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将破斥相似正法等同为说四众过!

请不要将破斥相似正法等同为说四众过!

什么是相似正法?佛弟子对于相似正法应该持一个什么态度?探讨此类问题到底是不是说四众过?不护持正法,保持沉默是一种什么行为?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世界被世尊称为五浊恶世,其中一浊就是见浊。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开示什么叫见浊: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为坏正法为灭正法,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虚妄推求邪法邪义以为先故。昔时不尔。是名见浊。简单说,我们这个时代众生善根浅薄,难见正法,但有学习,多以邪知邪见的像似正法为主。那什么是像似正法呢?

再看《瑜伽师地论》卷99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

云何名为像似正法?谓略有二种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于非法生是法想,显示非法以为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实故谛故,非是正法,而复像似正法显现,是故名为似教正法。若广为他如是宣说,令他受学亦自修行,妄起法想习诸邪行,而自憍慢称言我能修是正行,应知是名似行正法。(就是说相似正法有两种,一是理上的,一是行上的。把邪知见当作正知见,即似教正法。对于这样的邪见自己修学、教人修学,还认为自己修学的是正法,即似行正法。)

像似正法有哪些类型呢?弥勒菩萨接着说道:

诸以如来所说法教相似文句,于诸经中安置伪经,于诸律中安置伪律,如是名为像似正法。又由增益或损减见,增益虚事损减实事,由此方便于无常等种种义门,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是如是自他习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于宣说补特伽罗所有经典,邪取分别说有真实补特伽罗,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于种种假有法中,宣说开示为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于远离一切戏论究竟涅槃,分别为有或为非有,说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有一类补特伽罗,作如是说:世尊宣示称扬赞叹密护根门,由是因缘宁不视色,乃至于法不以意思,而不系念观视众色乃至以意思惟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简静而住,便作是言:宁无咎责不测量他,于应毁者而不呵毁,于应赞者亦不称赞,而不有所呵毁称赞,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和气软语,便作是言:受默然戒都无言说为极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节量衣食,便作是言:断食而住露体而行最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世尊宣示称叹离諠杂住,息诸言说及以事业,便作是言:弃舍卧具,寂静闲居,无所修习为极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佛说心将导世间,心营造一切,随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转,于如是等诸经义趣不如实知。或有一类,由恶取执作如是言:唯有一识驰流生死,无二无别,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佛许持戒士夫补特伽罗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设此品类正受用时亦不为障。或有一类,由恶取执作如是言:世尊所说障道诸欲,若有习近不足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闻佛说诸阿罗汉于现法中于食言说蕴界处等不舍不取不如实知,便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者,阿罗汉僧于其死后无所觉了,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不如实知世俗胜义二谛道理,违二谛理,作如是言:诸蕴无我,云何无我造作诸业令我触证,应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本性愚痴多行谤毁,彼于九种内正住心不如实知,于谛观行念住观行不如实知,由不知故,为他宣说唯信解作意是奢摩他品,唯信解作意是毗钵舍那品,唯信解作意能得究竟,自亦习行,如是相行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非处恶作而不思惟,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于其读诵观行作意,皆有堪能而乐僧事,亦于其中见胜功德,为他宣说,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于戒于修有所堪能,而于惠施见胜功德,游历诸方,于自禁戒所遮止处多有毁犯,集诸财物奉佛法僧,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于善说法毗柰耶中既出家已,展转相引专以听闻为其究竟,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见诸苾刍大族大福多获衣等所有利养,舍少欲等而往其所恭敬叙慰现亲诲喻,令新苾刍邪心动作,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弃舍如来所说甚

深空性相应所有经典,专乐习学随顺世间文章咒术,而不自察怀聪明慢,又欲令他知己聪敏,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折伏暴恶及诸犯戒,为欲于彼暴恶犯戒作不饶益发起恶思,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构集种种矫诈威仪,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以解世间文章咒术,多求多获所有利养,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复有一类,损恼于他以其非法积聚财宝作有罪福,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又即于彼能引无义像似正法,以诸因缘开示建立,当知亦名像似正法。如是一切像似正法,应知皆是违逆学法。

