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倍 教学设计

认识倍  教学设计
认识倍  教学设计

《快乐的动物——认识倍》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艳玲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上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70页)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象、小猴图片教具,三角形、正方形教具,三角形、正方形磁力学具。教学流程:

一、拔河比赛

1.创设情境,引入“倍”

师:周末的时候,小猴到小象家做客,它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小象队派出了2只小象,小猴队一下子就派出了5只小猴。比较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相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

师:小猴队输了,又来了1只小猴,比较现在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比较两个数量的新说法:倍。

教师示范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请学生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后教师提问:谁和谁比?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3倍?

2.变化数量,理解“倍”

(1)师:虽然小猴的数量时小象的3倍,但是小猴还是输了。小猴不服气的想:我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输了,那我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可不一定了。要想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小猴应该有几只呢?

生:8只。

师:为什么是8只?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请学生示范:把小象的数量看成1份,小猴的数量是大象的4倍,那么就有4个那么多,就有4份,也就是4个2,所以是8只。

(2)师:虽然小猴的数量已经是小象的4倍了,可是还不是小象的对手,于

是小猴队又派了4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了?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几倍呢?

请学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

师:如果我只说“小猴是6倍”行不行?为什么?

(3)师: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这次拔河比赛小猴赢了。小象却不同意了,也派了1只小象,这时谁是谁的几倍呢?

生:4倍。

师:黑板上也不能一下子看出 4倍。能不能画一画、摆一摆,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请学生到黑板摆一摆或圈一圈。

师:小猴刚才是不是12只,现在还是12只,刚才是6倍,怎么就变成4倍了呢?

请学生来回答后师生总结:虽然小猴的数量还是12只,但1份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二、我说你摆

师:象妈妈想请小猴和小象来玩“摆棋子大闯关”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挑战一下?我们就按照象妈妈的口令,我来说,你来摆。

1.第一关

师读要求:有4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3倍。

师提示学生:先不着急摆,先想想:谁和谁比?所以是把正方形的数量还是把三角形的数量看成是1份?

学生独立按照要求摆棋子。摆完的同桌两个人互相看一看摆的数量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你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为什么你摆的正方形是三角形的3倍?

2.第二关

师出示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

师提示思考:“?”是什么意思?代表几个?谁和谁比?把谁的数量看成是1份?

学生独立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两人按照要求说一说自己动手摆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张贴到黑板上,讨论:大家摆的都是“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为什么数量不一样。

3.第三关

师出示要求: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2倍。

师提示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比?谁是1份?想好了再摆。

生独立摆,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看看同桌是怎么摆的,两个人进行商量。

请学生汇报,一边交流一边讨论,到底把谁看成是1份,应该摆几个正方形?

三、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倍”,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倍”,你在哪听说过?大家回去找一找,并进行交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倍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

苏教三上数学《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能用“倍”说明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联系“倍”的认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借助直观、由具体到抽象建立倍的概念活动中,感受概念学习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联系已有认识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并与原有的知识具有联系;感受数学内容的特点,体会不同事物之间可以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不同,对数学方法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拍手游戏 一、情感驱动,激趣引新 1.谈话引入。 2.出示2朵黄花,再依次出现1朵、2朵红花。 问:黄花朵数和红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3.揭示课题。红花的朵数和黄花的朵数一样多,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 (板书:倍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黄花的朵数和红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领,让学生明白两种数量相比,除了原来学过的多与少的相差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从差比到倍比, 2 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 二、探析数理,自主建构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黄花2朵不变,红花增加4朵,问: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2朵黄花圏起来,表示1份。 (3)说明:把2朵黄花看成1份,红花有3个2朵,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可以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4)3倍什么意思?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 2.形成概念。 (1)提问:红花再增加2朵,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2)先圈一圈,再填一填,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交流: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4)小结:有几个黄花的朵数那么多,就是黄花的几倍? 3.认识算法。 (1)引导:用每2朵圈一圈的方法,可以看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如果要求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们结合刚才图上的分法想一想要用哪种算法,拿出练习纸,列式计算。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倍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过程与方法: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及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题、圆形磁铁、圆纸片 教学过程 课前铺垫: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勇敢,谁能和我做个游戏,拍手游戏,师拍2下,连续拍2次,学生说:2个2,乘法口诀是二二得四,依次3个2、4个2、5个 2.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数学书50页主题图图) 师:看!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上住着一群可爱的兔子,有一天他们拔了很多萝卜,可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些数学问题,小兔子需要你们帮助它们,你们愿意吗?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仔细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根?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师板书):师: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根据它们的数量,你能发现每两种萝卜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当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用三种萝卜,导入新课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既复习了旧知和差的关系又引入了新的关系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倍的概念的教学 1、研究胡萝卜和红萝卜 师:我们首先研究胡萝卜和红萝卜。胡萝卜有几根? 生:2根。 师:红萝卜有几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1)教案

