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2

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2
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2

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选择题答题卷

一、(共5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灼.热(zhuó) 夙.愿(shù) 烙.印(luò) 因噎.废食(yē)

B.嘀.咕(dī) 绚.丽(xuàn) 气馁.(něi)蹑.手蹑脚(sha)

C.媲.美( bǐ) 埋.怨(mái) 狭隘.(ài) 一蹴.而就(cù)

D.雌.雄( cí) 脚踝.(huái) 赡.养(shàn) 转弯抹.角(m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集团准备首次公开招股的消息引起全世界的观注。

B.走进语言的现场,领略辩论者驰骋古今、纵横捭阂的风采。

C.面对语言的亘古长河,朔源而上,寻觅学习文言文的津梁。

D.珠算、针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世界认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风情浓郁的江南水乡、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了浙江独具魅力的旅游特

色。

②▲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这窗户又没有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而去打烂更多窗户。

③上天探月的“玉兔”号月球车完全由中国自己设计,其方案是从全国40多个方案中▲出来的。

A.构成即使选拔 B.建成如果选拔

C.构成如果筛选 D.建成即使筛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动物园已多年没有长颈鹿宝宝诞生,因此怀孕的长颈鹿成了炙手可热

....的“宝贝”。

B.明代画家唐伯虎的画作《八景图》布局精巧到位,人物栩栩如生

....,画面生趣盎然。

C.管仲和鲍叔牙一起经商,管仲常多取其利,鲍叔牙却不以为意

....,他知道管仲家贫。

D.由于怕丢面子,有的人打肿脸充胖子

......,一掷千金,以无谓的浪费换取心理的满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雾霾加重,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许多重污染区已经连成片。

B.这把青铜剑距今约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之所以还这么锋利和它当时的保存环境有关。

C.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财物的行为,在有些政府管理部门中迄今仍未得到有效制止。

D.学校设置了“走廊图书馆”,为学生课余提供了随时浏览信息的机会和查询资料的效率。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哲学经典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学经典能帮助我们齐家、安邦、平天下,史学经典能帮助我们▲,经济学经典能帮助我们▲,伦理学经典能促使我们▲,文学经典能促使我们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①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②富人民、兴地方、强国家③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B.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C.日.与其徒上高山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微夫人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之力不及此 D.小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不拘于.时,学于余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今安在哉 B.夫晋,何厌之有

C.斯固百世之遇也 D.大王来何操

12.下列对《琵琶行》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二句用“枫叶”“荻花”等意象,营造了秋夜送客的慷慨悲壮的意境。

B.第三、四句交代人物活动:主客二人下马来到船上,主人设宴饯别客人。

C.第四句中“无管弦”呼应“忽闻水上琵琶声”,并为下文琵琶女出场作铺垫。

D.第六句描写冷月映照茫茫江水之景,烘托主客相别时凄凉、伤感之情。

13.下列对联与店铺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酒店

B.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书店

C.花样翻新人人温暖,裁剪入时件件称心——服装店

D.惟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去眼同明——眼镜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书法美感的三原则

我们可以整理出几个原则来说明书法的美感。

第一是和谐的秩序由笔画来达成。多年前我们习书法时,老师通常是逐字批改,对写得合度的字打红圈,对不合意的字打叉或对笔画示范修正。今天的书法怎么教我不清楚,相信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这种教法只能使学习者学到“正确”的用笔法,而不是自画面的美感着手。在《石门颂》中,几乎每个字单独看都是东倒西歪,自今人看来,字不成字,可是通篇看,却有“野鹤闲鸥”的美感。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以统一的笔法,重整体而轻个体才达到的。

第二是为了通体和谐创造笔画风格。笔画就是横、直、点、撇、捺之类。文字由笔画组成,书法作品由文字组成。笔画组成文字是基于造字的逻辑,再由文字拼合成文意,并没有想到要合乎美的原则。可想而知,书法作品通篇的美是不容易达成的。这些笔画凑在一起既是偶然,因此常常是不和谐的,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在视觉上原不相干的笔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不牺牲文字的可辨识性。

