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英美意象诗派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深受中国诗学的影响,本文对此作了深人探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中国古典诗学以其独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中国古典诗歌通过汉学家们的翻译和东西方学者的互访与交流大量传入西方以后,汉诗对世界的影响更是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我们从英美意象诗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

女作家梅辛克莱认为,对庞德而言,"所有起作用的异国影响,以中国诗人的影响最为有用,中国影响促成了……他们理解越来越完美的实现,使他发现了他最终的自我"。评论家们在评论意象派诗人约翰.歌德.弗莱契的诗时指出,"当他表现出中国画意境时最为出色"。

意象派是本世纪初一些英美青年诗人组成的。它的历史虽然很短(1912--1922),但影响却很大,它的诞生,标志着西文现代诗运动的开端。他们编辑出版诗集,发表宣言,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如庞德在1914年编辑《意象派诗人》一书时,发表了《几条戒律》,提出了作诗的六大原则,即:使用通俗的语言,用准确的词语.不用装饰性词语;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诗情;题材可以自由,不受限制;写诗要用意象,要具体确切;明确,清晰,不可含混不清;简炼,浓缩。

意象派诗歌运动曾受到日本诗歌的影响,最终转向了中国诗。但日本诗歌在其间起了推动和媒介作用。开始,美国诗人认为日本诗主要是徘句,徘句十分简炼,美国诗人正好可用来反抗维多利亚冗长的诗风。但徘句过于简单,文字太少,只能表达单一的意象和瞬间的效果,这样,意象派诗人很快转向了中国古典诗歌,他们逐渐认识到日本诗只不过是"中国诗的一种形式"。中国诗重视意象,其诗风生动、简练、清朗、恬淡,被称之为"零度诗",中国诗歌中那种寓激情于清静的审美趣味,那种不说教、不判断的语言风格,对意象派诗人来说,是富于吸引力的。正如艾米.洛厄尔所说的,阅读中国诗是"一种令人兴奋和令人鼓舞的事"。因此,她认为自己从中国诗歌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文学"。他们发现中国古诗和意象派诗歌主张十分吻合,而能给英国矫揉的诗风"以慈悲的致命一击",也是对后期象征主义趋势的"矫正剂"。意象派从中国古诗中汲取了丰富而新鲜的东方营养。

对于厌倦了英国诗和法国诗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陈旧说教的感伤主义和后期浪漫主义诗风的意象派诗人来说,简练含蓄的中国诗正好成为他们精神依托。庞德在《神州集》中曾翻译了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他还在这首诗后加了一段注释,认为这是一首写等待的诗,而且等待了很久,但诗中始终没有说出等待和责备的话。庞德非常赞赏这种写法。意象派的另一位诗人艾米.洛厄尔曾模仿过这种简约的诗风写过类似的诗。如《风和

银》:"秋月当空,/洒下一片银光。/银光照在渔地上,/渔地摇动背脊,/它的龙鳞闪闪发亮?quot;

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动新颖的形象,对意象派诗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认为中国古诗中的形象正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特征。因为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象,这种意象与中国古诗中的形象可以说属于同一审美范畴。从意象派诗人所选择的《神州集》和《松花笺》等集子中,我们随时可以读到那些意象鲜明的诗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等等。中国诗歌中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法,一度成为意象派争相效仿的美学规范。如庞德的《地铁站上》一诗,被认为是标准的意象派诗例。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在这里,那从阴暗潮湿的地铁站走出的美丽的女人的面庞,成为诗人所捕捉而着意表现的意象。这种写法,既不同于反映客观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表现主观的浪漫主义,而是一种主客观的结合,感情和理性的结合,并将这种结合借助于瞬间的意象表现出来,在面庞、树干、花瓣等形象之间,不用过多的连接词,不用太多的叙述,而是将这些意象进行直接处理,凸现意象的审美价值,这可以说是意象派诗人从中国诗中受到的最普遍而直接的影响。

在意象派诗人的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雨,荒江,旅人。/冻云,闪电;豪雨,暮天。/小舟中孤灯。/芦苇沉重,低垂。/竹林萧萧,似在泣诉。"(庞德《诗章》第49章)在读这些诗句时,中国读者往往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它们与我们极其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诗句很相似。其实,这种意象的叠用,恰恰是意象派诗人从中国古诗中借用来的,中国古诗中这种常见的叠用意象的写法,最为意象派所称道和推崇。在庞德的时代,这种写法往往是简单的、静止的运用,到了30年代以后,在克莱恩、艾恩特、罗伯特.罗维尔等现实派诗人的诗中,这种意象的叠加被密集化了,往往在一个意象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或两个意象渗透成一个新意象,简洁的意象演变成多元的、流动的意象,这便是现代派对意象派的继承与发展,如《致桥》一诗:"多少个黎明,水鸟从寒波中冷醒/展翅翩飞,点水回旋,/引起银波漪澜,又猛地腾空,/在被锁住的水湾之上建起自由--/然后划着完美的曲线,翩然离去/如帆影,它横过/一页页的数字,即将存档/--直到电梯把我们送下楼,结束了工作的一天……"在这里,前四句写大海、小鸟、港湾,后四句写城市、楼房、电梯;互相对比、交错,这正应了意象派的理论:意象是不能停滞的,必须一个接一个地向前发展;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互相穿插。如在艾略特的《荒原》一诗中,16世纪泰晤士河与20世纪的泰晤士河相互交织,诗人将古河岸的城堡钟声与今河岸的污染构成一个超越于真实时空的意象,大大地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度。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诗歌给予意象派的深远影响,但也应该看到,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意象派诗人在接受中国诗的影响时也是有局限和误读的,他们对中国诗的真谛的感悟还存在着距离。中国传统诗学讲究意、象、言之间的辩证关系,意象只是表现情绪的手段;而意象派把注意力放在意象所引起的感觉上,用感觉和情绪把意象串起来,而不去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不考察或阐发这种联系的社会意义;意象成了意象派诗歌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点,恰恰是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参考文献:

①赵毅衡:《远游的诗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肯纳:《庞德时代》(伦敦,1972年版)。

