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农问题调研报告】崆峒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2018年三农问题调研报告】崆峒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2018年三农问题调研报告】崆峒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崆峒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膜覆盖技术以其显著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的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被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栽培。平凉市崆峒区地处西北内陆腹地,常年干旱少雨,农膜覆盖已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关键性农业技术措施之一。但农膜使用量的增大,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膜使用现状

崆峒区位于西北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受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控制,常年降雨量476毫米,且大部分集中在7、8、9三个月,供需错位,降水利用率仅25%—32%,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受困于水分供给不稳定,农作物产量得不到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降低,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

(一)农膜为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

近20年来,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崆峒区快速发展,先后在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油料等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面积由1990年的5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25万亩,增产幅度平均达到20%—30%。2012年覆膜玉米亩产711.3公斤,较露地玉米增产329.1公斤,增产率86%,亩均增加经济效益395元,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了8.89%的贡献率。2012年全区设施蔬菜1.3万亩,年实现总产值2.08亿元,是露地菜效益的2.7倍。农膜使用对保持全区农业稳产丰产,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二)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

1992年全区农膜使用量264吨,2002年增长至793吨,2012年猛增至2320吨,是20年前的8.8倍。2002年至2012年的10年间农膜使用量增加了1500吨左右,这10年恰好也是全区旱作农业发展最为迅猛的10年。

2014年,全区计划使用各类农膜2400吨,其中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29万亩需使用地膜1200吨,发展设施蔬菜需使用

农膜1200吨。随着全区旱作农业和设施蔬菜产业的深入推进,预计“十二五”末全区农膜消耗总量将突破3000吨。

二、废旧农膜危害不容忽视

农膜属于一种难以降解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高分子塑料,熔融指数高,降解周期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伴随着农膜使用范围的扩大和用量的逐年攀升,废旧农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农村环保问题的焦点。

农膜危害主要包括:(1)改变土壤环境。农膜长期残留于土壤将会改变土壤结构,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削弱耕地抗旱能力,降低土壤肥力水平,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致使产量下降。(2)影响农村环境。由于回收不彻底,部分清理出的残膜被随意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严重影响农村环境。(3)危害牲畜健康。地面露头的残膜与作物秸秆、饲草收放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导致死亡。作为全区主导产业的肉牛养殖主要饲料是玉米秸秆,玉米收获后不可避免掺杂废旧农膜,牛羊等误食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时有发生。(4)污染农村空气。农民将自家堆积的废旧农膜进行焚烧处理,释放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群众健康。

目前全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膜回收体系,回收率低,大量废旧农膜随意弃置,严重危害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以发展全膜覆盖玉米的南北塬区和以发展设施蔬菜的川区都成为污染“重灾区”,白色污染已成为影响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趋利避害,变废为宝,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刻不容缓。

三、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

(一)农膜回收举步维艰

全区废旧农膜回收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人工捡拾为主,机械捡拾为辅,机械化回收率不到15%。农民为降低生产成本,普遍倾向于购买厚度小于0.008mm的地膜,这样的地膜抗拉强度较低,为后期的人工捡拾和机械化回收带来了难度。人工捡拾也面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经调查,回收1公顷残膜需一个人连续工作8天,强度大,农民不愿自主投入。另外,回收机制不健全,残膜收购以个体商贩上门收购为主,农民交售渠道单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废旧农膜交售率不到七成。

(二)加工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已把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治理。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县、乡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崆峒区通过给予项目申报,企业用地、用电,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的重点支持,相继扶持永红废旧塑料加工厂、占贵废旧农膜加工厂、永兴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厂等回收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回收、分类、加工、销售网络体系,农膜回收网点已在全区大部分乡镇设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风选、清洗、粉碎、压块、造粒、制管设备,产品销往西安、兰州、庆阳等地,为遏制白色污染做出了贡献。据统计,2012年3家企业回收废旧农膜870吨,回收率37.5%,回收其他废旧塑料2200吨,初加工生产废旧塑料颗粒2400吨,形成深加工产品1650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欠缺

2007年商务部等五部委出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有关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指导意见。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只从宏观上提出了治理目标、指导思路和措施办法,而具体的落实措施、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办法几乎没有,操作难度大,对企业扶持政策无抓手,行业发展无引力,起不到应有的扶持引导作用。

