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朱水涌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十七年文学事件与文艺思想的论争

(1949年—1966年)

第一节第一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与第三次文代会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

1、背景:

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文学艺术内部的变革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更替和位置上的转移;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召,适应、追赶形势;现代作家至此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省行为;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的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

b.庸俗化、机械化地理解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概念化的创作倾向

2、中心议题

①总结经验教训,以创作问题为中心议题,鼓励作家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确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提出进一步学习掌握社会义现实主义的方法;

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③把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

三、第三次文代会

(1960年7月22日—8月13日)

1、背景:

从国际看,与苏联的公开论战进入战备状态;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反修”斗争;

从国内看,“反右倾机会主义”之风突然从天而降。

2、大会主要报告——

周扬副主席《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①认为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文学艺术取得辉煌成就;

②重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③再次强调“双百方针”——但同时提出“放百花”、“锄毒草”的问题;

④肯定了解放以来几次所谓的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思想运动。

——第三次文代会召开后不久,中国进入调整的时期,所以这次大会的局限性和逆向作用,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第二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一、武训其人

武训,清末民初一个热心于教育的人。出身贫寒,靠忍辱负重的“苦操奇行”行乞兴学。教育家陶行知曾以其“为穷孩子办义学”的事来推动平民教育。

二、电影《武训传》的开拍和放映

1948年开拍,11月中断,编导孙瑜。1950年再次开拍,同年12月由昆仑影片公司摄影制完成,在全国公映。

三、讨论的缘起

1951年3月《文艺报》出现了质疑的文章,认为武训精神是不可取的,因为武训采取的是改良主义和投降主义的态度,历史观是错误的。由此展开了对《武训传》的论争。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社论的要点(→)

四、讨论的影响

a.文艺界对历史观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文艺家同时感到了一种来自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话语的压力;

b.以政治运动方式介入文艺的思想斗争,将文艺问题强调成一场政治斗争,给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带来了重要的消极影响;

c. 产生了“电影指导委员会”,开始予以行政方式干涉创作。

第三节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

一、红学派——“红学”指的是研究《红楼梦》的专门学问。“红学”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放的《八旗画录》。有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之分。

二、《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展开(1954年)

1、导火线:1952年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出版。

2、缘起:1954年,李希凡、蓝翎在《文史哲》月刊1954年第9期上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不久,《文艺报》转载。嗣后,《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又发表了他们的《评<红楼梦研究>》,对俞平伯的研究观点和方法,进一步提出批评。

李希凡、蓝翎的观点(→)

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从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撰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内容链接)。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三、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主要观点

俞平伯是新红学的求证派,但他与胡适的不同在于,他不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不能“一人一事”去附会。

俞平伯的主要观点有——

①《红》是作者感叹身世之作,是情场忏悔之作,是为十二金钗作本传;

②《红》的主要观点是“色”、“空”——“色”是色欲之色(情场);“空”是幻灭;

③《红》的风格是“怨而不怒”。作者对《红》里的人物无所谓肯定和否定,特别是黛玉和宝钗,应该说是“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居其妙,莫能相下。”作者理想中的女性是“钗黛合一”(即为“钗黛合一论”)——《红楼梦》是“悲金(宝钗)悼玉(黛玉)”之作;

④《红》的传统性来源于《西厢记》。

四、批评俞平伯的观点

①批评俞平伯的主观主义是非标准,看不到《红》是一部有反映封建社会盛衰的、具有反封建倾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看不到宝玉、黛玉、宝钗的社会意义;“钗黛合一论”否定了封建与反封建的矛盾。

②批评俞平伯的趣味主义的审美观点,从鉴赏和观照的角度,而不从具体的社会分析进入,不从思想上分析,才会得出“二美合一论”,使作品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环境。

③批评俞平伯以考据代替研究,用考证代替了美学评价和文学批评。

五、批判运动的影响

①让人看到现实主义原则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不少问题;

②由学术探讨扩大到政治问题,由古典文学研究扩大到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由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强调了对“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斗争,学术问题被掩没到政治斗争中;

③促进了十七年文学中的敌我对立的“战争思维”的形成。(↓)

△社论的要点有——

a.《武训传》狂热地宣扬封建文化,歌颂了不应当歌颂的行为;

b.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反衬武训办学的胜利,污蔑了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了中国历史、污蔑了中华民族。(←)

