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论文

湖南广电集团的娱乐产业化研究

陕西科技大学 710021

摘要:

湖南广电集团是近年来国内同行业中一直引人瞩目的文化企业,尤其是他制作的电视节目,在国内不景气的电视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收视率,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被公认为是地方台唯一能和央视构成有力竞争的对手。湖南广电在近年来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同行业借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在市场化运作、机制转变和体制创新方面都具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湖南广电娱乐产业化企业文化

近几年来,湖南广电旗下的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在收视率、观众期待度、观众满意度、栏目竞争力、人气指数、广告经营收入等方面的指标在全国电视媒体中一直名列前茅,甚至有时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以至于一度在国内电视界有“一个西瓜(央视),两个苹果(凤凰卫视和湖南卫视),一地芝麻”电视格局的说法。湖南广电也被业界称为“电视湘军”、“湖南广电现象”。湖南广电经过十几年卓有成效的建设、运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省级广电媒体之一,许多品牌栏目更是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收视佳绩和产业价值。湖南广电发展至今,各媒体高达十六亿元的年广告经营额、近八十亿元的总资产在国内各省级广电媒体中名列前茅,而这些成绩是建立在湖南这一中部地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省份,更是显得难能可贵,尤为耀眼。

一、大胆创新带动集团发展

湖南广电在没有绝对的政策优势,也没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区位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突出成绩呢?除了其电视经营理念先进,大胆改革创新,在全国广电系统最先实行全员聘用制、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率先进入资本市场,成为国内传媒业的“第一股”等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外,与其在娱乐节目上、制作上的创新也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媒体,湖南广电认识到,在新闻制作上是无法与中央电视台相比,于是转而针对“中国大陆传媒的娱乐功能长期被忽视甚至被弱化的状况”,“率先改变观念,强化传媒的娱乐功能” ,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赶在同行之前,借鉴西方和港台地区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形式和技巧,全力打造电视娱乐节目。1997年创办的大型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2004年创办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等红极一时的娱乐节目,都是借鉴西方或港台地区的电视节目形式和制作技巧而创作的令大陆观众眼前一亮的娱乐节目,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观众的青睐,火遍中国大陆,创造了一个个收视奇迹,也赢得了滚滚而来的财源。

湖南广电在“克隆”西方、港台地区的电视娱乐节目取得成功之后,也引来“克隆”一片。“超级女声”就是湖南卫视在其主打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被其他台大量仿制、观众吸引力下降的情况下而创办的新节目。然而,“超级女声”成功之后,又一次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克隆风潮,全国各地电视荧屏上很快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超女”孪生姐妹。各种各样的“超女”,“超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视观众的视线中,其节目形式如出一辙,都从“海选”开场、都在全国设若干赛区、都采取晋级制、都是观众短信参与互动形式、都有几个评委在那儿随心所欲、说三道四。这样,雷同的节目越来越多,人们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到了2006年,“超级女声”的收视率就明显不如2005年,湖南广电2007年的“快乐男声”虽然已经想尽办法做了各种创新,但仍然无法再创辉煌。电视娱乐节目克隆之风盛行,使国内竞争达到白热化,对湖南广电旗下的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曾经红火一时的节目逐步走向衰落。加之随着近年来各省电视台也纷纷解

放思想,大胆借鉴日韩、港台地区的节目制作形式,制作娱乐节目,使湖南广电在娱乐节目创新上的优势一步步丧失。(1)

