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推演回归经济解释_张五常文集读后感之一_于洋

从理论推演回归经济解释_张五常文集读后感之一_于洋

67

证券导刊●周刊

理念

投资随笔

方”。

中国的经济制度读后感范文工作范文

《中国的经济制度》读后感范文 20XX年7月18日,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时年98岁的科斯,在芝加哥大学举办“中国经济改革研讨会议”,邀请张五常写一篇开场论文,发言时长2个小时。时年72 岁的张五常,20XX年接到任务,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这篇《中国经济制度》,作为他学术生涯的封笔之作。 “多年来我担心思考能力走下坡路自己不知道,写出令人尴尬的学术分析。一些老了的朋友遇到这样的不幸。就算自己得天独厚,跟大自然斗法是斗不过的。《中国》一文是得意之作,向前看,这样水平的学术文章自己无法重复,再向前走,下坡必然,就此终结,仰天大笑,不亦潇洒乎” 科斯以研究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著称于世,张五常上世纪70年代末,受科斯关注中国经济改革的鼓励,回香港大学任教,从此成为中美经济理论沟通的桥梁。其学术以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权经济学为主要方向,以基础价格理论解释世事,纵横天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张五常说:“如果来说这其中的问题,我可以在一周之内写出一本书;但是,如果来解释中国这些年到底作对了什么?才有这样一个经济奇迹,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因此年30

《中国经济制度》,是他在近距离观察中国改革开放 后,集中解释中国究竟作对了什么的学术终结之作。 他在该书中“放弃自己多年来用惯了的产权分析,转用以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而交易费用则变为约束竞争的费用了。”因为他意识到“中国经济制度是一连串的承包合约的组合——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是一个庞大的合约组织。”因此有了第三节《合约的一般概念》,这是他在制度经济学上的原创思想。 这里介绍的合约概念是广泛的,“一个国家的*法是合约,私有产权、等级排列、法例管制、风俗宗教,等等,都是不同的合约安排。”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模式是以等级排列为主要的合 约约束,这是在“资产本身没有权利界定的情况下,需要有这种排列界定来减低在竞争下的租值消散。”解释中国三十年来发展的重心,“是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有一种转移:要从以等级权利的制度转到以资产界定权利的制度,或者说要从一种合约安排转到另一种合约安排来约束竞争。”“没有经过流血的革命而做到这种合约转移,可以视为奇迹,而成功的关键,是中国用上一种刚好坐在上述两种合约之间的另一种合约,后者称为承包责任制。真正的奇迹可不是他们做到这重要的合约转移,而是他们达到的一种前所未见的经济制度。”

马克_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郭钰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经济学方法论》一书围绕“经济解释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也就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的确切关系是什么,这是本书最吸引我们的问题。全书大致分为四大板块:望而却步的科学哲学、从波普到新的异端、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以及最后的结论部分。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并剖析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不同学者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观点以及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的关系。文风简洁大气,逻辑思路非常严明。 作为一名研究生,广泛的深入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我们了解、掌握经济学知识、进行经济研究及创新非常重要。本书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观点、方法,同时也对我的研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我想着重谈两点关于本书的见解:一是关于证伪主义的思考;二是关于本书的结论以及对我研究写作的启示。 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是证伪主义方法论的捍卫者,证伪主义思想成为贯穿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的中心论点。甚至可以说他确定了上世纪80年代方法论研究的大部分议程,把波普尔证伪主义推向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者议论中心。所谓证伪主义,是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之所以吸引经济学的运用,契合经济学这门学科方法论上的要求,原因在于证伪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容易接受的方法论规则,这种较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论规则对于经济学家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然而经济学中的问题不同于研究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它牵涉的因素比较多,影响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包含个人的主观因素。因此将证伪主义引入到经济学理论当中难免有些局限之处。 1、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的困难首先来自奎因—杜恒的“不确定性”问题。该理论认为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总是在孤立中被检验。经济学中“不确定性”例子比比皆是,经济学中简化人类行为的复杂性的假设,如“商品的多样性”等限制条件的非现实性;收益递减在逻辑上的不可证伪性;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完全性假设,在逻辑上可证伪但在实践上的不可证伪。 2、证伪主义方法论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在于主流经济学家没有严格执行证伪主义标准,只会保护理论免于受证伪,采取防卫性的方法调整理论的假设或使用范围。现代经济学家把波普主义描述为难以吞咽的烈药,因为一旦证伪主义被严格的应用到经济学论证当中,许多经济学理论将无法存活,最后的结果就是防卫性保护。波普尔给予经济学家在众多理论中提出建议:选择那些最可证伪的命题,并试图去证伪它,如果该命题没有通过检验,就抛弃它。显然波普尔本人也在逃避这一点。 3、证伪主义方法论过于武断,即一次证伪成功便将该理论抛弃。如果将一种理论引入到时间序列当中,我们无法轻易地因为一次证伪而将它全盘抛弃,因为当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 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 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 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 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 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

