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地位的历史变化及其启示

中国教师地位的历史变化及其启示
中国教师地位的历史变化及其启示

中国教师地位的历史变化及其启示

概述

教师的地位是指社会给予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和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程度。教师的地位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教师的地位是不同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在汉代时标榜为“与天地同位,与君亲同尊”,到了南宋末年便降至极端低下的地步,元朝更有“九儒十丐”的说法。中国教师地位的历史演变如何?其原因何在?中国教师的现状如何?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笔者试就以上问题提出一己之见。

一、中国教师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原因

1、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社会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就要对下一代进行教育,以便把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规范传给下一代。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也很简单,所以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设立专门的学校,当然也没有专门的教师。那时的教育是在儿童与成年人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通过口耳相传来进行的,是十分直接而简单的教育。

2、奴隶社会时期

在奴隶社会时期,剩余产品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在奴隶社会中,教育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也即中国历史的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教育极端重视和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的局面。

“学在官府”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民间无学术,也就无学校教育可言,只有广义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而此类教育通常都是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官师不分和政教合一。官吏既负行政职责,也有教学的任务。比如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负责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礼乐官,同时兼管国学教育事务。

这时期教师的地位极其崇高,《尚书·泰誓》的“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已将君、

师并称。

3、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是东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旧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私学的兴起是由于学术的扩散与下移以及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

在统治阶层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一方被迫流亡他处,这些没落贵族的流亡导致了学术的扩散;一批旧贵族在政治斗争中垮台了,沦落为士。士与工、商、农并称“四民”。士一般不务农、做工、经商,脱离一般生产劳动,而是凭借掌握的学术文化及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长,来为权贵服务。所以,士虽为民,穷困潦倒时可能连一般农、工、商都不如;而一旦被统治者看中,又可能获得高官厚禄。士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做官从政、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从政是主要目标,从事教学和研究则是打好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而要想成为一个士人,也必须从拜师学艺开始,学而优则仕,“士”阶层正好为私学提供了师生双方的办学可能性。

私学的教师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职业。教师可以自由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私学当时已有竞争出现,相传连孔子的私学也曾经历“三盈三虚”。

这时期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有过精辟的论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对自己执教的概括。诲人不倦的基础是学而不厌,即学习永不满足,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永久活力。孔子自己就是终生好学的典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且是广泛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将学与教联系在一起,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抓住了为师之道的根本的。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是为师之道的又一根本所在,因为学生对教师也会“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先导。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原因在于,“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治国之本,而教师正是传授“礼”和实行“礼”的关键。他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人无师法,就会任凭恶的本性支配,有师法才有礼教,才能向善。《荀子·礼论》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后世将天、

地、君、亲、师并列,即由此而出。教师的地位既然如此之高,自然不是人人可以作教师的。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即当教师有四个条件, 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一是有尊严,使人敬畏;二是年纪五六十岁,有崇高的威信;三是讲授解说准确适当,不违背师道;四是能体会精微之理,且能加以阐发。荀子对教师提出这样高的标准,是与教师崇高的地位相配套的。按照这样的教师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荀子主张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做到“师云而云”,不能有任何违背师说的言论。即使毕业后,自己也当了教师,也不能把老师的教导抛在脑后,否则就是背叛:“言不称师谓之畔,教不称师谓之倍。” 这样的要求显然过于苛刻,但它代表着极端尊师的传统流派。

4、封建时期

封建时期,中国教师的地位经历了由崇高走向衰落的过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帝国。为了巩固统一,维护秦王朝的长治久安,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秦实行郡县制,县下有乡。“三老”是乡官之一,“三老”负责向乡民宣教统治阶级的思想、法度、纲纪、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到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丞相李斯提议禁止私学。他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就是说,私学师古非今,扰乱视听,非议法教。每当朝廷令下,诸子百家各以其学说妄加议论,如果不加以制止,必然削弱君主的权威,而且会给结党乱政创造条件,因此私学必须予以取缔。作为禁私学的具体措施,李斯又提出“挟书”之策:“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只有医药、占卜、种植类的书不在焚烧之列。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并禁止私学。李斯在提议禁私学和焚书之后,紧接着提出“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就是说,秦在禁止《诗》、书百家语后,唯一允许学习的就是法令,法教的任务由执法的官吏来担任。单纯地实行法教,并且以执法的官吏为师,结果必然是以法代教,失去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

