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为之的错别字的广告效应

有意为之的错别字的广告效应

及负面影响

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公民文化素质逐渐上了一个台阶,但在现实生活中,在街头时常出现人为错别字的现象。您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街头不少商店招牌、广告牌存有错别字,尤其是一些小餐馆、小吃摊,自制小广告牌上更是错别字连篇。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这一句话对于关注时政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在震惊世人的故宫窃案破获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时,对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的语句,但是在这短短十字之间却存在着错别字。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这是一个对仗句式,“撼”与“卫”表达的都应该是“保卫”的意思。然而,在《现代汉语词典》,“撼”的意思是撼动,搬动,“捍”才是保卫的意思。一字之差,导致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而且两个字并不是通假字,这是个明显的错别字。故宫作为一个首级文化单位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让人费解。

置身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那些同音异字的错别,一家服装店的名称叫衣衣(依依)不舍;一家酒吧的名字叫有口皆碑(碑);更有胃药的广告是这样说的:一步到胃(位)……像这样的错别字,遍布五湖四海,商家想尽一切办法,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吸引顾客的眼球,利用同音字代替正规字。

但是在1998年,我国出台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广告用语用字不得出现下列情形:使用错别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繁体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其

他不规范使用的语言文字。1955年至1986年,国家语委会先后出台了《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其中强调,商标、广告、招牌、路名牌、站名牌、街道胡同名牌等要使用规范汉字。2001年,我国又颁布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要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汉字。

这些商家的做法已经严重的违背了1998年出台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规定,也影响了市民的切身利益,污染了城市的脸面。一位已经退休的语文教师说:“街头错别字的存在,对成年人来说,也许并无大碍,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这样会让正在学习汉字的学生分不清到底哪个对哪个错,老师纠正起来也十分困难。”

常见的广告中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一下几个类型

第一: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广告的不规范用字中,许多是繁体字和简化字混写,有些商家在写繁体字是也会写错字别字,如把髪和發混用,把妆的繁体字“娤”和“糚”混用。

第二:使用别字和二简字,二简字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但是使用二简字的现象在一些商家的门面和一些标签上依然存在,如:“副食”写成“付食”,把“盒饭”写成“合饭”等。

第三:外文使用不规范。中外文混杂似乎成为门店招牌的一种时尚。

究其原因,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三大点。

第一:历史原因

首先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汉字经历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历史变迁,从篆书,隶书到楷书,其字形差异较大,“自吴楚辨音,隶古分体,年祀寝远,攻习多门,偏旁由是差讹,传写以之漏落……”这里说出了文字及其

使用的一些问题,之处错别字自古就存在的问题,几乎可以把它看做是历史的必然。

“文革”期间的“读书无用论”甚器尘上,“文化水平低,不识字,大老粗”是光荣的代名词,而教授,知识分子反而成了专政的对象,再加上期间广大学生停课闹革命,“文攻武卫”等等不断地折腾,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大大下跌。

再次,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匆忙公布,在十年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少杂志报刊改用二简字,特别是在当时的中小学里大力普及,影响很大,虽然后来全面禁止,但留下的后遗症至今尚未根除。

第二:社会原因

出了上面的历史原因外,更多的是表现在社会原因。

首先,部分群体文化底蕴弱,有些小摊贩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般只是初中或者小学毕业,有的甚至是文盲。

其次,价值观念的改变使人们不再重视文字的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有些作家为了经济利益,在写书是故意使用晦涩离奇的语言来吸引读者,书中的错别字也是数不胜数,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念,带给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不规范用字现象泛滥。

另外,港澳台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同港澳台地区有了频繁的交流。他们使用的书籍、报纸、电视、电影以及电脑文字软件等纷纷流入内地,占领内地很大一部分市场,他们使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繁体

字。有些人为了满足追逐时髦的心理,故意使用繁体字。

最后,治理广告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广告审核不到位是广告出现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体原因

有些店主为了突出店铺的个性,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用字上喜欢用一些奇怪的字,有意的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怪异字形,另外还有一些人用生僻字或者用中外文混合的方式做自己的广告语,店名,纯粹是出于炫耀心理。如有商家挂上繁体字或者异体字的招牌,再加上其他辅助手段,就可能暗示这是“外资企业”或是“老字号”。

广告中的错别字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由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首先,广告中的错别字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建设。北京某车站候车室的大牌子竟然把“候车室”的“候”写成了“侯”。作为首都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每天迎接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同胞,更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广告哪怕出现一点点错误,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形象,更可能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来。如某超市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时曾在门口悬挂了印有“热烈欢迎出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贵宾”字样的横幅,仔细一看“出席”的“席”竟被写成了“度”。这样的错别字小则影响一个单位的形象,大则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

同,广告中的错别字,也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少年儿童处在大量接受文化知识的特殊阶段,由于年龄及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往往分不清事物的对错与好坏。我曾看到一则月饼的广告,上面赫然印着“桃李小悦饼”。何为“小悦饼”?也许制造商是取“中秋佳节使人身心愉悦”之意,然而对少

年儿童来说,也学不能领会其中商务奥妙,份儿理所应当的认为“小悦饼”的写法是正确的写法。

一个人有意或无意地写了错别字,就会令人费解甚至误解,这样就会影响意义的表达甚至失去文字的交际作用。如果在国际协议和文件中出现了错别字,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出了错别字,其后果便可想而知了:只会给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并且影响我国的声誉。不正确使用规范字给市场经济和商家经营带来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这些字的出现不仅给市场造成混乱,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在商品广告和商家招牌上,使用任何生造字、不规范简体字都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行为。作为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自觉使用国家规定的规范字,这是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自觉行动,也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今后随着我国对外交往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增强,中外文字方面的协议、文件也会大大增加。如果在国际协议和文件中出现了错别字,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出了错别字,其后果便可想而知了:只会给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并且影响我国的声誉。

因此,在使用汉字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端正认识,高度重视,完整、准确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一定要少写或不写错别字,自觉纠正错别字。我们只有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才能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公民,我们有义务将自己的文字发扬光大,有义务将悠悠千年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只有将自身武装得强大,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中取胜。

《文字学》期末考查作业

班级:08汉语言文学教育一班

学号:2008122124

姓名:尹国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