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ta_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_宗世海

iData_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_宗世海
iData_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_宗世海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宗世海,刘文辉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汉语教学;政策

[摘 要]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作者多次前往印尼考察所获,研究了印尼政府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并对其未来华文教育政策走向做出预测:(1)印尼政府会从发展经济、培养

人才和促进民族和谐的高度看待华文教育及汉语教学;(2)印尼政府官员中及民间都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限华、仇华意识,这是印尼华文教育的阻力,也是印尼华族危险仍在的根源;(3)印尼政

府会把重点放在正规教育和培养印尼族汉语教师上,校外华文补习班、家庭补习和华人华文教师

只是必要的补充;(4)印尼政府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拟采取私企办学、有限度利用华人财力、人力的措施;(5)印尼政府会借助中国政府和中国高校的力量,优先培养正规学校的汉语师资。

[中图分类号]G5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06(2007)03-0001-09

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P o l i c y i nI n d o n e s i a

a n dI t s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

Z O N GS h i-h a i,L I UW e n-h u i

(T h e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C u l t u r e o f J i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z h o u,G u a n g d o n g510610,C h i n a)

K e yw o r d s: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i nI n d o n e s i a;C h i n e s e t e a c h i n g;p o l i c y

A b s t r a c t: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p o l i c y i n I n d o n e s i a a n di t s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o n t h eb a s i s o f p r e v i o u s r e f e r e n c e s a n d t h e a u t h o r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i nI n d o n e s i a.T h e m a i n p o i n t s i n c l u d e:(1)I n d o n e s i a n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r e g a r d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a s a n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f o r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t a l e n t s t r a i n i n ga n dn a-t i o n a l i t yh a r m o n y.(2)T h e r ee x i s t e dab a d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 e x c l u d i n gC h i n e s ea m o n gs o m eo f f i c i a l sa n dp e o p l e, w h i c hb l o c k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I n d o n e s i a.(3)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l a y e m p h a s i s o n t r a i n i n g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 i nI n d o n e s i a,a n di t w i l l s u p p l e m e n t t h e s t a f f w i t h o t h e r t e a c h e r s f r o m a f t e r-s c h o o l c l a s s e s a n d m a i n-l a n d C h i n a.(4)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t a k e s u c h s t e p s a s p r o m o t i n g s c h o o l s r u n b y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m a k i n g u s e o f p o w-e r f r o m C h i n e s e f i n a n c i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m a n p o w e r,b e c a u s e o f i t s l i m i t e d p o w e r.(5)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t r a i n f i r s t t h e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 o f r e g u l a r s c h o o l s,w i t h t h e h e l po f C h i n e s e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0.引言

印尼是中国移民最早的国家,也是现有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一般估计有800万到

[收稿日期]2007-07-05

[作者简介]宗世海,男,陕西吴起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教授,语言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刘文辉,男,河南鹤壁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助教。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1000万,甚至更多)。印尼华文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据记载,1957年印尼有华校近2000所,学生42.5万余人。(廖建裕,1978)[1]与东南亚很多国家一样,印尼华文教育也曾遭受过摧残,而且程度最深,持续最久。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印尼华文教育开始复苏、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折。目前,印尼华文教育发展很快,不但有几千名华文教师从事着各种形式的华文教育(以家庭补习和在正规补习班执教为主),而且有约300家由华社、宗教团体兴办的正规补习班,并且出现了与国民教育接轨的三语学校;有100多家正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汉语教学(其中多为选修),有约40间大学开展了汉语教学,其中设有中文系的约有10家。此外还有华人已经创办和即将兴办的大学,例如泗水智星大学、万隆国际外语学院、雅加达新雅学院、玛琅玛中大学等。(宗世海、李静,2004)[2]印尼华文教育机遇很好,但风险犹存,对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走向进行研究,做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笔者宗世海5次前往印尼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印尼政府有关华文教育、汉语教学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以求给中国政府、高校有关人士以及给印尼华人、华社和华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为了深刻认识印尼目前有关政策的演变,下文将先简述1945年印尼独立以来印尼政府有关华人基本权益、华文教育的一些主要法律、政令,因为这些法律、政令是互相关联的,有必要一起简述;但叙述的重点在华文教育方面。

严格来说,所谓“印尼华文教育”应区分为“华侨教育”、“华文教育”、“华文教学”和“汉语教学”几个分支,其中“汉语教学”指政府主办的、在正规学校开展的、以非华族子弟为教学对象的汉语教学。但为了叙述简便,本文一般统称“华文教育”。

1.印尼历史上限制华人基本权益以及限制、扼杀华文教育的主要法律、政令

1966年9月30日,印尼军人苏哈托通过政变上台。“九·三〇”事件完全是一场由美英情报机构和苏哈托共同实施的政治阴谋,其目的就是打倒苏加诺政府,铲除印共亲中国势力,进行反共反华;把中国和印共摆在一起搞臭搞垮,把所有在印尼的华人社团、学校一起封闭;把华文丑化为社会主义语言。所以印尼华人和华文、华文教育遭受摧残绝非偶然。(李卓辉,2005)[3]“九·三〇”事件后,印尼中断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苏哈托军人政权实施了种种强迫同化印尼华人,限制、扼杀印尼华文教育的政策。

1.1 关于华人国籍证及姓名等方面的歧视性法令

首先,在华人国籍问题上,尽管中国政府解放后及时调整政策,不承认双重国籍,鼓励印尼华人面向当地,加入印尼国籍,效忠印度尼西亚,但印尼政府仍然对华人入籍设置了很多限制。1958年政府第62号法令规定已入籍的华人必须在需要的场合出示国籍证,这种国籍证上清楚地标明了华人的特殊记号,持有和出示都是对华人的歧视。(莫非,2002)[4] 1945年宪法第6条、第26条规定,当选总统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印尼原住民”。这一条不但限制了印尼华人竞选总统的资格(印尼历史上曾出现过西加里曼丹的华人罗芳伯王朝),而且此后长期被以非原住民的名义加以区别、歧视。[4]

第3个有关法令是对华人的称呼。苏哈托上台前,不论是印尼华侨还是华人,都被称为“T i o n g h o a”(华人),只有在骂人的时候才出口“支那”(C I N A)。1966年,印尼陆军部召开了一个讨论会,决定以“支那”一词代替“中华”和“中国”,理由是这一更改可以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除华人的优越感,也可以消除原住民的自卑感。苏哈托据此在1967年由国务秘书拟定的内阁主席团决定书中,正式以“支那”一词代替“中华”和“中国”。[4]

第4个有关华人的法令是1968年第127号内阁主席团有关换名的决定书。它规定印尼华人不得使用华文姓名,而最好另取印尼文姓名。[4]

1.2 关于华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的歧视性法令

1978年,苏哈托政权内政部曾发出第477号决定书,规定只承认5种流派的宗教信仰,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不再承认孔教为合法宗教。与此相关的是,华人按孔教仪式举行的婚礼不被当局认可。[4]

1967年,苏哈托政府还发布了关于支那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第14号总统训令,规定华人不得公开过春节、不得舞狮。[4]