汉初统治者总结了秦朝速亡的教训,摒弃严刑酷法,汉惠帝四年(前191年),正式废除秦代“挟书律”,开放了民间学术活动,奉行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十分适合汉初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需要,但是也容易导致放任自流和政府权威的削弱。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已基本恢复,统治者已有实力来整顿国政。同时,社会也面临着新的危机,“无为而治”已经不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政策。于是,在文教方面,汉武帝采纳了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三大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也设立博士官。博士是掌管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都立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此后,博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博士官因学识渊博,也常常以私人名义授徒讲学。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丞相公孙弘的建议,由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有固定的名额和选拔标准,并享有官方给予的待遇。这就是博士弟子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东汉时皇帝视学成为一种制度。视学时要举行各种隆重的仪式,要召集博士讲论五经,有时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业,还要与师生欢聚。为了弘扬儒学,每次视学皇帝还要聚众宣讲。“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直到古代史的终结。其对教育的主要作用和影响,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汉代的官方学校体制就是伴随独尊儒术而建立的。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教师仍然享受着崇高的地位。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如秦,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在治国方策上颇有建树,包括在教育方面建立国子监和实行科举制,为唐代所继承和发展。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儒学地位下降,佛教、道教日益兴盛。到隋文帝即位后,认识到三教皆可利用,要论教化百姓,养育人才,则非崇儒兴学不可。于是下令广泛征集儒家经典,并以高官厚禄礼聘天下儒士集于京都,令自京都至州县均设学校,还亲自至国子监参加典礼。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据《全唐文》记载,当时“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学术文化的地位

大大提高,因为它意味着锦绣前程。所以连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也养成“敬惜字纸”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了通过科举。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所属各学。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在国子监中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此外在大理寺还设有律学。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归国子监统领。国子监设国子祭酒1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祭酒之下设司业2人,助祭酒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设丞1人,管理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设主薄1人,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中央官学的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博士分经进行讲授。助教佐博士、直讲佐助教。博士、助教既是学校教师,又为朝廷有品级的官员。如国子学博士是正五品上,助教为从七品上,其它六学的教师等级和待遇依次减等。

虽然如此,但唐代却是历史上教师地位较低的时代之一。究原因有三:一是科举制度的兴起。由于科考分离,学生一考上举人、进士就只认主考官为师,援以为仕进靠山,而将自己真正的老师忘得一干二净;二是中唐动乱不断,封建经济逐渐衰落,官学教育随之日益败落教师地位自然降低。三是因为教师自身素质降低,以至威信败落。为此,韩愈在《师说》中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他指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主张,认为师是道的活的载体,无道即无师,无师也不可能学其道,重道就必须尊师。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他在《师友箴》中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虽然如此,但隋唐以后,教师的地位每况愈下,南宋末年,教师的地位已经降到很低的地步。元代,统治者虽十分注重学校教育的发展,采取了较为开明的用人政策,但由于元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的民族歧视政策,教师的地位较为低下。元代的教师是儒生担任的,而儒生的地位在十种人的排序中仅位其九,曾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倡、九儒、十丐”的说法,教师地位稍高于乞丐,甚至还不如娼妓。

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专制主义政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对教师在思想舆论方面的作用十分警惕,用压制、笼络等政策使教师噤若寒蝉、头脑禁锢、思想僵化,完全成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和应声虫。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尽管教师的来源不同、地位不同、知识能力不同,以及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培养了社会人才,传播了人类生产劳动知识、社会生活知识。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物

质文明的水平。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传统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但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呈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虽然历代封建帝王均把“天、地、君、亲、师”并提,给教师以极高的礼遇,但实际上教师的经济地位极低。清代的李璧瑜,曾经自书了一幅对联: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这副对联生动地描绘出封建社会里象李璧瑜这样的下层学吏凄冷清寒的生活境况。

二、中国教师地位的现状

新中国的建立,教师以人民的主人、社会的劳动者,出现于社会面前,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下,教师地位获得了根本的改善。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击和对于学校的冲击,教育发展跌落低谷,教师地位又落入“臭老九”的行列。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师重新得到了尊重,教师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化的形成,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教师的社会地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1.政治地位。自1985年教师节设立以来的20年间。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有关教师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先后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教师的法律,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特别是1993年12月,全国人大专门颁布了教师法,第一次全面地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待遇,奖励等方面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出“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教师法》的出台,为我国尊师重教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提高我国教师的地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进行,国家和人民的教育需求也呈不断增长之势。这一切,都为提高我国教师的地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师的地位逐成大势所趋。

2.教师的经济地位。20多年来,我国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收入稳步增长。1978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人均年收入为559元,而到2000年已增加到8274元。高等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样得到较大幅度提高,2000年达到14198元。2003年,全国高校和中小学教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达到23307元和13293元,年增幅分别为10.7%和14.2%,分别是1985年的18.7倍、11.9倍。(这里提到的教师待遇是指城市教师的待遇,不是指所有的教师。) 近年来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也明显改善,据教育部统计,从1993年到2003年,全国投入教职工住房建设专项资金达1673亿元,建成住房2亿平方米。在城镇,1993年全国教职工平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3.8平方米,2003年增加到22.05平方米。2003年底,北京市部

分高校教师搬进花园式公寓——望京花园教师住宅小区,1908户北京市市属高校的教师领到了新住房的钥匙。至此,北京高校望京花园东西区教师住宅全部建成后,为首都高校4600户大学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新居。