二、传统体制下的成长烦恼

从更深的层次上看,湖南广电的产业化经营,是在特殊的市场条件下和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的,很难证明是事业、产业分营的结果。从国内文化传媒业历史变迁来看,在经历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的逐步放开管制和产业化运作之后,市场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相当程度上仍是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行政体系内核。在发展初期,通过栏目创新以及机制的有限改革,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产业发展的深入,这种以行政、事业为基础的体制、机制无法适应产业化的进程,已成为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面临突破的选择。这是因为: 湖南广电成功的背景性的条件首先是政策性、地域性垄断局面的维持,通过垄断性经营,湖南广电实际上垄断了湖南省媒体市场。另一个就是我国实行的特许经营,媒介的进入壁垒很高,这些垄断性因素,使湖南广电实力也大打折扣。从内部建设来看,集团内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影响到市场融资和企业盈利能力。以上是湖南广电产业化道路中的一些限制因素。但更为明显的是组织架和机制运作中事业、产业难以分界的矛盾。从组织结构上看湖南广电受到两个重要限制。一方面是“强制婚姻”形成的“强局弱台”。湖南广电的集团化改革采取强制性兼并,把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构成上都比无锡要复杂得多也分散得多的地方广电资源一并收罗。为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导致其后许多广电集团出现的“强扭的瓜不甜”的现象。另一方面仍然管理体制上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湖南广电集团与总台的高层领导班子合一,所有的管理权和决策权由集团说了算。因此,这一体制层面上的问题直接限制了产业化运营中的市场主体等问题的解决。湖南广电过去十余年的超常规增长,是建立在超前的产业化意识、领先的节目创新以及较强的资本运作基础之上的,然而,随着管制放松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娱乐传媒产业的竞争已经由初级阶段的栏目竞争、频道竞争逐步提升到系统的竞争。

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从娱乐节目克隆之风盛行中突围,从2002年起,湖南广电就未雨绸缪,及时调整集团发展战略,并在金鹰节首次成功设立“影视剧本交易暨高峰论坛大会”。而由湖南电视台和长沙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恰同学少年》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创造了“收视奇迹”,获得社会好评如潮,可以这么说,作为湖南广电在大片制作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坚定了湖南广电大片战略的实施。原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杨伟光曾经指出,“湖南广电既不具备中央台的资源配置优势,也不具备沿海省份的经济优势,但是他们却突破了种种局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是凭着他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与以往通过借鉴西方和港台地区娱乐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制作技巧来进行电视节目改革创新,并把它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湖南广电的娱乐化战略,是立足于其集团人才资源优势和湖南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的一次改革创新。

首先,湖南广电在电视剧制作方面拥有成熟的人才队伍和丰富的电视剧制作经验。早在1987年,湖南电视台就制作了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并在全国一炮打响。1998年,湖南经济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红遍全国,为电视剧的生产和营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从编剧到导演、摄影等主创人员都是清一色的湖南广电职工,说明湖南广电具有一支非常成熟的大片制作队伍。湖南广电的新战略的提出首先是立足于湖南广电在电视剧制作方面的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其次,湖南得天独厚的大片题材资源优势也是湖南广电提出大片战略的重要原因。湖湘文化是

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化,忧国忧民的文化,湖南人才辈出,英雄人物数不胜数。因此,湖南广电提出的大片战略,不但是指电视剧的投入大,制作大,效益大,而且特别强调题材重大,影响大,这正是考虑湖南本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再次,湖南广电提出大片战略,与湖南广大观众对大片的收视需求,对红色大片情有独钟分不开。盛伯骥则指出,“湖南在观众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红色收视。”因此湖南广电提出的大片战略是题材重大的大片,其生产的大片主要是红色的大片,是一种带有鲜明湖南地域特色的大片。因此,湖南广电的大片生产与电影界的商业大片生产不同,其不但是把它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把它作为提升品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湖南广电实行大片战略,既是为广电集团开发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也是提升集团品牌,提高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战略。(2)

四、以改革促发展

由于湖南地处中部地区,无论是经济的总体发展程度,还是思想意识的开放程度,均较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在体制、机制方面与上海、广东、江苏、北京等省级广电存在巨大的差异。集团历史上就曾多次发生过知名主持人、栏目制作团队集体跳槽的事件。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市场细分领域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交融,媒体发展已脱离了单纯细分行业的增长,整体竞争优势的确立方才是传媒产业集团未来的成功之路。因此,湖南广电发展至目前阶段,必须从根本上打破与传媒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甚至可能将严重阻碍长期良性增长的制度体系,即是在目前政策环境可行的框架下对板结的产权结构以及单一产权体制下利益分配体系的重大变革,解决文化传媒作为创意产业所需长期驱动力的问题,实现系统的整体提速。目前国内广电改革的重要点在于: 进一步理清事业与产业、管广电与办广电的职能,消除广电集团管理中职能模糊、交叉重叠等广电体制中的障碍因素。