1.3 关于华文教育和用华文讲华语方面的禁令

早在1955年,印尼苏加诺政府就颁布过《关于外侨私立教育通告》(第141/S e k/B I I I 号通告),规定外侨学校要开设印尼文和印尼历史、地理等课程。(黄昆章,2005)[5]此后又通过多项法令限制华校的发展。

1965年9月30日苏哈托上台。1966年3月开始,各地战时掌权者陆续颁布法令,下令取缔华校。1967年6月7日,苏哈托颁布《解决华人问题的基本政策》,规定除了外国使节为他们的家庭成员所办的学校外,一概不得有外国学校。从此,印尼的华校全部被封闭,包括籍民学校。[5]

与华文教育相应的是华文出版。1965年发生的“九·三★”事件据传是印尼共产党企图夺权,而被军部弹压。政变后的印尼新政府指控北京在后面主使印尼共产党夺权,从而所有印尼华文报纸被禁止出版。1966年9月,官方新办《印度尼西亚日报》,一半是半通不通的华文,一半是印尼文。当局的目的是把该报办成纯粹的印尼文报纸,无形中敲下了印尼华文报业的丧钟。(廖建裕,1993)[6]1978年印尼商业与合作社部长颁布了关于禁止进口和流通华文印刷品的第286号条例(N o.286/K P/X I I/78)。从此,警察经常展开突击行动,在一些书店没收华文读物。前往印尼的旅游者必须在入关申报表上申报是否带有危险物品,例如毒品、武器和华文出版物,这些物品一律禁止进口。[5]

再次就是华语和华文的日常使用。与禁止教育政策相配套,印尼政府从1966年以后严禁在大街小巷悬挂华文招牌与广告。一些地方还禁止华人在公共场合讲华语和中国方言。甚至连姓名联姻四个汉字及菜单的华文名称也被禁止。[5]

综上所述,印尼政府在上世纪对印尼华人、印尼华文教育采取的种种措施是彻头彻尾的限制、歧视华人的行为,是地道的强迫同化政治。进一步分析,则有两个不同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1965年“九·三★”事件以前。当时对华校限制、瓦解的原因是当时的印尼华人还多数没有加入印尼籍,其华文教育还是地道的华侨教育,从教学内容,教材到教学语言都沿用中国大陆、台湾的,势必有不合时宜、不合印尼国情之处。(一些华校校歌、校训中写道“在五星旗帜下跟着毛泽东,永远前进。”“团结一致做新中国的主人翁。”)[5]这一阶段印尼政府的一些作为还不能说是强迫同化,其对印尼华人、华文教育的分化、瓦解、限制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个层面则是赤裸裸的强迫同化。剥夺一个不小的民族的受教育权(苏哈托政府曾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经使无数华人青少年,即使是加入了印尼籍,仍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华人子弟上大学只有8%的比例)、母语教育权和母语使用权,这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做得最彻底的一个。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尼政府对印尼华人华文教育的政策演变:由逐渐放宽,到纳入管理,到支持甚至出面组织

1990年印尼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90年代末,统治了印尼30多年的苏哈托政权倒台。1998年5月,副总统哈比比上台;1999年10月21日民选总统瓦希德上台;2001年7月23日,开国总统苏加诺的女儿、斗争民主党主席梅加瓦蒂当选第五任总统;2004年9月20日,军人出身的苏西洛博士当选第六任总统。从哈比比以来,特别是从瓦希德以来,历任新总统都对过去的歧视华人、消灭华文教育政策有新的认识,逐步放宽了对华文教育、华文使用等方面的限制,取消了一些禁令,到苏西洛时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04年4月25日,雅加达)。下面简述在修改华人基本权益、华文教育禁令等方面的一些主要事件,重点在华文教育方面。

2.1 在国籍证、华人姓名方面

1998年,哈比比总统发布第26号总统指令,要部长、省长、县长以及所有国家机构执行如下指示:第一,在行政工作上停止使用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的字眼;第二,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出生地的印尼公民,给予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服务;第三,检讨所有政府条例、法令、措施、纲领和活动,包括发出营业准字、就业机会、待遇和其他工作权利等方面,以符合总统的训令。[4]

1999年4月6日,印尼政府批准了加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并据此重新审议了过去实施的有关歧视华人的规定。

1999年,哈比比总统公布了第4号总统决定书,训令撤消一切有关“国籍证”的条例。2002年,司法部官员曾发表声明说,国籍证不再是公民必须拥有的文件。[4]

1999年有关人权的第39号法令第3条第3节写道:“每一个人有权不受歧视地获得基本人身自由和基本人权的保障。”人权委员会委员L i e s S o g o n d o说,人权法令公布以后,照理所有的歧视法令和条例应宣布作废,政府有责任根据人权法令撤消所有的歧视条例。[4]照此说来,苏哈托政府1967年内阁主席团关于以“支那”一词代替“中华”、“中国”的决定书应该撤消。但实际上,要彻底根绝印尼族人们的这个观念并不那么容易。

2000年10月,印尼羽毛球总会教练团指导陈友福等6位著名华裔社团领袖与学者曾发起一项全国华人签名运动,联合致函瓦希德总统,要求政府废除所有旧政权歧视华人华裔的条规和政策。

2001年7月梅加瓦蒂当选总统。她进一步发展了瓦希德政府开展的对华友好关系,继续亲善华人。她带头在公开场合(包括在中国)改称华人为O r a n g T i o n g h o a。

前文提及,1967年的宪法规定,当选总统的条件之一是候选人必须是“印尼原住民”,这一规定在2001年人协年会已修改为“在印度尼西亚出生的公民”。[4]

2.2 在华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

1999年10月21日印尼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瓦希德当选总统。在就职仪式上瓦希德强调:“所有印尼公民不分种族、宗教和文化,都是平等的。”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他讲:“印尼是多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元种族和多姿多彩文化的国家,但过去的政府将其一律化,最后终于失败。”还讲“华人要效忠印尼,但可以尽量保存华粹、中华文化的特色”。(黄昆章、陈维国,2002)[7] 2000年瓦希德政府内政部通过了第477/805号决定书,取消了1978年第477号关于只承认5种宗教的决定书。这说明印尼华人拥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孔教已获准与其他宗教并存。但是据报道,执行起来还有问题,民事局拒绝为孔教信徒进行婚姻注册。[4] 2000年1月17日,瓦希德公布第6号决定书,撤消1967年有关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第14号总统指令,准许华裔公民公开庆祝春节。[4]当年,印尼华人首次公开过春节。2001年8月3日,印尼宗教事务部长托哈哈山颁布第383号政令,正式规定春节为全国公共假日。

2.3 在华文教育和华文出版物方面

从1990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起,印尼政府逐步放宽了有关华语、华文和华文教育的限制。当年,印尼政府突破办华校和进口华文读物的禁令,允许台湾在印尼为其子女开办学校和带中文教科书及机械说明书入印尼。(周聿峨、陈雷,2003)[8]

1994年,印尼国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了第142/d/t/1994号条例:批准与国立印度尼西亚大学或达尔玛·勃沙达大学合作举办的补习学校可开设中文课,并规定此课程仅对成年人开放。这标志着印尼华文教育政策进一步松动。(陈玉兰,2005)[9]这年8月,印尼政府宣布有限度地解除对华文使用的禁令,准许酒店及娱乐场所提供用华文写的印尼旅游资料给只懂华文的旅客;准许旅游界为导游开办华语学习班。[8]

