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doc 9)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8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办的“2006中国杰出人力资源管理者年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年会旨在为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和组织领导者搭建一个共同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知识、共享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经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水平,从而促进组织永续发展的固定平台。网易商业频道做为独家网络支持媒体在现场做直播报道。

主持人:非常感谢林博士。

我第一次见张教授,也是第一次在现场聆听他讲课,我读MBA,张教授写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是我们的必读教材,因此今天非常荣幸亲耳聆听张教授给我们讲课,

主 题: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主讲人:张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教授、博导)

非常高兴和大家有机会在一块探讨现在比较关心的问题,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怎么搞?什么叫跨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比如说美国人到中国来,惠普公司、松下公司,日本人也来了,美国人也来了,管理中国人怎么管理。联想总部搬到美国,他在美国兼并了IBM的PC业务,杨元庆在美国办公,怎么管理美国经理和美国员工,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跨文化管理也是国际上的热点,前年我到美国访问的时候,沃顿商学院院长跟我说,他们全力以赴在搞什么项目呢,派一批教授到中国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企业、中国员工、中国的企业管理,得出一点结论,美国人怎么管理中国人。教授搞了以后回到国内,再教美国的经理,他们发现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管理上成功的不多,一般都存在文化差异,文化不相容,美国人和中国人是两回事,在美国很好用的管理方法到中国来管中国人不行,他们感到这是很大的问题。跨文化管理成了世界上的热点问题。讲六个问题:一、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的崛起;二、跨国经营遇到的挑战;三、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四、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五、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六,结论。

一、跨国经营有这样几个类型:1、跨国建立子公司、分公司,中国很多大企业都在国外有机构,很多都是搞销售的,有的是搞研发的,这都属于跨国经营,研发中心设在美国硅谷,招聘美国的研发人员和经理,顶多去两个中国人,那个地方也是他的分支机构,在美国、欧洲好多销售网络,像华为、中兴通讯全世界各地有它的销售代表和销售办事处,这都是跨国经营,他在那儿解决各种问题,宣传、公关、签单。比较完整的子公司就是采购、销售生产、研发,完整的功能都在国外,像海尔,海尔的总部也在美国,联想总部也在美国,总部搬过去了,联想中国叫联想大中国区,是它总部的分支机构,总部搬到美国了,这样美国变成总公司,海尔在美国的科技园比中国大得多,总部也在美国。

2、跨国并购,2001年以后加入WTO以后就热起来,特别是最近两年,好多大公司到国外跨国并购,联想兼并了IBM的PC业务,中石油用了20多亿美元将近200亿人民币并购了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公司,中国能源紧张,我们自己的油不够用,等于把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油田买下来,对我们的战略上很重要。TCL兼并了德国一家公司,花很多的代价,还背了他的债,影响短期效益,现在TCL短期效益并不好。

3、跨国建立合资企业。改革开放以后,八十年代就进来惠普、松下,大量合资企业,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德国,大众汽车基本上都是合资的。大量合资公司这也是跨国经营,对他们来讲是跨国经营,对中国的经理来讲也是这个问题,受雇于外国公司。有的也到别的国家经营,中国的经理可能派到韩国当经理,这都是跨国公司内部的调动。

二、跨国经营遇到的挑战有那些?1、对驻在国外部环境陌生,不了解这个国家,美国这个国家和中国是很不一样,国家制度和办事的习惯,人民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不一样,和我们差别很大,沟通起来很难,包括跟英国有一个故事,中国的教授到英国教授家里面去,孩子长得很可爱,他就摸着女孩的脑袋,就说你真漂亮,就这个动作,这个主人非常愤怒,在中国来讲很正常,是好意,英国人觉得不能容忍,女孩走了之后,你应该为这个事向我道歉,中国人感到很奇怪,道什么歉,你摸了她的头,没有经过她允许摸了她的脑袋,造成误解,认为随便一个人可以不经她允许摸她的身体,这是非常危险的,赞美她很漂亮,漂亮是天生的,不需要努力,这样的话容易造成误解,以为她这一辈子靠自己漂亮的容貌就可以成功,不需要自己做努力,这样对孩子影响不好,应该向她道歉,这是英国人,在中国觉得很正常,在美国、英国不行。我在加拿大、美国我都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习惯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管理员工时就不能这么来。

国家法律很不一样,西方国家非常注重法律,一切完全按照制度和法律办,按照协议办。中国人这个观念不强,我们都是第一把手说得算,跟制度有矛盾,按第一把手的做。我记得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当了两年客座教授,当时在大陆招收很多MBA,我的一个亲戚也报名了,资格审查要淘汰一批,100分以上算合格,他得了99分,我说得帮一下帮,找一下他的院长,跟我很熟练,能不能给一个机会参加下一轮考试,就差一分,考试不行就淘汰就完了,就没有怨言了,就这一件事情感到非常不可理解,差一分也是差,淘汰了你来说情,你让我违背制度干事,让我犯错误,他觉得你这个人干得对他非常很不利,从此对我很冷淡,你让我破坏制度搞这个东西,认为是腐败性质的,在中国觉得不算是腐败,就差1分,资格审查又不是考试,在那里不行,这就是价值观不一样,办事规则不一样,他们严格按制度办。

2、跨国沟通困难、语言的问题,我给中兴通讯做过两年顾问,搞手机基站系统,他们打到全世界了,最缺国际化人才,他们现在需要向国外很多地方派驻外人员没有人,首先外语口语很好的很少,大学生口语很好的不多,现在越来越少了,当时派不出去,后来硬派,谁要大学毕业派到国外去,派的过程在国外再学,可见语言过的官很少,很准确的文字语言很难,起草文件用词非常准确,英语很准学分辨两个词的准确含义很困难,要求比较高。

3、利益冲突。中国很多公司产品出去了以后,首先就是假冒伪劣马上出来,一大批仿制你的,比如云南白药比较好,卖到国外去,马上有一些假云南白药,比如康佳彩电也好,卖到泰国,一批假的康佳产品在市场上,当然我们国家也经常干这个事。一开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卖出去很多温州仿欧洲名牌的东西,仿人家服装和皮鞋,同样是破坏人家的信誉。我们出口打火机很多、纺织品,一个反垄断法罚很多钱,就卖不出去。罢工,中国在海外的公司办公怎么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镇压罢工,这也是中国经理没有碰到过的,利益冲突怎么调节。

