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

浅谈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
浅谈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

浅谈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

2010-06-10 10:03:14| 来源:税务信息化论文集 | 作者:李成库

自九四年税制改革以来,我省地税系统就启动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进步。 JTAI S2.0的上线运行,实现了数据市级集中,彻底改变了过去"系统分散、版本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今年以来,随着总局综合征管系统在我省上线运行,实现了数据省级大集中,从而有效解决了地区间"信息孤岛"造成的信息不能共享、监控不力等问题,既为数据处理和采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应该说,信息采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与否,数据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软件应用的效果,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是用好软件的关键。本文就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谈几点认识。

一、数据采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采集是应用软件的入口,是税收业务实现信息化的起点。信息采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工作质量,尤其在数据大集中环境下,软件功能已经延伸到税收业务的各个角落,对数据采集人员的要求更高,如果在信息采集环节产生过多的错误数据会对税收决策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因此严把数据采集关,保证数据采集质量是软件应用的关键。但在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在信息采集环节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操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够高

多年的信息化历程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税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软件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软件应用效果。在省级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税收征管软件几乎覆盖了整个税收业务,计算机应用已不再是技术部门和办税服务厅的"独门绝技",而是要求每位参与税收管理的人员都是数据采集人员。但在目前,由于对软件缺乏认识,使信息采集不够全面、不够细致;由于操作不熟练,误操作,"垃圾数据"经常产生。在今年总局综合软件上线过程中,截止目前四平地区的问题报告单有500多个,其中我们过虑后上报省局推广办的只有140多条,其中同于操作原因的报告单360多件,占总数的72%.另外这些问题报告单中还有很多是由于误操作,而在系统中产生了垃圾数据,要求软件开发商直接在后台进行清理,由此可见干部对软件的操作水平直接制约着总局征管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也直接影响着数据大集中环境下数据采集质量的高低。

通过对基层计算机应用情况的调查,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问题的人员不到10%,并且他们也没有将所有功能用全、用足。即使这样,他们还普遍反映"计算机给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而其他90%的人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更差,有的甚至不知道在计算机上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不但增

加了手功劳动的压力,而且浪费了资源,工作效率还停留在较低原始水平。

(二)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

信息数据同样是有法律效率,是实际工作的指导依据。但在实际中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较突出。一方面,由于各地在应用软件时数据采集标准各不相同,使得同一种业务在软件处理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如对不足起征点纳税人申报的处理,有的地方是采取零申报方式,有的地方是采取简并征期的方式,有的地方是按月进行申报等,这样就造成了数据分析口径不统一和数据不准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软件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软件信息不尽完善,使计算机数据一直作为参考数据,间接造成了录入数据的随意性,有的甚至在正式的操作系统中练习,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数据",有的由于录入失误,一数之差使相关指标出现异常,给管理决策造成损失。

(三)数据采集面较窄,数据不够全面、细致

现有的软件往往只注意征管信息的采集,而忽略了各项经济税源指标数据的采集,有的是由于软件本身没有提供此类数据的录入功能,有的是软件虽有这些功能但应用不力,没有形成可以利用的数据信息。例如目前我们应用的JTAIS2.0当中就没有提供财务报表等经济信息的录入功能,而这些财务信息就是我们测算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微观税负等税收指标的重要基础数据,没有这些数据我们就不能正确的测算这些指标,对管理造成了困难。再如,JTAIS2.0中有些功能很全面,如税收法制、违法处理、税收计划、重点税源管理等功能,但这部分的功能我们目前都没有很好的利用,使软件应有的作用和强大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数据采集质量低下,使数据真实性、全面性受到很大影响,更有甚者对软件处理业务的能力产生质疑,将数据不准归罪于软件功能不全、处理不当等原因上来。这些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主客观问题,亟需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切实解决。

二、提高数据采集质量的途径

(一)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全员计算机水平

信息化建设也要提倡人本管理,人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了、应用技能掌握了,那么应用软件的难度也就降低了,操作软件也就得心应手了。我们以往的培训大都是整个软件轮番培训一遍,由于本来培训对象的计算机知识就有限,加之软件涉级业务领域广、内容多、专业性强,使被培训人员一下子接受这么多的软件知识很难应对,缺乏针对性。因此,应在软件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首先,对不同岗位业务在软件上如何操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受培训人员能够掌握本岗位、本领域的软件处理技能,便于接受。其次,要编制适合不同岗位层次的软件操作手册,结合岗位实际业务流与软件功能进行说明,使岗位人员知道自已在软件上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这样使操作人员操作软件都能有据可依、有典可查,达到持续提高人员应用软件意识和软件应用水平的目的。

