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晶晶

钟晶晶
钟晶晶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姓名:钟晶晶

学号:110808517

班级:旅管1102班

2013 年12 月3 日

目录一区域概括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二旅游资源赋存概况(一)自然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单体分类统计

四旅游资源评价

(一)定性评价

(二)定量评价

一区域概况

(一)地理环境

沙洋县位于汉江下游右岸,居江汉平原与鄂西北山区结合部,东临汉江,与钟祥、天门隔江相望;西濒漳水,与当阳毗邻;南滨长湖,与荆州、潜江交界;北靠荆山余脉,与掇刀接壤。地处东经111°51′至112°42″,北纬30°23′至55′之间。西北距荆门市区60公里,东南至武汉208公里,处襄樊、荆州、武汉、宜昌之中心地带。县城依江而建,规划城区面积19.86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6 平方千米。

(二)历史沿革

沙洋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片热土辛勤耕作,繁衍生息。

沙洋城区原为汉津古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十二世纪,商朝分封武丁后裔于汉西建权国,取水(现竹陂河)而名,在马良筑权城。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室封宗室于江汉间,建邦国(今十里铺)。公元前1027-770年,西周时期,荆门北部为鄀国。东部为权国。春秋时期,楚武王克权,迁权于那处(今拾回桥),设权县,荆门属为楚地。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战国时,白起伐楚,占领江汉间,在郢都(今荆州城)设南郡,荆门全境属之。

沙洋在汉代名汉津口,是汉江水运的重要港口。南北朝西魏恭帝(535-556 年)在沙洋城区设绿麻县,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绿麻县废更名为章山县,唐代省章山县入长林县,汉津改称长林镇。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尉迟恭(敬德)在靠汉津口的琼台山修建“沙洋堡”,沙洋之名始于此。

五代十国南平王高季兴于开平年(907年)据江陵,荆邑尽属辖治要害百余里筑堤捍之,自沙洋到潜江三江口中,统名“高氏堤”。

宋代沙洋曾设守城。宋史载:原蒙古兵围攻襄阳,共筑十城,新城(今沙洋县李市镇新城村)就在其中。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设荆门镇。南宁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8月,南宋招讨使岳飞在荆门的鸦坡(今沙洋县五里镇友联村)的小丘陵拓置城堡,进驻岳家军8

年故名岳飞城。绍兴十四年(1144年),荆门镇移新城(今沙洋县李市新城村)。元代筑绿麻县城。同时并在县城北部建有麻城铺。该铺为东南道,(荆门到沙洋)中的驿站。是古绿麻县城高在绿麻同(今沙洋镇)的引伸。元文宗开历元年(1328年)长林县迁到沙洋西南藻湖,于今后港建元长林保盈仓。

元代,沙市、汉津(今沙洋)等15处设水驿站。

明洪武九年(1374年)废长林县入荆门县,沙洋设巡检司。明成化元年(1465年),沙洋巡检司移驻新城。明代天启年间,沙洋为玉州,属古荆门。

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今钟祥市),荆门属之。十二年(1655年),安陆府设同知公所于沙洋。乾隆时期(1736-1765年),荆门州设同州公所于沙洋,新城的巡检司迁回沙洋。乾隆十十六年(1791年),荆门州为直隶州,在沙洋设分府行署,与沙洋巡检司两级并存。

中华民国元年(1911年),荆门直隶州改荆门县设县佐公所于沙洋,沙洋仍设巡检司。民国三年(1914年)沙洋改称第二区、后港、拾回桥、四方铺、建阳驿、柴家集分设三、四、五、六、七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荆门直属省、沙洋镇上设二个联保办公处。

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十九年(1940年),沙洋第一次建市,辖沙洋镇,国民党湖北省政府把沙洋列为县、市单位,与汉口、沙市、宜昌、樊城、老河口、新堤、武穴并列为湖北省八大重镇。民国十七年(1938年)到三十四年(1945年),被日军侵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

克沙洋。1949年初,沙洋第二次建市,同年9 月撤市复镇,直属荆门县。1960年3月29日,国务院批准沙洋镇与沙洋农场管理局合并,成立沙洋市,隶属荆州专员公署,沙洋第三次建市。1961年12月31日撤市复为镇,仍归属荆门县。1985年5月成立荆门市辖沙洋区(县级),1998年12月,沙洋撤区设县至今。

二旅游资源赋存概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

沙洋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源充沛。境内有大小河流25条,湖泊24处,可供养殖水面30万亩。这里以盛产水稻、棉花、油料、鲜鱼著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双低油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沙洋土地肥沃,农副土特产丰富,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蔬菜、水产品、畜禽等。是全县商品粮基地,全国“双低”油生产示范县。全县水产品产量排全省第三位。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黑色金属(铁帽)、有色金属(铜)、非金属(蓝铁)、建筑材料(石膏、石灰岩、粘土、硅质水泥原料、红土)、天然气等。东南部地区地下蕴藏着较丰富的盐化矿物和石油等资源。沙洋平湖,原名踏披湖,后取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之意,简称平湖。沿岸林木成行,楼台错落有致,湖光山色、绿树粉墙,相映生辉。城区老少居民,晨练或散步时,总爱沿着蜿蜒的湖岸线步行数里,饶湖大半圈登上新建的平湖桥远眺近视,饱览城区新景。

