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艺术

领导决策艺术
领导决策艺术

领导决策艺术

领导决策,既是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广大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时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它涉及到的问题都比较多。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决策问题更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加大研讨力度。今天作为有限时间的一次讲座,我仅就什么是领导决策,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领导决策,以及如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效益化问题,来和大家做一些讨论。

一、什么是领导决策

我们首先来了解领导决策这个概念的内涵。一般意义上讲决策,就是指做出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是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大至国家、政党、中至地区、单位,小至家庭,甚至个人生活也可以说都有一个做出决定、决策的问题。但我们今天是在领导科学的理论范畴内讨论决策,那么这个决策就是特指领导决策。

什么是领导决策?它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决策的主体是领导者

决策的主体是领导者,也就是说,没有合法的领导职务、没有合法的领导者身份,不能做出领导决策。当然这个领导者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集体,就是领导班子。明确这一主体是很有意义的。对领导者来说,决策是权力也是义务,领导者不敢决策、不决策是不行。但是,决策造成的失误和引发的损失所应该追究的仍然是领导责任。所以,对领导者来说,既要敢于决策,又要善于决策。虽然领导者决策过程中,要走群众路线,要有民主化原则,要激励吸纳群众参与决策,但不能因此模糊领导决策的主体是领导者这一点。

(二)领导决策是个选择行为

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复杂性,组织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都具有多样性。作为领导者应该在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选择上进行比较,力求实现最大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选择就没有领导决策,领导决策行为就是选择行为,也就是这个意思。一件事情如果只有一种方式可行,那就不存在选择,不存在决策了。只能这样做,别无他途,那还决策什么呢?那只能叫执行问题了。

(三)领导决策是个过程

领导决策就概念而言是一个动词概念,指领导者的一种实践行为,而不能理解为就是作出决定,就是拍板的瞬间。实际上领导决策过程,往往是一个由一些工作阶段,或者具体的工作环节构成的逻辑程序。只有遵循这个程序,一步一步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来,用程序化才有可能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正确化。在实践中,一些决策的失误往往是因为缺乏程序论证。这个教训有许多实际案例都可以总结出来。

这是我们对领导决策概念的一点基础性理解。

二、领导决策的意义

领导决策的意义,也就是领导决策的重要性,或说作为领导干部为什么要重视决策,要研究决策,要把决策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功来掌握。

对领导决策意义的理解,我感到起码有这么两个角度:

(一)一个角度

一个角度是从领导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上看,它确实重要,它是全部领导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领导者的第一位责任。

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决策,决策才有领导。我们一般讲,一个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客观上或说实际上是指向他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从领导工作中的地位看决策的重要性,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领导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面对的课题比较复杂。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层次、任何一个岗位上的领导者他所面对的课题往往都是诸多因素、诸多矛盾或者关系交织构成的动态系统,比较复杂。比方说,有的企业领导者谈自己的工作体会,感到自己是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退;有的领导者说自己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还有大家经常谈及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等。这实际上都表现了领导工作的特点。

我们从理论上研究的时候,可以讲一个观点:领导者只干领导的事。我们可以一项一项概述领导的职能,包括你做什么、你不要做什么,这确实是理论上的一种研究方式,但是实践中领导者面对的矛盾很具体,你很难说哪件事与领导完全无关,他可以什么也不管。所以,领导者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了一种无奈,甚至由此走向一种应付、甚至是忙乱的状态。这个问题当然可以通过科学授权、改善自己的领导行为加以解决,但是完全解决恐怕是不可能的,是不符合领导工作的实际特点的。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

摆位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精力的投放问题。

一个领导者的成熟在于他能以主要的精力,牢牢把握自己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决策。说他成熟,他恐怕也难以完全摆脱各种事务性工作的缠绕,但他的成熟在于摆位。他知道最重要的要干什么,这是他成熟的表现。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上,我们认为决策处在核心地位,是灵魂,是基本职责,是第一位的责任。

(二)第二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从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上看,他是领导效益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组织的命运前途,这由它的关键性作用决定的。大家可以思考,领导行为的成功都是由决策的成功而带来的,而领导行为的失误,实际上也都是由决策失误引发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史,80年的历史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在农村里、山沟里被人家围剿追杀的党,成为今天强大共和国的执政党,党的80年历史完全可以告诉我们,它的辉煌历史是有它一系列科学决策所带来的。民主革命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井冈山道路的战略决策;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决策;解放战争时期,适时发动三大战役的决策,和平解放北平的决策,以及打过长江去,解决全中国的决策。是这些决策导致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期间,大家就更熟悉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果断地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施战略重点转移的决策,坚持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以及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台回归的决策等等,辉煌的历史,是由一系列科学决策引导所导致的,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识的。

反过来说,由决策的失误而带来的重大损失这种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在企业行为中,一个错误的决策甚至会拖垮一个企业,这种案例也是绝不新鲜。所以,领导决策在全部领导工作中居核心地位,它是领导工作效益的关键性因素,最直接因素。它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组织的命运前途,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大关于决策问题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这样,自己的整个领导水平才能由此而带动起来。

三、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

决策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科学决策应该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来掌握。但是怎样把决策搞科学、搞正确,这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比方说,它涉及到领导者的决策观念、工作经验,也涉及到依赖决

策的一些领导体制,以及诸多方面的环境因素等等。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说不是简单的话所能讨论清楚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要理顺思路,要遵循正确决策的一些基本原则。

正确决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

(一)合宪原则

合宪,从严格意义上进应该是法律学的用语。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为都要符合宪法的总精神、总要求,这叫合宪,否则违宪,违宪则无效,违宪的法律行为应该受到追究。领导科学的决策理论是借鉴了这个概念,并且引申、扩大了它的含义。决策必须合宪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 决策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者出台的决策要经过政策论证、法律论证,不能有与此相悖的东西。有的同志可能提出这是从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讲的,如果从这个角度说也讲得通,但是,又不仅仅是这方面的道理。因为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是长远的、全局的规范,我们的决策行为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大家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要从长远出发,要顾及大局。那么,领导者作为决策者,胸怀应该非常博大,眼界应该非常广阔,应该在自己的决策行为中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坚持眼前服从长远。把这个关系处理好,你的决策才会有真正稳定的效益。如果你的决策中隐含了一些不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甚至是违法乱纪的内容,这个决策的效益肯定是难以持久的。这是合宪性的第一层要求。

