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镇下口村新民居建设工程

下口镇下口村新民居建设工程
下口镇下口村新民居建设工程

下口镇人民政府

关于下口村新民居建设工程的

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报单位:平山县下口镇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吴彦中

编制日期:二零一零年七月

下口镇人民政府

关于下口村新民居建设工程的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下口镇下口村新民居建设工程

(二)项目单位:平山县下口镇人民政府

(三)项目负责人:吴彦中

(四)项目内容:修建新民居民居、文化及健身中心、配套公路及周边绿化

(五)项目总投资:8000 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

该项目所在区域位于下口镇北部深山区。

下口镇位于平山县西部深山区,北于平山县杨家桥乡接边,东与平山县小觉镇相连,距平山县、盂县县城均为7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105公里,辖20个行政村,8500多口人。

②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下口镇下口村,境内群山纵横,层峦叠嶂,

山环水饶,风景秀丽,紧靠国道公路,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备。

③水文水质

项目区为松散岩区水文地貌。储水层为第四系冲积层砂砾层,地下水深一般在10—15米之间,单位涌水量一般在30—100m 3/小时。项目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丰富,农林业用水方便。

④气候

该区域属温暖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平均气温为12.9℃。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18.6℃和7.6℃。7月份月平均温度最高为31.8℃,1月份月平均温度最低-14℃。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为冰冻期,无霜期为130——190天。最大冻土深度53厘米。年日照2611小时。由于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降雨量: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37.1毫米,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冬春季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8%以上。风力、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春多西北风,风速一般为2—3米/秒。

2、自然资源

①光热资源

该项目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对各种农林作物生长都很有利。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为110千卡/平方厘米,最多年份可达121千卡/平方厘米,各月辐射总量中以5月份最多,为16.9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6.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611小时,日平均7小时,日照百分比为58%,最多为5月份279小时,最少为12月份176小时。

②水资源

根据平山县水长期供水计划(报告)分析,该项目区属亚富水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有蒿田河。

3、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齐全,文化活动,医疗,教育设施完备。

②交通状况

项目区有县级路工下段、下口镇环乡路经过,为项目区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③电力通讯设施状况

项目区沿线均架有农户用电,电力供应情况良好,通讯设施完备。

三、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民居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便于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可以吸引山区农村住户搬迁来此居住,形成人口密集的新农村,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同时使人民政府的管理更加方便,田间路得到重新规划,改善了生活环境。

3、经济效益

该项目完成后,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通过建设新民居工程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就业机会。综上所述,此工程的完工必定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下口镇经济的合理改善、飞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项目实施规划及主要工程

为了确保该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完工,下口镇专门成立

项目实施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整个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技术监督。主要工程为在下口村沿河岸建设统一规划的二层新民居建筑群及滨河大道,文化健身中心,供排水系统及绿化工程。

下口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4日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2010年加快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工作意见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加快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工作意见 (2010年1月2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0〕 1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农业农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更大力度地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确定的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代表农村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符合中央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重大举措的要求,符合现阶段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的迫切愿望。2009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新民居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对扩大消费、拉动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全省更大力度推进新民居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深入扎实地加以推进。通过加快农村新民居建设,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农村发展好路子。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到2012年全省15%左右(7500个)的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的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全面启动、梯次推进、分期实现”的要求,在巩固提高2009年“千村示范”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三年规划建设与改造的6500个示范村全部启动,对其余行政村全部纳入规划管理,使处于不同区位、不同水平的村都有明确目标和发展预期,分期分批完成新民居建设与改造任务。2010年重点抓好2000个示范村建设,优先从产业基础较好、农民收入较高和沿路、沿城、沿景点的区域选村布点。 三、工作思路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带动、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坚持新建与改旧相结

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41 (方案范本系列) 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方 案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措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研究,我部决定在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试点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通过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面向村民的信息服务。为切实把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xx届四中、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建设完善村(场)级信息服务站,发展农村信息员,健全完

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面向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要坚持面向实际的思想,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全国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示范村(场)的实际和村民的信息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和服务工作。 (二)坚持实干。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人员,明确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建设和服务工作。 (三)求得实效。要根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

