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室随访制度.

消化内镜室随访制度.
消化内镜室随访制度.

消化内镜室随访制度

为了积极推行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也为进行科学研究、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内镜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特制订内镜室随访制度。

一、凡在内镜室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现疑难病例,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者,如需行超声内镜、行ESD等,应进行登记随访。

二、凡在内镜室进行的内镜下治疗的,应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总结经验。

三、凡需多次行内镜检查治疗者,如萎缩性胃炎、食管静脉曲张、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后等,应定期随访,告知患者复查期限,做好预约工作。

四、凡内镜下影像,提示患者需复查者,如病理与内镜影像不符、病理提示上皮内瘤变等,应进行登记随访。

五、内镜下确诊消化道肿瘤,应对其后续治疗进行随访,了解其手术、放疗、化疗及未治疗等不同治疗的效果、生存质量、生存期,并了解术后病理与内镜病理的符合率。

六、凡在内镜诊断过程中发现特殊或有科研价值的病例,应进行登记,做好随访工作。

七、凡内镜诊断需行内镜下治疗者,应进行随访,了解其治疗情况。

八、随访方法以电话随访为主,也可进行上门随访及信件随访。九、随访结果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内镜诊断、随访时间、随访内容、随访医师等内容。

十、随访医师一般为患者的内镜诊治医师。

附:

内镜室随访登记表

随访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内镜诊断随访日期随访内容随访方式随访者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第二章随访 第二条: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急、危、疑难病人、慢性病病人、需定期复诊的病人及病情康复较慢的病人随访率要求达到100%。 第三条:责任人与职责:各医疗科室负责对本科室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随访责任人:以“谁主管、谁手术、谁负责”为原则,由主管医生为第一责任人,负责随访工作。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出院病人随访记录表》,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科主任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第四条:随访时间: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 第五条:随访方式:电话随访、当面咨询、入户调查、书信随访等。首先进行电话随访,无结果者入户随访,并与所在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取得联系,仍无结果者向患者住所、单位发信,均无应答者列为失访,即停止随访工作。若已死亡则向其亲属了解死亡的时间及死亡的原因,结束随访。 第六条:随访的内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医疗信息,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效果满意度等服务信息。随访后应做好登记。 第七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恳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当即答复,应告知相关科室的电话号码或帮忙预约专家。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有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 第八条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 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 报。 第九条第九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 第十条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随访信息登记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职业、科室、经管医生、

消化内镜诊疗规范标准

. . .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消化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胃镜技术、结肠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小肠镜技术、超声内镜技术、胶囊内镜技术、腹腔镜技术、子母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消化科涉及腹腔镜和胆道镜等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照《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1)三级医院设有消化内科或者普通外科。 (2)其他医疗机构应具备与从事消化内镜诊疗相适应的临床科室或协作转诊机制。 2.消化内镜诊疗室。 (1)包括术前准备室、内镜诊疗室和术后观察室。 (2)有满足消化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三)有经过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单独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房间、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

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同时具有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或具备与从事消化内镜诊疗相适应的临床科室,近5年累计完成消化内镜诊疗病例不少于50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病例不少于500例或累计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附件2)病例不少于10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4.开展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与放射治疗科的诊疗科目。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妇产科内镜随访制度

妇产科内镜随访制度 为了积极推行我院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也为进行科学研究、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内镜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我院特制定妇科内镜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如下: 一、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主管医师负责。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为监督随访制度的顺利执行,科室设立督导小组,定期对随访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未及时随访的医师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者进行处罚。 二、随访对象: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定期复诊,需多次进行内镜诊疗,必要时需再次入院治疗,需放疗、化疗的癌症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三、随访登记:应及时登记随访结果,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术前术中术后医学影像资料、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相关内容,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填写。 四、随访内容: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阴道残端愈合情况,有无出血及感染;

