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王玉梅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王玉梅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王玉梅

附录1: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附录2:补充资料

1、《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热点问题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并有15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使之成为全球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是保护世界上受到严重威胁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和公平分享使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已召开了6次缔约方大会,《公约》的热点问题是生物安全、生物入侵、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传统知识保护、技术的取得与转让、生态系统方式、能力建设、财务机制等。

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从2001年起,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它为什么重要?

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作为人类基本食物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均源自野生相型。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特别是随着近代遗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物种的保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可作药用。

物种资源能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自然界的动植物能提供给人类所需的皮毛、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各种原料。

以上的例子是人们所熟知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也非同小可:

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仿生学的发展离不开丰富而奇异的生物世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条件,某(些)物种的消亡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与其功能有关: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间接相关。许多目前认为无足轻重的物种,可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现在的状况如何?

椐估计,地球上生物约有300万-1000万种以上,但至今有案可查的仅150万种,经人类研究和加以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定名就已灭绝。

在目前的生物种系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现在每年在非洲热带雨林中还能发现200多种新植物。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由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现在不足28亿公顷,每年减少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其中1100公顷是热带雨林。无数的动植物在人类还没认识它们之前就随着原始森林的砍伐、污染、围湖填海等原因提前从地球上消失了。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能否继续以其固有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利用亟带待加强,刻不容缓。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以高等植物为例,中国约有3万种,美国及加拿大共约1.8万种,整个欧洲仅1.2万种。

由于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80%人口分布在农村,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了约25%共156种,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截止到1995年末,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799处,面积达718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19%,其中10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6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到1995年底,全国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200多处,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中心在全国主要口岸城市设立了17个办事处。

同时还组织实施了对大熊猫、朱寰、杨子鳄、海南坡鹿、野马、麋鹿、高鼻羚羊等“七大拯救工程”。

面对全国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危机,这些努力无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体国民的重视和对物种栖息地的持续改善。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呢?

最显而易见的是反对、监督、制止偷猎,采摘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行为,让野生动植物远离我们的餐桌。穿着野生动物皮毛服装也是我们所不齿的行为。同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尽可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主要种类的物种数量分布

原生生物界(细菌和蓝绿藻):4760种真菌:46983种

藻类:26900种植物界(多细胞植物):248428种

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30800种海绵动物门(毛壶等):5000种

腔肠动物门(水螅、水母、珊瑚等):9000种扁形动物门(涡虫、吸虫、绦虫等):12200种

线虫纲(蛔虫、蛲虫等):12000种环节动物门(蚯蚓、蛭等):12000种

软体动物门(螺类、贝类、乌贼等):50000种棘皮动物门(海星、海胆、海参等):6100种

节肢动物门(螨、蜘蛛、甲壳虫、昆虫等):874161种。其中昆虫纲:75100种

鱼纲(软骨鱼、硬骨鱼):19056种两栖纲(蝾螈、蛙类等):4148种

爬行刚(蜥蜴、蛇、乌龟等):6300种鸟纲(鸟类):9040种

哺乳纲(哺乳动物):6300种

中图版选修3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学案

第2章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 、转基因成果 1.微生物方面 (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__________________ 。 ⑵使用______________ _ ,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转基因动物方面 (1)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培育_______________ 、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⑵ 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 或人类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 。 3.转基因植物方面 (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抗除草剂、________ 等全新 性状的农作物。 (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四个国 家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 ,其中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多, 其次是_______ __________ 禾口________ 。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⑵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 入__________________ 的部位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 果。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内容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①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反对“实质性等同”,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应 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 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 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 ;担心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 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或的权益。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广东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微生物与人类》 课 程 论 文 题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班级:信记1142 姓名:梁进 学号:201411921220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是无害的。实际上,人体的外表面 (如皮肤)和内表面(如肠道)生活着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们占据这些表面并产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着落与生长;它们也协助吸收或亲自制造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菌群的失调(如抗生素滥用)可以导致感染发生或营养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或病原。 关键字:微生物流感病毒青霉素微生物发酵 1 1.1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等。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 1.2 微生物对人类有着众多的影响。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还可以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等。有益之处:作为分解者,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1]。 2 2.1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丙型流感病。常言道:“病从口入”,病毒的传染的主要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等方式。 2.2 病毒传入人群后,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进入人体的病毒,如果不为咳嗽反射所清除,或不为机体的特异性抗体中和及粘膜分泌物中非特异性抑制物灭活,则可感染少数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并迅速产生子代病毒体扩散至邻近细胞,再重复病毒增殖周期。