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 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 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 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 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 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 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 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 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

信息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 在经济学研究中,有两种趋势。一种是规范研究,另一种是实证研究。前者以某种“规范”为依据,给出一种标准,然后再指出应该怎么做;后者则以现实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为依据,解释事情为什么会像现在这样。 张五常反对“规范”研究,赞赏“实证”研究。他认为有些“规范”纯粹是空中楼阁,从来没有得到过验证,怎么可以以此为依据呢?他有一句名言,“有些经济学家总喜欢研究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经济解释”这四个字,涵义就是用经济学思维解释实际中发生的事情,代表了实证研究。与它相对应的名词应该就是“经济规范”了。在过去,大多数经济学家往往根据应该是什么来分析,这是一种旨在提供政策建议的规范方法。但是,近年来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许多经济学家现在开始解释事情为什么像现在这样,这是一种立足与推导和检验假说的实证方法。 实证研究的典型方法是,首先找出大多数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然后寻找原因。但是,有时候某些行为主体就是在胡作非为,这时就不是解释的问题了,而是要直接指出不可以这样做。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府身上,一个直接原因是市场机制对政治权利不起作用。 张五常在解释产权理论的应用时,说私有产权可以解释历史发展。 私有财产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前提。现在快速增长的每一个国家都主要是把经济建立在私有企业制度之上。就是说,大多数生产性资源都归私人所有,不受政府行为的干预。这一点曾经是偶然的现象。但亚洲的经验却证实了一个铁的规律:在整个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在不存在较为明确的定义和执行的私有产权结构的情况下取得了重要的增长。反过来说则是,在明确定义和私有产权支配着大多数重要资源时,没有一个经济没有增长。我们无论是回顾欧洲的罗马帝国还是回顾中国的清朝,都找不到这一规则的例外。当私有产权被压制时,经济就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结果是增长受阻。换言之,广义的交易成本虽然在私有产权及相关的自由企业制度也非常之高,但仍然比在人类已知的任何其他制度下要低得多。 张先生他更相信交易的作用,按张先生的说法交易是可以做到互利的,这样更符合“自私前提”。而这里的“自私前提”实际上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定之一,即“理性的经济人”假定。“自私”在这里只不过是通俗的说法,也许是为了便于理解,张先生在文中一直沿用“自私”的说法,而未用“理性的经济人”的提法。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张先生仍然坚持认为“自私”是人类的本质,也许哲学家们并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但传统的经济学离开了“自私”前提的确是寸不难行的。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经济学应该避开哲学上人类本质的讨论,而使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较为合理。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人类本质“自私”的假定前提,那么我们当然会追问人类行为的外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张先生在《经济解释》中用“缺乏”一词来说明这个问题。既然市场上的物品是“缺乏”的,那么我们想拥有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张先生认为这个代价的高低就应当用市场价格的高低来衡量,而应排除政治权力或其他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个人手中的货币就是经济市场上的“选票”,它的多少决定了你可以消费的商品的多少,而政治权力的介入必然会削弱这个“选票”的作用。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一)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