目前崆峒区3家废旧地膜加工企业建立较晚,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发展滞后,政府仅于2012年提供了45万元的财政补助。受来料供应不稳定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时间集中在作物收获后,工人流动较大。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从原料的收购、运输、贮存,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均需一定规模的投入,总体盈利水平较低。

(二)回收成本高,难度大,回收率低

据调查,目前在农村回收塑料瓶、塑料袋及其它废旧塑料制品比较容易,回收率一般都在90%以上,而废旧农膜的回收难度较大,棚膜回收率85%,地膜回收率35 %。原因有三:一是地膜超薄化。大量使用0.008mm以下的超薄膜,强度低,易破损,难以捡拾;二是农膜回收费时费工,强度大。目前一般采用耧、耙的耕作方式进行清理,尤其玉米、高粱等粗壮根系类

废旧塑料回收方法和用途解析

废旧塑料回收方法和用途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1)农用薄膜,农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有PE,PE/EV 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时,应将PE和PVC膜区分开来,农用薄膜一般较脏,且常夹带有泥土,沙石,草根,铁钉,铁丝等,要除去铁质杂质并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拣,清洗条件时,经清洗,干燥后的废膜即可直接用热挤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如盆,桶,塑料法兰等。 废农膜再生粒料用途如下 1、PE再生粒料,PE再生粒料可用来仍生产农膜,也可用来制造化肥包装袋,垃圾袋,农用再生水管,栅栏,树木支撑,盆,桶,垃圾箱,土工材料等。 2、PVC再生粒料,PVC再生粒料可用来生产重包装袋,农用水管,鞋底,等 包装薄膜,包装薄膜的材料包括玻璃纸(赛珞玢),PE,PVC,PP,EVA,PVDC,PA,PET以及各种复合薄膜。单层的一种材料的包装膜,在经分拣,清洗后,可如农用薄膜一样直接制成塑料制品或造粒后制成各种制品。复合薄膜包括不同塑料的复合薄膜和塑料与纸,铝箔,等其他材料制成的薄膜,回收后的再生处理要复杂一些如: 多层塑料复合薄膜,多层塑料复合薄膜有PE/PP,PE/EVA/PE,PE/粘合剂/PA/粘合剂/P E,PP/PVDC等,在再生利用前,首先要将不同的材料分离。分离可用溶剂分离法。 纸塑复合薄膜,纸塑复合薄膜在再生利用前需先将纸塑分离,这也是纸塑复合分离的方法,分离设备为一带有电加热的一镀铬空心料筒,料筒内装有一个带叶片的空心圆筒,料筒和空心圆筒以相反方向转动,破碎后的纸塑混合物加入料筒,在料筒中经加热的混合物上的

2021年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农委关于印发《2__年某某区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我镇农田残膜回收工作,降低农膜残留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农田残膜回收网点为纽带,全面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工作,有效防治农膜残留污染,促进我镇农业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218年全面启动农田残膜回收工作,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减量与回收,推动农田残膜回收率2__年达到6%以上。22年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以上。221年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1%,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农膜回收体系,有效控制农膜残留污染。 (三)基本原则 地膜残留污染是突出问题,各村要结合管辖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实际使用情况,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抓好废弃地膜的回收和监督管理工作,共同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工作取得实效。 二、方法步骤 摸清底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各村统计核实所管辖区内农膜实际使用面积、使用数量等情况,统计结果由村书记审核签字后报到农业服务中心。 建立回收站点。由有农膜使用的村统一负责本村范围内的农膜回收,负责做好农田残膜回收清理情况登记、核验工作,建立台账留档待查。 各村要根据农膜使用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把农田残膜集中收集,就近拉送至个垃圾点,然后送至垃圾焚烧发电。 监督检查,对农田残膜回收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确保应收尽收。同时要加强农田残膜处置监管,确保合理处置。

