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格律

浅说格律
浅说格律

浅说格律的底蕴

——沈立中

近体诗的格律是由人工安排的、字声之间严整而又和谐的结构,具有古代“美学”“哲学”“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底蕴。格律的构造以和谐观念为宗旨,追求并实践了字声与音乐的亲缘关系。了解格律的形成,应当从和谐观念及其特征入手。

和谐观念既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又是一种影响深广的文化美学精神,由古及今,已经深深地内化为人们文化心理结构的一大有机构成。对于和谐的追求,大而至于天道运行,小而至于人体脉络,它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艺术更其如此。

和谐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对立统一”,二是“整体运行”,三是“循环往复”。近体诗的格律,不仅跟这些特征相符,而且可以一一对应,兹分别加以阐述:

一、“对立统一”特征

和谐是经过运动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其形成的先决条件是有“差异”或“对立”的因素存在,它们经过联结交流、互济互节,达到了理想的融合和谐协。对比,古来的论述很多,记载得最早的要数《国语》,其中就有“以他平他谓之和”之说。这里的“平”,既是“调节”“制约”的动态概念,又是“平衡”“协和”的静态概念。“以他平他”的基本意思就是各个有差异或者对立的因素,经过互济互节后达到最终的“和”,也就是“和谐”的目的。据此,“和”这个哲学范畴的命题论述峰起,注释众多,从古到今成了全社会各个领域追求不息的目

标和理想。此中,诗的格律也就应运而生了。究其原委,首先,汉字字声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是先天的物质条件,四声“二元化”后的“平声”“仄声”成了有差别且对立的两种字声,经过人工的排列组合,使之“前有浮声,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谢灵运传论》)运动过程中,变差异为融合,化对立为统一,构建成了和谐的声韵组合,诵读起来,曲折而有序,起伏而顺畅。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格律中运用“平起”“仄起”两种句式,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中都以双平双仄互换为递进方式,称作本句平仄“相间”,其目的就是让这些差异、对立的字声,通过“相变”“互节”的运动,转化矛盾,彼此呼应,局部地实现和谐的审美初衷。由此可知,对立的物质相互交融,可以产生和谐的效果,设若无差异的物质强行组合,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国语·郑语》也曾从反面指出:“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韦昭注释道:“裨,益也。同者,谓若以水益水,水尽乃弃之,无所成也。”这就是说,相同而无差异的因素堆砌叠加,就会走向反面,达不到“和”的目的。具体到字声的组合,如果抛弃“对立统一”的原则,只就同声相从,如“屋北鹿独宿”(全仄)“溪西鸡齐啼”(全平)诵读时就会感到拗口,违背了和谐的审美效果。曾经风行一时的“东风飘来红旗扬”这个句子,尽管寓意丰满,它七个平声连缀,终究失去了曲折起伏的音乐价值。

二、“整体运行”的特征

“和”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和谐状态,或称最佳状态。每个系统内都有各种不同或对立的要素,正是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济、融合互渗,构成了和谐的系统本身,构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机

统一体,所以说大到“天道运行”,小到“六脉调和”都是和谐的整体。为此,和谐观念既注重各要素互济互节的过程,更注重对立归为统一的效果,具有整体性要求的特征。对此,先秦的著述中议论很多,《易经》流传最广,其中的《乾卦·彖传》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亦称“太和”,(“太”,后造字,意为最大)指的是宇宙中最大的和谐,天地间整体的和谐。《礼记》中的《中庸》篇也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有这些,都在突出地强调天地万物的秩序,强调整体的和谐。格律也一样,它不仅注重局部的和谐,而且注重运作律联和整章的和谐。句间平仄“相间”之外,还要求联内平仄“相对”,横向竖向都以差异和对立的字声相互联结、交流,前后上下合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其间有必要指出的是韵的设置,格律规定了隔句句尾押韵,韵字须属同一韵部,为的就是前呼后应,结成整体。例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上句仄收,下句平收,一收一放,宫羽相变,低昂互节。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音相应谓之韵”,理性地说明了格律中平仄组合的原委,只有摆正了“相从”和“相应”的位置,才能取得和谐的整体效应。