2. 决策必须符合自己的职权范围

领导者的决策行为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里头行使才叫合宪,不能有越权的决策行为。越权的决策行为当然也是无效的。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尤其是在我们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比方说,就一个地方而言,有些决策权是党委的,有些权力是政府的,有些权力是人大的,有些权力是企业的,都应该把权力界定好,这样的决策行为才叫合宪。就一个企业而言,它也有党委、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等等,也有这个问题。农村的行政村有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有村民自治组织,有经济组织,有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也有权力界定问题。如果把权力这个问题搞乱了,那么这种决策行为是很难有效的,甚至会被撤销、被追究,引发一些矛盾。

3. 决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我们是社会主义领导者,我们的中华民族又有我们自己的优良道德文化传统。决策不能够违反大家的公认的、趋向的道德规范,这一点也很重要。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来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有一些决策,特别是企业决策,表面上看并不违法违纪,但是它为什么没有效益呢?就是因为处理不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由此也会引发诸多的问题。比方说,有些地方搞决策,有一条河,上面有一座木桥。聪明人就发现这个问题可以决策。他把木桥拆掉,再搞几条板子搞个摆渡船,收摆渡费。这种决策行为要是真的实行起来,也很难说他就违法乱纪。但是大家不拥护他,他经不住道德的评价,这种决策也是难以有效的。所以特别是企业决策,应该把两个效益并同起来,这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使你的决策真正有效益的基本要求。

对于合宪,我讲了三个要求,如果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讲就是决策不要违法、不要乱纪、不要越权,也不要缺德。这样的决策才是合宪的,才是有稳定的效益的,才是有正确的保障的。

(二)民主原则

决策的主体是领导者,但不能由此推出决策可以由领导者个人专断。这一方面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本质上说,决策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只是代表人民运权决策,他当然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原则,绝不能搞个人专断。还有一个角度,就是这也是现代决策内容的复杂性和决策手段的先进性内在要求的。现代决策的内容比较复杂,社会诸多因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动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现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大量的科技成果也被应用到决策领域中来。领导者个人本事再大、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个人也不能搜集到全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不能掌握全部决策所需要的现代科学技术。这也要求走群众路线,这也要求坚持民主原则。

具体讲,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提高我们对领导决策的民主原则的认识。

1. 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

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只有各方面的言路都畅通,各方面的意见都能够听到,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决策对象进行论证,防止决策失误。这个各方面,也包括专家的意见。有人在领导科学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要防止专家误导的问题。什么叫专家误导?大家知道,专家的优势是专,对某一个领域、甚至只是某一个问题有比较深厚的研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专家的劣势

也是专,由于他只对某个领域、某个问题有深入化研究,思维方式比较集中,但是对其他事物的关联性分析往往就会缺乏。当然如果他都知道他也很难称得上专家了。我们如果只听从一个方面专家的意见来论证决策的内容,如果不注意畅通其他方面言路,也可能就会被这位专家所误导。所以,有人提出决策论证应该是圆桌会议。专家是应该请教的,但是应该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大家坐在一起讨论,这样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决策论证。所以,广开言路,把各方面意见都能搜集到,这是民主原则的一个表现。

2. 充分地利用外脑

外脑也可以叫思想库,智囊团,或者咨询公司等等。这只是名词的差别而不是内容的差别。在国外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智囊或叫外脑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的产业。它一般都是由一些专家、学者组成,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利用综合性的成果,向领导提供决策咨询。我们国家的外脑或者咨询业,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是已经引起各级领导者的重视,已经走向了决策程序了。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或说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谋断分离。谋断分离的意思就是谋者不断,断者不谋;各负其责,互相衔接,把事情做好。由谁来谋呢?就是由外脑、智囊团,由这些专家来谋。在他们谋的时候,作为领导者不干预、不插手、不过早地表态,以便他们能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专长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论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这就叫断者不谋。但是,断者要在谋的基础上,对这个方案进行决策。领导者他有领导者的思维角度,比方说他的大局意识等等。有些问题他应该想到,作为具体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不见得想到。当进入断的过程,谋者不参与,这也是很明智的。这样,谋、断既是独立的工作过程,又先后衔接,这样才容易保证决策走向科学化。这也是决策民主原则的一个具体要求。

3. 坚持集体决断

决策方案的制定,应该由领导班子集体决断,防止个人说了算。在运作上,应该由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对逐个方案进行分析,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应该表态,并且应该记录在案,最后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方案。

这是领导决策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民主原则。

(三)信息原则

信息作为决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决策过程就是对有关信息的加工、选择、处理过程。不注意信息工作,甚至情况不明、决心大,是有些决策脱离实际而走向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决策的对信息的要求具体说,一要全面讲究数量;二要准确,讲究质量。

首先是全面,所谓全面就是要把有关这个决策内容的信息,都搜集到,都掌握全,这样才能进行决策。理论上说如果你遗漏了信息,就不敢保证你遗漏的这点是否属于最重要的信息,你也就不敢保证最后决策的正确性。当然,我们在这里讲全面并不能理解说信息越多越好,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紧紧围绕决策的目的来做好信息工作。不然的话,一些无用的信息,甚至形成了信息超载,不仅会影响决策的质量,也会白白耗费投入。

把决策的信息搞全面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更为困难的是要把信息的质量搞准确。进入决策的信息,必须经过核实,必须是确凿无疑的东西,不能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离的东西进行决策。我们应该确认这么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失误的信息比没有信息还要糟糕。没有信息我可以去搜集信息,可以不断地进一步做好信息工作。但如果这个信息是失误的,并把它引入决策行为中来,可能会引发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践例子也是挺多的。

这个问题之所以有难度还涉及到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领导作风。如果思想路线不端正,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信息工作很难真正做到准确。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60年代的时候经常搞忆苦思甜会,有些机关想要了解这个地区这个活动开展得怎么样,就设计一些表格要求底下填。其中有些问题是开了多少次忆苦思甜会,一共参加了多少人次,一般说这还是可以的。但他还设计些栏目,问有多少人听了忆苦思甜报告以后流眼泪了,有多少人哭出声来了,有多少人是热泪滚滚,有多少人眼泪含在眼圈里没掉出来。80年代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搞灭鼠情况统计,也设计些表格要求各个地方填,问这个村有多少老鼠洞,每个洞里平均有多少只老鼠,已经灭了多少只老鼠,还有多少只老鼠。表面上看工作很细,实际上这是形式主义。

把信息搞准确,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这里关键。实际上是对思想路线的要求。思想路线正,信息工作才能实;思想路线不正,信息工作之实就无从谈起。现在,还有许多地方存在所谓拍脑袋报数字,所谓要多少有多少,所谓你问多少我给多少,这些问题都严重干扰着我们的信息工作。