癌症患者术后是否继续放疗、化疗,有无复发及生存率,生存质量等;不孕症患者术后是否定期复查,怀孕及生育情况;术前月经异常的患者,术后月经是否改善;有无肩膀、肋间疼痛,盆腔疼痛等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做各病种所需的相关检查,及指导其进一步治疗。 五、随访方式:1、病人遵医嘱按时回报病情及复查结果,医师指导进一步治疗计划;2、主管医师主动电话了解病人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及调整药物应用,吩咐适当功能锻炼,以第一种为主。 六、随访时间: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一般腹腔镜手术患者需术后1个月及3个月各随访一次;不孕症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一次,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有无怀孕;癌症患者,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且需长期随访;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需每个月随访一次持续至少半年,此后可每半年一次,共需随访2年。 七、随访制度的检查结果与临床医师的年终考核相关。

消化内镜中心工作制度

消化内镜中心工作制度 1.在严格落实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技术操作规程、规章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全 程质量控制管理。 2.内镜医师准入资格: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 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 3.预约:预约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及检查时间。 4.宣教:候诊室播放检查流程和演示,以及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途径面向广大 群众普及胃肠镜检查方面的知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 5.内镜检查前"告知"并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严格掌握检查、治疗适应症、 禁忌症。检查治疗时,操作医师应集中精力,手法轻巧、准确,观察应全面、认真、细致。操作室内不许大声喧哗,注意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许在患者在场时讨论患者的病情。术后书写规范的内镜报告。 6.介入治疗要实行术前讨论,对重大、疑难手术须制定预手术方案。严密观察 有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开展介入治疗的内镜室应配备氧气、抢救药品及监护设备,并保持其性能良好。 7.消毒:内镜及附件按最新版清洗消毒规范处置。 8.内镜保养:专人日常保养,定期联系厂家售后人员对内镜进行专业保养,检 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9.ERCP诊疗操作要规范化,做好放射安全工作,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 急危重患者,应优先诊疗,并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并由申请医师或相关医护人员陪同以便及时抢救。 10.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做到对各类并发症尽可能的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严 格按"诊疗、护理常规"要求,及时、有效、快速处理各类并发症。对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已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应寻找其原因,认真讨论,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消化内镜室工作制度消化内科制度

消化内镜室工作制度消化内科制度 消化内镜室工作制度 1.严格掌握检查、治疗适应症、禁忌症。由门诊或病区医师按专用申请单所列项目详细填写,同时开出术前用药处方,然后到内镜室登记预约。急诊、危重患者,需与内镜室负责医师事先联系,商定检查治疗时间、检查前准备等事宜,并由申请医师陪同以便及时抢救。 2.检查前应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尽量减少交叉感染。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当排于最后检查,检查完毕严密消毒仪器及用具。 3.预约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及检查时间。 4.检查前操作医师必须认真阅读申请单,以详细了解病史及需检查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必要时阅读有关X片及院外医疗资料。 5.检查治疗时,操作医师应集中精力,手法轻巧、准确,观察应全面、认真、细致。操作室内不许大声喧哗,注意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许在患者在场时讨论患者的病情。

