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工科院校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研究 资料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工科院校学生企业家精神培

养研究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为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寻求经济发展新动能,2016

年李克强总理将新旧动能并提,强调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国务院发布转换意见,指定山东省为新旧动能转换第一试验区。 2018年2月山东省政府出台新旧动能转化实施规划,强调培

育以大数据为特征的信息产业和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先进制造

业集群。实现这一目标要依赖工科优先发展计划,既扶植科技领军人才,又培养技能型劳动力大军,而且两方面都需具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可促进技术从高校向私营部企业转移,有助于中小企业成长,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是经济新动能产生基础;企业家精神也可促进技能型劳动力收入和资产增长,这有助于培养有旺盛消费力的中产阶级。因而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科人才是影响新旧动能转化进程的重点环节,工科院校要从学生在校起就加强其企业家精神培养。

一、企业家精神的界定

首先明确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以及这一概念与职业经理人精神及MBA精神的区别。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来自法语,原指军事上的远征领导人或冒险家,需要承担风险才可获得成.功。熊彼特(1942)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载体,企业家通过创造

性破坏推动了技术和制度创新及经济增长,因而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不断创新的品质。上述两种观点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两个特征:承担风险和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不同于职业经理人精神。职业经理人是在精准预测企业需求基础上合理安排企业生产,保证企业正规运营,因而职业经理人追求一种平稳性和规范性,而企业家需要冒险、创造性开拓前所未有的业务以及随意性管理,因而两者截然不同。企业家精神也不同于MBA精神,企业家创业具有直觉性和随意性,MBA学员虽熟悉企业家创业成功事迹,但往往生搬硬套别人事迹,过分遵循别人的经验教训,缺少遵从直觉的开拓精神。近年来,学者从社会伦理角度完善了企业家精神内涵,认为这一精神不仅包括创新和承担风险,还包括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家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关系,也表现为企业家对待下属员工的关心与尊重,企业家集聚财富的手段以及处置财富的态度。社会责任决定了企业凝聚力和发展路径。

二、工科院校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科院校学生以理工科为主,也包括少量人文社科(如经济或管理)学生。工科院校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主要依赖创业教育和工商管理通选课,这一培养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工科院校多开设创业课程或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但这种应急式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针对性较,0.7%]认为只有)2017(陈亚琼[仅有少量同学投入到创业中差,创业多集中于大学城地区餐饮业,缺乏科技含量。少部分同学在

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了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毕业时由于不了解政府创业优惠政策,在家人劝说下仍然选择找工作,而非自主创业。另外,由概念界定可知,企业家精神培养不同于创业培养,前者还具有主动承担风险和社会责任,这是现有创业教育所欠缺的。第二,依赖于经管类师资,工科院校多开设有市场营销和会计等管理类通选课,课程设置以MBA为模板,但课时较少且课程多安排在周末,教师对周末通选课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学过相关先修课程,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且周末上课过于疲惫,这种填鸭式通选课教学并没有起到培养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另外,工科院校经管类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对于工科学生特点授课,只能同质化地提供与经管类学生或MBA相同教学,使这一培养缺乏针对性。介绍工商管理类课程只是从技能层面向学生解读了企业家精神,但并未向其灌输承担风险意识,而主动承担风险正是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最大区别。风险及资源跨期配置是金融投资类课程的强项,因此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向这两项倾斜。第三,工科学生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了企业家精神培养。在熊彼特定义中,企业家精神即指创新精神。创新除来自个体的忧患意识和生存危机外,还来自其对不同文化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可独立思考、加以判断并进行研究,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首先要求学术自由,但我国工科院校,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多习惯于应试教育,在严.