③郑敏:《意象派诗创新、局限及对现代派诗人的影响》,《文艺研究》1980年6期

补充日期: 2005-08-29 23:45:50

【标题】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

【正文】

到如今,不考虑中国诗的影响,美国诗就不可想象。这种影响已成了美国诗自己传统的一部分。

--W.S.默温英美意象派诗歌(Imagist Poetry)诞生于本世纪初的英国,它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十年,但它在英美诗歌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现代新诗运动的开端,以全新的面貌掀开了英美现代诗歌史的新篇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文学流派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先后三次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当代诗坛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它的产生和发展也与中国古典诗歌有过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中国古典诗歌理论曾是意象派诗人创作的指导原则,中国古典诗歌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竞相模仿的优秀创作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将比较中西意象论之差异,探寻我国古典诗歌西传的媒介,并通过分析意象派诗人对我国古典诗歌的误解和模仿,论述我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

一中西意象论之比较

我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我国不仅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及作品,而且诗学理论也有相当发展。据考证,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意”和“象”的理论出自《周易》和《庄子》。在《周易.系辞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意思是说,要完全表达意思(“尽意”)必须用“象”(“立象”)。《系辞篇》是后人解易之作,而《周易》乃占筮之书,所以,这里的“象”同“卦”类似,是用来象征自然变化及人事休咎的卦爻符号,与我们目前诗学中公认的“象”是有差距的。与此同时,《庄子.外物篇》中也清楚地表明了“意”和“言”的关系: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可以看出,《庄子》主张注重“意”,为了“得意”,可借助于“言”;而在“得意”之后,便可完全不顾“言”的方式了。《庄子.天道篇》又进一步论述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可以言传也。”庄子以及他所代表的道家学派突出“得意而忘言”的基本要求,认为语言之所以可贵,正是因为它包含着意义;所以,言传的目的应该在传意。“得意而忘言”才是最佳的审美境界。

从秦汉至隋唐,意象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观点集于三国时代王弼解释《周易》之作《周易略例》和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弼在其《周易略例.明象篇》中进一步发展了庄子“得意而忘言”的理论,清晰地阐明了言、象、意三者的辩证关系: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可以看出,王弼丰富了庄子的理论:言是“明象”的,而象是“出意”的。言的目的在存象,那么得象便应忘言;象的目的在得意,那么得意应忘象。同时,要得象必须要忘言,要得意必须要忘象。这里,言、象、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已经论述得十分透彻了。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可谓我国古代又一伟大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1)〕。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论述道,“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周振甫在译注这段文字时,把这段文字解释为:“文思凭空想象,容易设想得奇特;语言却比较实在,难以运用得巧妙。由此可见,思想化为意象,意象化为语言,贴切时像天衣无缝,疏漏时便相差千里”〔(2)〕。刘勰不仅阐述了意象运用是否得当给文章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把“意象”作为一个词提了出来,并深刻阐明了“意象”手法的作用:

……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被刘勰奉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方法即作者根据“意象”进行创作。当然,这里的“意象”和司空图《诗品》中为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效果所使用的“意象”同属偶词。

在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意象论的内涵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到本世纪20年代英、美意象理论传入中国后,“意象”的定义更明朗化了,许多诗人和理论家都从不同侧面对“意象”做了界定。

艾青:意象是纯感官的,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

朱光潜:意象是所知觉的事物在心中所印的影子。

朱琦: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思的某个客观物象。

李元洛: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使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俞兆平:审美意象是一种潜在理性、情感的心理表象,它同时应外化并巩固在显象语词上,并有机地组合在特定的、具有美学意义的整体语境之中。

余光中: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

中国诗学中意象论的发展已经十分清晰,那么,西方意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从下面意象派代表诗人及评论家的观点中窥见一斑--

T.E.休姆(T.E.Hulme):诗中的意象不是修饰成分,而是直觉语言的根本要旨。

E.庞德(Ezra Pound):意象,是在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复合体。……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意象做为装饰物来使用,意象本身就是言语。……意象不仅是一个思想,它是被赋予能量的一个漩涡或融合在一起的思想群。

梅.辛克莱(May Sinclair):意象不是替代物;它不代替除自己外的任何东西,表现而不是再现,是这一派的口号。……你无法分开事物与意象。

彼特.琼斯(Peter Jones):意象主义者的意象犹如代数中的a,b和x,具有变化的含义。……作者使用意象是因为他看到了或感觉到了它的存在,而不是因为

他认为使用意象可以支持某种信条或某种美学的或经济学的制度。……这就是意象主义的实质。

G.帕特森(Gertrude Patterson):意象是一种清晰、硬朗、准确的观察,把它表达出来便成为诗,成为一种诗人与读者间的直接交流,而不必任何逻辑上的连贯。

S.犹哈兹(Suzanne Juhasz):意象是感官经历的再现。……一旦形成,意象本身可能成为一个象征。

威廉.普拉特(William Pratt):从根本上说,意象是揭示真理的一瞬,而不是一连串事件或思想的构成体。

西方意象论虽然没有我国意象论那样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我们从以上诗人及评论家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西方意象论侧重于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直觉感受和直接反映。无论这一感受和反映多么古怪和离奇,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不加任何修饰和议论成分。而且,似乎感受越离奇古怪,写出的诗便越是好诗。

无论如何限定,“意象”这一概念都包含两个内容,即“意”和“象”。前者为主观,后者为客观。主观的“意”要通过客观的“象”来表现,客观的“象”是主观的“意”的表现方式。“意”是目的,“象”是手段。“象”是作者为表达“意”而精心选择的客观事物或景象。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古典意象论强调的是“意”,即通过手段达到的某种目的,亦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西方意象论和我国现当代意象论则偏重于“象”,即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亦即作者表意的方式。二者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实质却是相似的。也有学者为强调意象派的美学原则与我国古典意象论的不同,曾把“image”译作“影像”、“形象”,也有人建议把它译作“幻象”。但无论如何译它,它的含义是很清楚的。在本文中,我们依约定俗成,称之为“意象”。

二我国古典诗歌的西传

中国古典意象论的发展使“意象”这个词逐渐具有了丰富的含义,但西方意象论是否直接继承了我国关于意象的理论呢?国内评论界的研究已经证明,直接传入西方的是古典诗歌而非诗歌理论。然而,我国古典诗歌理论是古典诗歌特点的集中概括:诗歌创作发展了诗歌理论;诗歌理论又指导和丰富了诗歌创作。充盈着浓郁的“意”、“象”特征的古典诗歌传入西方,给国外诗坛带去了全新的气息,一些诗人如饥似渴地阅读、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并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手法,在英美文学界一度形成“中国热”。