6.检查治疗时,医师严格操作规程,严防发生并发症,对疑有与检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并作相应处理。 7.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医师应细心地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遇有问题,应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要进行随访或与申请医师共同研究解决。 8.送检病理标本时,必须在标本瓶上表明病理号及活检序号。内镜检查记录及病理申请单中应准确表明取材部位及数量。要严格查对,严防差错。 9.要爱护仪器、设备,操作结束时,应严格按规定消毒、干燥并妥善保管仪器。应建立器械、物品登记制度。 10.每次检查、治疗后,应及时把申请单、保管记录、病理结果、相片等资料归档。 11.建立检查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与评价体系,确保诊断治疗,经常研究诊断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XXX区中医医院风湿骨病科患者随访 为了进一步改进医疗护理质量 ,完善服务态度 ,我科推行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收到了良好效果。 回访的具体做法是: 1、由科室根据不同优势病种制定出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三种不同随访表格,确定各类专科病人具体随访内容,由科主任确定要随访的患者名单,护士长定期督促、检查,主管医生和管床护士具体回访。要求随访前要对病人疾病、出院时情况、治疗情况,服药情况,锻炼情况,生活情况,健康指导做到心中有数,时间一般选择重病人出院5日后,一般病人出院10日后,随访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持,耐心听病人提问,按照语言规范慎重回答,对当时不能马上解答和电话解释不清楚的另行答复,预约科主任随访或者要求病人回院复查。对电话投诉者应及时检查核实,3天内回复,对电话回访的内容要及时记录在电话随访本上,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要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科内做到对随访内容一月小结一次。 2、自实行电话随访以来,我们共对100余例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问候和相关疾病知识指导,受到出院病人和复查病人的欢迎与好评,也使我们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 3、重视回访,开展出院病人回访,定期了解出院后病人的情况,一是有利于加强医患关系。这既是对我们自身工作负责的表现,更是体现了我们对病人的关怀,是为病人们所期盼的。让病人感觉到医护

人员对其的关爱,在精神上就是一剂良方;二是通过提供健康指导,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介于我科疾病特点,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要长时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大部分免疫抑制剂都有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出现骨髓抑制或对生殖系统影响,故用药期间,应经常查血象,基于我们科室患者分析,大部分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所患疾病治疗的长期性,用药的连贯性,用药安全等问题认知不够,甚至有的患者对定期复查不理解,我们更需要把随访制度推行下去,这样可以减少患者重复住院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社会公共资源。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反馈治疗效果,有利于总结和提高;三是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正在住院病人的关心;四是通过患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有利于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细心的回访让生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重要和神圣,只要我们更加努力,把回访工作做细做精,让我们的出院回访内容更臻完善和丰富,一定可以使更多的病人从回访这一行为中得到更多实际的好处,也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1.内镜室的基本设置 (1)人员配置 ①医师 a.内镜室必须有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专职医师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b.内镜医师必须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应在工作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中择优选拔,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从事治疗性内镜工作的医师,培训时间应适当延长。 c.内镜医师必须既有操作技能,又有丰富的临床及理论知识。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②护士 a.内镜室应设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其护龄至少在3年以上。每个检查台应设置1名护士(按同一时间内开展的台数计算)。3台以上的内镜室可设立护理组或配备护士长。 b.内镜室护士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不短于2个月,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③技术员 对工作量较大的内镜室,尤其是有X线设备的内镜室应配备技术员,

技术员应有(或相当于)中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后上岗。 (2)检查室 ①每一检查室面积不小于20m2,室内主要放置内镜检查设备与清洗消毒设施。 ②检查台数与内镜台数应与实际检查人数相适应,检查台过少必然会导致内镜消毒不严的后果。 ③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内镜(如胃镜与气管镜)安排在同一检查室内进行。 ④胃镜和肠镜检查原则上应分室进行。检查人数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 ⑤检查室应配有空调、相应的水电设施、稳压电源装置、吸引装置、供氧装置、抢救药品及设备。 (3)基本器械 ①内镜数量内镜室的内镜数量应与本院内镜检查人数相一致。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内镜消毒的规定,每例内镜检查后,内镜清洗及消毒时间不得少于20min。医院应根据检查人数配置相应的内镜与检查台数,以保证内镜消毒质量。 ②内镜的使用与报废制度各内镜室应建立内镜档案卡,记录内镜购置时间、使用频度、检查人数及维修情况。对不能维修使用的内镜实行报废制度,性能不良的内镜不得用于临床检查。 ③器械购置对各类辅助器械与治疗器械,购置时须严格检查“三证”,未经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器械不得使用。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与登记表格模板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第二章随访 第二条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急、危、疑难病人、慢性病病人、需定期复诊的病人及病情康复较慢的病人随访率要求达到100%。 第三条责任人与职责:各医疗科室负责对本科室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随访责任人:以“谁主管、谁手术、谁负责”为原则,由主管医生为第一责任人,负责随访工作。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出院病人随访记录表》,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科主任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第四条随访时间: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