4、文化冲突。怎样使母公司的文化被驻在国员工所接受,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全世界和中国有关的跨国公司,西方强强联合失败的例子也很多,最近一个例子惠普和康柏,惠普和康柏都是了不起的500强,强强联合就更强了,都是搞IT,联合以后搞联合的女CEO被免职了,联合以后效益下滑,不像想象得那么好,强强联合,原来以惠普为主,康柏不干了,康柏公司以康柏为主,惠普的人不干,双方不能融合,联想兼并了IBM的PC业务,现在并没有很成功了,这个季度效益和上个季度的效益很好,但是兼并成功为时太早,看两三年,看文化的相容性,联想杨元庆能不能有效领导美国经理和员工,看中国来的美国经理我能不能领导中国人,总经理是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很耐心的事情,基本上他经常开一种会叫圆桌会议,请中层员工请过来,开什么都行,讲笑话也行,通过随便沟通增进了解,不敢把美国的东西拿出来管中国人,杨元庆在美国也不敢动美国的制度,需要双方了解之后再看怎么弄,这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5、体制约束。国有企业遇到很多体制上的问题,搞采矿的,矿业机械工具的公司,给铜矿生产凿岩机,它和智利合资了,原来的厂长是中方的总经理,市里领导变成区领导,区委书记到工厂视察时,董事长因为太忙了,就得罪了他,有一点怠慢,区委书记大为恼火,免掉这个董事长,免掉董事长在合资公司里面受合资法保护,董事长是股东大会选的,而且外方那么多董事在那里,把董事长免掉,外方提出抗议,怎么把我董事长随便换了,跟中国交涉半天没有用,中国党委管干部,区委书记就给他搞下来,最终还是换了人,但是智利这方面非常恼火,以后合作没搞得太好,中国投资环境不是太好,得不到保证,一个非常能干的董事长为什么换掉,换了一个不太行,效益怎么保证,这是体制上的问题。中国的企业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干预,有一系列体制问题不是完整的市场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碰到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三、最难解决的是文化上的差异怎么对待,怎么认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追求卓越,东方追求和谐。中国人特别讲搞关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不太肯得罪人,美国人按章办事,只要谁违背制度,该惩罚惩罚,该管就管,不能说跟你认识就手软,这样自己职位保不了,追求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关系好就行,效益是第二位的,业绩不是最好,但是跟领导关系好,就提拔上去了,并不是因为你干得最好,而是最受领导信任就上去了,这是不同的概念,西方崇尚个人,东方崇尚集体,我们比较强调团队和集体。我在加拿大访问的时候,著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很多著名的建筑是贝聿铭设计的,他的弟弟贝聿屈,在加拿大华铁龙大学当化学教授,接待我们的就是贝聿屈,他的太太给我们讲故事,从台湾移居加拿大三十年,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在这儿长大了,过了三十年,我们现在仍然是中国家庭,跟周围的大鼻子家庭是不同的,不同在哪儿呢,大鼻子家庭

每天孩子干每一件事要给钱的,比如说刷碗五加元,扫地六加元,除草六加元,干完活马上付钱,三岁的孩子独立一间房子,父亲进门先敲门,他告诉你请进才能进,要不然他不高兴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很平等的关系,以个人本位,个体之间打交道,如果父亲向女儿借钱得签协议,利息多少,女儿说利息比外面要少就是照顾他爸爸,严格按照协议执行。他一个女儿和儿子,小的时候旁边小朋友干活有钱,他干活没有钱,一再要求是不是也发钱,他妈妈说我们是中国家庭,不给钱,小孩越来越大了,不给钱不行,不给钱不干了,后来就开始给钱,刷碗五加元,除草六加元,过两天逛商店,女儿看见一件衣服,一看一千多加元,他妈妈说,要学全学,他们干活要给钱的,但是买东西可自己花钱,花自己的钱,不能跟妈妈要,你们要想学全学,自己掏一千多加元买这个,如果让我掏钱可以,改回去,以后干活不准要钱,后来他的儿子女儿商量半天还是改回去吧,一件衣服得花多少时间赚出来啊,得刷多少次碗,由个人本位回到家庭本位,虽然在大鼻子这儿住了三十年,仍然是中国家庭。

企业里面中国人比较讲究团体,特别是东北,有些地区更厉害,抱团,抱团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西方讲究个人,包括欧洲国家,欧洲国家自己差别看得很明显,瑞典学者专门研究文化差异的,他表现德国英国法国文化差异,在德国除非获得允许,否则什么事都不能做,在英国除非受到禁止,否则什么都可以做,在法国即使受到禁止,什么事都可以做,法国人最浪漫也最散漫,最不守纪律,法国艺术比较好,德国最守纪律,最讲效率,德国货质量比较好,比较严谨,但是比较死板。德国人到法国办场,怎么管理法国人变成很大的问题,非常散漫法国人怎么办,法国人到德国办企业一样的,一点创造性没有,整天那么死板。

四、正确对待文化差异。1、尊重驻在地包括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地区的文化,我到美国去跟海尔企业文化中心主任问他们,到美国管理美国人什么体会,比预先的要好,他们提了一个要求,雇佣美国员工、美国经理,中方经理很少,主要以美国经理为主,他们提出基本的要求,用美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贯彻海尔文化,美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不接受就不能硬来,硬来不行,比预期的要好。其二有一个天天读,跟松下学的,每天早晨班前会,大家一块朗诵海尔精神和海尔信条,一个人谈谈体会,美国人愿意干,干得了,什么事不好办,美国员工不准批评和惩罚,美国人是批评不得的,一批评跳槽不干了,海尔是以严格著名的,海尔开会的时候,迟到了,迟到站墙根一刻钟,在美国这个行不通,美国人这不可理解,这侵犯我人权,凭什么罚我站,这是法律保护的,你违法了,不能罚站,批评也是不行的,现在在美国基本上不批评,各奖励和表扬为主,比较尊重美国的文化,否则也搞不好。

2、双方企业文化求大同存小异。IBM是文化历史非常久企业,联想比它历史短得多,联想兼并IBM的PC业务,联想的业务逐渐在那里推行,现在基本上原封不动,所有制度没有改,基本上是IBM的东西在那里,只是放了几个中国人,不敢乱动,很大的动作不接受,有很大的冲突。

3、各占所长、优势互补。联想电脑利用IBM的网络销到全世界,美国IBM电脑在中国的销售通过联想在中国打下市场,对双方都有利。

4、妥善处理文化冲突,一旦有冲突不要计划冲突,怎样化解冲突。

5、促进双方文化融合,最终找到办法,形成新的文化,既不是IBM的文化,又不是联想的文化,是联想和IBM合并以后新的文化,找到答案才行,否则这个公司以后很难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被遵循。