谨学风要求下,他们习惯于课本上怎样讲就怎样记,缺乏自主学

习和创新精神。第四,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抑制了我国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儒家思想不仅影响工科学院的理工科学生,还影响非理工科学生及我国各类高校学生。儒家思想重仕途而轻商业,在这一思想体系下,企业家无法获得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成就感,因而抑制了企业家创新及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特质,这不利于工科院校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

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对策

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科人才是影响新旧动能转化进程的

重点环节,因此工科院校要培养企业家,而非简单的职业经理人或MBA。针对工科院校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中存在的四点问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改善:首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成为企业家的欲望。企业家精神根植于人的个性特征,每个学生不同,学校培养的目的在于挖掘这种潜质,使学生经过技术积累后成为企业家,这是一种长期战略,而非让学生自我雇佣来解决短期就业难题。针对学生不熟悉政府创业扶植优惠政策的情况,建议学校组织讲座或专题形式宣传政府政策,保证每个学生了解如何查询政府政策以及熟悉最新的政府扶植政策。另外,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应统一培养学生勇于承担风险和挫折的勇气,创业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经历失败后而不气馁、继续前行是保证企业家成功的基础。其次,完善工科院校企业家精神培养课程体系。还需要引入风险投资培养企业家精神不仅需要工商管理类课程,等金融类课程及政府管理等公管类课程,采用专题讲座或辅修方

式进行,减少周末通选课。针对工科院校教师实践经验弱及知识储备不足问题,应鼓励任课教师与企业多联系,下企业锻炼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教师应首先以企业家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然后才能培养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生。再次,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术自由。应试教育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这在工科院校格外明显。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学校应减少传统考试比重,增加论文考核,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挖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工科院校还应增加团队考核,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领导力、决策力以及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最后,合理引导工科院校学生儒家思想。虽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公务员体系或其他安稳的工作岗位,但儒家思想中的其他内容则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如讲究仁义礼智的思想及忠于职守的思想。我们要一方面取其精华,宣传儒家思想中个人的社会责任要求及遵守契约、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去其糟粕,在工科院校营造重商氛围及科技兴国思想。有创业就有创业失败,因此还要培养学生勇于接受失败的意识,在失败中自强不息。

企业家精神测度的文献综述

企业家精神测度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企业家精神研究的理论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定量性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趋势,定量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家精神的测度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性、冒险性以及创业性对企业家精神的测量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测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文献综述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大力提倡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协同起来,有机结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转型,抢抓机遇,紧贴市场需求,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创新技术产品服务,不断提升中国制造水平,是百年老店的两大支柱。这一方面说明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相对缺乏,另一方面表明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逐步由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更加迫切需要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创新及创业活动,创新产生的价值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度量值。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限于宏观和定性层面,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针对企业家精神的测量进行文献综述。 二、企业家精神测量综述

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多数学者将创新性、创业性和冒险性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维度。鉴于此,本文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性、冒险性以及创业性三个方面对企业家精神的测量进行综述。 (一)创新性的测度 创新性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测量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Acs&Audretsch认为创新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确定创新的投入和创新带来的产出效益,因此国外很多学者直接利用科技投入数额作为创新活动的衡量指标。[1]如Acs直接使用千人所取得的发明的数量,Aghion利用发明专利的数量来研究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这一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能够容易地获得所需要的统计资料,一直被广泛采用。 (二)冒险性的测度 企业家普遍具有冒险的冲动。在早期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研究中,学者通常会用企业家是否会采取冒险行动来定义其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由于企业离开和进入市场的资料比较容易获得,多数学者就利用企业数量来测量区域内企业家的冒险性。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中强调,市场内企业数量最能直观地反映一个市场的竞争力。[2]在此基础上,Nickell把企业的超额利润值作为企业家竞争性的度量指标。[3]Birch认为企业规模变化也是反映企业家精神冒险性的指标。[4]国内学者何予平则利用企业进人比率来测量企业家精神。[5]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分类、函数、极限、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学建模、统计、假设、代换、比较、可逆等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明确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分别举例说明一下。 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1.先形后数。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认数,从具体形象到抽象。 2.先数后形。如教学排队问题:一年级小同学排队做操,从前往后数,小明排第5,从后往前,小明排第4,这一对共有几人?小同学很容易地将4与5相加,得出错误的结果。如果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答,用“△”代表排队的小朋友,这道题很容易解决。 二、对应思想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我是这样设计的:苹果有8个,梨有6个,苹果比梨多几个?学生通过用○、△等学具代替苹果、梨摆一摆,或用画一画的方法得到了解决。 再如,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等把抽象内容的数量关系视觉化、具体化、形象化,化深奥为浅显。同时,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使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数学活动。 三、分类思想 分类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异同按某种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进行分析研究。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一般分类时要求满足互斥,无遗漏、最简便的原则。如整数以能否被2整除为例,可分为奇数和偶数;若以自然数的约数个数来分类,则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几何图形中的分类更常见,如学习“角的分类”时,涉及到许多概念,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渗透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其中几种角是按照度数的大小,从量变到质变来分类的,由此推理到在三角形中以最大一个角大于、等于和小于90°为分类标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而三角形以边的长短关系为分类标准,又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可分为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通过分类,建构了知识网络,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结构。 四、化归思想 化归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通过变形把要解决的问题,化归为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决。其基本思想是: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个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问题甲的解答。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它的基本形式有: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在小学数学中蕴藏着各种可运用化归的方法进行解答的内容,让学生初步学会化归的思想方法。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里要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推导过程中,采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就是把曲线形化归为直线形的过程。 再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当我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需要时,便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抛向学生,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这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需学生调动所有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储备,寻找可能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