总之,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一要全面,二要准确,这是第三条原则。

(四)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当然也是科学决策、正确决策的基本原则。因为领导工作区别于管理性、业务性的工作,它不是重复性的工作。决策实际上是在领导行为中发现了问题,原有的程序解决不了,过去的经验在这里也不能马上套用,这就需要决策。因此决

策行为一般是针对着新矛盾,想新招法,推出新政策,拿出新的对策来,这才叫决策,决策的这种创新行为实际上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决策观念。决策应该优化,但是优化只能是相对优化,任何决策的效益往往与风险有种内在的联系。所谓有一定内在的联系就是指有效益的决策、有明显效益的决策,往往它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领导者求稳怕乱,希望在决策过程中万无一失,这样的决策方案的效益恐怕也会打折扣。

我们举一个大家在领导工作中经常遇上的例子。比如人事决策,领导都知道要用人才。什么叫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说,真正的人才往往两极相通,有明显的优点、长处,也可能有明显的弱点、不足。比方说他不合于俗、见解独特、思维超前、不甘平庸,这样他在一般的组织中,特别在一些文化不是很健康的群体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非议,这样就形成一种争论了。当然在争论中,确实有人才也有歪才,作为领导者看准了这个人才用不用。如果你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万一失误,你还要负一些责任。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你只用稳当的、可靠的、对上和和气气、对下规规矩矩、办事稳稳当当的人,用起来其效益恐怕也会打折扣。我们回顾一下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真正有效益的决策,往往都是打破了一定的所谓原有的思维定势,推陈出新,也就是创新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有效益的决策行为。

(五)程序原则

在讲决策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讲过了,决策是领导者的一种实践行为,是个过程。决策过程是有不同的工作阶段,一步一步前后相继构成的程序化过程。它反映着决策的运行的内在规律,只有按照这种主要程序来决策,它才可能走向成功,走向正确。当然,在这里我还要提一下,决策有一个类型问题。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我们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实践中的决策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类型。比方我们平时讲的集体决策、个人决策、战略决策、策略决策、政治决策、经济决策、军事决策、企业决策等等。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由认识的具体目的来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对决策类型的认识,实际上也是这个问题。今天我讲的决策,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从决策的共性,从一般性上讲的。这里决策程序也是这种意义。并非所有的具体类型决策都是这样的程序,但总体上说是这个问题。

决策的程序主要由这么五个阶段组成。

1. 第一个阶段,界定问题

问题是决策的起点,决策行为始发于问题。一般讲,问题是应有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或说

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可惜现实是这样的,这个差距这就叫出了问题。有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也没有现成的东西可照抄运作,那么决策可能就由此提上日程了。我们讲界定问题,界定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领导者要善于发现问题。

2. 第二个阶段,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目标错了,一错百错,以后的决策行为就从根本上不可能有效益。确定目标应该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确定目标的根据是什么。确定目标的根据,必须是你发现、界定的问题,必须衔接问题来确定目标。我们要防止一种决策行为,就是问题发现了、目标也确定了,甚至目标实现了,问题依然存在。这就是你的目标的制定没有紧紧把握问题来制定。所以,目标制定第一个问题就是根据。

第二个问题是目标的先进性问题应该正确理解和正确处理。目标当然应该先进,但目标的先进性又与可行性有内在的联系。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可行性来搞高指标、高地位,把目标搞得理想化,干起来才知道不行,这方面的教训历史上、现实中都有。

第三个问题是目标的反映应该力求具体、显现、明确、量化。这样的目标不仅给人以实在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考核。

3. 第三个阶段,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因为以后的决断实施方案要在这里选择,这些方案的质量实际上也为最后的决策质量奠定了基础。如果方案都很一般化,没有什么创新的意识,那么最后怎么选恐怕也难有高明的决策。

在设计方案这个阶段上,对方案设计也要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是方案在整体上要穷尽。就是要把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都设计出来,无一遗漏。如果遗漏方案就不敢你所遗漏的这个方案也许是个最佳方案。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是带来了工作量,但是又一定要明确这个思维角度。当然这个观点前提一是要围绕目标,二是要考虑可行。实际上无一遗漏,一般说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是一个要求,叫整体上穷尽。

第二个要求是方案要在个体上相斥。方案与方案之间应该有原则的不同,也就是说你选择了甲方案就没有办法执行乙方案,如果你用乙方案就没有办法用丙方案,也就是说用了一个方案其他方案都不能用,这样它才能可操作。不然每个都差不多,或者有人说我把几个方案整合一下又变成一个方案,这是

不行的。

整体上穷尽,个体上相斥,这是在方案设计这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4. 第四个阶段,评估论证

评估论证就是要在前一阶段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利弊分析。这个阶段是最体现群众路线,最体现民主原则,最需要畅通言路、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所以应该发动群众,依靠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把这些方案的是非利弊都搞清楚。有人说,要讨论、争论、辩论,甚至要用一些具体的对抗性的辩论技术把各个方案的长处和弱项都充分显示出来,这样这个工作的阶段才叫扎扎实实,才能够往前走。

有一些决策理论就这个问题提的观点还是有些耐人寻味的。一般讲,任何决策方案的优化都是相对优化,不可能绝对优化,我刚才还提到决策要有风险意识。在方案论证过程中,如果有的方案大家异口同声认为它好,有一些学者就提出这样的方案是不能用的。因为从客观上说,尽善尽美、绝对优化的方案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你没有发现它的问题不等于它不存在问题,一旦运作它,在实践过程中暴露问题,后果可能会更加糟糕。当然大家对某一个方案没有多少争议的意见也有一种可能性就这个方案很平稳,一旦运行起来它的效益也必定是有限的。这些理论,在决策实践过程中,大家都会体验到。

5. 第五个阶段,决断实施

这就是要把前阶段评估分析的情况做总结,选择比较有共识的、先进可行的方案,交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然后按照民主集中制的选择进行表决,决断实施,基本上说这个过程基本上就完结了。四、几个具体问题

关于领导决策有几个具体问题,我在这里再简单提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目是前有一些学者认为,决策从界定问题开始一直到决断实施,并没有完结,还应该继续。比方说,在贯彻中应该有反馈,很正常的应该有修正,一直到最后实现了决策的目标、解决了当初发现界定的问题,这个决策过程才叫完结。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觉得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一个是决策,一个是决策实施。决策应该是从发现问题到决断实施的一个过程。再往下走是必要的,但那属于决策实施,应该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当然这确实是我个人一点看法,大家也可以讨论。

第二个问题是,决策的这五个环节所构成的程序是决策规律性的反映,一般而言不能任意打乱,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合并。在哪个环节上就应该做哪个环节的事情,把哪个环节的事情做完了,做彻底了