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 第五条随访方式:电话随访、当面咨询、入户调查、书信随访等。首先进行电话随访,无结果者入户随访,并与所在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取得联系,仍无结果者向患者住所、单位发信,均无应答者列为失访,即停止随访工作。若已死亡则向其亲属了解死亡的时间及死亡的原因,结束随访。 第六条随访的内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医疗信息,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效果满意度等服务信息。随访后应做好登记。 第七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恳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当即答复,应告知相关科室的电话号码或帮忙预约专家。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有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 第八条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第九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

消化内镜室工作制度

护士工作制度 1.听从消化内镜中心的安排,认真学习和遵守中心的规章制度,不得迟到 早退,若遇特殊情况须请假。 2.精心爱护仪器设备,杜绝人为的仪器损坏(如不慎将消化内镜镜头、镜 身掉地上损坏,未加防水盖放入水中损坏仪器等)。 3.由护士长负责检查每日情况,内容包括工作质量、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教学能力、协同合作和人际关系、服务态度、资源运用等。 4.按照工作计划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每周不少于一次)、专题讲座, 提高理论水平。 5.每周进行一次工作汇报,遇到技术难度大的治疗,共同讨论、共同学习, 不断提高操作能力。 6.择优选送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学习班及学术活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7.每年进行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核各一次。 8.在工作时间,不允许接听手机,不在患者面前大声议论病情。 9.对患者态度和蔼,不生硬、粗暴。

消毒隔离制度 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 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 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3.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因条件限制确不能分室进 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且其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 进行管理。 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 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6.内镜与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 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7.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8.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9.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 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10.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11.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 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化内镜诊疗规范标准

消化镜诊疗技术管理规 (2013年版) 为加强消化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消化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消化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所称的消化镜诊疗技术包括胃镜技术、结肠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小肠镜技术、超声镜技术、胶囊镜技术、腹腔镜技术、子母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消化科涉及腹腔镜和胆道镜等普通外科镜诊疗技术参照《普通外科镜诊疗技术管理规》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消化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消化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消化镜诊疗技术

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1)三级医院设有消化科或者普通外科。 (2)其他医疗机构应具备与从事消化镜诊疗相适应的临床科室或协作转诊机制。 2.消化镜诊疗室。 (1)包括术前准备室、镜诊疗室和术后观察室。 (2)有满足消化镜诊疗工作需要的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三)有经过消化镜诊疗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消化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单独的消化镜清洗消毒房间、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

手术管理的消化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同时具有消化科和普通外科或具备与从事消化镜诊疗相适应的临床科室,近5年累计完成消化镜诊疗病例不少于50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镜诊疗病例不少于500例或累计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消化镜诊疗技术(附件2)病例不少于10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镜诊疗技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4.开展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消化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与放射治疗科的诊疗科目。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1.对于行内镜手术医师,严格控制准入制度,对拟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与开展妇科内镜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妇科内镜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2.对内镜手术,需严格遵从妇科内镜治疗操作规范和治疗指南,严格控制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相应告知及标识需明确详细。 (一)严格遵守妇科疾病诊疗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有疑难病例可全科讨论或请浙一专家会诊后再统一制定手术方案。 (二)完善相应必备检查,术前需有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胸片及心电图及相应专科检查,如缺少,则需补足;在发现有检查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可请专科医师 会诊,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