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人偏见,

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经济解释该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与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为主导,以再生型经济与配置型经济的区分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为核心. 经济解释读书笔记前言 我认为世界复杂无比,不用简单的理论,能成功地解释世事的机会是零。 第一章科学的方法 第一节:现象必有规律 较高级的住宅,人口密度较低。这是规律。在更近的山坡上,木屋三三两两。这些木屋很简陋,是僭建的。僭建的房子没有地权,比有地区按的房子简陋得很多了。这也是规律。 主观的现象要被众所认同,得有固定的规律,而其发生或出现,是必有原因的。这些是科学的必需条件。 第二节:事实不能解释事实 马歇尔:除非经过理智的考究和阐释,我们不可能从事实中学得些什么。这也教训了我们,使我们知道最鲁莽而又虚伪的,是那些公开声言让事实自作解释的理论家,而或者无意识地,自己在幕后操纵事实的选择与组合,然后提出如下类的推论:在这之后所以这就是原因。

第三节: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 一个特殊得只能解释一个现象而完全不能伸展到其他现象去的理论,是毫无一般性的解释功能,所以其解释力小之又小,其代价是太大了。 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 在经济学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我说套套逻辑不可能错,没有内容,但并没有说这种言论绝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事实上,很多重要的科学理论,是从不可能错的套套逻辑所提供的概念而引起的。 加上各种约束或局限条件,使套套逻辑增加内容,巧妙地将定义变为可以解释现象的理论。 大有可取的、足以解释世事的理论,都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这两个极端之间。 第四节:可能被事实推翻的重要性 所有实证科学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作推测的。 解释现象的用场是衡量理论的最重要准则。 验证一个理论含意的唯一办法,是以事实反正。这点很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请参考.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

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

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

(读后感)经济解释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一) 在《经济解释》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正 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 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的 读者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 上的老夫子一样重复罗嗦地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 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而对它的准确定义按我个人的理解,它应该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既 然是经济学的散文集,那么它应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 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 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 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 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着这样的经济学脉络来为他的读者讲授 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 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 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然而,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

流畅,观点之新颖也确实是十分钦佩。因而,我认为《经济解释》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虽然《经济解释》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但张先生开篇仍不忘按传统的模式那样,首先介绍方法论,所以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在《经济解释》的全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现 在他正努力向他的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 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 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 在科学的方法这一章一开始,张先生就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极端 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 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 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 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 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 有理论好。正如R.Kessel 所说,没有任何理论在手,什么辩论也胜 不了。而对套套逻辑而言,我们有时对其加以一定的约束条件,它 还是可以对我们大为有用的。张先生在这所举的例子是货币理论, 他认为币量理论被高手搞得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归根究底,还 是源于一个套套逻辑的概念。张先生是十分强调理论的解释作用的,他甚至认为解释力重于斟酌对错,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具有解释力作 用的理论将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张先生更认同可能被事实推 翻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 力的,这样的理论是不可以被事实验证。

读书笔记读《经济解释》有感摘写引用

读《经济解释》有感 税务07B 2023507B16 马君敏这个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的著作《经济解释》。自我感觉还算能够看下去,不像之前所想像的那样枯燥。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在《经济解释》这本书中,张五常先生列举了大量实例,尤其是立足亚洲的实例。现今充满数学符号的经济学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以真实例子取胜的经济学著作,则依然寥廖无几。无疑《国富论》是一本,《经济解释》也将是一本。在《经济解释》一书,收集了张五常先生1968年至1998年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25篇文章,基本上囊括了教授的学术思想。1982年,张五常先生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本集子,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张五常先生坚信,经济学必须是解释现象的科学,只有能够解释现象的经济理论才具有生命力。所以有人说自二十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经济解释的浪潮中,张五常先生无疑是最优秀的弄潮儿之一。 在读《经济解释》之前,我只知道张五常先生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他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上网查询后才知道张五常曾任阿诺德·C.哈伯格讲座的首任讲师,是位博学多才之人。1967年获加州洛杉肌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先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后成为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和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1997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协会主席。除了研究合约和新制度经济学外,张还是著名的摄影家、书法家和散文家,并且是艺术爱好者,收集绘画、书法作品、古玉器、砚台和古董。 但是读了他的《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先生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经济解释》这部书稿中,张五常融入了一项新颖、重要、