才能够进入下一个程序。这样决策才能够扎扎实实、才能够切实有效。比如说,界定问题就是要把问题界定清楚,连问题都界定不清楚就匆匆忙忙要确立个目标,那当然是不行的。问题清楚了,才能确定目标。把目标的根据、可行性、先进性等等都搞完备,才能够设计方案。因为设计方案是要根据目标来实现的,如果目标不清晰,方案的设计过程也就无可遵循了。方案完备了,整体也穷尽了,单个看也相斥了,我们才能够评估论证,才能够争论不同方案的利弊是非,然后才能交给领导班子集体决断。一个一个环节都应该扎扎实实把它做好,这样的话整个决策过程才能显现出正确的效益来。

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谋断分离。在决策过程中,谋断分离这个思想应该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作为领导者不要从界定问题一直到决断实施,全盘跟踪,全盘参与。一般作为领导者应该抓住两头,决定问题,确定目标,最后决断实施,这是体现领导水平的。而大量的方案设计工作、评估论证工作,应该交给专家来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谋断分离。

最后,决策如果从类型上区分确实有一定层次的差异,但并不是各类决策都要走这个程序。我们思考,这个决策的程序是否能通过领导干部的修养,内化为一个思维过程。领导的日常性行为发现问题了,考虑这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应该解决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方案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使问题解决,哪个方案更好,最后选择用哪个方案。实际上这个思维过程,就有界定问题,确定目标,方案设计,评估论证,决断实施。我相信作为领导者,如果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修养,对其领导效益是会有帮助的。

今天我讲的基本就是这些内容,这个话题我们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

百度文库 公务员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 1?责任分散在集体研讨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和集体冒险。(分) A.旁观心理 B.推脱心理C从众心理D.依赖心理 我的答案:D答对 2?克服责任分散效应,要清晰了解个体思维的长处和局限性。这种克 服责任分散的方法的优势不包括()。(分)\ A.应对简单 B.结构良好C方案多样化D.边界清晰的问题有效 我的答案:C答对 3?对于影响团队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分)A.主体:思维方式同质化 B氛围:过于自由和开放沟通 C观念: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 D.班长:鼓励参与意识较低 我的答案:B答对 4?知觉局限是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个体依据其需要、 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知觉局限是()(分) A.选择性知觉 B.晕轮效应C投射作用D刻板印象 我的答案:C答对 5?在政策过程中是通过思维创新来促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的,从创新思

维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分) A.决策过程透明化 B.民众参与制度C政策手段科学化D.政策效果隐性化 我的答案:D答对 6?我国是()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分) B行政 我的答案:B答对 7?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 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分) C从众行为 我的答案:C答对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分) A.及时性 B.求异性C创新性D有效性 我的答案:A答对 9.创新思维是以()为导向,把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工具用于解决问题过程,破除思维障碍,突破思维定势,最终实现问题创造性解决的过 \ / 程。(分) B问题 我的答案:B答对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国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的是()。(分)A.社会结构失衡B.市场经济危机C制度供给不足D心理失衡 我的答案:B答对

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类题目及答题精要

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类题目及答题精要 (一)关于领导班子建设例 1:班子结构复杂,长期不团结,少数同志公开同您叫板,工作推动艰难,请结合实际谈谈您怎样当好这个单位的一把手?【上海市2008年厅考面试题变形】牢记一个总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两个制度:民主集中制和工作方法的“二八制”。 做到三个带头:带头讲团结、带头讲奉献、带头到“一线”。 自觉四个修炼: 心胸宽广。比草原更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辽阔的应该是一把手的胸怀。 创新思维: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任人唯贤:“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或“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或“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公道正派:公生明,廉生威提升五种能力: 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心中要有三张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方或某某事业规划图,即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驾

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或公共危机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媒体是第四权力。 强化六种意识。一是发展意识(发展是第一要务);二是自律意识(既要干事更要干净);三是责任意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四是国际意识(世界是平的);五是竞合意识(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六是全局意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例2:你刚刚上任,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当好副职?【2009湖北厅考笔试变形题】 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既要干事,更要干净。(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把握好两个“磨”字: 一是琢磨,即琢磨工作二是磨合,即磨合关系尽快进入角色,让大家从心理上、情感上接纳我,要培养我自己对新单位的归宿感和大家对我的认同感。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与正职的关系:到位不越位、揽事不揽权、补台不拆台、争气不争功(以德感人、以才服人、以绩昭人)、服从不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 决策是领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决策,就是领导干部根据主客观条件,运用掌握的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就重大问题优化选择解决方案的过程。领导决策是领导者运筹全局,规划未来,驾驭事物发展进程的根本方略和对策。对领导干部来说,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由此可见,提高领导干干部的决策水平尤为重要。 一、领导决策失误的主要表现 领导决策失误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 1.“凭着感觉”决策 有些决策组织或个人,没有经过深人的调查研究,没有掌握充分可靠的信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现实情况一知半解,既没有听取各方的意见,也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只是凭着感觉和经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贸然拍板定案。结果决策方案和现实之间相差较远,在实施过程中阻力很大,难以操作执行,不得不“僵旗息鼓”,影响了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东施效颦”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不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好的思路,便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各地的发展面貌,学习异乡的先进经验,以免固步自封、成“井底之蛙”。别人的“开发区”、“形象工程”、“特色项目”等都成了自己的样版,还大谈“启发颇深、收获很大”,他们不结合本地的实际,明知缺乏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明知行不通,偏要“创特色”,将外地的做法奉为至宝,原味移植,照搬照抄,“东施效颦”,结果要么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要么改头换面,劳民伤财。 3.“见利忘义”决策 领导决策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应该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或利益集团谋利益。但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口头上高喊“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实际操作时,却背道而驰,他们借着“改革”、“发展”、“建设”的幌子,表面上替大家着想,暗地里替自己谋利,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不计后果,果断决策,对自己没利的就“研究研究”。

领导科学与艺术平时作业2

部队中的军、师、团、营、连等建制,铁道系统的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等,这是一种什么体制() 正确答案是:层级制 一切重大问题的决定依赖于上级领导机关,下级必须依据上级的决定和指示办事的体制,属于哪种类型的领导体制() 正确答案是:集权制 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单选) 正确答案是:最佳原则 下列不属于领导者职位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是:领导者的职位因“权”而设立 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 正确答案是:智囊系统 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单选)正确答案是:自然性影响力 采用函询的调查方式,让专家们背对背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案的方法,是什么决策方法 正确答案是:德尔菲法 衡量一个领导者被上司赏识,主要看领导者的智商和情商,其中,情商在()决定了一个领导是否成功。(单选) 正确答案是:70% 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方法是()。(单选)正确答案是:决策追踪 “只想马儿跑得快,却不让马儿吃草”,这一类的领导者往往忽略了()在领导艺术中的运用。(单选) 正确答案是:激励机制