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的频繁往来及学者的互访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也漂洋过海,传到了大洋彼岸。据赵毅衡先生统计,在1915年至1923年间,美国各大报刊杂志刊登的对中国诗的评论“远远超过除法国外的其它任何国家”〔(3)〕。1913年至1922年间,《诗刊》杂志(Poetry,意象派和现代诗歌的喉舌刊物)刊登的对中国诗的翻译和模仿作品远远超过介绍日本、印度、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而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本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十年间竟达22本之多。中外学者的互访交流和中国古诗的英译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西传的两个主要媒介。

第一,中外学者的互访交流促成了中国诗的西传。这里,值得注意的西方学者及他们的主要活动有:哈丽特.门罗(Harriet Monroe)曾在本世纪初和三十年代两度访华,并于第一次访华后返回芝加哥,立即着手筹办《诗刊》。她十分偏爱中国诗,经常会见留美的中国诗人,与他们畅谈中国的艺术和古典诗词。门罗还聘请诗人庞德担任《诗刊》的驻外编辑,她同有“女罗斯福”之称的艾米.洛厄尔(Amy

Lowell)也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而庞德和洛厄尔是公认的意象派两大领袖人物。《诗刊》的副主编尤妮斯.蒂金斯(Eunice Tietjens)也曾访问过中国,回国后的作品《中国剪影》(Profiles from China,1917)享有很高声誉。意象派成员约翰.哥尔德.弗莱契(John Gould Fletcher)声称1914年后写的诗全是东方诗,并表明他的《蓝色交响乐》(The Blue Symphony)被《诗刊》采用的主要原因是诗中有对中国艺术的反响〔(4)〕。

在此期间,中国诗人和学者在西方的活动无疑也促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西传。其中较为重要的中国学者当推赵元任、闻一多和胡适。赵元任获博士学位留哈佛大学任教后不久便于1922年2月26日接受洛厄尔的邀请前去做客。他们共同讨论中西诗歌,洛厄尔还把自己译的中国诗拿出来请赵元任指教。当时在美国留学的闻一多也见过洛厄尔,他们曾就中诗英译进行过探讨和交流。胡适在他的《留学日记》1916年12月25日那一页剪贴了一张《纽约时报》书评版登载的《意象派宣言》,并批注说:“此派所主张与我所主张多相似之处。”1920年,胡适发表《谈新诗》,主张“语气的自然节奏”和“用字和谐”,他说“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胡适《尝试集》中的许多作品都被认为是模仿意象派之作。虽然对这些中国学者在美国介绍中国诗的活动了解不多,但他们与意象派有过接触并对意象派理论表示认同,这一点却是事实。

第二,一些诗人和汉学家的译作直接把中国古典诗歌介绍到了西方。新诗运动期间,中国诗被大量翻译介绍到西方。诗人庞德根据著名汉学家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Cathay,1915,又译《华夏集》),收录了18首中国古典诗歌。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笔记译成《神州集》(Arthur Waley),出版了他译的《汉诗一百七十首》(One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1918)。意象派女领袖艾米.洛厄尔与弗洛伦斯.艾斯库(Florence Ayscough)合译《松花笺》(Fir Flower Tablets,1921)。“松花笺”本是唐朝女诗人薛涛自制并用来写诗的彩色笺,洛厄尔的译诗集封面印了这三个汉字,表明了她对中国文学的爱好。此外,当时比较权威性的汉诗英译作品还有威特.宾纳与江亢虎根据蘅塘退士本《唐诗三百首》翻译的《群玉山头》(The Jade Mountains,1929,又译《玉山》)。

中西学者的互访交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使中国古典诗歌同诗歌理论一道走入了西方世界。

三意象派诗人对我国古典诗歌的误解和模仿

上文已经提到,一些意象派诗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汉诗英译的工作,而其他意象派诗人则是从前文提到的汉诗英译本中了解了中国诗歌。然而,中诗英译之后毕竟与原文产生很大差异。宾纳和江亢虎合译的《唐诗三百首》大部分出于宾纳之手,对那些典故颇多的诗他很感棘手。庞德的译诗主要依据费诺罗萨的注释和笔记,他本人虽曾对汉字做过研究,但也只是发现了部分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可是,汉字的发展早已脱离象形阶段,因而他的译诗出现了明显的讹误。洛厄尔的翻译也极富个人特征。1918年6月19日,她在给哈丽特.门罗的信中兴奋地记录了她的伟大发现:

我作出了一个发现,先前西方所有关于中国诗的著作从未提及,但我相信在中国文人中此事尽人皆知,我指的是:每个汉字的字根使此字带上言外之义,就象我们语言中的形容词……。我们不可能按汉字的字面意义译诗,每个字都必须追寻其组成,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同义的其它字。洛厄尔发现汉字可以拆散释义,便用这种方法译了许多唐诗。赵元任先生在仔细研读了洛厄尔的译

诗之后立刻写信给她,批评这种译法。宾纳更是切中要害地指出:

他们(中国诗人)的文字中含着比喻,但我们的文字也一样,只是程度少些而已。如果在译中国诗时要把象形文字组成的比喻拉出来,那跟译英语诗要翻出词源一样,是错误的。〔(5)〕

意象派诗人不仅发现汉字可拆释,而且他们还在汉字中看到了图画,他们甚至认为汉字本身就是“图画文字”(Pictogram),可以通过“拆字”(split-up)来解释其含义。庞德因为拆字竟闹出了笑话,他在《诗章》第75章中,引用《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句,却把它译成“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显然,他的“白色的翅膀”是拆了古体“xi@①”字而得出的。意象派诗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歪曲了原诗的含义,而且他们的译诗往往句子结构冗长,丧失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风格。然而,意象派诗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积极翻译、介绍中国诗歌,与此同时,竞相模仿中国诗歌而创作新诗。

意象派的代表诗作反映出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模仿。意象派的压卷之作是庞德的《地铁站内》(“In The Station of a Metro”)。这首诗写成后几经删改,最后一稿只有两行: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普遍的译法为:

这些面孔在人群中幽灵般地显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

多数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模仿日本俳句的,庞德自己在《漩涡主义》(Vorticism,1914)一文里也曾提到一首日本俳句:

The footsteps of the cat upon the snow:

are like the plum blossoms

“雪地上猫的脚印/好似梅花的花瓣。”但这首诗里有两个关键的词“are like”(“好似”)却没有出现在庞德的诗中,相比之下,这首日本徘句更像是比喻而非意象了。意象用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把要描写的事物与诗人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并列放置而不用任何关联词语来连接。流沙河先生在他的评介文章中提到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过与庞德诗类似的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同样两句,一句是面孔,一句是花,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这样比较起来,庞德的诗则更像白居易的这两句诗了。庞德在删改《地铁站内》时究竟是否读过白居易的诗,我们无须考证,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庞德在首次印刷这首诗时划分了节奏单元,于是,原诗变成--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这样做的目的,叶维廉先生(Wai-lim Yip)解释为“把诗安排成感知的短语”(phrases of perception)〔(6)〕;休.肯纳(Hugh Kenner)认为,“庞德的意图是提醒读者,他是在模仿中国诗,可能他认为被空间隔开的每个小单元在汉语中可以表现在一个象形字中”〔(7)〕。庞德自己则说,是“很小心地标明了节奏单元(rhythmical units)之间的空间”〔(8)〕。这种语法切分显然是模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疑,在庞德心目中,这首诗若译为汉语,应成为两句各有三个“节奏单元”的诗--

人群面孔出现

黑湿树枝花瓣

庞德本人曾谈到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一日,他步出地铁站,偶然抬头瞥见人群中一些妇女和孩子的美丽面庞,他强烈意识到这些面孔与阴暗、潮湿的地铁站极不协调,于是,诗人便力图再现这种印象,几经曲折,最后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图画--湿漉漉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这就是庞德刻意寻求的意象了。庞德说,“与其写万卷书,不如一生只写一个意象”〔(9)〕,足见其对意象的重视程度。

诚然,我国古诗中确有意象迭加的范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与汉语的语法特点密不可分。孙绍振先生在评论中国古典诗歌时说:“它所擅长的是情景交融,它所追求的是意境。它往往避免形象间的逻辑关系的过分明确,它往往省略有助于逻辑推理的连接词以及明确语法关系的介词。”〔(10)〕也正因为以上原因,中国的古典诗歌才出现了“多重暗示、多线发展”〔(11)〕的特点,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恰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叶维廉在他的一篇比较文学论文中说:中国古典诗歌多重暗示的特点“是跟文言对于语法的超脱以及词性自由有关的;而这种作为诗媒介的文言表达方式,又积淀着中国的传统生活风范与审美意识。相比之下,西方重分析演绎的思维特征,语法严谨细分的语言,就很难形成类似中国古典诗的那种特色。”〔(12)〕

意象派诗人不仅模仿中国古诗运用意象的手法,还模仿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创作。庞德就曾模仿一些古诗只用名词、省略动词的特点写成了他的《诗章》第四十九章:

Rain;empty river;a voyage,

Fire from frozen cloud,heavy rain in the twilight

Under the cabin roof was one lantern.

The reeds are heavy;bent;

and the bamboos speak as if weeping。

这几行诗译成汉语为:“雨、荒江、旅人。/冻云,闪电;豪雨,暮天。/小舟中孤灯。/芦苇沉重,低垂。/竹林萧萧,似在泣诉。”从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庞德为模仿中国古典诗歌所作的尝试,但由于语言的局限,他的这首诗并未能如一些中国诗那样完全摆脱动词的束缚。

四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影响之界定

人们或许会问,西方意象派诗人为何对中国古典诗词这样感兴趣呢?为什么他们身处千山万水之外还介绍中国诗呢?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十九世界末、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处于政治、经济急骤变化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便是这些矛盾尖锐化的产物。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受到冲击,发生变化。面对新的社会生活,诗人们感到必须探寻一种新的方式来创作诗歌。1909年3月25日,在伦敦索霍区的一家酒店,一个非正式的“诗人俱乐部”宣告成立。在此后的几年间,俱乐部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团体,每星期四晚上聚会一次。诗人们讨论英美现代诗歌状况以及如何运用自由诗体等问题,意象派就这样产生了。

1913年,意象派杂志《诗刊》3月号发表了由弗林特(F.S.Flint)执笔的《意象主义》(“Imagisme”),这被称为“意象主义宣言”的文章中规定了诗歌创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即:(1)直接处理无论主观或客观的“事物”;(2)

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词;(3)至于节奏,要用连续的音乐性语言,而不受节拍的束缚。1915年洛厄尔编选的《意象派诗选》(Des Imagistes)出版。在“序言”中,格厄尔把三项原则发展为诗歌创作的六原则。而恰在此间,中国古典诗歌被翻译、介绍到西方,意象主义者从中国诗歌中看到了他们着意寻求的意象,找到了他们崇尚的自然、凝炼和简洁。如果说,历史要求意象主义必须创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诗,那么,中国古典诗歌则为意象主义者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生动的范例,中国古典诗歌无疑对意象主义新诗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当然,要对中国诗的影响做出客观的评价,还应注意这样两点:

第一,意象派诗人接受的中国诗并非中国诗本身,而是“‘中国化’了的中国诗”〔(13)〕。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把中国诗变成非中国诗,而是更加突出了古典诗的含蓄、意象鲜明等特点,适应了新诗运动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译者对汉诗的拆译和误解,中国诗传到西方时已大部分丧失了原有的格律,意象派诗人于是认为中国诗本身就是自由体诗,因而大肆宣扬“vers libre ”,即自由诗或无韵诗。英语译者已使中国诗在形式上现代化,这无疑推动了现代诗歌运动的发展。可以想象,即使当初意象派诗人们认识到了中国诗严格的格律,他们也不会盲目模仿的,因为他们执意反对的正是维多利亚时代过多强调韵律的诗风。他们决不会抛弃了古板的英诗传统又去追求格律严密的中国诗歌的风格。