1999年5月5日,哈比比发布批准复办华文教育的第4号总统令,在某种程度上为印尼华文教育的复兴提供了法律依据,成为印尼华文教育真正解冻的标志。同年10月14日,印尼文化教育部长颁发了第269号决定书即《关于兴办实用汉语培训决定书》,就举办汉语培训的目的、条件、教学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汉语教学课程内容、汉语培训教材、开办汉语培训班的申请、对汉语培训班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从此,印尼华文教育的复苏正式开始。

2000年8月25日,印尼教育部有关部门召集了全印尼17个省的华文教师代表到雅加达开会,商讨华文教育有关问题。当年9月到10月,印尼教育部属下的成教司司长决定成立“全国华文教学综合协调处”。11月19日,印尼教育部在雅加达主办“推广华文教育研究会”,200名与会的华文教师现场参加了印尼东方语言文化中心举办的模拟“汉语水平考试”。

在华文媒体和印刷品方面,1999年,瓦希德总统对华文媒体解禁,这意味着不需要准字(许可证)就可以办报、办广播。于是,各类华文报纸纷纷问世。(黄鸣奋,2005)[10]后来电台、电视节目也不断出现。2001年2月21日印尼工业与商业部长颁布第62号条例(N o.62/M P P/K E P/02/2001),取消1978年商业与合作社部长颁布的关于禁止进口和流通华文印刷品的第286号条例(N o.286/K P/X I I/78)。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使用华语的禁令解除,华文图书、杂志、小册子和报纸可以进入印尼并在印尼流通。(徐天堂,2001)[11] 2001年以后,印尼华文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当年2月26日,印尼教育部校外教育和体育、青年总司与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广东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签署协议,拟在印尼合作举办华文教师培训班。4月初至6月底,印尼华文教师培训在首都等4座大城市开展,共5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期,参加培训的有1039名老师。本文作者之一宗世海正是这次广东汉语专家团中的一员。5月13日,印尼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代表在雅加达签署在印尼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 S K)的协议。首次汉语水平考试于当年10月在雅加达等4座城市举行。8月,印尼政府颁布决定书,允许开办华文学校和其他外语学校,不受任何限制,政府将使华文与英文、日文享有同等地位。11月19日,印尼国民教育校外教育司中文统筹协调处积极促成校外教育司召开了印尼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全国推广中国语文教学的研讨会,印尼的华文教育走上了新阶段。(陈玉兰,2005)[12]

此后,印尼的华文教育发展更快,组织更得力,而且有走向国民教育系统的趋势。2003年初,印尼教育部中等、高等教育司与国民教育部研究与发展机构教育评估中心在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的配合下编制了华语课考纲,并设立了华语课考题题库。同年4月,该机构课程中心又编制了华语课程教学大纲。这一切都为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好了准备。这一年,印尼国民教育部做出决定,将于2004年至2007年把汉语当作正规课程,成为第四种选修外语。7月26日,按照中国和印尼两国政府的协议,中国暨南大学19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印尼19所国民高中开始执教,标志着印尼的汉语教学正式进入国民教育系统。2005年5月,印尼教育部成立了“国家教育标准机构”,10月,该机构召集了全国各地的课程专业教师与大学讲师,对所有科目进行标准鉴定,包括华文科目。与此同时,印尼政府鼓励私企办学。2004年印尼教育部长发热马立克说,由于政府资金不足,目前政府鼓励私企办学,希望全国有20%学生可在私办学校深造,接受符合家长需求的教育。(李卓辉,2004)[13] 2004年9月20日苏西洛总统上任。苏西洛承诺将消除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平等对待华人。2005年4月25日,在雅加达发表的印尼中国结为战略伙伴关系的宣言中,有“加强教育合作,积极开展培训交流,鼓励相互教学对方语言”的条款(第二十六条)。[3]7月底苏西洛总统访问中国,与胡锦涛主席在发展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印尼华文教学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共识,并就在印尼设立一所中国文化与华文教学中心的计划交换意见。12月25日,印尼教育部部长与两位司长访问北京,与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官员商讨了有关华文教育、汉语教学的合作事宜,包括互相承认学历、教师培训、教材编写、互派学生等方面。

总之,印尼的华文教育由初步解禁,到政府纳入管理———分别由教育部校外司、中小学教育司、高教司、成教司对口管理,再到积极支持和主动组织,进步是很大的。其主管部门教育部先是从校外司开始推动,然后各司全部参与,形成了全方位参与、共同推动的格局。

3.印尼华文教育未来发展走向预测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考察所得,我们认为,印尼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可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3.1 印尼政府会从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和促进民族和谐的高度看待华文教育及汉语教学

前文所说过,印尼限制、禁绝华文教育,实际出于两层不同的原因。其中由于上世纪50年代印尼华文教育沿用中国教学体系的考虑如今已时过境迁,不再成为问题。印尼的华裔97%已加入印尼籍,且经过30余年,印尼华人如今也明白不可能也不宜再复办当年那样的华校,而是顺应政府鼓励私人办学的形势,大力倡导和创办三语学校。至于前文所说的第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二层原因,即实行种族歧视、强迫同化的原因,如今已有很大的改观。有识之士和开明官员,尤其是最近几任总统,都意识到种族歧视的害处,意识到歧视华人,限制、禁绝华文教育对印尼自己不利。例如:印尼驻北京大使馆前大使昆达喇2001年3月接见印尼国家教育部代表团时说:“印尼30年来禁止使用华文是个错误。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掌握华文可以促进中印两国友好往来。今后我将继续支持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温兆炎,2002)[14]又据温北炎(2004)[15]和印尼《罗盘报》(K O M P A S)2001年3月14日文章,1998年5月印尼发生的大骚乱,华人首当其冲,引发了政治混乱和经济下滑,政府感到对事件负有责任,随后采取了对华人让步和宽松政策,对华文教育也采取放松的政策。这是印尼华文教育出现转机,受到重视的现实原因。

发展华文教育是印尼振兴经济的需要。印尼经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尚可,其教育普及率也较高。但到2003年,根据联合国年度全球人类建设指数表,在受调查的175个国家中,印尼的排位是112位,连文莱、泰国、菲律宾、越南都不如。该统计的8个项目中有3个是关于教育的。又据印尼教育部统计,全国约有1500万适龄儿童失学,因为家贫,无心上课或逃难等种种原因。[13]