1、进一步理清广电事业、产业关系

2001年“17号文件”提出积极推进事业性质的集团化建设以来,其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国成立了27个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但在实践中出现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 事业与产业混合并存,管理职能模糊、交叉、重叠和体制不顺等。急需得到政策诠释和实践探索。2005年3月,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调整北京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决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将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承担的发展规划和研究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等职责交由市广播电视局承担; 将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原承担的宣传文化工作任务的职责交由北

京电视台等公益性单位划出,作为市广电局所属的事业单位。宣传部的管理权限是管理舆论导向,管领导班子。显然,这次改革的成果在于赋予了广电局两重属性,一是政府序列的广电行业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广电行业管理; 另一方面是广电事业规划与发展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事业规划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这样广电管理实现了事业建设与产业运营的相对分开,以及管与办的相对分开。明确了广电局的定性和界定宣传部、广电局、集团、电台电视台的权限,职能和隶属关系。重新明确了广电局的性质,基本实现了“两分”管理。

2、重新界定“管广电”与“办广电”的职能

针对我国广电普遍存在的“管与办”的职能冲突和矛盾,此次北京广电改革,只是一次局部的与阶段性的调整,但却对国内广电体制改革的“管与办”问题作出了突破性的探索。首先是管理职能上调整与变化。管理上,主要强化政策调节与市场监管,对于事业部分与产业部分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事业部分以政策调节与事业自身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为前提。而产业部分则以市场监管为主要手段。其次是对管理对象的变化和清楚界定。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适应广电运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日益社会化的趋势,广电管理要从管

直属单位向管广电行业转变”;二是“适应广电媒介形态、产品形态和服务形态日新月异,要从管广电运营行为向管广电运营主体、运营资格转变,达到放得开又管得住,既激化微观活力,又保持宏观控制力的目的”。再次是管理方式的变化。即实行分类管理、特许管理和依法管理。电台电视台继续实行国有事业体制,但其内容生产、广告、传输等经营服务部分可转制为企业,通过经营许可制改善对广电经营主体的管理,推动了“管、办”职能的科学调整。

3、解决事业、产业划分中的“中间地带”问题

事实上,在广电事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这一中间地带既有公共服务内容的,但又需要按照产业化逻辑来运营。由于“中间地带”的存在,需要对事业、产业进行“三分”处理,即一部分为公益性事业、一部分为经营性产业、还有一部分可划分为事业与产业的共存体。这样“三分”的管理与经营,更符合中国广电的客观实际。改革新实践,从管理职能、对象、方式与管理目标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探索,这一探索最重要的是提供了这四方面如何确认的事业与产业的基本界定,这对打通目前我国广电集团化改革中出现的瓶颈与误区有极大的指导价值。但是,北京广电缺乏对第三种性质的确认,没有一个可以迂回的中间地带,这是下一步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东西。如果用“三分”的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则会明确和解决广电运作中的诸多问题,促使广电产业良性发展。(3)

如上所述,目前对于湖南广电集团娱乐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进一步理清事业和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并重新界定“管广电”与“办广电”的职能定位。同时,还需要界定出一个事业、产业不能完全分开的“中间地带”,以利于这部分内容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将广电公益事业、经营性产业与两者的“中间地带”加以明确的划分,形成一种“三分”化的模式应该成为湖南广电努力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及较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广电总局文件《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3年12月3日)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4年卷)。

[2]李岚:《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1期。

[3]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载《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号。