五、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东西要做呢?1、转变观念、打破常规思维,常规思维用管理中国人的办法管理美国人,管理人很习惯的,而且我搞了这么多年卓有成效,凭什么罚站呢,人的尊严受法律保护的,迟到说迟到的事,但是不能羞辱人格,美国人认为不能允许,在许国不能用常规在中国的思维解决美国的问题,在美国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这些问题,要调整思维方式,否则的话永远解决不了。在中国我们不同地区的也有跨文化的问题。广东的老板有钱,东北的好多国有企业非常便宜往外卖,到中国转了一圈,买两个国有企业,回来以后问你买了没买,他说没敢买,我到沈阳看两家企业不错,一是设备不错,工人的技术水平很好,为什么没敢买呢,要求我把所有的工人包下来,不能解雇,沈阳的工人很厉害,不仅抱团,说话有冲突的时候,说了两句话上去动手,就要开始打人,广东人特别怕打,广东人商业头脑很好,但是怕暴力,把拳头拿出来就什么话不说了,就这么办。东北工人怎么管,我没想好,不敢买,而且工会也挺厉害的,不太敢买这个企业,为什么?就是这个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工人和不同的管理人员,东北的工人据我观察,以柔克刚比较好,硬碰硬肯定吃亏,收买他的领袖,变成朋友、哥们,他为你管,不用你动手。他一说服这个人,大家一块服了,用软的办法,不能用硬的办法,以柔克刚是比较好的方法,要求领导人有灵活性。

克服文化自大主义,最早来到中国,德国的公司、美国的公司,以为自己很了不起,80年代刚来美国公司老总、日本的老板很多都是失败的,北京的切诺基汽车和北京汽车克莱斯勒公司合资,美方经理来了以后,那是美方最优秀的经理,到中国来强制推行美国的制度和办法,觉得美国最先进,你们很落后,推行我的办法,按照我的做法干,中方经理不合作也拼命干,冲突很严重,效益受影响,董事会检查工作,跟中方的经理和员工交流的意见以后,一致说这个总经理不行,这个人傲慢的美国人,到处强迫这么干,那么干,大家不愿意这么干,董事和到总经理谈了十分钟让这个人卷铺盖走人,最后怎么办呢?一般的跨国公司管理人员本土化就这么来的,找一个比较能干的中方经理替他管就管好了,中方经理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美国的方法,用这样人接受的方法。经理管理人才本土化是全世界共同承认的原则,现在很多跨国公司基本上80%的经理都是中国人管的,关键的岗位一般还是外方人员,转变观念,克服文化自大。

2、挑选文化相容性高的管理者。有的文化相容性高,有的文化相容性低,对不同文化尊重程度每个人不一样,找那些能平等对待不同文化的人,不是能干就行,必须文化相容性高。

3、管理人员本土化。在当地用中国人管理中国人,用美国人管理美国人。跨国公司对中国信不过找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都是华人,华人找不到找韩国人,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合。制度不能随便改,中国人改成美国制度,中国人受不了,追究的制度不要马上改掉,把母公司的制度一点点往里来,把最核心的制度渗透进来,就像梨树嫁接苹果,最后出来梨苹果,跟管理人员本土化相配套,渐进式的整合,在北京的跨国公司,中方经理干几年就跳槽,不是因为工资,工资一点不低,工资比国有企业高多了,为什么走呢?公平问题。中方副总经理年薪50万人民币,外方副总经理年薪50万美元,差八倍,而且他觉得比我少多了,不懂中国人,都是我干的,不干什么事,拿的钱是我的八倍,合理不合理,美国人看是合理的,他离乡背井到中国来,好多补贴加进去,人力资源管理怎么整合,怎样变成中国人有道理,你也有道理,这需要时间。

5、妥善处理文化冲突。有冲突时不要激化矛盾,逐渐找到共同点和共同目标,找到化解方法,要妥协。

6、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最费劲、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形成共同的文化最终还是两家企业,永远变不成一家人,包括在跨国公司打工的中国经理觉得是高级打工仔,并不觉得是企业的主人,文化没有形成得很好,没有归属感。文化整合大概有三种,第一种叫移植。母公司文化强制推行,北京切诺基一开始就强制推行,克莱斯勒的制度全部搬到中国,不管接受不接受,不接受给你解雇就完了。这个办法推行结果不好的,双方顶牛顶得很厉害,风险比较大。

第二种嫁接的方式,尊重本土文化,以子公司文化为主体,融合风险比较小,但是有效性不是很稳定,过分中国化母公司的文化贯彻不了也是问题,贯彻太急,中国人顶着他。日本企业在大连,完全是日资的,不是合资,百分之百日本人投资,派了日本经理,最早日本经理为主管理,效益很不好,现在改成以中国经理为主,总经理换成中国人,现在搞好了,文化放手让中方总经理干,中方总经理完全用中国的办法搞,可是偏离了日本母公司的文化,但是效益很好,总部表扬他,日方经理感觉不好,日方经理觉得这种方法不行,有意见,文化冲突是存在的,中方总经理得到中国员工拥护,也没办法,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老板必定还是日本人,现在能赚钱,就容忍你,一旦势力比较大,就给你换掉,因为你对中国文化不尊重,日本经理也没有积极性,下面应该往日方母公司文化偏一下,主动贯彻一点母公司的东西,把好东西吸收进来,不能变成一家中国公司,日本公司变成中国公司?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比较成功的西安杨森,强生公司是它的母公司,杨森老板是欧洲人,对客户服务,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杨森宗旨忠实于科学,献身于健康,杨森目标要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最美好的公司之一,杨森座右铭止于至善,跟追求卓越概念差不多,但用了中国人的语言。

公司培训费是公司总额的1.3倍,用大量的钱培训大家,让大家成长快,这是很重要的,这和中国文化不一样,中国的培训费是多少呢,国有企业公司总额的3%,公司总额130%,大量钱用在培训员工,老总创始人保罗.杨森博士,宁可没有一盒药品销售,也绝不允许用非伦理的手段进行促销,卖药不搞回收和行贿,药厂管理人员进修,他出钱,但是和买我的药没关系,不是给回扣,这种办法一直坚持到现在,卖药卖得不错。美籍总裁强调爱国主义,一个不热爱祖国的人,

怎么回热爱公司,不热爱公司,又怎么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也热爱中国,热爱杨森。沿路走,捐希望小学,是中国式的,跟美国人的文化毫无关系,培养的经理有社会责任感,99年带中层干部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国旗升旗仪式,这是比较好嫁接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把队伍带好,中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杨森和中国文化最后变成共同的文化。