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单选) 正确答案是:权力过分集中 下列不属于分权制的优点的是() 正确答案是:有利于政令统一、标准一致、指挥方便 下列关于领导责任与职权、职位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先有权力,后有责任,权力是第一位的,责任是紧随其后的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中的上下左右之间权力划分和机构组织设置及领导工作制度,它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是:领导权力的划分问题 下列关于领导责任与职权、职位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是:先有权力,后有责任,权力是第一位的,责任是紧随其后的 有效决策,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识别问题 作为下属,如何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要做到尊重领导,做到事事请示、经常吹捧 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单选) 正确答案是:完整制与分离制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单选) 正确答案是: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单选) 正确答案是: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 单选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国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的是(市场经济危机)。 2.责任分散在集体研讨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依赖心理)和集体冒险。 3.克服责任分散效应,要清晰了解个体思维的长处和局限性。这种克服责任分散的方法的优势不包括(方案多样化)。 4.我国是(行政)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 5.创新思维是以(问题)为导向,把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工具用于解决问题过程,破除思维障碍,突破思维定势,最终实现问题创造性解决的过程。 6.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从众行为)。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及时性)。 8.知觉局限是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知觉局限是(投射作用)。 9.在政策过程中是通过思维创新来促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政策效果隐性化)。 10.对于影响团队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氛围:过于自由和开放沟通)。多选题 1.从利益和习俗层面看,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包括(利益和偏好影响、知识和阅历局限、制度或习俗制约)。 2.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坚持创新思维,政策过程包括(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方案的制定、做政策分析,进行选择)。 3.对于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变革对公共决策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BCD)。 4.公共决策的问题实际是作为决策中心的政府官员在思维上受(经验定势、权威定势、政府中心定势)影响的结果。 5.现在公务员决策越来越难的原因是(社会处于深刻的变迁之中,对这种变革和变迁缺乏深刻的研究、公民的主体意识空前的提高,空前的强化、公共部门的公信力近10年来大幅度流失)。 6.克服偏见的做法包括(目标聚焦、增加备选方案、平衡逻辑决策与直觉决策)。 7.制定一个好的决策,其步骤包括(ABCD)。 8.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引发出创新性设想的思维形式,包括(ABCD)。 9.克服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障碍的方法包括(ABCD)。 10.当前公共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过程封闭,主要在公共部门之间运作、经验主导,引入科学理论不足、路径依赖,习惯使用行政手段)。 判断题 1.激烈情绪会降低领导者智商,政策分析过程中要防范非理性干扰及路径依赖,避免智障现象。(正确) 2.要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和政策创新,首先必须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正确) 3.风险评估要善于借助理论假设,来规避决策陷阱。(正确) 4.克服责任分散现象,要坚信集体智慧通常高于个体智慧,集体思维的好处是:信息量大、备选方案多、各种体验丰富、具有互相激发效应、有更高的决策可接受性。(正确) 5.政府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力量,也是唯一力量。(错误) 6.要做“大领导”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性格比较外向,和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各

领导科学与艺术名词解释

德才兼备的含义:德:是领导者选才用人的首要方面,它是指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才是指从事某方面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即所谓“真才实学”反向激励:就是指领导者通过向下属的心理施加反向的负刺激,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方法。 非模式化的领导艺术:包括直觉性、随机性、情感性、模糊性等含义,具有随机,非模式化的特征。? 工作满意度:是指由于人对自己的工作或者工作经历的评价而产生的愉快或积极的情感状态。 公共组织领导者:是指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行使领导权力并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其中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 共同愿景:指组织的共同愿望。它建立在组织的理想和愿望的基础上,只组织所有成员发自内心认同,共同期望组织未来的某种发展景象,包括组织的远大抱负,发展方向,渴望的行为和目标。?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过程,其目的是激励和影响人的行为。 管理力:就是通过计划和预算、组织、控制和决策等行为对组织的各个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广义的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就是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行为或事态的构想、概念和判断。 经验决策:是决策者依靠个人的经验、智慧和胆略做出的决策。? 决策:是指人们就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目标确定、行动设计和方案选择等一系列活动。或者说,决策就是决策者制定、选择、实施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 科学决策:是指在现代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决策者依靠专家和群众,采用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所做出的决策。? 领导:领导实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有影响力的一种关系,当一些人试图真正地改变现实并期望得到反映他们共同目标的结果的时候,在这些人当中就回自然低产生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沟通:就是组织及其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职能过程中,通过信号,媒介和渠道,有目的地交流观点,信息和情感的行为过程。? 领导环境:领导环境就是制约或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它与领导、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基本要素。领导环境在概念上又有微观和宏观之分。 领导激励:就是领导者从组织目标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引发人们产生某种动机或愿望,激发人们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积极行动的一种领导行为。 领导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下属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领导绩效: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依据组织目标,在领导过程中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实际效果。是对领导者的领导活动进行的全面,客观评价的一项综合指标,既要关注目标,又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成绩。?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组织目标,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完整和修正,以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领导科学:是关于领导理论、方法、艺术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研究领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领导问题,目的在于开发领导力,提高组织的领导效能。? 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带领和激励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愿景与战略规划、建立组织关系、激励和决策。

领导与艺术

《领导与艺术》 作业一:(第一章-第三章) 1.你如何理解领导?领导与管理有何不同? 答:(1)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已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领导具有前瞻性,管理具有当前性。(二)领导具有整体性,管理具有局部性。(三)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 2.请描述一位你喜欢的领导,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把他所从事的活动称之为领导? 3.简述领导环境同领导之间的互动关系。 答: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领导环境影响领导的性质和体制,领导环境影响领导职能的内容和实现程度,领导环境影响领导活动的主体发展,领导环境影响领导活动全程和领导方法。领导活动对领导环境也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由正负两个作用方向,领导活动可利用和改变领导环境。 4.列举两位你所钦佩的领导人或者政治领袖,并运用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来辨析他们的领导风格。 5.你怎样理解领导的基本内涵 作业二:(第四章-第六章) 1.领导体制的演化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2.针对我国领导体制存在的弊端,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3.如何认识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4.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发生互动的方式是否具有灵活性?你是否相信领导者可以改变被领导者的行为甚至他们的人格? 5.决策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 6.简述群体决策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作业三:(第七章-第九章) 1.如何理解领导艺术与领导权术的区别? 2.物质激励是否是最有效的?为什么?

