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车横梁工艺制定

立车横梁工艺制定
立车横梁工艺制定

立车横梁工艺制定

【摘要】立车横梁的轮廓尺寸为8100mm×1400mm×1060mm,铸件浇注重量为31t,生产难度很大。本文重点阐述了运用大孔出流理论设计立车横梁的浇注系统以及结合车间实际生产条件制定的铁液准备方案和浇注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铸造;立车横梁;工艺方法;浇注系统设计

CK5250×35×63 5m双柱立式车床是我公司为用户设计的机床,其中横梁是关键部件之一,要求导轨面组织致密,表面不得有气孔、缩孔、渣孔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铸件轮廓尺寸为8100mm×1400mm×1060mm,材质为HT300,工艺重量31t。

1.工艺方案的确定

1.1造型方法的选择

针对铸件的结构特点,以及对现有工装和设备的考虑,工艺设计时选用消失模实样,地坑造型工艺,实样制作时分两段,便于控制挠度,具体造型过程如下:先在地坑内打一个挠度为4mm的地平,硬化后将底排芯摆正,然后将消失模实样放在底排芯上,填砂造型,刮平上平面,等树脂砂硬化后将消失模实样掏出,后续与地坑组芯工艺相同。

1.2浇注位置的确定

横梁总长为8100mm,长度方向的两端头呈马鞍状,受限于车间地坑条件和铸件结构特点等因素,主副浇口以底注的方式设置在横梁的两端头,同时依据“大流量、低流速、平稳充型” 的原则[1],为了保证铸件能顺利充型和铁液充型后型腔内温度场均衡,在横梁的侧面另设置一个辅助浇口。见图1。(红色部分为浇注系统)

图1 浇注系统位置示意图

1.3工艺参数的选择

横梁导轨加工量为15mm,与立柱结合面处的加工量为20mm,加大加工量主要是考虑此处砂芯过大,砂芯在铁液凝固过程中会阻碍铸件的收缩,防止毛坯成型后加工量过小,其余加工面加工量10mm,铸造收缩量1%,由于铸件整体壁厚均匀,根据经验挠度确定为4mm。

1.4浇注系统的设计

镗床加工工艺守则

镗床加工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镗孔和防爆产品防爆面的加工,依据JB/T9168.2—1998《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镗床》。 2、要求 镗床操作员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图样、技术要求、操作技巧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镗床工应持岗位操作合格证上岗。 3、设备及工具 镗床、镗刀、钢板尺、活口扳手、游标卡尺、锉等。 4、镗床加工 4.1.镗床操作者应了解和熟悉镗床的结构、性能。 4.2.准备工作 4.2.1. 熟悉图样和工艺要求。 4.2.2.选择磨制好合适的工具。 4.3.工艺要求及工艺过程 4.3.1.工件的装夹 4.3.1.1.在卧式镗床工作台上装夹工件时,工件应尽量靠边近主轴箱安装。 4.3.1.2.装夹刚性差的工件时,应加辅助支承,并且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装夹变形。 4.3.1.3.在落地镗床上加工大型工件时,要考虑工件装夹位置,以保证各加工面都能加工,并使机床主轴尽量少伸出。 4.3.2.刀具的装夹

在装夹镗刀杆及刀盘时,需擦净锥柄及机床主轴孔。装镗刀杆时拉紧螺钉应拧紧,装刀盘时必须事先用对刀装置调整好。 5、镗削加工 5.1.镗孔前,应将回转台及床头箱位置锁紧。 5.2.在镗(扩)铸、锻件毛坯孔前,应先将孔端倒角。 5.3.当孔内需镗环形槽(退刀槽除外)时,应在精镗孔前镗槽。 5.4.镗削有位置公差要求的孔或孔组时,应先镗基准孔,再以其为基准依次加工其余各孔。 5.5. 用悬伸镗刀杆镗削深孔或镗削距离较大的同轴孔时,镗刀杆的悬伸长度不宜过长,否则应在适当位置增加辅助支承或用后立柱支承。 5.6.在镗床工作台上需将工件调头镗削时,在调头前应在工作台或工件上做出辅助定位面,以便调头后找正。 5.7. 在镗床上用铰刀精铰孔时,应先镗后铰。 5.8 .精铰孔时应先试镗,测量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5.9. 使用带导柱铰刀时,必须注意导柱部分的清洁和润滑,防止卡死。使用浮动铰刀时,必须注意刀体与刀杆方孔浮动要灵活,镗刀杆和镗 套之间润滑要充足。 5.10.镗盲孔或台阶孔时,走刀终了应稍稍停片刻再退刀。 5.11. 平面的技术要求 从加工精度来说,平面本身没有尺寸精度要求,它只有形状精度(平面度)和位置度(其它表面)的要求,而且二者之间有直接关系。对未标公差尺寸的,按GB1804—79极限偏差尺寸公差范围加工,此外还要求平面具有一定的表面

Q CS 05 008-2012 天窗版顶盖设计规范

Q/ZT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S 05.008-2012 天窗版顶盖设计规范 2012-12-20发布2012-12-20实施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S 05.008-2012 前言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 本标准为首次发

