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质量机械运动

密度与质量机械运动
密度与质量机械运动

九年级物理质量密度与机械运动习题 2016.3

命题人: 胡述松

一、填空题。(26分)

1、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

2、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 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 。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00m 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200m 处,小汽车 (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若此时小汽车的功率为80kW ,它的牵引力为 N 。以小汽车为参照物,

客车是向 (选填“前”或“后”)运动的。(此路段限定小汽

车最高速度为120km/h )

3、如图所示,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图

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应是__________;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

属丝的总长度是__________cm ;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mm 。

4、如图2—15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 ___,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

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

5、7.9×103kg/m 3= g/cm 3 30m/s= km/h

6、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调节天平时,应先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若指针停在分度

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移动。

7、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 3 ,一块体积是80 cm 3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g, 水的体积是 cm 3 。

8、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 _ ,容器的质量为_ __ 。

9、一个质量为0.25 kg 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 ,则这玻璃瓶

的容积是 m 3。它最多能装 kg 的酒精(酒精的密度p=0.8 ×103kg /m 3)。

10、在如图所示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约为 m 3, 牛奶的质量是_____g ,(ρ牛奶=1.02g/㎝3)

11、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是 ;容积是10L 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 3,则瓶内煤油 的质量是 ,将煤油倒去4Kg 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二、选择题(24分)

1.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3、学习物理需要特别细心,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下列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A、1kg=9.8N

B、1kg/m3=1g/cm3

C、1km/h=3.6m/s

D、1ml=1cm3

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身高约1.5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 5.质量为2.0×106mg的物体可能表示的是()

A.装满的普通热水瓶中的水的质量 B.装满的墨水瓶中墨水的质量

C.一瓶“娃哈哈”果奶的质量 D.一包“康师傅”方便面的质量

6.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被“神六”从地面带人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

7.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8.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体积V

1

和水的总体积V

2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9、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0、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11、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

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6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

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

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

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

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

“>”或“=”)

2、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

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10所示,石块的质量m=。(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

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

11

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

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

1

(2)在量简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

(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

2

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

矿泉水

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简中倒尽,测出的矿泉水密度误差较大.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对步骤(3)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内容:

A .

B .

C. 改进后的密度表达式ρ矿泉水=

四、计算题(8分)

1.“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⑴、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2-20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 ,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⑵、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 g ,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 g ,如果在空瓶盛某种金属碎片若干,使金属与瓶子质量为1 000 g ;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水、金属片三者的总质量为 1409 g 。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最可能是哪种金属。