经济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类书籍读后感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

张五常《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张五常《经济解释》读书笔记 张五常先生才华横溢,是天才,是怪才,是老顽童,是金圣叹式的人物,是当前中国及至世界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他不走寻常路,他玩世不恭,他特立独行,用他自己独创的,反主流的,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对日常经济现象作出解释,走出了一条经济学研究的康庄大道。他语出惊人,常常提出了和当前所谓的“主流”经济学相左的观点,但细思又合情合理。他师从多位获诺奖的学者,年少成名,堪称中国经济学界第一人。是目前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华人经济学家。 第一章:科学的方法 主要讲了经济学研究,需要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经济学的基础,是避免落入“套套”的思维方式。所以,要避免误入歧途,先要学习这些方法,所以放在第一章。这些研究方法且与其它学科是不一样的,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的,看一遍基本看不懂。在后面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回头来看,来验证,来体会。 小结:本章是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第二章:从自私说起 任何学科都要有最基础的起点,或者说是基础假设。才有得研究辩论。比如数学上最基础的一加一等于二之类,才有后面的千千万万。经济学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是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任何经济问题不可以从团体、政府、国家为起点分析。

经济学上所有行为都是个人的决策,但要注意个人决策是武断的。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的。 经济学第二个基础假设是: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利的。亚当斯密《国富论》精辟的论证了这一点,人人都是在局限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但张五常先生扩展了斯密的说法,认为自私自利也是有害的。张五常的导师阿尔钦论证了自私是为了适者生存,生物学家道金斯又从生物学角度说明自私是动物的基因。张五常先生不争论这些,不去争人性本善或恶,而把自私作为一个基础的假设。从而为后面的经济学研究提供辩证基础。 小结:本章是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假设。 第三章:缺乏与竞争 首先张五常先生解释了什么叫“物品”(GOODS):产品、商品、服务、关爱、空气、明月清风等“有胜于无”的东西。但其中一类是“多胜于少”的,这才是经济物品。像空气这类有胜于无,但并不是多胜于少的,就不是经济物品。因为有“多胜于少”的情况,所有物品会出现缺乏。既然多胜于少,人们就会为了争取更多而愿意付出点代价,在市场上付出的代价是价格。如果市场不存在的地方,付出的代价不一定是价格,可能是其它东西,比如为了达到目的而牺牲色相。经济学中的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像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就不存在竞争。经济学难就难在社会有竞争。几乎每个经济物品都是有竞争的。包括垄断也

城市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厂商和家庭区位选择的学科,城市经济学探讨城市问题和公共政策。城区就是一个具有相对高人口密度的区域,因为城市经济是基于不同经济行为的频繁发生。 西方城市化历史 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解释了城市的产生及其在何处发展。西方城市化进程则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影响及对城市的影响。 西方第一批城市的兴起主要源于XX和防卫区域的规模经济。至15世纪,欧洲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主要源于权力集中和远程贸易的发展,但此间整个世界依然是乡村社会。始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通过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四个领域的技术变革,促成西方国家真正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经阶段。 城市地区体系的形成,销售区的大小取决于行程成本、人均需求、人口密度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取决于产业效应与需求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商品需求相对缺乏弹性,那么规模经济将扩大销售区域。随着行程成本的降低,商人扩大规模来发挥市场规模经济。 克利斯塔勒的中心地理理论可用于预测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其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类型和贸易主导模式。资源导向型公司位置靠进资源输出的地方,原因在于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很高;投入品导向型公司的位置靠进廉价劳动力、能源或中间投入品的地方;市场导向型公司的位置选择适用于中心位置理论,原因在于其目标在于使消费者行程成本降到最低。 大城市能够带来较高的名义工资和较低的商品净价,但会产生较高的来往成本,因此,高工资和低净价的利益如果高于来往成本,工人将选择居住在大城市。但贸易的出现,将影响低净价的变动,由此引发工人对居住地的重新选择。 基础设施和政治对大城市发展影响重大。 城市经济增长