依照方案发放补助。镇农业服务中心按照方案要求,及时拨付补助资金。 三、主要任务 开展农膜使用回收情况统计。各村按时统计农膜使用及回收情况,明确使用人及回收人信息,作为农田残膜回收补助和检查考核的依据。 具体内容包括:①当年农膜使用地点、面积、使用量、回收企业、处理去向等基本情况;②当年地膜覆盖面积、地点、使用量、覆膜作物类型、使用者信息及回收处理量等基本情况,为实施年度考核奠定基础。 宣传贯彻地膜新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3735-217)于218年5月正式实施,各村要及时宣传贯彻实施,同时开展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地膜的行为,为我镇农田残膜回收工作提供源头保障。 组织农田残膜回收。各村依据本年度农膜实际使用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组织农业生产者、使用者、合作组织等开展农田残膜回收,集中存放。同时,在确保不形成二次污染的原则下,组织运输队伍及时将回收的农田残膜运往中转站,确保全面完成回收目标。 加强农田残膜回收监管。各村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对本镇域农田残膜回收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查不回收农田残膜的行为,并留存检查记录,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加强农田残膜处置监管,对回收服务网点的残膜处置实施全程监管,确保及时清理、及时回收。 四、资金拨付办法 以村为单位,各村对各户农膜回收面积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公示期结束后,各村将公示结果上报农业服务中心。 镇农业服务中心于每年1月底前按照方案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区农委按每亩2元的补助标准一次性发放补贴资金给各村。 五、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保证农田残膜回收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农田残膜回收工作领导小组,镇长叶光同志任组长,主管副镇长巩振生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的组织推动。各村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农田残膜回收作为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确保本镇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科学制定方案,逐级落实责任。各村要紧紧围绕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2__年农田残膜回收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明确回收率达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797 更新时间:2013-2-2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瓜菜、油料等作物栽培。该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广以来,以其显著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增产增收作用而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农业技术措施之一,被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但是伴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变废为宝,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基本现状 据统计,全县2011年推广地膜覆盖作物播种面积20万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4公斤左右,农膜使用量达到800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万亩,每亩使用棚膜66公斤,棚膜使用量达到吨;其它农作物农膜使用量50吨左右,全年农膜使用量达吨。据调查,我县废品收购点仅对棚膜进行回收(每公斤回收价格元),绝大部分农膜由于利润微薄而不予回收。从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膜的使用量将逐年增加,每年至少有800吨的废旧农膜将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白色污染”问题将会日益严重。回收利用废旧农膜,既可以防治污染,又可使废旧农膜再生利用,而且对生态环境具有清洁和保护作用,对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坏境、搞好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县只有永福再生有限公司和盛源废旧塑料加工厂两家加工企业,而盛源废旧塑料加工厂年加工农膜500吨左右,由于属于家庭式小作坊式的企业,加工能力及自身环保等原因生产受到一定的局限。永福再生有限公司废旧塑料加工能力在2000吨以上,今年9月份建成投产,到明年预计满负荷运转可以使我县的废旧农膜全部能回收加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回收机械少,回收率低。现行的废旧农膜回收以人工捡拾为主,废旧农膜机械化回收率不到10%。

2020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

2020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仅供参考)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仅供参考)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x农膜回收情况简要汇报 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简称xx,隶属xx市,地处内XXX三省交汇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全总人口54万人,其中XX人口40万人,占总人口74%,是全国县级区域XX人口最多的县。全辖21个苏木乡镇场、街道,555个嘎查村。xx是农牧业大,全总土地面积9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1万亩、草牧场591万亩、林地327万亩,绿色农牧产业是优势主导产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亿斤以上,是自治区产粮第一、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自治区33个牧业县之 一、全国207个肉牛优势区域规划县之一。 20xx年,全农作物播种面积470万亩,其中,覆膜面积xx、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4、4%,农膜使用量730吨。回收面积xx、3万亩,其中利用中央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150万元,回收10、9万亩,种植户回收

8、4万亩,回收面积达到100%。回收残膜(含杂质)876吨,回收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全预计覆膜种植面积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3、8%。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xx狠抓农膜回收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专家指导组,统筹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20年3月24日,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农用地膜污染的通告》,进一步明确要求使用新国标农用地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回收”原则,压实了农用地膜回收责任,确保农膜回收及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落实。 (一)推广无膜滴灌,推进农膜面积减量化。自xx年以来,我大力推进农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创新无膜滴灌种植技术,降低农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农膜用量。2020年全无膜浅埋滴灌种植面积达到174万亩,覆膜面积预计同比减少 1、3万亩。 (二)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农膜产品标准化。推广使用新国家标准0、01毫米厚度农膜,组织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农膜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农膜的企业、经销商,杜绝0、01毫米以下的农膜进入田间地头,提高农膜回收率。