界面缺陷态密度与衬底电阻率取值对硅异质结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

界面缺陷态密度与衬底电阻率取值 对硅异质结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 周骏1,2, 邸明东2, 孙铁囤3,孙永堂2,汪昊2 (1. 宁波大学理学院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浙江 宁波315211) (2.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江苏 镇江 212013) (3.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13223) 在不同的异质结前界面缺陷态密度(D it1)和异质结背界面缺陷态密度(D it2)条件下,对P 型单 晶硅(c-Si(p))为衬底的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TCO / a–Si: H (n +) / c–Si (p) / a–Si: H (p +) / TCO ) 的衬底电阻率R 与电池性能的关系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衬底电阻率R 的取值不仅决定于异 质结前界面缺陷态,也与异质结背界面缺陷态有关,即前界面缺陷态密度D it1决定衬底电阻率的 最优值R op ,且R op 随着D it1的增大而增大; R>R op 时, 背界面缺陷态密度D it2对衬底电阻率的可取值 范围具有较大影响,D it2越大可取衬底电阻率的范围越小。 关键词:SHJ 太阳能电池;c–Si (p)衬底电阻率;c–Si (p)/(a–Si: H )界面缺陷;AFORS_HET PACC: 7340L, 8630J, 6185 1 引 言 对于以c-Si(p)为衬底的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异质结界面特性对电 池的性能有显著影响[1-2],如衬底电阻率与异质结界面c–Si 耗尽区厚度的关系, 以及由此引起的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变化[3]等。然而,对于c-Si(p)衬底 电阻率与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系,目前研究的还不够深入,长期以来都 是将R =1.0Ω为衬底的最佳电阻率,而将R =1.0~25.0cm 作Ωcm 视为可用的衬底 电阻率[4-5]。最近,文献[6]研究不同前异质结界面缺陷态密度情况下衬底电阻率 与电池性能的关系,指出衬底电阻率最优值R op 的取值将随着前界面缺陷态密度 D it1的降低而减少,突破了人们一直以来认为R =1.0Ωcm 底的最佳电阻率的 观点。但是,文献[6]设计的电池结构有一些缺点,如采用的铝背面场要在高于 800c 的温度下制备,对SHJ 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产生一定限制。此 外,文献[6]对衬底电阻率与背异质结界面缺陷态密度的关系和对电池性能的影 响没有研究。实际上,氢化非晶硅(a–Si:H )和氢化微晶硅(μc-Si:H )因其低温 为衬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0977048)资助课题,浙江省“钱江人才”项目(2007R10015)、宁波市重点实验 室基金项目(2007A22006),江苏大学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和宁波大学王宽成幸福基 金资助课题。 通讯作者:周骏(1958-),男,教授,安徽马鞍山人,主要从事光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制备研究。 E-mail :ejzhou@https://www.360docs.net/doc/2c10787648.html,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及答案Word版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 1.子弹在离人5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前进了几米? 2.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声速为340米/秒)的 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 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1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5cm/s,引爆员点着导火索后,至少以每秒多少m的速度才能跑到600m以外(包括600m)的安全区域? 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76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8cm/s,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以外的安全区?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5.一列长9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所需时间为()秒。 6.一列火车途经两个隧道和一座桥梁,第一个隧道长 600米,火车通过用时18 秒;第二个隧道长 480 米,火车通过用时 15 秒;桥梁长800 米,火车通过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 7.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8.一列火车长200米,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100m长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 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9.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每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10.一列火车长200米,每秒行20米,要经过一座长700米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久? 三大基础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速度=路程÷时间;(3)时间=路程÷速度。 火车过桥问题中,你一定要注意到火车的自身长度,即:总路程=火车车身长度+桥长=火车速度*过桥时间。 下图中,红色部分表示车长,黑色部分表示桥长,注意车头到车头的距离,火车上各个点运动的距离相同。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

计算题 1.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区? 2.(04南宁)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 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4.右表是由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经过一些车站的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列车在下列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 ①攀枝花→成都; ②宝鸡→北京西; ③攀枝花→北京西. 5.甲、乙两车都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的速度大小为20m/s ,乙的速度大小为15m/s. a. 若甲和乙的速度方向都向西,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 b. 若甲的速度方向向西,乙的速度方向向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 6.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s和10.8k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20m,问:乙物体能否追上甲物体,若能,则需要多长时间? 7.A车长为200m,速度是30m/s,B车长300m,速度为20m/s,求两车超车和错车的时间. 8.一队士兵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队伍长1200 m,骑兵通讯员以v2=10m/s的速度从队尾奔向队首传达命令,到达队首后又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求通讯员往返一次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1.<能> 此题有多种解法.可以比较距离、可以比较时间、可以比较速度 2.解:⑴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t=30min=0.5h ⑵轿车从A 地到B地的路程S AB=SA-SB=120km-70km=50km ⑶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用时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式三份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见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5、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2)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速度只做粗略研究,通过公式计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毫无意义;s和t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必须对应同一运动过程 三、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米 (2)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计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找准零刻度线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时间测量

(1)单位:秒 (2)测量工具: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就是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对象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对的,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 两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和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的,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即能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如绳子的拉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都属于弹力 3、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沿力计 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六、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其中,g为常数,大小为9.8N/kg,它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完整)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分类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分类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4.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5.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6.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7.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8.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 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9.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10.某人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全程的1/2,又以 3米/秒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求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11.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江水的水流速度是V2(V1>V2),现该船在A、B两地行驶,求该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12.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0米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中间5米用了1.5秒,最后又用了4.5秒走完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3米/秒,求它在最后4.5秒中的平均速度。 13.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 四.回声问题(时间相同) 14.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5.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16.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 五.声速问题 17.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8.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