第三是通篇的和谐重于个别文字的美。要把一些扞格不入的笔画形成韵律分明的和音,必须使笔画带有特殊的韵味。在形成此特征前,通常先要尽量减少笔画的种类,使各种笔画间有共通性。比如说,《石门颂》笔画细柔带刚,没有一条绝对的直线,而《西狭颂》则笔画粗直雄壮,以方正取胜。两者的字体都是当时的隶书,却各有特色。

掌握了这三个原则,只要会拿笔写字,即使没有毛笔的底子,用硬笔也可以写出像样的字。只有自己会写一点,才能把书法生活化,才能欣赏书法。

(节选自汉宝德《如何培养美感》,有改动)14.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书法美感要求的一项是()

A.笔画要有逻辑性。 B.笔画要有整体性。 C.笔画要有和谐性。 D.笔画要有共通性。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现在的书法教学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而不是从画面的整体美感着手。

B.作品中笔画因偶然凑在一起而常常不和谐,因此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其和谐化。

C.减少笔画种类,使笔画带有特殊韵味,不能使同一字体的不同作品呈现各自的特色。

D.一个人要懂得欣赏书法,需要掌握一定的书法美感原则,而且他自己会一点书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节选自《逍遥游》)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怒:奋起的样子。 B.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垂下。

C.志.怪者也志:记载。 D.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17.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谐》之.言曰

C.鹏之.徙于南冥也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以夸张的语言描写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奋飞时气势壮阔。

B.文中写“野马”“尘埃”要依赖生物的气息吹动,从反面论证鲲鹏的逍遥自在。

C.作者用负载大舟有待深水、漂浮草芥需要杯水来论证世间万物都有所依凭。

D.作者以奇特的想象使文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引用《齐谐》使论述可信。

试卷Ⅱ

二、(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

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19.脂砚斋评点王熙凤出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这“第一笔”是指文中哪句话?

它勾勒出王熙凤什么样的形象特征?(4分)

20.文中加点词“竟”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1.选文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

三、(共6分)

2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2)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此时无声胜有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无边落木萧萧下,。

四、(3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一位成功人士回答说:“我从不做没把握的事。”而另一位成功人士则说:“我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有把握的。”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1—16题每题2分,17—22题每题3分,共50分;答案选择正确得分,不选、多选、误选均不得分。

三、(共10分)

19.第一问: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第二问:恃宠放诞。

共4分。答出第一问给2分,只答“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也给1分,只答“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不给分。答出第二问给2分,答出“恃宠放诞”或“放诞无礼”,给2分;只答“泼辣”或“直爽”,给1分。

20.加强自责语气,突出对黛玉的关心,讨好贾母。

共2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

21.第一问:林黛玉。第二问:刻画黛玉细腻敏感的心理,从林黛玉来看贾府主要人物,从林黛玉角度来展示贾府人物关系。

共4分。第一问答出“林黛玉”或“黛玉”给1分。第二问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

四、(共12分)

22.略

五、(30分)

29.作文等级标准:

一等(30—26分)切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语言通畅,结构完整,逻辑严密,不少于600字。以28分为基准分。

二等(25—21分)符合题意,观点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通顺,结构基本完整,不少于600字。以23分为基准分。

三等(20—16分)基本符合题意,观点不够明确,有基本内容,语言基本通顺,结构不够完整,不少于400字。以18分为基准分。

四等(15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与题旨完全无关;②语病极多;③字数不足400个。

评分说明:①如以记叙或描写为主,则降一个等第评分。②每出现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③字体工整、卷面整洁者,酌加1—3分;字迹模糊、卷面不整洁者,酌减1—3分。④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者,扣1分;全文标点不清者,扣2分。⑤不拟题目者,扣2分。