自清代乾隆年间《红楼梦》产生以来到1919年“五四”以前这100多年间,称为“旧红学”。“旧红学”中以两派影响最大:一为评点派,一为索隐派。其共同特点是在《红楼梦》中找出微言大义,广征博引地要探索出小说描写的所隐之事、所隐的人,寻找其与历史上的真事、历史上的真人相通之处。(←)

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把《红楼梦》研究建筑在弄清作者家世生平以及版本的发展的科学基础上,结论说是写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后来人称其后的研究就叫“新红学”。(←)

☆李希凡、蓝翎的观点——

根据现实主义的原则来评价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认为俞平伯违背了这个原则,从主观唯心论出发,以反现实主义的观点,因袭旧红学家们所采取的脱离社会和作者身世的形式主义考证方法,将小说内容归结为“色”、“空”观念,曲解了作者的创作方法,“否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否认《红楼梦》所反映的是典型的社会的人的悲剧,进而肯定《红楼梦》是个别家庭和个别的人的悲剧,把《红楼梦》歪曲成为一部自然主义的写生的作品。” (←)

第四节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

一、批判胡风文艺思想运动的缘起(1955年)

2.历史的分歧

⑴左联内部的矛盾;

⑵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处境,文艺整风带来的矛盾激化;

⑶解放前夕批判胡风与舒芜《论主观》,再次挑起的风波;

⑷第一次文代会上茅盾对胡风与路翎主观思想的批判。

二、胡风的文艺思想

1、对“五四”新文学的看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以市民为盟主的中国人民大众底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正是市民社会突起以后的、累积了几百年的世界进步文艺传统底一个新拓支流”。胡风的文艺思想和态度一直在坚持着五四的文学传统。

2、关于民族形式的问题

胡风认为:民间文艺不可能有民主主义的观点;应该“从社会基础相类似的民族移入形式。”

3、现实主义观点——与周扬、林默涵、何其芳分歧的中心

A.现实主义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艺上的体现,是艺术方法上的特殊形式。→此观点一方面体现了世界观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世界观指导一切。[而林默涵的观点则是主张方法论与世界观是合一的。]

胡风把一个作家分成感受世界和观念世界,前者是对世界的忠实,后者是世界观。

B.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一个作家主体的敏锐的感受力,燃烧的激情、深邃的思想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最早胡风指的是作家主体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

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作为作家的主体与客观对象“相生相克”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的自我扩张、不断的自我斗争的过程。

在体现过程或克服过程里面,对象的生命被作家的精神世界所拥入,使作家扩张了自己;但在这“拥入”的当中,作家的主观一定要主动地表现出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而对象也要主动地用它的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这就引起了深刻的自我斗争。经过了这样的自我斗争,作家才能够在历史要求的真实性上得到自我扩张,这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三、胡风集团冤案

——参见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第五节

文艺界的整风反右运动

一、文艺界的短暂春天

2、从苏联同行接过“写真实”与“干预生活”的口号

3、文艺界的繁荣苗头

A.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上,表现出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精神

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巴人《论人情》、钟惦棐《电影的锣鼓》、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B.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敢于揭露生活的矛盾,突破了“无冲突论”,有意识地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更多负起揭发时弊、关切社会缺陷的责任;

刘兵雁《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质疑和批评现状,召回作家的批判意识

C.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表现出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价值的维护和开掘

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二、文艺界的整风反右运动

1、《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1957年4月27日发布,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大鸣大放局面出现;

6月8日,毛泽东起草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对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反右斗争全面展开。

2、文艺界是反右斗争的重灾区

A. 一批老作家被打成反党分子、右派分子

1957年党内整风,《文艺报》事件,丁玲、陈企霞、冯雪峰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受牵连者有三人的老朋友艾青、李又然、舒群、罗烽、白朗、萧军等;

刚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敢于探索的青年作家被错划为“右派”,作品被打成“毒草”,如王蒙、刘冰雁、邓友梅、刘绍棠、李国文、陆文夫、张弦、张贤亮、白桦、流沙河等;

理论批评界同样遭难,“双百”方针提出时出现的一批真知灼见的文章遭到批判,作者被打成右派。

B.反右后,浮夸粉饰的文学盛行,直至发展为瞒与骗的文学

第六节

大跃进与新民歌运动

第三章

1949年—1966年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十七年文学创作的风貌与特征

一、文学的抒情时代,歌颂的表达方式

A.语境:这是一个在废墟上重新建立的国家,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1840年对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历史记忆;新中国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B.革命浪漫的情绪:对历史的辉煌史绩采取抒情的歌颂方式。——这种歌颂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代表了一种政治态度、道德行为,三者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态度。