[4]张胜冰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文化创意论文

从文化创意到影视产业的若干思考 【摘要】:文化创意无时不在影响着影视产业,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又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最为迅速并与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领域。本文就影视产业在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重视和努力实现文化的再造与创新,从而生成一种更具时代感、更具艺术魅力的传播文化的文化谈若干意见。 电影或者说影视创意产业是构成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是发展文化创意集群的核心产业,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代影视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加强“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影视文化建设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下进行的,人们常说“影视产业最有价值的方面是创意,最困难的方面也是创意”这就需要我们去找到一个突破口,既要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落到实处,又要跳出传统影视文化研究相对狭小的圈子,将影视文化建设置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更为宏观的视域下来审视,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与国际接轨不仅关乎国内产业自身发展问题,也关乎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传播力问题。况且关于这一领域还存在值得注意的两种倾向:一是全盘西化,完全套用西方的产业、资本运作等理论、思维方式来处理本土问题;二是以民族化的名义陷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话自说,甚至自娱自乐,而忽略产业的国际惯例和规则。但实际上,一方面我们需要融入到世界影视文化的大市场中,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影视文化的发展战略,汲取其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一味地迷信西方,而是要立足于国家实际,牢牢把握本土市场的需求和国人的喜好,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全世界彰显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禀赋。因此,我们说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意在将“影视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整合,以避免过于狭小和过于宽泛的倾向,为影视文化建设灌注富于鲜明时代精神的内涵。同时,也必须以“问题”为切入点,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上,对其基本要素和研究命题及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予以认真观察、分析和探讨。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理念

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有着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七大核心理念。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资产形态: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其资产形态表现为土地、设备、厂房、金融资本等有形资产,而且生产制造过程中消耗的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更有的企业是以污水排放、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产能增加。而以服务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其资产形态表现为以文化价值、个人创意、企业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和知识与技术等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和组织资本四个层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经济模式:从稀缺经济到充裕经济(非稀 缺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生产要素是创意、知识、文化、信息和科技等无形资本,它们也具有非稀缺性的特点,其资源获取相对来讲非常充裕、甚至是无限的。创意产品或服务中的非稀缺部分主要包括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文化内容、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它们一旦通过一个初始成本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成为非稀缺的,可以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被无限复制,其供给量甚至可以完全由需求决定,供给不受有形资源约束。同时,非稀缺资源因为产品成本的降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进步到数字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颠覆了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和价值增长增值方式,将“创新力”引入了生产函数,将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源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融合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和深远。所谓数字融合,是指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自独立的一些行业逐渐有了交叉与联系,甚至融合为一体。这种技术融合现象现阶段主要发生在传媒、设计、信息等行业领域,导致不同行业的出现融合的现象,大多数主要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以不同物质形态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由分散趋于融合,进而使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凝聚成一个价值链内涵与形态相似的行业。数字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使文化内容和创意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内容或创意的传播、消费以及再利用更加快捷有效,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数字融合:从产业分割到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数字融合趋势也验证了其“无边界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动态过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无边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而价值实现却更多以相关产业的产品为基础,它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类别(如设计、文化、传媒、艺术等)中实现数字融合,也可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 文化创意产业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它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理念。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先驱。他在1912年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英国大选之后,刚成为英国新首相的布莱尔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力图采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来摆脱英国当时经济面临的颓势该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他们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些都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产业,它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剖析 尽管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提法离不开文化产业,但对于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文化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在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同,认为该产业包括: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文学艺术、设计、手工艺制作、艺术教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影像艺术、艺术管理、绘画艺术、节日庆典、博物馆、土著及当地居民手艺等。 2.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持有者认为,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传统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成型文化产品的简单再生产,过度关注创意结果的复制。创意文化产业强调创造性的生产理念,关注人类智慧的应用。他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源自传统文化产业,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它以创新为核心,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和提高,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一、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文化事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公益性文化部门,其主体是文化事业单位,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事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生产体系、公共文化传播体系、公共文化消费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公共文化产品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象,具有使用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属于利益共享的产品,其生产者难以从市场获得正常的价值补偿。因此,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不能由企业等营利性组织来承担,不能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而必须建立起市场以外的集体选择机制,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要组织形式。因而,公共文化产品是由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是免费的或显著低于成本价格的。公益性文化单位不实行经济核算,不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而文化产业则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主体是文化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基本特征。文化企业以工业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制造、销售和经营文化产品,创造经济价值,追求经济效益。公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多数属于私人产品,而文化产业向消费大众提供的正是私人文化产品。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性和消费的排他性,任何