三、“循环往复”特征

中国古代整体和谐观的形成,跟以耕种为主的农业社会有很大的关系。农业社会中,人们观察天地四时的推移运行,发现春夏秋冬踪接因依,周流循环是大自然不变的现象和规律,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周流循环,四时得宜,人们的劳作也就与之相适,春播、夏耨、

秋收、冬藏,循环往复,年年如此,年年和谐。这种天地万物的秩序是固定的,也是人们所企盼的,所以,其整体和谐观中也就必然具有循环论的性质。古老的《乐记》中有一段类似的表述:“……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乐记》是谈音乐的,认为理想的音乐当如“四气之和”,有变化,有回旋,和谐有序,这又从另一方面提示了整体的和谐观中,包含着循环的特征,即周流回旋,始终相生,循环往复。这是一种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它同样渗透到的格律之中。这里列出一个格律的模式,用以揭示循环往复的具体样式:

A

B

b.仄仄平平平仄仄

a.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一首平起式绝句的格律模式,本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已是定制,惟联间平仄“相粘”需要仔细辨析。模式中,AB为一联,ba为一联。联间“相粘”指的是第二句与第三句即B与b的关系。图例可以看出,B、b相比,位于节奏点上的二、四、六字完全相同,这种复次重合叫作“相粘”。由于它在末字稍加改变,便造成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新句式(b),根据“相对”原则,它必然同时又相应地再造了一个新的律联(b a),前后两联,因相粘而结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节段”或一个“单元”。需要说明的是,“b句”是从“B句”脱胎而来的,姑且用小写的“b”来表示。仔细观察,可以发现“A句”和“a句”也有这样的亲缘关系,预示着又一个“相粘”的关系。诗句如欲继续下去,完全可以用同样复次重合的相粘方

式再造新句,再造新联,而且可以循环不息。故而有人把“相间”“相对”“相粘”的字声组合,说成是“横”“竖”“圆”的结构形式。“相粘”的作用在于有规律地增加句式,延伸格律,它不仅丰富了声律的内部结构,还使得所有的平仄统统处于对立而又呼应的关系之中,局部和全体和谐一致。翻检历史,诗经四句为一章,乐府四句为一解,苏州人干脆把民歌叫成四句头山歌。可见传统上一直把四句作为诗的一个节段或一个单元,写诗的人也常常以两联四句去构思和运作,“相粘”的法则正好适应了这个需要。就“相粘”的方法而论,诗组成六句或十句也是可以的,唐朝还真有人创作所谓的“三韵小律”,但毕竟割裂了四句为章的传统,非但无人响应,其作品也未能传播,而只有绝句和律诗因恪守四句为节段的传统而流传至今。

综上,格律艺术是由物质和社会审美两个方面相结合而形成的。汉字的四声特点是其物质属性,古今一脉的和谐观念是社会的审美理想,物质性适应了社会的审美要求,才有了格律,才有了诗歌艺术。

注:格律与音乐的关系,另以《“合乐”与“可诵”说略》专文讨论。

诗词格律十讲

诗词格律十讲 第一讲诗韵和平仄 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人所谓“吟”,跟今天所谓朗诵差不多。因此,诗和声律就发生及其密切的关系。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其中尤以平仄的规则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现在先请大家读几首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是三首五言绝句。在这些诗里,逢双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臵上,一般是放在句尾。韵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例如《登鹳雀楼》,“流”字读liú,“楼”读lóu,都是收音于ou 的;《相思》,“枝”字读zhī,思字读sī,都是收音于i 的。这就显得非常和谐了。

有时候,依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去读并不和谐,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音有了发展。例如《江南曲》,“期”字读qí,“儿”字读ér,很不和谐,但是如果依照上海话的白话音来读“儿”字,就十分和谐了,因为上海白话“儿”字念n í,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的古音。 至于讲到平仄规则,就必须先说明什么是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以外,共余三声都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大约是比较长的音,而且是一个平调,不升也不降;其余三声大约是比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平仄的对立。诗人们利用这种对立来造成诗的节奏美。 上面所引的三首五言绝句是依照同一个平仄格式写成的。每首只有二十个字,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字外带圈表示可平可仄,字外带框的表示押韵,下同。)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声好办,只要把阴平和阳平同等看就是了。入声归入上声、去声的也都好办,反正上、去两声也都是仄声。唯有归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就非查字典不可(可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音字典》)。大概平仄格式上标明仄声而普通话读平声的