(二)人文旅游资源

概况

沙洋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包山楚墓、楚庄王墓等楚墓群连绵分布,举世无双的“郭店楚简”,震惊中外的战国古湿尸,均出土沙洋,2009年在沙洋出土的严仓楚墓群中发现了大量的竹简、兵器、铁器、漆木竹器残片等珍贵文物,堪称“楚文化地下宝库”。沙洋在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既是楚国名相孙叔敖、“百步穿杨”神箭手养由基的诞生地,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的故乡。沙洋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刘备与曹操南征大军大战长坂后“斜趋汉津”于此,南宋名将岳飞、边居谊在此筑城抗金,血洒疆场,留下千古英名。悠久的历史、杰出的人物、丰厚的沉淀,使沙洋放射出深邃而典雅的人文光芒。2012年3月举办

中国农谷·荆门(沙洋)第五届油菜花旅游节。

(1)纪山楚墓群

纪山楚国古墓群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纪山镇西部。整个

墓群保护面积50平方

公里,涵盖纪山镇的6

个村和1个居委会,有

尖山、郭家岗、大小薛

家洼等24处墓地,其

中有封土堆的墓葬273

座,无封土堆墓葬不计

其数。楚建都纪郢近

400年,历经王室20

余代,纪山作为楚国首

都的近郊,王室及家

族、贵胄故后均葬于郢

都的郊区,因此,纪山

成为楚国王室家族的

公墓区。在纪山镇区域

内已登记在册的378

座古墓中有两处大冢

特别引人注目:一处是

位于大薛家洼墓地的楚王陵,该墓地正南处排列着两座高10米、直径70余米的大冢,大冢北面整齐排列着40座小冢,东西有宽阔平坦的“祭坛”,考古专家认为此冢为王陵;另一处是位

于金牛村的金牛冢,冢高11米,直径75米,是纪山楚墓群中现存封土最大的冢,根据考古专家勘探,墓主身份至少在令尹(相国)以上。

20世纪末,文物部门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墓葬,出土漆画《迎宾·出行图》、“郭店楚简”、战国女尸等一大批珍贵文物。2002年10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和国家文物局提名,纪山楚墓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铁鞭古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

位。位于长湖岸

边的后港镇铁鞭

村,始建于西汉,

重建于清嘉庆五

年(1800年),是

座四合院式的建

筑。后殿为典型

的清代建筑,圆

木立柱,排山木

架,白墙黛瓦,

飞檐翘角。祠内

保存着嘉庆年间

一张神案,案上陈列着铁鞭、钢刀、铁链。古祠大门左侧墙中石匾上,有咸丰十一年(1861年)维修铁鞭古祠镌刻的碑文。

相传,西汉末年,湖北京山县北部爆发绿林起义,西汉皇室疯狂镇压,由此战乱四起。江西籍铁匠张祖德、张祖兴为逃避战火,远离家乡,途中结识义士胡兴魁,三人于荒郊对天盟誓,义结金兰。流浪至长林县(今沙洋县后港镇地域)寄身于茅棚,以打铁为生。三位铁匠经常扶危济困,施舍乡邻,深得民众爱戴。公元十九年,朝廷为镇压绿林军,勒逼三铁匠限期打造三千件兵器。三铁匠不愿看到朝廷用自己打造的兵器去滥杀无辜,拒绝打造,最后,在朝廷官兵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井自尽。当地百姓为纪念三铁匠的忠义之举,在三人投井处建一茅庵,供其神位,以寄哀思。后来,朝廷闻及此事,责令当地官府兴建祠堂,供其神位,祭祀亡灵。因三铁匠的雕像皆手执铁鞭,故名铁鞭古祠。

(3)黄歇冢

沙洋黄歇冢是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后港镇东南面

8公里处的黄歇村,

冢高12米、最大直

径80米、周长200

米,该村也因此冢

而得名。墓主黄歇

生于沙洋长湖之

滨,是战国晚期楚

国令尹(宰相),为

相20余年,又名春

申君,后为国舅李园所杀。为祭祀其亡灵,当地百姓在冢上建有黄歇庙,常年香火旺盛。

(4)沙洋五七干校

沙洋农场,即沙

洋五七干校,是

1966 年 5 月7

日,中共中央主

席毛泽东在给时

任军委副主席林

彪的一封信中提

出,各行各业

都要办成亦工亦

农、亦文亦武的

革命化大学校。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1969 年初,根据“五七”指示精神,全国人大、政协、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北京外国语大学、湖北省革委会机关、武汉大学等40余个单位,选中沙洋创办“五七干校”。已逝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社会学家费孝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执一、“文坛祖母”冰心,原财政部长项怀诚等2万多知名人士、干部家属在这里劳动锻炼。1972年后,沙洋“五七干校”先后解散。保存完好的旧址有:位于小江湖监狱鸡鸣咀的“三高”(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五七干校”;位于湖北省警官学校内的财政部“五七干校”;位于七里湖的北京外国语学院“五七干校”;位于范家台的1357干校(全国人大、政协、统战部、八大民