最终目标搞一个文化合金。铁就是铁,铜是铜,铁和铜在一块变成新的结束,镍和钢在一块是镍钢,不是镍,也不是钢,文化最终形成既不是IBM的文化也不是联想的文化,是IBM和联想的合金,双方都觉得是自己的文化,中国人觉得这个不错,美国人也觉得不错,这样的东西容易被接受,这个文化接受比较慢一点。比较成功是北京松下。

企业纲领:决心贯彻产业人的本份,力求改善并提高社会生活,以期为中国、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为了改善社会生活,以期为中国、世界文化发展做贡献,这是松下纲领修改了一下,为中国加上去,本来为世界文化发展做贡献,加了中国,实际上基本上是松下的,企业目标精诚一致,向彩色显像管、照明事业的国际竞争挑战。

企业精神,工业包裹之精神、实事求是之精神、改革发展之精神、友好合作之精神、光明正大之精神、团结一致之精神,奋发向上之精神,礼貌先让之精神,自觉守纪之精神,服务奉献之精神,五条中国人,五条日本人的,搞了二十年了,搞得还不错,心里总经理是中国人。

企业价值观:同舟共济,义利并举。经营方针:以革新求发展,努力实现质量、性能、成本皆为本行业第一。员工意识:自己是本岗位的最高责任者和专家,做国际通用产业人,下一道工序是我的用户,北京松下文化是核心,既把中国和松下好的传统结合在一起,搞了20年下来效果很好。企业哲学,造物之前先造人,管理特色,防止问题再发制度,自觉补位风气,

7、提高领导者的文化智力。怎么宣传经理人员,跨国公司,宣传国际化的经理人,国际化的经理人要具备很好的文化智力,文化智力的概念,我们说智商、情商,现在多了文化智力,这是2003年英国教授和新加坡教授一块提的概念,也就是说对文化的认知和事业能力,对有意识文化,跟你不一样的,事业能力强的人,认知事业能力强的人就认为文化智商高。分了六个部分:认知、动力、行动。外乡人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什么都感到新鲜,但是不知所措。分析家,理性多,感性少,直觉者完全凭直觉做,感性多理性少。大使,很有自信和感染力,善于和别人沟通,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模仿者像小品演员学什么像什么,到中国来,基本上跟中国人差不多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变色龙,通晓不同文化体系,转变能力比较快,这三种人比较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适合做跨国公司经理。

1、CQ理论应用测量员工的CQ类型。

2、根据不同类型分配不同的工作,外乡人当不了经理,只能做具体的事,外交家可以搞沟通方面,要是变色龙可以做经理。

3、根据文化智力分类的原理,从任职、动力和行动三个方面培训员工,提高CQ 水平。培训对文化认知能力提高,文化动力比较高,愿意对文化了解热情很高,

我希望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了解以后我尊重它,跟他们一块工作,有很高热情的人动力比较足,怎样能够驾驭不同文化能力,要求经理人有一点能力,不光了解,怎么样把两个文化捏在一块,说服大家接受这个东西。

领导者改善CQ的途径:1、提高文化的认知能力,对异质文化的敏感性和异质文化的领悟力,到美国去领导美国人,准确认知美国人,美国人讲效率,一切按章办事,尊重法律法规,美国人的自豪感,我见了美国人,美国这个国家很伟大,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句话,什么事要求争第一,干什么都要世界第一,这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个东西造就美国很多东西先进,但是另一面是大国主义,美国就是标准,反对美国就是反美,就是大逆不道,就要派军队打你,今天收拾这个明天收拾那个。我到美国,对美国的经理讲课,讲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美国人提问是很积极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反美?我感到很难容忍,怎么中国人怎么反美了?在你提问现在这个时间里边,我们就不管别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十几个老师在MIT、哈佛、沃顿商学院在学习,按照你们美国课本教中国的经理,我们向美国学习,怎么反美,美国人做不同的事,不能提不同意见,一提不同意见就是反美吗?为什么中国收香港,香港为什么变得不好了?深刻理解美国人不容易,美国的优点非常多,要不然怎么变成世界第一,他们的形式和方式和不一样,要求你认识能力强,增强文化的认知动力,激情和愿望理解他们,文化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文化整合的责任感把这个东西捏在一块,中国人和美国人一起合作把这个企业做好。增强文化行动能力。第一个就是尊重不同文化的诚恳态度。入境而问禁,到一个国家问禁止不准干什么,如国而问俗,在一个国家问风速,入门而问讳,比如黄色的花英国人觉得是绝交的花,不能拿黄色的花到人家家里拜访,非常不友好。b、模仿不同文化的应变能力,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像赵本山的本事比较强,模仿什么都像,到一个新的环境里边,很快和他们打成一片比较好。c、异质文化融合的沟通能力,看法不一样,怎样说服对方接受自己,沟通能力很重要。d、解决文化冲突协调能力。

8、提高领导适应力。领导适应力是文化适应性的前提,每个领导都有方式、风格,朱镕基大刀阔斧,敢作敢为,到那儿都是铁腕,别人推不动,我能推得动,但是比较粗暴,温家宝亲民,亲近老百姓,很吻合,关心老百姓疾苦,但是敢作敢为方面不如朱镕基,每个人风格不一样,但是遇到不同的文化,面对不同的对象,能不能改变自己的习惯,这叫临时的适应里,应变能力,改变我的领导方式,我现在用软的办法,该软了,该硬的时候硬起来,挑选跨国构思领导人大概要考虑领导适应能力的大小。

结论:经济的全球化呼唤国际化经理人。中国走向世界也变成一个大趋势,美国非常有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了未来世界跨国公司侯选公司,现在不是,未来是,找了100家,中国占44家,印度有20几家,其他国家很少了,可见他们也承认中国很多公司变成大的跨国公司,中国的企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是我们缺的是什么,国际化领导人,国际化的经理人从哪儿来,国际化经理人必须具备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中国人管好美国人、印度人,管好阿拉伯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能够管好,要这种能力。文化智力是衡量跨文化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智力逐渐变成考核这种干部的标准之一。文化整合能力是国际化经理人的核心能力,不同文化能不能整合在一块,变成新的文化。在中国,跨地区、跨民族

经营,也会碰到跨文化管理的问题。比如说我维吾尔族学生,假期到了新疆,找了十几家企业调查一下不同民族的公司,以维吾尔族员工为主的公司,汉族人做经理的和以维族做经理,以汉族员工为主的,他都调查过,得出来结论是一样的,文化融合非常重要的,跟你不一样民族满意度就小,必须尊重这些人。跨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怎么调整,这是世界性的难题,在座的企业可能也会走向世界,你们也可以考虑这些问题。对个人来讲,至少把外语搞好,学习更多外国的知识,提高自己的CQ,这是必要的。