3.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充分肯定:教师热心于参政议政。每年的“两会”,由教师中产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是最活跃、最受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广泛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向政府传递民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诞生于从高校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政府中高级公务员也越来越多。教师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4.教师的职业声望。据2004年的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公众心目中声望最好的职业依次是:科技人员、医生、律师、大学教师、公务员、小学教师,新闻编辑等。而在其后一次对深圳人进行的职业声望调查中,得分值最高的前十位职业依次是:大学教授列第三,中小学教师名列第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可以预见,教师的社会声望将越来越高,尊师重教的风气将越来越浓。

尽管如此,但教师的地位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实施以后,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据1995年第二季度16个省、自治区的报告,拖欠金额已高达13.3亿元,超过了《教师法》颁布前拖欠教师工资高峰的1993年。”拖欠教师工资,其性质比降低教师的待遇更为恶劣,它严重地违反了《教师法》的有关规定。违法现象,堂而皇之。在这种情况下,谈提高教师的地位,其难度可想而知,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与政府的权利对比失调,教师的经济地位被削弱。由于学校独特的组织特性——公益性,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服务或产品,这种服务或产品不进入市场,也就不产生收益。为此,学校的建设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正是这种完全依赖性,容易产生学校与政府的权利对比失调。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加快发展,人们获利的途径增多,经济收入有了质的提高,相比之下,由于教师收入的相对固定性,教师的经济地位相对降低了。

3、教师政治生活的贫乏性,使得教师的政治地位难以提升。由于地域的制约、教师的相对分散和引导组织上的局限,教师参予政治生活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机会较少。

4、社会的多元化严重冲击着教师的文化地位。由于社会的多元化,社会文化因素增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掌握、传承和展现文化知识的社会要求提高。

5、某些政府部门不依法行政,漠视甚至损害教师的合法权益。

6、一些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不高,甚至做出违背职业道德、违法犯罪的事情。

虽然这样的教师只占极少部分,但却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声誉,影响了教师的社会评价。

三、涤去教师“理想及神圣”的光环,回归教育工作者的身份

(1)不要过度宣扬教师职业的神圣。

在很多人眼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春蚕、蜡烛、老黄牛的精神集聚于教师一身,可谓道德之高尚,行为之风范。教师就应当是神,神是不能犯任何错误的,可现实是,教师不是天使,也不是园丁,他们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个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可能出现在教师中;普通人的要求,教师也一样会有,教师----教书育人,其实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虽然不同的职业对社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否认教师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不应该总是宣扬教师是神圣的,我们不应该总是给教师的头上硬套上一个“理想及神圣”的关怀。

(2)不要对教师有过多的期望值。

在大众眼里,老师不仅学富五车,循循善诱,是学术的表率,而且德才兼备,品行端正,是道德的楷模。教师,负担了大众过高、过重、过多的期望,学生素质差,要怪罪教师;升学率上不去,也是教师不对。至于教师经济地位的不高,则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应该无私奉献的。老师的地位非常尴尬,他们是不应索取的,他们是不能反抗的,他们是应默默无闻的。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无形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社会应该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舆论氛围,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全社会应对教师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施加一些压力、多一些理解,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最普遍的相互沟通,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相互协调,最终使教师的内心世界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认同,唤起教师职业自身的尊严与欢乐、增强教师从教的幸福感。

四、启示及解决途径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教育已经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地位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教师从业人员和社会在某一时期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而是关系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民族的振兴与希望的重大现实课题。

1、要将教师真正作为专业化职业劳动者的一员,保护教师根据劳动获取相应报酬的神圣权利。从历史上看,私学兴盛的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教师与官吏合一的时代,教师的地位反而降低;现在仍有一些人不将教师当成专业化的职业群体,特别是在教师法生效前,某些人以工代干成了教师,教师子女高考落榜也能通过顶替成为教师,工人、农民、复转军人都可以被照顾当了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出现和存在,更是颇具中国特色。某些人总喜欢给教师许多滥美之词,什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并以此做借口剥夺教师获取相应劳动报酬的神圣权利。教师诚然应该为学生作无私的奉献,但如果教师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他们又拿什么为学生奉献?