201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 脱这种困境 ..?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的状况。(2分) 【答案】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2014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考点。此类题目出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方学科网法是,首先联系词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考试时问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供.给(gōng)拎.包(līng)啁.啾(zhōu)跂.望(qì) B.发酵.(jiào)冲.床(chòng)囹.圄(lín)咋.舌(zé) C.磅.秤(bàng)请帖.(tiě)复辟.(bì)喟.然(kuì) D.拮.据(jié)土坯.(pī)锁钥.(yuè)着.落(zháo)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云一样的思绪,飘过来又飘过去,最终还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炫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我们在同一地平线,做着不同的梦,我的梦白如花朵,你的梦红如晚霞。 B.我无法想像他们的父母听到噩耗有多悲痛,因为一想像就会无法抑制地完全代入到自己的情境里----如果我出了事,我的父母得难过成什么样子。 C.虽然时光荏苒,岁月磋砣,但有些人,无需相约,却能在同样问题上达成一致;有些事,无需轰轰烈烈,却能深深铭记在心底。 D.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来说,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不让他贪钱好色,那是痴人说梦。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郭沫若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他 确实是一个举重若轻 ....的大师。 B.看过柴静报告的人绝大多数会钦佩其清晰而完整的逻辑、详实而全面的数据资料, 类似苍穹之下这种拍案而起 ....广为传颂的精品之作是值得研究者们去追求的。 C.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位于各券别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在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迎光透视,可以 看到缩微文字“RMB100”的微小文字,人们可能由此鉴定 ..真伪。 D.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透明的世界中,这当然是好事,不过,当信息分布并不均匀,数据时效往往滞后于现实变化时,针对某一特定话题,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不均匀的透明带

大学语文试卷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
(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学号: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答案 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革命爆发。 《1789 年
1.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
姓名:
题 答
原则》对这一历史画面进行了描绘。 2. 《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节选自《 3.“天长地久有时尽, 4. 《惊梦》选自明代戏曲家 5.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写的《 子》 ,是道家思想的经典。 6. 《大自然在反抗》一文的作者是美国 家、科普作家 R. ” 。 的传奇作品《牡丹亭》 。 》五千言又称《老 》 。
年级/班级:
订 装
线



卡逊。 7. 1978 年 10 月, 北岛和诗人 胧诗”的旗帜人物。 8.评说《世说新语》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简瑰奇”的现代作家 是 。 9.贝多芬是 10. 并称为“双璧”。 国 18—19 世纪伟大的音乐家。 是日本著名的画家,他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作品 创办 《今天》 杂志, 成为“朦
学院:
《大学语文》试卷
共 8 页第 1 页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入题干后的括号里。每 小题 1 分,共 10 分。 )
) 。 C. 废 名 D. 郁达夫
1.下面不属于“言志派”的作家是( A. 周作人 B. 俞平伯
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将适齐。 适:适合。 . 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 C.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 校:抵抗。 反:返回。
D.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 靖:使安定。 . 3. 《长恨歌》的体裁属于( ) 。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七言排律 D.七言绝句 4.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春香看出杜丽娘懒于添香、不愿刺绣, 原因是“关情”。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作者利用“晴丝”与“情思”的谐音,将春情寓 于春景之中。 C.“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写杜丽娘的的羞涩娇美之态,表现贵族少女 的微妙心理。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写大好春光如此之美,却无人发现欣赏,未免太辜负了春天 的万千气象。 5.下列对《老子》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子的“道” ,包涵宇宙本源之道、自然规律之道、社会规律之道。 B.老子的“道” ,较注重本体论宇宙论,庄子则侧重心灵境界的提升。 C.老子的“道” ,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其形而上学的意味不浓。 D.《老子》因为它的语言洗练、流畅优美,而成为古代经典的抒情诗。 6.对《大自然在反抗》一课内容的下述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必须彻底禁止任何喷洒药物治虫的方法,因为这必然会破坏大自然平衡。 B.课文主要阐述了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许多有害昆虫增强了抗药性。 C.科学家难以看到自身局限,只有人文学者才能提出根治害虫的有效方案。 D.人类能够在大自然启发下发现更为经济合理的限制生物种群的有效方法。 7.下列对《回答》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诗人把警句放在诗作开头,以惊雷一般的诗情震撼人心,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诗作中所描绘的囚徒形象,显示了诗人自己准备为真理、信念而献身的真诚和勇敢。
《大学语文》试卷
共8页 第2页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语文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D 【解析】原文说“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而选项所叙述的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的事件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 2.【答案】C 【解析】因果颠倒。原文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而选项则把“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当成了原因。 3.【答案】B 【解析】强加因果,从原文并不能看出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另外,“‘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错,原文是“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二、古代文诗文阅读 4.【答案】C 【解析】励精:振作精神 5.【答案】B 【解析】句中的“休烈”“国子祭酒”等专有名词,“之”“以”等虚词,是断句的重要参考要素。 6.【答案】A 【解析】“谨遵职业操守”于文无据;“直言不讳”错,于休烈是比较委婉地回答了肃宗的问题 7.【答案】(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息的神色都没有。 8.【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10.【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乙选考题

