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议书

工程设计:农林行业乙级

证书编号:A223004803

黑垦现咨:[2011]29号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

(2012~2013年)

黑龙江农垦现代农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

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址: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军川农场

项目主管部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军川农场

项目总负责人:马继河场长高级政工师

经济负责人:王振峰付场长经济师

技术负责人:姚长国农发办主任经济师

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黑龙江农垦现代农业工程设计公司

项目建议书主要编写人员:

李尚民高级经济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杨庆忠经济师

白昆工程师

李军会计师

联系电话:0451-********

编写时间:二○一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

一、地理位臵及自然概况 (1)

二、社会经济情况 (2)

三、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 (2)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3)

五、2009—2010年经营情况 (3)

六、自然灾害 (3)

七、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一、建设的依据 (6)

二、建设的必要性 (6)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

第三章项目规划设计 (11)

一、项目建设规模 (11)

二、项目建设地点 (11)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四、水利措施建设标准 (12)

五、农业措施建设标准 (13)

六、科技措施标准 (14)

第四章建设内容 (15)

一、水利措施 (15)

二、农业措施 (16)

三、科技推广 (16)

第五章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8)

一、投资概算 (18)

二、资金筹措 (20)

第六章预期效益 (21)

一、经济效益 (21)

二、社会效益 (21)

三、生态效益 (22)

第七章保障措施 (23)

一、组织机构 (23)

二、保障措施 (23)

附表:

附表1:项目规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表

附表2: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预期效益表

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臵图

附图2:项目区工程现状图

附图3:项目区总体平面布臵图

附件:

农场2009—2010年决算(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第一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军川农场属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分局,行政区划位于鹤岗市萝北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31°02′~131°30′,北纬47°19′~47°36′,南北长28 km,东西宽27 km。军川农场是黑龙江省垦区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场,农业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经营管理科技水平较高,粮食商品率达80%以上,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存在着农机老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少等问题,农业生产潜力尚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春秋早晚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多年降水量506.8 mm,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5-80%,多年平均蒸发量1180 mm,无霜期平均135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5.7小时,多年平均风速为3级,大风天多发生在春季,土壤冻结深度为2-2.5m,冰厚0.8-1.2m,冻结期长达7个月。

示范区所在地区属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北部第四纪冲积平原区,为阶地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微地形复杂。地面平均坡降在1:500~1:5000,示范区地面高程在65~72m之间。

示范区地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覆盖,厚度30~80m,其下为第三系砂砾沉积岩。由地表向下沉积物各层次为:1~3m为亚粘土层,其下为深厚的细、中、粗砂砾沉积层夹亚粘土透镜体。

该区地下水属砂砾石孔隙水,水位埋深仅3~7m,由于存在深

厚的砂砾石沉积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单井日涌水量可达2000~5000 m3,水位多年平均变动幅度为2~4m;水质为重碳酸钙型,满足农业生产灌溉及居民生活饮用水质标准;区域地下水开采条件良好。

示范区内耕地土壤有草甸土、棕壤土、沼泽土、水稻土等类型,地表黑土层厚15~3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7%之间,每百克土中含速氮12.2mg、速磷2.33mg、速钾22mg,含全氮0.36 mg,全磷0.12 mg,全钾 2.10 mg,养分全面且含量较高,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原素全面,土地增产潜力较大。

二、社会经济情况

军川农场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是宝泉岭分局下属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以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主,现已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并举,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格局。

农场拥有土地面积89.9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2010年种植粮食作物60万亩,种植玉米30万亩,水稻25.3万亩,大豆4.7万亩,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称号”,承担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覆盖面积达100%。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为98%。周边生态环境好,粮食生产持续协调发展能力强,农业科研、推广网络已经形成,机械化程度高,适于大面积粮食作物种植。

农场现有六个管理区,36个居民组,总人口18986人,7495户,从业人员5714人,其中技术人员321人,管理人员193人。

三、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

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职工家庭农场

实行“四到户、两自理”(土地承包到户、农机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和生产费、生活费自理),农业生产组织按农场--管理区--作业站组织结构组织农业生产。