(二)规范操作标准,建立信息采集制度

对于数据操作标准,我们一直没有相关的正式办法和制度来规范。因此,应出台数据采集标准制度,使各种数据的采集有章可循,本着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使数据录入最大限度地准确,同时要将数据录入质量与目标管理挂钩,促进其对数据录入的重视程度,以期进一步推动数据采集质量的提高。

(三)合理分配业务流,达到软件利用最大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极大发展,每位税收管理员都是软件的操作者,因此整合税收各项业务,使之合理分配,分解操作压力已成为必然。以往的业务都是在办税中心来完成,各种表、证、单书的录入工作都由办税中心的操作人员来完成,这样既增加了办税中心的操作负担,又延长了各项业务的办理周期,应该按照岗位职能划分软件操作权限,使岗位人员减少手工操作环节,直接在网络上实现这些文书的传递与数据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业务传递周期,避免因周期过长等因素造成垃圾数据的产生。

(四)注重收集经济信息、外部数据信息,统一标准、样式、格式

在工作中,我们由于管理的需要,经常要调查一些临时性的经济信息,如企业的财务数据、社会经济指标等,但这些数据目前只限于调查完毕做成表格后就闲置不用,造成了数据流失,没有长期保管,再需要就再调查,浪费了信息资源,增加了成本与周期,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另外这些数据每次调查格式各不相同,不利于以后的统一处理、加工、运用。因此应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外部数据采集办法,统一采集标准、内容、样式、格式、类型,并以电子表格的形式长期保存,以便于在以后的数据处理工作中加以利用,结合软件中的日常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一步发挥数据处理的作用,使分析结果更切合实际,对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三、强化数据处理,有效分析数据,充分利用数据采集成果

实现数据大集中的最终目的并不仅在于"集中",更重要的是在于"应用".数据应用是一个积极拓展创新并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而数据处理又是数据应用的中心环节,只有加强数据处理,才能使数据采集环节产生的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不致使大量信息资源沉积于底层,白白浪费资源。只有加强数据处理,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信息指导管理决策,进而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整体提高地税系统的信息化水平。现阶段,数据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水平。

(一)数据处理要与日常征管相结合

数据集中软件上线后,日常征管的方方面面都会在软件中体现出来,税收管理员可以通过操作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查询功能加强日常管理。但要想了解征管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弱点,还有哪些漏洞,必须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来取得,利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对数据进行挖掘、钻取、投影、横比、纵比等操作,实现

对整体征管情况的分析,找出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征管策略,指导实际工作,堵塞征管漏洞,达到管理到位、有的放矢、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数据处理要与纳税评估相结合

纳税评估是挖掘税源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面的普遍分析,再查找异常点来实现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这些工作如果通过人工完成,不仅使工作难度加大,而且也浪费人力、物力。而数据处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对系统中保存的纳税人申报资料、登记信息、行业信息等进行综合处理,得出评估指标预警结果,再根据预警结果对疑点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效的证据信息,进而推动纳税评估工作健康有效的开展。

(三)数据处理要与税源管理相结合

税源的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重点税源的各项信息要尽量掌握全面,通过大量详实的申报资料、财务报表、生产经营信息、有关部门提供的外部信息,对重点税源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查找税收增减收因素,同时发现新的税收增长点,管理好税源。要实现这些,就要通过数据处理的手段,以智能化的方式推进税源的精细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构建税源控管理体系,全面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而且还会使税收成本大幅下降。

总之,在数据大集中环境下,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全面、细致、真实的数据采集,就不可能做好数据处理;没有强大的数据处理手段,就会使数据采集失去实际意义,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在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骤然拉近,业务与业务之间的流转周期几乎为零,这为加强控管理、适时掌握纳税人动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最佳时机,为数据处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税收工作会实现质的飞越。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地方税务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与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为定义】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下活动中涉及的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 (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部门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 (四)政府部门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 (五)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自行监测。 第四条【责任主体】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