2、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提高教师地位的一项基本前提。《教师法》第六章对我国教师的工资和各项待遇都作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为提高教师的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虽然近年来教师的收入的确有了较大提高,但主要部分往往来自学校的产业或名目繁多的创收,来自集中或个人的“业余”收入,即教师收入的主要部分并非来自国家或地方财政划拨的教育经费。这种现象虽然并不具有全国性的普遍意义,但它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的工资水平到底多高,才能使教师真正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

3、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当代师范教育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二为定向型与非定向型之别。前者争论的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与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孰先孰后的矛盾。说到底,这两个问题都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出于对师资的大量需求,师范教育应运而生;各国先后出现的大量专门以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机构,与其他大学或专门机构相比,重视的是师范性,强调的是教师培养的专门化。但是,在教师数量相对饱和之后,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有了提高,单纯靠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体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许多师范院校纷纷向学术性看齐,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在很多国家成为几乎每所大学都可以涉足的领地。现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定向型培养教师的方式,这种方式对满足我国在教师方面的大量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当今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以为,在我国教育比较发达、教师实际收入比较高的地区,逐步适量招收部分基础扎实、有志教育工作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无疑将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而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也必将大有助益。至于他们的教育专业技能,可以利用短期师资培训班的形式来加以强化。

4、要严格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促进教师职业专门化,突出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12日,《教师资格条例》也以国务院第188号令发布,这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开。由于我国长期缺乏教师的状况到现在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还有大量的民办教师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依靠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用意恐怕短期内也无法实现。但是,这又确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来提高教师地位的途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美国100多年的历史表明:“促进师范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提高教师专业地位,争取社会的承认,是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并且,当今美国

师范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继续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我国要使教师资格制度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要走的路还很长,还很难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执行有关教师资格的法律规定,我国教师职业的专门化还只能处于理想状态。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是,逐步使教师资格制度严格起来,逐步做到使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因素在于他的教育专业素养(学科知识只是作为教师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逐步使教师成为一门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

5、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在教师任用方面一直采用单一的任命制。任命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对我国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它越来越不能与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它所形成的教师终身任用制和部门所有制给教育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了重重障碍,养成了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教师聘任制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上,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责任感,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教者乐“教”,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改善,也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

6、要完善教师奖励的办法和形式,焕发广大教师的“教育”热情。由于教师的管理是对人的动态管理,人的自然因素就要在管理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它的核心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决定因素很多,有社会地位、工资待遇、领导重视、学生认可、人际关系、工作实效等等。确立对教师的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能促进教师的成长,鼓励教师不断进取,“换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才能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7、社会各界要积极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形成“尊师”的良好社会风尚。教师的地位如何,标志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而要提高教师的地位,我们除了要设立教师节,以表对教师的尊重外,但更重要的是充分了解和认识教师地位不高的成因,并积极寻求相应对策,早日形成师资市场,让《教师法》从形式到内容得以贯彻落实,让教师成为一般人难以替代的高地位职业。

8、作为教师本身来讲,教师需要受人尊敬是一种政治需求,也是其职业本身的特点。作为一个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丝毫不放松对自己道德与品格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信任,培育好祖国的栋梁之才,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教师的生存价值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塑造与培养,方能在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中勇立潮头,永不言败。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安介生)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4年11月26日07:5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安介生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尊严。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发展典范,其发展经验对于今天“国学”振兴及相关学科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首先,响应时代需求,经世致用,以振兴学术为救国图存之重要手段,成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关键性的推动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们都是怀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责任感投身于学术工作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轫,始于20世纪前期中华民族严峻的生存危机。众所公认,以顾颉刚、谭其骧等人为核心创办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该刊“发刊词”中,顾颉刚等人道出了创刊主旨:“……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不必说别的,试看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而一般学历史的人,往往不知《禹贡》九州、汉十三部为何物,唐十道、宋十五路又是什么。这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极端的耻辱!在这种现象之下,我们还配讲什么文化史、宗教史;又配讲什么经济史、社会史;更配讲什么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这些言语,就是放在今日,也颇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在国势危难之际,这些学者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直白地反对“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并身体力行,切实提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工作任务,致力于基础性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如编撰《中国地理沿革史》,编绘《中国地理沿革图》,编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及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等。之后数十年,一批批研究者不忘当初的承诺与期许,为完成这些学术重任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的闪光点。其中,谭其骧主编的、由众多学者共同编绘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出版后,获得极高的赞誉,

《中国历史地理》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的关系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历史地理》科目作业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的关系 第一,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关系。 古代政区的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川形便,将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政区与自然区的重合,有利于加强管理。比如说元明清以来的省制和自然环境就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河南省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湖北一洞庭湖为分界线等等,以此作为分界线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古代政区演变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政区划分的变化与历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密切相关,主要行政区划的变化与政权交替都有着密切关联。最为行政区划中的第一等级的政区,经常会变化很大,这与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君主权力一直处于不断的加强的趋势,这就要求地方权力的不断的削弱,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这必然导致社会权力的重新划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区演变必然是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皇权强化趋势一致,换句话说,政区演变服从于政治制度。举个例子,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在刚开始时这种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但到了春秋末期,这样的国中之国的政区却失去了他原来的效果,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的进行攻伐,使得这种分封这种中央统治地方的方式受到了彻底的破坏,直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这种与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违背的政区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是郡县

