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分析

金砖五国分析
金砖五国分析

“金砖五国”探析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砖五国”逆势上扬、蒸蒸日上、共同崛起,各自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整体实力与集体影响不断增强。五国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占世界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GDP)2010年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金砖五国”均有很高的“含金量”,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印分别为世界第一与第二人口大国,俄、巴、南皆为资源大国。

海南峰会将使“金砖四国”正式扩大为“金砖五国”,南非作为新成员虽然经济规模尚小,但却是非洲发展势头最好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非洲众多国家。至此“金砖五国”的地域范围涵盖了亚洲、欧洲、拉美与非洲,五国多属发展中国家,既是国际体系中方兴未艾的新生力量,更代表着世界的未来与希望。

时代变了,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及其相互支持与战略协调,势将改写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国际关系史,“天翻地覆慨而慷”,“金砖五国”峰会具有划时代的多重历史意义。

一是有助于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从发展的眼光看,五国对世界经济将起到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GDP所占世界比重,都将不断增大。中、印经济增长尤其被看好,其巨大市场正在由潜力转化为现实,经济总量不断赶超西方大国。五国共同经济利益也日益拓展,从2001年到2010年五国间贸易年均增长28%,贸易与投资飞速发展促使“南南合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有助于国际政治格局合理化。五国历史遭遇大多相似,中、印、巴、南都曾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五国国情多数相近,中、俄、印都面临反分裂任务;五国更具有共同的国际政治诉求,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准则。对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五国中就有四国投了弃权票;南非虽投下赞成票,但事后也一再批评西方大国滥用该决议、对利过度使用武力。五国现同为安理会常任或非常任理事国,开展政治合作正当其时,可在利比亚冲突与北非局势、日本核泄漏与国际核能安全、非洲科特迪瓦内战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加强协调。

三是有助于国际机制“进化”。“金砖五国”峰会本身就是多边机制的一大创新与创举,因其属于非西方大国的自主联合,五国合作已形成多层次格局,具有开放、透明、包容特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机制加快新陈代谢,西方七国集团(G7)不再灵光,囊括新、老大国的二十国集团(G20)异军突起,“清一色”由新兴大国组成的“金砖五国”脱颖而出。中、俄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巴、南力争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五国亦可就安理会改革加强磋商、增加共识。

四是有助于全球治理公平化。包括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共同扩大国际经济话语权与国际制度性权力,五国中的四国(中、印、巴、南)组成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础四国”,四国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共同抵制西方大国的无理要求。

五是有助于国际战略格局均衡化。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接连遭受天灾人祸的重大冲击,经济下挫、政治内讧、前景低迷,西方大国长期把持的国际体系主导权被削弱,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非西方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世界力量对比由此出现重大转折,“东西南北”的国际战略格局呈现“东升西降”、“南高北低”(“南”指发展中国家,“北”指发达国家)新态势。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金砖五国”将共同唱响和平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不断加强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

毋庸讳言,“金砖五国”机制也面临不少挑战:机制本身“新手上路”、尚需“磨合”、有待完善;五国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有的还存在分歧与矛盾,彼此战略互信亟待增强;西方大国更是“不甘寂寞“,极力利用矛盾、企图分化五国,包括利用边界争端分化中印关系、利用所谓人口问题与地缘竞争分化中俄关系、利用所谓人民币汇率问题分化中巴关系等。

在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大战略”上,“金砖五国”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共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实乃“志同道合”。“团结就是力量”,五国将放眼长远、着眼大局、“求同存异”、在互利合作与良性竞争中实现共同进步。

金砖四国的经济基础合作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金砖四国的经济基础

金砖四国( BRICs)是由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于2001年提出,是由巴西( Brazil)、俄罗斯( Russia)、印度( India)和中国( 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而成。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发明者高盛公司认为,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信奉市场化革, 并且这四个国家在某一产业上的规模在新兴经济中都独占鳌头, 并且都以很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济体中脱颖而出, 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更为令人喜的是,金砖四国中每个国家之间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业还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如巴西是世界农业大国, 有世界原材料的供应地之称; 中国的制造业领先全球, 是世界制造业的工厂; 印度的软件业在世界市场中具有显赫的地位, 素有世界办公室之名; 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 有世界能源加油站..的美誉。因此, 我们可以直观的认为: 巴西的农业+ 中国的工业+ 印度的服务业+ 俄罗斯的资源= 完整的新兴市场。如今, 金砖四国( BRICs)一词, 已成为代表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崛起的缩略语。