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精神 马云说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企业家来看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影响这个社会。这里我不想讨论生意人、商人、企业家的区别,我只想说企业的业主之所以称为企业家,这里面有一份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分为三个层面你要对员工负责、你要对企业负责、你要对社会负责,那一责都不能少,少了那一责你就是罪人,甚至千古罪人!企业不盈利就是不道德就是违法。一个企业不赚钱他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负担,贷款或融资还不上,国家税款缴不上,国家的一些政策还要照顾它,这难道不是国家的负担?再说企业不赚钱给员工发不起工资,发不起工资对国家来说这个企业就是违法的!对员工来说拿不到工资就没办法好好生活,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铤而走险,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吗? 我常说企业家三千三万,有些人不理解三千三万是什么?这里我做一下解释:千辛万苦、千风万险、千委万屈。什么叫千辛万苦,首先要说这是大企业家的苦或者说是大集团甚至是国际集团企业家的苦,你想想他们成天要到下面去巡视、开会、学习、接待、处理紧急事项等等,避免不了要坐车、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等等,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就坐车坐飞机吗?你只要坐着就可以了!不行了就睡一会,但是我们可能忘了还有一个词叫舟车劳顿,坐车坐飞机也是很辛苦的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坐一天的车回到家都会说‘累死我了!’那要是让你成天这样你是什么感觉?再说企业从无到有,

技术、人员、系统、财务、后勤,那一项都不能缺,那一项都少不了企业家,市场从零到有,服务、市场、回款、销售、调研,我们又能少了哪一个,哪一个你不懂你都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这难道不叫千辛万苦吗?有人开玩笑说,我羡慕那些空姐成天免费飞来飞去,企业家也是成天飞来飞去,人家是空姐我是空哥,所不同是人家是免费我掏钱。再说千风万险,企业家压上身家性命,借遍亲戚系朋友,创造一个平台让大家有份工作有份收入,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赚的钱是员工的、是企业的、是社会的,但最终是社会的。温州曾经有个企业叫均瑶乳业,他的总裁王均瑶先生因为癌症离世,你说他没钱嘛?媒体在他的遗体前挂了一幅挽联,年仅33岁,留下33亿,他生前是没有时间去治疗,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在处理企业的事,他是不能安心治疗。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张英是当朝宰相,在他的老家安徽桐城,他的侄子和当地吴员外都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两家人就圈地盖房,到建围强时两家谁也不想吃亏互不相让,最后吴员外告到县衙,县老爷一看两家都惹不起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张英的侄子给他写了一封家书,想让他出面调停,但是张英看了信之后回了四句话,他侄子看到信之后到吴员外家给他看了信,两家又互相让出三尺,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张英那四句话也就成了经典“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钱再多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难道不是企业家的千风万险吗? 地产老板大胆冒险、疯狂追求利润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