词牌格律大全(中)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中) 踏莎行,词牌名 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张孝祥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蝶恋花,词牌名 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剪梅,词牌名 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词牌名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古诗格律大全

格律大全五律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规则-----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例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例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例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规则----- 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例子--(李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消愁斗几千 五绝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规则-----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例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例子--(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例子--(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桂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常用词牌格律·小令

【常用词牌格律】(小令) --------------------------------- 一、本谱依词调长短分类,58字及以下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本谱收录小令110种,中调70种,长调120种,凡300调。各类各调按字数多少排序。 二、本谱注重实用,所收各调均选一体,不列变格。常用变化在词谱中作简要说明。 三、本谱为简明词谱,谱表中左列词律,右列例作,供使用者对照参考。四、为本谱谱表以“□”表示平声,“◇”表示仄声,“⊙”表示可平可仄,“■”表示平韵,“◆”表示仄韵。 五、谱中所指可平可仄,除专有名词等特殊情况外,应遵循如下规律:1、⊙◇⊙□或⊙□⊙◇,前⊙用了平声则后⊙可以不论;如果前⊙用了仄声,则后⊙须用平声,以求音调和谐。2、⊙⊙⊙⊙,表示可以□□◇◇或◇◇□□,也可以⊙◇⊙□或⊙□⊙◇,灵活掌握,但不可连平或连仄。六、本谱断句力依常例,参照多谱,尽量注明可以灵活断句之处,以供参考。一般注明平仄换韵体与平仄叶韵体,换韵应为不同韵部,叶韵必须同韵部,如词谱未注明,可参照例作用韵。 七、本谱本《钦定词谱》,同时参考《白香词谱》、王力《诗词格律》、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李新魁《实用诗词格律辞典》、赵仲才《诗词写作概论》、吴藕汀《词调名辞典》等资料,并广泛对照历代名家名作勘定。 ----------------------------------------------------------------- 1【十六字令】又名归字谣、苍梧谣。单调16字,四句三平韵。■。⊙◇□□⊙◇■。□□◇,⊙◇◇□■。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宋·蔡伸 1

宋词词牌格律(整理版)

目录 3页:菩萨蛮、绮罗香、千秋岁 4页:沁园春、清平乐、青玉案 5页:高阳台(庆春泽)、鹊桥仙、人月圆、如梦令、阮郎归 6页:瑞鹤仙(格二)、生查子、声声慢、十六字令、疏影 7页:双双燕、水调歌头、水龙吟、苏幕遮、诉衷情 8页:琐窗寒、踏莎行、摊破浣溪沙、桃源忆故人、天仙子、望海潮、误佳期 9页:西江月、惜分飞、喜迁莺、相见欢、潇湘神、潇湘夜雨 10页:眼儿媚、瑶台聚八仙、谒金门、一斛珠、一翦梅 11页:忆江南、忆秦娥(有平韵)、忆王孙、永遇乐、渔歌子 12页:渔家傲、虞美人、雨淋铃、雨霖铃、玉漏迟、御街行 13页:昭君怨、鹧鸪天、昼夜乐、烛影摇红(格二)、祝英台近 14页:醉花阴、醉太平、暗香、薄幸 15页:卜算子、采桑子、长相思、春风袅娜、捣练子、点绛唇 16页:调笑令、蝶恋花、东风第一枝、洞仙歌、多丽、夺锦标 17页:风入松、凤凰台上忆吹箫、感皇恩、更漏子、桂枝香 18页:过秦楼、好事近、河传、河满子、贺圣朝、贺新郎 19页:画堂春、换巢鸾凤、浣溪沙、木兰花 20页:江南春、解佩令、解语花、锦缠道、荆州亭 21页:酒泉子、浪淘沙(双小令格)、离亭燕、临江仙、柳梢青 22页:满江红、满庭芳、摸鱼儿、陌上花