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保护全镇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18〕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初步建成镇级回收站点和村级回收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效能,“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以上(其中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在60%以上),到2022年力争达到92%。农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二、工作内容 (一)强化宣传培训,造浓农膜回收工作氛围。 在春播、秋播的关键时段,通过悬挂横幅、现场宣讲、发放资料等,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活动,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特别是对葱蒜类、西甜瓜、茄果类等重点种植区域,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开展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农户使用合格地膜,积极主动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工作。 (二)强化基础调查,掌握农膜回收利用动态。

1、农膜应用及回收利用情况调查。一是调查不同类型作物的播种面积、覆盖的棚膜、地膜面积。二是普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调查各辖区农膜残膜回收面积、回收量。对重点园区、各专业特色村定点调查应用、回收情况。三是摸清农膜的销售主体、质量标准、回收方式、加工企业、利用途径等情况,为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农膜残留普查与污染监测。根据种植作物及覆膜年限的不同,开展农膜残留污染对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影响的定位跟踪,开展示范区农田土壤农膜残留现状调查,掌握农膜残留年际间变化规律,为农膜残留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三)强化示范建设,提升农膜回收体系效能 1、推进镇村废旧农膜回收示范建设。 (1)建立农膜回收示范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我镇拟建设一个回收站,具有固定堆放场地、有明显标识标牌、有基础台账,确定辐射区域、拉运车辆,各村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村级回收网点。按照产业特色可优先在农业园区、产业特色村、交通便利处建设。 (2)建设农膜回收示范村。依据产业特色,拟建设一个回收示范村,具有固定堆放场地、有专门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明显标识标牌、有基础台账,确定辐射区域、拉运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标准版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欣 指导老师:赵腾飞 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日期:2015年7月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废旧地膜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研,对省内以及国内废旧农膜的回收及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研了废旧农膜回收工艺,废旧农膜普遍回收分类和方法,废旧地膜回收和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循环处理 前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瓜菜、油料等作物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增温、除草、防虫及增产等效果,是发展现代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寒、旱农业区更成为保粮增收的主要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对部分地区地膜使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

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提出来一些具体方法。 1、调查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市地膜使用量和面积不断扩大,造成了农田土壤中的废旧地膜量逐年增加,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明显阻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废旧地膜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另外就是废旧地膜堆到或刮倒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纷纷扬扬,造成环境污染。如此下去,废旧地膜今后必然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抓紧时间治理其蔓延与危害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件大事,其工作刻不容缓。2、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参考文献 3、调查对象 山东省内

xxx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xxxx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xxxx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 2、建设单位: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 3、项目期限:2010年11月——2011年11月。 4、实施地点:xxxx县x乡、x乡、x乡、x乡、x乡、x 乡、x乡、x乡、x乡。 5、项目规模:实施面积14万亩。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膜覆盖技术自90年代开始在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由于其技术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延长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同时可降低冰雹、干旱、风沙、及温差等自然灾害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在土壤内可存在200—400年,存留的农用膜破坏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最终导致作物难以发芽出苗,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使农民的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从棉花发展到蔬菜、瓜类和特

色作物。现在地膜已经与种子、化肥、农药一起成为不可缺少的农资。我县地膜使用面积已达到14万亩,按现有耕地面积计算,我县每年使用560吨地膜。由于过量使用地膜,致使大量废旧农膜不能及时收回,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作物减产,因而废旧农膜回收清理已到了刻不容缓波地步。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当前我县废旧农膜回收仍以人工回收为主,采用人工回收只能解决地表残膜,无法回收耕作层的残膜,人工回收废旧农膜的劳动强度也大,全县人工回收残膜,要花费3—4万个劳动日。回收残膜时正是田间管理大忙李节,各种农活争劳动力现象严重。推广机械回收残膜技术完全解决以上问题和矛盾。机械回收残膜作业效率是人工回收残膜的几十倍,机械回收残膜比人工回收残膜收净率高,伤苗率低,且具有一定松土和除草功能,并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机械回收残膜能将残膜收集成卷,膜上杂草和碎土可基本清除,有利于运输,此外还有利于残膜的再生利用,用于制作再生塑料,冶炼汽油等,所得收入可再次冲减收膜费用。现我县残膜市场价格每公斤1.20元—1.50元,因此机械回收残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是全额事业单位,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管辖:农机管理股、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安全监理