制。 第三,古代政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经济区的划分与土壤、山河、气候等影响与自然区相吻合,一般来说一级行政区与经济区在元代以前是相吻合的,但元代以后受到政治影响,但县级政区在大多少数地方都与经济区相吻合。地方行政区的最大的职能是解决职能,替中央或上级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经济生产和征收税负的任务。在许多的情况下一级政区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便于中央收缴赋税。聚敛财富,而且,政区的划分大多是以经济指标来划分的。人口是古代社会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划分政区以及行政等级的依据。举个例子宋代时设立的一个监云安监是为了生产盐业而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域,这样的政区的设立其实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为的是进行经济活动。 第四,政区演变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 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往往会考虑不同的文化的影响,往往会把同一种文化的的地方划分在同一个政区里面,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得考虑文化的认同感。从另外一面出发,政区一旦划定了,就会在这个政区里面形成一定的文化,或者是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加强。民俗是政区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假如在一个政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几种文化,几种认同感,假使有一两种文化在认同感上是冲突的,那么会造成政区内的不稳定,甚至爆发械斗之类的事件,这不利于政区的统治和统治者的意愿,因此在划分时会尽量的避开不同文化划分在同一政区内的决策。举个例子,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因此在政区划分时尽量避开。清代时期,广东设立的十个府里面有潮州府和其他府,是不会把讲潮州话的县置于讲粤语,或是讲客家话所管辖的州府的统治下,这不仅加强了潮州府内的文化认同感,也避免了不同文化在同一政区内的冲

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以往的对华政策,既不是政治上的孤立,也不是经济上的制裁,而是采取文化上对中国的侵蚀,妄图宣传自己的思想,减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影响政治经济等方面。中国人大都没有意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盲目的崇洋媚外,中国许多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重蹈古埃及在文化上被灭族的覆辙。因此本小组针对这一社会状况对部分社会群众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进一步可观的了解外国文化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有多大。从而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并有选择的吸收外国的有益文化,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能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林,长生不衰。 一、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但是同样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影视文化上,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加偏好国外的作品;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传统食物明显占有优势。 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政府对本国文化的宣传不如外国,青少年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6.7%的青少年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仅有11.0%的人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而这其中仅有11.1%的女同学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女同学大都比较感性,因此判断也比较准确,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充裕的休闲时间、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国节日的入侵、国民的春节的无所谓的态度、对春节的开发得不充分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认为春节和圣诞节有趣的分别有22%和20.6%,而37.6%的青少年却认为无论是春节还是圣诞节都很无聊。圣诞节与春节各有千秋。这在数据上由很明显的显现,此时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渡过圣诞节的方式多种多样,19.5%的青少年选择逛街;31.7%的青少年选择在家陪家人;15.9%的青少年选择去看电影;31.7%的青少年选择与朋友聚会; 26.8%的青少年选择睡觉;还有26.8%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过圣诞节。虽然圣诞节传入中国,但是明显的中国化了,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而不具备浓厚西方色彩,这对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有积极作用。 同圣诞节相比,除了传统的方式(如守岁等)外,还有其他方式来渡过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其中52.4%的青少年会选择传统方式;18.3%的青少年选择逛街;52.4%的青少年选择看电视;34.1%的青少年选择睡觉;19.5%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这里不难发现,最传统的方式还是得到保留,外国文化的冲击并不大,同样,逛街这种方式则是明显是西方传来的。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老师的中国文化对我很有启示意义,通过此课程让我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转化、变迁,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糟粕更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使我认识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只是历史上文化历史上的一部分,精彩的一部分;而更多地负面的历史被许多人所遗忘,所抛弃,或者不愿意被承认。(以前只以为国外不承认历史,却忘记了自己。)通过学习此课程使我对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这是我的最大收获,对改变我的意识形态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认识到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对现在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这其中给我的启示意义最大的是强盛的国家必须有统一、开放的文化;但是一时强盛的文化却换不来强大统一的国家。这其中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千多年前华人引以为豪的唐朝和五代乱世之后的宋朝。前者在唐太宗的统治下确立了“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的治国思想。通过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现了文化的繁荣,这其中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唐代文化名人特别众多,而且从初唐到后唐不曾间断,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的杜甫并且有了“李杜诗篇万古传”的美谈。在此期间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思想代代相传,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强了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来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的长安作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矗立了那么久的原因所在。 后者宋代经济发达,文化辉煌,农业飞跃,政治相对开明。那么为什么同样重视文化的宋代却走了另一条路,不仅国家算不上强盛,而且饱受战火洗礼,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原因就如老师讲到的是因为军事因素,而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才任用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从而造成了此后宫廷的奸臣当道,党政频发,从而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化不够统一。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国家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由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倡导同意、开放的文化。当然这里的开放指的不是现在社会里低俗,有伤风化的弊病。