23页:蓦山溪、南歌子(双)、南浦、南乡子、念奴娇 24页:江城子(单、可双)、玉蝴蝶、巫山一段云、三字令、朝中措25页:太常引、少年游、小重山、唐多令、破阵子、喝火令 26页:行香子、金人捧露盘、八六子、雪梅香、汉宫春 27页:八声甘州、扬州慢、锦堂春慢、寿楼春、忆旧游 28页:夜飞鹊、六州歌头、归自谣、醉花间、霜天晓角 29页:伤春怨、忆少年、望江东、夜游宫、钗头凤、淡黄柳 30页:酷相思、青玉案、粉蝶儿、惜红衣、法曲献仙音、天香 31页:黄莺儿、剑器近、醉蓬莱、长亭怨慢、燕山亭(宴山亭)、绕佛阁 32页:绛都春、翠楼吟、霓裳中序第一、石州慢、宴清都 33页:齐天乐、眉妩(妩)又名'百宜娇'、二郎神、拜星月慢 34页:西河、西吴曲、望远行、兰陵王、六丑、夜半乐 35页:宝鼎现、莺啼序、南乡子、蕃女怨 36页:忆馀杭、河渎神、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哨徧 37页:戚氏、荷叶杯、定西番、上行杯、定风波 38页:最高楼、思帝乡 依声填词(按谱填词、按箫填词或按曲调填词)、依句填词、依数填词 五言领格上一下四,八言领格上一下七,九言领格上二下七。领格字宜用去声。 符号:○平声●仄声◎本平可仄⊙本仄可平△平韵▲仄韵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词的格律特征与词牌名

词的格律特征与词牌 1 一﹒词的格律特征 二﹒词牌的来源及作用 三﹒常用词牌的名称意义 四﹒常用词牌风格特点和习惯用法 2 一、词的格律特征 词调:指填词的格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和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 词律:指文词的格律,词的种类繁多,按照篇幅的长短,大致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填词须依照固定的格律和要求,称为词律。 词韵:词韵,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在词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处的运用情况。 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3 (一)词调 词最初是配乐而作的,有自己的乐谱,这种乐谱就是词调。作词时必须依据一定的词调,按照词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填写,以求协音合律,便于歌唱,所以写词叫做填词,又叫“倚声”。词调同宫调有密切关系,每个词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词调创制,必须依据所属的宫调来定律,填词也必须依据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宫调。 4 宫调 宫调是由七声和十二律构成。宫调由七声十二律构成,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其中任何一声都可以构成一种调式。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称“调”,合称“宫调”。乐音的音高标准称“律”,分六律(阳律):黄钟、太簇、姑冼、蕤宝、夷则、亡射;六吕(阴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八十四宫调。 5 词调主要分令,引、近、慢四类。在宋时称为小曲或小唱,以与大曲相对而言。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还是由于音乐节奏的不同,曲调来源的不同。 令 令又称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词曲称今,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歌令一岙调短字少,因此,小调短曲也可概称为令。但有些小调并非小令。《渔家傲》一般为令曲,实则为引曲。小令通常是在58——79字。 引 引本是古乐的一种名称。引者,导引也。在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词调中的引曲,个别来自杂曲,多为自大曲。以引为名的词调约四十个,字数在76-140字之间。一般比小令要长。

诗词平仄格律及常见诗病(精校版)

诗歌平仄格律及常见诗病(精校版) 一、五绝平仄 1.五绝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 五绝仄起,首句入韵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哥舒歌》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3.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听筝》李瑞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4.五绝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闺人赠远》王涯 花明绮陌春 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二、五律平仄 1.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3.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另一式:首句可改为平平仄仄平 2.五律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例:《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五律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风雨》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诗词格律大全

诗词格律大全 目录 (一)概述 (二)平仄 (01)关于近体诗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03)“对”和“粘”的规则 (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 (05)五言律诗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07)格式以外的规则 第一、“一三五不论” 第二、“孤平拗救” 第三、“三四字互救” 第四、“对句相救” (08)简便的公式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10)小律和排律 (三)对仗 (01)律诗的结构 (02)对仗的基本含义 (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04)工对的追求 (05)宽对的必要 (06)“合掌”之忌 (四)诗韵 ………………………………… (01)关于押韵 (02)诗韵和新韵 (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04)关于平水韵 (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06)关于邻韵 (07)关于诗韵改革 (五)关于词 (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 (02)词的平仄 (03)词的句子长短 (04)词的对仗 (05)词的押韵 (06)词韵