3.领导效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试说明群众评议法、自我述职法、目标测评法、定量测评法、模拟测评法等各种领导效能测评方法的含义,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 5.为什么在领导创新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遵循 ? 作业4 (往届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 的目标。 2. “明确地告诉人们自己所希望的事项,然后放手让其自由发挥”这句话强调的是领导( )活动的重要性。 3. 领导权变理论将领导用一个公式表示为: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 4.( )的建设问题是关系到领导活动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 5. 领导者之所以能够指导和协调其组织成员,真正起作用的是因为他所具有的( )。 6. 只有一种肯定性的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却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是( )型决策分析。 7.( ) 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8. 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 ) 系统。 9.( )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得以推行的中介力量 10.奠定决策科学基本理论框架的是( )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艺术课后测试

我的课程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艺术课后测试 ?1 ?2 ?3 ? 4.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的基本矛盾包括: √ A 放与收的矛盾 B 决与策的矛盾 C 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矛盾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2. 执行最低限度是需要一点: √ A 创造性 B 灵活性 C 变通的功夫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3. 在决策的过程中,领导人要考虑哪些方面: √ A 战略 B 全局 C 方向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4. 房地产价格经过长达2年的打压仍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 √ A 房地产商同行同地哄抬物价 B 地方与中央政府在发展房地产开发方面的讨价还价,相互博弈 C 房地产商与地方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5. 化繁为简难还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难: √ A 化繁为简难 B 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难 C 不多不少,两者是同样的困难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6. 毛泽东认为农民运动是: √ A 痞子运动 B 革命运动 C 以上都不对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B 7. 西方人看一个画面,注重的是: √ A 最突出的前景 B 深度的背景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8. 1960年西蒙明确指出领导决策中至关重要的匮乏的因素是: √ A 信息 B 意见

C 领导人的注意力的集中 D 数据 正确答案: C 9. 领导人的注意力的集中有哪些基本环节: √ A 对自身多方面兴趣的自觉节制 B 转移、投入到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C 对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钻进去、有办法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0. 矛盾有主有次,抓住问题要分两个方面,包括: √ A 抓主要矛盾 B 坚决不受细节枝节问题的干扰和影响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11. 舍、得之间有两个问题,分别是: √ A 要能得到大,你要有眼光,但真正能看到的确实小东小西

领导艺术的八大手段

领导艺术的八大手段(第1页) 日期:2011-11-13 21:44 来源:价值中国作者:迟竹强阅读:3962次 一、用人的艺术 如何用好人,除了要端正用人思想,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好事外,在用人技巧上还要注意以下问题。善于用人所长。用人之诀在于用人所长,且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优势互补。用人所长。 首先要注意“适位”陈景润如果不是被华罗庚发现,并将他调到数学研究所工作,他就难以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唐僧之所以能西天取经成功,主要是他能做到知人善任,把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安排到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实现了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组合. 其次要注意“适时”“用人用在精壮时”。界定各类人才所长的最佳使用期,不能单纯以年龄为依据,而应以素质作决定,对看准的人一定要大胆使用、及时使用。 第三要注意“适度”领导者用人不能搞“鞭打快牛”,陕牛”只能用在关键时候、紧要时刻,如果平时只顾用起来顺手、放心,长期压着那些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都较强的人在“快车道”上超负荷运转,这些“快牛”必将成为“慢牛”或“死牛”善于用人所爱有位中学生曾向比尔,盖茨请教成功的秘诀,盖茨对他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爱因斯坦生前曾接到要他出任以色列总统的邀请,对这个不少人垂涎的职务,他却婉言谢绝了,仍钟情于搞他的科研。正因为有了他这种明智的爱,才有了爱因斯坦这个伟大的科学家。领导者在用人的过程中,就要知人所爱、帮人所爱、成人所爱。善于用人所变。 鲁迅、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后来却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坛巨人。很多名人名家的成功人生告诉我们:人的特长是可以转移的,能产生特长转移的人,大都是一些创新思维与能力较强的人对这种人才,领导者应倍加珍惜,应适时调整对他们的使用,让他们在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里去施展才华。 二、决策的艺术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1

公务员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 1.责任分散在集体研讨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和集体冒险。(3.0分) A.旁观心理 B.推脱心理 C.从众心理 D.依赖心理 我的答案:D 答对 2.克服责任分散效应,要清晰了解个体思维的长处和局限性。这种克服责任分散的方法的优势不包括()。( 3.0分) A.应对简单 B.结构良好 C.方案多样化 D.边界清晰的问题有效 我的答案:C 答对 3.对于影响团队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3.0分) A.主体:思维方式同质化 B.氛围:过于自由和开放沟通 C.观念: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 D.班长:鼓励参与意识较低 我的答案:B 答对 4.知觉局限是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知觉局限是()。(3.0分) A.选择性知觉 B.晕轮效应 C.投射作用 D.刻板印象 我的答案:C 答对

5.在政策过程中是通过思维创新来促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3.0分) A.决策过程透明化 B.民众参与制度 C.政策手段科学化 D.政策效果隐性化 我的答案:D 答对 6.我国是()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3.0分) B.行政 我的答案:B 答对 7.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3.0分) C.从众行为 我的答案:C 答对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3.0分) A.及时性 B.求异性 C.创新性 D.有效性 我的答案:A 答对 9.创新思维是以( )为导向,把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工具用于解决问题过程,破除思维障碍,突破思维定势,最终实现问题创造性解决的过程。(3.0分) B.问题 我的答案:B 答对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国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的是( )。(3.0分)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无论是从党的领导原则,还是从基层管理方面,领导者的素质、经验、智慧、人格和决策能力,决定着一个单位的荣辱与兴衰。许多单位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也领导者、败也领导者。 一、必须提高决策的谋略能力 深谋远虑属于谋略策划范畴,是对领导全局工作的长远规划。提高对上级决策的科学理解能力,是一个领导者战略头脑的高层次,它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决策方面和工作好坏的政策界限等。所以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应该在把握上级决策的基础上,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制定本单位检察工作的突破口,这是一把手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基层领导者必须练的基本功。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基层领导者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决策的关键人物,必须具备较高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能事事依赖上级,也不能照葫芦画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拿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工作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的单位的经验也要防止生搬硬套,做到善于移植,形成自身特色。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独立思考,独立运筹,看准的问题及时决策,对以往,或者是前任领导的决策,发现与现实有偏差时要及时修正,防止失策造成损失。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思维的创造性,在改革的大潮推动下,检察工作瞬息万变。决策的特点是:随机因素比较多,变化快,决策的层次

