准备过程中的各种相关问题。2、在中期阶段学生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社会活动,到公司和相关组织机构实习,及参加将来就业所需的职业资格的培训。

后期阶段:后期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重点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求职和怎样更有效的获得职业信息,以及在就业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法规政策。1、开授简历写作课程,教学生怎样写正确的、符合企业要求的简历。简历是获得一个面试机会的前提。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信息教授学生写简历的技巧,可是有很多东西往往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太流于形式化,非常肤浅,而且浪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和财力在简历上,还出现造假现象。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简历,企业是如何筛选的,企业看重的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将会在就业指导课上得到解决。2、开授面试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面试的技巧,学会怎样尽可能的将自己与企业要求相符合的一面展示出来。3、职业信息的获得。现在学生在毕业时选择的求职路径绝大部分是参加各种各样大大小的招聘会,但是经有关数据显示及现在招聘会的实际成功水平来看,这并不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既然如此,我们怎样针对这种情况帮助学生更好的得到就业机会,就是我们在职业指导中需要解决的问题。4、相关的劳动法规、就业政策、合同签订注意事项等。(以上所设计的课程是针对全体学生既包括本科生,也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但是在具体的内容和细节上会根据层次的不同而相应采取不同的内容。)

2.2.1.3 师资配备

人员

职业教育必修课的老师主要聘请企业人力资源方面或者是各行业富有经验,对整个企

业和市场非常了解,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改变以往职业教育专业人员缺乏的状况。据了解,国外职业教育的老师都是具有高学历,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和心理指导方面知识的人士,因为就业指导是一种发展性、前瞻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从业人员本身在这方面就应该有一个高的视野。这也就从根本上克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缺乏的弊端,真正做到市场化,以市场为导向。

具体配置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每个专业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因此中心将会给每个专业和院系配备不同的指导老师,各个老师都是在此行业内有丰富知识经验的业界人士,这些老师具体负责本专业,或本院系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

2.2.1.4 职业指导的形式

职业教育实际上相当于职业指导中的一种信息咨询指导,是一种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的了解的方法。学生职业定向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对职业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职业信息咨询服务便成为职业指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将通过讲座、论坛、定期课程、邀请业界专才等形式向学生全面深入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各种职业的性质、条件及发展机会等信息,向学生介绍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探讨各行业内的事业契机。在介绍各种职业资料时,密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从而达到良好的指导效果;同时我们不仅仅停留在信息上的提供上,还会安排各种培训、训练活动,培育并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包括人际技巧、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等,组织求职经验交流会,提供多项求职技巧课程,如怎样撰写求职信、如何参加面试等。

附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形式的简单列举):

内容:

形式:

2.2.2职业咨询

上面所提到的职业指导必修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非常普遍化和大众化,着重的是一个面,除了这种从大局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指导以外,学生还需要针对具体个体、有差别性的就业指导。我们的教育讲求因材施教,我们的就业指导也应该是这样,每个学生的专业不一样,对将来的期望不一样,性格特质不一样,相应的他的职业规划也应该是不同与他人,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我们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择业方向,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因此,作为对职业指导课的补充,还要开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职业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2.2.1 开展途径

设立职业心理咨询室,配备咨询老师,学生可以提前预约,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找咨询老师进行详细的交流,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咨询老师可以直接由各院系的职业指导教育老师担任,这样一方面老师与学生比较熟悉,交流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在平常跟学生深入具体的接触中,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相应的调整自己授课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好的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同时便于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

2.2.2.2 采取的方式

因人制宜开展个体咨询

例如,针对大学生中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可以进行心理测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少数大学生面试焦虑、怕困难等问题,引导他们消除紧张、积极应对各种考试情景、职业环境;针对个别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挑战、面对挫折等情况,帮助他们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

积极开展团体咨询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关于专业学习、职业选择中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咨询和辅导。例如,在新生入学时介绍专业的发展状况和对应的各种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毕业生就业前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笔试或面试技巧等,开展小组训练,模拟“双选”市场,模拟面试考场等活动。

2.2.2.3 重点做好的工作

?引导大学生具有适用于快速发展社会的基本学习技能及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大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工作价值观,以激励自己的工作欲望和热情;

?帮助他们确立事业发展方向以及寻找和获得工作的技能;

?教育他们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便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社会里获得相当程度

的成功;

?给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甚至选修科目的调整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依据个人意愿、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及职业机会等所有资料,对职业和事业发

展做出合理的决定;

?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离开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后,能通过某些途径去继续接

受教育;

?培养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协助大学生学习如何规划人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协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个性等情况,辨析和澄清个人的职业价值、个人生涯发展状况,了解职业的事实状况,结合个人期望和价值倾向,做出合理的选择,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2.2.2.4 涉及的内容

?对学习生活的适应

?如何高效率的进行时间管理

?如何与他人有效的沟通

?怎样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所学专业与将来职业选择不符怎么办

?自我职业选择与家庭期望冲突怎么办

?如何更有效的面试

?怎样进行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

2.2.2.5 起到的作用和功能

职业心理咨询是职业指导中的一种心理指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或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者和职业选择与个人能力、所学专业不相符合者,以及非主观原因引起的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心理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包括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职业发展水平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职业心理咨询解决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和苦恼,也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的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不想符合,学生在进入学校

后对于将来的择业和前途非常的茫然,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导致了学生各种程度和各种层次上的焦虑、紧张、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通过对学生职业上的指导,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消除了他心理上的困惑感和茫然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好好利用在校的时间为将来进行充分的准备。

2.2.3职业培训

2.2.