[回顾与展望]探究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探究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企业家及企业家的精神的定义 Casson(1982)认为企业家是一个专长於不确定性环境下作出稀有资源协调判决性的决定,及有能力去发现及把握机会者。Herbert 等(1989)认为企业家是一个专长于挑起关于地点、形式、资源及惯例等决定的负责人。Shane 等(2000)认为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学术项目,就是试图理解如何引入未来商品及服务机会,这些机会被何人创造、发现及利用,及其后果为何。Acs 等(2003) 把企业家精神定义为进行所有新创及有动力的业务。Stevenson(2004)则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追寻现时所控制资源所得以外的机会。 二、历史回顾 1.起源 虽然企业家精神在学术方面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范畴,但企业家这名称早在12 世纪的欧洲中出现。受制于当时的封建制度,这概念要到18 世纪才被注意。Cantillon(1755)给予它一个经济发展的位置,定义为一个用定价购买输入而用不能确定的价钱出售输出,导致市场平衡的人。Knigh(t 1921)带出风险这个概念,认为企业家的技巧在于能够处理社会上的不确定性。Schumpeter(1934)则引人一个基于改变的经济理论,指出企业家就是一个能破坏平衡而引入创新的人,企业家也就是经济改变的推动者。 2.二次世界大战后 二次大战后战争有关的产品大量转化为商业用途,但这段时间内鲜有新企业的创立,企业家活动也降至一个低点。虽然有推动者如Drucker、Hayek、Schumpter 及Chandler,但一直要到McClelland (1961) 才把企业家的位置放在经济发展或衰落来研究,继而产生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家精神,也有开始研究企业家的特征。Casson(1982)认为传统经济学所依赖的完美信息假设就是窒碍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发展,他当时强调建立一个企业家理论,作为分析经济成功或失败的理由,十分重要。 3.上世纪80 至90 年代 这时代是一个转折点,新科技的发现及将知识用于经济发展,企业家活动也因为经济的动力增加而显露,同时研究者如Carlson(1992)发现大型机构在迎接新的市场时显得缺乏弹性,研究者的兴趣就转向小型企业。这个时期虽然企业家行为增加,但全职的研究学者数目依然很少,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也没有一致的看法,早期的企业家特征研究也在这时间受到批评,Brockhaus 等(1985)指出企业家特征大致相同的假设是错误的,因为各企业家之间的差异性很高。 4.上世纪90 年代以后 Casson(1990)编辑了大量过去有关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出版第一份有关企业家精神的全面性评论,主要分为经济理论、企业及行业、文化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随后Westhead 等(2000)

初中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培养学生的能力越来越重要,数学学习更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本文从几方面论述了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转化思想可以使学生经历探索的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化思想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转化思想数学学习逻辑思维应用意识学习兴趣 [引言]:人们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许多光辉的数学思想,每种数学思想都有它一定的应用范围,但笔者在数学实践中体会到,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决不能忽视转化数学思想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转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不少数学思想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既意味着转化,既把生疏问题转化为熟习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问题,把高次问题转化为低次问题;把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等,因此学生学会数学转化,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无处不在,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途径,它包含了数学特有的数、式、形的相互转换,又包含了心理达标的转换。转化的目的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在数学中,很多问题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化部分为整体,化一般为特殊,……等等,下面就“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应用通过举例作个简单归纳。