2008年砖四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从单个国家的主要指标来看, 金砖四国中某些国家的经济指标在世界所占百分比中还略显薄弱, 但若将金砖四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其各项指标在世界中则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金砖四GDP总

额在世界GDP 总量中已经占到了22..3%, 货物和服务出口也占到了世界总量的13..3%, 而人口则占到了世界总人口比重的42..6%, 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金砖四国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全面萧条之中, 其经济增长至今尚无较大起色。而金砖四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却表现出了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的经济局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 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据高盛测算, 在2000到2007年段,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0%, 而在同一阶段, 西方七国集团( G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 下降到40%。在2008..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虽然巴西和俄罗斯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 但在2009年中期开始快速反弹并超出预期, 而中国和印度则一直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增长。金砖四国不但成功抵御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 还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危机爆发初期就曾乐观预言..金砖四国的消费者将拯救世界。

事实上,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开始到2009年年末, 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45%鉴于金砖四国具有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 高盛公司甚至做出了大胆的预测, 即到2030 年, 中国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的最大经济体, 并且在2050年之前, 金砖四国的GDP 之和将会超过一直主宰着全球经济的七国集团(G7)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二、金砖四国的合作现状

目前, 金砖四国的合作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 一个层面是政治层面, 即金砖四国以一个组织的方式代表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争取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从而摆脱世界经济秩序被西方七国集团一手掌控的局面; 另一个层面是经济层面,金砖四国利用国家间的相对比较优势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

(一) 金砖四国政治层面的合作现状

在政治层面, 金砖四国从一个概念开始, 逐步发展成为越来越能够代表新兴经济体的现实组织。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金砖四国以一个整体在世界上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声音。甚至有媒体评论, 金砖四国成为现实组织的趋势, 成为世界秩序向后美国时代.过渡的标志性事件。如果以时间为线索, 金融四国从..概念形式到发展成为类似于..组织..的实体形式也经历了较长的历程。从2001年高盛( 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吉姆.. 奥尼尔( Jmi O N' eill) 提出.金砖四国( BRICs) 这个专属名词开始,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砖四国更像是一个口号而非组织, 其形式大于内容。

在2006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 金砖四国外长首次以会议的形式在联合国大厦底层举行了会晤, 这次会晤也通常被认为是后来的..金砖四国首脑峰会的雏形。2008年5月16日, 中印俄巴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金砖四国外长会议。这是四国第一次以金砖四国的名义举行外长会议, 也是四国第一次在金砖四国境内召开的外长会议。会后, 俄罗斯还举办了由四国经济学者参加的题为金砖四国突破21世纪全球经济的大型研讨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金砖四国的进一步合作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成为了新兴经济体展开较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的催化剂。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所致, 如美元独霸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 从而引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危机过后, 在世界经济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经济体或组织也因此会展开激烈交锋, 在世界经济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争夺有利于本国或本组织的经济利益。在上述背景下, 金砖四国充分意识到, 四国在国际事务中有共同的利益和关系, 有必要加强对话、协调与合作, 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声音和影响, 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如果采用单兵作战的形式, 无论四国中的哪一个国家都很难在与发达国家的激烈交锋中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因此, 在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显现的背景之下, 创建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四国集团( G4)对话机制意义深远。G20峰会前夕, 于2009年3月14日在英国霍舍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 为表达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利益, 金砖四国财长发表了联合声明, 声明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捉襟见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基金池。金砖四国财长还呼吁, 应改革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重新分配特别提款权( SDR) 配额, 并在2011年1 月之前完成对该组织新一轮份额的全面审核。此次会议期间, 金砖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在纷繁的国际事务面前, 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表现抢眼的生力军。

2009年6月16日, 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 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在声明中, 金砖四国强调,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 应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国际金融机构负责和高级领导层选举应遵循公开、透明、择优原则, 并强调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当今全球经济形势和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方面如能源、贸易、反贫困等方面, ..金砖四国.. 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此外, ..金砖四国..还决定与2010年在巴西召开第二次首脑峰会, 这也意味着金砖四国从货币共识到峰会机制化的良好开端。