制度的选择 读书笔记

经济解释卷三 ——制度的选择 张五常著 花千树出版社本书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度出发,细说了科斯定律、产权结构与合约结构、价格控制理论、生产要素的合约安排等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1高斯定律 依照传统之见,如果社会的边际产值高于私人的边际产值,或者社会的边际成本高于私人的边际成本,市场是无效率的,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弥补产值的分离。 最早提出分离概念是以英国的卓域克,他采用盗贼危害社会但需要赔偿给受害者,对社会是无效率的,需要警察来管制。而其朋友米尔,提出了著名的灯塔案例,即过路的船只通过灯塔的指引避开礁石却不用付费,也就是说社会效益高于私人效益,出现分离。 1.1庇古的分析 庇古是推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分离的中心人物。庇古的两个关于社会成本的著名案例,其一为工厂污染邻居的案例,工厂因生产而产生了对周围邻居的污染,却不用向邻居支付赔偿,此时,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因此,按照庇古的理论政府针对工厂采取抽税措施。其二为火车经过禾田的案例,火车经过产生的火花损害了稻谷,却不用负责。 1.2庇古的公路与奈特的回应 关于成本分离,庇古最著名的案例为公路案例,分为A、B两条公路,A平坦但狭窄,B崎岖但宽阔,大家都会挤向A路,各自只顾自己的成本而不管他人,引起堵塞,这时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存在分离。当堵塞达到一定程度时,有部分车辆会转向B路,虽然崎岖但不会堵塞,在某一均衡点上,B路和A路的驾驶时间相同。庇古的建议就是政府通过对A路征税,使某些车辆自动的专用B 路,存在一种理想的税使私人时间成本会与社会时间成本相同。 而后,奈特对于庇古的公路例子做出回应,认为庇古的分析是正确的,关键是公路不是私产,如果是私产就会产生与政府抽税性质一致的公路收费。因此与

经济解释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 前几天,经朋友推荐拜读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在读《经济解释》之前,我只知道张五常先生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除此以外我对张五常先生可谓是一无所知。有幸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先生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经济解释》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的读者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的老夫子一样重复罗嗦地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

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而对它的准确定义按我个人的理解,它应该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既然是经济学的散文集,那么它应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 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着这样的经济学脉络来为他的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然而,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也确实是十分钦佩地。因而,我认为《经济解释》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科学的方法论——— 虽然《经济解释》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但张先生开篇仍不忘按传统的模式那样,首 先介绍“方法论”,所以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在《经济解释》的