新民居建设实施实施方案

新民居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五一路街道办事处 口里东窑子村城中村新民居建设 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的意见》(张办字[2009])1号)、市农村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张家口市家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新建字[2009]2号)文件要求,我们积极谋划,认真做好口里东窑子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切实加快我街口里东窑子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步伐,结合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新建改造农民新居为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面貌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居住方式,建设具有现代特色、方便农民、经济实用的新型住房;立足节约用地,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坚持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把口里东窑子村建设改造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㈠、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原则。建设新民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充分调动改造区内村民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支持,市场促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环境。 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新民居建设与村庄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与“城中村”

改造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村庄建设、改造既适应不同地形地貌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又经济、适用、安全、环保。 ㈢、坚持政策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上级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和推动新民居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民居建设改造。 ㈣、坚持依法改造、分期实施的原则。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实行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确保改造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并结合口里东窑子村的具体情况,在做好充分的调查摸底,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式,科学编制新民居建设改造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本着“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思路,逐步实施,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三、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实用、安全节能”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动作、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区级抓示范、街道抓推动、村级抓运作”的办法,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农村新民居,全面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工作目标 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三期工程完成口里东窑子新民居建设改造,并达到以下目标:㈠、完成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将口里东窑子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的新农村,全面实现村民向市民、村民向股民、村委会向社区转化。 ㈡、新民居建设改造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态绿地按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农村新民居设计获奖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农村新民居设计获奖方案 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冀建村[2011]7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1.01.07 【实施日期】2011.0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农村新民居设计获奖方案的通知 (冀建村〔2011〕7号)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总体部署,提高农村住宅设计和建设水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于2010年组织开展了农村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案评选活动,现将征集情况及获奖方案通知如下: 一、此次农村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案评选,共收到承德、秦皇岛、邯郸、石家庄、邢台、衡水、保定、唐山8个市推荐的农村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案91个,分别由34家建筑设计单位完成。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二等奖12项(一等奖空缺)、三等奖19项(获奖名单见附件)。

二、获奖的农村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在平面布局、立面形式、功能结构、建筑节能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的水平、质量较以前都有一定提高。主要表现在:建筑平面布局灵活、紧凑合理,空间尺度符合农村建筑的特点;建筑立面造型新颖,有一定的时代感和创新性,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建筑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农民日常生活需要,并且体现了建筑节能的要求。但部分建筑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形式单调、缺乏乡土特色等。 三、对此次征集活动中的获奖方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选择部分方案辑印成册,向社会发布,在全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中推广。希望获奖设计单位再接再厉,多出精品设计,继续为农村新民居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0年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设计方案获奖名单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附: 2010年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设计方案获奖名单