农场设有农业、畜牧、农机、水利、科技、粮贸、种子等生产服务职能部门,同时具有交通、通信、供电、教育、民政、城建、环保等行政职能部门,形成了“农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同时又具一定社会职能的大型国有农场。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农场现有生产技术部,提供农业、农机技术培训及各种服务,引进、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措施。另有种子公司提供和引进优良品种,并有气象站提供气象服务。气象站有雷达设备装臵,农场有专业的防雹队伍并配有专车,能提前预报气象情况并采取有效防雹措施。

五、2009—2010年经营情况

2009年经营收入7787万元,经营成本1095万元,管理费用2867万元,销售费用92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37万元,财务费用9万元,经营利润3861万元,营业外收入5556万元、营业外支出7102万元,利润总额2315万元。

2010年经营收入9301万元,经营成本866万元,管理费用4509万元,销售费用1169万元,资产减值损失-3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经营利润3700万元,营业外收入5117万元、营业外支出6459万元,利润总额2358万元。

六、自然灾害

项目区内自然灾害为洪、涝、旱、低温、早霜等自然灾害,但

主要灾害为涝灾,其次是旱灾。该区地处黑、松两江交汇处,地势低洼易受洪、涝灾害的侵袭,其次是旱灾,一般是春旱秋涝,是制约小区内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尤其是近几年,春天旱情特别严重,对农作物生长造成极大影响。

七、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目标。但是,受到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

农业基础设施是进行农业再生产的根本物质条件,决定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项目区多年以来,旱、涝、低温、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都不同程度的时有发生,其中涝灾和旱灾较为严重。由于农场投资缺口较大,多年来对项目区也进行了一些投入,但所进行的只是对原有设施的修补,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现有的5.62万亩耕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排水渠系淤积严重、渠道存在跑、冒、漏的问题,田间建筑物不配套,易涝易旱没有根本解除;农业科研和推广基础设施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区现有沟渠均已配套,但受财力物力条件所限,渠道均为土渠,部分渠道存在跑水、漏水现象,部分沟道淤积严重,影响排水,并且缺乏涵洞等配套建筑物,排水不畅。经过现场实地踏查,需在重点位臵新建涵洞,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减少沟渠阻塞,更好的发挥农田水利的排水效果。

2、机耕路全都是土路,是建场时随着排水沟道的建设而修建的,

现路况较差,基本与农田持平,水稻育秧、收获季节正是雨雪交加的天气,道路泥泞车辆无法通行,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及收获。

3、项目区地处寒温带,全年稳定≥10℃有效积温2400℃上下,每年三月水稻育秧关键时期正值低温并常有冻害。采取工程措施,抢积温、抢时间,保障水稻育秧和插秧质量,是育苗的特殊技术要求。为此,迫切需要建设育秧基地。

4、晒场规模小,不规则,高低起伏不平,易积水,晒场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农机具停放场积不足,需要建设

5、该区因资金等诸多因素,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对小区人员进行人员培训,以提升他们的运用科技能力,促进单产提高,效益提升。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单位编报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11]188号)。

3、国家农发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4、《关于下发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总农发字[2011]97号)。

二、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需要

部分渠道沿线地面以下为30厘米左右的有机质层,其下便为级配不良的粗砂,深度为3~5米不等。渠道渗漏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开展节水型灌溉农业的精神,本次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及垦区多年的节水经验,对渠道进行衬砌,可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二)项目建设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由耕地数量及基础地力、品种、增产潜力、科技支撑、装备水平、防灾减灾与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来决定的,同时也受粮食流通、营销和加工转化等市场因素影响。

目前项目区粮食生产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

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防灾能力差;二是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农业集成技术缺乏,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农业技术与农民对接的通道有待建立起来等。项目建设通过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保证了粮食丰产丰收。通过田间沟渠,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通过推广高寒地区水稻栽培技术,使先进的农艺措施在项目区得到推广和利用。项目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项目建设是增加职工收入的有效途径

军川农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只要适当投入,粮食生产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有利于粮食增产增收。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机肥施用等配套保障措施,可以使项目区粮田节本降耗增加效益。同时由于粮食产量的增长,还能带动运输、良种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项目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快农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通过有机肥施用、测土施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保水抗旱,改善田间小气候和作物生理状态,有助于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生态环境好