主题——歌颂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歌颂共产党、人民领袖;歌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思想揭示——单一的文学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于社会主题的揭示,不思考人生、生命、人性等人的文学主题。

艺术风尚——明朗雄奇,抒豪情、寄壮志的浪漫英雄主义(从气势上睥睨前代)。

——“政治第一性”的原则改造扭曲了作家的生活发现,逼使个人话语向国家话语转换,留下了意识形态改造规定个人的抒情话语的痕迹。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与茅盾《子夜》的艺术处理方式。

¤梁斌《红旗谱》对“复仇”母题的改造。

二、人物

十七年文学创作中人物的特征——

1、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代替了普通人的形象

文学史人物:神→ 英雄→ 人

↓ ↓ ↓

古希腊神话中世纪传奇现实主义文学

荷马史诗骑士文学狄更斯、巴尔扎克等

——十七年文学塑造的是阶级的英雄,代表了国家意志的理想与期待。

2、有形的现实追求遮敝了无形的精神揭示

3、英雄人物的完美化与美学实用性

A.英雄人物的定型化倾向:阶级身份贫穷、革命要求强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忠诚、坚贞、无畏、刚强、朴素、大公无私。

B.对英雄的理解塑造,体现一种绝对的观念,尽使英雄人物完美化、极端化

C.“歌颂”表达方式的特点

诗歌——比兴

散文——“杨朔模式”

小说——大团圆模式、单一的时序顺进的叙事方式

第二节

《保卫延安》、《红日》和《林海雪原》

↗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保卫延安》、《红日》

中国当代文学的红色经典→革命成长主题叙事——《青春之歌》、《红旗谱》

↘革命斗争题材——《红岩》、《小城春秋》

一、关于“英雄史诗”

——文学作品既要有史的价值,又要有诗的造诣,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杜甫诗被称为“诗史”,即“善陈时事,律切情深”,杜诗《兵车行》、“三吏”、“三别”、《哀王孙》、《悲陈陶》、《洗兵马》、《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就构成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神风貌,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黑格尔认为,史诗叙述的是全民族的大事,它的史诗力量的根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一般来说,战争情境中的冲突提供史诗最适合的史诗情境。

二、《保卫延安》《红日》——描绘战争的宏大图景,确立了十七年文学对宏大题材、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

1、战争叙事共同点:在规模、气魄上都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战争的伟力;取材于两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以陕北战场为背景,通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等不同类型的战斗,表现各种类型战争的特点,以一个连队的军事活动为主线,从其撤出延安到返回延安的半年的战斗生活,展示延安保卫战的历程。

《红日》以山东战场为背景,以一个军的军事行动为主线,通过描写涟水战役受挫、莱芜战役大捷和孟良崮歼灭战的胜利,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革命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殊死决战<陕北战场:敌34个旅,23万兵力;我西北野战军主力6个旅,2万多兵力。山东战场:敌50多万重兵,包括蒋亲信、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师,十倍于我。>

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图景;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和路线的伟大胜利——“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撤退”,“避开敌人锋芒、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2、战争叙事的差异

《红日》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了中国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故事。三个大的战役、一个军的行动;叙事中心是以一支“常胜英雄军”与一支王牌军之间的对立角逐展开大规模战役的描绘。

《保卫延安》追求史诗、宏大图景,其主线是周大勇连队脱离大部队之后的孤军作战,出现诸多传奇情节(沙漠迷路、打粮站等)

叙事的节奏上,《保卫延安》更强调“打”,从一个战斗转向另一个战斗,显得极其激烈,视野集中于战场。

《红日》视野比较开阔,战争叙事有张有弛,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从军队到地方,前方与后方,战场与医院,战争与和平、爱情,有较生动的结构安排。

3、塑造典型英雄人物——十七年文学创造英雄人物的范例

《保卫延安》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从惨烈的战争、残酷的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人物,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其特征是:a.“钢铁战士”,无所畏惧、勇猛顽强,表现人民解放军有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b.“集体主义的英雄”,永远和自己的战斗集体联系在一起,个体的生命价值溶解于集体的胜利之中;c.在战斗中成长的英雄。