第二,与中国古典诗歌同时影响了意象派诗人的还有其他的文艺流派和文化传统,其中较重要的当属法国的象征主义。以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为首的象征主义诗人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是息息相通的,对传统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坚决的抨击。他们的诗歌及创作原则无疑对意象派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英美意象派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模仿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而是继续从日本的俳句、和歌以及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汲取精华,发展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们称中国古典诗歌为“意象主义这条龙”,与法国“象征主义这条蛇”并列为意象派的两个主要来源〔(14)〕。但实际上,庞德艾人竭力否定象征主义对他们的影响,坚持说“意象主义不是象征主义”。

意象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和英美著名评论家都曾直言不讳地谈及中国诗对他们的影响。意象派诗人弗莱契说,“正是因为中国影响,我才成为一个意象派,而且接受了这个名称的一切含义”〔(15)〕。庞德1915年在《诗刊》发表文章,说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16)〕女作家梅.辛克莱也评论说,对庞德来讲,“所有起作用的异国影响,以中国诗人的影响最为有用。中国影响促成了……他的理解越来越完美的实现,使他发现了他最终的自我(hisultimate self)。”〔(17)〕从中西意象论之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关于“意象”的理论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从我国古典诗歌西传媒介之探寻中,我们可以理解意象派诗人对中国诗的误解。尽管意象主义者在传播中国诗时并没有得到中国诗的真谛,尽管中国古典诗歌并不是意象主义的唯一源泉,但是,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象在我国古代被用来当做表现主观情绪的一种手段,传入西方后被意象派诗人夸张而演变成为诗歌的终极目的,并融合了法国象征主义等成分。而本世纪八十年代,当意象派诗歌再次被介绍到我国时,意象的技巧中则掺杂了西方现代派的各种复杂成分和新奇的创作技巧。世界各民族文学就是这样不断地交流和融合。诗评论家谢冕的话令我们深思:

“要是我们把诗的传统看作河流,它的源头,也许只是一湾浅水。在它经过的地方,有无数的支流汇入……。”〔(18)〕

附注: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二卷第934页。

(2)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2页。

(3)赵毅衡著:《远游的诗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5页。

(4)John Gowd Fletcher:Life Is My Song(1937),P.132。

(5)转引自赵毅衡著《远游的诗神》,第271页。

(6)同上,第215页。

(7)同上,第215页。

(8)同上,第215页。

(9)Willian Pratt:The Imagist Poem(New York:E.P.Dutton& Co.Inc.,1963),introduction.

(10)孙绍振著:《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国影响问题》,载于《新文学论丛》杂志1981年第1期32页。

(11)叶维廉著:《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页。

(12)同上,第2页。

(13)赵毅衡著:《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影响的几点刍议》,载于《文艺理论研究》杂志1983年第4期第22页。

(14)赵毅衡著:《意象派中国古典诗歌》,载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1980年第3期第8页。

(15)转引自赵毅衡著《远游的诗神》第9页。

(16)同上,第11页。

(17)同上,第158-159页。

(18)谢冕著:《在新的崛起面前》,载于《诗探索》杂志1980年第1期第13页。

部分参考文献

常耀信著:《中国文化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载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1985年第1期。丰华瞻著:《艾米.洛厄尔与中国诗》,载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1983年第4期。《庞德与中国诗》,载于《外国语》杂志1983年第5期。《意象派与中国诗》,载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1983年第3期。黄正平著:《跨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意象派和中国古典诗论中意象说比较》,载于《上海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流沙河著:《十二意.意象》,载于《星星》杂志1984年第9期。骆雨著:《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意象派文字》,载于《艺潭》杂志1984年第2期。敏泽著:《中国古典意象论》,载于《文学研究》杂志1983年第3期。石天河著:《新诗古说--当代意象诗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之比较的研究》,载于《当代文坛》杂志1985年第10期。温儒敏、李细尧编:〔〕《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袁若娟著:《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载于《河南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张隆溪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6月。赵毅衡著:《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影响的几点刍议》,载于《文艺理论研究》杂志1983年第4期。《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热》,载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1983年第9期。《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载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1979年第4期。〔〕《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

新诗运动的影响》(The Muse from Cathay),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郑敏著:《意象派诗的创新、局限及对现代派诗的影响》,载于《文艺研究》杂志1980年第6期。Coffman,Stanley K.Jr.Imagism:A Chapter for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New York:Farrar,Strauss,and Groux,1972.Goodwin,K.L.* The Influence of EzraPound.London:Oxford Univ.Press,1966.Jones,Petes.* ImagistPoetry.The Penguin Books,Baltimore,Marliand,1972.Juhasz,Suzanne.Metaphor and the Poetry of Williams,Pound,and Stevens.Lewisburg: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74.Patterson,Gertrude.T.S.Eliot:poem in the making.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ss,1971.Pratt,William.* The Imagist Poem.New York:E.P.Dutton &.Co.Inc.,1963.Pratt,William,Robert Richardson.* Homageto Imagisml New York:ANS Press,Inc.,1992.

(* 为书名,其余为文章题目)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羽下加白

补充日期: 2005-08-29 23:51:10

很好的介绍文章.

作为论文来说,没多少深入,不过作为对意象主义诗歌的介绍,很有可读性.

说点问题:

作者对中西文论的比较,多是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意象主义”跟“意象”这个词是两个概念,

作者混为了一谈.

西方意象论虽然没有我国意象论那样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我们从以上诗人及评论家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西方意象论侧重于主观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直觉感受和直接反映。无论这一感受和反映多么古怪和离奇,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不加任何修饰和议论成分。而且,似乎感受越离奇古怪,写出的诗便越是好诗。

无论如何限定,“意象”这一概念都包含两个内容,即“意”和“象”。前者为主观,后者为客观。主观的“意”要通过客观的“象”来表现,客观的“象”

是主观的“意”的表现方式。“意”是目的,“象”是手段。“象”是作者为表达“意”而精心选择的客观事物或景象。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古典意象论强调的是“意”,即通过手段达到的某种目的,亦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西方意象论和我国现当代意象论则偏重于“象”,即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亦即作者表意的方式。二者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实质却是相似的。

这种把“意”和“像”分离对立的讨论方法,恰恰显露出作者对意象主义的主张没有理解吃透.