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都排除了其他人同时消费这一产品的可能。因此,在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的条件下,企业受自身利益驱动,可以有效地为消费大众提供各类私人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文化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主要原因。 (2)职能不同 文化事业的基本职能是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如读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影视、获取信息、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等。文化事业具有点多面广、资源共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等特点,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民族精神塑造、社会道德教化和主流价值观培育,彰显的是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因而,文化事业要强调原则性,弘扬主旋律,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努力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增强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正义,让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文化产业的基本职能则是繁荣文化市场,着力于满足公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由于社会分工、阶层分化、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原因,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性、多样化特征。这种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主要通过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文化产业当然要兼顾社会效益,但它主要追求的却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文化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物质财富,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功能。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文化创意产业论文:“网络游戏”—一个发展中的新娱乐文化形式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网络游戏”—一个发展中的新娱乐文化形式 【摘要】文章主要从网络游戏的发展历史、形式特征与文化价值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新的文化形式发展的原由;程式化、虚拟性、科幻性等 独特形式特征和它所体现的狂欢性的文化价值。 【关健词】网络游戏;发展史;形式特征;文化价值 一中国网络游戏发展史 鉴于世界游戏发展史比较混乱和零乱,不方便整理,这里暂且以中国游戏发展史作为个案,两者也有相似性。 1 文字MUD期:主要文字视觉效果游戏,是网络游戏的雏形。起步于1995年,中科院的NCFC网络建成后,在中科院的网内开始流传一个台湾MUD的简体中文版—“新东方故事2”,简称ESZ。 2 古老旗牌运动期:以联众游戏—《笑傲江湖之精忠报国》—UO模拟游戏为发展脉络。 3 2000年,初盛初期:以《万王之王》—《网络三国》—联众世界为发展脉络。 4 2001年,疯狂发展期:40多款游戏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流行。《石器时代》、《千年》、《红月》、《龙族》、《大法师》、《天下》、《碰碰I世代》、《第四世界》、《大话西游》等网络游戏风靡全国。 5 2002年-一2004年,蓬勃发展期:2002年的时候中国的网络游戏实际销

售收入是9.1亿人民币,其中最耀眼的是《传奇》的诞生,引发了网络游戏催生富豪的开始。2003年产业的实际销售收入是13.2亿,当时市场上己有130款网络游戏。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在2004年为24.7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47.9%。川2004年代表游戏作品有《传奇世界》、《梦幻西游》、《仙境传说》、《反恐精英一零点行动》、《星际争霸》、《魔力宝贝》,是一个民族游戏、单机游戏和引进游戏并存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市场的诸多问题也开始暴露,相关法规、政策也随之纷纷出台。 6 2005年,衰退期:2005年,首先是以《魔兽世界》为首的欧美网络游戏大作纷纷走进中国市场,其次,网络游戏的免费之风越刮越烈。加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公布。这三个方面迫使网络游戏市场进入衰退期。不过衰退中仍有亮点。其中,《热血江湖》由于符合网络游戏公测标准、又实行免费营运,而得以引人关注。面对外来网络游戏软件的挑战,中国网络游戏商大打民族牌。加05年3月6日网易宣布,其运营的两款网络游戏的总在线人数已达到95万,创造了原创民族网游运营的一个奇迹。 7 2006年这是一个转型期。在解决网络游戏市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的同时,资料显示,2006年预计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83.4亿。所以网络游戏需要在转型中前进。2006年,一款名为《大唐风云》的全3D大型角色扮演类历史网络游戏(MMORPG)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游戏题材一一历史玄幻类网络游戏。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MMRPG游戏主要有《热血传奇》、《传奇世界》、《传奇3》、《奇迹MIJ》、《大话西游fl》、《梦幻西游》和《RO》等.。3G 的即将到来和IPTV的商用将为网络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不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围的经济部门,认为、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容需要富有文化的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