学知网推荐:企业培训管理培训研修班总裁研修班营销管理研修班房地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企业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学总裁班工商管理研修班在职博士在职硕士

全球化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上机操作报告单 第五周作业

一、全球化 (3) (一)全球化 (3) 1、定义: (3) 2、特点: (3) (二)组织全球化 (4) 1、生产全球化 (4) 2、销售全球化 (4) 3、竞争力全球化 (5) 二、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工作性质方面带来的挑战 (5)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5) (二)工作性质 (6) 1、工作岗位越来越技术化 (6) 2、对新型“知识雇员”的需求 (6) 3、远程办公 (6) 三、劳动力的变化 (7) (一)不同的文化观 (7) (二)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7) 全球化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余苗 34号一、全球化 (一)全球化 1、定义: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2、特点: 1)、贸易自由化: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国际贸易手段、商品标准以及合同样式逐步统一和规范。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2)、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其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因此使相关各国间的经济关联程度提高。3)、资本流动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对外资管制的放松以及由投资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高速成长导致的国际游资的形成,使得资本流动性进一步加大。4)、金融活动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

美国为首,各国相继放松金融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和退出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拆除了不同金融业务的隔离墙,加快了金融业的整合。自由宽松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加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从而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统一国际金融大市场。5)、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当今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6)、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得益于两大法系的趋同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 (二)组织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 济关联程度提高。 生产全球化的例子也有很多,如DELL、ZARA、麦当劳等,采用接单式生产与直销模式的DELL公司是生产全球化的典范。当顾客需要戴尔电脑时,公司人员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开始 货与VISA的业务联系核实顾客的信用卡,随后顾客的订单被正式发送到其生产系统中去。 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和马来西亚的槟城。顾客的订单被电子邮件送到槟城,那里的工厂立即从附近的供应商后勤中心——由不同的供应商联合组建——订购电脑的相关事件。订购的电脑来自不同的地方,形成供应链,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协调云做——从顾客的电话订购,到组织生产,再到送货上门,最终形成生产全球化,达到零库存,可能这也是DELL在与惠普与IBM竞争的优势,从而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由此可见,进行生产全球化可以实现公司的海外扩张,扩大销售额,降低劳动力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销售全球化 消费者遍布于世界各地,产品销售在本土已经满足不了生产商想要获得更多利润的雄心,为了获取更多,产品渐渐在世界各地销售。 当中销售全球化做的好的企业可能非麦当劳所属了,最为全球大的连锁店,采取了全球化营销,打响自身的品牌。麦当劳最主要的特点是销售本土化,因地制宜,如营销本土化、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 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 3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4 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 5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6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 7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8 A Tentative Study on Metaphor Translat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9 由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英文化差异 10 论性别歧视 11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 12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13 论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道德观 14 从中美管理方式的不同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整合 15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6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钱观 17 苔丝悲剧的解读 18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 20 新闻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21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 22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23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 24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2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 26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27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 28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29 对儿子与情人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 30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31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32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33 文化语境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 34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 35 36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37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 38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39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40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 41 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1年12月 39 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张 璐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苏州,215021) 摘 要: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区域化、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三大趋势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跨国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模型。 关键词:跨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039—01 一、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荷兰学者霍夫施泰德教授提出了著名的衡量民族文化差异的五维度理论,他认为各民族在下面五个方面具有明显差别 (1)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 (2)不确定性回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指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一个鼓励其成员战胜风险和开辟未来的社会文化可被视为强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反之,那些学会忍耐,接受不同行为的社会文化可被视为弱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 (3)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是指在松散的社会结构中,人们仅仅关心他们自己以及最紧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对群体绝对忠诚。 (4)男性度或女性度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或女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 (5)长期导向意味着培育和鼓励以追求未来回报为导向的品德;短期导向意味着培育和鼓励关于过去和当前的品德。 二、我国跨国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l )观念落后。目前,国内只有海尔、华为、联想等少数跨国经营企业能够汲取“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根据我国学者对在英国的中资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8项竞争劣势中,有“文化差异”、“管理人才”、“当地知识”“管理水平”等4项与人力资源有关,可见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急待更新。 (2)体系缺乏。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如诺基亚、微软等在企业外派人员的颤选、招募、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职业生涯以及国外分支机构的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而我国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虽然有较长时间的跨国经营历史,但是却缺乏一套有效的国际人力资源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也严重制约了海外企业的发展。 (3)结构凝固。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的组织结构大多采用“总部控制型”的集权结构,人事政策上,母国企业通过派到东道国的高级主管和管理人员,把母国的文化习惯全盘移植到东道国的子公司中,让子公司里的当地员工逐渐适应并接受这种外来文化,并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这也叫做“文化移植”。 三、我国跨国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模型 前文谈到跨文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摆脱面临的种种困境,就必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跨文化人力资源整合模型。本文的模型是以跨文化沟通为平台,结合战略愿景,共同价值观,组织制度和阻力控制四个维度提出来的。 (一)跨文化沟通 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结果应当是文化融合。跨文化企业的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几点:端正文化态度---发生跨文化误解时,一定要放慢脚步来想想自己和对方的文化规则及滤镜;语言沟通---包括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知己知彼---识别那些我们都具有的态度、意见的同时学习、接近对方的新文化;跨文化培训---包括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地区环境模拟等。 (二)战略愿景牵引文化整合 战略愿景牵引文化融合,是指通过基于战略愿景的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使员工能够正确地选择自身的行为,最终组织能够将员工的努力和贡献纳入到帮助企业完成其目标,提升其核心能力的轨道中来。战略愿景牵引机制的关键在于向员工清晰地表达组织和工作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期望的战略愿景,最终产生一股“吸”力,像磁铁一样,把员工吸引到企业中来。 (三)共同价值观推动文化整合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才能推动跨文化企业的文化融合。跨文化企业经过价值观双向的渗透、妥协,形成包容双方文化要素的混合企业价值观是建立共同价值观的最佳选择,我们称之为整合模式。目标是希望获得揉合了双方文化的长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己的文化和组织标识以及组织独立性。跨文化企业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后,企业职员对相互文化的识别和适应能力己大为增强。 (四)培训制度保障文化整合 在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开发体系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培训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员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向且还可以传递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并提高员工对企业管理系统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使跨文化企业的制度化牵引能够找到深化的载体。 (五)消除阻力控制文化整合 所谓消除阻力控制机制,其本质是对跨文化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定,使得员工的行为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 首先是思想控制,树立“能本管理“思想。企业必须把科技与人才放到突出位置,重视人才与知识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营造“能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其次是战略控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战略的制定分为三个阶段:环境评价阶段即评价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找出长处与不足、机会与威胁。战略制定阶段即评价或者确定战略方向,设计目标和方案,并为方案分配资源。 参考文献: [1] 薛求知、廖永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1版. [2] 张英娜.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模型研究[J].2006(6). [3] 陈明慧.基于文化差异的人力资源管理[J].2009(4).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趋势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趋势 未来世纪竞争的焦点是争夺人力资源,尤其是争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第一节未来的企业组织 未来的企业组织具有以下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一、网络化 未来组织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多部门、多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或“半渗透的”而不是封闭的。 网络化有以下一些特点: 二、扁平化 扁平化是指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这种扁平化的趋势在未来中将进一步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应对日趋复杂的环境变化 企业应该授权给较低层次的员工决策权与解决问题的权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 力。 (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办公室日益自动化,势必造成中层管理者成为多余者。(三)人力资源成本上升 未来企业组织要求人力资源是少而精,这样既保证员工的生活质量,又提高企业的 生产率。 三、灵活化 灵活化是指为了满足员工、客户和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各样需要,企业必 须打破常规,采取灵活的方法。而未来的企业组织更需要员工的主动性、自觉性。 而灵活性是对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挑战。 促使未来企业组织灵活化的主要动力有以下几种: ·严酷的竞争 ·多元化的员工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 四、多元化 (一)多元化是指未来企业组织的员工、职业途径、激励系统、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呈现一种五花八门的状态。 ·员工多元化: ·职业途径多元化: ·激励系统多元化: (二)产生多元化的动力主要有: ·多元化职工 ·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创造性是多元化的孪生兄弟) ·前三个特点的影响 A网络化以团队为基础,打破原有职能部门的界限。 B扁平化后,上升的机会少了。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克服跨文化的障碍,最终促进跨国公司长远发展。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20世纪 90 年代得到公认,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它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最活跃的推动者,它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金融、生产、贸易和投资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深化; 然而也有许多跨国公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发展,究其重要原因,文化差异是其主要因素。《电子世界》杂志曾在 20 世纪90 年代初全球范围内以什么是全球市场做生意的最大障碍为题,以语言、时差、法律法规、交货、信息、价格竞争、外汇、文化差异等八个项目的调查表明,文化差异被列为第一位。由此可见,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地跨文化管理成为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点。跨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从事有关人的工作,而人又是所有企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何做好人的工作同时也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 因此跨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论跨国公司面临文化差异大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财力