项目区地处三江平原东部,界江黑龙江位于境内部分为国内至

今没有受到污染的江河,区域内土壤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理想场所。加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至今仍保持着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远离城市,天蓝、地净、田洁、水清,地广人稀,区域内土壤无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清洁度,大气的质量及草原森林的天然程度等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项目区位于黑松两江交汇处,该地区水稻生产属于北方寒地粳稻区。该地区土壤深厚肥沃,生长期内日照长,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辐射总量大,光合物质较多,又因昼夜温差大,呼吸消耗较少,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优质米的形成,而病虫害较南方少而轻,稻米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食味好,米饭浓郁适口性好。

(二)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34万亩,其中耕地5.62万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为 1.5~3%,土壤耕地连片,便于现代化大马力机械作业。

(三)耕地外部水利条件具备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实行了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区耕地外部水利设施基本完成,适应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区排水有出路, 能够解决项目区排涝问题。

(四)物质基础雄厚

农场是垦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大型国有农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农场的生产规模、新技术的利用和推广,经营水平,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在不断提高,已积累起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截至2010年,全场拥有资产总值45487万元,水田田间机械作业化率达到95%,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项目区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58万元,实现利润20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523元;2010年,项目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001万元,实现利润24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869元;农业机械总动力4215千瓦,大中型拖拉机89台,配套农机具160台,联合收获机15台,水稻插秧机55台。水田田间机械作业化率达到100%。

(五)项目实施的科技力量强

农业科技力量较强,农场有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管理区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网络,农场现有各类技术人员321人,其中中级以上(含中级)171人,副高以上(含副高)15人,管理人员193人,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项目区设有专职的农业农机副组长和科技技术人员4人为农业生产进行全程服务,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具有丰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经验

军川农场是黑龙江垦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场之一。国家先后多次进行项目投资,农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效益和可喜的成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支农惠农作用结出丰硕成果,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越来越深得人心,深得农场职工群众拥护。现在农业综合开发使全场人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稳定了民心,调动了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项目区内以前谁也不想承包谁也不愿承包的地块,经过综合治理后,土地的基本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旱涝灾害也得到了根本的治理,反而成了职工群众的抢手地块。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这

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职工群众积极性高

军川农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将明显改善,农业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支农惠农作用结出丰硕成果,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越来越深得人心,深得农场职工群众拥护。现在农业综合开发使全场人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体现了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稳定了民心,调动了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八)资金配套能力强

2009年经营收入778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315万元。2010年经营收入930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358万元。因此在客观上项目区农户具有自筹资金进行配套建设的能力。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认可,在主观上具有自筹资金进行配套建设的热情。近几年由于管理水平和科技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政策支持,农业效益稳步提高,家庭农场职工购买农业机械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很高,积极拥护农业综合开发,因此职工自筹资金有保证。

第三章项目规划设计

一、项目建设规模

利用2年时间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2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旱田0.5万亩。其中:2012年1万亩。全部是水田。2013年1万亩。其中:水田0.5万亩、旱田0.2万亩。

二、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军川农场向阳管理区,军川农场向阳管理区位于该农场东部,军川农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中心区距农场场部14 km,最远处到场部18公里。东临绥滨农场,北临江滨农场。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62万亩,林地1.3万亩,居民点占地面积0.32万亩,其他占地面积1.1万亩。项目区内现有总人口1169人,总户数372户,职工345人,劳动力673人,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9台套,收获机21台。项目区交通便利,电力充沛。项目区内职工队伍经营水平较高,对耕地的保护性耕作意识较强,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高。

项目区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以种植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主,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62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14万亩,水稻产量13019吨;大豆播种面积0.82万亩,大豆产量1247吨,玉米播种面积2.42万亩,玉米产量15659吨。2010年粮食总产29925吨。项目区内职工队伍素质较高,经营水平高,技术水平过硬,对耕地的保护性耕作意识较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积极性高。

四、水利措施建设标准

各项水利措施建设标准应符合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一)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以下相关规定:旱田设计保证率为P=85%;水田井灌设计保证率为P=90%。