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精神

论中国企业家应有的精神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是可以跨国界的,而企业家是有国界区分的;企业是可以跨时代的,而企业家是有时代烙印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呼唤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而要造就这样一支企业家队伍,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精神。中国的企业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要善于团结社会和他人,将个人的企业家精神转变成一个团队的企业家精神;要忠于事业,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 关键词: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造就和培养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那么,确切地说,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答案应该是,中国需要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慈善家、商业巨子,100多年来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创造了美国最有价值的、涵盖社会多个方面的商业神话,从白手起家,到世界首富,再到千金散尽,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美国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的符号,其精髓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 第一种精神是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到底是什么?平面来说,它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技术、产品、市场、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纵深来说,创新精神就是冒险加理智。从这一点来看,洛克菲勒的思想体现的很明显。对于冒险,洛克菲勒认为,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的同类者,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标挑战!其言外之意就是,越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而这种积极的心态,正是敢于冒险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所以,洛克菲勒说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勇气。一个人往往进入只有一件事可做的局面,并无供选择的余地。他想逃,可是无路可逃。因此他只有顺着眼前唯一的道路朝前走,而人们称它为勇气。” 对于理智,洛克菲勒也认为,一个人的理智来源于“知识+智慧”。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智慧则是内涵的,是我们对无形事物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备,我们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可以说是“理智”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我们凡事都需要看得远一点,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中必须装着第二步,所以,做事不抢时间,不求多,稳稳当当地做,就能做许多事情。没有一杆完成的高尔夫比赛,只有一杆一杆地打下去,每打出一杆的目的,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才能最终把球打进。 虽然冒险和理智是矛盾尖锐冲突的概念,但是,二者在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中却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任何创新都有失败的概率,但是企业家至少在最初阶段或者某个阶段,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是应该具有冒险精神的,否则一步都迈不出去。而要想使冒险能够成功并且创造出价值,还是需要理智,理智地、科学地分析所面对的方方面面,客户、技术、竞争对手、发展趋势等。企业越做越大以后,理智的成分会越大。做企业是一种艺术,每一个具体情况都会有一种应变组合,所以,我们永远都回答不出确切的东西。可以说,企业家身上60%是冒险精神,40%是理智,但是如果冒险精神降到20%,理智成分上升到80%就成了学者,那他就不适宜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了。 第二种精神是敬业精神。 这接近于韦伯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古人云,创业难,守业更难。然而,创业不是新企业、小企业的专利,老企业、大企业的要解决守业问题,事实上也是解决二次创业、不断创业、自我超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敬业精神就变得愈加重要了。 洛克菲勒就一直坚持要勤奋务实。其实,这就是敬业精神不可须臾或缺的。他认为:“要从最底层干起,一点一点地获得成功,我认为这是搞清楚一门生意的基础的最好途径;财富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_汤一介

59 2014.10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世界讨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基督教新教伦理、特别是喀尔文教派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八十年代该书曾引起过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大家热烈地讨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导论》中说:“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而且永远要以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为手段获得新的利润。”韦伯认为,作为 企业家的一生必须不断地以钱生钱,而且人生便是以赚钱为目的,这种精神是“超越而又非理性的”,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6-7页) 关于“韦伯氏”问题的讨论,也许现在已经过时。我现在重提它是想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照韦伯的看法,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是以不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为“手段”。如果我们把“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改变成为: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和企业家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赚钱为“手段”,从这个视角考虑经济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许比较符合儒家的理念。 在《周易·系辞下》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说,要用财富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这里“财富”是“手段”,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是“目的”,这也许是儒家哲学(儒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生追求的是“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福祉”,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的时候如何实现,我想也许应该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获取利润”为“手段”来实现。在这一为了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必会不断升华。 《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取得有效用的利益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在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中,其自我身心内外必定能和谐,有一个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朝儒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把 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是“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员工”,那么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是不是对我们的企业建设有意义呢? 儒家思想 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编者按: 前不久,我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在京逝世。2006年,老先生曾有一篇论述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发表于当年《乾元国学通讯》第五期。为纪念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突出贡献,本刊特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诸多教益。 文/汤一介