天窗版汽车顶盖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天窗版顶盖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天窗版顶盖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 ECE R26 关于车辆就其外部凸出物认证的统一规定 FMVSS201 头部碰撞保护 FMVSS216 车辆顶盖碰撞保护 3术语和定义 3.1 汽车顶盖 汽车顶盖是车身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侧围、地板及前围板组成乘员舱用以保护乘员。顶盖上装有顶棚,顶灯遮阳板的顶部装饰件。 3.2 天窗版汽车顶盖 带有安装天窗结构的汽车顶盖。 3.3 A-Class Surface 造型外表面数字模型的一种,满足特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用于表示最终冻结的造型外表面。 3.4 主断面 主断面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面要求的截面。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 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是车身设计 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4天窗版顶盖总成组成结构 天窗版顶盖总成主要有顶盖本体、前顶横梁、后顶横梁、天窗加强板、中部顶横梁(根据不同车型有 一根、多根或无)五大机构组成。根据焊装工艺不同,前顶横梁及后顶横梁可不与顶盖外板同序焊接,而 是先与侧围拼焊或预装后,再与顶盖总成拼焊成车身骨架。 天窗版顶盖结构如下图:

隔音材料对比

隔音材料对比标准 理论上说来,任何一种材料(物质)都不同程度的具有减震、隔音、吸音的能力,哪怕是一张纸、一块布。汽车隔音降噪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常见隔音材料给大家做分析和对比,从而帮助汽车隔音爱好者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隔音施工。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阻隔噪音传播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密封、止震、隔音、吸音。在减震基础上再进行隔音、吸音以及密封处理,就可以达到安静舒适的效果。在全车进行隔音降噪的过程中,使用的隔音产品本身具有的吸音性能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降噪的效果。 车用降噪产品分成四类:A、减震材料B、吸音材料C、隔音材料D、密封材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隔音品牌,但多数品牌并没有生产和研发能力,只是将不同工业用料拿来变相使用,甚至冒充国外品牌牟取暴利。从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来讲,理想的汽车隔音材料绝对不是减震、隔音、吸音产品的分别粘贴,而应该是一种产品对这几种隔音原理的综合运用。汽车隔音降噪网探寻的是在这多个方面综合性能最佳的材料,而不是多种材料。 汽车隔音降噪网认为,在汽车上使用的隔音降噪材料应该尽可能满足以下标准: ?材料要轻,轻量化是整个汽车制造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轻量化材料施工后不会使车身自重增加太多,增加油耗。 ?在宽频带范围内隔音性能和吸音性能好,隔音吸音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有一定强度,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不易老化,耐候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外观整洁,没有污染。 ?防潮防水,耐腐防蛀,不易发霉。 ?不易燃烧,最好能防火阻燃。 ?环保材料,不含石棉、玻璃纤维、重金属铅等有害物质。 ?材料本身便于施工,如:便于裁剪,粘贴牢固等。 常见隔音吸音材料对比分析

汽车隔音降噪方法

汽车隔音降噪方法 噪音是令很多车主头疼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高速路上行驶,发动机、轮胎等的噪声尤为明显,想要一个更为舒适的驾车体验,对于噪音的处理就是必不可少的,而对汽车进行隔音降噪主要包括:减振、隔音、吸音、密封四个环节。汽车音响改装过程中,通常会从声学原理出发对噪音进行控制: 隔音:隔音方法就是用某种隔音材料将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其辐射的噪声不能直接传播到周围区域,从而达到控制噪音的目的,隔音的要素取决于隔音材料的厚度和密度,由于车内空间有限,车内隔音材料主要采用高密度材料,才会有好的隔音效果。 吸音:在汽车有限空间内的噪音包括直达噪音和反射噪音两部分。吸音是用特种被动式材料来改变声波的方向,以吸收其能量。合理的布置吸音材料,能有效降低声能的反射量,达到吸音降噪的目的。常用的吸音材料由于受环保、防水、防火、轻量化等条件的限制,能够用于汽车的吸音材料比较少见,博亚的隔音吸音棉由于采用了波浪型吸音槽设计,材料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能较好地匹配,从而使较宽频段的声波都能被高效地吸收。 减振:汽车的外壳一般都是由金属薄板制成,车辆行驶过程中,震源把它的振动传给车体,在车体中以弹性波形式进行传播,这些薄板受激震动时会产生噪音,同时引起车体上其它部件的

振动,这些部件又向外辐射噪音,在该传播途径上安装弹性材料或元件,隔绝或衰减振动的传播,就可以实现减振降噪的目的。博亚顶级隔音止振王就是在阻尼减振原理的基础上研发的。当顶级隔音止振王与汽车金属面板粘贴后,可以有效的把车身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抑制振动并阻隔噪音传递的目的。 密封:大量试验表明:车内整体噪音的控制与车体的密封性能密切相关。好的密封可以有效降低车辆整体噪音,尤其对高速行驶过程中的风噪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扰流是引起风噪的根源——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身某一部件处会出现周期性气流分离,涡从车身两侧拖出,顺气流方向移动,从而产生噪音。博亚专业密封条源于对不同车体缝隙部位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车型的不同部位粘贴密封条,最大程度保证了车身各部件之间曲线的连续性、曲线斜率和曲率的连续性,使开放气流的背后不产生涡流,由流动再附着来达到有效抑止气动噪音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汽车降噪的相关知识,下面小编在为大家推荐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降噪处理的企业。

商用车装配工艺流程

商用车装配工艺流程 汽车总装工艺过程 汽车的总装配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汽车整车的质量最终是由总装配来保证的。因为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的加工质量都合格也难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反之,若零件加工的质量不够高,却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使产品质量合格。由于汽车总装配所花费的劳动量很大、占用时间多、占用场地大,其对整车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与资金周转、市场营销等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汽车整车的总装配工作。 1 总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 1.1 物流系统准备 (1)组织进外协件、外购件。 (2)必要的物资储备。 1.2 制定生产计划进度 1.3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 (1)划分装配单元。 (2)制定装配工艺流程。 (3)制定调整、检测标准。 (4)设计装配中的夹具及工位器具。 (5)通过调试确定保证精度的装配方法。 1.4 装配的工作内容 1)清洗、点件