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

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为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XX街道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强化准入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农膜。示范推广一膜多用、侧膜覆盖、适期揭膜等技术,减少农膜用量。明确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废旧农膜回收方面的主体责任。引导相关主体开展废旧农膜回收,鼓励农膜回收体系与可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农资销售体系等相结合,2020年街道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二、明确回收利用原则 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废旧农膜、水果套袋物、育秧盘等农膜类产品使用者是责任主体。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XX任组长,分管领导XX为副组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人员XX为成员的农膜回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各村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设。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分别落实专人负责督导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加强农膜科学应用和残留污染基础数据上报,通过进村入户

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拉横幅、贴标语、发宣传单、广播等形式,引导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使用农膜和合理回收利用,不得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膜,及时捡拾产生的废旧农膜,严禁随意弃置、掩埋或焚烧。 四、积极构建回收体系 建立“户收集、村回收、街道集中”的三级回收管理模式。在每个村建立1个收集点,街道设立一个回收集中点,村回收后交街道选设的集中收集点进行集中回收。街道的集中点设在XX路X号再生资源回收第X门市,负责人为XX、联系电话:XX。再生资源回收站对废旧农膜回收采取现金收购、以旧换新、以物易物等方式。做到明码标价,回收标准制度上墙,开收据建台账,店面整洁、堆放规范、及时转运。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为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制度化、规范化,街道每个季度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检查情况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考核。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膜残留污染,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农膜回收行动的必要性 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在局部地区造成“白色污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十分紧迫和重要。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2015年,我国农膜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全国农膜回收利用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耕地资源保护的需要。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残留地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 (三)农业提质增效的需要。地膜残留降低播种质量,阻止农作物根系生长,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棉花中混入残膜,导致商品性变差,效益下降。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西北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试点示范,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回收机制,推进农膜回收,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防控“白色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地膜使用特点,分区域、分作物推广地膜残留污染治理措施。 二是典型引领,重点推进。在重点区域选择用膜大县,推进地膜回收环节补贴,构建捡拾回收加工体系,集中打造一批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发挥示范效应。 三是多措并举,严格防控。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标准规范,强化源头防控,推进机械捡拾,综合施策,严防严控农膜污染。 四是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 (三)行动目标 2017年,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通过2—3年的时间,实现示范县加厚地膜全面推

农工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精选资料 农工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县地膜覆盖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农膜的使用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由于农膜回收利用的相对滞后,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农田“白色污染”。 一、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统计,全县2010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20万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5公斤,农膜使用量达到1000吨;果园幼园覆膜万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2公斤,农膜使用量达到150吨;设施蔬菜覆盖面积1000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公斤、棚膜66公斤,农膜使用量达到吨;其它农作物农膜使用量400吨左右,全年农膜使用量达1600多吨。据调查,我县废品收购点仅对棚膜进行回收(每公斤回收价格元),绝大部分农膜由于利润微薄而不予回收。从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膜的使用量将逐年增加,每年除了“一膜二用”约200吨外,至少有1400吨的废旧农膜将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白色污染”问题将会日益严重。一是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由于连年使用农膜,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甚至引起灌(降)水难以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妨碍农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增效。二是对牲畜健康造成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混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轻者阻碍食道,影响消化,重者导致死亡。三是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回收残膜的相对停滞,农民对捡拾出的残膜,大多采用焚烧或深埋的处理办法,或者任其飘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不仅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二、切实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当前,要迅速启动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工作,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回收利用保障体系。1、建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年内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1处废旧农膜集中回收点,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要通过招商引资,建成1户规模在500吨以上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实现就地加工,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废旧农膜的污染问题。2、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农行、信用社应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给予重点信贷扶持;用足用活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将废旧农膜初加工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助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健康发展。3、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规划指导、协调服务,把废旧农膜及塑料包装袋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对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及回收点,每年根据其回收加工量,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适当补贴;搞好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意识,并组织乡、村开展废旧农膜收购、交售工作,开展“以旧换新”和“交旧领新”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良好氛围。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与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关于**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的 调查报告 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从2010年9月份开始,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七县(市、区)的部分乡村组、农户、回收中介、加工企业,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对全市农膜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膜使用的利与弊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用地膜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地膜最初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市从棉花、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因为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湿、保水保肥、节劳减支、增产增收的特性,尤其在旱作农业相对集中、面积大、且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推广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更有优势:一是可使地温提前升至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有效积温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达到