倍的认识(1)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 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 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 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 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这么简单吗?【评析: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图上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及相关内容。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熟悉的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的情境,通过看一看、圈一圈、摆一摆、辨一辨、做游戏等活动,能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准确说出“几份”就是“几倍”,能正确描述具体情境中倍的含义。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学习难点】 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发现图中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以评价目标1。 2.创设“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感知倍的含义,通过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以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评价目标1) 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2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2个3下。 游戏三:教师拍4下,学生拍3个4下。 游戏要求: (1)注意停顿。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师:大家的表现真棒,伴随着大家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意义 (1)看一看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贴教具: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倍的认识》 310班:彭妃焕 一、教学目标 二、(一)知识与技能 三、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四、(二)过程与方法 五、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六、(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 九、教学重难点 十、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十一、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个2、5个3、3个5。(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教材分析】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第五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以及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 对本课学习的倍的认识,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校最近要开展“最美班级”的评选活动。老师正想大显身手和同学们一起布置班级呢。看看,老师都准备了什么装饰物? 出示:彩旗、彩带、笑脸、五角星、气球等。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比较发现两种花的数量关系 屏幕出示2朵红花、6朵黄花图,比一比这两种花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1:红花比黄花少4朵。学生2:黄花比红花多4朵。 揭示课题:比较两个数量,除了比多比少这种关系外,还可以用倍数关系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关系。板书:倍的认识 2.体会“倍”的意义 老师提问:红花和黄花比,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黄花里有几个2朵呢?那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黄花里有3个2吗?和同桌研究研究,试着摆一摆。 学生反馈,指名到到前面来摆一摆。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第一行摆2朵红花,第二行摆6朵黄花,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黄花的数量是红花的3倍。 3.加深对“倍”的认识 继续研究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在第二行添两朵黄花)现在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学生汇报,说明原因) 课件出示:(第二行再加上2朵黄花)那现在呢?

《倍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名师优质资料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俩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师:课下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全省一等奖)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全省一等奖)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9页例12、例13。) 教材简析:倍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一般乘除的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等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最终又回到“份”,使倍的知识在整体网络中产生和发展。 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活动中学数学。 第一层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再现“几个几”的旧知,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 第二层通过观察、演示和讲解,在认识“1份”和“几份”的基础上引出“倍”,将“几个几”与“几倍”联系起来,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第三层通过操作、游戏长讨论,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丰富“倍”知识的表象,深化对“倍”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渗透比的思想方法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2。 认识“1份”。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颜色的带子。(出示教具,贴在黑板上:)请看,红带子和黄带子比,长短怎样?(同样长)如果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也有这样的几份?(1份) 认识“几份”。师将红带子的长放至2段。提问: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是这样的几份?师再将红带子放至3段、4段,分别提问:红带子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是这样的几份? 引出“倍”。师: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学生齐说一遍后,再问:“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是什么意思?师把红带子折进去一段,再放出来一段,分别提问:这时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红带子的长是带子的几倍?(同桌学生以“悄悄话”的形式练习口述) 小结:像这幅带子图,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几倍。揭示课题(板书)

人教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 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 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 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 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 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 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 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 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 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 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 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 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 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 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倍的认识” 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 铺垫。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 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 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

《倍的认识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课题《倍的认识》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涉及人教版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单元的50 页—55页,以及二年级上册“倍的初步认识”单元中相应的内容。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 1 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技能目标: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倍”的概念形成,建立“倍”的概念。复习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复习策略:复习中,将在题组的训练中让学生掌握倍的知识的题型特点,沟通题型间的联系,教给解题方法,提高解题努能力。 【复习准备】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过程】

1、看谁填的有对又快。 (1)把8 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2)8 个苹果里面有()个()。() 是()的()倍。 (3)12是3的()倍. (4)2的3倍是();5的4倍是()。 (二)揭题明标 1、谈话引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对倍数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2、质疑明标:读了课题,你认为这节课应该复习会那些知识?读题,找单位 “ 1”,说数量 关系 齐读课题 自由发言 明确目标 训练,是解答分 数应用题的关 键步骤,能找准 单位“ 1”,分 析出数量关系, 分数应用题就 迎刃而解了。通 过设置该内容 训练,将为学习 新知作好铺垫。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一)自主梳理、再现知识 1、出示例题1:奶奶家里养了28 只小鸡,7 只 母鸡。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倍? (1)口头列式解答? (2)小组讨论:刚才解决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解答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把你们的收获展示给大家? 2、出示例题2:小明买了9 张贴纸,小王的贴纸是小明的 4 倍。小王有几张贴纸? (1)独立训练:请按照解答方法步骤,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组内讨论:想一想,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解答的方法怎样? (3)展示交流:谁来把你的解答方法介绍给大家?(结合学生板演进行汇报交流) (二)交流完善、优化建构 1、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解答倍的应用题的?独立思考自由提 出问题口头列式 小组讨论自由汇 报 一起说一说学生 读题 读题独立解答 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算法, 学会方法回顾整 理 精心设计复习 内容,设计复习 例题,让学生系 统地构建了知 识体系,培养学 生求倍的解题 方法 由学生身边 熟悉的信息,通 过变换条件和 问题,提高学生 分析解答倍数 应用题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 梳理,再现知识 的基础上,教给 学生解题的方