《红日》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基本特征、基调一致。但有更丰富的揭示——

其一,从军一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的人物群像: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班长秦守本、机要员姚月琴;

其二,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身份的揭示。刘胜团长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石东根胜利后的醉酒纵马,带着农民出身的性格弱点。

4、反面人物的描写——

《保》反面人物<敌对人物的形象>简单化,漫画化。

《红》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手法。敌74师师长张灵甫具有国民党军第一主义“天之骄子”的性格,刚愎自用、骄横狂妄,虽对孤军作战内心恐慌,危急中却又沉着干练。

5、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

①揭示毛泽东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用描写战争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②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在“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模式确立中,淡化消除了人物自我灵魂的搏斗过程。

三、《林海雪原》——革命传奇

描写一支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一场特殊军队所进行的一场特殊战斗。利用民族文学的传奇因素表现战争,属革命传奇类小说。这一类小说还有《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

1、受到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与《水浒》108条好汉模式的影响

“五虎将”模式:古典武侠或历史演义中以五种性格<忠诚、勇毅、胆识、粗犷、朴实耐劳>构成主要英雄人物的基本人物模式;又同好汉模式一样,各怀绝技,各俱个性。

2、追求情节的曲折生动,故事的浪漫夸张,正反两方的强烈对比。

第三节

《青春之歌》与革命成长叙事

一、关于成长叙事

用叙事的方式来表现人的成长“母题”是西方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于18世纪的德国。其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意味着人物从某个设定的点上的水平向某种理方向的提高,人物是动态的,时间注入人的性格发展中。

《青春之歌》是以成长的方式来表现革命的成长。

二、从原始素材到革命叙事的变化

1、原始素材是作者自身的经历

一个反抗旧家庭而走投无路的女性。类似于文学史上的“子君”、“沙菲”等人物。

2、革命叙事对原始素材的改造

⑴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林道静表现一个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参见杨沫《我为什么写〈青春之歌〉》)

⑵改造素材为革命成长叙事的途径

A.将革命内容与传统婚爱故事两种文学进行组装

个人奋斗史:从挣扎→革命

恋爱史:从失败→成功余永泽→卢嘉川→江华

——用人物身份的不同来使两条线索紧密组合在一起

B.赋予主人公革命成长的思想基础、诱因及革命成熟的保证

出身——受压迫阶级,底层佣人的女儿(革命基础)

知识背景——阅读西方经典:马列著作;

接受党的指引与教育——革命加恋爱

参加工农革命实践

三、林道静的成长过程

——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①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出走到九·一八事变阶段——林道静的成长起点,从个性解放开始。

性格主要特征是仇恨家庭,仇恨社会,仇恨黑暗世界,同情底层社会,要求个性解放,追寻自由,带着个人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绪和罗曼蒂克的幻想要改变现关,失败后便以死抗争。

(→)

四、一个国家的寓言——林道静成长中与三个男性的隐喻

实际上,林道静是被动的,在小说中,是处于被看、被改造、被男性愿望改造,其成长过程是在被三个男性的拯救、唤醒、肯定中完成的。

余永泽——骑士英雄,拯救了林道静的肉体生命,唤醒了林道静生命中爱与美的意识→人性、人道主义;

卢嘉川——革命知识分子,精神英雄,是林道静革命的启蒙者,阶级意识(斗争),精神的拯救;

江华——工人阶级,革命的英雄。林道静的并肩战斗者,在卢嘉川精神拯救的基础上唤醒了林道静的斗争意识和女性意识。

林道静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在每个阶段都是通过男人来界定、建构和阐释的。三个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造就一个属于自己的林道静,要在精神上占有她,但所使用的方式和话语又有所不同——

余永泽—西方的人道主义话语,如个性解放、反传统道德、女性独立;

卢嘉川、江华—马克思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完成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

《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也是国家的成长过程,她是一个群体的象征。在中国现代史上,充满着人道主义与阶级斗争的矛盾,构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基本的冲突。最后,卢嘉川、江华拥有了林道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中国。

第四节

十七年的散文与“杨朔模式”

一、十七年散文的发展脉络

1、建国后—1956年

通讯报告空前发展(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志愿军英雄传》,柳青《王家斌》、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这与几件国家大事有关,如抗美援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高潮。通讯报告的成果标志着散文的初步繁荣。