生物技术和人类生活的关系01

一、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业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进入新千年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1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11%,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并计划五年内将政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预算增加一倍,达到8800亿日元,力争使日本生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继在第四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对生物技术研究大量投资后,又在第五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专门制定了“生命科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在软件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研究、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公顷,达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摘要: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工程产生重要影响, 其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业的应用。

生物安全题目

这是上届的考试相关内容,我发给大家仅仅作为参考!后期可能还会有及时更新,大家及时关注. 第一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害生物因子包括:( D ) A.病原微生物及微生物的毒性代谢产物 B.基因结构生物体 C.动植物的毒素和过敏源 D.以上均是 2.生物危害的来源包括:( D ) A. 人和动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 B. 外来生物的入侵 C. 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恐怖事件 D. 以上均是 3.实验室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 (A ) A.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 B.事故性感染 C.人为破坏 D.针头和注射器操作 4.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为:( D ) A.检测标本 B.操作过程和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C.实验动物 D.以上均是 5.医院临床实验室和检验科,对实验室要求最低应达到哪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B )

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 B.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C.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D.四级生物安全防护 6.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O1群霍乱弧菌属于:( A )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7.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炭疽杆菌属于:( A)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8.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结核分枝杆菌属于:( B )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9.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肝炎病毒属于:( B ) A.Ⅰ类毒种 B.Ⅱ类毒种 C.Ⅲ类毒种 D.Ⅳ类毒种 10.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C )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汇报课海南华侨中学初二生物组陈婷婷 一、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 (1)调查了解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 (3)了解仿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4)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在调查中培养学生的提问、交际、书写能力,特别是提问技巧。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括总结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生物反应器及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节学习,树立将来在生物反应器、仿生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志向。 二、教案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面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自觉形成保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组织调查、查阅资料以及交流表达的效果。 三、教案准备:

教师:课前让学生按照四大组分别负责四种动物(牛、蜜蜂、猫和苍蝇),通过网络书籍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记录整合以课堂汇报。 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四、教案课时:1课时 五、教案过程设计: 教案内容教案 时间教案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了解动物与人类关系及 其密切是因为动物在人 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四大组分别汇报调查的 动物:牛、蜜蜂、猫和 苍蝇,要求每组有组织 语言地尽可能多地叙述 调查的动物在人类生活 中的作用。 其它组在聆听过程中, 积极思考,尝试进行补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的几篇文章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外来种引入途径及入侵特性分析* 高贤明1 庄 平1 孙书存2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外来种入侵已经对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并给一些国家 和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外来种入侵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全球普遍的重视但对于外来种我们也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外来种与入侵种是两个不同概念也就 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具有入侵的潜能并成为入侵者当前人类生存所必需 的粮油作物家禽家畜等几乎都是外来种由于对人类栽培饲养的绝对依赖 这些物种通常没有入侵的潜能因此也不会成为入侵种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界占 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各自的分布区进入分布区以外其它区域的物种被称之 为该区域的外来种但只有对该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来种才被称之为 入侵种一个地区外来种的引入通常划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大类这种划分显然 过于粗放不利于外来种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外来种本身特点和引入方式分析 本文进一步将引入途径划分为目的引入伴随引入伴人传入自然扩散与渗 透GMO的环境释放全球变化等几个方面具有入侵潜能的外来种通常表现出具有生态适应的广谱性生长发育迅速繁殖力强化学武器持久性高较高的 协同进化的潜力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共生关系等特性对入侵种的入侵特 征分析的结果能够为外来种入侵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KSCX1-07-01的部分内容 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与可入侵性实验研究 许凯扬 叶万辉 曹洪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Elton多样性-可入侵性假说认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不容易受到外来种入侵但后来的许多验研究并没能证实两者的负相关性甚至出现正相关的实验结 果在本实验中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为入侵种人为构建不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群多样性C 3植物C4植物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梯度的草地小群落通过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群落里的入侵状况来 验证Elton的假说并以入侵种生物量作为衡量群落可入侵程度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共变因子影响的前提下物种功能群愈丰富的群落对资源利 用更充分因而对空心莲子草表现出愈强的入侵抵抗力物种多样性不同但功能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目录 摘要: ............................................................................................................................. - 1 - 关键词:.......................................................................................................................... - 1 - 引言................................................................................................................................. - 1 -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 ....................................................................................................... - 2 - 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 - 2 - 1.2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与人类健康........................................................................ - 2 - 2、微生物与工业的关系.................................................................................................. - 3 - 2.1微生物对工业发展的意义................................................................................... - 3 - 2.2新兴微生物技术 ................................................................................................. - 3 - 2.3新兴微生物技术的优势与人类健康 .................................................................... - 4 - 3、微生物与农业生态环境 .............................................................................................. - 4 - 3.1 二十一世纪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 4 - 3.2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 4 - 3.2.1有效微生物技术 ....................................................................................... - 4 - 3.2.2微生物肥料 .............................................................................................. - 5 - 3.2.3土壤微生物 .............................................................................................. - 5 - 3.2.4微生物循环农业 ....................................................................................... - 5 - 4、微生物与医药卫生的关系 .......................................................................................... - 6 - 4.1微生物病源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 6 - 4.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 6 -

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农业生物技术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最为突出。近年来,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耐贮性高的番茄、具有高含量必须氨基酸的马铃薯等转基因农作物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批成果;转基因的瘦肉型猪、高产奶的奶牛和能从奶中提取药物的转基因羊等也将进入实用化阶段。未来农业的模式将是:农业工厂化,按人类要求,高水平的控制环境因素,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生质量稳定、供应稳定、价格稳定、营养丰富的农业产品;安全的转基因动植物投放市场;具有营养保健、医疗功效的猪牛羊、蔬菜水果等转基因食品大批走向餐桌。 2. 海洋生物技术 1996年,我国政府已将海洋生物技术列入863计划,主要方向是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并已初见成效。海水养殖总产量、海藻、贝类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对虾产量也曾一度居世界首位;裙带菜无性繁殖系、三倍体扇贝和牡蛎的培育,都已列入国家"攀登计划",正在组织实施;山东省海藻养殖和海藻化工已成为世界上该领域第一大产地。此外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海带的单倍体育种技术、紫菜的体细胞育苗技术、对虾的三倍体与四倍体育苗技术、对虾精荚移植技术等;在海水鱼、贝类的三倍体育苗技术和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3.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又一热点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自身造成的各种污染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长期任务。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培育的基因工程"超级菌",几小时就可降解自然菌种需1年才能降解的水上浮油;日本将嗜油酸单孢杆菌的耐汞基因转入腐臭单孢杆菌,使该菌株既能有效处理环境汞污染,又能将汞回收利用。 4. 医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解决了过去用常规方法不能生产或者生产成本特别昂贵的药品的生产技术问题,开发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等,这些药品可以分别用以防治诸如肿瘤、心脑肺血管、遗传性、免疫性、内分泌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症,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药品。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的高度发展,为人类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控制疾病,保证和维护身体健康,造就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创造了条件和手段。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人胰岛素、等药物以及抗白血病等“生物导弹”制剂的研制成功与利用,都为此做出了贡献。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徐启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调查认识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和资料搜集等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爱护动物,体验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生物反应器、仿生。 【教学难点】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调查方法。 2. 生物反应器、仿生 三、教学策略 课前先布置学生进行分组调查,回忆调查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材的活动,归纳总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尽量铺设路子让学生去表达他们所了解到的动物跟人类生活的关系。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科学观的积极性。 通过视频展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能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这部分内容,因为事先安排学生进行了有规划的调查活动,所以老师尽量让更多小组的代表上来汇报调查结果。老师要做的工作是组织评审团给汇报的小组点评以及小组自评,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通过交流认识到动物在我们生活乃至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老师结合同学们的调查报告再次强调如何去调查以及撰写调查报告要点。 四教学媒体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板书]一、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去进行完成几项调查,现在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体会。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进行评价,完成你们手中的实验报告手册。 师: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介绍你们组的调查结果 生(评价):。 请第二组的同学作报告 生(评价): 第三组: 学生报告 学生评价 教师:第三组的比较详细,拟定调查提纲,内容详细,通过调查,同学们对各种动物的营养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报告就到这里。 教师:处理上述之外,还可以: 去农村调查:马拉车、牛耕田。 去饭店调查:鸡鸭鱼肉,生猛海鲜。