经典英语演讲稿 美国企业家精神讲解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perso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if I can. I seek opportunity—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I want to take the calculated risk, to dream and to build, to fail and to succeed. 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le calm of Utopia. I will not trade my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for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 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里充当着微观主体的角色。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企业家角色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家是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企业家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的精神特征、品质素质是随着企业家角色的历史发展演变而发展丰富起来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就要先理解和把握企业家的概念。 一、企业家概念的演进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在16世纪早期出现在法语中,指用于领导军事远征军(武装探险、开拓殖民地冒险)的人,后来泛指从事冒险活动的人。最先给“企业家”一词下定义的是18世纪中叶的法国作家贝利多尔,他定义为“按不固定的价格购买劳动力和物资,而按合同价格出售产品的人”。而最早把“企业家”这一概念用在经济学中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梯龙,他在1775年《商业概览》一书中将企业家定义为承担经营风险的人。这一概念后经穆勒在英国加以大力推广,得到广泛的传播。于是,“企业家”便成为经济学乃至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行为学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同学科对企业家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即便在经济学界,因研究的视角和出发点的不一致,得出的解释也就不尽相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时人们对企业家涵义的认识也各有不同。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研究、现代企业理论(如交易费用、代理理论等)阶段。现在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文

献对企业家的论述,归纳企业家这一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论断表述(见表1-1)。 表1-1 企业家内涵界定的不同观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从各个经济学家对“企业家”概念的表述解释来看,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丰富的,研究的历史也较长,但是至今仍然存在没有形成系统

优秀生培养和待优生转化措施

汪沟中小六(二)班关于待优生的转化制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是一部分缺点多的学生身上(缺点多的学生不等于差生,我们不妨借优秀生的称呼,称他们为“待优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可以说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对这一批学生的转化管理,可以说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心理学者、青少年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但待优生的形成,根源、背景复杂,就象病人患了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针片药就能根除的,这项工作,需要一整套系统、连贯、长期的操作,才能彻底奏效。 一、探究病因 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除根。发现这类学生,班主任应象朋友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后,要细致深入地触摸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这段时间中可允 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了错误不应一味的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学生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同时,想办法接触学生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包括生活、学习、交往等)的环境和背景。还可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通电话家访的形式,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等。这就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对症下药 这是转化工作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待优生,采取不同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对思想品德待优生,应多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等,如《周恩来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组织学生听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同时,要信任、爱护、尊重他们,万万不可孤立打击,同他们形成隔膜。要多在是非观、人生价值趋向、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上给予新的指导,使他们知道那些事情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结业论文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 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 专 业: 中国·大庆 2010 年 6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认真审视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重新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成因 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生产要素实现市场需要的人。熊彼特则强调企业家是不断在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人。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担当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角度而言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精神状态与道德行为原则的总称,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具体化。企业家的精神是推动企业家及企业活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合作和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三大支柱。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21世纪,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承担者,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企业持久不衰的动力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 (2)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是方向。合作就是把各家的优点和长处综合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合作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百事与麦当劳的合作、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项目合并都是典型的例子。 (3)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它能产生威信,使企业家赢得员工的信任,它能产生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日本松下集团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质量,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待下属一律同仁同时也被传为佳话。企业家良好的道德角色还有利于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保持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及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策略研究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策略研究 摘要:企业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家精神是制约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稀缺的要素之一。因此,准确理解、把握企业家的内涵,探讨企业家精神的构成,提出中国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策略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创新 一、企业家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这个称谓被经常使用,凡是企业的经营者或拥有者常被冠以“企业家”的名号。笔者认为,“企壮家”涵义的模糊,不但使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常常犯指鹿为马的错误,也严重影响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们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奥地利学派的柯兹纳将企业家定义为:“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洞察力的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企业家是实现创新、进行新组合的人,否则只能是管理者。”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能力的人。”可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企业家就有不同认识。但总的来说,企业家界定的关键就是敢于创新、敢于冒风险,具有战略家的眼光、能够把握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和方向,并且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等等,只有这样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真正称的上是企业家。 二、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企业家精神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造就了一批在各自行业独领风骚的企业家,也使企业家精神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学的一个热门命题。毋庸置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激荡中,任何一个富有远见和勤于思辨的中国企业家都无法回避职业精神的深度考量,并在理念和行为上构建起符合民族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家精神。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和一个极具凝聚力的企业家精神。恰如郭士纳之于IBM,韦尔奇之于GE,柳传志之于联想,张瑞敏之于海尔……。人们不断挖掘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有人提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有人提出“狼性”精神——主动性、敏锐性、团队性。具体来说,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熊比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创新的发起者与实施者就是企业家。按照熊比特创新理论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二)敬业精神 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在巨大的竞争压力环境中,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在挑战面前不畏惧,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通过榜样引路、以点带面和互帮互学等活动,会使整个团队始终充满拼搏进取精神,在企业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合作精神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Dorothy Leonard 称之为建立“whole-brained”的团队。企业家不是用左脑或右脑而是用“组织大脑”来解决问题。对规章制度的倾向性认识决定了企业员工的参与程度,而员工参与合作的程度又决定了企业对环境的敏感性,企业对环境的