(二)金砖四国经济层面的合作现状

金砖四国之间由于拥有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因此在国际经贸往来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尤

其是近年来四国之间双边经贸往来取得了飞速发展。

三金砖四国的合作展望

金砖四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代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一时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然而, 危机过后,金砖四国能否保留和扩大危机期间的合作成果并成为影响深远的固定机制还有待四国之间合作的进一步努力。但不管怎样, 如今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只要四国本着更加务实、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一定能在世界新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在政治层面上

金砖四国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继续深化合作虽然..金砖四国..在政治合作上已经迈出了实

质的一步, 与以前概念型的..金砖四国相比已经出现了质的飞跃。然而, ..金砖四国..在世界组织中要想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一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金砖四国内部的稳定性还有待加强。在金砖四国内部, 价值观念的差异、地缘政治的冲突和贸易争端等因素都影响着四国之间合作关系的牢固性。即使金砖四国首脑峰会机制化, 四国之间也不可能在任何问题上都保持一致,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

其次, 如何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也是..金融四国..在未来的合作中无法绕过的重大问题。虽然美国的力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到了削弱, 但不可否认的是, 美国仍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强国。与美国的合作是金砖四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开的, 如果金砖四国之中的某一个国家过度依赖于与美国的合作都会影响到金砖四国机制的稳定性。

因此, 如何在与美国的合作和金砖四国内部的合作中保持动态平衡是四国都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对此, 我们认为, 金砖四国应继续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继续深化合作, 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抵御外部力量的冲击。唯有如此, 四国才能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诉求。

(二)在经济层面上,金砖四国应继续拓展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深度近年来,.金砖四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领跑世界, 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并且金砖四国.还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口规模, 孕育着强大的需求能量, 可以在长时期内分享人口的红利。然而,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四国的经济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们认为,金砖四国之间应继续拓展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深度, 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四国之间除了发展双边贸易协定外, 在时机成熟时, 还可以考虑在四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 以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如果..金砖四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能够建立, 将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 这不但有助于四国的经济发展, 更有有助于促进彼此政治互信, 从而为四国合作创造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在金砖四国框架下, 中俄之间的政经合作应起到表率作用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因此, 中俄之间合作的深化对金砖四国的稳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 我们仅从两国经济合作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 继续深化两国的能源合作

能源出口一直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近年来, 俄罗斯靠能源价格的高涨换回了大量美元以供本国经济发展。虽然俄罗斯也认识到单靠能源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能源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在俄国内其他产业还尚未转型成功的背景下, 依靠能源出口仍将是俄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然而, 目前全球能源竞争加剧, 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 油价的大幅下跌更加加剧了石油出口国之间的竞争程度。在此背景下, 中俄两国之间在能源合作领域的深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可以具有稳定市场; 另一方面, 中国也可以获得稳定的能源需求。可以说中俄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并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2. 开展多层次的贸易往来

在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中, 俄罗斯出口给中国的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 而中国出口给俄罗斯的产品主要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制造业产品。虽然, 上述贸易往来是由两国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 也是国际分工的自然结果。然而, 有部分俄罗斯人担心这种贸易结构将会使俄罗斯为中国的原材料附庸国。对此, 俄罗斯应尽快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 加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 缩小能源出口在本国产品中的比重, 实现多元化的出口局面。此外, 俄罗斯还应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这也有利于其出口局面的改善。

3. 加强两国的金融合作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加强中俄两国的金融合作是未来两国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环节。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两国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金融合作平台可以使两国采取相互救助的方式来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度, 还可以在应对金融危机策略方面进行相互协调。目前, 俄罗斯正在努力争取进入WTO。届时, 中俄两国可以在WTO 框架内在证券、保险、银行、货币互换和金融监管等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分量

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分量日益显要。南非“入伙”后,金砖国家横跨四大洲,坐拥全球18%的GDP,29%的领土,43%的人口,50%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影响力进一步强化。金砖国家不仅是黄金、石油以及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产出地,同时也是全球服务业外包以及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集散地。2010年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15%,未来的比重还将继续加大。更重要的是,金砖五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经济潜力,不仅令饱受外贸出口不振、经济复苏乏力等问题困扰的国家眼热心跳,而且会极大促进各国在经贸领域中的互动与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纵观国际政经格局的走向,“金砖国家”的形成颇有些另类。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发展模式、民族文化等各不相同,地缘位置上更是跨洲越洋,却能从几个英文字母简单组合出来的概念,最终成为一个现实的“共同体”。

