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预测与动力机制研究

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预测与动力机制研究
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预测与动力机制研究

西部大开发

摘要: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站在城市化和“全域成都”的角度,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预测其发展趋势并研究其动力机制。

关键词:大都市区;发展趋势;动力机制;成都

Abstract:A metropolitan area is a large population center consisting of a large metropolis and its adja-cent zone of influence,or of more than one closely ad-joining neighboring central cities and their zone of influence.In the last few years,Chengdu is changing rapidly from a single city to the metropolitan area.In this article,a major clue is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Chengdu.Further,we will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gion and research its devel-oping mechanism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ation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Metropolitan Area;Development Trend;Mech anisms;Chengdu

2007年6月7日,成都正式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市委书记李春城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理念,力图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新战略思想,引领和指导成都未来发展。2008年,戴宾首先提出“成都已经具备大都市区的典型特征,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009年,邓立新等人提出实施“大都市区”城镇发展战略的具体构想:“以全域成都城镇整体发展、形象提升、实力增强、地位提高为目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在成都全域范围内,通过整体规划,形成由农田或绿化带相隔离,以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相联结,若干个分工明确又相互依存、各具现代城区形态的新型城区共同组合的城镇群落。”

一、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预测

综合政府和学界意见,可以预测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如下:

1.城市化进程:进入后期阶段

1990~2000年,成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47个百分点。2000~2008年,城市化率仍然保持了年均1.2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率。按此速率,到2015年之前成都城市化率将超过70%,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2.城市化质量:受到重视

随着成都城市化进程由中后期向后期过渡以及人口聚居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质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城市化、城乡关系的城市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城市化进程将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逐渐过渡到数量与质量并重。

3.城市化形式:郊区城市化

随着制造业在二圈层完成新的一轮集聚以及新城的崛起,二圈层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超过中心城区,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业向郊区的迁移,郊区城市化成为成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4.城市空间扩张:新城崛起,成为市域次中心

如果城市实体连绵式蔓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将基本保持现有规模。随着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郊快速交通体系的形成,柳城、郫筒、龙泉驿、新都、东升等一批城镇将会迅速扩张。正在建设中的城西、城北、城东、城南四大新城是成都未来生产功能、西部交通枢纽和西部物流中心主要承载区,最终要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成为成都疏解中心城人口与产业、分担城市功能的新城。

5.城乡关系:进一步协调

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成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城乡关系走向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共生的局面基本形成。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成为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的经济社会单元,成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大都市。

二、成都大都市区的动力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成都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199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38.78%,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200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已达到53.48%,2007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2.58%,2015年之前,成都城市化率将超过70%,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城市化快速推进是城市形态向大都市区演进的深层次原因。

1.科学的政策导向是成都大都市区发展的催化剂

科学的政策导向是成都演进为大都市区的必要条件。尤其是

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预测与动力机制研究

□杨建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200

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1年4月

近五年来,成都实施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城市化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2007年6月7日,成都市与重庆市一同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5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并允许成都市在九大方面先行先试。这九大方面分别是:①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②构建新型城乡形态;③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④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⑤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⑥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⑦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⑨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等。这是成都市城市化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促使成都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契机。

2.建成区快速扩张是成都大都市区发展的直接动力

1980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1990年达到106平方公里,1995年达到129平方公里,1999年超过200平方公里,2005年达到285平方公里,2007年达到397平方公里,在全国660个城市位居第九。

成都建成区扩张有两次高峰: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最近几年。这一时期土地利用突变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边缘区的兴起。成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用地逐渐从城心地区向外扩展,由二环路至三路环路再至绕城高速公路,农村用地不断转化为城市用地,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渗透、功能互补,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域由最初的细长、狭窄的城乡结合部逐渐发展演化为一个空间范围相当广阔、具有明显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特征的特殊区域——