张帆谈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张帆谈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黄晓峰钱冠宇发表于2015-06-14 11:18 说到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似乎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您是怎么界定“影响”的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它的统治究竟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很难回答,但同样又很难回避的问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长期研究元史,他认为,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大统一、专制的强化、制度的断裂、经济的波动这四方面来看。 封面张帆像:李媛绘 说到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似乎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您是怎么界定“影响”的呢? 张帆:这个问题可以有几方面的理解。第一,有些东西是自然发展的,从逻辑上推断,没有元朝也会这样,最多是进度、规模稍有差异而已。虽然说历史不能假设,可看发展趋势

确实如此。比如过去经常讲的,程朱理学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这件事发生在元朝。但实际上,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是一个自然的趋势,即使没有元朝也会如此。无论它是好是坏,和元朝都没有太大关系。还有讲元朝经济发展成就,经常谈到棉花种植的推广,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元朝,棉花种植也会逐渐推广。俗文学方面,杂剧、散曲等在元朝以前就有很好的基础,没有元朝同样也能发展起来。因此上述种种,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第二,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元朝带来某种影响,但到元朝灭亡,这个影响就逐渐消失了。比如像“四等人制”——这个概念现在有些争议,可能不太准确——以及儒士地位的下降,中西陆路交通的活跃,基督教的传播,这些影响在元朝灭亡后并没有延续下去。它们可以算是“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但比较次要。第三种情况,在元朝统治下出现某种现象,和前面的历史基本接不上,但和后面的历史能接上,这才是最主要的“影响”,是我们重点要谈的。不过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三种情况,所谓主要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与金朝有关。在很多时候,元朝和金朝的影响是混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划分。金、元都是北方民族王朝,前后相承,对中国历史有相同方向的推动。但毕竟金朝只有半壁江山,时间也相对短,所以它的影响会比较小。下面我们要谈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有金朝的背景,但是金朝我们就不讲了,无论如何,元朝的影响是主要的。 您认为元朝的第一个影响是“大统一”,它与以往汉、唐的统一王朝有什么不同? 张帆:“统一”这个词有点陈旧。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教授有一个提法,汉、唐的大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就是说,在元朝以前“小中国”是常态,元朝之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这种提法值得参考。明朝版图比元、清小,但总体来说,从持续和有效控制的范围而言,它并不比汉、唐差,或许还强一些。所以称元朝以下为“大中国”时代,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大中国”时代由元朝开启,这就是它对中国历史的第一大影响。 实际上在元朝,很多人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主要就是吹捧“本朝”版图辽阔,其他还真没有太多可吹的。著名学者杨联陞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朝代间的竞赛》,其中讨论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的人如何歌颂自己的时代,如何总结“本朝胜于前代者”云云,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古人也很爱搞主旋律、正能量的宣传,不过在不同朝代,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不同角度的歌颂。杨先生这篇文章漏掉了元朝,我们完全可以给他作一点补充,元朝人吹捧自己时代的时候,主要就是突出一个“大”字。其他方面的,比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类吹嘘都比较少见。今天网上讨论“元朝到底能不能算中国”,如果从元朝当时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绝大多数确实认为元朝能够代表中国,是把元朝当作中国历代王朝当中的一环,拿来和其他王朝比较。 再做点具体补充。今天中国的有些地方,是元朝把它纳入版图。比如云南,云南在唐朝中期出现独立政权,更替了好几个王朝,有自己的文化,而且中原王朝也没有非要把它纳入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 启示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摘要:我国古代科技文明辉煌灿烂,创造了许多的世界奇迹。为中国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作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为后来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近代中国的科技文明远远落后与世界的发展,没有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与科技人物。继而有了“李约瑟难题”、“钱学深之问”。本文将通过罗列古代科技成果,来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简要介绍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着。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

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

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的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周礼·考工记》的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套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如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沈阳等古都的规划形式和城市布局。中国传统的规划思想是与古代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尤其以儒家的“礼制”思想对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最大。 (1)城市的外在形式体现了儒家哲学思想。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制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儒家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儒家“礼制”思想的具体表现。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中,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理论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念,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这种“宫城居中”、严整、方正的沿中轴线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儒家学说所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观念,是儒家哲学思想受统治者推崇的外在体现。随着朝代的更替,古代帝王都城也在变迁,故而能够按规划重新建设。中国古代的城市很多是在这种人为条件下产生的。唐代之前的各个朝代的都城,虽也按照《周礼·考工记》中的要求进行城市布局,但不是很严格执行。但其后的元大都、明清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则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所描述的规划形式布局。这是因为儒家思想和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主宰社会的力量,不可逾越。尤其在宋代理学家朱熹之后,儒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愈加严格,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则为通过城市的道路中轴线、建筑的空间序列、严整的城市布局体现森严的社会等级和伦理秩序。 (2)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城市发展既具有推动作用,也具有制约作用。 以儒家哲学思想为根基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古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南子·原道训》中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可见,中国最早建造城市的目的主要是“卫君”和“居人”。随着时间的发展,城市才逐渐具备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价值。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央集权制使得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很长时期得到了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央集权制使得当时的社会出现了许多超大城市,如秦时的咸阳、唐代的长安、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形成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的。 但是这种制度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体现在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上,就是经验主义的产生。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是代表封建礼制的,朱理哲学讲究“存天礼,灭人欲”,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则表现为经验主义的简单重复,缺乏理论上的科学创新来指导实践,经验成了教条,使得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自我束缚愈来愈多而无法摆脱。另外,传统文化中“重农轻商”“学而优则仕”的