三级上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50例1及做一做。 教具准备:课件、不同的萝卜卡片 学具准备:圆片、三角形纸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秋天到了,小兔子家的萝卜丰收了,兔妈妈带着小兔子去地里拔萝卜。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后汇报) 学生的发现可能有:有2根,有6根,有10根……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新知。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从生活中捕捉“倍”的概念。 师:图中的根数是1个2,的根数是3个2。(边说边圈一圈) 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3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2.动手探索新知,建立“倍”的概念。 师:你能说出与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用你手中的学具代替萝卜,摆一摆,圈一圈。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 的根数是1个2,的根数是5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5倍。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粘贴并板书: 的根数是的5倍。 3.摆一摆,深化“倍”的认识。

师:像这样的倍数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你能摆出一组有倍数关系的圆片吗(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4.动手操作,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想通过摆圆片的游戏来考考你们。 (出示课件) 第一行:○○○ 第二行: 师:第二行怎样摆,能看出是第一行的4倍 (学生在课桌上摆,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智慧来源于活动,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本环节在充分感知“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倍”的概念,放学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便于形成对“倍”的概念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50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53页1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51例2及第53页练习2、3题。 教具准备:课件、小人卡片等 学具准备:圆形卡片、小人卡片等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说明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师:秋天到了,小兔子在忙着收获秋天的果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吗? 生:自由说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红萝卜和胡萝卜有多与少的关系,这里还有一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2)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teaching design of times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本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倍的认识—课前小研究(2稿修改过小研究) 二年() 班研究者:

学一学: 第一行 摆:( 1份)第二行 摆: (2份) 把这3个看成一份,第二行正好有这样的( 2 )份,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 2)倍。 第二行也就是摆2个3,所以用乘法,算式是3×2=6。 画一画: 的个数是的2 倍。的个数是的2倍。 也就是( 2 )个 ( 5 )也就是()个()。 算 式 算式

的个数是的4 倍。的个数是的3倍。 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 算 式 算式 教学过程: 一、交流小研究的第一部分,建立2倍的概念 学生复述2倍的概念:把3个圆形看成一份,第二行有这样的两份,也就是有(2)个3,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所以用乘法,算式3×2=6。 二、建立多倍的概念 1、先出示一幅2倍关系图,然后逐步增加它的倍数。 要求学生快速判断它的倍数(3倍、4倍、5倍) 2、提问: (1)为什么你们马上就能知道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几倍? 小结: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2)如果三角形不跟圆形比,能不能说三角形的个数是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但是老师没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请看大屏幕,读一读。今

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王国,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倍”。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同学们先来解决几个小问题。(出示) 1、列式计算。 2、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2个4。 3、先观察再说一说。 ⑴这是几个几?(个3) ⑵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⑶要求个3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3、拍手游戏。 ⑴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想一想,你该拍几下。 ⑵老师拍几下,学生拍2个老师拍的那么多。但是要让大家听出你拍的是2个几,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三年级备课组(王玉民、刘丽珠、王劲青、欧友凤、吕凌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预设:(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全班共同拍3个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

提问:怎样判断第二行星星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教师板书:4个星星为一组,第二行摆了3组,所以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3、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动手操作 师: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同学们会摆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动手摆一摆。 汇报交流(说清第二行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来) 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过程。 (2)结合实际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倍的关系说一说。 (31)师小结:比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判断,进一步来巩固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观察,使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三、巩固拓展 1、拍手游戏。同桌对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0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情调: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 3、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吴秀燕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3-75页。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本节课要学习的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时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和情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你们去赏花,高不高兴?今天的赏花可有意思了,答对问题还有奖励呢?想不想参加呀?课件出示:两位学生数画坛里的花朵。 师提问:(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比较每种花的朵数,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花一共多少朵”、“黄花比蓝花多几朵”“蓝花再添几朵就和黄花同样多”之类的问题。(如果有学生提出“黄花是蓝花的2倍”可据此引出下面,如果没有,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两种花的数量的比较,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来表示他们的关系,现在我们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倍”。相机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课件出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多少倍?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掌握的两数之间的加减关系的基础上引出“倍”,既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倍”也是两数之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 的认识》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

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二)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课标分析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标准量就是标准量的几倍。 二、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乘除知识以及初步认识了“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的知识点主要有在建立倍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由“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学生分析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

实际问题的范围。这一课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倍”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能通过圈一圈,数一数等活动得出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几倍;并且学生在二年级学过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本节课重点需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所以用“除法”计算。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通过画一画、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的解题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五、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