和物力进行合理的调配且保存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进行恰当的控制、协调和诱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企业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 这些既是跨文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成为跨国公司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跨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背景,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1. 跨文化的内涵。 跨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扩大,已逐渐渗入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全面铺开而持续并广泛地受关注。我们可以将跨文化( cross - culture) 设定为一种凸显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不同行为规范、价值观、隐含信息和基本假设交融碰撞的动态过程。跨文化的基本前提是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公司层面和个体层面三个层次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产生跨文化现象的关键原因。从霍夫斯泰德最早采用文化维度对文化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开始,众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视野开展了研究; 从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差异对人的行为乃至组织管理活动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在 1954 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这部经典著作中,管理学大师彼

跨文化管理成功与失败

跨文化管理成功与失败 合资企业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活跃、最为盛行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这是在各种经营方式中困难最多、经营要求最为复杂,也最不容易被理解的一种方式”。从表面形式看,中外合资企业是各方资本、技术、人员、劳动的组合,而其深层次的内涵则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碰撞与融合。由于不同的文化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和员工行为,因此跨文化管理已成为关系到合资企业的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并越来 越受关注。 一、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物、事的管理。也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广州标致案例 (一)案例背景。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制造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标致成立于1985年,总投资额8.5亿法郎,注册资本为3.25亿法郎。广州标致员工共2,000余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截至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积亏损10.5亿元人民币,实际年产量最高时才达2.1万辆,未能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年产15万辆的标准。同时,中法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合作无法继续。1997年9月,中法签订协议,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宣布中止合作。 (二)广州标致合资双方文化差异 1、目标期望差异。法国标致的主要经营目标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在这样的经营思想指导下,法方人员的决策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色彩,工作重点就放在向中国出口技术、设备、零配件上,旨在短期内获利。中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暨峰会于2005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演讲实录: 赵曙明: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这一次有机会到北京参加首届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本人获得这个大奖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组委会。今天下午以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题目跟大家一起讨论。我从三方面介绍一下,一个是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第二个是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最后讲讲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 全球化是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为新经济产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作为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的优势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在全球竞争当中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人才国际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的挑战,从而使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要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怎么做。因此全球化问题引发一系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组织能力的建设,员工生涯的发展,以及员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转变。 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步融入全球化,进入全球化的进程,为了克服环境当中不确定因素,并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度再造,运用全球战略和政策解决自身遇到的新问题,在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的管理面临着挑战主要是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企业管理的变化,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大挑战经济社会的变化、另外是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导致企业管理的变化。因此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讲,一个成功的全球企业应该具备独特的技能和视野,世界并可以接受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宗教、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对产品、服务的影响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能够采取有效激励政策激励员工,并且在全球范围共享自己的智慧,保持尊重各地条件的同时,也要建立各地全球的精英,企业要建立一种网络,要保证一个地方继续发明可以在全球分享,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世界500强有400多家企业到中国来投资,过去大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虽然高科技企业,但是来中国投资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从最近几年来看,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把研究开发中心和工程中心移到中国来,这里面可以看到,一方面跨国公司把研究开发放到中国,也就是高端人才竞争的问题,从这角度来讲需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第二方面信息的网络化、电子通信、计算机包括国际互联网以及其他技术迅速发展,消除企业和人与人之间地理隔离,创造了一个不受地理边界限制和束缚的全球工作环境,新技术发展,不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企业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比如通信设备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企业销售和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客观上重新分配企业的内部权利,将不断重新定义工作的时间和工作的方法,社会的知识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将从事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未来企业能不能有竞争力,关键看企业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掌握知识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需要研究如何学习知识,怎么通过学来的知识创造更多的知识,怎么销售知识,这是社会知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应的组织安排纳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持续的学习、和持续的员工培训和开发,被视为企业战略性的武器。 上午一些总裁和高管人才介绍了企业里面把人力从培训和开发的角度,可以进一步开发员工创造力。如何将知识转化智慧资本。另外一方面人才国际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比如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等,逐步成为

跨文化经营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海尔集团的启示

跨文化经营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海尔集团的启 示 作者:不详 〖引言〗时代的个性 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人类活动的历史时期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个性。政治经济气候的风云变幻,科技信息的风起云涌,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而这一切变化则暗示着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这个时代将不再有“国界”。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新生的名词;然而在今天它却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我们的时代中,跨越国界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以至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将会此起彼伏。“跨文化”不再是高层领导会晤时的专有名词,不再属于企业高层洽谈所用的新闻词汇。它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是组织构建中的重要成分。因此,这篇论文将从企业人力资源的不属于管理的角度,直面“跨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并尝试着解答文化冲击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全文将以中国海尔集团开拓国际市场时所遇到的风风雨雨作为案例追踪分析。 〖正文〗对于有过程序开发经验的人来说,“Hello,World!”将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因为那标志着,他的第一串代码行成功的执行了!而对于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家来说,这句话同样凝聚着兴奋与激动。它标志着您的企业步入了全球化的崭新领域。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迷茫从此开始了。 全球化?还是本地化?