论述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论述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大事件之一。因为这象征着人类终于完整地认识了自己居住的这个“世界”。而且,从文化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对于西方人还有着另一种特殊意味,即从西方人的眼睛里看去,也看到了世界上原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传统,有各种不同的民族和地域,这对欧洲人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因此形成了他们关于欧洲或者西方文明的自我定位。所以,关于“世界”或者“地球”的认知,并不仅仅是一个天文学与地理学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文明的观念的大问题。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过一种让中国人很自豪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给古代中国人心中确定了“世界”的范围和“中国”的位置,它的形成大约是在两三千年前,虽然那个时代的人没有真正地到达世界各个角落,但是他们常常把它称为“天下”。他们想象: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天下的大地仿佛一个棋盘,或是像一个回字形,由中心向四边不断延伸;第三,地理空间越靠边缘,就越荒芜、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 在大约战国时成书的《尚书·禹贡》等古代典籍中,有“九州”、“五服”的记载。这个观念是怎样起源的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据推测,它可能与古代中国人关于空间的想象有关。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在他们的想象中,天是圆的,想一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是北斗和北斗星的位置,据说天上最高的神太一就在那里;儿大地是方的,就像棋盘,中间是洛阳一带,王也应当在那里。这种关于宇宙空间的想象根深蒂固,而且是一种完美、合理的布局,所以很多古代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模仿这种空间的,像祭祀天地用的玉琮名堂、圜丘一直到后来的祭天的天坛等等,就要模拟这样的格局,才获得祭祀天地的权力;又像古代王宫和古代都城,也要仿效天圆地方的模样,象征这个地方有当然的合法性;甚至像一些游戏与占卜的用具,如博具、式盘甚至后来的围棋,也在模拟这种空间格局。 正是这种空间的观念,使中国人形成了关于世界和文明的基本想法,正像前面说的,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中央,在文明的位置上高于四裔,儿四边无论是文明上,还是在财富上都远远低于中央,应该受到中央的制约与管辖。(以上参考《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 当外国的船坚利炮打到中国的家门时,中国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于是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到今天依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制

近代中国历史启示

近代中国历史启示(八年级) 八年级上册: 1、中国近代史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鸦片战争给我们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有民族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裸游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广大中国人民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 4、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 5、辛亥革命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6、新文化运动的启示: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7、中国共产党成立给我们的启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国强大,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要要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 8、国民革命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我党必须独立掌握武装力量。 9、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必胜。 10、解放战争的启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八年级下册: 1、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启示: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九年级上册: 1、从拿破仑夺权建国的过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时势造英雄。 2、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南北战争最终北方取得胜利给我们的启示: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支持是战争的关键。 4、日本和俄国通过改革发展起来,对我们中国的启示: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开放,我国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九年级下册: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战胜邪恶势力。 2、从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要重视教育,坚持科技兴国的战略。 3、对日本右翼势力拒不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我们对日本政府的这一立场不仅表示强烈愤慨,更应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复活,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他 A.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B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C.不愿与孔子同流合污D极力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5.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纲常礼教 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与法家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王夫之 11.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天人感应”B.“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2.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3.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由《宗教与中国社会》这门课引发的思考学习《宗教与中国社会》这门课以后,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了统治者麻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其具有欺骗性的教义又使人民容易接受它,其流行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在统治者与贵族的宣传下,中国社会在政治上得到稳固的发展,统治者的地位也得到巩固。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的内容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佛教的盛行,又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范缜针对佛经宣扬的神不灭谬论发表了著名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成为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佛教的盛行还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唐朝时佛经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佛教成为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外交往的桥梁之一。唐朝时,我国僧人鉴真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在日本留居十年,传播唐朝文化;唐太宗时著名僧人玄奘历尽艰险,到天竺研究佛经,他带回的佛经译本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佛教在中国古代后期成为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加强与 边区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的纽带,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央封建王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上。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的同时,与之有关的科技文化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 伊斯兰教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增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与其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科技著作也传入了中国,这不但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而且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外国人曾以教会的名义在中国开办了许多医院、学校以及育婴堂之类的公共事业,尽管其动机是协助其政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但也多少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明。 近代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基督教也成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侵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建立教堂、自由传教作了重重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各国传教士还以传教为外衣,配合其本国政府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这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了中国的进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 (菅柄棋化工09-1班0966115115 化学与化工学院)摘要:我国古代科技文明辉煌灿烂,创造了许多的世界奇迹。为中国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作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为后来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近代中国的科技文明远远落后与世界的发展,没有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与科技人物。继而有了“李约瑟难题”、“钱学深之问”。本文将通过罗列古代科技成果,来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简要介绍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造纸工艺,制造出一批质量比较高的实用纸。造纸技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到日本,八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三世纪传到欧洲。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据传汉字最早在黄帝时候就已经出现。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仓颉的大臣,他可以画出许多的图形符号,各种的图形符号代表了各不相同的意义,后来他创造的符号就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自古就有仓颉造字的说法,大概就是源于此,而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文字神”。但是,文字的繁大,造字绝不是一时一人就能完成的。其实,早在仓颉以前,各部落应该就已经有了许多表意的符号,只是各不相同罢了,仓颉应该只是加以统一与整理,而后人则说是仓颉造字。这样中国的文字就产生了,这样看来中国文字的产生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可以看见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依序大致是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 甲骨文是刻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是现在可见的最早的中国文字。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明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所以人们把文字记录的载体选择为动物的骨头,而这同时也是中国人就地取材的这一个思想方式的反映。这些甲骨文在后世被人们当做龙骨来医治疾病,尽管这种方式被我们现代人看作是迷信,但是这一思维的确延存了数千年。这些“龙骨”在清代被欧洲考古学家发现,当时就引发世界轰动,到今天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见证物。 金文是指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从夏朝开始就进入青铜器时代,而现在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些文字,又因为周朝人把铜叫金,所以现在就叫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它的使用持续到秦国末年,随着籀文的出现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籀文,就是大篆,是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其原有的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后来因为小篆写起来的一些缺点,带来的不方便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种较易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起初隶书在下层和民间流传,后来则逐渐取代了小篆的位置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小篆