“金砖国家”的组合有着偶然的成分,但似乎也暗合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当今世界风起云涌,全球化浪潮一往无前,促使资本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配置,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比重得以不断提升,而金砖国家正是这些国家的主要代表。中、印、俄、巴、南非等五块金砖,分别享有““世界工厂”、“外包王国”、“能源帝国”、“资源仓库”、“黄金之国”的称号。一方面,这些称谓体现了五国在全球经济链环中的各自定位和主导优势;另一方面,也形象地刻画了在以美、日、欧等传统经济体所主导的全球经济格局和游戏规则中,金砖国家所扮演的尴尬角色。

事实上,金砖国家的产业优势突出,经济互补性强,如中国的制造业、印度的IT业、俄罗斯的能源业、巴西及南非的矿产业等,这种特色分工恰好构成了经济上合作互利的现实基础。尽管金砖国家内部依然存在竞争和分歧,但如果各国能降低对旧有的经贸秩序的依

附,提升彼此间的合作层次,金砖国家的原材料及制成品自我消化能力将大为增强,资本的流动也将更加有序可控,从而大大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作为一个整体,金砖国家的引擎作用在未来依然看好。其理由在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远未结束,后发优势依然存在,内部潜力巨大;经济持续强劲发展,中产阶层队伍日益壮大,由此拉动消费需求旺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强化金砖国家之间经贸合作;决策者驾驭风险和管理危机的能力增强;各国加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型。金砖国家追求的不单是速度,还要有新跑道。这意味着不仅要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经济新秩序,而且需要各国协调一致,携手应对全球性的重大挑战。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既是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产物,也是为改革全球经济秩序而创新实践的结果。当然,金砖的声音也不只局限于经济层面,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金砖国家的政治立场就颇具协调性。

金砖五国未来货币合作方向

一、关于金砖国家的货币篮子

(一)“金砖五国”的货币篮子模拟分析

对于“金砖五国”而言,如果确定将篮子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那么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货币几何加权平均的权重,这个权重可以根据“金砖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确定。为了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我们选取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基于同一不变价格水平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具体来说,首先计算每一个国家近3年(200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然后把5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加总,最终得出每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之和占总产值的比率,将其作为每一国货币在加权几何平均中的权重。

(二)各种货币和货币篮子的汇率关系

从篮子货币功能看,一种是像欧洲货币单位那样,篮子货币和成员国货币汇率彼此固定,最终发展成欧元,形成区域性单一货币;另一种是像特别提款权那样,确定篮子货币的权重,根据国际金融市场货币汇率变动情况,每天确定每一种货币和特别提款权的汇率。本文中确定的篮子货币为“金砖五国”的贸易和投资服务,因此首先要确定篮子货币的权重和数量,再确定篮子货币和各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

从超主权货币的角度看,我们的篮子货币类似于特别提款权,但又不同于特别提款权。首先,它由金砖国家自身的货币构成,其币值变化更多反映的是金砖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特别提款权反映的则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变化,受这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其次,特别提款权用的是名义汇率,而金砖国家货币篮子采用的是实际汇率,更能反映币值稳定的特点。最后,特别提款权权重是根据本国出口比例和本国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所占的比例加权确定的;而“金砖五国”篮子货币权重是采取最优化方法,即为篮子货币波动

最小的最优权重,这反映了篮子货币构建的主要思想。当然用篮子货币进行贸易结算除了构建币值稳定的货币篮子的技术性问题外,还会涉及一系列制度安排和金融合作安排,如何完善制度性安排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磋商。构建篮子货币作为“金砖五国”贸易和直接投资的结算货币,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是加强了“金砖五国”的货币和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利于促进“金砖五国”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摆脱对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的过度依赖,可以降低美国和欧洲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对金砖国家的影响,从而增强美欧宏观经济政策的自律性;三是篮子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有利于促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二、多元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未来方向