2、1957年—1966年

散文非常活跃时期,主要是抒情散文。代表作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吴伯箫。——此时奠定了中国散文为抒情散文,追求诗意,由此影响几代人的观念。报告文学在通讯报告基础上发展成一支劲旅——《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

3、新中国杂文一直处于冷寂状态。

二、杨朔的散文模式

——五六十年代当代中国作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载体”。

1、身份角色——从知识分子(作家)转变为战士,表达的是战斗的情怀,表现一代中国作家由为祖国而战到为祖国而歌的创作历程。作家将自我融入大众,在艺术本体与社会本体之间倾向了社会本体,形成当代散文的歌颂模式。

2、“物—情—理”的构思模式,带有伪饰性的诗化倾向。这种“颂歌”式的模式是那个时代的侧影。其中的“理”不是个人思考与生命搏动,而是政治中心的理念,由理带出情物,然后在写作的时候,再把顺序倒过来,形成物—情—理模式,这便造成了诗化的造作。

3、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改造、规定了个人的抒情话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规定了作家的情感指向和思路。十七年散文抒发的是现实感而非生命感,是时代的热情,而没有作家真实感情的流露。

第四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

一、文化的浩劫

“文化大革命”的掀起以文艺界为切入口。

1、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评<海瑞罢官>》的出笼;

2、1966年2月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的“文艺黑线等政论”。

3、“八亿人八个样板戏”。

二、地下文学的运行——摆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潜在写作

1、诗歌:知青的秘密写作——群落状态

①郭路生(食指)

②黄翔、食指与白洋淀诗群(芒克、多多、根子)

③后来成为“朦胧诗”的中坚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

◎他们拒绝按统一的意识形态写作,而按真实的情感体验写作,作品带着困惑、恐怖、抗争的情怀以及对历史的反省、叛逆;

◎通过书信等秘密方式传播

2、手抄本小说

①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曲折的爱情故事,知识分子的歌颂,爱国主义主题。一次著名的文字狱。

②赵振开《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

以多视角的叙事展现那个时代现实的方方面面,勾勒了社会各种人物的心态,尤其是知青中绝望与希望两种心态。

第五章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第一节“天安门诗歌运动”——新时期文学序幕的拉开

一、1976年——中国当代历史的重大转折

1月,周恩来逝世;5月,朱德逝世;9月,毛泽东逝世。

自然现象:丙辰龙年,天崩地裂,唐山大地震,东北殒石雨。

二、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丙辰清明,人民以诗歌的海洋悼念自卫的总理,展开了正义对邪恶的搏战。

三、如何评价天安门诗歌运动

——是爱的大纛,憎的丰碑;是“文革”期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政治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就艺术创作而言,没有提供多少经验,但却意味着独立思想和独立写作的表达的再次复苏。

第二节“伤痕文学”浪潮

一、《班主任》——伤痕文学的滥殇:问题小说的重新出现

刘心武,《人民文学》,1976年11月。

两个学生形象:时代畸形儿宋宝琦与“好学生”谢惠敏。

“一表一里,一显一隐,一浅一深”地揭示精神创伤,提出“救救孩子”的问题。

二、《伤痕》——“伤痕”文学浪潮的掀起

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主人公王晓平。从人伦关系叙述一个普通“文革”中的悲剧,写一位母亲带着满身伤痕地离去与一位女儿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以母女生离死别的情节进行政治的控诉。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郑义《枫》,宗璞《弦上的梦》,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

三、伤痕文学的特征

1、写灾难,写悲剧——文革的灾难,家庭或个人的悲剧,苦难的场面,历史的创伤。这引出了关于悲剧的诗论。

2、控诉的、批判的文学——控诉“四人帮”的罪行,批判封建主义和文化专制给人戳下的精神创伤。

3、人民的一种政治宣泄,同时充当了思想解放的先锋,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拉回到人学,是新回归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

第三节历史反思文学——具有批判意识的文学的开始

一、历史反思文学的缘起(1979年)

1、“归来”的作家——1978年两支重要的“归来”队伍

“五·七”派作家——王蒙、张贤亮、丛维熙、张弦、高晓声

诗人队伍——艾青、公木、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等与牛汉、绿原、曾卓、鲁黎等七月派诗人