第二章调查 第五条【调查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调查认定环境监测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部门会同环境监测部门调查认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 第六条【监督检查】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第七条【干预记录】对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的行为,监测或运维人员应如实记录。否则造成的弄虚作假后果由该环境监测机构或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负责。 第八条【举报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能提供基本事实线索或相关证明材料的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予以受理并为其保密。 第九条【立案调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人员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接受举报的应及时调查取证,符合立案条件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章处理 第十条【通用罚则】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 —4—

环境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

第八章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 监测数据报出的位数,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都是十分重要的。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记录测试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1、大气监测数据(以mg/m3计) ⑴降尘(吨/月·平方公里)取小数点后一位;硫酸盐化速率(SO 3 mg/100cm2 碱片·日)、CO取小数点后二位;SO 2、NO X 、TSP、光化学氧化剂取小数点后三位。 ⑵其它用比色法分析的项目取小数点后三位。 ⑶气温(℃)、风速(m/s)、气压(hPa)取小数点后一位;湿度(%)保留整数位。 2、环境水质监测数据(以mg/l计)。 ⑴重量法分析项目:悬浮物测值<1000时取整数位,测值>1000时取三位有效数字。 ⑵容量法分析项目:溶解氧、总硬度取小数点后一位;高锰酸盐指数测值>10 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二位;COD cr 、BOD 5 测值>100时取三位 有效数字,100>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二位。 ⑶分光光度法分析项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六价铬、总铬、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等取小数点后三位;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总氮、石油类、凯氏氮取小数点后二位。 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项目:铅、铁、镍、锰等取小数点后二位,石墨炉法测定时取小数点后四位;锌、镉取小数点后三位,镉用石墨炉法测定时取小数点后五位;钙、镁、钠、钾等取小数点后果二位。 ⑸冷原子吸收法测汞取小数点后四位,冷原子荧光法测汞取小数点后五位。 ⑹气相色谱法分析项目(以μg/l计):DDT、六六六等取小数点后二位。 ⑺硫酸盐、氯化物测值取三位有效数字。 ⑻其它分析项目:盐度(%)、pH、氟化物(电极法)、电导率(μs/cm×100)、透明度(m)等取小数点后二位;水温和气温(℃)、水深(m)、气压(hPa)等取小数点后一位。 1、降水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敀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以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行为。 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系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通过手工或者自劢监测方弅取得的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分析数据、监测报告等信息。 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机构,系指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承担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验室不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亍以下活劢中涉及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或者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四)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者委托开展的自行监测;

(五)依照法律、法规开展的其他环境监测行为。 第四条篡改监测数据,系指利用某种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敀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劢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 (一)未经批准部门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监测点位或者敀意改变环境监测点位属性的; (二)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弅,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三)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源净化设施,使生产或污染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稀释排放或者旁路排放,或者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规范的排污口排放,逃避自劢监控设施监控的; (五)破坏、损毁监测设备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采样管线、监控仦器或仦表以及其他监测监控或辅劣设施的; (六)敀意更换、隐匿、遗弃监测样品或者通过稀释、吸附、吸收、过滤、改变样品保存条件等方弅改变监测样品性质的;(七)敀意漏检关键项目或者无正当理由敀意改劢关键项目的监测方法的; (八)敀意改劢、干扰仦器设备的环境条件或运行状态或者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监测设备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或者人为使用试剂、标样干扰仦器的;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层次聚类分析应用-环境科学论文-工业论文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层次聚类分析应用-环境科学论文-工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层次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能有效识别环境监测数据集中的隐藏关系。文章主要介绍了层次聚类分析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以热图形式优化层次聚类分析可视化结果,并对热图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层次聚类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热图;应用 引言

定期的环境监测会积累庞大而复杂的化学数据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数据集中的内在关系。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多变量相互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包括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其中聚类分析不仅用于环境管理研究,而且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聚类分析可识别变量间的隐藏关系,仅用一小部分因子表示,且没有损失太多数据信息,有利于研究者快速掌握环境介质污染状况,判别各介质中潜在的污染来源[1]。 1聚类分析方法介绍 聚类分析也称集群分析、分类分析或数值分类,其基本思想是按照所研究的样品或变量之间存在相似性或不相似性,以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变量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作为划分类型的依据,将数据分为若干类别,使类别内样品(或变量)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差异尽可能大。通常用距离来度量样品之间的相似性,用相似性系数来度量变量之间的相似性,结果以聚类树状图显示。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分析,按聚类的方法可分为层次聚类法、非层次聚类法等。其中,常用