新农村改造方案

大河路街道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切实完成市重点示范村的综合改造任务,根据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工程指挥部印发《2007年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07年重点示范村建设村庄综合改造基本要求》和《大河路街道2007年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综合改造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岗李村位于惠济区北部,南临惠济区政府,北临黄河,岗里村是一个行政村,又是一个自然村,下设七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为2178人,总户数为568户,有党员63名,耕地1275亩。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450.90元,村庄占地460亩,现有主导产业为餐饮养殖,种植。岗李村现状,基本实现了村内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电信。排水设施通畅、道路畅通、电话进家,并且有公交线路通过本村,解决了郊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我村内有一所小学,为农民解决了学生的学前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 岗李村主导产业是农业,重点为种植无公害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90元。 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重干,实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被区委、街道评为“文明村”、“…五好?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洁”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住宅改造、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于沧州市农村新民居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新农村样板房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市长刘学库同志关于新农村样板房建设的批示精神,8月14日,市政府督查室、市建设局组织有关建筑设计、质监、节能专家一行10人,深入到黄骅白庄村、八里庄村,青县双庙堤二村、大鹁鸽留村以及献县小屯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样板村样板房建设的工作汇报,了解了样板房建设的进展情况,与村干部一起探讨、研究了样板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分析了样板房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推广价值,实地解答了样板房建设中的有关设计、质量、技术、安全、节能等政策要求,对今后的样板房建设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前我市样板村样板房建设的基本情况 1、黄骅市旧城镇白庄村:全村人口1500人,220户,按照白庄村整体规划分三期对全村进行改造。第一期建设24户联排住宅及84户多层住宅,户型选用《河北省村镇民居设计方案》,使用了一些新型节能材料,墙体采用多孔砼砌砖,门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每户均安装了太阳能,实行统一地热采暖,统一天然气供应。现在白庄村样板房建设已全部竣工,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部完工,村民将陆续搬入新居。 2、黄骅市羊二庄镇八里庄村:全村人口2000人,426户。这次样板房共设计61套联排住宅,分A、B、C三种户型,选用《沧州市新民居住宅设计图集》方案。现在八里庄已完成了场地填埋清理、规划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近期可开工建设。 3、青县城关镇双庙堤二村:全村人口203人,60户,住宅相对分散。这次样板房建设将对全村进行改造,利用原有坑塘、麦场及闲置可建设用地建设联排独院式居民小区,设计选用《沧州市新民居住宅设计图集》方案。该村已完成拆迁和施工图设计,近期可开工建设。 4、青县金牛镇大鹁鸽留村:全村人口2338人,586户。按照全村整体规划,分三期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将全村改造完毕。第一期计划建22户二层独院居民小区及120户多层住宅。墙体采用多孔砼砌砖,门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用沼气集中供气。户型借鉴《燕赵新民居》及《河北省村镇民居设计方案》。现在22户2层住宅已全部封顶,120户多层住宅已完成地基处理,预计年底可全部竣工。 5、献县河街镇小屯村:全村人口3200人,800户。按照村庄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建设17栋多层住宅,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第一期按照样板房的设计要求年初开工,建设6栋,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共计282户。现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内装修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预计11月份可全部竣工。样板房工程全部采用国内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以及沼气池、地源热泵等新技术。 二、样板房建设典型经验推广价值分析 1、样板房建设整合了土地资源,节约了用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从以上5个村的样板房建设看都是统一用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都是将分散的住宅改为多层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以小屯村为例,目前老村总占地面积约为1650亩,而新村改建后,仅占用240亩土地,可节约用地1410亩,这些土地一部分可复垦发展农业生产,一部分可开发招商引进工业项目,解决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样板房示范工程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使村庄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改观。开展样板村样板房示范工程,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老百姓可按规划要求统一建设,样板村都设计了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对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改变了过去布局分散,外观面貌缺乏特色、陈旧等问题,特

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用地政策30问

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用地政策30问 日前,省国土资源厅将新民居建设用地政策的30个问题编印成册,为我省干部群众解惑答疑。这30个问题如下: 1.新民居建设用地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其核心内容为: 在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经批准新民居建设可先占一部分农用地进行周转,待村民入住新居后,将旧村址复垦,归还周转用地。其二是按照旧村址复垦规划,增加的耕地在归还周转用地、留足农村发展用地后,其余部分可作为土地转置换指标,置换城镇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2.新民居建设用地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 答:适用新民居建设用地政策的范围是:已列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2009年和2010年省级示范村可适用。属于多村联建的,其中有2个村列入省级示范村也可适用。 除此之外还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使用周转用地的示范工程,旧村址要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扩展边界外。这是因为城镇扩展边界内的村庄属城镇规模控制区,需要按城镇的规划要求进行拆迁建设,不适宜复垦为农用地,周转用地就不能归还。 2) 对于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张家口、秦皇岛6个城市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不适用新民居用地政策中的土地置换。上述6个城市有条件建设用地区可以适用。原因是6个城市的允许建设用地区涉及的农用地转用、征收必须依法经国务院批准,按我省的新民居用地政策,周转用地和土地置换分别经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政府批准。 3.周转用地有什么特性?先占后补的含义是什么? 答:周转用地具有先占后补性质。批准使用周转用地既解决了农用地的转用、占用,又解决了新民居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的问题,且不用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周转用地可以“先占后补”,即允许先占地建新、后拆旧归还,但是一定要办理申请审批手续,不是先占地开工、后补办审批手续。周转用地“先占后补”,属于指标在先,归还在后的行为。 4.周转用地使用的面积标准是什么? 答:一般在原村址实施滚动拆迁分期建设的示范村使用周转用地面积不超过50亩;整村迁建或多村联建的示范村,可按实际要求,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周转用地。需要说明的是多村联建使用周转用地,不是按每个村50亩累计,而是按新村规划需要占用农用地的面积计算。 5.周转用地的批准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使用周转用地面积在50亩以下的(含50亩),占多少、补多少,不需要用旧村址复垦的土地进行置换的,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批准;需要进行土地置换和使用周转用地面积在50