(三)实施妇科内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术前需有手术标记,防止术中开错手术部位,做好术前三方核对工作。 (五)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操作仔细细腻,严密止血,禁止在视野不清楚下盲目操作,对下一步手术步骤了然如胸;如出现突发意外情况,如大出血、相应脏器损伤,需根据妇科内镜突发情况严密操作;如发生相应突发情况,且经过相应急诊处理后或处理困难时,需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同时报告院医政管理人员;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六)加强妇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妇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七)入院时做好对病人宣教工作,加强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减少疾病再次发生可能。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1、所有临床科室均应开展出院患者随访工作。 2、科室必须建立出院患者信息档案,采用随访记录本,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 3、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4、科室内安排回访员1名,由回访人员详细收集病人资料,在病人出院3-5 天内进行第一次电话回访,出院满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回访,特殊病人根据需要随时回访,但每位出院病人至少回访1次以上。 5、常规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也可辅以咨询、书信联系等。 6、随访内容包括:一是了解出院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二是进行住院满意度调查并征求病人及家属的建议和意见。 7、医院和各科室向患者公布医疗和咨询服务电话,接受健康咨询、预约专家、预约检查。 8、工作人员应耐心解答病员及家属的有关咨询,凡属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不能准确回答的,要很礼貌的告诉对方找有关科室或专家咨询,并告之联系方式。 9、医院每年召开出院患者座谈会1—2次,每科室选择1-2位患者参加,倾听患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 10、重视患者的特殊日子回访,,如生日等,有电话或信函祝贺。 11、科室每月有出院患者随访小结,说明随访的人次,患者反馈的优点、存在不足以及合理化建议,每月5号前报病人服务中心。

12、病人服务中心负责对特殊病人(对医院医护工作不满患者,本系统医护人员患者,离退休老干部等)再随访。 护理部 2008年3月24日

消化内镜相关制度精编版

消化内镜相关制度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消化内镜相关制度 一、消化内镜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内镜室布局合理,设立病人候诊区、诊疗区、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等;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二、内镜室建筑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功能相匹配,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不同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清洁消毒应当分槽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三、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附件数量及清洗消毒设备,保证所用器械与使用前达到规定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要求。 四、使用的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五、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隙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胸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和进入皮损皮肤、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阴道镜等应当达到高水平消毒,弯盘一人一用消毒。 2、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进行每一项操作时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3、采用化学消毒剂经浸泡灭菌的环境,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照无菌储存,储镜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4、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清洗;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的规定。 5、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化学消毒剂侵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卫办医政发〔2009〕183号) (2009年11月5日) 为加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妇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妇科腹腔镜和妇科宫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妇产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 1.能够满足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手术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内镜工作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具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如: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盆底重建术、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Ⅱ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妇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40张,5年内累计完成妇科内镜手术病例3000例以上,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累计30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开展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诊疗科目。 4. 具备满足实施四级妇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妇科内镜诊疗医师。 1. 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妇产科专业。 2. 有5年以上妇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 拟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妇科内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妇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医院等级评审消化内镜室制度汇总

一、内镜室仪器保养制度 内镜是一类精密、贵重的光学和电子仪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执行其保养维护制度,具体做到严、查、细、净、冲、存。 1、严:即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仪器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禁止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使用仪器。 2、查:即术前要对电路各部分及仪器各部件集资细致检查,看电路、导线接触是否良好,电压是否合乎要求,仪器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内镜是否有渗漏现象。使用中要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后要依次关掉各电源开关,最后要加盖仪器防尘罩。 3、细:即细致。在进行安装、操作、洗涤内镜时须轻拿、轻放、轻取轻操作;洗涤内镜时要稳当,切勿让内镜碰撞与过度扭曲,以免损坏内镜。 4、净:即洁净。内镜及其附件要严格按到2004版清洗消毒规范要求清洗消毒或灭菌储存。 5、冲:即冲洗。内镜及附件在“净”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气水堵塞,要尽可能多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对做完胃潴