XXXXXX 写道:

多数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模仿日本俳句的,庞德自己在《漩涡主义》(Vorticism,1914)一文里也曾提到一首日本俳句:

The footsteps of the cat upon the snow:

are like the plum blossoms

“雪地上猫的脚印/好似梅花的花瓣。”但这首诗里有两个关键的词“are like”(“好似”)却没有出现在庞德的诗中,相比之下,这首日本徘句更像是比喻而非意象了。意象用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把要描写的事物与诗人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并列放置而不用任何关联词语来连接。流沙河先生在他的评介文章中提到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过与庞德诗类似的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同样两句,一句是面孔,一句是花,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这样比较起来,庞德的诗则更像白居易的这两句诗了。

显然作者不懂日本俳句,因为日本的俳句里没有关联词语的意象重合比比皆是.

拿一首英译的俳句能说明什么问题?难道庞德没读过其他俳句了嘛?

这么大的漏洞,学术文章中不该出现的.

对不熟悉的东西最好绕开,千万不要去推测甚至妄下结论,此乃学者大忌.

作者后边下的结论很重要:

第一,意象派诗人接受的中国诗并非中国诗本身,而是“‘中国化’了的中国诗”〔(13)〕。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把中国诗变成非中国诗,而是更加突出了古典诗的含蓄、意象鲜明等特点,适应了新诗运动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译者对汉诗的拆译和误解,中国诗传到西方时已大部分丧失了原有的格律,意象派诗人于是认为中国诗本身就是自由体诗,因而大肆宣扬“vers libre ”,即自由诗或无韵诗。英语译者已使中国诗在形式上现代化,这无疑推动了现代诗歌运

动的发展。可以想象,即使当初意象派诗人们认识到了中国诗严格的格律,他们也不会盲目模仿的,因为他们执意反对的正是维多利亚时代过多强调韵律的诗

风。他们决不会抛弃了古板的英诗传统又去追求格律严密的中国诗歌的风格。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借鉴」,包括伏尔泰等,大都是很实用的拿来主义,

为我所用.

意象主义者也不过从中国诗歌中拿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并非真要研究中国文学.

所以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误解、误读是必然的.换句话,他们或许并不对真正的中国

文学感兴趣呢,他们要的是能为他们所用的中国文学.庞德的误译,或许是有意的误译, 所以T.S.艾略特说:“庞德为我们的时代发明了中国诗歌”(仅凭记忆,原文字句或

有出入).指摘其中的误译没多大意义,倒可以细细读一下他翻译的中国诗歌(看原文!不是

重新翻译回中文的东西!!!),看他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异国情调.

最后,意象主义发生的欧洲文学背景是什么呢?意象主义和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反对

的是什么样的传统呢?讲清楚这些,就更好理解意象主义的文学主张了.

===========================================================================

看楼上转贴的文章,初读觉得有趣,可是问题多多,不妨再说几句.

文中对中外“意象论”的对比,里边隐藏着作者概念的混乱.

也有学者为强调意象派的美学原则与我国古典意象论的不同,曾把“image”译

作“影像”、“形象”,也有人建议把它译作“幻象”。但无论如何译它,它的

含义是很清楚的。在本文中,我们依约定俗成,称之为“意象”。

其实这段已经说的很清楚,意象主义imagism这个词是从image来的,而image这个词本身只是

“像”(影像、形象、幻想都行),并没有“意”的意思.

意象主义的理论家们也反复强调“诗中的image不是修饰成分”,“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

image做为装饰物来使用”,“image是纯感官的,image是具体化了的感觉”,“image 不是替

代物;它不代替除自己外的任何东西,表现而不是再现”.

说得够清楚了!

既然“意象”是从imagism的image翻译过来的,它的本义就该从imagist诗人的主张中找,

或从英文image这个词的本义以及imagist诗人们赋与的新义中去找,有了这个讨论平

台,

才可能比较中西的“意象论”.

可是我们的作者没有这样:他把image的译名“意象”一分为二,分解成“意”跟“象”,

然后在古代文论里寻找关与“意”跟“象”的关系的论述,用这样一个二元论去阐述挥发,

这又跟拿茄子柿子和tomato(番茄,西红柿)比,拿长矛(枪)跟rifle(步枪)比有什么二致呢?

就这样,作者在中西“意象论”比较这部分的论述中,对“意象”这个概念的把握不断的在

“意”跟“象”,跟“imagism”,跟“image”之间滑动,让人减不断,理还乱.

哎,成了一锅粥....奶油煮的小米粥...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庞德意象派诗歌的中国影子_李红丽

庞德意象派诗歌的中国影子 李红丽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英美诗坛20世纪初叶现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1912年,庞德和几个英美诗人在伦敦发起了“意象派运动”,成为英美现代诗歌的先驱。庞德长期热衷于中国古典哲学和诗歌的研究。他发现中国古诗和意象派诗歌主张十分吻合。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正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特征。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象,这与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说属于同一种审美范畴。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庞德创作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巨大,处处可见中国诗歌的影子。 一.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词》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其后,王昌龄、何景明等都在自己的诗学著作中提到“意象”。他们的用法虽然各异,但都呈现为象,而非纯概念的说理。“象”指物象,是意象赖以生存的要素。物象是客观的,但它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并经诗人的审美删选和感情化合而成为诗中的意象。因此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的主观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特别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及古汉语的特殊句法形态,往往略去了大部分的关联词、系词以及各种句法标记,几乎只剩下表达具体事物的词。这样,中国古诗词就取得了高度的意象密度。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时,中国古诗强调含蓄美,诗中绝少西方诗歌中常有的抒情、议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诗人要表达的情思与意蕴就通过高度凝练的意象表现出来了。 二.意象派的诞生 西方现代派的发端是顺应反传统的要求诞生的。20世纪初,西方政治、经济的大动荡带来了急剧的社会变化,对人们的思想领域造成巨大的冲击。当时的英美诗歌界沉闷而保守。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传统仍然根深蒂固。无论是英国的乔治派,还是美国的风雅派仍然盛行华而不实、凄婉哀艳的情调。时代呼唤着“一种明晰简约之作”,“一种刚健朴实之作”。意象派应运而生。 与传统诗歌不同,意象派反对诗人介入诗歌抒发感慨。1912年,春末夏初之际,庞德和其他意象派诗人提出了著名的意象派诗歌三原则。 1.直接处理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强调直接描述表现的对象,不说教,不评论。 2.决不用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词。即诗歌应尽可能简洁。另一位意象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语中的:“不管你写的是什么,删减、删减、再删减。” 前两项原则的核心范畴就是“意象”。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即运用想象、比喻所构成的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意象派认为诗歌要直接表现主观事物,删除无助于表现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DOC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 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