文化产业概论 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资源 第一讲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内涵 文化产业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定位、品牌、盈利模式 文化产业趋势、纸质传媒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新媒体产业 庙会文化、兴隆的旅游、台北故事屋、本山传媒 ?文化产业带来 文化与大众生活的无限贴近—— 文化经济价值的无限开掘—— 用户对文化的更多使用—— 文化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什么是文化产业 什么是文化? ?对于文化的理解 ?中国古代《易经》最早文—化并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作为一个词使用,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对于文化的理解 ?西方语言中(culture)原意指对土地的耕作、耕耘和培育,后来引申为对人的教化,具有修养、文雅、智力发展和文明等意义。 ?对于文化的理解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从一般对文化的理解进行归纳 可以得到如下5个不同的含义 1.文化即知识。 2.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人文素养。 3.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 4.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文化是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程,即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 ?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文化” ?主要是指精神内容意义上的狭义文化,同时也涉及生活方式意义上的广义文化。前者如图书、影视等文化产业类别,就是

论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英国布莱尔政府,是一个相当新颖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范畴。新经济时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文化与技术、与经济的融合,极大的推动了创意产业实践在全球的发展。它强调个人的创造力,通过市场化运作,创造社会财富,拓宽就业领域,成为世界各国和城市政府倡导的推动经济成长的新产业。本文在对比分析了世界各国主要的创意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得出创意产业具有本地化发展和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文章以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归纳得出其发展的三个阶段模式,认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发展向分部发展,再至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集聚发展的成熟,集聚所选择的区位空间和参与集聚的行为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作者认为,政府的作用也应从直接参与扶持产业发展向培育产业发展环境过渡。 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整理了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三章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和发展的归纳分析,作为其后章节的理论铺垫,得出文化创意产业本地化发展和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是其本身的产业特征所导致的结果。第四章分析了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以及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以及目前杭州规划发展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情况。第五章认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空间融合、产业互补、政府驱动三大特征,对于促进杭州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功能转型、推进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第六章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走集聚式发展之路,以促使创意产业链的形成。第七章探讨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最后,得出结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还需在园区的基础上依靠集群发展。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s an innovative academic and policy area, which first introduced by Blair government UK. In the modern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web technology, the global creative industries progressed rapidly. It emphasized on the personal creativity with the appropriate marketing, created social wealth, widen the employment, and thus leading to an industry welcomed by every country and city.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of major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creative industry has two spatial marks: local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 In this paper, creative industry of Hangzhou i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object, three development model stages of this industry will be conclud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angzhou creative industry, which experienced from spontaneous gathering to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这些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都是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而信息艺术设计运用的信息科技手段使得创意产业获得更为广阔的领域的发展与呈现。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参与,这样也就构成新型的文化产业形态。 (1)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在20 世纪90 年代,英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借助创意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英国凭借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为创意产业里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设立的全国性的创意产业委员会协调指导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加上政府的购买扶持,在10 年之内,创意产业在英国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2002 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809 亿英镑。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约有122000 家公司注册。到2002 年6 月,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为190 万,并继续增长,成为英国解决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英国信息艺术设计的发展,引起了创意产业中业务范围的拓宽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包括数据通信、可视电话、计算机通信、交互式多媒体应用、互联网、遥测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等等。通信行业与新闻媒体、语音视频、电影、音