进人装配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洗,以去除在制造、贮存、运输过程中所粘附的油脂、污物、切屑、灰尘等。相关部件、总成在运转磨合后也应清洗。清洗对于保证和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2)平衡处理 运转机件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那些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对其零、部件的平衡要求更为严格。旋转体机件的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方法。对于盘状旋转体零件,如皮带轮、飞轮等,通常只进行静平衡;对于长度大的旋转机件,如曲轴、传动轴等,必须进行动平衡。 3)过盈连接 对于过盈连接件,在装配前应保持配合表面的清浩。常用的过盈连接装配方法有压人法和热胀法两种。压人法系在常温条件下以一定压力压人配合,会把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挤平,影响过盈量。压人法适用于过盈量不大和要求不高的场合。重要的、精密的机械以及过盈量较大的连接处常用热胀(或冷缩)法装配,即采用加热孔件或冷缩轴件的办法,使得缩小过盈量或达到有间隙后再进行装配。 4)螺纹连接 在汽车结构中广泛采用螺纹连接,对螺纹连接的要求是: (1)螺栓杆部不产生弯曲变形,螺栓头部、螺母底面与被连接件接触良好。 (2)被连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连接牢固。 (3)根据被连接件的形状,螺栓的分布情况,应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为2,3次)拧紧螺母。 螺纹连接的质量对装配质量影响很大。如拧紧的次序不对,施力不均会使零件发生变形,降低装配精度,并会造成漏油、漏水、漏气等。运转机件上的螺纹连接,若拧紧力达不到规定值,就会松动,影响装配质量,严重时会造成事故。因此,对于重要的螺纹连接,必须规定拧紧力的大小。

通用工艺守则

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整洁和完整,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改。 2.操作者按照工艺要求查看所借的夹、量、刃辅具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若有疑问,应立即与组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夹、量、刃辅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但不准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妥善保管好,不得任意拆卸,改变原来形状或尺寸。 4.在加工前,操作者首先应检查毛坯,或上道工序加工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按照工艺规程的定位基面安装零件;在装夹工件前应将工件和夹具清理干净。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以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加工后应达到工艺文件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规程进行压紧,应注意压紧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用以增强刚性的各种辅助支承压紧后要注意防止变形和磕碰。 8.工件的首件检验,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应交检。 9. 对连续加工的工序或工步,为避免最后成批报废,操作者应分工序进行自检,并请检查员巡检。 10. 倒角与倒棱,沉割槽,都应按工艺规程加工,保证加工完成

后达到工艺或图纸要求。 11. 图纸中或工艺中未规定倒角倒棱的棱边处一律倒钝,一般情况应在加工有关方面时进行,如机械加工时无法倒钝,则最后由钳工倒钝。车内外螺纹时,口端都要倒成和螺距的大小及螺纹角度一样的成形角。零件倒毛刺应由操作者在本工序完成。 12.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由操作者保持清洁,到达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适当的工位器具上存放整齐。经过研磨后的精密配合面必须洗净研磨剂。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加工面应采取防绣措施。 13.用磁力台吸住加工的各种工件,在加工后应该进行退磁。 14.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机床应空运转5~10分钟,使转速逐渐增高,以消除传动部分的间隙,并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对于磨床磨头应点动和快速行程4~5次,工作台以最大行程往返10~20次。 15.操作者不私拆机的任何部件,在保险装置和安全罩拆下的情况下,严禁开车工作。 16.机床开动时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工作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7.用作精密加工的机床,严禁强力切削或进行粗加工,一般机床应按规定动作进行操作,杜绝野蛮操作。 18.严格遵守机床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件加工范围,不允许超规格,超负荷使用机床。

车顶盖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多目标优化的汽车覆盖件的设计 ——汽车顶盖模具设计 本文以建模软件Pro/E和冲压仿真分析软件Dynaform为工具,以典型汽车覆盖件(车顶盖)为例,应用计算机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及仿真计算冲压模具工作过程,通过分析结果,验证模具设计是否合理,防止起皱、拉裂等不良现象。实践证明,采用冲压仿真分析软件DYNAFORM对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冲压工艺规划和模具的设计,可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主要讲述仿真分析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虚拟制造技术在汽车模具制造中的重要性和优势,提出了虚拟制造技术在汽车模具开发领域的应用。在简单介绍了虚拟制造的原理及其组成部分后,对其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中的应用给出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中如何使用虚拟制造技术,给出了应用的一般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技术给予了详细说明。 1绪论 1.1汽车覆盖件的概念与特点 1.1.1汽车覆盖件的概念 汽车覆盖件(以下简称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薄金属板料制成的异形体表面和内部零件。轿车的车前板和车身、载重车的车前板和驾驶室等都是由覆盖件和一般冲压件构成的。覆盖件组装后构成了车身或驾驶室的全部外部和内部形状,它既是外观装饰性的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覆盖件的制造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环节。 覆盖件的分类: (1)按功能和部位分类: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三类。