目前真正能够改变美元霸权地位的就是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理论上,在一个相互竞争、相互抗衡的多元国际货币结构下,国际货币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发行国形成约束与制约,这将使国际货币发行各方实行更加稳健、更加负责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一)多元化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1.金砖五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经济体普遍陷入深度低迷,财政赤字不断加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然而,被称为“金砖五国”的新兴经济体代表———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却发挥了重要作用。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的30%。2010 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18%,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外汇储备占全球的7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60%。金砖五国经济增长强劲。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于2008 年11月份及时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了外需缺口,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率先实现回升向好。中国经济继2009 年增长9.2%后,2010 年增长10.3%[3]。2010 年俄罗斯经济保持较快复苏势头,但下半年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势头趋弱、国内罕见旱灾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4]。国际金融危机令巴西经济2009 年萎缩0.24%,而2010 年巴西经济实现强劲复苏,经济增长率达7.5%,在二十国集团中位列第五。巴西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2 万亿美元。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巴西已超越法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5]。对印度而言,2009 年是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影响的一年,2010 至2011 年则是经济企稳进而实现较快发展的一年。印度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8.6%[6]。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南非经济陷入17 年来首次衰退,2010 年南非经济向好势头明显,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产值均大幅增加,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2.8%[7]。

2.金砖五国贸易规模发展迅猛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7 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8]。据俄罗斯联邦海关局的数据,2010 年俄罗斯外贸增长同样迅猛,出口总额为3964 亿美元,增长31.4%;进口总额为2290 亿美元,增长36.8%[4]。据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统计,2010 年巴西进出口总额达3835.54 亿美元,比2009 年增长36.1%,其中,出口2019.16 亿美元,进口1816.38 亿美元,比2009 年分别增长31.4%、41.6%,超过2008年的1816.38 亿美元、1729.84 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5]。

2010年,印度进出口累计达5,392.6 亿美元,比2009 年增长27.8%。其中,印度累计出口2150.41 亿美元,增长30.4%,累计进口3242.19 亿美元,增长26.1%。从2010 年累计贸易流向看,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9]。

(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诉求

当前的国际货币结构越来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经济结构,失去货币锚的世界经济正面临着经济增长、通胀、就业和汇率相互背离困境的挑战,从对危机性质的判断来看,2007 年以来的全球危机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经济失衡所引发的全球利益分配差异及一系列

相关问题的强制性调整。经济失衡的本质是发展的不平衡,是各国不同比较优势下国际分工的不平衡。世界经济中存在着以金融分工和产业/贸易分工为纽带的“双重循环”机制:一面是实体经济有强大优势的德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商品输出大国,因而拥有庞大的

经常项目盈余,另一面是具有强大金融优势的美欧经济体,它们输出的是货币、金融产品以及各类金融服务,进而拥有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从当前国际货币格局和实施难度看,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是一个好的选择,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雷亚尔、卢布、卢比等主权货币之间的多边制衡体系,可控制美元滥发,约束美元霸权,真正推进从以美元单一本位的货币制度向全球多元本位的货币制度转变,全球经济结构才能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三、金砖五国货币务实合作将推动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新构建

(一)金砖五国经济合作潜力巨大金砖五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在资金、技术、资源、人力资本以及消费市场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共同促进贸易自由化,加深互利合作。经过30 多年高速增长,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显现出后劲不足和不可持续,从根本上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实属必然。从更广的视野看,内需驱动型、创新型、绿色以及包容性增长这一发展思路无疑开启了新征程。根据规划,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 年价格计算,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 万亿元人民币。俄罗斯过度依赖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缺乏内生性动力,导致其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低下。俄政府表示将加紧落实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发展节能、航天、核能以及医药等高科技创新项目。对巴西而言,实现从依赖大宗商品出口向依赖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转型,既要加快工业技术革新、开放市场和鼓励竞争,又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印度服务业和软件行业较发达,但硬件和基础设施较弱。为此,政府出台扶持措施,并希望借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发展制造业。此外,印度有望出台更多针对外国公司的投资优惠政策。南非则将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清洁能源作为发展重点,并希望通过包容性增长扩大就业。南非总统祖马今年年初发表国情咨文说,政府目标是到2020 年新增500 万个就业机会。为此,政府将设立就业基金,在未来3 年内投入90 亿兰特(约合13.3 亿美元)资助就业计划,还将提供总额为200 亿兰特(约合29.4 亿美元)税收优惠,以促进制造业投资、扩建和升级。