显而易见,由于印尼排华的历史教训,由于印尼经济的日趋滑坡,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日趋强大,印尼政府才做出了纠正错误,放宽对华人、华文教育的限制乃至鼓励扶持华文教育、汉语教学的决定,并逐步付诸实施。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印尼华文教育的性质、宗旨。1966年以前,印尼华文教育的性质无疑是侨民教育,旨在弘扬中华文化,其中从1958年开始已有部分学校的教学性质转变为华文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华文家教、补习班乃至华人所办的三所学校、大学,固然有弘扬中华文化的动机,但正如黄昆章教授所说,从有利于华人生存和发展的观点考虑,不宜提弘扬中华文化,而可提弘扬华人文化。[7]前者重心在中国,有政治色彩,后者只谈印尼华族,是个一般概念。至于印尼国民学校尤其是以印尼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正规中小幼及大学开的汉语选修课、必修课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商贸汉语专业的教学,则其把汉语作为商业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即便是为印尼政府培养高级汉语人才的印度尼西亚大学汉学系,其教学宗旨也不是弘扬中国文化或华人文化,充其量是了解中华文化而已。所以,从印尼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其扶持华文教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懂汉语的人才、振兴印尼经济。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3.2 印尼政府官员中及民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限华、仇华意识,这是印尼华文教育的阻力,也是印尼华族危险仍在的根源

印尼历史上的限华、排华、歧视华人及华文教育运动,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华人与印尼族人之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华人勤劳、节俭,善于从事种植、采矿、贸易、商业等活动,不少华人在经济上得到了发展,经济地位高于印尼族裔人。在经济竞争中,华族与印尼族是有一定利益冲突的。加上苏哈托总统曾一再嫁祸于华人,民间也有不少仇视华人和华文教育的人物、意识存在。

1994年和1995年,印尼武装部队社会政治参谋长哈托诺、国会议员史拉默·艾芬第·尤素夫,以及某现任高官都公开讲话或撰文,散布种族仇恨和必须同化华人的言论。(黄昆章,1998)[16]1998年上半年,印尼财经工业统筹部长基南查在国内外的多次演讲中说,华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人占印尼人口3%,却控制印尼70%的经济。其言论是荒谬的,也给当地华人造成恶劣影响,引起印尼华人组织向全国人权委员会呈交抗议书。印尼某现任高官在早年的经营中与华人有竞争关系,曾多次公开讲一些不利于族群团结的话,导致部分华人资金外流。2002年7月初,那都那留岛的华族还曾遭到袭击,700多人成了难民[10]。2005年底,印尼也曾流行过杀戮华人的短信,搞得人人自危。

印尼近几年不少法令得不到贯彻或得不到很好贯彻,原因正在这些方面。所以,仅仅是在商业语言教学的意义上,印尼的华文教育、汉语教学也是有阻力的,也是潜伏着危险的。

3.3 印尼政府会把重点放在正规教育和培养印尼族汉语教师上,校外华文补习班、家庭补习和华人华文教师只是必要的补充

在教学对象、教学形式乃至师资方面,印尼政府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印尼民族(及其他民族)而不一定是华族。印尼全国上下要求开展华文教育的呼声很高。据印尼教育部透露, 2004年在教育部申请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有130所;2005年6月22日,印尼教育部部长邦邦·苏迪比俄在欢送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大会上说,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华文的重要,印尼青年必须学好华文。印尼教育部暂时不敢把华文列为必修课,原因是一旦这样做就必须准备30万华文教师。所以只好一步一步走。为了满足印尼汉语教师的需求,教育部准备在短期内在20间大学开设中文系,以培养中文师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封二)根据印尼华文教育资深人士徐敬能的分析,在华文教育、汉语教学的主动权上,印尼政府肯定会走马来西亚的道路,通过培养、利用印尼族华文教师控制正规学校和华文补习班。印尼政府拟有计划地大面积地推动在印尼族开展汉语教学、培养汉语教学人才,其培养对象是印度尼西亚大学、达尔玛·勃沙达大学、穆哈默迪亚大学等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培养的数量则以万计。(2005年底给本文作者的传真)

目前印尼各地的国民学校尤其印尼族裔学生为主的学校都向华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请求支持华文教师。由于华人教师人数有限,也由于这些学校所能给付的酬薪太低,他们的要求多数未能满足。不少华人宁可搞家庭补习班也不愿去印尼族裔学校任教(还有安全等原因)。与此同时,印尼的徐敬能、陈玉兰在第三届印尼华文教育研讨会(2005年11月,雅加达)上都指出,仿照印尼其他外语教师的要求,政府会对各个层次的华文教学提出一定的师资要求。

正因为如此,中国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厦门大学等为印尼开展华文教师学历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认为,印尼各大学的中文系、中文专业至少应有一位华人中文教师作为母语者(n a t i v e s p e a k e r)教师,以提高所在学校汉语教学特别是汉语口语教学水准;印尼以华人子弟为主的正规学校的华人华文教师以及华人自办的华文三语学校、大学的华人华文教师也应该具备政府规定的学历资质;即使是补习班、家庭教师,也应做好准备,以满足政府对于这类从业者的资质要求。目前,印尼华族的子弟尚不能都享受到华文教育的机会,而正规学校的华文教学、汉语教学,也有赖于华族老年和青年教师的贡献。印尼华人要提防被政府的华文教育正规化政策边缘化,踢出历史舞台。

3.4 印尼政府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拟采取私企办学、有限度利用华人财力、人力的措施

前文说过,印尼教育部长公开讲鼓励私企办学,希望解决全国20%的学生的就学问题。这正是印尼华族大有作为的地方。就笔者的调查而言,像雅加达的崇德三语学校、泗水的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中三语学校、万隆的融华汉语中心,以及泗水的智星大学、万隆的国际外语学院、雅加达的新雅学院,即将建成的玛中大学,这些华人新办的华文学校、补习班、大学都是正确的方向。吸取历史上华校被无偿没收的教训,新建的玛中大学采取玛中有限公司和民族希望基金会分工合作的模式,的确为明智之举。据估计,印尼华族子弟学习华文还有很大需求未能满足,对这部分人群,不能指望政府学校的汉语课,而应多多开辟新的华文学校或补习班。

在利用华人人才方面,除了把华人华文教师作为过渡形式和补充以外,印尼政府目前采取与半官方的协调机构合作的方式与华人合作。(到2005年2月,印尼已有13个地区成立了华文教育统筹/协调机构;2005年2月,全国华文教育统筹/协调机构联合秘书处成立。)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方式,对政府和华族都有利,而且事实证明印尼政府目前对这种协调机构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几年来,各地华教机构及全国联合秘书处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有的很有创造性。对于这种协调机构,笔者拟提以下建议:

第一,各地及全国协调机构应更充分调动和凝聚广大华族的积极性和智慧,对全国和各地的华文教育尤其华族的华文教育有全盘考虑和长远打算,以便自己在重大问题上能更好地代表华族利益。从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的经验看,协调机构负有领导华校的重要职能,不管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业务层面。整体而言,目前印尼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的对内(指对华社、华校)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其工作成效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估:推动本地建立了多少新华文学校、补习班,本地华族子弟有多大比例享受到华文教育机会,本地培养出多少新华文教师等。

第二,在与政府沟通的时候,还应多注意在重大问题上传达华族的声音;在与华族沟通时应及时地、不断地传递政府信息,解释政府政策,预测政府走向。就目前而言,华教机构在利用媒体开展宣传、推动工作方面还有待加强。