外部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有特殊要求,内部覆盖件的形状往往更复杂。 (2)按工艺特征分类: (a)对称于一个平面的覆盖件。诸如发动机罩、前围板、后围板、散热器罩和水箱罩等。这类覆盖件又可分为深度浅呈凹形弯曲形状的、深度均匀形状比较复杂的、深度相差大形状复杂的和深度深的几种。 (b)不对称的覆盖件。诸如车门的内、外板,翼子板,侧围板等。这类覆盖件又可分为深度浅度比较平坦的、深度均匀形状较复杂的和深度深的几种。 (c)可以成双冲压的覆盖件。所谓成双冲压既指左右件组成一个便于成型的封闭件,也指切开后变成两件的半封闭型的覆盖件。 (d)具有凸缘平面的覆盖件。如车门内板,其凸缘面可直接选作压料面。 (e)压弯成型的覆盖件。 以上各类覆盖件的工艺方案各有不同,模具设计结构亦有很大差别。本论文研究的是外部覆盖件,属于对称于一个平面的覆盖件。 1.1.2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与一般冲压件相比,覆盖件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覆盖件的工艺设计、冲模结构设计和冲模制造工艺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实践中常把覆盖件从一般冲压件中分离出来,作为一各特殊的类别加以研究和分析。 在板材冲压成形中,汽车覆盖件是最复杂的冲压件。零件上经常有许多局部的凸起、筋条等形状,且零件尺寸大,毛坯相对厚度小。往往要经过拉延、切边、翻边等多道工序甚至十几道工序才能得到一个汽车覆盖件的成品件。 1.1.3 覆盖件的特殊要求 1、表面质量 覆盖件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观,因此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折、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面美感的缺陷。覆盖件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渡均匀,覆盖件之间的棱线衔接应吻合流畅,不允许参差不齐。总之覆盖件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陕汽集团特种车事业部 年月日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装配通用工艺守则适用于特种车事业部各型汽车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规定了特种车事业部各类汽车产品在装配中应当遵守的工艺规定和注意事项,适合于所有从事汽车装配的人员使用。 2 装配要求 2.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的工作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业。 2.2 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三定”、“五字法”规定,其内容如下: “三按”的内容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三定”的内容是:定人、定机、定工种。 “五字法”的内容是: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看:仔细阅读工艺; 提:对工艺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办:照工艺执行; 检:检查对工艺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2.4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保证质量,最后应及时在质量跟单上签名。 2.5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符合工艺要求、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性。

2.6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应直接接触地面,装配场地应清洁整齐,做到文明生产。 2.7 对缺少标识,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2.8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装配挂单等工艺文件,防止错装、漏装;工作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 3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电器部分] 3.1 安全操作 3.1.1 线束、电器元件装配完毕后,均要进行自检。以防止出现因装配不合格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3.1.2 起动整车前需确认周围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3.1.3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3.1.4 应尽量避免对整车进行带电操作作业,若不能避免时应使用带绝缘保护的工具进行工作。 3.2 线束的敷设 3.2.1 电线束应敷设整齐、走向顺畅、各线束之间不能相互交叉、缠绕、扭转。线束应尽量不与尖锐金属、棱边、运动、发热部件接触;线束每隔20cm左右捆扎一塑料紧固带,每隔50cm左右要有固定点,特殊位置需增加固定点,见实例图(1);不允许出现线束杂乱、悬垂、干涉摩擦等现象。

解读汽车车厢隔音讲解

隔音那些事儿解读车厢+翼子板隔音 ●噪音的来源和基本认识 车辆行驶中噪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车辆本身的发动机噪音以及车辆共振产生的噪音;轮胎接触地面摩擦产生的噪音;还有就是风噪。这些噪音又可以简单分为高中低频,低频可以理解为40km/h以下速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中频在40km/h-80km/h中产生;80km/h以上则会出现高频噪音。降低不同频段的噪音需要改善不同的区域,车辆自下而上进行隔音分别可以解决低中高频的噪音,比如降低频噪音最好的办法是做底盘及翼子板隔音,中频则是机舱,后备箱,四门以及ABC柱隔音等,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噪音来源和需求改善的区域合理的选择隔音产品。 ●什么样的车型适合进行隔音 目前在售的所有车型出厂时都有隔音措施,只是程度参差不齐。高档车由于定位高端,隔音做的自然非常出色,理论上讲没有再次进行隔音的必要,对于相对苛刻的高档车车主来说,即便要求隔音,原本比较安静

的车内要想更加安静非常困难,并且花费也会很高,因此隔音主要还是定位与中低端车型中,以改善车内环境为最终目的。 ●体验车型 不光新车需要隔音,不少车主由于爱车购买有些年头,公里数不少,噪音会比购买初期有所增大,因此隔音可以有效缓解噪音的出现。 实验车辆:福特福克斯1.8MT两厢 购买时间:08年3月 行驶里程:8万公里 ●结果预期 由于我们的试验车辆是一款开了4年的老车,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车况已经不是很好,而做四门隔音除了希望能有比较好的降噪功效外,同时也想看看与新车时的噪音有什么区别。 四门隔音体验 目前四门隔音是被很多朋友广泛选择的,但是效果如何呢,我们咨询了专业人士:四门隔音对于中频噪音的屏蔽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中频噪音的降低并不会带来非常明显的整体噪音降低,因为高频和低频噪音仍然存在,只是感觉噪音来源方向发生了改变,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舒适程度。今天我们就亲身体验一下四门隔音的施工过程以及前后效果上的感受。

【生产管理】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培训资料(doc 44页)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培训资料(doc 44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钳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钳工基本操作和钳工装配工序应遵守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加工件、焊接件的钳工操作和装配。特殊产品或部件的装配应单独制订装配工艺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DZQ 161-2004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通用技术要求 Q/DZQ 162-2004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 钳工基本操作 3.1 錾削(铲削) 3.1.1 錾削时,身体应避开錾削方向,以免錾屑飞出伤人。 3.1.2 錾削脆性材料时应从两端向中间錾削。 3.1.3 錾子的锲角应根据被錾削的材料按表1选用。 3.2 锯削 3.2.1 锯条安装的松紧程度要适当。