(二)金砖五国货币务实合作具体举措

1.积极推进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等值的不同货币本金,在期末再换回各自

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两国央行间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后,在紧急情况下一方可将约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抵押给对方,以获得对方借出的其本国货币或其他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本国短期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以增强抵御金融动荡的实力。货币互换尽管是双边的,但双边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形成多边网络。通过货币互换,逐步搭建起亚洲以至全球的人民币外部网络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纵观历年来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我们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一个谨慎试水,从被动到主动,从小额到大单,由近及远,从急到缓的过程。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加快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2000 年5 月东盟10 国和中日韩3 国通过了“清迈倡议”,决定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先后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十一国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继续积极回应其他国家需求,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进行磋商。作为向外部输出流动性的一个方式,货币互换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利益考量和手段变化,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央行间对等的货币拆借,但事实上多为外国央行借入人民币用于与中方的贸易结算、储备之用,而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更多的是一种质押性质,因而事实上是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这对将人民币打造成为全球强势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双边货币互换不但是增强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的“法宝”,更是分散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的“利器”。这些金额不等、用途不一的货币互换协议共同构成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防护网”。

2.推进本币贸易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近年来,金砖国家对外贸易与投资迅速增长,开展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对各国多有益处,这既是服务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金融机构的新要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可以提高融资效率,进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金砖五国本来就想打破西方经济霸权的垄断,而西方经济霸权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货币霸权,它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金砖五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们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元霸权。在这种情况下,五国之间推动本币结算,有着共同的利益,可以减少五国贸易因为美元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把美元换成本币结算后,以前需要两次兑换,现在只要一次兑换,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就人民币而言,目前只是在周边国家进行贸易结算,五国推进本币结算之后,将使人民币结算不仅在周边国家而且在巴西等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不仅在小国而且在金砖五国等大国之间进行,这将使人民币进入正规贸易的结算系统中,从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3.逐步建立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离岸金融业务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通道,离岸金融中心则是人民币转换为国际货币的重要载体。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强势货币,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十分关键,由此先香港再海外的策略应运而生。截至目前,中国已两次在香港面向海外投资者成功发行人民币国债,为海外投资机构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人民币投资渠道。尽管初始数额不大,但此举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重大进展。作为国际化的众多举措之一,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显示出中国政府准备进一步采取行动,推动建立人民币海外债券市场,逐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金砖五国优势分析

金砖五国优势分析 摘要 当前金砖五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逐步脱颖而出,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和评论。研究金砖五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问题一,我们根据所给的人口、全球贸易、当年经济增长三方面做了世界范围内金砖国家的优势分析,并从产生这三方面的根源做了原因分析如人口结构、经济政策等。对于第二问,在分析金砖国家是否对七国集团也存在着这种整体优势时我们选取国民生产总值这一侧面,采用灰色预测法,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出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在GDP方面的发展状况,得出结论,金砖国家对七国集团仍存在整体优势,中国的GDP 将在2036年超过美国;巴西的GDP将在2030年超过日本,在2031年超过德国,2020年超过英国;印度将在2022年超过英国,2032年超过日本和英国。在分析第三问时,我们从人口、资源、面积以及各自所面临的不足四方面对金砖各成员国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相互各成员国之间的优劣差势。对于问题四,在前面三个问题进行了相近的分析后,各成员国的优劣势以及金砖国家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已然明了。根据所得的金砖国家的现状,我们通过建立优势互补,共利共赢模型分析探讨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分工模式,在劳动力和科技方面,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之间可以做以商谈签订劳务输出和科技援助协定,中国,印度向巴西、俄罗斯输出劳动力,作为互惠,巴西、俄罗斯可向中国印度输出科学技术、石油矿产资源等,南非的发展相对其他四国略显滞后,其他四国应照自己的优势给以相应支持,如政府管理,科技研发,资源开发等等。第五问的性质几乎和第二问相似,我们依然借助灰色预测法所得出的结论预测未来若干年,金砖五国的优势将扩大。 关键词灰色预测法 GDP增长量优势互补