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积温,可提前成熟收获,躲过夏伏旱达到高产;二是盖膜栽培保墒能力强,可减少灌溉用水,解决了水源不足的生产用水矛盾;三是减少除草、用药用工、节约生产成本;四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在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上推广普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按现行价格计算,地膜玉米亩生产成本814元,比露地栽培玉米高出128元,但膜栽玉米亩收入1500元,比露地玉米增收250元左右;蔬菜平均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皮棉增产30-40%,甜菜等增产30-40%左右。特别是冷凉灌区亩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实践充分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是“革命性”的。 但是,地膜覆盖栽培中也相应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由于现有膜栽生产技术措施不到位,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进,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造成“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首先,残膜在土壤中百年才能自然降解,它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结构,降低耕地质量,析出的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其次,残膜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减产;第三,以焚烧方式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第四,残膜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被风吹散后,挂附在农田周围的篱笆、树枝、电杆上,飘到地头、路旁沟渠等处,影响自然景观,也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第五,残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后还会引起病害甚至死亡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关于**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的 调查报告 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从2010年9月份开始,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七县(市、区)的部分乡村组、农户、回收中介、加工企业,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对全市农膜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膜使用的利与弊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用地膜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地膜最初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市从棉花、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因为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湿、保水保肥、节劳减支、增产增收的特性,尤其在旱作农业相对集中、面积大、且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推广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更有优势:一是可使地温提前升至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有效积温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达到

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积温,可提前成熟收获,躲过夏伏旱达到高产;二是盖膜栽培保墒能力强,可减少灌溉用水,解决了水源不足的生产用水矛盾;三是减少除草、用药用工、节约生产成本;四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在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上推广普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按现行价格计算,地膜玉米亩生产成本814元,比露地栽培玉米高出128元,但膜栽玉米亩收入1500元,比露地玉米增收250元左右;蔬菜平均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皮棉增产30-40%,甜菜等增产30-40%左右。特别是冷凉灌区亩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实践充分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是“革命性”的。 但是,地膜覆盖栽培中也相应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由于现有膜栽生产技术措施不到位,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进,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造成“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首先,残膜在土壤中百年才能自然降解,它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结构,降低耕地质量,析出的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其次,残膜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减产;第三,以焚烧方式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第四,残膜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被风吹散后,挂附在农田周围的篱笆、树枝、电杆上,飘到地头、路旁沟渠等处,影响自然景观,也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第五,残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后还会引起病害甚至死亡

废旧农膜回收项目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废旧农膜废旧塑料瓶回收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议项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委托****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拟建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查看,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的建设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第一类鼓励类、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29、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印刷电路板、废旧电池、废旧船舶、废旧农机、废塑料、废橡胶、废弃油脂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开发中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建设项目概况 ⑴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废旧农膜废旧塑料瓶回收利用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⑵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镇化工厂西侧,使用土地为租用瓜州县竞发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厂地东北部分,南面紧邻渊泉镇至瓜州乡主干道路,北面为戈壁滩,东面和西面为空心砖预制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⑶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200m2,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办公及业务用房,面积120m2;废旧农膜加工车间,面积180m2;废塑料瓶加工车间,面积100m2;成品库房,面积230m2;厂棚,面积350m2;堆料场,面积1500m2;沉淀池1座;除此之外,建设配套的绿化工程以及供电、通讯、消防及给排水等设施。项目主要构筑物一览表见表1。 表1 主要构筑物基本情况表单位:(m2)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膜残留污染,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农膜回收行动的必要性 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在局部地区造成“白色污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十分紧迫和重要。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2015年,我国农膜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全国农膜回收利用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耕地资源保护的需要。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残留地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 (三)农业提质增效的需要。地膜残留降低播种质量,阻止农作物根系生长,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棉花中

混入残膜,导致商品性变差,效益下降。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西北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试点示范,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回收机制,推进农膜回收,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防控“白色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地膜使用特点,分区域、分作物推广地膜残留污染治理措施。 二是典型引领,重点推进。在重点区域选择用膜大县,推进地膜回收环节补贴,构建捡拾回收加工体系,集中打造一批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发挥示范效应。 三是多措并举,严格防控。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标准规范,强化源头防控,推进机械捡拾,综合施策,严防严控农膜污染。 四是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3年11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11月29日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2013年11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废旧农膜,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不用或者残留的农用地膜和农用棚膜。 第三条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实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合理布局回收网点,扶持企业和其他组织回收利用废旧农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省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建设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废旧农膜