科学说需求 读后感

经济解释——科学说需求 顾名思义,经济解释是说以经济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人的行为和现象。张五常在书中说道:?前文说过,本书是为中国同学而写的。我认为,科学方法论对于中国人比对西方好些民族更加重要。?这本书的第一章也恰恰就是?科学的方法?。 ?凡是有解释力的理论,一定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这个观点贯穿始终,可见张老先生对其的重视强调,老先生从两个极端——特殊理论和套套逻辑入手,指出这其局限性但是并没有舍弃这两个极端,认为?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从一个极端或另一个极端开始,逐步地向中间发展的。?书上所举的例子中的理论,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某物体在高山上得重量——这是站在科学理论的一个极端,完全不可以一般化,用场太少。但是特殊理论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因为事实不能自作解释,只能解释一个现象是优于连一个现象都解释不了的,但是,可取的理论一定要有一般性。另一个极端是套套逻辑,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错,其内容空洞,看似可以解释所有事情,但其实半点解释能力也没有。但是如果能把套套逻辑当成是看世界的一个新的角度,再尝试加上约束或局限条件,为其增加内容,那就可以把空洞的理论变为可以解释现象的理论。在整个科学方法的结构中,理论的推测?可能被事实推翻?很重要。 如果一个理论被推翻了,可以选择放弃理论或者是挽救它,被事实推翻的理论可以挽救,但是挽救理论是需要代价的,太大的代价不应该付。代价是否过大的衡量准则是要给予理论的一般解释力的大小。解释力的大小有程度之分,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理论的解释力没有达到很广泛的程度就放弃它,因为今天不够广泛的理论,明天可能有较为广泛的理论取而代之,但是在更广泛的理论出来之前,不够广泛的理论可能就是最有用的了。 今天还没被推翻的理论就有其今天的用场,解释现象是理论的最重要准则。我们今天的日蚀月蚀理论替代了古代的,不是因为今天的对而明天的错,而是因为今天的有较大的一般性,可以多解释天体中的其它现象,世界上有真理,但没有不可以被更佳理论替代的理论,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替代了错的,而是较为广泛的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替代了较为狭窄的理论。

张五常《科学的方法》读书笔记

《科学的方法》读书笔记 班级:217小班姓名:蒋晓倩学号:68 《科学的方法》作为《经济解释》卷一的第一章,融合哲学逻辑与实证转接,向我们阐释了科学方法论。第一章根据内容共分为八节,我认为这一章实际上可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科学是什么和科学不是什么。 一、可证伪性与检验 作者在本章提到了科学形成的三个条件,并且指出科学最重要的一点:可能被事实推翻。“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这同波普尔的“科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观点具有一致性,同时林毅夫也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中提到,“方法论规范化的其中一个要求是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如果一致,就是不被证伪的,这个理论暂时就可以被接受;如果不一致,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或摈弃。” 我们所掌握的有限的证据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证明一个理论。然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无法再证明该理论正确与否。一个反例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出现在美国一本小学自然教材的序言中的文字“本书教给您的这些科学知识有可能明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只要你发现一个反例!”启示任何人都应有一种批判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而科学理论需要耐得住检验,林毅夫认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养成经验实证的习惯。“当我们学习现有的理论时,要养成不断将所学理论和自己所知的经验事实对照的习惯。自己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时也要不断地寻找更多的经验现象来检验这个理论的习惯。从这种理论和经验的不断对照中,去寻找

理论创新的机会,也从这种不断对照中去深入了解现象,寻找更深层、更一般的理论。” 二、验证条件(限制条件) 犹如处在数轴两个极端的套套逻辑和特殊理论、模糊不清、互相矛盾、非事实与无限制的理论都不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而毫无解释力。在研究方法上必然要避免出现这些错误。但事实上,上述这些“错误”的理论中,将范围加以约束、收窄,有时可以促成一个有内容的——可能错的--理论,引出不少具有灵活的、解释现象能力的理论。这就需要我们探讨促使其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验证条件,在经济学上又称为局限条件。 林毅夫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中谈到,“一个经济理论能否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关键就在于包括在这个模型中的给定条件是否合适。所以要构建一个理论时,首先要了解限制当事人的选择的给定条件是什么。”以理性人假设为例,当我们例如在研究问题时,发现了某些似乎是不合乎理性的现象时,不能简单地说是由于当事人不理性,而只是我们对当事人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不了解,对所研究的经验事实还未吃透,所以,要求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产生这个现象的各种条件。 除了要了解限制条件是什么,限制条件还需尽可能地少,更具一般性,从而使理论有尽可能强的“普适性”,也就是有更大的解释范围。此外,张五常提出,验证条件的假设一定要有可寻,无论怎样简化,也一定要与世界的真实情况大致吻合。林毅夫还指出,保留在理论中的假设条件也不能过于偏离现实。过于偏离现实,理论将失掉对现象的解释力。但什么是不过于偏离现实则视问题的特性而定,这并无简单的规则可以遵循。在这点上,林毅夫提出建议,我国经济学研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