浅析金砖五国兴起的经济原因

摘要 姓名:学号: 随着世界格局尤其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各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开始兴起,而“金砖五国”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实体。我国作为金砖五国的成员国之一,对其发展壮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入金砖五国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就金砖五国的基本概念和形成作出简要论述,并据此分析出金砖五国兴起的经济原因。① 关键词:金砖五国新兴经济实体经济原因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world economy, all kinds of new economic union began to rise, the BRICS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emerging economic entity. As a member of the BRICS, China’s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join the BRICS 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unprecedented chances and challenges to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ome literature, the basic concept of BRICS and form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RICS rise of economic reasons. Keywords:BRICS new economic union economic reasons ①课题组.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及其特点[M] 《学海》 2011年3期

金砖五国分析

“金砖五国”探析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砖五国”逆势上扬、蒸蒸日上、共同崛起,各自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整体实力与集体影响不断增强。五国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占世界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GDP)2010年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金砖五国”均有很高的“含金量”,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印分别为世界第一与第二人口大国,俄、巴、南皆为资源大国。 海南峰会将使“金砖四国”正式扩大为“金砖五国”,南非作为新成员虽然经济规模尚小,但却是非洲发展势头最好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非洲众多国家。至此“金砖五国”的地域范围涵盖了亚洲、欧洲、拉美与非洲,五国多属发展中国家,既是国际体系中方兴未艾的新生力量,更代表着世界的未来与希望。 时代变了,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及其相互支持与战略协调,势将改写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国际关系史,“天翻地覆慨而慷”,“金砖五国”峰会具有划时代的多重历史意义。 一是有助于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从发展的眼光看,五国对世界经济将起到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GDP所占世界比重,都将不断增大。中、印经济增长尤其被看好,其巨大市场正在由潜力转化为现实,经济总量不断赶超西方大国。五国共同经济利益也日益拓展,从2001年到2010年五国间贸易年均增长28%,贸易与投资飞速发展促使“南南合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有助于国际政治格局合理化。五国历史遭遇大多相似,中、印、巴、南都曾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五国国情多数相近,中、俄、印都面临反分裂任务;五国更具有共同的国际政治诉求,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准则。对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五国中就有四国投了弃权票;南非虽投下赞成票,但事后也一再批评西方大国滥用该决议、对利过度使用武力。五国现同为安理会常任或非常任理事国,开展政治合作正当其时,可在利比亚冲突与北非局势、日本核泄漏与国际核能安全、非洲科特迪瓦内战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加强协调。 三是有助于国际机制“进化”。“金砖五国”峰会本身就是多边机制的一大创新与创举,因其属于非西方大国的自主联合,五国合作已形成多层次格局,具有开放、透明、包容特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机制加快新陈代谢,西方七国集团(G7)不再灵光,囊括新、老大国的二十国集团(G20)异军突起,“清一色”由新兴大国组成的“金砖五国”脱颖而出。中、俄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巴、南力争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五国亦可就安理会改革加强磋商、增加共识。

金砖五国简介

金砖国家的概述 一.金砖国家的来源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013年,“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据有关国际组织计,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 二.金砖国家走在一起的原因 “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他们走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其次,“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

金砖五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比较分析

金砖五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比较分析 1.导言 近年来,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问题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美国学者Hallak和Schott(2009)认为,简单的用出口价格测度产品质量有很大的缺陷。现实经济生活表明,出口价格的高低很可能由质量以外的原因引起,如消费者对产品种类的偏好、出口成本低导致产品出口价格偏低等。在此思想基础上,他们将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分解为包含质量因素的非纯净价格和不包含质量因素的纯净价格两个部分,从而突破了仅用价格指数粗略估算出口产品质量的局限性。Wang(2012)运用Hallak模型对中国本土出口产品的质量进行测度发现,中国本土出口产品的质量明显低于同行业全部出口产品的质量,并且这一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最近,王涛生等(2013)运用加权平法、王涛生和左红艳等(2013)非线性自校正方法修正了H-S的出口产品质量测度方法,利用2005-2021年数据,对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进行了测度,发现各行业出口产品的平均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王涛生还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的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构建了相关计量模型对中国SITC-7分类出口产品的竞争新优势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尚未对金砖五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 2. 金砖五国出口产品质量测度及分析 本文运用H-S测度模型,选取2006-2021年金砖五国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俄国的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度,所得结果如图2-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印度和巴西两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南非的出口产品质量先小幅下降后小幅上升再下降,中国和俄国的出口产品质量销有上升。从出口产品质量高低来年,2021年以前巴西的