—城市边缘区(见图)。

成都城市边缘区卫星遥感地图

近几年来建成区扩张掀起另一个高峰,其原因在于大规模的新城区建设和城市重心的转移。成都市提出了向东、向南发展,建设一个新成都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3年9月,经国家建设部同意,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2002~2020)工作正式启动。成都在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总规划基础上,将以前的多个规划层次纳入一个更大的规划层次,其中包括目前外环路以内的近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在内,总面积为3681平方公里区域都将成为新的都市区。根据“总规”,在用地布局方面,成都市将以中心城(外环路以内)为核心,沿放射道路走廊式轴向发展(即沿放射道路两侧发展),同时打造六个城市组团(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重点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发展。城市布局将由单中心圈层式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城市结构由单一的特大城市向城乡一体化都市圈转变。新成都的城市圈,将由“摊大饼”(从一个中心向外扩张)式的扩张,变成按“发展轴”向东向南发展,同时通过路网的建设,打造成都半小时都市圈、一小时城市圈和三小时城市群。

3.郊区城市化是成都大都市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口增长速度郊区超过中心城区、工业外迁、零售业外迁是郊区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表征。目前,成都人口增长郊区快于城市中心区的征兆开始显现。从户籍人口变动看,自1999年以来中心城区人口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增长后,在2005年以后增长速率明显回落,二圈层人口增长速率则稳步上升。2007年二圈层人口增长速率首次超过中心城区。从常住人口变动看,尽管总体上中心城区人口增长速率仍然快于郊区,但二圈层一些区县常住人口增长速率已与中心城区相近。2000~2008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速率为3.4%,而龙泉驿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速率也达到3.18%。

进入新世纪后,成都市开始启动东郊老工业企业的调迁。至2006年底,原位于中心城内成华、锦江两区的16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迁往二三圈层区域,同时也标志着成都市基本完成了工业企业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的迁移。二圈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由1999年的37%上升到2007年的50%,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则由2003年的41%下降到2007年的33%,减少了9个百分点。成都市大规模的工业外迁已经基本完成。

目前,尽管成都零售业的大规模外迁尚未出现。但温江新城西商业中心、九龙仓双流国际品牌直销商城等大型零售项目的开工建设,已经预示着未来的趋势。人口增长速度郊区超过中心城区、工业大规模外迁以及零售业向郊区延伸,表明成都已经开始步入郊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4.行政区划调整是成都大都市区发展的影响因素

受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成都市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数量增加,城镇体系逐步完善。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原温江专区与成都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成都的市制也由城市型行政区划体制转变为城乡合治的一般地域型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域由原来的5区2县扩大到5区12县,市域面积达到12390平方公里,与1976年的3861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2.2倍,市域范

201

2011年4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围空前扩大,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格局开始凸现。

1988~1994年间,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灌县、彭县、崇州、邛崃四县改为设市,市域范围内的设市数量达到5个。2002年,新都、温江两县改为市辖区。由此形成了9区、4市、6县的行政区划格局。

在此期间,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建制镇数量不断增加。市域内形成了“超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乡镇”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小城市为节点、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5.其他因素是成都大都市区发展的支撑条件

开发区建设。通过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发挥其招商引资的示范作用、城市建设的辐射作用、财政税收的支撑作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改善当地投资环境,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带动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成都市自从1985年第一个开发区(新都开发区)建立以来,各类开发区迅猛发展。2004年,成都市政府通过了《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明确提出“工业向园区集中”,将全市116个各类开发区调整归并为14个开发区。成都现有国家级开发区三个: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崇州)。其中,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日前“在重灾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园区”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大背景下获批设立的,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

企业的空间行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决定经济集聚的作用降低,城市发展产生了新的动力,出现了“生产转包”新形式,即是指企业分解生产活动,把部分加工生产向外转移,给同行业的别的独立厂家去生产。在此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中最为显著的是:公司总部、研究与设计机构以及管理人员与专业人才多在中心城市,而大量的分厂或占地多、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加工组装企业则分布在次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加快了城市空间的外延扩张,促进了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以生产联系为纽带,许多个同类企业、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产业集群(Cluster)。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和市场力量对城市行政界限的冲击,使城市空间“经济流”、“市场流”的作用日益增强,城市间的功能组织成为一种由市场力量主导的“网络联系”,形成以生产联系为主的城镇网络,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户籍制度改革。近年来,成都以其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城市活力吸聚着全省乃至西部和全国的人口。外来人口在成都市总人口中已占相当比重。200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已达145.66万人。如果不考虑极少量户籍人口异地居住的原因,则成都市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达11.46%,也即每10个常住居民中即有一个外来人口。2007年成都市中心城五城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达29.61%,其中锦江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则高达40.37%。在此背景下,为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06年成都市政府出台户籍改革政策(成委发[2006]52号),放开我市农民到城镇入户、放开和规范市外人员到我市入户,并完成一元化户口登记。