(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 (一)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诗词格律的本质——八卦演化

诗词格律的本质——八卦演化 前人研究诗词格律之规律,大多从平仄的马蹄韵规律中挖掘出些门道,而对这种非本质性规律,难以让人满足。诗词对仗的学问,本就是阴阳二元论的演化。而对仗又分这两种,文字对仗和音律对仗,文字对仗只在某些特殊的整体对仗句式中能显现二元论的机理,而音律对仗比较直观,上下联可以完全作为二元论的对立存在,甚至绝句中2,3句也彼此有对仗之联系。然而大多时候,这种规律不将其分解为数学或图像模型时,仍旧难以准确把握。故此,我尝试将诗词格律的平仄规律以数,图方式加以演示,以求研讨和发现某些规律。现以最简单的五绝入手,相信七绝或者律诗的本质和规律也是同样。 我们首先将四种五绝的格律,按照句子顺序连接成一条。▲代表仄声,○代表平声。如下所示: 1 仄起入韵:▲▲▲○○/○○▲▲○/○○○▲▲/▲▲▲○○ 2 平起入韵:○○▲▲○/▲▲▲○○/▲▲○○▲/○○▲▲○ 3 仄起不入:▲▲○○▲/○○▲▲○/○○○▲▲/▲▲▲○○ 4 平起不入:○○○▲▲/▲▲▲○○/▲▲○○▲/○○▲▲○ 仔细观察以上平仄规律,可以找到一些规律: 发现1:入韵与不入韵的区别,只在“段落一”(即首句)发生变化 仄起变化:首段3,5格(字)的平仄互换 平起变化:同上 发现2:平起与仄起的区别,是每个段落均发生变化 入韵变化:每段3,5格平仄不变,其余位置平仄互换 不入韵变化:同上 发现3:仄起入韵的3,4段平仄与平起不入韵1,2段平仄相同 平起入韵的3,4段平仄与仄起不入韵1,2段平仄相同 也就是说仄起与平起之格律有互为收尾的现象,这说明绝句的格律有衔接性 发现4:将这16段格律仔细分辨,实际只有4种形式,也就是 1型▲▲▲○○ -1型▲▲○○▲ 0型○○▲▲○ -0型○○○▲▲ -1型可以看做1型的变形,即3,5格平仄互换(即相反) -0型可以看做0型的变形,同上。 由此我们联想到,其实五绝的基本格律形式(以段落为单位)可归纳为2种形式,即1型和0型,而-1型与-0型是其演变而得。让人联想到二进制,进而联想到太极生两仪,两仪

常用词牌名和格律

渔家傲 上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例词 范仲淹〔北宋〕《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沁园春 格律对照词: 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五言律诗大全100首_诗词

五言律诗大全100首_诗词 五言律诗大全100首_诗词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2、《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3、《暮秋山行》唐·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14、《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6、《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7、《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18、《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20、《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1、《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22、《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23、《马诗》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24、《马诗》唐·李贺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25、《风》唐·李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6、《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7、《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8、《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9、《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0、《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31、《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3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3、《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4、《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5、《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6、《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词牌平仄表

词牌格律平仄表 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词牌录 1.菩萨蛮 ⊙○⊙●○○▲,⊙○⊙●○○▲。⊙●⊙○△,⊙○○●△。 ⊙○○●▲,⊙●⊙○▲。⊙●●○△,⊙○⊙●△。 2.绮罗香 ●●○○,○○●●,⊙●●○○▲。⊙●○○,⊙●●○○▲。●⊙⊙,⊙●○○,●⊙●,⊙○○▲。●○○,●●○○,⊙○⊙●●○▲。 ○○○●●▲。○●○○⊙●,⊙○○▲。⊙●○○,⊙●●○○▲。●⊙⊙,⊙●○○,●⊙●,⊙○○▲。●○○,●●○○,●○○●▲。