浅析金砖五国经济发展

课程论文 浅析“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 系别:国际贸易与金融系 专业名称:金融学 学生姓名:吴淼 学号:12101826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袁芳讲师 完成时期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这五个国家的经济步人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也带动了国家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新的引领因素,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形成对比,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复苏,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将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增长。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协调的问题,但金砖国家的合作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关键词: 金砖五国;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前景

摘要 (1) 绪论 (3) 1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 (3) 1.1 加强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能力 (3) 1.2 保持了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3) 1.3 逐步缓解了通货膨胀 (4) 1.4 逐步降低了失业率 (4) 1.5 逐步推进贸易平衡的改善 (4) 1.6 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4) 2“金砖五国”所临的机遇和挑战 (5) 2.1 机遇 (5) 2.2 挑战 (5) 3“金砖五国”合作与发展的前景 (6) 结论 (6)

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金砖五国”这些大新兴经济体所产生的巨大震荡表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在享受全球化红利进行追赶式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消除其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软肋。要克服外部危机冲击并实现未来持续稳定增长,需要构建有效的防火墙并实现经济增长转型。本文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五国”的冲击及政策反应,探讨新兴国家通过取得利用外部条件和防范外部风险之间的均衡、实现自身稳健持续赶超发展的路径。 因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秉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发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桥梁作用,对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对于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建设性意义。 1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金砖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印度和中国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方面;俄罗斯石油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近年来依靠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迅速积累了国家资本;巴西和南非则拥有丰富且多样的自然资源,并且不像俄罗斯那样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发展方向呈多极化趋势。 1.1 加强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能力 中国经济增长率近十年平均保持在10% 以上,印度经济2002—2010 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7.5%,俄罗斯约为6.6%,巴西由20 世纪90 年代的1.7%提高到近十年的3.6%,南非年均增长率则在3%左右。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但金砖国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成为全球复苏的重要力量,整个世界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金砖国家占世界经济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0 年17.1%上升到2010年25.7%,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16 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将超过30%,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将超过50%,使得世界经济的重心真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2 保持了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经历了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时期,但恢复之后的经济增速将略低于经济危机前的增长。金砖国家经济总体将平稳增长,增速变化幅度不大。中国、印度和巴西经济虽然都在进行结构调整,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在未来5 年中平均增长分别为9.5%、8.1%和4.2%;俄罗斯由于过度依赖石油资源,经济增长将逐步放慢至4.0%左右;南非是金砖国家的新成员,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经济增速将逐渐加快至2016 年的4.5%。最新数据显示,未来5 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速均远高于同期的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快稳定增长态势。

金砖五国介绍

事实与政治论文2011—2010第二学期题目:第四次“金砖五国”会议分析 姓名:蒋海威 学号:1001024209 班级:生物技术二班 任课教师:王淑娟 时间:2012年6月

“金砖五国”第四次会议 摘要: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南非、俄罗斯和巴西)领导人于3月28日至29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四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两大议题。金砖五国的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件大事。金砖五国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对国际政治格局变化也将产生深远影响。金砖五国经济总量超越七国集团的时间可能提前到来,并可能促使金砖五国在国际政治领域全面超越七国集团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金砖五国能源金砖联合开发银行 一、“金砖五国”的由来 “金砖四国”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金砖五国论文

关于金砖五国的进出口贸易研究 经济学11-1班曹慧鹏 一、引言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BRICs)的概念,包括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全球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2011年南非加入后,改称金砖国家(BRICS)。金砖国家是世界经济中主要的新兴力量,发展前景广阔,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高盛公司预言金砖国家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潮流。在这种新型的世界格局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金砖五国的进出口状况意义重大,既有利于了解金砖五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又有利于研究和分析金砖五国的贸易状况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以及对当今世界现阶段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金砖五国进出口贸易研究 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各国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4.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此外,“金砖五国”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各有优势,彼此互补性强。金砖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印度和中国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方面;俄罗斯石油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近年来依靠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迅速积累了国家资本;巴西和南非则拥有丰富且多样的自然资源,并且不像俄罗斯那样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发展方向呈多极化趋势。 图一金砖五国分布图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都是构成其贸易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下将分别通过对金砖国家逐一介绍并分析其贸易状况。 1.中国 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外资大量涌入,出口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中国发展的重要优势。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中,一大批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中国制造”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现象。而推动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 图二中国进出口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