的是层次聚类法,也称系统聚类法,其实质是根据变量或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从最相似的对象开始,逐步聚成一类[2]。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聚类分析也可分为样本聚类(Q型聚类)和变量聚类(R型聚类)。该文将主要介绍层次聚类分析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2层次聚类分析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层次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可有效降低原始监测数据集的维度,简化数据的复杂程度,以监测点位、时间、指标和污染评价结果等为对象进行聚类分析,便于分析各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及指标间的相关性。适用于不同环境介质监测过程获得的数据。近年来,层次聚类分析作为传统多元统计方法,常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分析[3]。对地表水体的监测点位和时间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可得到若干点位集群和时间集群,监测点位和时间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可作为采样断面和频率优化的重要依据,可有效降低采样成本[4][5]。除分析监测数据集的时空变化特征外,层次聚类分析也用于监测指标的统计分析,便于判别污染来源。秦文婧等对柳江煤矿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中的离子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离子

环境监测制度

漳泽发电分公司 环境保护技术监测制度 1 目的 规范环境保护监测行为,确保环保设备的正常投运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漳泽发电分公司环境保护日常监测管理。 3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职责 3.1.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落实上级各项制度、措施和要求,组织制订环境保护技术监测制度。 3.1.2 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行业管理、指导。 3.1.3 协调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单位,依法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的监测与检测。根据环保整改意见书的要求,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并落实整改。 3.1.4 对重要的环保监测仪表,落实责任制,确保设备完好。 3.1.5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业务培训。 3.2环境监测站职责 3.3.1 认真贯彻国家、行业、地方的法规、制度和要求,执行《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414-2004)和《火电行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管理规定》等。 3.3.2 按规定完成分公司废水排放口及各生产现场粉尘、噪声的监测,检查监督环保设施的运转情况。 3.3.3 统计、分析各项监测资料及填报各类环保统计报表。 3.3.4 做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校验工作。 3.4 环保设施所在部门的职责 3.4.1 环保设施所在部门要认真负责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使其良好运转。 3.4.2 做好各种废水、废汽的处理,做好污染物的监测,做到达标回用或排放。 4 管理内容和程序 4.1 环保监测范围包括: 4.1.1 各种废水处理、废水回收设施及废水污染物的排放。 4.1.2烟气处理设施及气态污染物排放。 4.1.4 各种噪声、粉尘治理装置。

4.2 环保监测内容 4.2.1 环保设施 4.2.1.1 除尘器的监测 1)#6除尘器的考核指标为:电场投运率、除尘效率、除尘器在未改造前出口烟尘排放浓度<400mg/m3。改造后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100mg/m3。 2)#3、#4、#5除尘器的考核指标为:投运率、除尘效率、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100mg/m3。 3)除尘器每次A级检修或改造前后均应进行除尘效率、阻力、漏风率、烟尘排放浓度、烟尘排放量等指标的测试。 4.2.1.2 废水处理设施的监测 1)废水处理设施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站、闭式循环、灰水浓缩池及其系统、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回收设施等。 2)废水处理设施的考核指标为:废水处理率、设备投运率、处理水量及运行情况。 3)应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每月度上报一次运行与监测情况。 4.2.1.3 脱硫设施的监测 1)脱硫设施的考核指标为:投运率、脱硫效率、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旁路门挡板开关状态、在线仪表投运率、在线监测历史数据保存情况。 2)应加强运行管理,严格工艺技术操作,定期校验烟气在线监测仪器,确保烟气脱硫效率达到规定值。应定期对脱硫设施的启停时间、脱硫效率、投运率、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旁路门挡板开关状态、在线监测历史数据保存,每月度上报一次运行情况。 4.2.1.4生产用水、排水情况的监测 1)各辅机冷却水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勤调冷却水量,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却水使用量。 2)各辅机冷却水要做到随机组检修、备用时及时关闭,以节约工业用水和减少工业排水。 4.2.1.5 噪声治理设施的监测 1)火电厂产生噪声的主要声源均要按有关规定设置噪声防治设施,保证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 2)应定期对各种防噪装置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防噪效果。 4.2.2 燃煤监测