化空前复杂,这就要求决策人必须有创新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接触新事物,涉足新领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检察工作如何和世界接轨,将面临许多预测不到的新问题,有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决策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思维的综合性,基层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宽,必须考虑各种情况,养成综合性、多向性,思维的习惯,开阔思维视野学会从客观上把握全局,分析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到统筹兼顾,防止漏洞。又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把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静态思维和动向思维,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结合起来,把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综合比较,把局部和全局共性和个性等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思维;把另散的思维成果,加工成为揭示事物本质,简明扼要的结论,提高综合思维、全面思考问题和在复杂工作中的决策能力。 练好基本功要集思广益,注重调查,精通业务,提高对本单位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设计能力,这就要求准确的把握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发展趋势,全体干警的承受能力,紧紧抓住关系本单位工作进度的关键问题进行设计,要严格按决策程序,依靠集体智慧。 二、必须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能力 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的领导班子之所以对正确的意见集中不了,对本级分歧意见统一不了,错误认识纠正不了;并非都是领导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导者在领导层和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不高,这种因不信其人而否其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领导者在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对决策能力有很大影响。

领导者的决策艺术

第十六章领导心理、行为与管理 [内容概要]本章对领导、领导心理等概念及领导的职能进行了介绍;对使领导影响力发生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整合;对领导艺术进行了探讨。强调了领导心理研究对管理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正确理解领导、领导者、领导心理等概念,了解使领导影响力发生作用的的各种因素,把握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深入理解和领会领导艺术。 在管理生活中,领导是一个关键因素.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和行为,领导班子的结构和功能,往往会造成不同的群体气氛和社会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对领导心理的研究,对现代化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领导心理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对于领导这个概念,很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斯托格狄尔 (Stogodill)认为,领导是对组织内群体或个人施行影响的活动过程;孔兹(Koontz)认为,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泰瑞(Terry)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罗伯特(Robert)等人认为,领导是在某种条件下,经由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行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种目标的影响力;戴维士(Keith.Davis)认为,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如此种种,不再一一列举。 关于领导的涵义,尽管各人从不同角度出发,作了不同的解释,但是多数人认为: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一过程的人,即为领导者。这样看来,领导实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而该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所处环境三要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者是领导过程三要素的核心因素,是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履行职

领导决策艺术读后感

《领导决策艺术》读后感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它关系领导活动的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史就是一部决策史。按照西蒙的决策理论,领导决策不仅要遵循决策的一般规律,按照一系列程序进行,而且还要讲究决策艺术,因为它往往是决策成功的要件。 一、领导艺术是指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学识、智慧、胆略的综合。领导决策艺术是在一定知识、经验、智慧基础上形成的,是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的、给人以美好感觉的决策方式和技能。 领导决策不同于其他领导活动,因而领导决策艺术具有自身的特点: 1.随机性。领导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随着领导目标、领导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领导在决策过程中,有时既无一定规范,也无固定程序;有些是既定任务,有些问题则是突如其来,而决策艺术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问题,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领导决策的随机性。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境,作出不同的决断,对症下药,解决不同的问题。这种情形,在现实领导活动中是多见的。 2.经验性。领导决策艺术不像数学解题那样利用公式不断推导出来,也不是凭一个人的先知先觉悟出来,而是来源

于领导者积累的知识、阅历和经验。无论需要决策的问题多么复杂,多么不同,它总能从过去自己或别人的实践中找到其原型。这时候,领导所积累的经验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作用,因而经验对于领导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3.多样性。决策艺术始终贯穿于决策过程中,因此,决策艺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样性特点。从决策艺术的层次上讲,有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艺术,有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艺术,有一般决策和特殊决策艺术。从决策程序上讲,有收集信息的艺术,确立目标的艺术,设计方案的艺术,优化选择的艺术,执行反馈的艺术,等等。而作为决策主体的领导者,因其学识、智慧、性格的不同,会采取不尽相同的决策艺术。 4.创造性。领导就是创造。创造是领导决策艺术的核心。创造性决策是领导活动最佳的表现状态。要知道,现代社会的决策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元,客观上要求决策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运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和聪明才智,根据不同的决策客体,进行创造性思维,作出理性的判断,创造出非凡的独特的科学决策。 二、具体来讲,领导者如何运用决策艺术作好决策呢?我认为: 1.要抓大事,不问琐事。领导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小生产时代,领导者事必躬亲,这是勤政的美德。在专制式的领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100分试卷及答案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100分试卷及答案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10.0分) A.及时性 B.求异性 C.创新性 D.有效性 我的答案:A√答对 2.我国是()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10.0分) A.立法 B.行政 C.市场 D.法制 我的答案:B√答对 3.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10.0分) A.投射效应 B.经验定势 C.从众行为 D.群体行为 我的答案:C√答对

1.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引发出创新性设想的思维形式,包括()。(10.0分)) A.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 B.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C.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D.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对于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变革对公共决策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下理解正确的是()。(10.0分)) A.要求产出的政策质量卓越 B.要求政策过程开放透明 C.既讲效率公平,又要求速度效益 D.这是管理相对人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克服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障碍的方法包括()。(10.0分)) A.坚持实践导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B.敢于做批判性思考 C.跨越“经验”陷阱 D.善于做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个体和团队在创新思维中面对的障碍是不一样的,克服的方法也不一样。(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时,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个体压力。(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要做“大领导”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性格比较外向,和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各种经验敢于尝试,对各种变化能够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当一个人独自承担任务时,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做出相对比较理性的决策和行动;当人们集体承担任务时,其中的个人可能就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出现从众现象。(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门艺术 提到诸葛亮,大家无不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他在蜀国担任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一位著名的“CEO”了。在人们心目中,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简直成了完美无缺的圣人。但实际上,诸葛亮在领导岗位上,即做得不那么成功。他在指挥、带领、引领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指挥、协调、激励的作用。领导是门学问,领导者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艺术。 首先,领导者要做好本职工作。在组织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领导者,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放弃了娱乐、休闲的机会,还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一如那位“无暇吃鱼”的步鑫生,整天为厂里的事东奔西走,可谓鞠躬尽瘁。可是,当他们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他们的事业却正渐渐地与他们所期盼的那样背道而驰。领导者需明白,凡是下属可以做的事,都应该授权让他们去做,领导者就只应做领导应该干的事情。领导者领导的事包括决策、用人、指挥、协调、鼓励。这些都是大事,都是领导者该做的,但绝不是说都应由单位的最高领导人来做,而应该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分别授权让每一级去管本级应管的事。企业的最高领导这应该值抓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并且严格按照“例外原则”办事。而诸葛亮在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从任免一个县官,到军中打二十板子以上的惩罚要亲自决断,这样不尽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还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反过来又加重自己的负担。与之相反,王业震适当地将权利下放,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就不可能有领导。领导在行驶指挥协调的职能时,必须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决策等信息传递给被领导者,才能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同时,为了进行有效的领导,领导者也需了解被领导者的感受、反映和困难。王业震设置的“厂长信箱”让他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在交流过程中,领导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专断,将别人的想法一票否决,为以后听到更多更好的想法打开方便之门,从而让领导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步鑫生厂长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匆忙做出兴办西装分厂的决策,完全忽略副厂长的意见,如此专断,让他的决策在日后的实施中显露出其不合理性。由此可见倾听的重要性,只有“开张圣听”才能“恢弘志士之气”。 再次,领导者还要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领导者和下属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真诚合作的朋友关系。对待下属要平易近人,不要总是摆着一副领导的架子,让人不敢亲近。在与同事和下属相处时要注重礼貌,主动向对付表示尊重和友好;办事时多点商量的口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工授权之后,不要随便插手干预,要相信他们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有时,领导者要警惕,不能以权谋私,要在业务、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人。在别人面临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处理诸如提级、调资、奖励、定职等有关经济利益和荣誉关系的问题时,必须秉公处理,一视同仁。下属犯错误时,不论亲疏,要严格对待,帮他们认识并纠正错误,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对组织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步鑫生厂长在对待副厂长迟到问题上能秉公处理,一视同仁,带动大家的积极性。 最后,领导者要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领导者要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创造财富。领导者要科学地组织管理工作,合理地分层授权,把大量工作交给副手、下属去做,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王业震厂长利用适当授权