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 ....,,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 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 ....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 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原创)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外求光辉”。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 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教材:徐中玉主编,陶型传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为指定教材。文学常识可参考徐中玉钱谷融共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和严廷德冯川编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概要部分。 二考试内容:重点考核语言知识、文学知识、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1.语言知识 现代语体文中的疑难词语的意义; 现代语体文中的成语或所引古书中的词句与典故的意义; 教材所选文言文(包括古典诗词)中常见实词的意义,辩析它们的多义性和古今意义的差异; 识别教材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于”“以”“而”“之”“为”“虽”“则”“其”“或”“莫”等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被动句式、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特殊语法现象。 2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知识和文体知识。 (1)作家作品知识 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认知作家的姓名字号,所属时代及地域;识记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主要成就,主要思想倾向及文学主张,所属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代表作名称及相关别集的名称,与课文有关的专书的编著者和编著成书年代等。 (2)文体知识 根据教材出现的有关文体术语识别课文的文体属性: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诗、词、曲、赋。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立论文、驳论文;识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识别论证方法和驳论方法(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从个别到个别的比较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认知论据的类别(事实论据:概括事例,典型事例;经验性论据,假设性论据;历史事实;现实生活事例。理论论据: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公理定律;谚语熟句)。 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实体事物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科学语体和应用语体),文艺性说明文(文学语体,又叫科学小品);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记叙文:识记记叙文的种类,如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等;区别记叙文的叙事方法-顺序、倒叙、平叙(分叙)、插叙;认知记叙文的描写方法,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场景景描写;认知记叙文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说理议论中抒情)。 诗词曲赋:识记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诗;词牌、词题;曲的特点、散曲,杂剧;赋的表现形式。 (3)常见表现手法:认知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铺垫、反托、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表达技巧;识记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象征、借代、设问、反诘、排比、夸张、对偶、层递等修辞手法。 3、阅读分析 以教材课文为主要阅读对象,以课文的“阅读提示”为阅读导向,牢记每篇诗文作品的思想意义;识记每篇文章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记住并正确理解诗文中作品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正确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段落层次;正确解释课文中疑难词语及古文中古今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语。 背诵古代诗词和散曲中短小精炼的篇目,熟读较长的诗歌作品。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1)

(新课标卷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 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