3.5 印尼政府会借助中国政府和中国高校的力量,优先培养正规学校的汉语师资

目前双方政府的合作已向纵深发展,进展良好。

据了解,印尼目前已有3间孔子学院在筹建,我们估计会办成具有中文师范大学功能的教学实体。

在师资培养方面,印尼政府已开始从非华族人士中挑选愿意从教的人士进入华文教师队伍。这既符合政府和友族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团结,也能弥补华人不愿意干华文教师这一行的缺陷。

印尼官方已与中国厦门大学合作编写了一套适于正规高中使用的汉语教材。据传印尼教育部拟鼓励各省自编教材,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必要性不大,却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和混乱。

印尼政府希望中国大学在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贡献,这个思路是对的。印尼华文教育、汉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是师资,那么,先培养“工作母机”,让他们再去培养印尼自己的新师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有关大学要抓住机遇,争取多渠道地为印尼做出贡献,其中向印尼派遣骨干教师以及以3+1、2+2模式合作培养人才既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保护中国高校的利益和积极性。

在两国政府签署的文件中强调互派学生学习对方语言,互利,这一点是重要的。国立印度尼西亚大学也向笔者表示最好是与我国有印尼系的大学合作。作为战略(下转第18页)

论词汇大纲研制原则

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8]景凯旋.谈谈《汉语水平与汉字等级大纲》的应用及问题[A].汉语言与文化研究[C].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1995.

[9]王又民.中外学生词汇和汉字学习对比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4,(4).

[10]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1]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暨南学报,2004,(2).

【责任编辑 宗世海】

(上接第9页)

伙伴,我们中国也要加强对印尼文化、语言、史地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M].新加坡: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63.

[2]宗世海,李 静.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3).

[3]李卓辉(编著).尤托约诺的机遇与挑战[M].新加坡:新加坡联通书局书版社,2005.351-

353.402.

[4]莫 非.五十七年荆棘路[M].香港:香港千岛出版社,2002.66.67.130.135.127.135.150.

134.151.152.67.127.134-135.

[5]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M].吉隆波: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5.226.177.

196.201.201.150-152.

[6]廖建裕.印尼华人文化与社会[M].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丛书,1993.128.

[7]黄昆章,陈维国.关于印尼发展华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2,(12).

[8]周聿峨,陈 雷.浅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复苏与前景[J].比较教育研究,2003,(9).

[9]陈玉兰.印尼华文教育简介[A].雅加达:第三届印尼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5.

[10]黄鸣奋.风险与机遇:当前印尼华文教育的态势[J].海外华文教育,2005,(3).

[11]徐天堂.印尼解除使用华文禁令[J].新声,2001,(3).

[12]陈玉兰.关于本国华文教育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A].第三届印尼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C].2005.

[13]李卓辉(编著).自力更生·面向亚洲·振兴经济———印尼民主改革时代经济篇[M].联通书局出版

社,2004.140.173.140.

[14]温北炎.试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2).

[15]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A].广州: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C].2004.

[16]黄昆章.印尼华文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八桂侨刊,1998,(2).

【责任编辑 吴玉峰】

【精选】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

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 (一)整体政策的依据 一般说来,人口发展状况、原有人口政策、整体的制度安排与结构、经济发展及其战略和人口、资源与环境所形成的人地关系构成人口政策环境,并成为所有参与人的共同信息。依据共同信息,参与人形成有关人口均衡发展的不同战略,在反复出现的博弈中,各种决策规则被参与人不断尝试,进而从众多的决策规则中分离出一种参与人都认可、都相信的共同知识,在供给方形成条文化、客观化的政府规制,并在各参与人处得到实施,从而凝结成共有信念。在各种影响因素当中,一定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是人口政策形成的重要依据。原有人口政策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影响以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演变。整体性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成为选择人口政策的重要环境。由于制度结构中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关联,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导致严重的制度非均衡。经济发展及其战略、人口与资源环境等形成的人地关系内生不同的人口需求,诱发新的规则。 总体来说可以归类为以下三个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思想理论依据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路线,就会制定出什么样的政策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不是就人口谈人口,而是运用唯物论的方法,把人口现象、人口运动及其整个过程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察,从而既科学地阐明了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也阐明了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多也好也坏的两点理论、人口非控制不行的理论、中国是大国也是小国的理论、人均是主要尺度的理论,为我们认识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为我们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人口生育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在人口问题上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2.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交互作用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制定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客观国情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都是从自己的国情及其需要出发而制定出来的。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经济较为落后,底子薄,人均收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多;各种社会设施和社会福利的人均水平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各种资源总量可观,但是总的人均水平则归于世界上最低行列;自然环境虽然空间较大,但是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相对紧张,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已接近饱和。我们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已经承受了来自人口的巨大压力,我们不能再继续加压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承认现实,在已有国情的条件下寻求快速发展的路子。在人口方面,要尽量减少出生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经济方面,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采用最新技术,以尽快提高社会平均劳动力生产率水平;在社会方面,改善社会设施,增进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资源方面,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开发新资源的同时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单位资源的贡献率;在环境方面,合理人口分布,减少污染或破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使生态得以平衡,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以上国情诸多要素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其中特别是人口要素,既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与资源有着关系,又与环境有着关系,人口的数量过多和素质偏低的现状正在通过许多途径给经济、资源、环境以不良的影响。我国国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制定一个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3.绝大多数人的生育观念定势及其可塑性是制定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社会心理依据。 生育观念是人们生育需求的反映。生育需求即生育动机,有经济的、社会的、精神的、