3.千秋岁 ⊙○⊙▲,⊙●○○▲。⊙●●,○○▲。⊙○○●●,⊙●○○▲。○⊙●,⊙○⊙●○○▲。 ⊙●○○▲,⊙●○○▲。⊙●●,○○▲。⊙○○●●,⊙●○○▲。○⊙●,⊙○⊙●○○▲。 4.沁园春 ⊙●○○,●●○○,⊙●⊙△。●⊙○⊙●,⊙○⊙●,⊙○⊙●,⊙●○△。⊙●○○,⊙○⊙●,⊙●○○⊙●△。○○●,⊙○○●●,●●○△。 ○○●●○△,●⊙●○○⊙●△。●⊙○⊙●,⊙○⊙●,⊙○⊙●,⊙●○△。⊙●○○,⊙○⊙●,⊙●○○⊙●△。○○●,●○○●●,⊙●○△。 5.清平乐 ○○⊙▲,⊙●○○▲。⊙●⊙○○⊙▲,⊙●⊙○⊙▲。

⊙○⊙●○△,⊙○⊙●○△。⊙●⊙○⊙●,⊙○⊙●○△。 6. 青玉案 ⊙○⊙●○○▲,●⊙●○○▲。⊙●⊙○○●▲。●○○●,●○○▲。⊙●○○▲。 ⊙○⊙●○○▲,⊙●○○●○▲。⊙●⊙○○●▲。●○○●,●○○▲。⊙●○○▲。 7.高阳台(庆春泽) ⊙●○○,○○●●,⊙○⊙●○△。⊙●○○,⊙○⊙●○△。⊙○⊙●○○●,●○○、⊙●○△。●○△,⊙●○○,⊙●○△。 ○○●●○○●,●○○⊙●,⊙●○△。⊙●○○,⊙○⊙●○△。⊙○⊙●○○●, ●○○、⊙●○△。●○△,⊙●○○,⊙●○△。 8.鹊桥仙

词牌格律大全

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词牌录 1.菩萨蛮 ⊙○⊙●○○▲,⊙○⊙●○○▲。⊙●⊙○△,⊙○○●△。 ⊙○○●▲,⊙●⊙○▲。⊙●●○△,⊙○⊙●△。 2.绮罗香 ●●○○,○○●●,⊙●●○○▲。⊙●○○,⊙●●○○▲。●⊙⊙,⊙●○○,●⊙●,⊙○○▲。●○○,●●○○,⊙○⊙●●○▲。 ○○○●●▲。○●○○⊙●,⊙○○▲。⊙●○○,⊙●●○○▲。●⊙⊙,⊙●○○,●⊙●,⊙○○▲。●○○,●●○○,●○○●▲。 3.千秋岁 ⊙○⊙▲,⊙●○○▲。⊙●●,○○▲。⊙○○●●,⊙●○○▲。○⊙●,⊙○⊙●○○▲。 ⊙●○○▲,⊙●○○▲。⊙●●,○○▲。⊙○○●●,⊙●○○▲。○⊙●,⊙○⊙●○○▲。 4.沁园春 ⊙●○○,●●○○,⊙●⊙△。●⊙○⊙●,⊙○⊙●,⊙○⊙●,⊙●○△。⊙●○○,⊙○⊙●,⊙●○○⊙●△。○○●,⊙○○●●,●●○△。 ○○●●○△,●⊙●○○⊙●△。●⊙○⊙●,⊙○⊙●,⊙○⊙●,⊙●○△。⊙●○○,⊙○⊙●,⊙●○○⊙●△。○○●,●○○●●,⊙●○△。 5.清平乐 ○○⊙▲,⊙●○○▲。⊙●⊙○○⊙▲,⊙●⊙○⊙▲。 ⊙○⊙●○△,⊙○⊙●○△。⊙●⊙○⊙●,⊙○⊙●○△。 6.清玉案 ⊙○⊙●○○▲,●⊙●○○▲。⊙●⊙○○●▲。●○○●,●○○▲。⊙●○○▲。 ⊙○⊙●○○▲,⊙●○○●○▲。⊙●⊙○○●▲。●○○●,●○○▲。⊙●○○▲。 7.高阳台(庆春泽) ⊙●○○,○○●●,⊙○⊙●○△。⊙●○○,⊙○⊙●○△。⊙○⊙●○○●,