留、肠道清洁不良、消化道出血、活检患者、内镜检诊时间较长者务必彻底进行冲洗。 6、存:即保存。内镜使用后要规范保存。要求当天使用后,内镜均要在彻底清洁、消毒、干燥、保养(测漏、头端无水酒精擦拭、镜身无水酒精擦拭、按扭上油等)后储存于专用内镜柜(悬挂、稳妥),并定时开启紫外线消毒。 二、内镜室工作制度 1、接诊病人要做到首诊负责制,要密切结合临床,注意患者的轻、重、缓、急;对急、重症患者优先诊疗,确保“急诊绿色通道”。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2、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和各类人员职责,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协调与配合。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如内镜的操作规程、内镜清洗消毒规程、内镜质控措施、内镜消毒监测及保养维护等);接诊病人时,要查问病史,体查,审查申请单是否符合规范,掌握禁忌症;内镜诊疗时应认真负责、难病要会诊讨论。操作力求轻巧、细致、全面,严防并发症。 4、术后按规范清洗消毒内镜;按规范及时填发报告,对做粘膜活检病理者,术后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最新版本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为了积极推行医院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如下,望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 1.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 2.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短信联系等形式,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 5.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并根据

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6.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7.卫生院对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出院患者随访流程

出院病人随访记录表 编辑版word

良田镇卫生院入出院病人登记及随访登记表 编辑版word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第二部分妇产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第二部分妇产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妇产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学科,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医学等专业。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医学有着密切联系,更需要现代诊疗技术如内镜技术、影像学、流行病学、胚胎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是一门具有特色而又需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根据我国国情,为了与现行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进行最佳衔接,经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住院医生,可申请继续参加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经过培训基地,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达到妇产专科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成为能基本独立从事该专科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妇产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3年。 一、培训目标 为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病人照护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和专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妇产科专科医生。使被培训对象达到具有临床导向的学习与改善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科常见疾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诊治以及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二、培训方法 1. 培训时间:培训年限3年,其中必选轮转时间30个月;可选轮转时间:6个月。 2. 培训方法: (1)专业理论:根据培养细则要求,学习本科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并能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2)临床技能:培训对象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妇产科各科室轮转,应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本专科主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技术,熟

悉门急诊专科疾病的处理、危重病人抢救,能独立处理某些疑难病症,能胜任高年住院医师的工作,并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专业外语能力:掌握一门专业外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4)科研写作能力: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积极申请和参加各种科研项目,书写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5)教学能力:参与实习医师带教工作,进行临床小讲座。 3.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 科室时间(月)普通妇科及微创组(必选) 4 肿瘤妇科组(必选) 4 盆底组(必选) 2 内分泌组(必选) 2 计划生育(必选) 2 妇科门诊(必选) 2 8 产科病房(必选) 普通产科(2月) 高危产科(6月) 产房(必选) 4 产科门诊(必选) 2 6 B超,新生儿科、病理、其他妇产科亚 专科等(可选) 注: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轮转时间和顺序,但不能缺项,时间不能减少。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妇科培训要求 1. 普通妇科及微创组 1.1轮转目的 掌握:

消化内镜中心工作制度

消化内镜中心工作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消化内镜中心工作制度 1.在严格落实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技术操作规程、规章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全 程质量控制管理。 2.内镜医师准入资格: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 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 3.预约:预约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及检查时 间。 4.宣教:候诊室播放检查流程和演示,以及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途径面向广大 群众普及胃肠镜检查方面的知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 5.内镜检查前"告知"并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严格掌握检查、治疗适应 症、禁忌症。检查治疗时,操作医师应集中精力,手法轻巧、准确,观察应全面、认真、细致。操作室内不许大声喧哗,注意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许在患者在场时讨论患者的病情。术后书写规范的内镜报告。 6.介入治疗要实行术前讨论,对重大、疑难手术须制定预手术方案。严密观察 有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开展介入治疗的内镜室应配备氧气、抢救药品及监护设备,并保持其性能良好。 7.消毒:内镜及附件按最新版清洗消毒规范处置。 8.内镜保养:专人日常保养,定期联系厂家售后人员对内镜进行专业保养,检 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9.ERCP诊疗操作要规范化,做好放射安全工作,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对急危重患者,应优先诊疗,并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并由申请医师或相关医护人员陪同以便及时抢救。 10.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做到对各类并发症尽可能的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严 格按"诊疗、护理常规"要求,及时、有效、快速处理各类并发症。对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已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应寻找其原因,认真讨论,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妇产科门诊制度目录(计生)