3.2.2 装夹时,工件的锯削部位应尽量靠近钳口,以防振动。 3.2.3 锯削薄壁件时,必须选用细齿锯条锯割,薄板两侧还必须加垫木板。锯削时锯条相对工件平面倾斜角应小于45°。 3.3 锉削 3.3.1 根据工件的材质选用锉刀,有色金属选用单纹锉刀,钢件应选用双齿纹锉刀。 3.3.2 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选择锉刀,见表2。 3.3.3 不得用一般锉刀锉削有氧化皮的毛坯及工件氧化表面。 3.3.4 锉刀不得沾油,若锉刀刃面有油渍,可用煤油或清洗剂清洗后再用。 3.4 刮研 3.4.1 经过刨、铣和锉削等机械加工的滑动表面,如果平面度达不到0.03mm/m2,表面粗糙度达不到Ra1.6以上时,需进行手工刮研,以提高几何精度和滑动表面接触率。 3.4.2 平面刮研量见表3。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培训文件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钳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钳工差不多操作和钳工装配工序应遵守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加工件、焊接件的钳工操作和装配。专门产品或部件的装配应单独制订装配工艺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DZQ 161-2004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通用技术要求 Q/DZQ 162-2004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 钳工差不多操作 3.1 錾削(铲削) 3.1.1 錾削时,躯体应避开錾削方向,以免錾屑飞出伤人。 3.1.2 錾削脆性材料时应从两端向中间錾削。 3.1.3 錾子的锲角应依照被錾削的材料按表1选用。 表1 錾子的锲角

3.2 锯削 3.2.1 锯条安装的松紧程度要适当。 3.2.2 装夹时,工件的锯削部位应尽量靠近钳口,以防振动。 3.2.3 锯削薄壁件时,必须选用细齿锯条锯割,薄板两侧还必须加垫木板。锯削时锯条相对工件平面倾斜角应小于45°。 3.3 锉削 3.3.1 依照工件的材质选用锉刀,有色金属选用单纹锉刀,钢件应选用双齿纹锉刀。 3.3.2 依照工件的加工余量、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选择锉刀,见表2。 3.3.3 不得用一般锉刀锉削有氧化皮的毛坯及工件氧化表面。 3.3.4 锉刀不得沾油,若锉刀刃面有油渍,可用煤油或清洗剂清洗后再用。 表2 锉刀的选用

3.4 刮研 3.4.1 通过刨、铣和锉削等机械加工的滑动表面,假如平面度达不到0.03mm/m2,表面粗糙度达不到Ra1.6以上时,需进行手工刮研,以提高几何精度和滑动表面接触率。 3.4.2 平面刮研量见表3。 表3 平面刮研量 mm 3.4.3 平面刮研接触点的检验要求见表4。 表4 接触点的检验要求

天窗版顶盖设计规范

天窗版顶盖设计规范

天窗版汽车顶盖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天窗版顶盖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天窗版顶盖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 ECE R26 关于车辆就其外部凸出物认证的统一规定 FMVSS201 头部碰撞保护 FMVSS216 车辆顶盖碰撞保护 3术语和定义 3.1 汽车顶盖 汽车顶盖是车身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侧围、地板及前围板组成乘员舱用以保护乘员。顶盖上装有顶棚,顶灯遮阳板的顶部装饰件。 3.2 天窗版汽车顶盖 带有安装天窗结构的汽车顶盖。 3.3 A-Class Surface 造型外表面数字模型的一种,满足特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用于表示最终冻结的造型外表面。 3.4 主断面 主断面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面要求的截面。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 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是车身设计 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4天窗版顶盖总成组成结构 天窗版顶盖总成主要有顶盖本体、前顶横梁、后顶横梁、天窗加强板、中部顶横梁(根据不同车型有 一根、多根或无)五大机构组成。根据焊装工艺不同,前顶横梁及后顶横梁可不与顶盖外板同序焊接,而 是先与侧围拼焊或预装后,再与顶盖总成拼焊成车身骨架。 天窗版顶盖结构如下图:

1 天窗版顶盖外板、2天窗加强板、3顶盖中后顶横梁、4前顶横梁、5后顶横梁 5 天窗版顶盖设计要求 5.1 天窗版顶盖总成材料 5.1.1顶盖外板材料 顶盖外板是外覆盖件,表面质量要求达到超高级的精整表面,满足A-Class Surface要求。同时要具备很好的防腐性能。另外,为降低整车重量,顶盖材料一般采用料厚0.7~0.8mm的钣金,同时要保证顶盖自身刚度,减小行车时产生震动,一般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同一种车型天窗版顶盖和非天窗版顶盖材料相同。 5.1.2 天窗加强板材料 天窗加强板起到支撑天窗,提高整车刚度的作用,同时是保证天窗与顶盖匹配的重要板件。天窗加强板尽量采用强度大,成型行好不易回弹的材料。 5.2 天窗版顶盖外板总成结构 天窗版顶盖的天窗开口数设计方案是由天窗结构确定。根据天窗的形式不同顶盖开口大小及开口包边也不相同。天窗版顶盖和非天窗版顶盖是共模件的,所以在设计顶盖天窗开口时要考虑工艺通用性。 5.2.1天窗顶盖外板开口的结构形式 a、天窗密封条安装在天窗上的天窗开口结构,如下图