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9-08-04 浏览次数:449 字体: [大] [中] [小] gis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 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与管理, 能对已有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科学结论。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它与环境监测结合成为可能,换一个角度来说gis的介入使各种环境问题和环境过程描述更加符合实际,友好的界面交互、方便的空间分析操作、直观生动的结果显示等都无疑促进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有从环境信息的存储、简单的地图显示和环境制图到复杂的环境状况的模拟与分析。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具体可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文章则根据环境监测的目的不同,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应急监测三个方面来对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的说明。gis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可视化表达的是gis的基本功能,在任何目的、形式的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都是会用到的,以下的三个方面就不再一一累述,下面主要从gis空间分析和综合分析功能的角度来阐gis的应用。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它是对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积累质量监测数据,确定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 环境质量监测一般是针对区域(如流域、城市等)进行的,对该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进行定点的、长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区域内的污染源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反映出区域中受污染的程度和空间分布情况。通常获得的环境监测数据都是空间上一些离散的点的数据,如何用这些离散的监测数据来真实的反应环境的质量状况。这里就可以利用gis的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空间数据的内插可以作如下简单的描述:设一组空间数据,他们可以是离散点的形式,也可以是分区数据的形式,现在要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一个函数关系式,使改关系式最好地逼近这些已知的空间数据,并能根据改函数关系式推测出区域范围内其他任意点或任意分区的值。这样由监测点的数据则可以推算出作为面状要素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例如根据某条监测河流上的监测断面数据评价河流的水质状况。 此外,在对环境内的各个客体(空气、水体、噪声等)进行质量评价时,往往涉及到多个污染指标,例如空气质量标准,它是中国规定的各类地图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超过的限值。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氮氧化物、二氧化氮等。如何根据这些多个单一的、含空间信息的污染物指标来综合评价空气的质量,这里可以利用gis的空间叠合分析来实现。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前者可以一般用于搜索同时具有集中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或对叠合后产生的多重属性进行新的分类,称为空间叠合属性;后者一般用于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些专题的数量特征,成为空间叠合统计。这样通过多个污染指标的空间叠合分析来实现对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和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完整版

第一张绪论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

环境监测运维人员培训考试题修正版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 1、用简单非分敢红外仪测量时,介质中的水蒸气不会产生千统(x ) 2、采用相关气体滤光片技术可在同一检测室内定不同的被测气体。( v) 3、音速小孔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孔径。( x) 4、紫外线汞灯和氙灯所发出的紫外光请都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x) 5、烟气温度应在距烟道内壁1000m处测量( v) 6、S0和等许多气体吸收红外和紫外光,其中吸收红外光的特征波长为195(v) 7、第二代对穿法烟尘仪的光路结是双光程的。( x) 8、测定烟尘的等速管采样法分为动压平衡和静压平衡两种方式。( v) 9、测定限与检出限都是表示可能测定的某组分的下限,在数值上是一致的( x) 10、抽取系统中由烧结不锈钢制成的采样探头过滤器能滤去粒径0.5Ha以上的颗粒物( x) 11、如果多项式相关曲线的最小点大于最小颗粒物CBMs的响应值,则不能使用该曲线预测颗粒物浓度。(v) 12、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x ) 13、CBMS的质量控制由几个阶段构成,主要包括适用性检测、购买、安装、验收、运行、考核等。( v) 14、直接测量法测得的结果是湿基浓度,抽取测量法测得的结果是干基浓度。( x) 15、在数据安全管理过程中,一般操作人员除了进行日常例行维护和操以外,只能设定自己的登录密码。( x) 16、压差型流速测定仪器与热平衡型仪器不同,直接测量气体的质量流量,而不是体积流量( x) 17.红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烟气湿度的方法( x ) 18、超声波测速系统应尽量避免安装在容易出涡流、轴流的位置。( v ) 1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结果达到精密度要求的有效方法。( v ) 20、灵驶度是仪器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的变化的程度,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 V) 二、选择题 1、自控温伴热带是采用( C ) 材料进行加热的技木。 A、PVC; B、PBC; C、PTC; D、PVDF