机械运动计算题答案

27.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解:(1)因为v=, 所以,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总路程: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v===62.5km/h 答:(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28.一列火车长280m,穿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3520m的大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解:火车穿过隧道走的路程: s=s车+s隧道=280m+2000m=2280m, 火车速度: v===19m/s; 火车经过大桥走的路程: s′=s车+s桥=280m+3520m=3800m, 由v=得火车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t′===200s。 答:火车经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200s。 29.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1)已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速度和时间,v1=8m/s,t1=500s,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1t l=8m/s×500s=400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2000m; 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由v=,得t2===1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运动和力 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共有三大部分:运动、力、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些内容非常切近学生生活,却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矛盾重重,特别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力学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也是物理学的基础,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批判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力图从纵横两个视角、分教材特色和教学建议两个方面对本章内容做如下阐述。 一、教材特色 1、探究课题开放,交流空间广阔。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该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本章的内容选择及编排精确地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按照了解历史——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引发猜想这一科学的思维程序,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感知、体验、操作、观察等方式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对惯性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目标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教科书中除了像这样严谨的探究课题外,还安排了大量的无确定答案的开放性探究课题,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2、重视学生体验,贴近学生生活。 物理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物理实验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能实现的。本章内容的编写大量采用实验操作、自主探究、科学猜想、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尤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过分强调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对所有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陈述都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前沿、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引人学习主题,从学生熟知的事例、体验开始,为学生准备足够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掌握,在掌握中应用。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公式以及全参数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公式以及参数 KT =0.0259ev N c =2.8?1019N v =1.04?1019 SI 材料的禁带宽度为:1.12ev. 硅材料的n i =1.5?1010 Ge 材料的n i =2.4?1013 GaAs 材料的n i =1.8?106 介电弛豫时间函数:瞬间给半导体某一表面增加某种载流子,最终达到电中性的时间,ρ(t )=ρ(0)e ?(t /τd ),其中τd =?σ,最终通过证明这个时间与普通载流子的寿命时间相比十分的短暂,由此就可以证明准电中性的条件。 E F 热平衡状态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E Fi 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重新定义的E Fn 是存在过剩载流子时的准费米能级。 准费米能级:半导体中存在过剩载流子,则半导体就不会处于热平衡状态,费米能级就会发生变化,定义准费米能级。 n 0+?n =n i exp (E Fn ?E Fi kT )p 0+?p =n i exp [?(E Fp ?E Fi )kT ] 用这两组公式求解问题。 通过计算可知,电子的准费米能级高于E Fi ,空穴的准费米能级低于E Fi ,对于多子来讲,由于载流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准费米能级基本靠近热平衡态下的费米能级,但是对于少子来讲,少子浓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费米能级有相对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注入过剩载流子,所以导致各自的准费米能级都靠近各自的价带。

过剩载流子的寿命: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多是单晶材料,单晶材料的电学特性不仅和化学组成相关而且还与原子排列有关系。半导体基本分为两类,元素半导体材料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GaAs主要用于光学器件或者是高速器件。 固体的类型:无定型(个别原子或分子尺度内有序)、单晶(许多原子或分子的尺度上有序)、多晶(整个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周期性),单晶的区域成为晶粒,晶界将各个晶粒分开,并且晶界会导致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衰退。 空间晶格:晶格是指晶体中这种原子的周期性排列,晶胞就是可以复制出整个晶体的一小部分晶体,晶胞的结构可能会有很多种。原胞就是可以通过重复排列形成晶体的最小晶胞。三维晶体中每一个等效的格点都可以采用矢量表示为r=pa?+qb?+sc?,其中矢量a?,b?,c?称为晶格常数。晶体中三种结构,简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原子体密度=每晶胞的原子数每晶胞的体积