卡车装配的工艺流程及工艺规定

1、吊放车架于装配线。吊放车架前要检查车架的完整性、表面光洁型;确认无划漆、无雨雪、无锈蚀、无碰伤后,方可把车架吊上线。将车架反放在装配链的枕木上,这样有利于前桥、后桥、传动轴等零部件的装配。 2、以车架为基准装配前后桥 装配时,把前桥、后桥连接销涂上机油使其油槽向下穿入孔中,对准销上的凹槽与支架上的孔,将楔形锁销由前向后穿入孔中,装上弹簧垫圈、扭矩螺母。 3、装贮气筒于支架上 检查贮气筒油漆质量、不得有漏漆、划漆、凸焊螺母焊缝平整、贮气筒不得有明显缺陷。 4、连接传动轴于后桥减速器上。检查传动轴油漆无划伤,将传动轴凸缘上的孔与后桥减速器凸缘上的孔对准,从传动轴方向穿入螺栓、套上弹簧垫圈、扭紧螺母。 5、翻转底盘 首先把后桥垫木夹在后桥上,将翻转底盘夹具夹在车架前、后端,锁住保险销,操纵设备翻转底盘、翻转后取下夹具及垫木。 6、装配转向机及垂臂。检查转向机装配完整性、转向臂轴螺纹不得有损伤;把转向机放在分装夹具上夹好,取转向臂,按标记套在转向臂轴上并压到底,然后套上垫圈和弹簧垫圈(分装工位)取转向机托架,使其孔位与转向机的孔位对准,然后穿上螺栓并套弹簧垫圈,扭紧;把分装好的转向机总成合件用吊具吊起,使托架孔位和大梁的孔位对准,从里向外或从下向上穿螺栓,套上弹簧垫圈,扭紧。 7、装发动机于支架上。检查发动机风扇不得变形,发电机、起动机及各种传感器、警报开关不得变形、碰伤;接线柱螺钉完整;发动机、变速箱油堵处不得有漏油痕迹,表面无明显碰伤。吊起发动机使后悬置软垫的孔位与后支架的孔位对准,从上向下穿螺栓并套上垫圈和弹簧垫圈,在拧上螺母2-3扣;

操纵电葫芦使发动机前悬置软垫的孔位与前悬置托架的孔位对准,从上向下穿螺栓并套上垫圈和弹簧垫圈,在拧上螺母2-3扣;扭紧后支承、前支承的螺栓螺母。 8、装排气管。取排气制动阀,在两端套上垫密圈,再使其夹在消声器进气管前段与进气管后段之间,并使螺栓孔对齐,传入螺栓,套上垫圈、弹簧垫圈并拧上螺母。 9、加注发动机润滑油 取下发动机加油口端,向发动机内加注润滑油,加完后装上油盖,拔出油尺检查加油量,油面不低于下线(2/4),不高于上线(4/4)。 10、装散热器总成 检查散热器片不得有磕碰处,进出气管应平整;在左右纵梁的规定位置放上散热器固定架下垫块总成对准孔(垫块的中间孔大的一侧向上),把散热器总成落下,使水箱固定架的孔与上垫块总成的孔对准,然后在孔中放入套管再套上上垫块总成,取螺栓从下向上穿入对准的孔中,拧上螺母2-3扣并拧紧,然后穿上开口销,并分开尾部。 11、落驾驶室总成 自检驾驶室外观完整性、油漆无划伤。操纵电葫芦,落下驾驶室,使驾驶室后支架落入后悬置横梁上的内外缓冲块之间,前铰接软垫落入驾驶室铰接支架的凸缘面中,取驾驶室铰接软垫盖总成分别盖在左右铰接软垫上,使其上的孔与铰接支架上相应的孔对准,取螺栓套上弹簧垫圈从上向下穿入已对准的孔中2-3扣并拧紧。 12、装车轮。自检车轮气压正常,将车轮套在轮毂,带上螺母2-3扣,用风动气扳机对称交叉扣紧,同时后内、外轮打气咀要错开,也要同刹车毂检查孔错开,避免影响打气和测量蹄片间隙。 13、加注冷却液打开膨胀箱盖、关闭放水开关,向膨胀箱里加注冷却液或水,待冷却液或水液面与溢流管水平为止,扭紧水箱盖。