妇产科门诊制度目录 1、门诊工作制度; 2、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4、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 5、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6、手术室工作制度; 7、药品管理制度; 8、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9、仪器管理制度; 10、消毒隔离制度; 11、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 12、高危手术管理制度; 13、转诊制度; 14、并发症评审制度; 15、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 16、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17、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 18、各类登记、处方、病历书写制度; 19、随访工作制度; 20、宣传教育制度; 2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2、技术考核制度。

妇科门诊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对全科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检查,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力求正确诊断,科学合理治疗。 3、科主任除检查指导工作外,重点检查疑难患者的诊断、治疗工作,并组织全科医生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特别是重危病例,科主任随时组织抢救,必要时向医务科汇报,组织全院性会议或抢救。 4、坚持医疗原则,做到因病施治,合理、安全、科学地用药,规范书写病历、处方,各项记录完整,注意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有关事项。 5、建立健全各种登记,资料妥善保存,认真填写卡片,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细致,严谨,精心施行各项手术,保证手术质量,讲究实效,防治差错,杜绝事故,减少术后并发症。 7、宣传妇幼卫生知识,开展咨询服务,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开展妇女保健和围产期保健。 8、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随时观察患者,认真查诊,及时治疗。 9、妥善保管各种器械药品、登记造册,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

内镜室工作制度

内镜室工作制度 1、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和各类人员职责,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协调与配合。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如内镜的操作规程、内镜清洗消毒规程、内镜质控措施、内镜消毒监测及保养维护等);严格遵守医院及内镜中心工作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请假或旷工; 3、接诊病人要做到首诊负责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和气,礼貌待人,耐心解释,避免与患者发生任何冲突;要密切结合临床,注意患者的轻、重、缓、急;对急、重症患者优先诊疗,确保“急诊绿色通道”; 要查问病史,体查,审查申请单是否符合规范,掌握禁忌症;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4、内镜诊疗时应认真负责、难病要会诊讨论。操作力求轻巧、细致、全面,严防并发症。 5、术后按规范清洗消毒内镜;按规范及时填发报告,对做粘膜活检病理者,术前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作其它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6、归档保管好种检查记录,未经批准的各种医疗检查记录及登记不得借出。 内镜室仪器保养制度 内镜是一类精密、贵重的光学和电子仪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执行其保养维护制度,具体做到严、查、细、净、冲、存。 1、严:即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仪器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禁止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使用仪器。 2、查:即术前要对电路各部分及仪器各部件集资细致检查,看电路、导线接触是否良好,电压是否合乎要求,仪器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内镜是否有渗漏现象。使用中要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后要依次关掉各电源开关,最后要加盖仪器防尘罩。 3、细:即细致。在进行安装、操作、洗涤内镜时须轻拿、轻放、轻取轻操作;洗涤内镜时要稳当,切勿让内镜碰撞与过度扭曲,以免损坏内镜。 4、净:即洁净。内镜及其附件要严格按到2004版清洗消毒规范要求清洗消毒或灭菌储存。 5、冲:即冲洗。内镜及附件在“净”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气水堵塞,要尽可能多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对做完胃潴留、肠道清洁不良、消化道出血、活检患者、内镜检诊时间较长者勿必彻底进行冲洗。对做完一般病人也要尽可能多冲洗,最多3—5个病人要冲洗一次。 6、存:即保存。内镜使用后要规范保存。要求当天使用后,内镜均要在彻底清洁、消毒、干燥、保养(测漏、头端无水酒精擦拭、镜身无水酒精擦拭、按扭上油等)后储存于专用内镜柜(悬挂、稳妥),并定时开启紫外线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