机械运动计算题答案

27.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解:(1)因为v=, 所以,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总路程: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v===62.5km/h 答:(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28.一列火车长280m,穿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3520m的大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解:火车穿过隧道走的路程: s=s车+s隧道=280m+2000m=2280m, 火车速度: v===19m/s; 火车经过大桥走的路程: s′=s车+s桥=280m+3520m=3800m, 由v=得火车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t′===200s。 答:火车经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200s。 29.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1)已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速度和时间,v1=8m/s,t1=500s,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1t l=8m/s×500s=400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2000m; 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由v=,得t2===1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测量、运动描述习题 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C.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测量方法错误 D.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 2、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A.分度值是1的米尺 B.分度值是1,长3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长30m的钢卷尺 D.游标长尺 3、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6.2分米B.62厘米C.6.20分米D.620.0毫米4、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 B.火车顺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同 C.烟的喷出口是竖直向上的

D.烟有惯性 5、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 C.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西行驶 D.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彩云B.轻舟C.高山D.两岸 7、(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8、为测量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整个课本的厚度,结果为0.7,然后他翻到课本的最后一页,看到页码为178,他计算得到纸的厚度为:0.72÷178=0.004. (1)他计算中存在的错误是:; (2)正确的计算应当是:. 9、(2005?江西)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s.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

中考系列之运动和力复习 一、机械运动 考点一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①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a 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a 1.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 D.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考点二速度和平均速度 ①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a ②知道速度的概念 a ③知道速度的单位 a ④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c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 ② ③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2)速度 ①计算公式:v=s/t ,变形s= ,t= 。 ②单位:m/s或者km/h,1m/s= km/h 4.下列运动物体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匀速通过拱桥的汽车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C.地球绕太阳匀速转动 D.在空中匀速盘旋的飞机 5.对于公式v=s/t,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反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 C.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 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 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7.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 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 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运动的路程 C. 用电器的电功率 D. 物体所受的压强 【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B不符合题意;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理解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横纵坐标的乘积,再根据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分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匀速下落过程中的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机械能变小,故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故其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是以自己所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学案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学习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 二、机械运动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叫做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 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叫做参照物。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思考问 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作参照物。 四、知识应用 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 五、达标自查 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为参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作为参照物。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分类练习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一.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1.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军队前进的速度 2.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3.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3.某人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全程的1/2,又以3米/秒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求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4.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江水的水流速度是V2(V1>V2),现该船在A、B两地行驶,求该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三.回声问题 1.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3.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初三物理 运动和力 知识点复习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①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 2.参照物: ①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 ②判断方法:看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 ④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 )图像: 2.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①匀速直线运动中: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t s v = 变形v s t =,vt s = 物理量 国际制单位 常用单位 关系 速度(υ) 米每秒(m/s) 千米每时(Km/h) 1m/s=3.6Km/h 路程(s) 米(m) 千米(Km) 1Km=103m 时间(t) 秒(s) 小时(h) 1h=3600s 意义物体在1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②变速运动中: 变速运动的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时间 总路程 (非匀速直线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若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2:→2 1212υυυυυ+= 若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2:→22 1υυυ+= ③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速度约 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指导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指导 【知识总揽】 【基础知识回顾】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如果选择的参照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 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越慢。 (2)速度: ①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②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③公式:v=。 ④单位: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符号是,在交通运输中常用 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其中1 =3.6 。 (3)常见的两种机械运动 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 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变速运动的运 动快慢可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及其测量 ①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②测量 Ⅰ.测量工具: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 确的测量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 Ⅱ.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刻度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零刻度线:刻度尺的最小刻度;b.量程:刻度尺一次 能测出的最大长度;c.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 离。 在测量过程中要做到五会: a.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b.会放:刻度尺要放正,不要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刻度线为“零点”。 c.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d.会读:读数时,除了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 e.会记:记录测量结果应注明单位。 (2)时间及其测量 ①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②停表的使用 计时开始时按动按钮,计时结束时再按动一次按钮。大表盘上的时间加上小表盘的时间即为计时时间。 (3)误差 ①定义: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 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我们称为误差。 ②减小方法: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普遍性: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什么叫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3、什么是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式:v=s/t 3、速度的单位:主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5、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而言,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 那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um )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 2、时间的国际单位:住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 分(min ) 毫秒(ms )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3、误差与错误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 产生原因:测量主体对估读值估读的不准确性;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测量方法等

特点: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2)错误的产生: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数据时粗心。特点: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方法:(1) 、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2)、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3)、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 四、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六、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 3、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几个力叫平衡力。 4、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