3.1 职业资格的培训

现在要想从事某种行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现在外界的培训机构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其中不乏牟取暴利,滥竽充数者,是很多的学生上当受骗,或者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白白浪费精力和钱财。中心开设的培训课程会聘请专业人士,严加把关,保证质量。如企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通讯信息技术等职业资格的培训。

技能素质发展培训

职业教育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就职资格这些硬件上面,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软件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常常探讨到的“人格”、“品质”、“能力”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学生遇到的就业上的困难部分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缺乏上,在招聘会上许多企业单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都反映,现在的本科生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比较弱,从学校的推荐意见上看,学习知识能力比较强,学科成绩考得不错,但就是综合素质上欠缺。当向上海华东电脑公司总经理肖永吉、CEN国际教育网总裁陈玉宝等企业家问起:“中国的大学生最欠缺什么”时,几位老总一致认为:是EQ。上海杰事杰新材料公司董事长杨桂生说:“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不注重让学生去体验,而是一味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想想从上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学生一直处在老师没完没了的灌输,学生没完没了的记录,考试前再没完没了的背诵。回过头来想,走上工作岗位所背的东西只能用上5%。学生没有体验、没有实践,怎么可能去创造。”其实老总们口中的情商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素质,是一种人格,社会理论学家解释为“道德行为所需的心理肌肉”。道德教育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功课,它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同时侵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在人的言行举止、日常行动上。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在就职后的诸多不适应,是由学生本身在沟通、人际交往、受挫力、承受力等上的欠缺造成。

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内在职业素质的培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素质我们的学生在就业时才会走得更好,在职业的发展上才能走的更远。针对技能素质的培训,中心将会定期的举办各种培训活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2.4心理测评

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不能是盲目的,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传统的就业指导是管理性质的,我们现在的就业指导是服务性质,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仅凭经验。学生对自己明确的认识,老师对学生性格、兴趣、能力倾向、潜能的掌握,是科学职业指导的前提和基础,要达到这种境界,单凭日常的观察是不够的,需要借助人才测评的工具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

2.2.4.1 测评的时间

学生在每年的开学,和将要毕业的时候都要进行一次测评。

2.2.4.2 测评的主要工具

测评的主要工具是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参照下面心理量表列表)

易莱特是专门从事人才素质测评研发的专业公司,拥有20套信效度较高的心理量表,包括性格特征、潜能、职业倾向等各个方面。

2.2.4.3 测评的结果

?作为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规划的依据

?可以用来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状况。

?同时学生测评的结果会进入我们专门为学生设计的信息库内,以备将来学生就业时作参

考。

附表(心理测评量表):

2.2.5信息库

2.2.5.1 建立学生人才信息库

从大一开始就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自己的人才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能力倾向、求职意愿等各项信息。对优秀的学生,将向企业进行推荐,提供就职的工作机会,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到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等机构进行实习训练,体验实际营运环境,既可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习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增进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与实习机构建立良好关系,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做好准备。

2.2.5.2 企业信息库

详细介绍各个企业、公司、政府机构的情况,记录各企业、公司、政府机构的用人、招人信息,一方面,宣传我们的企业,让广大的学生对企业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

积极向我们的企业推荐合适的优秀人才,节约企业招聘时花费的物力、人力、财力,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同时也节省学生求职时因为盲目而消耗的不必要的精力,达到双赢的结果。

?与企业界和其他组织机构保持长期的联系,并及时进行企业的跟踪调查,了解企业的最

新变化,发展趋向,掌握业界动态。密切保持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和空缺的职位都会及时的进入信息库,告知广大学生。

?信息库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提供可以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空缺职

位,同时,企业也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信息,省却了招聘选拔所花费的精力、财力、人力,实现互惠互利。

2.2.6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建立主要配合职业指导教育课程在中后期的工作,学生在职业教育的中后期要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的实习工作,基地就是一个平台提供相应的机会给符合条件的学生。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检验自身的能力水平,对企业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全方位的了解,为以后正式就业打定一个基础;而企业也可以利用这种机会检验我们的学生,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双方面的了解接触,学生就可以在毕业之前就找好就业的岗位,而不必等到毕业时到处奔波,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学生实习的时间相对来说较长,企业可以在此期间充分的检验学生,是不是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避免了临时招聘在短时期内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能力水平的弊端。

对于在基地的实习,学生应该高度的重视,不能仅仅当成是一次实习,实习结束就一切都结束了,而应该当作就业的一个前奏和热身,是就业前的一个考察期。

基地具体的建立方式

?企业进行申报,经过核查符合标准的企业,可以登记在册,发布企业的人才信息。

?信息发布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申请。经审查符合企业的要求和相关条件,

基地将组织企业和学生进行接触和洽谈,最终确定合作意向。

?对于优秀的学生,基地会及时向企业进行推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