不锈钢容器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及适应范围 1.1本规程对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各零部件和成品的组装程序、组装要求、质量检验、试验等做出通用规定。 1.2本守则如与设计、工艺文件相矛盾之处,应以设计、工艺文件为准。 1.3制造时,除引用标准和有关工艺守则外,还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 1.4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 引用标准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50《压力容器》 151《管壳式换热器》 4710《钢制塔式容器》 4731《钢制卧式容器》 20584《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4701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1433《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3. 材料要求 3.1材料验收、保管按照《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中材料质量控制的规定执行。 3.2不锈钢材料及零部件应防止长期露天存放、混料保管。要求按时投料、集中使用、随时回收、指定区域存放遮蔽保管。 3.3不锈钢与碳素钢等原材料有严格的隔离措施,搁置要稳妥,堆放要整齐,防止损伤(划痕、磕碰、压痕)和弯曲,散装的光亮板材应立放在15°斜度的木架上。 3.4设计图样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抗晶间腐蚀试验复验的,其复验用试样的形状、尺寸、加工和试验方法,除设计图样另有规定外,应符合21433或设计图样规定的试验方法。 3.5制造压力容器用的不锈钢材料不得有分层,表面不允许有裂纹、结疤等缺陷。用于制造 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不锈钢板,应经80?100号砂头抛光后,再检查表面质量。 3.6不锈钢钢板表面允许存在深度不超过厚度负偏差之半的划痕、轧痕、麻点、氧化皮脱落后的粗糙等局部缺陷。 3.7经酸洗钝化供应的不锈钢材料表面不允许有氧化皮和过酸洗现象。 3.8不锈钢原材料和不锈复合钢板应按牌号、规格、炉号、批号分类存放,不锈钢材料上应有清晰的入库标识,应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氯含量要w 25,也可用纸质标签粘贴 标识。 3.9钢板或另部件在吊运制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钢板表面的清洁,并防止磕碰划伤。 3.10深度超过规定应清除,清除打磨的面积应不大于钢板面积的30%,打磨的凹坑应与母 材圆滑过渡,斜度不大于1: 3。 3.11打磨后,如剩余厚度小于设计厚度,且凹坑深度小于公称厚度的5%或2 (取小者), 允许不做补焊;如凹坑深度较深,剩余厚度仍满足上述要求,与设计部门联系协商解决。 3.12超出上述界限的缺陷应考虑补焊,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低合金铬钼钢,单个修补面积小于或等于1002,总计面积小于或等于300 2或2% (取小者); (2)允许焊补深度不大于板厚的1/5。 (3)钢板边缘的分层长度如不大于25,可免于修补或清除;长度大于25,且深度大于1.5的分层均应打磨消除。打磨深度如不大于3,可免于焊补,否则焊补后使用;同一平面内,间距不大于板厚5%的分层,应作为连续的分层长度。 (4)钢板表面及坡口分层补焊应符合《焊接通用工艺守则》的规定。

汽车加油口盖设计校核规范

汽车加油口盖设计校核规范

汽车加油口盖设计校核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加油口盖设计校核规范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汽车加油口盖设计校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 概述 加油口盖总成包括外板、内板、铰链加强板、弹簧片或螺旋弹簧、销轴等,零件明细见表1。 关闭状态下加油口盖在缓冲块、弹簧片和锁销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固定。 开启到最大开度时通过转动页板上的突起实现限位。 表1 加油口盖明细 编号零件号名称数量材料料厚备注 1 5416010001-XXX 加油口盖总成 1 2 5416101001-XXX 加油口盖外板 1 DC01 0.8 3 5416100001-XXX 加油口盖内板总成 1 4 5416111001-XXX 加油口盖内板 1 B210P1 1.5 5 5416113001-XXX 铰链销轴 1 20# Φ3 6 5416024001-XXX 扭簧 1 65Mn Φ1.6 7 5416117001-XXX 加油口盖铰链座 1 DC01 1.5 8 Q1840616 六角法兰面螺栓 2 4 加油口盖的人机工程校核 加油口盖应保证拆装方便、固定可靠、方便拧开油箱盖进行加油操作等。 加油口盖的人机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加油口盖位置校核、加油口盖拆装工具接近性校核、油管拆装工具接近性校核、手操作空间校核和加油枪接近性校核等。 4.1 加油口盖位置的校核 油管上加油口的位置应距离地面740毫米—880毫米(经验值),以方便加油操作。如图1为某车型加油口位置距地面786mm。

4.2 加油口盖工具进出空间的校核 加油口盖总成通过两个M6的螺栓(Q1840612)安装在油口盒上。使用两个Φ16的圆柱对某车型进行校核,要求圆柱与油口盖加强板不干涉,如图2。 图2 加油口盖工具接近性校核 4.3 油管拆装工具进出空间校核 油管安装时从轮罩内抬升,安装面与轮罩上的油管安装面接触后,在车外油口盒处通过三个M6的螺栓(Q1840612)进行安装固定。使用3个Φ16的圆柱对某车型进行校核,要求圆柱与油口盒不干涉,见图3。 图3 油管拆卸工具进出空间校核 4.4 手操作空间校核 加油操作时,操作者需要将手伸入油口盒内将油箱盖旋转开或者关闭,应此需要校核操作者手的操作空间,以确保能够方便操作。使用通过油管中心的Φ100mm圆柱进行校核,要求该圆柱不能与钣金有任何干涉。如图4。

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CY/QG03-19-2003 编制: 审核: 标准化: 会签: 批准: 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 二00三年一月

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一、总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切削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适用于本企业的切削加工。 2、引用标准 GB4863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ZB/J 38001 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3、加工前的准备 3.1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要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2要看懂、看清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及其技术要求,有疑问之处应找有关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3.3按产品图样或(和)工艺规程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待问题解决后才能进行加工。 3.4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3.5加工所用的工艺装备应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得乱放,更不能放在机床的导轨上。 3.6工艺装备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 3.7检查加工所用的机床设备,准备好所需的各种附件,加工前机床要按规定进行润滑和空运转。

4、刀具与工件的装夹 4.1刀具的装夹 4.1.1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4.1.2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检查其正确性。 4.2工件的装夹 4.2.1在机床工作台上按装夹具时,首先要擦净其定位基面,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4.2.2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紧面擦拭干净,并不得有毛刺。 4.2.3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式,操作者可以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 (一)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二)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三)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余量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四)精加工工序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五)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位、夹紧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 4.2.4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找正: (一)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二)对不划线工件,在本工序后需继续加工的表面,找正精度,应保证下道工序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三)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表面,其找正精度应小于尺寸公差和位置

汽车顶棚设计指南内容.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部设计指南 校对: 审核: 批准: 汽车工程研究院1、简要说明