3、灌溉水利用系数: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井灌区不应低于0.8。

4、井灌工程必须保证在长期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机电井出水量不减少,提水条件不恶化,防止地下水大幅度下降,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臵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支、斗渠配套畅通,末级固定渠道间距控制在100~200米,长度控制在400~800米,末级固定渠道范围内的田间渠道及附属涵闸等建筑物配套,运行正常。灌溉渠道上建筑物按设计流量设计,加大流量校核。

(二)防洪排涝工程

1、农田防洪设计标准参照GB50201-94所列防洪标准执行。

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间距控制在100~200米之间,长度控制在400~800米,末级固定沟范围内的田间排水沟及附属建筑物配套,符合机耕作业的要求。

排水沟道按五年一遇设计,旱田采用一日暴雨两日排出,水田采用三

日暴雨四日排至耐淹水深。建筑物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执行:排水沟道上建筑物按十年一遇设计。

五、农业措施建设标准

(一)农田工程标准

1、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旱作区格田面积确定为300~500亩,水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2、良种繁育与推广。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仓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良种繁育能力设计或区域内已具备的繁育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区内优势农产品生产的需要,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3、农业机械化。(1)积极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旱作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在96%以上;水田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在94%以上,重点提高育秧、移栽、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水平。(2)项目区要按照现代化农业耕作要求配套大中型、多功能、高性能、节能环保型和复式联合作业的农业机械,农机装备水平保持垦区领先,“三库一场”配备齐全。(3)项目区要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等技术。(4)项目区建立严格的农机作业标准,实行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作物生产标准化水平,项目区农机作业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5)项目区实现农机标准化管理,做到“六统一”,农场机务区达到“四室、四化”标准。

(二)田间道路标准

1、布局合理,顺直通畅。田间干道要与通乡、通村公路连接,部分主干路段路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其余农田道路均采用风化砂石实现路面硬质化,保证晴雨天畅通,能满足农产品运输和大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

品运输。

2、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建设要科学设计,突出节约土地,并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及农产品运输和农机作业。

六、科技措施标准

1、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项目区的科技贡献率在70%以上。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技术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干部、技术人员和家庭农场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3次,每个作业区(站、点)有3~5名技术骨干,每10个家庭农场有1个科技示范户,每个家庭农场有1人掌握先进适用技术。

第四章建设内容

军川农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耕地面积2万亩,建设期限为2012-2013年,其中:2012年治理1万亩,建设地点向阳管理区第30和22作业站;2013年治理1万亩,建设地点向阳管理区第10和11作业站;其建设任务包括水利、农业、道路、科技推广等方面建设任务。通过治理改造后使项目区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使农民的收入增加。

一、水利措施

利用2年时间开挖疏浚渠道131.08公里;渠道建筑物75座;水稻集中催芽育秧基地2处;水田平整0.5万亩;购买变压器14台;输变电线路14公里。

(一)2012年

1、开挖疏浚渠道长62.78公里,土方13.11万方;

2、渠道建筑物33座;

3、水稻集中催芽育秧基地1处;

4、水田平整0.5万亩;

5、购买变压器10台;

6、输变电线路10公里。

(二)2013年

1、开挖疏浚渠道68.3公里,土方20.5万方。

2、渠道建筑物42座.

3、水稻集中催芽育秧基地1处。

4、购买变压器4台;

5、输变电线路4公里。

二、农业措施

新建机耕路35.11公里;新建水泥晒场20000平方米;晒场围栏2660米;购臵农机具2台套;农机具停放场30000平方米。

(一)2012年

1、机耕路17.5公里。

2、新建水泥晒场10000平方米。

3、晒场围栏760米。

(二)2013年

1、机耕路17.61公里。

2、新建水泥晒场10000平方米。

3、晒场围栏1900米。

4、购臵农机具2台套。

5、农机具停放场30000平方米。

三、科技推广

水稻健身防病促早熟增产技术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万亩;购臵爱丰肥4吨;购臵农丹肥2吨;技术培训500人次

(一)2012年

1、水稻健身防病促早熟增产技术1万亩;

2、测土配方施肥1万亩;

3、购臵爱丰肥2吨;

4、购臵农丹肥1吨。

5、技术培训200人次

(二)201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