回收利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二)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指导及相关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服务; (三)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及其他补助资金的申报和使用管理; (四)负责废旧农膜农业污染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农业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 (五)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对废旧农膜农业污染事故进行查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资金筹措、预算编制和资金管理;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循环经济规划,并给予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组织、宣传和监督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督促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捡拾废旧农膜,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设立网点、回收废旧农膜提供便利。 第九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省实际,制定农用地膜生产地方标准。

农膜材料回收设计方案

农膜材料回收设计方案 1 绪论 地膜覆盖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以其保温,保土,增产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称作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但是地膜覆盖技术在带来显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土地遭受到严重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背景及发展趋势 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如果不进行残膜回收,土壤中的残膜会逐年积累,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农膜碎片(残膜)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和根系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此外,塑料农膜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增塑剂能在土壤中挥发,对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的合成,导致作物生产缓慢或黄化死亡而减产。连续覆膜的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越大。连续使用15年以上,耕地将颗粒无收。 早期的残膜回收主要是靠人工拣拾来实现。传统的人工收膜方式费时费力,要经过镐头起茬,用扒子搂膜搂,集垄,清除等多道工序,劳动强度大,残膜回收率低。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是今年来针对覆膜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配套技术。机械回收残膜可一次完成多项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残膜回收率;减少残膜对土壤结构,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作物单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为国家治理了农田“白色污染”。采用残膜联合回收技术,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3%以上,使作物增产3%以上,将极大的提高土地和水的利用率,减少白色污染,为环境建

2020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

2020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 考)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x农膜回收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简称xx,隶属xx市,地处内XXX三省交汇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全总人口54万人,其中XX人口40万人,占总人口74%,是全国县级区域XX人口最多的县。全辖21个苏木乡镇场、街道,555个嘎查村。xx是农牧业大,全总土地面积9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1万亩、草牧场591万亩、林地327万亩,绿色农牧产业是优势主导产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亿斤以上,是自治区产粮第一、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自治区33个牧业县之一、全国207个肉牛优势区域规划县之一。 20xx年,全农作物播种面积470万亩,其中,覆膜面积xx.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4%,农膜使用量730吨。回收面积xx.3万亩,其中利用中央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150万元,回收10.9万亩,种植户回收8.4万亩,回收面积达到100%。回收残膜(含杂质)876吨,回收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全预计覆膜种植面积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8%。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xx狠抓农膜回收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并设立专家指导组,统筹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20年3月24日,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农用地膜污染的通告》,进一步明确要求使用新国标农用地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回收”原则,压实了农用地膜回收责任,确保农膜回收及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落实。 (一)推广无膜滴灌,推进农膜面积减量化。自2012年以来,我大力推进农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创新无膜滴灌种植技术,降低农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农膜用量。2020年全无膜浅埋滴灌种植面积达到174万亩,覆膜面积预计同比减少1.3万亩。 (二)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农膜产品标准化。推广使用新国家标准 0.01毫米厚度农膜,组织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农膜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农膜的企业、经销商,杜绝0.01毫米以下的农膜进入田间地头,提高农膜回收率。 (三)强化技术支撑,推进农膜回收机械化。加快农膜回收机具的推广应用,全4家农机合作社具有农膜回收作业经验,配套农膜回收机械30余台套,能够满足全农膜回收需要。同时,利用哈工大惠达农机精准作业公司先进技术,对搂膜机械安装了GPS定位作业测量仪器,实现对农膜回收的实时、精准监测。 (四)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农膜管理规范化。我实行了农膜种植登记备案制度,并由种植户、嘎查村、乡镇、农牧局签订农用地膜使用、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精选文档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膜残留污染,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农膜回收行动的必要性 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在局部地区造成“白色污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十分紧迫和重要。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2015年,我国农膜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全国农膜回收利用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耕地资源保护的需要。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残留地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 (三)农业提质增效的需要。地膜残留降低播种质量,阻止农作物根系生长,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棉花中混入残膜,导致商品性变差,效益下降。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西北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试点示范,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回收机制,推进农膜回收,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防控“白色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地膜使用特点,分区域、分作物推广地膜残留污染治理措施。 二是典型引领,重点推进。在重点区域选择用膜大县,推进地膜回收环节补贴,构建捡拾回收加工体系,集中打造一批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发挥示范效应。 三是多措并举,严格防控。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标准规范,强化源头防控,推进机械捡拾,综合施策,严防严控农膜污染。 四是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 (三)行动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