这个命题原本属于战略管理的范畴,然而当今社会的重大演变使得知识经济成为主流,信息经济逐渐衍生。知识的载体在于人,人力的全球化或是本地化将因此显得格外重要。跨国公司在华管理战略上强化协调控制的管理战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开始将亚太地区总部移到中国,或者建立中国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在实施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同时,强化对关键岗位的控制。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控制在华企业的重要机制是直接任命总经理进行财务监控和直接任命关键部门的经理。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母公司都认为合资企业总经理的任命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机制,在由外方任命负责人的部门中,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占的比例高达94.2%和92.8%。然而,表面上看来,「本地化」和「全球化」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但事实上,本地化与全球化互为表里,全球化要能推得愈深,就必须去本地化。没有各具特色的本地化人力、产品和经营理念,哪有全球化的跨国集团?本地化运动可以看作是全球化「大军压境」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反应。而全球化其实是全球性的本地化,它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跨国公司都形成了难以辨认其所自的组织文化,也因此全球化造成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与全球化相对应的,本地化也是现代跨国企业应当面对的问题:要在世界各地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实现本地化,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成为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抢占的制高点。跨国经营的本质就是劳动力资源、市场资源等各种生产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永远处在一种流动性的资源再分配的状态中。绝对的流动性中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个相对的稳定性就是企业经

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

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 (1) 第一节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1) 第二节文化差异的识别维度 (2) 第三节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价值冲突 (3) 第四节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内容 (4) 第五节跨文化管理的类型和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5) 一、跨文化管理的类型 (6) 二、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对策 (6) 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1.分析文化差异的不同维度 2.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3.价值冲突的表现层面 4.跨文化管理的类型 5.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对策 随着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不同经济区域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人际交往和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全球经济越来越不可分割。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营活动中,遇到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问题,由于跨国公司在其经营所在地的雇员不可能全部由总部派出,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传统之间的差异往往造成许多管理中的冲突,很好地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是跨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是指“以文教化”。周易中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就是自然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大意是人类从自然、社会中获取文化,利用文化来驾驭、改造自然,教化世人。西汉以后,文献中正式出现了文化一词。刘向《说苑指武》中日:“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现代汉语中通用的文化一词,首先是由日本学者在翻译西学时借用了汉语的词汇,后又由日文转化过来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词。英语中的culture,德语的kulture,都源于拉丁语的colere一词,有耕作、居住、练习、留心、敬神多种意义,后逐渐延伸出与物质性意义相对的精神含义,具有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到了现代,关于文化这一概念的定义更加多样,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其1952年发表的《文化概念》中对当时西方160多个文化的定义作了辨析,并概括如下:文化由外层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表现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具体地讲,文化的两个层面,一个是核心的存在层面,另一个是表现的层面。核心的层

浅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一)

浅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一)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得到公认,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它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最活跃的推动者,它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金融、生产、贸易和投资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深化;然而也有许多跨国公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发展,究其重要原因,文化差异是其主要因素。《电子世界》杂志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范围内以“什么是全球市场做生意的最大障碍”为题,以语言、时差、法律法规、交货、信息、价格竞争、外汇、文化差异等八个项目的调查表明,文化差异被列为第一位。由此可见,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地跨文化管理成为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点。跨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从事有关人的工作,而人又是所有企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何做好人的工作同时也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因此跨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论跨国公司面临文化差异大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合理的调配且保存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进行恰当的控制、协调和诱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企业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这些既是跨文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成为跨国公司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跨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背景,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1.跨文化的内涵。 跨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扩大,已逐渐渗入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全面铺开而持续并广泛地受关注。我们可以将跨文化(cross-culture)设定为一种“凸显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不同行为规范、价值观、隐含信息和基本假设交融碰撞的动态过程”。跨文化的基本前提是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公司层面和个体层面三个层次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产生跨文化现象的关键原因。从霍夫斯泰德最早采用“文化维度”对文化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开始,众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视野开展了研究;从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差异对人的行为乃至组织管理活动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这部经典著作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首次在管理学领域阐释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含义:人力资源———完整的人———是所有可用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有用处、最为多产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HRM)是在组织中设计并运用正式的系统以确保有效益和高效益地使用人才去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最终达成企业目标。跨国公司所从事的任何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没有文化背景的衬托,开展任何企业管理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和不复存在的。 三、跨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跨文化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是全系统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 1.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 1.1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企业也踏上了全球经济框架之中,为我国时间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范围内的挑战与威胁。 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最早是由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之后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度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从将人视为企业成本的思想转化为将人作为企业资源。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有之前的被主流功能性部门转变成为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伙伴,人力资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使它具有了战略性的功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不再被看作与企业的战略计划没有任何联系的、而仅有一些狭窄目标的领域,而是被看作能够创造价值与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性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日益与企业战略紧密联系起来。 1.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内容,同时,也为管理者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首先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该向国外先进水平靠拢。对我国目前许多还处于人事管理阶段的企业而言,应该尽快向人力资源管理的阶段前进。对已经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企业,应该尽快从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转变。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我国企业将越来越多的使用国际人才。同时,人力资源的国际化还表现为人才招聘、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当中,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何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能够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全球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为企业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必须融入全球化的观念和制度。管理者必须具备系统整合能力以及全球化的视野。其次,要加强国际人才的交流,以国际市场为背景衡量人才的价值。第三,加强各族文化的交流及融合,促进人力资源管

中西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1)