环境监测数据获取、处理及分析

环境监测数据获取、处理及分析 【摘要】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其核心目标是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随着科技发展,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分析更方便、准确,为人类的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1.前言 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其任务是要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环境监测数据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各数据之间联系密切,彼此相互渗透,为各类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获取与可能出现的问题 环境监测规定了每一次监测所采集的数据可应用的范畴,超出这个范畴评估环境质量将被认定是不符合规则的,因此环境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即所获取的监测数据能全面的描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态。同时还具备准确性和可比性,即数据是经过精密仪器采集,并可通过一定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可比性分析验证。另外,对所进行的监测样品要保证它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不会给监测项目的判断造成大的误差。 目前监测数据的获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监测人员在数据筛选或处理时出现人为误差;监测点布设没有及时根据附近环境变化而更新布防监控;由于仪器设备过于陈旧而无法进行精密度采集或处理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主观原因:监测人员本身业务素质较低,并不能将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使得部分数据丧失真实性,甚至不能用于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 (2)客观原因:监测仪器配置和监测点位的布置过于陈旧,并未根据最新环境变化情况更新,使得环境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造成评价结果偏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

有关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有关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摘要]环境监测是有效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我们生存周围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监测站开始在民营中逐步出现,而不再是入世之前全部的监测工作都交由环境保护部直属监测站进行。如今,环境保护部直属监测站与民营监测站开始了有机的结合,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有效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多角度分析;数据处理 1.前言 环境监测是指以环境作为监测对象,利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的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探究环境质量状况极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环境监测数据以统计学作为基础,各数据之间联系密切,彼此互相渗透,为各类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对环境监测更应加以重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环境监测实质上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可见,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被法律所认可了。因此,环境评价单位要对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期的环境监测数据予以重视,以保证将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1]。 2.环境监测数据可能遇到的状况 环境监测规定了每一次监测所取得的数据可应用的范畴,超出这个范畴评估环境质量将被认定是不符合规则的。比如,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周边监测空气获得的数据是不可以拿来评估十里之外村庄的空气质量的。因此,监测的数据要具有代表性,要考虑它的局限性,不可随意而为之。另外,对所进行的监测样品数据要保证它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不会给整个监测项目的判断造成更大的误差。在监测数据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造成数据缺失或者不实的意外情况,比如,样品被丢失或遭受了新的污染;监测期间内工厂偷偷排放废气废水;在监测过程中监测机械出故障;检测人员认识错误或者由于来自各个实验室获取的数据不一致,为了保持数据的集合性而舍去了一些数据等,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的缺失或不实。 3.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审核及处理办法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审核及处理办法 一、目的 为提高环境监(检)测数据的异常处理能力,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性,特制定本办法。 二、异常数据判定 1、超限值数据:超出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的数值。 2、反常规数值:靠近排污口的某些代表性数据低于远离排污口的数据,有相互关联的某些项目之间出现异常的现象。 3、突变性数据:数据库里长期基本稳定的监测项目的数据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高或低的变化时。 三、异常数据的汇报 1、检测员在分析过程或分析完毕后发现监测数据有异常,应立即上报实验室主管。 2、实验室主管对接到的异常数据汇报信息或审核数据时发现的数据异常信息,应及时与技术室、质控室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处理,并将处理方案汇报公司技术主管领导,做出准确的处理方案。 3、经讨论确认,非分析原因造成的异常数据方可告知业务部,通过业务部与委托方沟通进一步确认是否为异常数据。 四、异常数据的审核 技术质量部技术与质控主管是异常数据的审核、判断及处理方法落实的负责人,在出现异常数据时应及时进行审核,同时快速响应,判定是否为可疑数据,制定解决方案。