乐、数据库等与信息技术行业紧密 结合,信息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在美国,由于注重法制与出自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也被称为“版权产业”,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更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2006 年由经济学家完成的关于版权产业的经济报告中证实――版权产业在对经济实际增长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版权产业都超过了美国其他经济行业,继续成为美国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行业。数据显示在2005 年,核心版权产业贡献了美国经济12.96%的增长率,而全部版权产业则贡献了23.78%的增长率。他们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品开发、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多种手段和方法的销售等,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 家是文化企业,音像业占据40%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增值、就业水平和海外销售三方面持续增长的趋势巩固了版权产业作为引领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地位。面对版权产业的状况,美国产业界深深感到:过去24 年,版权产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21 世纪,当新的信息技术支持版权产业的发展时,将带来的是版权产业新的驱动力。 (3)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确立“文化立国” 的方针,把文化创意产业视为21 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1999 年2 月,韩国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对文化产品的计划、开发、制作、生产、流通、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 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有一个倾向令人忧虑,就是 以文化产业创造的产值、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论英雄渐成风气,很 多地方相互攀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指标。似乎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文化产业占GDP的比 重高不高;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得快不快,关键是看文化产业在GDP 中比重有没有大幅度提升。对如何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如何提升文 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则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因此,我们应该准确认识 文化产业的GDP。 唯GDP倾向带来负面效应 文化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当然要讲产值,当然要重视提升文化产业 占GDP的比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也确实能够给考察文化产业 发展状况提供参考。但如果把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到不恰当的位置,作为评判文化产业发展好坏、快慢的标准,这就背离了文化产业 的特点和规律。 实际上,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低,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经 济发展水平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英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 约为8%;美国是文化产业的超级大国,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却不 到6%;文化产业强国日本只有3%。可见,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多少, 与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孤立地看其文化产 业占GDP的比重,意义并不大。 同时,过于看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热衷于追求规模和数量增长,导致数量与质量失衡,规模与效 益失衡。“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生产能力有很大提升,文化产品 的品种、数量增长很快。但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市场接受度低、产能 过剩现象也十分严重。以动漫产业为例,2004年,我国动画片产量为 2万分钟,2009年增加到17万分钟,产量增长不可谓不快。但能够通 过电视台播出的仅仅极少数,称得上精品力作的更是凤毛麟角,盈利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创造者、策划者、设计者。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现状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内容的创造。文化创意产业将技术、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是一个高度交叉和综合的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智慧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资源, 所以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就要培养拥有创造性的 人才,这是发展创意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同时,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然而,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 一是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相对封闭。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使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深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技术学习较多,实践训练较少,缺少对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化培养,使创新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难以兼而顾之。 二是培养的创意人才缺乏团队意识。很多人以为创意是个人的事, 如果某人具备了创意人才的各项特征,那么他的创意就一定会创造出无法估量的价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然而,事实证明,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才是创意产生的关键因素,因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思想会出现多次碰撞,能改变个人的固有思维模式。对于创意的可行性分析,更多的是通过团队实现的,没有一个团结的、充满锐意进取精神的团队,很难想象某个创意能真正产生经济效益。 三是缺乏文化创意高端人才的培养。以动漫产业为例,目前,动漫人才特别是动漫前期规划与创作人才以及后期营销管理人才的 缺口非常大,动漫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大量存在,加工车间式的运 作模式,使得漫画家们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难以形成高端创造型人 才群体。网游行业的情况与此相似,在网络公司内部并不缺乏低端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

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解决 问题的一种举措,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并在课程开设中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方式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方式体验教育 艺术设计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局限的呼声也日益显现。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该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本文是开设该课程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其章节内容首先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导向,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抛锚式”。这种教学策略是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要求建立在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课程设计导向也就被确定了,犹如航船被锚固定或者说定位。 1.课程所要抛的“锚”。什么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产业观念启蒙所要抛的“锚”呢?该课程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导向,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历史和现状真实问题的反思。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直接脱胎于“工艺美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原属“工艺美术”学科的7个专业(环境艺术、产品造型、染织、服装、陶瓷、装潢、装饰)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并将“工艺美术学”更名为“艺术设计学”。 据调研,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仍然还有许多院校或系科是沿袭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专业课程主体占优势的是素描、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学号《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近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论文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营销的本质和关键,但是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创新性不足,许多创意产品的文化塑造并未真正结合消费者的消费感受和产品的文化内涵,只是企业的一种主观臆造。 2.营销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文化创意产品集知识和技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但是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较低,未能将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营销之中。 二、文化营销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1.文化营销有利于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文化通过变通企业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或对企业原有的价值链进行拓展与再造,并整合不同的企业价值链,将文化因素融合渗透到企业中,使得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并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2.文化营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与消费者愿望之间的统一。 文化营销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员意愿和外部消费者意愿的了解,发挥了导向和沟通作用,实现了企业目标与消费者愿望之间的统一,促进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3.文化营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寻找和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营销强调