iData_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_宗世海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宗世海,刘文辉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汉语教学;政策 [摘 要]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作者多次前往印尼考察所获,研究了印尼政府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并对其未来华文教育政策走向做出预测:(1)印尼政府会从发展经济、培养 人才和促进民族和谐的高度看待华文教育及汉语教学;(2)印尼政府官员中及民间都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限华、仇华意识,这是印尼华文教育的阻力,也是印尼华族危险仍在的根源;(3)印尼政 府会把重点放在正规教育和培养印尼族汉语教师上,校外华文补习班、家庭补习和华人华文教师 只是必要的补充;(4)印尼政府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拟采取私企办学、有限度利用华人财力、人力的措施;(5)印尼政府会借助中国政府和中国高校的力量,优先培养正规学校的汉语师资。 [中图分类号]G5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06(2007)03-0001-09 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P o l i c y i nI n d o n e s i a a n dI t s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 Z O N GS h i-h a i,L I UW e n-h u i (T h e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C u l t u r e o f J i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z h o u,G u a n g d o n g510610,C h i n a) K e yw o r d s: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i nI n d o n e s i a;C h i n e s e t e a c h i n g;p o l i c y A b s t r a c t: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p o l i c y i n I n d o n e s i a a n di t s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o n t h eb a s i s o f p r e v i o u s r e f e r e n c e s a n d t h e a u t h o r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i nI n d o n e s i a.T h e m a i n p o i n t s i n c l u d e:(1)I n d o n e s i a n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r e g a r d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a s a n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f o r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t a l e n t s t r a i n i n ga n dn a-t i o n a l i t yh a r m o n y.(2)T h e r ee x i s t e dab a d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 e x c l u d i n gC h i n e s ea m o n gs o m eo f f i c i a l sa n dp e o p l e, w h i c hb l o c k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I n d o n e s i a.(3)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l a y e m p h a s i s o n t r a i n i n g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 i nI n d o n e s i a,a n di t w i l l s u p p l e m e n t t h e s t a f f w i t h o t h e r t e a c h e r s f r o m a f t e r-s c h o o l c l a s s e s a n d m a i n-l a n d C h i n a.(4)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t a k e s u c h s t e p s a s p r o m o t i n g s c h o o l s r u n b y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m a k i n g u s e o f p o w-e r f r o m C h i n e s e f i n a n c i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m a n p o w e r,b e c a u s e o f i t s l i m i t e d p o w e r.(5)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w i l l t r a i n f i r s t t h e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e r s o f r e g u l a r s c h o o l s,w i t h t h e h e l po f C h i n e s e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0.引言 印尼是中国移民最早的国家,也是现有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一般估计有800万到 [收稿日期]2007-07-05 [作者简介]宗世海,男,陕西吴起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教授,语言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刘文辉,男,河南鹤壁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研究所助教。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中囯古代土地制度概论 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土地制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社会的氏族、村社公有转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经过商、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成为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奴隶主国家所有。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奴隶制的逐渐解体,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私有的要求日趋强烈,进入春秋战国之时,土地私有战胜土地国有而蓬勃发展起来了。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最后形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早期阶段。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组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一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阶级斗争的涨落,在比重上迭有升降,然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总是占着支配地位。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铁器得到广泛使用,逃往的平民和奴隶纷纷开垦荒地,这些新垦之地,为开荒者隐瞒下来,成了私田。私田的产生,土地国有观念动摇了。春秋中期,私田土地急剧增长,到末期出现土地买卖,此时奴隶主也更热心于私田的扩大和经营,各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放弃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改革和变法,商缺两次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它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井田制宣告结束,土地私有制已经形成。这一时期,地主阶级虽已形成,但人数还不是很多,所占土地数量也不大。 秦汉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私有土地得到了封建政权的确认和保护。秦灭六国后,对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没有干预,虽下令迁徙各国旧贵族和豪富,但他们占有的土地状况并未改变,到秦末依然是“官者田连降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给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 西汉政权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但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至西汉末年土地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颠覆了西汉政权。东汉政权建立后,为了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公元三十九年下令度田,地方豪强竟发生武装暴动,度田不了了之。以后东汉政府再也没有推行干预地主私有制的政策,东汉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发展,出现了战国秦汉时期又一次土地兼并高潮。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前期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土地所有制关系进行国家千预极为频繁时期,然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仍在向前发展,土地日益集中。 三国长期战乱,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量“既不在官,亦不在民”的无主荒地,曹操为了解决急需的军粮和普遍存在的饥荒间题,将这些无主荒地转化成国有土地,实行屯田。西晋建立后,屯田制罢废,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益盛,国有土地在削弱,私有土地在发展。十六国时期,使北部中国遭受严贡破坏,豪门大族趁机大量占有土地和人口,规模庞大的田庄,这不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皇权的集中。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年)下令均田,试图将所有权不同的各类官私土地最大限度地纳入国家统一分配的轨道,但却没有撼动地主土地,魏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受到破坏。后来北齐、北周虽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也多流于形式了。 随唐两朝基于建国之初荒闲土地大量存在,为使流亡的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实行赋役制度,继续推行了均田制。随唐两朝的均田制对于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给予限制,农民也得到了一点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情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始于太和九年的均田制,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至唐中叶彻底崩溃。总之,魏至唐前期土地制度有着与过去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政局变动大,土地制度随着也几次变动,可以说是秦汉至明清土地制度变动最大的时期,也是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干预最频繁的时期。从唐后期至明清(1840年前)为封建上地所有制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摆脱国家法权的强力扭曲,土地自由买卖已冲破了汉唐间政治上的干预和社会传统的制约;:仁地兼并由非法到合法,由隐蔽到公开,以更大的势头向前发展着。均田制弛坏后,封建国家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的政策,以庄田制经济为特点的大土地所有制得到普遍发展,并且延续到明清。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均田制为庄田制所代替,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中又一转扳点。北宋建立之初,自耕农有所发展。但赵宋政权认为“富室连我汗陌,为国守财尔……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因而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买卖无任何限制。土地兼并较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主田庄迅速发展,土地迅速集中。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得到了调整和缓和。但明中叶后“毋许兼并”又变成一纸空文。土地兼并产生的流民问题,最终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清统治者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官僚地主的特权加以限制,除了用暴力手段在华北大规模圈地外,更多的用经济手段通过买卖占有土地。 综上所述,中唐以降,“两税法既立,三代之制皆不复见”,这一变化,不但彻底结束了长达三百牟之久的均田制,而且标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摆脱“三代之制”田土的授受、买卖、转移、继承的法杖限制,以一种较为自由发展的形式进入新的里程。在“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新时期,地主阶级千方百计购置田产,形成了累千上万亩的大地主,实通绝了地主阶级独占夭下田土的愿望。在土地所有权转移方式上,几随着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渐成地权流动的主要方式。虽曹一度以圈占、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华人须按出行目的申请中国签证印尼使馆温馨提醒.doc

华人须按出行目的申请中国签证印尼使馆温馨提醒 最近几年,出过探亲的华人越来越多,印尼使馆温馨提醒,华人必须按出行目的申请中国签证,这是什么情况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和一起来了解了解华人须按出行目的申请中国签证,欢迎阅读。 驻印尼大使馆提醒华人须按出行目的申请中国签证 据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网站消息,近半年来,华人探亲签证的申请数量显著提高,商贸签证的颁发量及长期多次签证颁发量也有明显提高。旅游签证以往被滥用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但在日常工作中,驻印尼大使馆发现仍有不少华人对中国签证政策及规定,缺少必要的了解,不按赴华目的申请签证,缺少必需的签证申请材料,提出当天取件等不合理请求,为了办理长期多次签证托关系、找后门等。为此,驻印尼大使馆重申华人申请中国签证的有关注意事项: 一、请根据真实赴华目的申请签证,并按要求准备签证申请材料。各类常见普通签证种类及申请材料清单,可登录雅加达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网站()了解和下载。 二、请提前规划赴华行程,合理安排签证申请时间。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将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有可能要求申请人到使馆面谈或补充提交材料,建议大家行前1个月递交申请,以免耽误行程。 雅加达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已开通网上预约服务,并优先受理网上预约申请人的申请,缩短网上预约申请人在大厅的等候时间,欢迎华人踊跃上网预约。 三、当天取件服务仅限于人道主义原因,如亲属病危、去世等情况需要紧急前往中国探望或奔丧。申请当天取件服务除提供相应申请材料外,还需提供机票订单及中国国内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