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

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 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

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赵毅衡 意象派,是本世纪初由一些英美青年诗人组成的诗派,一九一O——一九二O年左右活动于伦敦。意象派历史不长,创作成果不大,却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在美国,这影响至今没有消失。因此,意象派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出最大前景的文学运动”①,很多文学史著作把它作为英美现代诗歌的发轫。 意象主义,是这批青年诗人对后期浪漫主义(即所谓维多利亚诗风)统治英美诗坛感到不满,在多种国外影响之下开创出来的新诗路。他们反对诗歌中含混的抒情、陈腐的说教、抽象的感慨,强调诗人应当使用鲜明的意象——描写感觉上具体的对象——来表现诗意。 当然,诗歌一向都是使用意象的,但往往在一段具体描写之后就要引出抽象的、“提高一层次”的发挥。而意象派强调把诗人的感触和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意象背后。意象派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引起的感觉上,而不去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不去阐发这联系的社会意义。但是,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意象派作了十分有意义的开拓工作。意象派所探索的,实际上是形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某些具体规律。因此,它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诗派。东方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日本古典诗歌)对意象派起了很大影响。日本文学界对意象主义及其日本渊源作了很多研究工作,而对意象派所受的中国诗歌影响我们至今没有加以研究。实际上,意象派受中国古典诗歌之惠远比受之于日本诗者更为重要。 开风气之先的是意象派前期主将埃兹拉·庞德。一九一五年他的《汉诗译卷》(Cathay)问世,这本仅有十五首李白和王维短诗译文的小册子,被认为是庞德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②,是“英语诗歌经典作品”③,其中《河商之妻》(即李白《长干行》)、《南方人在北国》(即李白《古风第八》)等篇章脍炙人口,经常作为庞德本人的创作名篇而选入现代诗歌选本,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常要论及,从而使庞德从T.S.爱略特手中得到“为当代发明了中国诗的人”的美名、一个国家的现代文学受一本翻译诗集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见的事。 这本译诗触发起英美诗坛翻译、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历久不衰的热潮。意象派后期挂帅人物、美国女诗人爱米·洛威尔邀人合译了中国古典诗歌一百五十首,于一九二O年出版《松花笺》(Fir—F1ower Tablets),爱米·洛威尔直到临死还在计划继续译中国诗。在庞德译诗出版后的五年之内出现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本,至少不下十种。文学史家惊叹,这些年月,中国诗简直“淹没了英美诗坛”。④ 意象派诗人之所以迷恋于中国古典诗歌,并非纯属猎奇,或给自己的诗添些异国风味,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的主张颇为吻合,可以引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来为自己的主张作后盾。庞德说:“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或评论,所以人们不辞繁难加以迻译。”⑤所以,意象派之与中国古典诗歌结合,是有一定姻缘的。“按中国风格写诗,是被当时追求美的直觉所引导的自由诗运动命中注定要探索的方向”。⑥而著名汉诗翻译家卫律(A ythur Waley)在一九一八年出版的《中国诗170首》甚至被文学史家认为是“至今尚有生命力的唯一意象派诗歌”。⑦ 意象派从中国古典诗歌学到的技巧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全意象” 庞德对汉语文字学的无知引出非常有趣的结果。当时庞德对汉字可以说目不识丁,他是根据一个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费诺罗萨死后留下的对汉诗逐字注释的笔记进行翻译的。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1908~1909年形成于英国,后传入美苏。代表人物有:休姆、庞德、艾米和叶赛宁等。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 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 其次,20世纪初柏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从诗歌意象的内在形式看,意象派受日本俳句和中国古诗的影响。 意象派诗歌革新,首先是从模仿学习日本俳句开始的。日本“俳圣”松尾芭蕉(1644—1694)的短诗给他们以极大影响。 《古池塘》中“古池塘,青蛙跃入,水清响”, 青蛙暗示春天,古池塘象征永恒,青蛙跃入,悦耳的清响,又归于平静,具有宗教的空静哲理,此地有声胜无声,声响冲破了以前的凝固、寂静,传达出世界宇宙亘古不变的禅意。俳句中一瞬间对诗歌内涵的直觉读解令意象派诗人迷醉。 (日本古典俳句的最后一位诗人小林一茶,从小失去父母,四处流浪,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幽默感、同情心,写弱小者中有一丝自嘲成分。如《小麻雀》中“到我这里来玩呀,没爹没娘的小麻雀”,意象简洁而含义丰富。麻雀是小动物,不如有利爪的鹰,会自己觅食,也不如家禽,不愁吃,有温饱。诗中得不到人世温暖,同病相怜之情瞬间体现了出来。他的仿陶渊明佳句“青蛙悠然见南山”,是说青蛙才是真正超脱的,没理性的,而陶渊明的超脱是痛苦的,见南山后回来也未必超脱。诗人以青蛙见南山来嘲讽自己,感叹人生。) 意象派诗人进一步发现日本俳句源于中国格律诗。在他们看来,中国诗是组合的图画。中国的古诗完全浸润在意象之中,是纯粹的意象组合,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深厚积淀形成的典型意象以及古代诗学中的意象理论,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英国的意象派,还是此后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发起的“意象派运动”,无不受到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影响。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背景,决定了西方现代意象诗学与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不同特征,两种意象理论在交流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歌意象;异同 在中西方漫长的诗歌发展历程中,意象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诗歌美学范畴。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深厚积淀形成的典型意象以及古代诗学中的意象理论,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英国的意象派,还是此后美国诗人庞德发起的“意象派运动”,无不受到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影响。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背景,决定了西方现代意象诗学与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不同特征,两种意象理论在交流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一、中西方诗歌意象的契合相通之处 注重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固有的传统,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和中国诗歌对美国意象派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诗人埃温说:“到如今,不考虑中国诗的影响,美国诗就无法想象。这种影响已成为美国诗传统的一部分。”①这种影响使得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具有相通之处。 1.主客契合交融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实质都在于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契合交融,创造出“象外之意”。在中国,意象这一概念的古义是“表意之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揭示了意象创造的真谛,即诗人在创造活动中“心物交融”,“情景交触”,达到内意与外象契合交融的境界。 意象派诗歌运动领袖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一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情感的复合物”②。关于复合物,庞德在《关于意象主义》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展: 意象可以有两种。意象可以在大脑中升起,那么意象就是“主观的”。或许外界的因素影响大脑;如果如此,它们被吸收进大脑熔化了,转化了,又以与它们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一些意象派诗歌及其翻译