收稿日期:2008205217 作者简介:王国平(1965-),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第28卷第5期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 28No .5 2008年10月Journa l ofH uanggang Nor m a lUn i versity Oct .2008 中西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王国平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 要: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中西企业文化差异表现在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基本价值观等方面。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应该重视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比较研究,实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本文探讨了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西企业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078(2008)05200462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跨国经营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 始在中国经营,而在此过程中,中西企业文化差异性问题也逐渐显现。中西企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历史根源,要应对企业文化的差异性问题,就必须识别文化差异,以积极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战略,实现有效的跨国经营和文化管理。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望、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或经营哲学),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的体现的总和。概括起来,就是企业和企业人的思想和行为。[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予以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之所以能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站在经济强国的行列,就在于日本企业有着鲜明的企业文化。一些管理学家通过研究、论证,企业文化被明确的提出来,因此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法,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手段和精神动力,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活力之源。 二、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企业文化既有共性,即不管东方西方,企业文明共同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但又有个性,被打上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制度的烙印。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不同 西方管理的趋势是越来越趋向组织的扁平化,决策的民主化,反映西方追求平等的管理理念。以自我管理小组、项目小组,多功能团队的方式来取代原来的组织结构。中国的企业管理受儒家伦理的影响,过分重伦理,人情关系冲淡了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企业中的裙带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关系网又会束缚管理者的手脚。重关系,讲面子,不敢得罪人的观点影响了企业实现正常的管理。 (二)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间接迂回婉转,重感悟,注重和谐,且允许模糊和大而化之。而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是直截了当,具有专业性,事事都追求精确。因此,不管是设备维修,还是大楼清扫,美国的公司对任何职位都有详尽的职位描述。 (三)决策方式不同 西方文化认为管理即授权,具有明确的分权,授权以及权责相称,具有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全球竞争当中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人才国际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的挑战。企业越来越需要借助全球化人才的力量适应新时代的竞争,这对人力资源从业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全球化使全球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虚拟组织成为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的边界也从清晰到模糊,从封闭走向开放。企业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度再造,运用全球战略和政策解决自身遇到的新问题。 业内专家称在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讲,一个成功的全球化组织需要具备独特的技能和视野,可以融合各种不同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企业要建立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网络。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全球化对组织在国际经验的成熟度、管理承诺的成熟度、管理流程的成熟度以及全球化组织结构的成熟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发展,不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企业管理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以及其他新技术的涌现,使员工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地理边界限制和束缚的工作、协作成为可能,企业内部的权利也面临重新分配。为了适应全球化对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正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围绕价值链拓展管理范围。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虚拟化的管理。 ●关注知识型员工的知识管理。 ●建立新型员工关系,满足员工需求。

●发展组织能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这包括硬性和软性的能力,硬性是指创造市场价值的技术,软性是指组织能力,即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的政策、多元的包容的企业文化环境等。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他的职责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遵循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定、战略和实践,转而延伸并涉及到国际指导方针、规定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他们需要参与制定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或直接从事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或从事国际派遣管理工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肩负以下工作职责: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推动其发展,以支持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维护良好的雇主形象。 ●为满足国际业务需要,设计组织架构、项目和流程。 ●负责实施国际派遣的战略和政策。 ●开发、实施并评估企业的跨国人力资源项目、流程及工具,以保证其竞争方式满足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并保证其合法性。 ●监督程序及实践,以确保一个能够平衡雇主需要和员工权益的有利雇佣环境。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国际化的眼光及运用国际化方法的能力。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观念,利用全球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企业人才的管理活动。他们需要利用全球的信息和知识系统帮助企业在不同事业部之间整合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开发全球经理人员和全球知识工作者,建立新的全球激励机制来适应新的战略。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建议,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为企业建立一套全球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能力

跨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除了包含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功能,即人力资源的获取、培训、绩效评估、薪酬激励、劳动关系等功能外,还包括跨文化培训与开发管理、跨文化冲突与沟通管理等。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扮演好跨文化沟通者这一战略角色,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理解并适应各种文化类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超越,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组合”,通过对跨文化的理解和参与,针对企业或组织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实践,从而掌握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尽可能地发挥企业各类人力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差异 一.跨文化及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由于不同文化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一种文化跨越了之不同的另外一种文化时,我们就称之为跨文化或交叉文化。关于跨文化,从狭义上来讲是指跨越不同国家文化、不同宗教文化。从广义上来讲,跨文化还包括同一国家跨越地区文化、跨民族文化、跨行业文化、跨企业文化、跨职能群体文化、跨年龄文化等。本文对中石油兰州销售分公司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也正是基于广义的跨文化概念范围,也即对跨民族、跨地域、跨年龄等形成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的研究。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对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跨文化管理是针对单一文化管理提出的,它研究的是如何在跨文化语境(所谓语境是指两个人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所需要了解和共享的背景知识,所需要具备的共同点)中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从而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任务是通过内部的合作、交流与学习,将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经历转换到多元文化领域。其目标是在不同形态的文化形态与体系中,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的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最合理地配置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在内的企业各种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从总体上看,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除了包含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功能,即人力资源的获取、培训、绩效评估、薪酬激励、劳动关系等功能外,还包括跨文化培训与开发管理、跨文化冲突与沟通管理等。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扮演好跨文化沟通者这一战略角色,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理解并适应各种文化类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超越,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组合”,通过对跨文化的理解和参与,针对企业或组织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实践,从而掌握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尽可能地发挥企业各类人力资源的作用。 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1.文化差异的存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革命的继续深化,世界经济朝着一体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组织之间乃至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日益突出和加强;与此同时,人类的个体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个性越来越突出,文化差异的问题也日益显著。文化差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日益显著,其影响力小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的细枝末节,大至对整个国际

跨文化企业管理初探

跨文化企业管理初探 当今时代,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时代,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机遇空前增多,政治变革惊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空前的速度在全世界传播;传统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界限日益被打破,全球统一市场正在形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地球在日益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近,全世界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地球村”;技术和管理科学的飞速传播,使世界各国企业在组织机构、技术方法、控制程序等“硬件”方面全面趋同。其结果是,各地不同的公司提供着大致相同的商品和服务。所有这些,使世界似乎正在走向均质化和同质化。 但是,人们却惊异地发现,作为企业和组织深层次稳定存在的文化,这一企业运作和管理的“软件”,其个性化和差异性,在这种趋同性大潮中并没有根本改变。在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无处不在。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单元,首当其冲。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需要当代的企业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文化敏感力,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掌握跨文化条件下进行经营与管理的技巧。因而,研究跨文化企业管理,已成为不仅是文化学家,而且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家极其重视的课题。 一、跨文化企业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跨文化(Inter-Cultural)又叫交叉文化(Cross-Culture),是指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1〕。跨文化企业管理(Intet-Cultural enterprises Management),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