四、鼓励申请人自行递签,如委托旅行社送签,务必确保签证申请表填报信息准确无误以及申请材料真实完备,尤其需要注意签证申请表必须由申请人本人签字,不得由旅行社代签。 五、欢迎有条件的华人社团为会员提供送签服务,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及雅加达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将为有关社团送签提供便利。 六、为进一步方便华人赴华探亲访友和从事商务活动,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审发1年多次相应种类签证,为符合条件并曾持1年多次签证赴华的申请人,审发2年多次相应种类签证。请华人根据本人需要和具体情况,在签证申请服务中心递交申请时直接提出。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的课件分为: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印尼的华文教育、新式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衰落(1901——1966)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讲述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战争、贸易、交通、谋生等导致华人向东南亚一带迁徙定居。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华侨继续前往东南亚,华侨人数的增加和华侨经济的发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印尼的华文教育,中印两国,由于地缘的关系,中印两国人民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历史。印尼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华人的国家,印尼的华文教育有过蓬勃发展和令人羡慕的时代,但也曾历尽坎坷,陷入过万劫不复的黑暗时期。 第三部分就讲述了近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保皇派和共和派都派人到印尼开展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1900年,巴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至诞生便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地中华会馆纷纷开办新式学校。1908年,荷兰殖民政府为了争夺生源,开始开办荷华学校并迫害华文教师。1929——1930年,有25所学校的33明教师被以各种理由驱逐出境、拘留或停职,给华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困难。1946——1966年,大部分华侨学校过分强调中国民族主义,导致了后来印尼更加激烈的排华情绪和排华事件。排华事件之后,又有一批学校被取缔,华校逐步走向衰落。到1966年,终于被悉数取缔,华侨学校从此在印尼国土上消失。 1990年中印复交后,印尼政府开始逐步放宽了抑制华文的政策。政府不再禁止华裔学生到中国学习华文。1994年,允许旅游部门开办华语补习班,1995年,允许华裔开办华语辅导中心或补习班;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中文系。近年来,印尼的汉语教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合格的华文教师缺乏,二是教材问题,三是生源问题。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 1956. 9) 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1956. 9一1966. 5) 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1956. 9一1958年底)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966.5 -1976. 10) 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 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 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12-1982.12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 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1978.12-2002.12 )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1984年第一次全国性的“卖粮难”的出现,宣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政策的成功。这一时期,主要是贯彻落实第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且又有所创新。 第三阶段是大转型阶段(1992. 1一1996. 12 )。 所谓大转型,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开始转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渐发展。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 1993年4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宪法》进行了又一次修正,第一次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列入《宪法》的范畴,使其成为一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议与非难。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大转型的重要支撑。 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 1994年8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主题:政策变迁和政策调整 结合下文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回答文后问题。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政策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基本国策。而如何结合国情制定适宜的生育政策,无疑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1.新中国早期的生育政策 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总和生育率为6.14。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余人。 1956年9月15—1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 1957年7月,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新人口论》,强调为了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我国六十年代的生育政策 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定的政策。 1968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12月11—27日,国务院计划生育

印尼华文教育的现况与发展

近四十年來印尼華文教育的現況與發展 邱炫煜 印尼華僑教育溯自17世紀末以迄1967年全面封閉以前,曾經遍布於千島之國的各重要華人社區,各種小學、中學、職業學校和英文學校一應俱全,有過一段黃金時期。20世紀5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實施國民教育政策,開始限制華僑學校的發展。蘇哈托掌權時,於1966年下令關閉華文中小學,實行同化政策;內閣主席團更於1967年頒布第37號令,宣布全面取締華文學校、社團和報刊,從此華僑華人教育在印尼中斷。 1998年5月,蘇哈托垮台之後,印尼政府歷經哈比比、瓦希德、梅嘉娃蒂到蘇西洛總統執政,逐漸放寬對華文教學、報刊的諸多限制,華文教育前途較前樂觀,令人鼓舞。本文特就自1967年迄今近四十年來印尼華文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論述之。 一、蘇哈托專政時期華僑華人教育的沉寂蘇哈托執政之前,蘇卡諾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對華僑學校採取監督登記制,已有諸多限制。規定須以印尼文為必要課程,凡印尼籍華人子女一律不得人讀華校。中共建政之後,印尼與之建交,1958年多達五百餘所反共、親中華民國的僑校及部份報館陸續被接管,僑校則改為印尼學校,華校數目大減。1965年9日30日爆發了印共流血政變事件,印尼指責中共輸出革命,蘇哈托將軍時任陸軍後備司令枚平政變後,出任總統,決定與中共斷交,並將親共的僑校加以封閉。到了1967年,華僑學校已全數被關閉,從此印尼華僑教育的歷史走向沉寂。 蘇哈托執政初期,印尼學校的名額有限,大量印尼人子弟又享有優先權,致使許多華人子弟 無法人讀。1969年,政府允許華人在教育部直接監督下開辦「民族特種學校」,課程與國民學校相同,每週特許在課外時間可教兩小時華文。民族特種學校1974年在雅加達有5所、蘇門答臘烏有34所之多。嗣後因發現部分學校使用華語教學違反禁令,遂於1975年宣佈撤銷民族特種學校的許可。每週課餘兩小時的華文教育,僅如曇花一現。在蘇哈托執政時期除了禁止學習華文之外,也禁止慶祝華族節日,禁止出版或進口華文書刊。 直到蘇哈托執政晚期才出現一些轉圜,1990年代的印尼為了吸引台商前往投資,對於華語的限制酌予放寬,台灣也正推行「南向政策」,鼓勵台商前往東南亞投資,台商也躍居為印尼外商投資第一位。隨著台商赴印尼投資的逐漸增加,印尼政府開放台商為其子女開辦華文學校和帶進中文書刊,獲准成立雅加達台北學校日991)、泗水台北學校日995),足見台灣與印尼的經貿關係之密切。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印尼也於1990年8月恢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兩國高層官員互訪頻繁,各領域約合作發展迅速。印尼同意高等院校培養高級漢語人才,由印度尼西亞大學與中國北京大學,達爾瑪.帕薩達大學與中國暨南大學分別簽訂教育科技交流協定。並於1994年取消禁止公共場所使用華文的禁令,開放賓館、娛樂場所使用華文印刷的旅遊資料,允許旅遊業界為導遊舉辦華文培訓班。還允許華人申設立案的華文補習班、報紙等,私人華文家庭補習也趁勢發展起來 二、民主改革時期華文教育出現的契機 二十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暴吹向印尼,竟與政治危機交織,1998年5月印尼爆發了嚴重的排華事件,引發社會大騷亂,國際形象大損,治安敗壞,蘇哈托政權垮台。1998年5月21日由原任副總統的哈比比接任總統,呼籲全國團結一致,建立一個多元、無種族歧視的國家,致力挽回流失