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

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这对农村发展来说既是一 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很多农村地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地域性强、民 族特色突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很多优秀的内容需要传承与发扬,但是如 何实现与现代元素融合、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章对新农村建设中 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分析,从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保护与传承效果差的 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居特色;保护;传承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产生的事物,其本身的内涵极为丰富,最突出的 特点是某一时间范围内文化与审美的集中体现,所以很多农村地区的建筑都保有 独特的风格以及不可复制性,这是我国物质文明中的瑰宝,一味的在现代化发展 中进行更新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与摧毁。为此,做好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并 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挑战。 一、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保护与传承现状 农村民居建筑建设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每10年 为单位经历一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民居建设水平都有提升,极大的改善了 农村的居住条件。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加 强村庄的管理与规划,改善当地的居住条件、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其中为了实 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改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 农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完善,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新农村建 设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如华西村、农科村等知名村落时 发现,其并不是以传统文化而闻名的,都是以现代化产业发展起来的,利用经济 逐步提升了现代户文明程度,并将传统民居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的楼房[1]。虽然这 已成为全国农村建设的典范,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过分的利用现代化文 明成果充斥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所以如何平衡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二、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原因 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效果来看,现代文明成果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中追求的 目标,导致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以及当地特色的保护被忽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 因主要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始终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 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资本主义发展成熟期的花园洋房、汽车等发达的文明 成果有着无限的向往,所以,在心中将其作为蓝图,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先进文明,盲目的追求与效仿,使我国农村的特色与文化不断流失。同时,当前对新农村建 设缺少宏观的指导与规划,在文化上农村一直处于接受地位。城乡文化在交流上,并不能称之为交流,而是利用城市文化进行农村文化引导与侵蚀,让城市文明成 果快速取代农村的落后文化内容,但农村居民并未分清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以及 落后文化,使之文化中带有地域色彩、独特性质的文化连同落后文化一同消失[2]。此外,随着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建筑形式受到土地资 源限制,使很多地区不得不拆除传统建筑,改建现代化建筑。 三、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满足当地民众的需要。发展是促进农村进步的主要手段,但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民居也是基于发展产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x乡x 村x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xx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张军 副组长:李明成员:王成刘宏谭红宝关小军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XX县X乡X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村位于X县南部,X乡境内,东靠X,南邻X,西依X,北接X。 (二)地形地貌 X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49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持续、有效、扎实推进XX 县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依据XX县2006—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典型引路、连线扩面”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现制定2014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城乡共建”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以建设“县域经济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美、生态环境优美”新武功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一)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2014年全力抓好36个示范村建设,其中:县级以上重点示范村12个,示范村12个,巩固提高村12个。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重点示范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以上,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重达到30%以上,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或其他技能。 (三)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以上,且具有抗御本地区基本烈度地震能力,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电话(含移动电话)入户达到全覆盖,人畜安全饮水率达到90%以上。逐步扩大农村绿化面积,建设美丽新农村。 (四)村庄建设有序整洁。合理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村间街道实现硬化、美化、绿化、新化、净化、亮化等,建有基本排水设施,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堆放、定时清运并实现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农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60%以上。 (五)村级管理规范有序。“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率达80%以上,村两委会班子团结和谐、制度健全,“双高双普”目标全面实现,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有完备的两委会阵地、文化广场、图书室及健身设施。 三、建设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节约土地、完善功能、方便群众、

河北省国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省级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的意见的应用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省级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的意见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市委农工委(部),各扩权县(市)国土资源局、县(市)委农工委(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发〔2010〕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加快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工作意见》(冀办发〔2010〕4号),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切实解决省级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划先行,节约集约用地 农村新民居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民居示范村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农村新民居建设优化布局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设区市、县(市)政府要科学编制和修订上述各项规划,并确保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民居示范村村庄规划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一致。特别要做好镇村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合理确定新民居示范村的区位、规模、用地布局,真正将新民居建设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为新民居建设提供依据、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做好新民居建设用地方案的审批工作,确保新民居建设按规划有序进行。 新民居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新村规划面积原则上控制在人均120平方米以内。鼓励和提倡集中连片、联村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多层住宅,严格控制平房。规划设计为独门独院的,每户占地面积要控制在《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限定标准内。凡农户新建住宅申请宅基地,必须符合村庄规划和新民居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农户一律不批准宅基地。 二、先占后补,严格占补平衡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 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