_三重一大_事项集体决策基本原则及完善_李江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3月/30日/第003版 理论 “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基本原则及完善 李江驻卫生部纪检组监察局 “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即“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这是民主集中制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发展,是决策科学理论与党的议事决策基本制度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对于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必须把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建设和决策科学理论的普遍规律结合起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科学决策原则。决策是权力运行重要的起点和依据。科学决策,要求决策行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确保决策事项契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达到主观客观的有机统一。二是民主决策原则。一方面,决策者内部即领导班子之间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最后形成集中的决策意见;另一方面,在决策全过程,尤其是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扩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权利,使决策结果充分反映民情、凝聚民意。三是依法决策原则。要依法建立健全决策程序,依法确定决策事项,依法行使决策权力,使决策结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四是公开决策原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决策“三重一大”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其他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决策结果等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切实保证公众对决策事项的知情权,方便公众监督。 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思考。“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施行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一要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前征求意见的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灵活方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对于涉及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全局和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要请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论证等。二要全面推行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应对“重要干部任免”实行无记名票决制,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等事项实行记名票决制,以利于决策失误后的责任追究。三要实行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时党政主要负责人末位发言制。先由班子其他成员发表意见,然后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发表意见,最后再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最终决议。四要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实施情况的评估检查。在“三重一大”事项实施后,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等,通过全面检查、抽样检查和跟踪调查等方式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要畅通干部群众参与对“三重一大”事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的渠道,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把干部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成效的重要标准。五要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的统一。对于依法应当决策而不进行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超越法定权限进行决策的,未经充分听取意见或进行科学论证而决策造成损失的,违反集体决策规定、以个人决定代替集体决策造成损失的,集体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六要研究制订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的制度规定。领导干部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情况,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的重要标准,又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

江苏开放大学领导科学与艺术形考作业二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70 课程名称领导科学与艺术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沙因的几种人性假设理论包括()。 A、理性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2、领导行为的两大维度为()。 A、结构维度 B、关怀维度 C、情感维度 D、直线维度 3、()提出了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 A、利克特 B、麦格雷戈 C、坦南鲍姆D施米特 4、按照决策所涉及的范围划分,可以将领导决策划分为()。 A、确定型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5、按照决策所具备的条件划分,领导决策可以分为()。 A、确定型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6、按决策的方式分类,可把领导决策划分为()。 A、经验决策 B、科学决策 C、集体决策 D、个体决策 7、按照决策主体分类,可把领导决策划分为()。 A、经验决策 B、科学决策 C、集体决策 D、个体决策 8、根据决策出现的频率,可把领导决策划分为()。 A、定量决策 B、常规决策 C、非常规决策D定性决策 9、根据决策问题的量化程度,可把领导决策划分为()。 A、定量决策 B、常规决策 C、非常规决策D定性决策 10、根据决策的级别,可把领导决策划分为()。 A、高层决策 B、单项决策 C、中层决策 D、基层决策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64年,美国管理学家和设计了管理方格图。 2、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在领导行为中,根据领导者控制或影响被领导者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领导方式划分为、和三种基本的领导风格。 3、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方向正确与否和结果成败。 4、现代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由六大系统组成,即、、决策中枢系统、、和反馈系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领导权变理论 2、领导决策 3、外脑 4、头脑风暴法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麦格雷戈的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分别是什么? 3、领导决策有哪些要素? 4、领导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5、领导决策评估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

“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 第一条为规范领导干部决策行为,严格决策程序,强化机关在重大事项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具体内容及范围 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和大额资金使用事项。 (一)重大决策事项 1.研究并决定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行政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保障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和方案; 2.研究并决定涉及发改和改革局整体工作的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部署等重要问题; 3.研究贯彻上级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的落实及向上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4.研究并决定重大项目的意见和措施; 5.研究并决定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与调整、内设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以及涉及人事权限范围人员的变动和调整; 6.讨论并审议局年度财务预决算编制、执行情况和预算重大调整原则,各直属机构预决算的安排使用情况; 7.研究并决定直属机构、直属单位的重大工程、服务、物品采购等重要项目; 8.研究并决定职责范围内的其他重大问题。 (二)重要人事任免事项 1.对管理权限范围内人员的选拔、任免、调整、考核、表彰和奖惩;

2.县级以上荣誉人选推荐、以及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干部提任、交流任职人选; 3.科级干部选拔、调整、任用、任免情况; 4.后备干部人选的推荐和培养; 5.局公务员、工勤人员的考录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6.工作人员的调入和调出。 (三)重大项目安排事项 1.房屋基本建设、修缮、改造在一万元及以上工程建设项目; 2.动用资金在一万元及以上的其他项目; 3.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处置、变卖; (四)大额资金使用事项 1.年度经费的预算方案及决算报告; 2.工程类项目变更超过一万元及以上。 3.工程类项目拨付资金超过一百万元及以上。 第三条决策形式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坚持集体领导、个别酝酿、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 (一)重大决策事项 涉及重大决策问题,一般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党组书记、局长或分管领导酝酿,提出初步设想,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由局党组集体讨论后做出决策,确保决策过程的科学民主和结果的公正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