●○○、⊙●○△。●○△,⊙●○○,⊙●○△。 ○○●●○○●,●○○⊙●,⊙●○△。⊙●○○,⊙○⊙●○△。⊙○⊙●○○●, ●○○、⊙●○△。●○△,⊙●○○,⊙●○△。 8.鹊桥仙 ⊙○⊙●,⊙○⊙●,⊙●⊙○⊙▲。○⊙●●○○,●⊙●、○○⊙▲。 ⊙○⊙●,⊙○⊙●。⊙●⊙○⊙▲。⊙○⊙●●○○,●⊙●、○○⊙▲。 9.人月圆 ⊙○⊙●○○●,⊙●●○△。⊙○⊙●,○○●●,⊙●○△。 ⊙○⊙●,○○⊙●,⊙●○△。⊙○⊙●,○○●●,⊙●○△。 10.如梦令 ⊙●⊙○⊙▲,⊙●⊙○⊙▲。⊙●●○○,⊙●⊙○⊙▲。 ○▲,○▲(叠),⊙●⊙○⊙▲。 11.阮郎归 ⊙○⊙●●○△,⊙○○●△。⊙○⊙●●○△,●○○●△。 ○●●,●○○,⊙○○●△。⊙○⊙●●○△,●○○●△。 12.瑞鹤仙(格二) ⊙○○●▲。●⊙●○○,⊙○○▲。○○●○▲。●○○○●,⊙○○▲。○○●▲,●⊙●、○○●▲。●○○、⊙●○○,⊙●●○○▲。 ○▲。⊙○○●,●●○○,●○○▲。⊙○⊙▲,○○●●○▲。●●○○●●,○●○○●▲。●○○、●●○○,●○●▲。 13.生查子 ⊙○○●○,⊙●○○▲。⊙●●○○,⊙●○○▲。 ⊙○○●○,⊙●○○▲。⊙●●○○,⊙●○○▲。 14.声声慢 ○○●●,●●○○,○○●●○▲。⊙●⊙○⊙●,⊙○○▲。○○●○⊙●,●●○、●○○▲。●●●,●○○,⊙●⊙○⊙▲。 ⊙●⊙○⊙▲,○●●,⊙⊙●○⊙▲。●●○○,⊙●⊙○⊙▲。○○●○⊙●,●○○、●○○▲。●●●,●●●○●●▲。 15.十六字令 △。●○○●●△。○○●,⊙●●○△。 16.疏影 ○○●▲,●○○●●,⊙●○▲。⊙●○○,⊙●○○,⊙⊙●⊙○▲。

七言律诗大全首

七言律诗大全500首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逢人京师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寄语报平安。山房春事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二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虢亭送别李判官得秋字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尤似汉时秋。

赴北庭度陇思家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亦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玉关寄长安李主薄岑参 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纸书。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出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凉州词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从军行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已亥岁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凉州词无名氏 朔雨吹叶雁门秋,万里尘烟昏戌楼。征马长思青海上,胡笳夜听陇山头。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过金陵包佶

词牌格律谱表

【忆江南】 双调为例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单调的就是一段就行了 【浪淘沙】 1 七言绝句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2(双调小令)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3 (商调慢曲)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生查子】仄韵 格式1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格式2 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格式3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 【阮郎归】 中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中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西江月】平仄韵通叶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常用词牌名

早期的词调、词牌,和所表达的内容是比较一致的,但后来词牌渐渐只是代表词调,也就是说词牌只表示词的长短节奏、音乐声韵形式,与内容关系渐远。但这并不是说,不管写什内容,都可以任意选用词调。 其实哪些词调,适合于抒发表达哪方面的情感,还是有一个较为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满江红》、《沁园春》、《六州歌头》等词调,就比较适宜表达激昂慷慨的情感,像岳飞的《满江红》、刘过的《沁园春》、贺铸的《六州歌头》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而像《满庭芳》、《一剪梅》等词调,就比较适合表现细腻伤惋的情思。所以选用词调,不要太随意,尤其不能望文生义。如有人填《贺新郎》词去恭喜别人新婚,用《千秋岁》词去祝贺老人的生日,懂词的人一看就会好笑。因《贺新郎》多用以抒写苍凉慷慨之情,《千秋岁》则多写忧郁悲伤的情绪。又如史达祖的《寿楼春》词,只看词牌名,会以为是喜庆的词,但实际是抒发悼亡情感,声情低抑,全作凄音。假如用来填贺寿词,那就大误了。 1.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激楚。 《釵头凤》声情凄紧。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 《西吴曲》苍凉激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菩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春伤别,情急调苦。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情调。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激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情调。 《忆旧游》、《高阳台》忧婉凄抑。 《阮郎归》情急凄苦,凄婉欲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情调。 《忆旧游》、《扬州慢》、《高阳台》音调缠绵,适宜表达凄抑情调。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寿楼春》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 《千秋岁》凄凉幽怨、声情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情,绝不能祝寿喜庆。 《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2.缠绵婉转类: 《洞仙歌》音节舒徐。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 《鹊桥仙》多用于男女相会。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