佛弟子对于相似正法应该持一个什么态度?弥勒菩萨又说:诸菩萨略有五种相似功德,当知实是菩萨过失。何等为五?一者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作不饶益(冤亲不平等)。二者诈现种种具足威仪(骗财骗色)。三者于顺世间文词咒术外道书论相应法中,得预智者聪睿者数(皈依外道)。四者修行有罪施等善行(行施望报)。五者宣说建立像似正法,广令流布。

又诸菩萨略有五种真实功德。何等为五?一者于其暴恶毁犯净戒诸有情所,由是因缘起胜悲心(但除恶法,不憎恶人)。二者本性成就具足威仪(心正法正)。三者于佛所说净妙真实若教若证,得预智者聪睿者数(皈依三宝)。四者修行无罪施等善行(不住相布施)。五者开示正法遮灭一切像似正法。

又说: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如是菩萨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这是说,如果菩萨自己诽谤菩萨法藏(泛指一切大乘经律论等),喜欢宣说开示“相似正法”(似正而邪),对于邪说,或者自己思维信受而得,或者从他人处学习而得,这都是犯重戒的。

刘宋/求那跋摩译的《菩萨善戒经》中“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明确说:菩萨若有同师同学诽谤菩萨方等法藏,受学顶戴相似非法者,不应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赞叹其德,是名菩萨第八重法。就是说,对于谤菩萨藏、学相似法的人,不能与其共住,当远离。而且,对于这种行为了解确实之后,还不能向其他人赞叹谤菩萨藏、学相似法者的其他德行(诸如持戒、造像、印经等等功德),以免他人误认为有德者而不加简别,去亲近学习,造成邪见传播、贻误众生的后果。所以,对于错误的见解,不管是谁说的,都应该驳斥。这样做不仅不犯菩萨戒,而正符合菩萨戒的精神。与此相应,菩萨对于如法的善行,当随喜赞叹,否则也是违背菩萨戒的。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中,弥勒菩萨也说:菩萨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随所生起一切疑惑,护持如来妙正法眼,令得久住。于能隐没如来圣教像似正法,能知、能显、能正除灭,当知是名善入如来密意言义胜利之业。就是说,菩萨应该护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对于能够隐没遮蔽佛陀正法的“相似正法”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能了知,不为邪说迷惑(能知)。第二,能揭露,不使其迷惑众生(能显)。第三,能如法摧灭,消除其对佛陀正法的破坏力(能正除灭)。这是最能善巧契入如来密意、语言、法义的最为殊胜的行为!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也殷勤教导我们要破除邪见:“若教千人,于佛法中生清净信,若坏一人殷重邪见”。也就是说,教化千人对修习佛法产生信心,与摧坏清除一个人的深重邪见是一样的功德。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说:“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

综而言之,作为佛弟子,为维护正法,对于坏正见、灭法眼的内、外道论断的破斥是合乎菩萨戒戒条和菩萨戒精神的。也就是说,不论广说不广说,都不违背菩萨戒。至于要不要

广说,那就要看某种邪说的影响范围。在其范围之中,有针对性的去做肃清与消毒的工作是必要的,但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未免法不对机,药不对症了。

菩萨畏因,不等于菩萨怕邪。因果不是拿来吓唬人、不许人开口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来讲,何尝又不是在积集成佛资粮?!如果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利害,不以圣教三宝为念,听任邪说横行,根基既毁,大厦何存!这样的人,说修大乘,其实不如二乘。蕅益大师谓:“居常谓坏法门者,皆撑法门人。齐桓晋文,尊周适所以坏周。方痛惩之不暇,奚忍蹈其覆辙!”