河北省幸福乡村和新民居建设政策解读

河北省幸福乡村(新民居)建设政策解读 省委农工部王越祥 (2012年12月26日) 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既是前三年新民居建设工作的深入和延续,也是新民居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根本目的是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我省幸福乡村计划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把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作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拓展与提升,作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紧密结合全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和扶贫攻坚行动,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水、电、路、讯(邮)、房”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科、教、文、卫、保”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二)工作目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级推进。

1、2012年在永久保留的中心村或行政村中优选1000个村,重点建设,配套提升,两年内基本建成幸福乡村示范点,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后,每年都要规划启动一批重点村。 2、按照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10项重点任务安排,着力推进5010个帮扶村的配套项目建设,扩大示范效果。 3、对面上其他村庄要立足现有基础和发展条件,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什么问题急迫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确保年内村村有变化,农民幸福指数年年有提高。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全省规划保留村庄全部建设成幸福乡村。 二、幸福乡村计划示范点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申报村庄必须符合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比较完善。 2、申报村庄在区位、产业、集体经济实力和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区域代表性。 3、申报村庄农民群众有愿望、有要求,开展幸福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4、申报村庄“两委”班子团结,组织能力和“双带”能力强,建设幸福乡村的决心大。 (二)优先条件 1、优先从已有省级新民居示范村中,筛选土地运作规范,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农村特点突出、示范效果明显的村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伍国正陈新华刘新德 本文原载于《怀化学院学报》2009(07) 从历史角度看,当今中国的民居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如封建礼教文化和宗族观念,以及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的聚族村落,这种村落在全国还有很多,有的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另一种是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和经济特点的以分散为主又相对集中的现代民居。现阶段,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村镇正面临着解体的边缘。而那些现代乡村民居由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设,显得凌乱而无章法,建筑的传统和地区特色正在消失,有的还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在城乡发展和城镇扩张的前提下,遵从国家发展策略,运用城市设计手段,综合研究与历史保护和城乡开发相关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土地等问题,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探索多模式的解决方法,保护和改建具有特色的民居和历史街区,使新老建筑有机整合,提高地区开发效益,维护与提升居住品质,营建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以应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生活的挑战,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介绍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的基础上,从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民居形态更新、人居环境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论述了传统民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对当今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研究概述 1.1 强地域性的可继承 住宅是一种文化,既是人类全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映射着全部文明发展的轨迹。研究民居的可继承性,首先考虑的应是其地域性特征。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如气候、地理、人文传统、材料和建造技术的不同,民居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很强的地域性。以气候、地理分类,有南方民居、北方民居、高原雪域民居等;以民系分类,有北汉民系(又称北方民系)、南汉民系(又称广府民系)、江浙民系(又称吴越民系)、福佬民系(又称八闽民系)、棚民民系(又称客家民系)、赣江民系、湖湘民系等;[1]以结构分类,有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竹木构干阑式、木构井干式、砖墙承重式、砖木混合承重式、碉楼、土楼、窑洞、毡包等类型[2];以平面分类,有圆形住宅、纵长方形住宅、横长方形住宅、曲尺形住宅、三合院住宅、四合院住宅、三合院与四合院的混合体住宅、环形住宅、窑洞式穴居等,[3]其中庭院式民居应用最为普遍,是汉族、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部分蒙古族长期采用的民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保护传统民居,就是要保护其地域性文化特征,加强特色保护。 1.2强生态性的可继承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念,强调天、地、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和有机统一。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很强的生态性,其生态精神受传统哲学思想支配。中国传统民居最大特点就是与自然和谐共处,其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较多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精神,体现了传统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研究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特征,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如村落布局紧凑,节约土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利用自然采光、通风,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当地乡土建筑材料,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建筑装饰装修体现当地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等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地区特色等方面,都与今天的可持续建筑体系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值得当代和谐社会宜居社区规划建设加以借鉴。 * 基金项目:建设部200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06-RI-3);2006年度湖南省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2006-5);2008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08C338);本文原载于《怀化学院学报》2009(07)