以人为本_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转换

第27卷 第6期 邢 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V ol.27 No.6 2010年12月 Journal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Dec. 2010 ———————————— 收稿日期:2010—08—30 作者简介:张磊(1974—),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 43 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转换 张 磊1,赵红妍2,李兴辉1 (1.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2.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摘 要: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在现阶段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总体构想和实践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29(2010)06—0043—03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和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处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内涵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管子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这表明了他把以人为本当做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原则,也表明了他对人的价值和作用的肯定。当前,在国家和社会各级管理事物中,以人为本成为普遍被认同的原则。[1]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 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 一,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 目的;第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 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以人为本的实质 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 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简单说,“以 人为本”就是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 动力,以人为目的。它是一个普适性的理念,是一 切社会历史活动的指导原则。[2] 二、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对大学生德育理解不够清楚 一些德育管理者、工作者在理论上对德育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对一些基本概念还认识不清,理解模糊。比如有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这种对德育概念的界定过窄。也有人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认识也不全面。现代德育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在内的完整的统一体。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 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高校德育是学校性质和办学方向的体现。 2.大学生德育主体不够突出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德育工作应该以个体的学生为基础,学生应该成为整个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事实上,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把德育单纯地看作就是把一定的社会的 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个体的过程,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完成社会规范的产物,德育只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3.大学生德育途径简单化 在德育工作中,方法和手段问题至关重要。然而,形式的单一、手段的落后、内容的单薄、说教的乏力和评估的随意等导致德育效果低下,成为制约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德育工作机制中,采用自我设计、自我评估、自我检查的自我循环、自我