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论文

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中国近代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王朝的统治,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折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不少曲折,付出极大牺牲,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正文:先从鸦片战争开始说起:鸦片战争开始于1840年,英国首先对中国开战。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的经济以及原料市场,对中国掠夺廉价原料,并且对中国倾销商品。在此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误差,开始对华走私鸦片······鸦片的走私使中国经济以及国防遭到严重破坏白银大量外流,官兵体弱,官吏腐败····所以林则徐请命,光绪帝命林则徐负责硝烟运动···说到这里就可以猜到了:林则徐的虎门硝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后来中国战败,中英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及其附件 和美国签《望夏条约》,和法国签《黄浦条约》等······《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并且赔款3000万。英国取得了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权利,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并且开放中国沿海五处通商口岸。在经济方面:中国的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此时的西方列强对中国

经济属于商品输出阶段。鸦片战争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打开,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中国开使由封建君主制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并且所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也根经济又一定的关系的。这使得中国的人民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再说中法和中日甲午战争,在鸦片战争之后也就是大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日、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边疆和中国的邻国。十九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伙同阿古柏侵略新疆,英国侵略云南和西藏。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加紧侵略中国的邻国,企图把它们变为殖民地,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1884年,法国在侵占越南后,进而侵略中国。中越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抗敌,屡败法军。可是在中国军队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清政府却同法国侵略者签订了《中法新约》,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了。清政府的昏庸腐朽,更助长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竭力向外扩张,企国侵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出现了许多爱国的将领和士兵,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表现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腐朽的清政府没有抵抗侵略者的决心,而幻想依靠外国调停以求和,最终导致惨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同时,台湾的割让,不单是让日本控制了50余年,还造成了台湾对大陆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意识,直接还是间接都影响了近百余

中国国防史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国防史对我们的启示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定离不开国防。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锤炼,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强不息、前仆后继、不畏强暴、卫国御敌的尚武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疆域国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古代国防事业的基本趋势是由弱到强,再从强盛走向衰落。 从汉、唐、明、清等几个大的历史朝代看,国防事业也都是由兴而盛,由盛及衰。其间固然 不乏极盛之前的短暂衰落,衰败之后的一时复兴,但终其一朝由盛及衰的基本趋势是没有改变的。 我国近代的国防是孱弱、衰败和屈辱的。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厚重国门,对中华民族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却奉行的国防指导思想却是“居安思奢”,“卖国求荣”;制定的国防斗争策略是“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结果有国无防,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 1911年暴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帝国主义通过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掠夺;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中国依然是有边不固,有海无防,人民有家难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休养生息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顺民心,从民愿,不计前嫌,准备与国民党第三次携手,合作建国。但蒋介石背信弃义,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了解了中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国防史,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首先我认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通过历史,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总产值,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的地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变的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让中国这只雄狮屹立于世界之上,不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别人侵略。我们自己一定要强大起来,首先要在经济上强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发愤自强。在鸦片战争中国是落后的,武器落后,科技落后,经济落后,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度落后。要发愤自强就要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国防。怎么样才能是国家发展、加强国防呢?只有我们国家的经济富有了,才能发展科技、发展文化、搞国防、制造工业等等。经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