1、检测室班组长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审核,对照检查实验方法、试剂、操作过程和数据计算等方面寻找异常因素。 2、实验室主管在接到异常数据的汇报信息或审核数据时发现数据异常信息,应及时与监测人员进行沟通,帮助监测人员寻找原因,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排查影响因素,汇总信息,必要时对分析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试剂信息和数据计算等进行实地察看并计算。 3、技术室和质控室相关技术人员对接到异常数据的汇报信息或审核数据发现异常数据信息要进一步分析判断,从相关的外部信息源寻找数据异常原因的因素,如采样、气象、环境等因素,同时对现用方法、试剂、曲线等因素是否正确,进行排除,及时上报公司技术主管领导,寻求技术支持。 五、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 经过排查审核,确认为数据异常,应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1、分析发现属检测人员计算方法错误,应及时批评指正,指导完成。 2、分析发现属检测人员分析过程不严谨,应要求检测人员进行复测。 3、分析发现属采样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采样要求,应及时与相关方沟通,确认能否重新采样,制定方案实施。 4、分析发现属采样环境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应及时与相关方沟通,确认重新采样,并审定采样环境及气象因素,制定方案实施。 5、分析发现属分析方法(标准)影响了检测数据,技术室与质控室相关技术人员应及时对方法(标准)的可用性判断并提供新的检测方法(标准),安排监测人员进行复测,同时对方法(标准)的使用过程进行指导。 6、 六、异常数据的审定 经技术质量部审定,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排查处理,最终确认该监测数据属正常数据,并上报公司领导同意后出具检测报告。

工地环境监测系统_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系统 需求分析 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扬尘和噪声得不到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运输人员/设备粘带泥土、建筑材料逸散以及施工机械等造成扬尘和噪声污染极其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噪声污染,一直是施工工地与附近居民最主要纠纷问题,也是环境监管部门比较关注的部分。为了有效监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和噪声,接受市民的监督和投诉,共建绿色环保建筑工地,有必要进行建设工程环境自动监控系统,体现政府监管单位和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 系统设计 工地环境监测系统对建筑工地固定监测点的扬尘、噪声、气象参数等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监测数据和视频图像通过有线或无线(3G/4G)方式进行传输到后端平台。该系统能够帮助监督部门及时准确的掌握建筑工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满足建筑施工行业环保统计的要求,为建筑施工行业的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提供环境信息支持和管理决策依据。 系统拓扑图

系统设备组成

系统框架设计图 系统组成 本系统是由噪声实时监控系统、扬尘实时监控系统、视频叠加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系统、信息监控平台和客户终端等部分组成的集数据采集、信号传输、后台数据处理、终端数据呈现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环境监测系统。 噪声实时监控系统: 提供全天候户外传声器单元,对传感器的户外监测安全和数据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 扬尘实时监控系统:

对扬尘进行连续自动监测,扬尘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程序统计和分析。扬尘监测包括PM10和PM2.5两个参数,并同时实时上传个数据中心和监控平台; 报警及控制系统: 本噪声扬尘监测系统具有噪声、扬尘超标现场输出功能,用这些超标信号可以控制警示设备和治理设备的控制;警示设备如报警灯、治理设备如降尘设备雾炮; 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系统: 采集、存储各种监测数据,并按后台服务器指令定时向后台服务器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 对所收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采集的监测数据按照统计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信息监控平台 提供基于Web的管理系统,在线显示各前端污染源的实时扬尘和气象参数数据,实现对实时监测仪的参数调控,实现对历史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在线数据下载、图像查询等功能。并具有污染物超标报警功能,权限管理功能,可向不同层面的管理者展示所需的信息。 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支持采用智能移动平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桌面 PC 机、网络电视等各种能接入公网的设备。 功能介绍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 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 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离群值, 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 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 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

环境监测培训讲义

环境标准讲义 一、环境标准基本知识 (一)为什么说环境标准是环保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环境政策是制定环境标准的依据,是国家环境政策的具体体现,是执行环保法规的基本保证,通过环境标准的实施可以实现科学管理环境,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环境标准是监督管理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行使管理职能和执法的依据。也就是处理环境纠纷和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是衡量排污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尺度。 (二)环境标准的功能和作用 1、环境质量标准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对环境质量要求所做的规定。目的是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经济技术条件。 按环境要素和污染要素划分为大气、水质等 2、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为实现环境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的控制所做的规定。它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保证,也是对污染强制性控制的主要手段。 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浓度、地区控制系数、总量、负荷控制 3、环境基础标准 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图示、量纲、指南、导则等由国家所做的统一规定,它在环境标准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是制定其他标准的基础。 4、环境方法标准 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抽样、分析、实验、统计、计算、测量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环境监测必须制定和执行国家或部门统一的环境方法标准。有时,还必须执行国际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应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统一的方法。 5、环境样品标准 是对环境标准样品必须达到的要求所做的规定。 6、环境保护其他标准 是指上述标准以外,对在环保工作还需统一协调的仪器设备、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等所做的规定。 二、标准物质 是按规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确定了的物理特性值或组分含量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可接受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且在组成和性质上接近环境样品的物质。是量值传递的媒介,是质量追踪的目标,是检验水平的标准。 标准物质的用途: (一)用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监测分析数据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而要进行质量控制,必须要有标准物质给予有力的技术支持。如绘制质控图、批内插入明码或密码样品、考核技术人员、检验实验室等。 (二)用于分析仪器的校准 根据需要可选用一个或数个标准物质对分析仪器进行校准或校验,以确定仪器工作状态,减少或避免监测数据的系统误差。 (三)用于评估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一条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以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行为。 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系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通过手工或者自动监测方式取得的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分析数据、监测报告等信息。 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机构,系指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承担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验室与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下活动中涉及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 (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或者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 (四)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者委托开展的自行监测; (五)依照法律、法规开展的其他环境监测行为。 第四条篡改监测数据,系指利用某种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故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 (一)未经批准部门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监测点位或者故意改变环境监测点位属性的; (二)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三)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源净化设施,使生产或污染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稀释排放或者旁路排放,或者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 规范的排污口排放,逃避自动监控设施监控的;