成功创业者的5大特征

成功创业者的5大特征 创业者就像雪花一样,没有任何两个是完全一样的。但尽管存在分歧,伟大的企业家还是有着某些导致成功的特征。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但是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每年新创办企业中,至少有50%在半年之内倒闭,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那么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具备哪些特征呢,下面总结了关于成功创业者的5大特征。 特征1:他们善于和周围的人分享他们的激情。 创业者们明白,他们不能单独行动。NatureBox的首席执行官高塔姆?古普塔(Gautam Gupta)说:“因为你将在开始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艰苦工作并且度过艰难的日子,所以这段时间你要主动努力与你的同事分享相似的价值观。这种热情会转化为积极的客户体验,而这就是成功创建你的企业的秘诀所在。” 特征2:他们了解自己。 当你足够了解你的优点和缺点时,你才好着手准备建立一个团队,让它补充你的不足并帮助你达到目标。无论你当自己是“助手”、“主宰者”还是“驱动器”。创业企业导师马丁?兹威灵(Martin Zwilling)说:“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领导潜能,你必须忠于、了解你自己,而不是试图成为符合别人想象的最好的你。”他补充道,“如果你真的能更多地了解你自己,并且成为你这样的人中最出色的,你会发现所有的挑战实际上都是机会的种子。” 特征3:他们是真正的本领域的专家。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并且一直在学习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创立了InventRight(给市场带来想法的公司)的发明家斯蒂芬?基(Stephen Key)说:“当你在同一个行业花费数年后,你就会了解到它背后的历史,知道以前做过的什么事,可以在将来帮助你确定前进的方向,以及应该如何前进。同时,你将构建一个关系网络来支持你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在时间紧迫时。这些关系都是无价的。” 特征4:他们采取行动。 很多人会对你的下一步行动说“不”,但你不应该是其中之一。LinkedIn fluence(一个社交媒体培训计划)的创始人刘易斯·豪斯(Lewis Howes)说:“行动可以治愈恐惧以及犹豫和怀疑。记住,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应该让你的思想始终集中在最终目标:成长和进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即,如果你没有自信,你如何激励别人的信心? 特征5:他们成功地对待失败。 对失败的恐惧会让人崩溃。但是认清它是一个错误,可能促使你想出下一个好主意。太多的人把失败当作他们该放弃的信号。那些人无法走得很远。成功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们能够站起来,并且用一个更好的计划重新开始。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准考证号: 姓名: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当今中国梦的意义,紧接着描述了企业家精神的特点和外延。最后论述了企业家精神应当融入当代中国梦之中,成为中国梦的实现一份推力。同时,提出了企业家精神融入中国梦的要点。 关键词:中国梦企业家精神创新社会责任 一.何为中国梦? 泱泱华夏,5000年的历史,沉淀至今给了我们13亿人民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5000年的风霜雨雪,历朝历代,无数眼光高远、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有着一个梦,一个强国的梦,一个中 国梦。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进行了新的阐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 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二.企业家精神的特点与外延 企业家,来源于法语“entrepreneur”,原意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发展到现代已经没有一个权 威而统一的定义。但是公认的企业家所具备的特点有:1、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者;2、富有冒险精神,敢 于创新;3、具有社会责任感。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 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 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SYB创业计划书-完整版上课讲义

创业计划书 企业名称千里香花坊 负责人 电话 日期2017年1月7日

目录 一、企业概况 0 二、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 (1) 三、市场评估 (1) 四、市场营销计划 (3) 五、企业组织结构 (4) 六、固定资产 (5) 七、流动资金(月) (8) 八、销售收入预测(12个月) (9) 九、销售和成本计划 (10) 十、现金流量计划 (11)

一、企业概况 主要经营范围:1、零售鲜花、花束。2、承接婚庆鲜花布置、开业花篮、会场布置。 3、盆景、仿真花等。 企业类型: □生产制造■零售■批发■服务□农业 □新型产业□传统产业■其他 二、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 以往的相关经验(包括时间):无 教育背景,所学习的相关课程(包括时间):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管理专业2003年-2007年。 SYB创业培训 2017年1月

三、市场评估 目标顾客描述:主要消费群体是学校的学生老师和附近小区的居民。现在很多学生追求着时尚,会选择在同学生日,节假日购买鲜花。而老师和附近的居民则大多数会选择买盆栽放在办公室或家里,这样既环保又具有观赏价值。 市场容量或本企业预计市场占有率:经过调查发现学校附近有个花卉苗圃,它主要经营的是公司的会议用花和家庭装饰的盆栽型花卉,本花店可以开发零售玫瑰花束、康乃馨花束、百合花束等礼品花卉花束的市场估计能占到市场的50%。 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学生选择在同学生日或者其他庆祝的节日选择赠送鲜花作为礼物,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市场对礼品鲜花的需求不断上升。 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1、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经营。 2、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 3、有相对稳定的鲜花养殖环境。 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 1、营销不足,市场处于原始的未开发的鲜花种植交易状态。 2、服务不周到,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礼品鲜花包装精致美观的要求。 3、家庭盆景式花卉太多,礼品鲜花较少或没有。 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1、自己的店,所以积极性高。 2、市场属于未开发状态,具有较大的现有和潜在的消费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