顶棚是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下面加装的内饰件, 其作用除提高车内 装饰性外,还起隔音、吸音、隔热的作用。 它主要分为粘结式、吊装式和成型顶棚等三种。 1、粘结式 这种形式将顶棚直接粘结在顶盖上,一般由面料和泡沫覆合而成,面层起装饰作用,泡沫层起绝热、吸音、隔音作用。面层用机织布、编织布等织物或人造革、PVC 膜等材料制造;泡沫层用聚氨酯 (PU 或交联聚乙烯(XPE 泡沫制造;面层和泡沫层用层压法或火焰法复合在一起。其特点是简单易行。成本最低,但装饰效果和功能均不如其它两种,故只用于简易车或货车上。 2、吊装式 为了把外表面掉挂起来,采用棚杆结构。在饰面与顶盖之间设有隔热的衬垫, 衬垫一般是粘在顶盖内侧的。吊挂的顶棚是在饰面上面缝制的布袋中穿过棚杆, 棚杆弯曲成与顶盖横断面相近似的曲线。棚杆多数为圆形断面, 两端的固定方法有各种各样。饰面的周边用粘结剂粘到车身顶盖的侧梁上, 然后夹上卡扣, 或者之直接装到风窗密封条或顶棚的里面,或者采用其它装配方法。饰面可由人造革、帆布、织物等制成。 其优点是质量小、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缺点是装配时衬垫系粘在顶盖上, 因而使作业性和作业环境变坏; 顶棚与顶盖之间的间隙

较大,占用了室内空间;装饰效果不理想,棚杆与棚杆初的饰面避免不了上凸,使整个内饰有一段段凸起的感觉,行车时饰面也会颤动, 故这种结构现也少用。 3、成型顶棚 成型顶棚是预先把饰面与芯材负荷成一个整体, 成为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立体形状的内饰件。近年来,为适应汽车总高的降低、车辆装配工艺和作业环境的改善, 以及按钮类等机能部件的安装等要求, 采用了大量的成型顶棚。其优点是:能够使顶棚接近顶盖,增大室内空间;造型上的自由度大;在车辆上安装时一般不使用粘结剂,从而改善了作业环境; 成型顶棚便于遮阳板的收藏及顶灯等的安装。其缺点需要大型成套的生产设备,使成本提高。 成型顶棚一般是一体成型的, 但也有分成两块或多块结构的。顶棚能保持预定的形状是由周边的紧固装置及遮阳板支座、顶灯座等部件的紧固来共同完成的,也有一些汽车将顶棚中间部分粘结在顶盖上。 目前我公司的生产的车都是成型顶棚:其中 A11和 A15用胶和卡扣等固定, S11、 B11、 T11都是采用卡扣等固定,基材有 PU 板、 PS 板等。 PU 板成型顶棚详细结构如下: 1. 面饰层 2. 粘结层 3. 玻纤层 4. 粘结层 5. PU 板 6. 粘结层 7. 玻纤层 8. 粘结层 9. 底衬层

汽车隔音材料对比

隔音材料对比标准 主要是汽车隔音降噪网的资料,当然得感谢隔音降噪网的朋友认真作了总结,我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按照本人的理解,中高级轿车一般不需要做这些工作。需要做这些工作而又有精力和兴趣的应该是经济型轿车的车主,他们年轻、有活力,乐于自己动手DIY自己的爱车,一般有了孩子或者正在准备中。所以作为年轻和时尚的群体,性能和健康环保一样重要,建议大家采用材料是认真考虑,主要是死四点:环保、轻量、吸隔音性能。当然,安全和保险理赔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尽可能的不要在会影响安全的部位(电路、高温)施工。注意一点,隔音材料是需要重量和厚度的,所以选用材料时尽量做到少而精。虽然汽车隔音降噪网跟平静隔音密不可分,但是在吸隔声材料方面平静确实做的不错。 理论上说来,任何一种材料(物质)都不同程度的具有减震、隔音、吸音的能力,哪怕是一张纸、一块布。汽车隔音降噪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常见隔音材料给大家做分析和对比,从而帮助汽车隔音爱好者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隔音施工。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阻隔噪音传播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密封、止震、隔音、吸音。在减震基础上再进行隔音、吸音以及密封处理,就可以达到安静舒适的效果。在全车进行隔音降噪的过程中,使用的隔音产品本身具有的吸音性能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降噪的效果。 车用降噪产品分成四类:A、减震材料B、吸音材料C、隔音材料D、密封材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隔音品牌,但多数品牌并没有生产和研发能力,只是将不同工业用料拿来变相使用,甚至冒充国外品牌牟取暴利。从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来讲,理想的汽车隔音材料绝对不是减震、隔音、吸音产品的分别粘贴,而应该是一种产品对这几种隔音原理的综合运用。汽车隔音降噪网探寻的是在这多个方面综合性能最佳的材料,而不是多种材料。 汽车隔音降噪网认为,在汽车上使用的隔音降噪材料应该尽可能满足以下标准: ?材料要轻,轻量化是整个汽车制造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轻量化材料施工后不会使车身自重增加太多,增加油耗。 ?在宽频带范围内隔音性能和吸音性能好,隔音吸音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有一定强度,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不易老化,耐候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外观整洁,没有污染。 ?防潮防水,耐腐防蛀,不易发霉。 ?不易燃烧,最好能防火阻燃。 ?环保材料,不含石棉、玻璃纤维、重金属铅等有害物质。 ?材料本身便于施工,如:便于裁剪,粘贴牢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