主党派、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

(5)平湖

平湖位于沙洋老

城区西部,现城

区中央,主水面

为北(略偏西)

南(偏东),呈L

形。南北长1500

米,东西平均宽

200米(东南端约

700米),总水面

30万平方米(约

450亩)。环湖一

周约八华里。湖

中心有一小岛,

面积为150亩,

岛内绿树葱郁,

小桥流水,素有

“小东湖”之称。

关于平湖,经历

了一段“由生到

死到再生”的过

程。

五十年前,平湖

处于自然状态。

野景野情、清新

宜人。数百亩水面上三两渔船,荡漾于绿波之中,渔翁撒网捕捞,兴致勃勃,数尾钓竿,排列在湖滨之上,钓者拉线扯钩,神情专注。每逢夏末秋初,荷花盛开之时,绿叶红花,宛如画图。青少年结伴戏水、赏景、流连忘返。1953年夏,新四军老战士陈也青先生出任省立沙洋中学校长时,兴致所至撰联一副赞赏平湖,联曰:“湖光山色风景好,半城半乡气象新”。同年秋季,平湖被划入沙洋农场范围。1954年,农场在牛奶山东南山头(今警苑小区)建了一所油厂,此厂排出的废水,长期流入平湖,造成严重的污染。同年秋季又实施了养鱼计划,费了三年时间将湖中的莲藕全部根除。至此,湖面一片白色,再无菱藕飘香、芙蓉出水的景象了。1958年,农场(管理局)在湖西北山地上修建了一座生产硫酸和过磷酸钙的化工厂,成为平湖更大的污水源。

1987年,沙洋建立市辖县级区后,区委、区政府把治理平湖纳入议事日程。请来有关专家和学者,为平湖把脉,形成修建平湖风景区的意向。首先,在湖西修建了一座小亭,装点景色。这标志着建设平湖风景区已经开始。接着,区政府公布“保护平湖水资源”公告,环保部门与有关厂家协商,控制污水任意漫流,平湖水质得到逐渐好转。

1998年撤区建县后,随着文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平湖风景区建设同步增速。2000年,防洪护坡及环湖人行道开始修建;2004年,跨越湖中部、贯通新城区东西部的九孔大桥竣工;2005年,环湖路大部分贯通。

三旅游资源单体分类统计

序号资源名称基本类型代码001 蛋艺传统手工艺

GAE

002 马良石头鱼水产品GAG

003 长湖鱼糕菜品饮食GAA

004 小李子藜蒿中草药材GDA

004 纪山楚墓群墓群FEB

005 楚庄王墓墓群FEB

006 铁鞭古祠祭拜场馆FBB

007 黄歇冢墓群FEB

HBB 008 郭店楚简文学艺术作

009 老子与道家人物HAA

BAA 010 长湖观光游憩湖

BAA 011 汉江观光游憩湖

四旅游资源评价

(一)定性评价

(1)对旅游资源的本身评价:

沙洋县拥有底蕴深厚的楚国历史文化资源,淳朴秀美的水乡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人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另外,沙洋以其民间文艺汇演以及荆楚风味美食一条

街等活动一度吸引众多旅客。

(2)对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沙洋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初步核算,沙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78.74亿元,且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资源丰富,设施完善,能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另外因称为水乡,所以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其旅游资源与市场紧密结合。

(二)定量评价

资源

名称分值评价因

资源要素价值(85)资源影响

力(15)

分观赏

游憩

使用

价值

(30)

历史

文化

科学

艺术

价值

(25)

珍稀

奇特

程度

(15)

规模

丰度

与几

(10)

(5)

知名

度与

影响

(10)

适游

期与

适用

范围

(5)

环境

保护

与环

境安

纪山

楚墓

12 10 8 5 3 4 2 -1 43

铁鞭

古祠

12 12 8 4 3 4 3 0 46

黄歇

10 12 8 7 5 4 2 0 48

沙洋

五七

干校

10 10 5 4 5 2 2 -1 37 平湖12 15 5 7 5 4 3 -1 50

(附:

五级旅游资源≥90分

四级旅游资源≥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30~44分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29分)

综上知,沙洋县一级旅游资源有2个,二级旅游资源有3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