可是现在一些学佛人不解如来真实义,不辨事理,对于相似佛法或者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或者动不动就搬出佛制律:不说四众过,用在家人不要说出家人过失的护身符保护邪见。实际上,说在家、出家众破戒之事和批判邪见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别忘了,佛在《楞严经》中说:末法时期邪师如恒河沙!而维护邪师的人往往分不清,甚至将批判邪见的讨论等同于打骂出家人,这是大错特错的!如前文弥勒菩萨说:若有人言,宁无咎责不测量他,于应毁者而不呵毁,于应赞者亦不称赞,而不有所呵毁称赞,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就是说,那些宁愿不犯过失明哲保身,也不苛责像似正法的作为,本身就是像似正法!

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是指不得说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破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说破见之事。所谓过,就是过失、罪过,泛指一切犯戒行为。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初篇说过戒第六中解释说过的六种情况云:“一,见地上菩萨为物逆行,谓非而说。二,见三贤菩萨及四果圣人微失而说。三,说自和上、阇梨之过。四,说传法住持人过。五,说同类净戒过。六,说破戒人、无戒人过。此六皆初重次轻,应知。”

此段的意思是说,有六种情况,就算犯了说四众过戒:第一,见到登地菩萨(初地以上)为了度化众生,方便示现种种犯戒之象,如济公之饮酒吃肉,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二,见地前菩萨(三贤菩萨即位居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在登初地之前)及证得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圣人有轻微的过失,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三,讲说自己的亲教师(和上)、教授师(阿阇梨)的过失。第四,讲说传法人(如上师)、住持人(过去的住持多为领众修学者,如禅宗的丛林,住持往往为开悟的善知识)的过失。第五,讲说同受净戒的戒兄弟的过失。第六,讲说破戒人、无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体者)的过失。

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呢?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诸有情于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须发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犹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闻,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诸恶法、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破戒诸恶苾刍,犹能示导一切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无量功德珍宝伏藏。如何示导众生功德宝藏?虽然破戒比丘有过失,但是他仍然能传佛正法,众生也因此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益什么有害,明白对错。比如,你不正因此才知道他破戒是有过失的吗?对他来说是过失,对你来说却是警示,警示你不要犯他的错,这不是好事吗?其他功德详见经书。所以佛又说: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虽破戒行,而诸有情睹其形相,应生十种殊胜思惟,当获无量功德宝聚。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邪师的相似佛法就不一样了!像似正法有什么危害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像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若于尔时像似正法不得兴盛,正法不灭。若于尔时像似正法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所有正法当速灭没。也就是说对于邪师的相似佛法,无论你怎么闻思修,都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功德利益!

在这里仅举一例相似佛法加以破斥。

恶知识净空法贼说:学佛学到只有一句佛号,其他什么都放下,你就成功了。胡说八道!

如前文中,弥勒菩萨说:若有人言,弃舍卧具,寂静闲居,无所修习为极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真是字字针对净空法贼邪法,什么念头都放下不就是无所修习吗?如此就是相似佛法,是邪法!

再看看正法怎么说?达摩祖师分明说了: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华严经》中,佛言:正念即是无念。《六祖坛经》: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善法恶法,法乃人事物),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清净乃不种因不造业不收果,并非善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眼观色而不染于色,耳听声而不动于声,譬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如此于相离相,方为真正不着相)。故《金刚经》:若见相非相,则见如来。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着空)。何以故?《维摩诘经》: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烦恼即菩提)。因此,学佛绝不是学到一句佛号就成功了,佛不停告诫说:执空累无明啊!

因此,《大般涅槃经》中佛开示何为真正的修行:“菩萨以是业因缘故得寿命长。是故应当至心听受。若业能为菩提因者。应当诚心听受是义。既听受已转为人说。善男子。我以修习如是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修行的实践在于转烦恼为菩提,又叫见业消业!若有如是智慧之人,应当诚心听受其义,如说修行。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