一个重要的特点:亲身经历历史的遭难,将生命的挫折与历史的挫折联系在一起。归来之后,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对文革的批判(伤痕文学阶段),而是将文革的悲剧与中国当代的政治历史联系起来考察,透过人物的命运遭际投射出历史反省的冲动,即出现了“历史反思文学”。

2、《记忆》——“伤痕”向“历史反思”的过渡

张弦《记忆》——通过“记忆”把两个历史片断联系起来,首先将“文革”的悲剧与当代政治历史结合起来叙述。

那一时期,小说以思想的敏锐为特征,读者最大的关注点是作家提出了什么历史、社会或人生的问题。张弦还有《银杏树》、《挣不断的红丝线》、《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三、历史反思文学的三个主题分支

1、反思极左政治路线给农村带来的经济破败及农民的悲剧命运;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1979年)——通过李顺大三十年造一座房子的过程反省三十年的政治动荡给农民生活的干扰和打击。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视角展开中国当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历史。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儿女们》——借人物的命运演时代风云,写历史变迁。用无数普通人在政治环境中的遭际、困苦反思历史给人带来的苦难。

2、反省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A.鲁彦周《天云山传奇》——主人公罗群。表达知识分子的历史良知与九死不悔地追求真理的品格。以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为主角,构成两种知识分子的对立状态,一边是正义的化身,另一边是失却尊严的奴颜婢膝的代表,形成对立冲突。以历史悲剧中的“君子”遭难来反省历史的倒转现象。

B.冯骥才《啊》——主人公吴仲义在历史中对自身的反省。政治恐惧症,在政治挤压下的人格丧失,自我失却,主体的自行消解,失却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力量。

第四节八十年代初期的朦胧诗

一、关于“朦胧诗”

主要是指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江河、芒克、食指、王小妮等一批八十年代初期青年诗人的诗。

“朦胧诗”作为一股创作思潮,开始于1978年底北京的一个民间诗刊《今天》。一批诗人聚集在此创作诗歌,表现出与十七年文学完全不同的创作风貌。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政治影响,诗人不能将自己的心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隐喻与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80年代初,文学界在这些诗的晦涩难懂的问题上展开讨论,所以这一诗潮被称作“朦胧诗”。

二、“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1、“三个崛起”——关于“朦胧诗”的讨论

A.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主张对朦胧诗采取宽容的态度,提出“有风、有浪、有骚动,才是动运的正常规律”,以历史的必然逻辑为朦胧诗的生存争取空间。

B.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3月,《诗刊》,从美学角度指出朦胧诗是对十七年凝固了的文学形态、权威和传统的神圣的挑战,发现朦胧诗人“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

C.徐敬亚《崛起的诗群》,1983年1月《当代文学思潮》,从理论上支持朦胧诗,提出了朦胧诗的新的美学原则,开始以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倾向来概括朦胧诗的性质。

2、美学特征

A. 诗人抒情主体的回归和抒情主体的个性强化。

从“我们”到“我”,从“战士”到“个人”,回到诗人自身的情感,表现生活在诗人内心情感引起的震动,突显诗人的个性。“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之外的丰功伟绩”(孙绍振)。

都带着怀疑的精神与探索精神,诗中都流露出时代带给诗人们的哀怨、痛苦和迷惘。

B.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对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尊重。

重新呼唤“人”、立人,启蒙的回归。

C.显示诗歌“向内转”的重大变化,抒情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感受和体验。

D.运用象征的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诗中的一系列形象获得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三、“朦胧诗”的三位代表诗人

1、北岛——理性之歌。

深沉、冷静、凝重。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充满对现实的怀疑、指控。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表现着冷静的理性批判精神,带着一代人特有冷静的沉思,

其抒情主人公表现出一种决绝的否定态度,一种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横眉冷对的姿态,充满了一种英雄的悲剧色彩。

代表作——《回答》。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运用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的方法,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又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2、舒婷——温情主义的人性之歌。

表现出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关切,一种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用乳汁般的诗意来溶化人性,抒发诗人对周边的人、世界的真情实感。

柔弱而坚强的女性抒情主人公,如《致橡树》情感缠绵、忧伤,但又勇于呐喊敢于斗争体现尊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悲怆中的深爱,体现浓厚的人道主义,呼唤爱。

意象较清纯,追求含蓄,主要用视觉来创造诗的意境。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3、顾城——少年漂泊者的童话之歌。