通过价值观和价值观念群的塑造来促进企业的营销,而文化营销中所建设的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4.文化营销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会面临其发展的“临界点”,文化营销有利于帮助企业提升其核心专长,为企业突破“临界点”提供动力支持,文化成分与产品的不断融合,营销手段的不断改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营销战略的构建 1.文化营销模式。 1.1产品文化营销。 产品文化营销主要由形式产品、核心产品以及延伸产品三个基本层次组成,是企业文化营销的的基础,是创意文化产业进行企业文化营销的第一层次。在当前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包装、广告、仓储以及送货安排等因素在企业竞争中占据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产品文化营销通过分析文化环境或文化资源的特点,对产品进行文化内涵的差异化设计,赋予产品以情感氛围,使得产品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个性和消费心理需求,促使消费者进行消费。 1.2品牌文化营销。 品牌文化营销是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企业文化营销的第二层次,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品牌是比企业的生产设备以及产品等更为持久的一种资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品牌已经成为各个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 教学大纲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产业经济学的视野建构,把产业经济学的一般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与市场、产品与价值链、结构与新业态、布局与规划、产业集聚与投融资、竞争力与国际贸易等。本课力求深入浅出,以丰富的典型案例为依托,以清晰的条理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体系,在厘清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讲述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与集群、结构与新业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的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当前全球经济的低迷时期,文化产业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用显著,同时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拉动内需意义重大。 本课的独特价值在于跨越学科的樊篱,全方位介绍了该学科。适合提高编导专业同学艺术鉴赏、视频创意制作策划等方面的视野开拓和潜力挖掘。把开放性的理念引进课程。 2.3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新媒体授课等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讲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路径、模式,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生态和产业管理等前沿理论;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生态构建等相关热点问题。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其二,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其三,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汇流,以创新为内涵的新经济辐射带动传统行业升级。当代社会错综复杂,受到一连串相互矛盾的政策、实践和技巧的支配。这些矛盾在文化政策方面显得尤为强烈。学习中,在引导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课堂探讨和课余调研,鼓励学生以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尝试有针对性地运营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平台,在操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分析,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文化创意学论文选题

1、中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比较研究; 2、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与文化创意研究; 3、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意的价值及其意义——以xxx文化为例; 4、文化创意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xxx文化为例; 4、文化创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xxx文化为例; 6、文化创意与地方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以河南(贵州、湖北、 广西等)为例; 7、旧城改造与文化创意研究——以XXXX为例; 8、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意研究——以XXXX为例; 8、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意实践与经验启示——以云南“印象丽江”为 例(也可以“印象刘山姐、云南印象、风中少林、田子坊、798艺术区、深圳画家村、北京宋庄”等为例); 10、文化创意方法介入传统文化的创意与价值表达; 11、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践的经验及其启示——以潘家园古玩艺术品 交易园区为例(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12、新时期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展望; 23、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可以具体细化 到河南某一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14、文化创意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体现; 15、地方性特色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信阳民歌(朱仙 镇版画、南阳板头曲、信阳毛尖采制技艺、焦作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等)为例(选取其一即可);

16、地方性(传统)文化创意元素的挖掘和提炼研究; 17、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 18、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信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19、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 20、文化创意视野下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1、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过度创意与伪创意研究——以XXX文化为例; 22、传统文化基因与文化创意研究; 23、文化创意与会展产业发展研究——以XXXX为例; 24、节庆旅游与文化创新研究——以XXXX为例; 25、节庆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XXXX为例; 26、文化传播视野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XXXX为例; 27、城市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8、“3T理论”与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9、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惠及民生实证研究; 30、地方性文化产业化与惠益分享研究; 31、传统文化的过度创意及其调适对策研究; 32、文化资本理论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XXXX文化为例。 ………… 论文字数不低于六千,一对一的注释不少于12个(其中参考书类的注释不少于5个),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