2015年全国环境监测培训计划

2015年度全国环境监测培训计划 序号培训班名称期次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人数天数培训时间 及地点 联系人 及电话 1.国家重点生态功 能区县域生态环 境质量考核培训 班 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 付相关政策解读;县域生态考 核实施方案;数据填报、审核 软件培训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 护厅(局)负责考核工作的 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 300 3 4月/北安河基地 11月/云南 张妍 010- 2.主要污染物总量 减排监测体系建 设考核培训班 1 监测体系考核管理制度、考核 内容及相关要求 各省级环境监测行政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考核专家 70 3 5月/贵州 邢核 010- 3.空气质量预报及 空气重污染预警 能力建设培训班 3 空气质量预报及空气重污染 预警能力建设 各省级监测行政管理人员350 3 4月/无锡 7月/兴城疗养院 10月/成都 肖建军 010- 4.环境监测分管厅 局长培训班 1 部署2015年全国环境监测任 务,重要环境监测政策制度解 读 各省级和地市级环保部门有 关负责人员 170 3 3月/四川徐国津 010- 5.环境监测处长培 训班 1 当前全国环境监测形势与任 务,环境监测政策制度解读 省级环保部门监测处长、部 分地级市有关负责人 120 3 7月/北戴河中心徐国津 010- 6.环境质量综合分 析技术培训班2 环境质量报告总体要求、发展 趋势、实用技术、分析方法和 环境质量专题报告编写案例 分析 各省级、部分地市级监测站 技术人员 240 3 4月/北安河基地 5月/广西 石杰 010-

序号培训班名称期次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人数天数培训时间 及地点 联系人 及电话 7.国家环境空气监 测网络化质控实 训班 2 空气监测网络化质控理论和 实施技术,现场的操作与实践 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国 家网监测站技术人员 120 7 3月/广东 3月/广东 石杰 010- 8.国家环境空气监 测网监测技术培 训班 2 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数据在线 审核方法与流程;数据在线采 集/审核/传输技术 国家环境空气网监测站技术 人员 200 3 5月/北安河基地 6月/云南 石杰 010- 9.国家地表水自动 监测技术培训班2 国家水站运行管理制度,水站 在线监测仪器原理、操作规 程、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及系 统控制与传输等内容;水质自 动在线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故障与处 理方法 149个国家水站托管站技术 人员 200 3 4月/长沙环保学 院 7月/北戴河中心 石杰 010- 10.全国生态环境监 测与评价技术培 训班 1 生态环境评价技术、GIS空间 分析技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等 各省级监测站生态环境监测 与评价技术人员 80 4 6月/兴城疗养院 石杰 010- 11.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域生态环境监 测数据质控培训 班 1 县域生态环境数据质控方案、 生态环境绩效评估理论、方法 与技术 相关省监测站技术人员120 3 9月/北戴河中心 石杰 010- 12.土壤环境监测技 术培训班2 土壤国控点布设原则、方法、 步骤及相关事项;土壤环境监 测实施方案、质量管理和质量 控制技术等 各省级、计划单列市、副省 级城市监测站土壤环境监测 技术人员 150 3 1月/北安河基地 3月/江苏 石杰 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