地铁车站 庞德 人流中这几张脸魔幻般浮现; 雨湿蒙蒙花瓣偎在乌黑树干。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by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背景资料《关于庞德的一首小诗的讨论》): 一、这是庞德(Pound)的一首意象诗(imagist poem). 除了标题,全诗仅两句。第一意象是apparition,把突然看见的美丽面孔喻作梦境一般,奇妙而神密。第二意象是petals, 这个词使一张张可爱的脸有了具体的形象,更富魅力。 二、IMAGISTS:A group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s (c.1909—1917) who rebelled against the exuberance and sentimentality of 19th-cent. verse. Influenced by CLASSICISM, Chinese and Japanese poetry, and the French SYMBOLISTS,

they advocated a hard, clear, concentrated poetry, free of artificialities and replete with specific physical analogies. The group included Ezra POUND, Richard ALDINGTON, Amy LOWELL, and Hilda DOOLITTLE. 三、1.这首诗据Pound自己记载,是一个下雨的晚上,他走出巴黎的一个地铁站,突然看到许多女人和儿童漂亮的脸庞,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后来却发现可以用色彩表达感情。开始他写了30行,不满意,半年后改为15行,又过了一年终于成了这首类似于日本俳句的2行诗。 2. 后句是前句的比喻,两行并列不用关联词,这在中国古诗中也常见,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又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四、其它的翻译展列如下,见仁见智,各取所好—— 1. ataloss (译) 《地铁车站》 人群中突现幻影,一张张俊脸, 湿漉漉,黑枝丫上一片片花瓣。 2.罗池(译)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

意象派

意象派及庞德意象派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影响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01班曲爽2010101010138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 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意象派的产生: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其次,20世纪初柏 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理论主张:

意象派没有具体的理论,但有自己的美学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使用普通语言,但是用准确的字眼;避免有音无意、用作装饰的诗歌惯用词汇;自由选材;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情绪;使用意象呈现出具体、坚定和肯定的画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现代英美诗歌流派。意象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 诗歌创作 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艺术特征 意象派诗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内心感受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浅谈英文诗歌的意象

浅谈英文诗歌的意象 王红莉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四川泸州646005)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英诗语言的特征——意象,阐明了在英诗学习过程中,只有从意象着手,弄清其功能和作用,才能领悟诗人的意图,达到欣赏的目的。 关键词英诗;语言;意象 诗是一个民族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最高精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托马斯?那什曾对诗作过高度的概括和描述:“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的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语言。”麦修?阿诺德则说:“诗乃人心之精髓;诗人正视生活,并观其全貌;所以要了解特定时代的精神,须从当时的诗歌中寻觅。” 在英国历史上,自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直到18世纪现代小说兴起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形式实质上就是诗歌,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对英国人来说几乎就是“文学”的代名词。英国堪称是一个古老的诗歌之邦,她向世界奉献出了像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滋华斯、拜伦、雪莱等这样伟大的诗人。在伊丽莎白时代,英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就连莎士比亚和琼生的戏剧都无一不具有一个人新的高峰。英诗不仅是英语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英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语言,它的韵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诗人所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无论遵守格律或自由发挥,诗人们往往灵活地运用明喻或隐喻、转喻,象征和意象,联想与暗示,以及排比、对照、反衬、偶句和双关语等技巧。本文拟通过实例分析来着重谈谈意象在英诗中的重要特征和作用。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image)是诗歌的 灵魂,即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人们的理智和情感方面的体验,对读者的感官产生作用,使他们得到明确的感受。正如英国伟大诗人华滋华斯所说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他认为诗歌的源泉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心灵,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大量运用意象来实现的。 意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一个理智和情绪复合物的东西。”庞德还说:“意象主义的要点,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语言的道。”庞德在《关于意象主义》中进一步阐述了“复合物”这一概念:“意象可能有两种。意象可以在大脑中升起,那么意象就是‘主观的’。或许外界的因素影响大脑;如果如此,它们被吸收进大脑熔化了,转变了,又以与它们不同的一个意象出现。其次,意象可以是‘客观的’。攫住某些外部场景或行为的情感,事实上把意象带进了头脑;而那个旋涡(中心)又去掉枝叶,只剩那些本质的、或主要的、或戏剧性的特点,于是意象仿佛那外部的原物似地出现了。在这两种情况中,意象都不仅仅是思想它是旋涡一般的或集结在一起的熔化了的思想,而且充满了能量。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它就不是我所称谓的意象。” 裘小龙先生说:“按照庞德给意象派和象征派下的定义,大致可以做这样的区分:象征派诗人创作时,写的是a象征的是b,这也就是说诗人心中 作者简介:王红莉(1963 66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和意境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与意境 课程目标及简介:意境是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问句是古典诗歌的常见表达形式。从问句中的奇问角度,对意境进行分析,以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而从这种分析中,又能看出中国人诗心深处永恒的焦虑。本课程从古典诗词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 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导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除了反问和设问之外,另外有种奇问句,它对古诗意境有很奇特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古典诗歌中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一、典诗歌中无疑而问的问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问话者的本意是否在问句之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其中,一类不在其中。 1、问话者的本意在问句中的,是反问句。列如: (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生年不满百》) (2)、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杂诗》) ⑶、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⑷、我几时离这绣罗帷?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 着俺那人儿啼。(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方式。”①或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或者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采用问句的形式,主要在于使诗歌的语言更富于变化,避免直露,同时加强或强调说写者的本意。 2、问话者的本意不在问句中,有两种,即设问和奇问。 1)、设问 (1)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卖炭所得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張可久《中 吕山羊坡闺思》) (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身如飘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 月半明时。(徐再思《又调摘桂令春情》)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即“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做出回答”。②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读者积极思考。在读者看到问句,思维展开之后,马上又给出答案,让思维集中到答案上,从而达到强调作者本意的目的。设问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引起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强调本意,让情感更有力地打动人心。 注释:①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