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为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素质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快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努力实现农村整体面貌有大的改观。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目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普遍不理想、群众的卫生意识不强、环境卫生设施落后等现象,在五月份围绕“村容整洁”这个目标和创建“洁净家园”的要求,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掀起全镇环境卫生宣传月活动。具体做法有:1、在墟镇综合宣传栏中出一期关于环境卫生知 。 ;双龙的××村;选田的贵子村;白水带的红环村。其中双龙的××村是镇的示范村。 2、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整治墟镇的环境卫生,特别要对“一河两岸”区域进行大整治,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镇环卫所今年新增加环卫工人,对墟镇实行12小时保洁制。原有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 3、镇政府今年将安排专项的启动资金,用于各村委会(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及卫生环境的整治(例如:建垃圾池、买垃圾桶、垃圾斗车、垃圾清扫工具、修建公厕、修理污水排放设施等等)。 具体要求如下: (1)各示范村要求建垃圾池1个以上或设置垃圾桶若干个,对有条件的自然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清运; (2)各示范村配保洁员一名,负责对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场所、道路实行12小时保洁,并负责清理垃圾池(垃圾桶)周边的垃圾,及时处理填埋本村的垃圾; (3)经费来源:以各家各户和在本村所办企业收取清洁费为主,镇府作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个保洁员每月150元(补两年)。镇府补助的条件为:已建垃圾池、设置垃圾桶并已落实保洁员和垃圾处理的自然村。 4、进一步加大农村改水、改厕的力度,今年将大力开展建公厕、户厕活动,对农村新建卫生户厕和卫生公厕继续实施市、镇二级补贴的办法。通过各种形式筹集资金对农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协同有关部门对农村“人畜没有分离,家禽没有圈养”的情况进行整治,实施死亡禽畜无害化处理制度,坚持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 5、各自然村要做好村庄整治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宅基地、电网、电视线路、供排水设施等要统一规划,对违反规划乱建乱搭的建筑物,镇政府将依法进行拆除。 6、检查验收。各示范村确定后,以环境整治、村容整洁为重点进行新农村建设,年底镇政府进行检查验收。 全民参与共创美好家园——××镇双龙××村环境卫生整治主要做法 ××镇双龙××村有180户600多人。近年以“洁净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着手对村容村貌进行新一轮的整治,创建美好家园。 一、强化领导班子,树立实干作风 ××村借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之机,对村干部进行调整,选出了一批年青、有能力的村民当村干部。新当选的村干部以务实、实干的精神迅速投入村的各项工作中,主动配合镇委镇政府工作,积极带动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本村需要建设的项目

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搞好对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的指导,引导农民群众建设经济适用、功能完善、安全美观的新民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关于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农村新民居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度超前,引导农民建设具有现代功能、体现本地特色、方便生产生活的农村新民居,不断改善乡村面貌。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完善县域村镇空间布局,编制乡、村规划,为农民做好建设技术服务,制定、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充分尊重和顺应农民意愿,争取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发挥广大农民建设新民居的主体作用。 2、宜建则建,宜改则改。根据各村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水平、农民意愿和发展趋势等情况,对各村庄进行分类指导,采取整村迁建、滚动翻建、就地改造、原址建设等多种方式建设,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村庄、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需要。 3、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村庄规划建设应注意利用村庄自然条件,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现地方特色、村庄特色和民族特色;建筑单体应多样化、农村化,防止千户一面、千村一面和城乡空间形态趋同化。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采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非粘土砌块等节能材料和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等新型能源,整合使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 5、保障安全,有序建设。科学评估建筑环境安全,遵守抗震、防火、防洪等设计规范,合理有序地开展规划、设计和建设。 二、关于农村新民居建设规划 (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中心乡镇、中心村均应制定相应规划。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引进正规规划设计队伍,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公示,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选择。实行村镇规划专家技术审查制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已编制完成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应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批和备案。 (二)村庄规划应当划定规划区范围,对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讯、绿化、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学校(幼儿园)、医务室、村民广场、活动中心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提出必要的建设要求,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作出具体安排。 (三)村庄一般应原地规划建设,但处于推行“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的中心城市周边区域、乡镇所在地和产业扩张能力较强的村,或有可能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洪水等严重灾害的,应当整村迁址新建或并入他村(镇)建设;属于下列情况的,也可以整村迁址新建或并入他村(镇)建设: 1、处于深山区、户数人数很少、生产生活不便,且农户有迁建意愿的; 2、农村集体或村民比较富裕,有能力、有意愿迁建且迁建后村庄原址可以复耕或经有权机关批准改作他用的; 3、有外部力量介入,村民不需要承担迁建费用且迁建后村庄原址可以复耕或经有权机关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