与之相适应,成都还制定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财政投入14.5亿元,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城乡教育硬件均衡配置。成都坚持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集中财力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2006年,全市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2002年增加了7.83倍。成都还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此外,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与城市社保制度接轨。综上所述,开发区建设,企业的空间行为、户改等政策实践都为成都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制度保障。□

注:本文系2009年四川省哲学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成都大都市区城乡协调发展与新型城乡形态的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09C037。

参考文献:

[1]戴宾.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N].成都日报,2009-04-09.

[2]爱德华·李孟(加拿大).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R]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550727.html,.

[3]谢守红.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及动力机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4]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界定——

—以北京为例[J].地理学报,1992,(06).

[5]施倩.上海大都市区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城市研究,1997,(03).

[6]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姚士谋.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

[9]谢让志.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07).

[10]赖齐,邓立新,何敏.全域视角下的成都城镇发展构想[N].成都日报,2009-03-02.

作者简介:杨建(1980年-),女,四川简阳人,西南交大公管学院讲师。

202

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1年4月

中国设计院排名:总有一家你想去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二、三、五中联西北...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度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模板】

XX公司 2020年度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 成都院是中国电建特级子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2018年资产总额突破143亿元,在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建造、投资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综合服务。公司拥有包括1名院士(任公司高级顾问)、3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专家、1名国家监理大师、14名四川省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4000名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能源水能风能研究分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四川省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高端创新科研中心;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与电力、水利水电、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近40项资质证书;50多项国内国际领先技术成果、170多项国家与行业标准、600多项省部级国家级奖项、近1000项专利技术;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工程,使成都院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现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招聘以下岗位人才。 一、申请条件 1、境内院校毕业生应能够在2020年6月30日前毕业,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报到证; 2、境外院校毕业生应在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间毕业(以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学位获得时间为准),并能够在2020年6月30日前获得学位证书(本科、研究生)及取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 二、招聘录用程序

1、在线投递简历: 此次校园招聘统一在网上报名申请,报名网址: (******) 也可通过手机移动端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投递简历。 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10月31日。 2、简历筛选、笔试:按照条件进行简历筛选,对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安排综合能力测评和英语能力测试(部分专业); 3、宣讲会现场面试:按专业类别进行小组面试和专业能力面试; 4、公司总部最终面试:通过宣讲会面试后,通过最终确定名单,邀请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到公司总部进行面试; 5、录用体检:面试合格者,参加我公司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合格者签订就业协议; 6、签订协议:体检合格者,发送offer,拟录用人员准备好签约材料(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原件、成绩单原件等)便于及时签约; 7、正式录用:录用人员按照通知规定的时间入职。 三、联系人及地点:周老师电话:********/********,********@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550727.html,,**市**区政和路8号E座315办公室。 四、校园招聘专业 序号 招聘专业或方向 学历要求 1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分公司_中标190920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 际工程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9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际 工程分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0115MA6CPCY47A 工商注册号:510123000162689组织机构代码:MA6CPCY47法定代表人:杨敦敏成立日期:2017-05-0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 人独资) 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办政和街8号营业期限:2017-05-05 至 / 营业范围:许可经营范围:承包与其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以上项目及期限以许可证为准)。一般经营项目(以下范围不含前置许可项目,后置许可项目凭许可证或审批文件经营):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监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和施工;工程测绘;工程总承包;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商品批发与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7