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在饱受旧社会、旧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全国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二)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语文卷(二) (150分钟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蟊贼(máo)装载(zǎi)镣铐(1iào) 轻歌曼舞(màn) B.遒劲(qiú)渐染(jiàn)觊觎(jì)喁喁私语(yú) C.粗犷(guǎng)磐石(pán) 奶酪(nào)一脉相承(mài) D.辟谣(pì)炽烈(chì)挣扎(zhá)鹬蚌相争(b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筹划名信片能曲能伸 B.按语沉湎泊来品直接了当 C.宣泄啜泣炒鱿鱼越俎代庖 D.装帧针砭挖墙角磬竹难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法制社会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不能随心所欲。 ②像刚才他那种蛮横态度,我如果没有,无论如何都会跟他吵起来。 ③在简陋的帐篷里,一群孩子们,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 正地学习。 A.准绳涵养目不转睛

B.准则修养耳不转睛 C.准则修养目不斜视 D.准绳涵养目不斜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向20多家省直机关、部门发放了l00辆公务自行车,并规定3公里范围内外出公务原则上要骑自行车。有人担心,“公务自行车”能走多远? B.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珀尔马特、里斯以及拥有双重国籍的科学家施密特,奖金共l000万瑞典克朗。(约舍l46万美元) C.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等国弃权,法国、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D.《正视官德缺失之痛》这篇文章摘自《半月谈内部版》,它告诫领导干部: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官德修养对为官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都起着积极作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青团北京市委在对该市l2154名农村乡镇青年、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青年中发放调查问卷,对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 B.“五年当选的两院院士里,女院士仅98人,与我国庞大的女科学研究人员群体形成鲜明反差。”这是刚刚出炉发表的《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中透露的。 C.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咏唱江湖芷兰,铺陈宗教神话,创造了以吟唱诵读为特征的“楚辞”。魏晋时代,对文章的可诵读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D.根据撑杆从上到下受力的差异和弯曲的弧度来设计不同部位最合理的强度,现代的撑杆制作水平日益优秀,纳米材料的应用能让撑杆跳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5)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 1、从散文文体上来说,《论语》属于() A、纪传体 B、游记体 C、语录体 D、书信体 2、孟子散文中善于采用的论辩手法是() A、欲擒故纵,引君入彀 B、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C、多用寓言、想像 D、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 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A、共叔段 B、郑庄公 C、郑武公 D、姜氏 4、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是() A、苏轼 B、欧阳修 C、陆游 D、辛弃疾 5、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 A、咏物词 B、悼亡词 C、怀古词 D、抒情词 6、南宋时,其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的词人是() A、陆游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 7、白居易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广大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主要是他的() A、闲适诗 B、讽喻诗 C、感伤诗 D、边塞诗 8、北宋第一个专门致力于写词的作家是() A、柳永 B、苏轼 C、欧阳修 D、王安石 9、茅盾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革命现实主义巨著是() A、《林家铺子》 B、《春蚕》 C、《子夜》 D、《腐蚀》 10、其诗作多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自己田园生活恬然自乐的东晋诗人是() A、王维 B、陶渊明 C、苏轼 D、岺参 11、文字作品中,惟独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的是() A、散文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12、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京味的著名作家是()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鲁迅 13、鲁迅的《灯下漫笔》出自其杂文集() A、《三闲集》 B、《华盖集》 C、《坟》 D、《朝花夕拾》 1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 C、杜甫 D、韩愈 15、善于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唐代诗人() A、李白 B、孟浩然 C、王维 D、李商隐 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 A、青莲居士 B、六一居士 C、易安居士 D、香山居士 17、《关山月》一诗的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18、《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 A、对比推理 B、假设推理 C、比喻推理 D、连锁推理 19、《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20、“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A、富兰克林 B、培根 C、拉封丹 D、伏尔泰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片段,回答21-23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胜:斤: 22、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2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及答案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学科网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羞赧(nǎn)亵渎dú掎角之势jǐ 纵横捭阖hé B.