构筑一个童话的世界,但童话般的内心感受中,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距遥远。

坚持用孩子的视角开掘诗的意境。诗中充满了贝壳、柳、蝉等清新的意象,意象单纯明净。

如《星月的来由》等。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飘浮的手帕

停住了

停住,又漂向远方

在棕色的萨摩亚岸边

新娘正走向海洋

不要,不要想象

永恒的天幕后

会有一对白鸽子

睡了,松开了翅膀

刚刚遗忘的吻

还温暖着西南风的家乡

没有,没有飞翔

第五节寻根文学与“现代派”文学

一、1985年,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年份(“转折”的“标志”)

1、80年代中期多种文化力量的交错纠葛

从价值观念看,其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所融合的集体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其二是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为参照,强调自我,张扬个性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启蒙主义)其三是从现代西方投射进来的各种非理性的悲观主义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冲突,突出的表现在青年文学的创作中——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方文学》1982.8)

《今夜有暴风雪》(《青春》增刊1983.1)

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1984.1)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3)

徐星《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7)

陈建功《鬈毛》(《十月》1986.3)

二、寻根文学提出的文化背景

1、文学“走向世界”的冲动,(1984年)中国“文化热”兴起。

如何应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共时涌入;探讨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现代性文化发展模式——现代民族文化的国家意志与西方现代性的矛盾与结合;文学界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重新确认。

阿城:“若使中国小说能与世界文化对话,非要能浸出丰厚的中国文化”(《文汇报》1985.4.2)

郑义:“民族文化修养的缺欠,却使我们难以征服世界”(《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7.13)

韩少功提出文学必须有自己的根,有“民族的自我”。(《文学的“根”》,《作家》1985.4)

2、对各种西方现代思潮涌进中国的积极应对,意识到横向借鉴中不能忽略对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纵向掘进。

3、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综合趋势与地方寻根意识的冲突。

世界文学的“寻根”潮流:美国的《根》;拉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对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日本川端康成具有东方风味的现代小说;台湾作家的“根”意识。

世界性的精神困境与文化家园意识。

三、寻根文学的表现形态

1、寻找民族整体生存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形态;

郑义《老井》(《当代》1985.2)、王安忆《小鲍庄》(《中国作家》1985.2)突出封闭状态中民族古朴的文化性格,表达生存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依托。

2、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探求民族文化的精萃,以达到对当代生存困境的解脱和超越;

阿城的“三王”,《棋王》(《上海文学》1984.7)《树王》、《孩子王》对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3、呼唤民族的生命伟力,感叹现代人精神和人格的缺失

莫言《红高梁》系列:爷爷奶奶辈生命的辉煌,敢爱敢恨、天马行空的血肉之躯,唤起从传统文化血脉中找回民族伟力的向往。

4、以现代意识审视原始的生存方式,寻找种族生存与人类整体生存的艰难境遇和联系。

韩少功《爸爸爸》(《人民文学》1985.6)《女女女》(《上海文学》1986.5)以文化批判的目光揭示民族文化形态中的理性迷失,表现了传统与当代现实之间的某种联系,笔触指向生命的存在状态。

四、“现代派”文学

课堂讨论:《你别无选择》与《桃李》之比较。

第六节“寻根”后的文学

——寻根文学思潮之后,80年代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知识分子的新启蒙话语弱化,作家的个体化形式被强化,文学界开始出现“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现象。

2、先锋小说的代表作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上海文学》1985.2)以多重的叙述者<我、老作家、陆高、姚亮>讲述多个故事<天葬、顿珠与顿月、穷布打猎>,制造了“马原的叙事圈套”,指向“神秘”与“诱惑”。

余华:《现实一种》(《北京文学》1988.1),以冷漠的叙述,想像出一个连环报式的杀戮故事。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提供另一幅世界图景。

格非:《迷舟》(《收获》1987.6)偶然的事件,毫不相干之事所引发的意想不到的结局,展示历史与现实的无序无逻辑状态。

二、新写实小说

1、什么是“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文学自身的双重反应,其创作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

以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范小青等的小说创作。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①拒绝和背弃传统现实主义的认识、反映方式,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表现“纯态事实”。

②瓦解文学的典型性原则,描写人的现实生存处境与生活过程,展示生存中感性的、生理层面上的基本人性。

③压制到“零度状态”的情感,主体缺席式的叙述——“零度写作”,完全淡化价值立场,采取客观呈现、自行体现的方式,认同、迁就于生存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