成都市各大设计院薪水与招聘专业大曝光

成都市各大设计院薪水与招聘专业大曝光(转) 一、成达工程集团,又称化八院。 现况:在设计院类单位最新产值统计中,营业收入54亿,居四川第一,全国第9。主要做工业设计。总承包较多,相当于半个工程半个设计单位。 招聘专业:土木类,建筑类,机械类,电气类,热能类,造价类,管理类,会计类。大概每年大概招收60人。必须211的硕士以上毕业。 应聘攻略:因为单位名气大,挂上网,便有很多人投简历。川内的211工科,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硕士想挤进去,相当困难,不过每年都还是有几个。外地诸如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把握较大,还有就是北化。当然,有关系的同学,机会还是很大,单位基本吃这套。川内招聘会地点:几乎不在川内学校开招聘会。偶遇年份,会去川大。 薪资评价:大家挤破头,进去的单位,实际待遇名不副实。成达貌似营业收入高,大多其实是总承包,相当于半个工程局,利润率比传统设计院底。刚进去的,第一年就6W的样子,三年都难破10W,很多年轻人很失望。当然也有些做得好的人,也很滋润,当上项目经理了,年入20W以上。 二、中铁二院集团公司,又称铁二院 现况:在设计院类单位最新产值统计中,营业收入46亿,居四川第二,全国第16.主要做铁路设计。绝大多数收入,都是设计费收入,设计费收入,排名第一。所以福利较好。 招聘专业:线路、地质、桥梁、隧道、站场、运输、建筑、给排水、电力、暖通、通信、信号、工程管理等。一年大概招60-80人 应聘攻略:因为属于铁路性质单位,一般只要西南交大和北京交大的研究生,当然你是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例外。另外,你不是上述3个学校的,有关系的童鞋,机会很大。。。 川内招聘会地点:西南交大 薪资评价:垄断企业,四川待遇最好的设计院。诸如道路,桥梁,线路等站前的各类专业,第一年就上10W,3年后20W+,很多还上30W了。但是一年出差250-300天。诸如建筑,水,电,通信等站后专业,第一年大概6-8W,三年后亦有15W左右,出差较少。 三,成勘院 现况:在设计院类,最新产值排名中,排名四川第3.主要做水电设计,近年来,领导忧患意识强,拿出一部分赚的钱,参与了很多大项目的投资。所以待遇也很不错 招聘专业:电力,水电,高压电、结构、建筑、测绘等专业。一年大概招收30-40人。 应聘攻略:单位会贴出招聘告示,自己按他们的格式投简历。川内的学校,川大水电比较牛,机会最大。重大和西南交大,每年也会有一两个。其余外省,如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等有很有机会。同样也要招收一批关系户。 川内招聘会地点:前些年都在川大,今年貌似没去,牛了,坐等大家投简历。 薪资评价:这个单位,我不太清楚,没通知我面试。但是据朋友说,虽然是水电设计院,收入最高的是做坝体之类的,大概年薪20W以上。其余的专业,大概在15W左右。刚进去的娃,第一年7w。也有部分关系户。。。 四、西南电力设计院 现状:产值收入排名四川第四。主要做火电,电网设计。近年来,业务延伸国外,比前3家严重,最近传闻马上要与葛洲坝集团合并。 招聘专业:热能、火电、电力、送电、高压电、道路、建筑、结构等。每年大概招收50人以上。

设计院情况和分析 排名

俄罗斯高铁,铁二院设计费13亿 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许多热钱流入基础建设项目使得各大设计院项目繁多,工程技术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经济收入自然水涨船高,进入各大设计院成为许多土建类学生的第一选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共有勘察设计企业12375家,其中甲级企业1928家,乙级企业3410家。整个行业供过于求,不断进行资源整合与优化。而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日益开放,勘察设计行业的改革日趋深入,许多过去国有事业单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可以看到的是,北京奥运场馆、广州、深圳和上海许多地标性性建筑,设计单位主中标商都是国际大公司。 由于地域和行业历史渊源影响,排行榜中红色者深受我校学生亲睐。新近组建的中铁咨询,中铁五院也实力颇为雄厚,跻身排行榜前20应该理所当然。 令人奇怪的是我校研究生就业热门单位,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设计院未在排行榜之列,由于改制和兼并重组,有些设计院的名称、所在地或所有制可能会有变化。 中国设计院2008年排名(转载),排名主要根据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国际项目较多。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顶级设计院排名大全前名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二、三、五中联西北...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院前强排名

中国建筑设计院前强排名 中国建筑设计院前500强排名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 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