诗词韵律表

平水韵部 上平一东 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 上平二冬 冬农宗钟龙舂松冲容蓉庸封胸雍浓重从逢缝踪茸峰锋烽蛩慵恭供淙侬松凶墉镛佣溶邛共憧喁邕壅纵龚枞脓淞匈汹禺蚣榕彤 上平三江

江扛窗邦缸降双庞逄腔撞幢桩淙豇 上平四支 支枝移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麋螭麾墀弥慈遗肌脂雌披嬉尸狸炊篱兹差疲茨卑亏蕤陲骑曦歧岐谁斯私窥熙欺疵赀笞羁彝颐资糜饥衰锥姨楣夔涯伊蓍追 上平四支 缁箕椎罴篪萎匙脾坻嶷治骊尸綦怡尼漪累牺饴而鸱推縻璃祁绥逵羲羸肢骐訾狮奇嗤咨堕其睢漓蠡噫馗辎胝鳍蛇陴淇淄丽筛厮氏痍貔比僖贻祺嘻鹂瓷琦嵋怩熹孜台蚩罹魑丕琪耆衰惟剂提禧居栀戏畸椅磁痿离佳虽仔寅委崎隋逶倭黎犁郦 上平五微 微薇晖徽挥韦围帏违霏菲妃绯飞非扉肥腓威畿机几讥矶稀希衣依沂巍归诽痱欷葳颀圻

上平六鱼 鱼渔初书舒居裾车渠余予誉舆胥狙锄疏蔬梳虚嘘徐猪闾庐驴诸除储如墟与畲疽苴于茹蛆且沮祛蜍榈淤好雎纾躇趄滁屠据匹咀衙涂虑 上平七虞 梧吴租卢鲈苏酥乌枯都铺禺诬竽吁瞿劬需俞逾觎揄萸臾渝岖镂娄夫孚桴俘迂姝拘摹糊鸪沽呱蛄驽逋舻垆徂孥泸栌嚅蚨诹扶母毋芙喁颅轳句邾洙麸机膜瓠恶芋呕驺喻枸侏龉葫懦帑拊 上平八齐 齐蛴脐黎犁梨黧妻萋凄堤低氐诋题提荑缔折篦鸡稽兮奚嵇蹊倪霓西栖犀嘶撕梯鼙批挤迷泥溪圭闺睽奎携畦骊鹂儿 上平九佳

佳街鞋牌柴钗差涯阶偕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娲蜗娃哇皆喈揩蛙楷槐俳 上平十灰 灰恢魁隈回徊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嵬推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胎孩虺崔裴培坏垓陔徕皑傀崃诙煨桅唉颏能茴酶偎隗咳 上平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薪晨辰臣人仁神亲申伸绅身宾滨邻鳞麟珍尘陈春津秦频苹颦银垠筠巾民珉缗贫淳醇纯唇伦纶轮沦匀旬巡驯钧均臻榛姻寅彬鹑皴遵循振甄岷谆椿询恂峋 莘堙屯呻粼磷辚濒闽豳逡填狺泯洵溱夤荀竣娠纫鄞抡畛嶙斌氤 上平十二文 文闻纹云氛分纷芬焚坟群裙君军勤斤筋勋薰曛熏荤耘芸汾氲员欣芹

词牌格律大全(下)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下) 忆秦娥,词牌名 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清平乐,词牌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南歌子,词牌名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