生物安全与防护

生物安全与防护 谈涛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 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我们医护人员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只就这个方面展开讨论。 2、转基因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西方国家一直认为,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炭疽病暴发流行,是由于生物战剂泄漏所导致的突发疫情。据称,前苏联国防部微生物与病毒研究所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爆炸,约10公斤芽孢粉剂泄漏,造成1000多人发病,几百人死亡。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管理愈不规范,防护条件愈差,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愈大。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安全、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一种状态——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状态。因此,生物安全与生物危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了生物危害,也就维护了生物安全。因而,通过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藉以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及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是生物安全的根本任务。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一般而言,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安全技术”),应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而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管理活动则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医院而言,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控制及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 二,生物安全的防护知识 医院感染概念:从广义上讲,医院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地其他感染。 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接触生物因子、职业暴露、医疗锐器损伤、基础设施与设置、个人防护意识、工作强度等。针对这些常见的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如:(1) 针刺伤 (2) 通过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4、排毒作用,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5、抗肿瘤作用,能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 6、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能刺激肠道产生免疫球蛋白,还能及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产生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影响其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外环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如正常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争夺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稳定性。生态平衡时,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生态失调可因慢性病,癌症,手术,辐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引起。 二、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

论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论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近代的生物技术、尤其是70年代初重组DNA技术建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或者即将在医药、农林、轻工、环境保护等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少人认为生物技术将是未来10年高新技术发展的十大重点技术之一,更有人认为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不断膨胀的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粮食问题的关键技术。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现代生命科学原理和信息及化工等技术,利用活细胞或其产生的酶来对廉价原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提供大量有用产品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主要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5个部分。其中基因工程就是人们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利用生物生产人们想要的特殊产品。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信使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如果将一种生物的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不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吗?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它很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即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