对峙zhì应酬(yìng)钟灵毓秀(měi)恪守不渝kè C.泥淖nào 坍塌dān 浑身解数(xiè)舐犊情深shì D.桎梏kù罹难lí虚与委蛇yí觥筹交错gō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李涯对他的部下耳提面命,要求他们调查钱教授的下落和翠平老家的具体情况。 B.这个地方地形构成比较复杂,气候多变,经常五风十雨,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C.宋教授不仅精心授课,细心辅导学生,而且在学术领域著述颇丰,特别是思想品质真称得上是梁上君子。 D.现在一些高校的教师为了评职称,造假层出不穷,剽窃前赴后继。这使得纯净学术研究领域也不再纯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CCTV财经频道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旗帜鲜明地作了答复:一定要实事求是的调查,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严明纪律,处罚有关人员,净化从业环境。 B.市教育局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学校教师严禁进行有偿家教”的通知。同时,为防止中小学教师再进行家教,市教育局派出了暗访组。 C.入冬以来,市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取暖问题,根据市政府的财力,决定提高低收入家庭取暖的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 D.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破冰船“雪龙”号,从上海极地考察专用码头启程奔赴南极。此次考察主要完成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进行建设,并对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进行陨石、地质、生物等方面的考察。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火红的夏日悄然逝去,大自然的脚步已迈进了令人向往的金秋。一年四季中,秋显得是那么的清爽,那么的惬意,给人的只是那份满天落叶的浪漫和几分收获的喜悦。 生活的光环不也同样丰富多彩吗?。,,。。 ①在人生的原野上,燃烧着炽热的追求 ②把无数神奇的梦幻,变成辉煌的画卷 ③人生的长河又何尝不是一条斑斓闪烁的彩带 ④秋天恰如人生的中年,经历漫长的岁月沧桑磨砺正在逐渐充实、成熟 ⑤流淌着沸腾的热血,焕发着青春的朝气 A.③⑤①②④ B.③①⑤②④ C.②④③①⑤ D.③⑤②①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传承#8226创新#8226流行 ——兼谈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前景 佚名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三千多年沧桑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葆青春的强大的生命力。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2004年秋季(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注意事项:1.本考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名称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考卷上的不记分; 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 B、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2、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 A、《呐喊》、《彷徨》、《野草》 B、《故事新编》、《呐喊》、《彷徨》 C、《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D、《呐喊》、《野草》、《故事新编》 3、《论气节》中关于气和节的两个意念起源的引文均见于:() A、《诗经》 B、《论语》 C、《左传》 D、《孟子》 4、钱钟书《论快乐》一文选自:() A、《人.兽.鬼》 B、《清华夜读》 C、《写在人生边上》 D、《管椎篇》 5、傅雷《心灵的灰烬》将下列哪个文学人物看成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 A、奥斯特洛夫斯基 B、茶花女 C、克利斯朵夫 D、贾宝玉 6、“惟陈言之务去”主张的提出者是:() 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柳宗元 7、《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A、迅速 B、急忙 C、屡次 D、竭力 8、孟尝君是战国时期:() A、魏国人 B、齐国人 C、赵国人 D、楚国人 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班固 B、茅盾 C、鲁迅 D、李白 10、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字而幼孩”一句的正确译文是:() A、给幼小的孩子起名字 B、向百姓介绍植树的先进方法 C、借种树比喻作官 D、哺育你们的幼孩 11、周作人散文的特色是:() A、激昂慷慨 B、平和冲淡 C、沉郁凝重 D、婉约典雅 12、“五四”以来,最擅长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写作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鲁迅 D、茅盾 13、茅盾《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主人公“他”要寻找的是:() A、“禽兽的脚迹” B、“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 C、“孩子们的脚印” D、“真的人的脚迹” 14、王昌龄《从军行》中最有概括力的诗句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 B、孤城遥望玉门关 C、黄沙百战穿金甲 D、不破楼兰终不还 15、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 2、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 3、《长亭送别》选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2014-2019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汇编

2018-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答案 1.[2018年·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2019年·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1.[2018年·全国卷Ⅲ]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019年·全国卷Ⅲ]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014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2015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3.[2016年·全国Ⅱ卷]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4.[2017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5.[2018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6.[2019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