一位印尼华人说出的心声 警醒14亿国人

一位印尼华人说出的心声警醒14亿国人 发表于:2013-06-24 23:24:27作者:艾国者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少将积分:59707 一位印尼华人说出的心声:警醒14亿国人 作者:周小平 1998年,美国为了打造第二岛链从海上锁死中国,策动印尼人屠杀华人。 中国政府得知消息,连夜派了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轮船去当地撤侨。结果台湾也去了一艘军舰,并且开着大喇叭宣传:“中国政府是最坏的共产党,他们是来把你们骗回去枪毙的,然后没收你们的财产。美国是我们的盟友,请相信不会发生什么坏事的。”——这一宣传导致当时只有500多人选择跟随中国政府回到了中国,一周后美国的补给舰停靠印尼,发放枪支,30多万华人惨遭磨难。 我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华人妇女在轮奸之后被按倒在地上,那些老外拿着一根沾满汽油的拖布从她阴道捅进去,然后点着。那个妇女倒在地上,痛苦的嘶嚎着,蹬来蹬去,像一只着火的蚂蚱;视频里同时传来的,还有那些外国人哈哈大笑的声音。——选择跟着中国回来的500多印尼华人,现在还有很多活跃在中国的企业界,有时间的话,你们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他们的亲诉。 所以我无数次的跟人讲:不是我有多爱国,而是由于人性和民族存在的天然存在,所以我只能选择和我的国家站在一起。 有人说,民族主义无所谓了,人家美国的黑人白人都一样和平共处。可我的朋友们啊,你们看到的这只是目前这短暂的和平时期,这只是美国经济相对富足的时期的表象而已。你们知道不知道,每次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如1939年、1967年时,都有大批黑人被活活打死,因为失业的美国白人会抱怨是“黑鬼抢走了自己的工作。” 1916年时,一个黑人路过华盛顿广场,被一群失业的白人青年抓住,用铁丝捆起来,架在火堆上活活做成了人肉烧烤。围观的人拍照取乐,路过的警察也很多,却无人心生怜悯。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而提出的政策。这种政策体现着全国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及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反复探索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五十年代后期,这是人口出生第一次高潮和节制生育呼声第一次起伏时期。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国内战争刚刚结束,人民需要休养生息。随着民主改革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经济,解决旧社会遗留下的生产凋零、失业、贫困、饥饿和防治疾病等一系列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注转引自毛泽东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400页。)对于这种否定、怀疑中国革命的谬论,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予以坚决的驳斥:“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象马尔萨斯者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已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注转引自毛泽东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00、1401页。)毛泽东的这些论述,给当时怀疑新政权是否能够医治好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创伤和认为人口太多因而悲观的人们以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心和力量是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所十分需要的,上述论点在鼓舞全国人民奋力解决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上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论点也包含了忽视人口控制的因素,特别是这个论点后来被一些人所误用,据以反对节制人口的正确主张,导致片面的、错误的人口理论曾盛行一时,直接、间接影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放松了对急剧增长的人口的控制,这种消极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迅速发展,刺激了生育率的上升,特别是处于小生产状态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多子多福的落后生育观又顽强地在生育上表现其作用,同时这一时期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这样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迅猛上升。对于这种转变,当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对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就是人口不断迅速增长的片面观点,缺乏清醒的认识,甚至认为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是社会繁荣和生活改善的标志。因此,对于人口的发展不仅没有及时采取有计划的控制政策,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直接间接鼓励盲目生育的行政、经济措施,如严格限制人工流产和禁止做绝育手术的规定,对多子女的职工实行经常性的困难补助,等等。 一九五三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普查的结果表明,新中国建立后的四年净增加人口4600多万。这样,人口无计划地盲目增长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开始注意到控制人口盲目增长的必要性。这一时期随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先秦: 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2、秦汉:秦朝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 3、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隋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隋朝农民年满五十,可纳绢代役。唐朝时,“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谷物,“庸”指纳绢或布代役,“调”指每年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减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即两种征税标准(资产、田亩)和两个交税时间(夏、秋两季)。其意义在于:税制得到统一,保证国家财政;改变人丁为主,放松人身控制;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是封建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缺陷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转嫁农民身上;加派许多苛捐杂税。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意义:减

生育政策与中国家庭的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b8411297.html, 生育政策与中国家庭的变迁 作者: 来源:《文化纵横》2017年第06期 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从1980年开始推行的严格生育政策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作为过去近40年中国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生育政策深刻影响了中国家庭的变迁,作为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承载者,中国家庭也成为反观社会和政策效用的微型镜像。在本文中,作者试图还原生育政策与家庭变迁的关系,剖析中国家庭变迁的基本路径与模式。有别于西方家庭受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影响自然演进的特点,中国家庭受公器干预明显,政策对家庭的控制力使本该属于私域的意念和行为暴露于政治和公域之中。总的来说,由于政策的直接推动,中国家庭变迁呈现出变迁速度快、时间短的特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引发了中国家庭外在和内在结构的一系列变化,表现出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模式多样化、年龄结构老化、性别结构失常、生命周期重心后倾等现象。严格的生育政策对家庭变迁起到了催化作用,而如性别结构的失衡则属于特殊政策之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果。此外,少子化还使中国家庭强化了向下的抚育功能,却削弱了向上赡养的能力。生育政策以家庭为工具,试图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低时期通过对家庭生育行为的控制达到宏观目的,但在此过程中政策对家庭的无意识破坏也遭遇了家庭自身调节机制与结构惰性的抗逆,使中国家庭变迁呈现出失态与稳态并存,在变迁中延续的特点。国家政策给中国家庭的长期发展能力带来了巨大影响,而未来政府应如何修复家庭、提升家庭力则将会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杨菊华:《生育政策与中国家庭的变迁》,《开放时代》2017年第3期。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新闻提要:新闻提要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农民土地 私有制,农民向国家缴纳公粮。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1、1949~1954年,从土地农民私有制到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向国家缴纳公粮。此间,农民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短缺,在一些地区出现村民以生产资料换工等形式的互助生产组。 农民拥有了土地以后,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有了上升,一部分农民包括有的党员买了土地和车马,雇了长工,少数农民则因种种原因生活下降,开始出卖土地或给别人当雇工。针对这种情况,东北地区和山西向中央提出进一步提高互助组的层次报告,以防止此现象持续发展。刘少奇对两地区的报告给予了批评和否定,认为当时的生产工具无法满足集体农庄的要求。但毛泽东认为这将助长让私有制的出现、使剥削制度再度出现,对于党员雇工更是无法接受的。随后陈伯达把马克思的工厂分工理论拿出来作为作业农业生产合作的理论基础,认为在生产工具不具备要求的时候通过分工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1951年9月,毛泽东倡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促成1952年秋冬全国第一次农业合作运动的高潮。1953年刘少奇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及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此时,农民仍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是以土地形式入股到合作社,此阶段仍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农民没有加入到农生产合作社。1954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就规定了“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

新闻提要 制;资本家所有制”等四种所有制形式,并在其第八条规定了“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2、1954~1958年,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人民公社)的转变 由于合作化运动发展速度过猛,部分地区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制要求入社的情况,后来出现了整顿。但这并没有阻止合作化运动的脚步,1956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已经有大约87.8%的农户参加了所谓高级社,但到了高级社阶段,农民一入社,其土地等生产资料就归所谓高级社集体所有了。 在土地问题上,人民公社实行的其实已不仅仅是所谓集体所有制了,而是一种介于集体所有制和比较高级的所谓全民所有制之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中共中央1958年8月29日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中就其所有制问题有如下叙述:“人民公社建成以后,不要忙于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在目前还是以采用集体所有制为好,这可以避免在改变所有制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中,就已经包含有若干全民所有制的成分了,这种全民所有制,将在不断发展中继续增长,逐步地代替集体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是一个过程,有些地方可能较快,三、四年内就可完成,有些地方,可能较慢,需要五、六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 3、1958~1978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