术,就被称为“基因工程”,或者称之为“遗传工程”。 现在基因工程已经大范围地在为人类生活服务。以转基因作物为例,根据资料介绍,从1996~1999年全球已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中包括有中国在内的4个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1999年的399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西葫芦、番木瓜等等,转基因作物的性状主要有耐除草剂、抗虫性(Bt)、Bt/耐除草剂、抗病毒等等。这里值得提出的是瑞士科学家不久前开发出可加快维生素A合成的转基因水稻,尽管尚未批准为商品化种植,但因其在解决营养不良问题上非常关键而普遍看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首推美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72%。农业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农业转基因技术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世界温饱问题的根本途径。”专家认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要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高质量食品,但目前人类、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和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应用农业转基因技术非常必要,它能大幅度地减少农业占用的自然资源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抗虫转基因棉花已进入产业化,抗病小麦、抗虫玉米等一批转基因作物正等候投放市场;分子育种、作物遗传资源研究、转基因动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良好,为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课后练习题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1.生命现象与人类文明 1.1生物大爆炸 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命现象。由生物组成 2、生物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3、什么是文明。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目前人类文明遇到哪些问题。 1[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 A.臭氧层 B.植物 C.水蒸气 D.肺 2[单选题] 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 A.20亿到30亿年前 B.30亿到35亿年前 C.35亿到38亿年前 D.38亿到40亿年前 3[单选题]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 A.2亿年前 B.3亿年前 C.4亿年前 D.5亿年前 宇宙150亿年,太阳系100亿年,地球46亿年。 1.2生命的起源 1[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 A.2亿年前 B.5亿年前 C.6000万年前 D.400万年前 2[判断题] 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能人→直立人→智人 3[判断题] 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活力论认为生命是一种为物质和超物质的力量。(?) 1.3生命的本质 1[单选题] 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 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 D.蛋白质和核酸 2[单选题] 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 A.碳 B.氧 C.氢 D.硅 3[单选题]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B)。 A.50万亿个 B.100万亿个 C.150万亿个 D.200万亿个 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是硅。(?)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 自恐龙灭绝,人类祖先诞生,人类已经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生活了几百万年,无论它曾是大陆还是海洋,无论它曾为一体还是逐渐分离渐行渐远,人类在这大陆上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人类这一种族不断进化,从听天由命到求神佑明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从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转向主动向大自然索取的质的飞跃。例如风雨雷电——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人类一开始敬畏(帝王,被称为天子,其登基时需要祭天以求当权时风调雨顺),后来了解和利用,最后竟也能由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真正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类社会在这一进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而在人类社会的这一形成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之一,其加快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同时扩展人类的认知;促进人类沟通交流,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现代生物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占据着科研的重要地位。新世纪的到来,人类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既是改造自然,也需尊重自然;既是挑战自我,也是便利生活。总而言之,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但同时也是有利有弊,影响双面的。 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学,开发生物资源,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技术,乃至空间生物技术等领域,将在二十一世纪开发细胞制药厂、细胞计算机、生物太阳能技术等发挥关键作用。【引自百度百科】在古代,人们利用微生物酿造技术和发酵技术为百姓的生活服务。现代生物技术与其在联系之中又有着质的区别,不仅仅只是利用现有的生物,而且是按照人类的意愿和需要创造全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或者改造现有的生物和生物机能。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诸多领域之中,例如医学、农业、环保、信息技术、能源等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被动到主动,现代生物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当代,加快生物技术的研究已经不单是从学术方面单纯地去不断探索实验,而且是人类在生活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困难需要生物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帮助解决。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领域。 首先,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类需要,把不同的生命的基因分子提取出来,在生物体外进行切割搭配,重新连接,然后经过经过一定的途径转入生物体内,并使其中合成的生物信息在生物体内得到明确的表达和复制,从而改变生物的某些特征,或创造出具有新的特性的生物类型,或产生出新的生物产品。【引自《科学技术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运用于生活中的典型。从前,基因虽然能被人类观察推测到,却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可控的,只能去认识它研究它,却无法改变它。后来随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的开展,人类可以通过改造重组基因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例如各类疫苗的研制以及接种疫苗后人类得到对相应疾病的防御能力,许多疾病在抗生素的帮助下也不再是无药可医的绝症,这大大有助于人类健康生活,延长寿命。这就是基因工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当然,基因工程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它也有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从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的克隆技术。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出生意味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通过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以及对这些领域中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人们研究出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得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结论,并对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做一定的展望和预期。 关键词:基因,领域,应用,展望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高新技术。被视为是 21世纪人类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技术,并组织力量追踪和攻关。现代生物技术为什么会引起世界各国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呢?首先,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关键技术,在迎接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五大危机的挑战中将大显身手。其次,生物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畜牧、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生物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是 21 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 1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改良微生物的苗种性能 生物技术已用于啤酒酵母的改造,如将α-乙酰乳酸脱羧酚基因克隆到啤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可降低啤酒双乙酰含量而改善啤酒风味,日本生物技术专家还将霉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中使其能直接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省掉了高温蒸煮工序,可节约60%的能源,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1.2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 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 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 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