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施教者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应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具有自我学习的天然倾向。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挖掘每一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目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展现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教学过程。教师如何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作用,我的一些体会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师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向学生说明人具有巨大的自主的学习潜能,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能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各种能力,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求得生存。但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能左右的,还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去感受,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促进学生产生自学课本的欲望。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学生情感的楷模。教师应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激励的作用,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持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并倾注着极大的热情。这样长期感染学生,就能使学生在老师情感的熏陶中,逐步强化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就会越来越喜爱数学的学习。其次,对学生施以爱。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

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书籍

2.书名新课标初高中解题思维方法系列作者周继光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5-1 3.书名为什么错:初中数学考题错解评析作者朱天元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1 4.书名如何高效学数学(初中版)作者肖林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6-1 5.书名孙维刚初中数学/孙维刚教育文丛作者孙维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1-1 6.书名中国教学的奇迹—成就奇迹的孙维刚"教学五部曲" 作者赵国忠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3-12-1 7. 书名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作者(英)波斯基特原著,(英)瑞弗绘,彭薇达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1 8. 书名优秀学生科普启蒙读物丛书作者《优秀学生科普启蒙读物丛书》编委会出版社朝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8-1 9. 书名课堂上听不到的数学传奇(初中版) 作者田廷彦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2-1 10.书名神奇的数学:牛津教授给青少年的讲座 作者[英]Marcus du Sautoy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 11.书名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数学作者(日)樱井进,陈晓丹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9-1

12.书名课本上学不到de数学(1)作者:彭翕成//田廷彦//允霁| 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时间:2013-01-01 13.书名课本上学不到de数学(Ⅱ) 作者:彭翕成//田廷彦//允霁|主编:刘兵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时间:2013-01-01 14.书名中学生素质教育必读本世界科普经典读物:数学的奥秘伊库纳契夫、左鹏 15.书名中小学生必做的经典益智游戏:提高判断力的101个数学游戏伊凡?莫斯科维奇、蒋励、康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08出版) 16. 书名《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李学数著) 17. 书名《数学我爱你:大数学家的故事》 (美)赖默尔(Reimer,L.),(美)赖默尔(Reimer,W.) 著,欧阳绛译 18. 书名《一个数学家的自白》(英)哈代著,李泳译 19. 书名《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谜案》((英)文迪·克莱姆森 (英)大卫·克莱姆森 (英)凯·浦瑞切德 (英)艾里森·琼斯译者:宋雪梅 20. 书名《无穷的玩艺:数学的探索与旅行》(数学科学文化理念传播丛书) 作者:(匈牙利)路沙·彼得译者:朱梧槚袁相碗等 21. 书名《数字魔鬼——写给所有害怕数学的朋友》 22. 书名《给讨厌数学的人———数学的奥秘与生活》 23. 书名《魔法数学》白丁著,现代出版社出版。 24.书名《从此不怕学数学》冈部恒治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5.书名《训练思考能力的数学书》冈部恒治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8篇论文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

浅谈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能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她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吧。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只

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 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4.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

浅谈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摘要】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认识倾向,兴趣是以对某种事物需要的探索及认识为基础,是推动人探究真理和认识事物的重要动机,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产生较强的学习热情,进而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国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要求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平台。而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来说,应该积极重视创新的作用,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笔者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合理对策,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

浅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曹民

浅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曹民 发表时间:2012-04-26T16:35:33.95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曹民[导读]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曹民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引趣。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例如:以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如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中找熟悉的图形中引出直线、射线、线段、角等有关知识。以关于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文字,文字包含一些数据,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问题。老师将这些课讲得有声有色,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价值,另外在一些单元和部分课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也适当地讲述数学的应用及其价值。如;负数概念引入后教师结合“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这一历史事实,在他们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自豪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占有的欲望。 二、注重直观--诱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任课老师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监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激趣。 1.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住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搞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同学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即能猜出你默记的哪个数。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教师都可用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好奇心,收集图片资料,利用模型实物,激发学习兴趣。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在配套教具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国的古塔等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边形或八边形的茶叶筒、魔方等等。让学生感知这些建筑物都是由许多几何图形组成的,从而认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观察各种几何体和实物图,通过大量的模型、实物例子形成对各种几何体的直观认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好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成功的欲望。 我们教师特别重视用课外时间因材施教,让优生和差生在数学上都有所进步,培养数学优生,成立数学竞赛辅导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出一些有趣味的习题;(包括新教材中的阅读思考、教学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解答。辅导数学差生,班级成立了帮差小组。教师特别注意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关照外,还给吃“小锅饭”,对于他们,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和赞扬更多,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得到心理的尊重和满足,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符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从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既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应识结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都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接受新识。如在学习“年、月、日”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前请学生自己去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必须有2012年、20 08年、2004年),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最后得出年、月、日之间的普通规律,既不管年份的变化,而31天、30天的月份始终是固定不变的,只有2月份的天数例外。在收集时有意让学生收集2012年、2008年、2004年的卡片,是有意安排了平年、闰年,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的情况,设疑激思,让学生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操作,自己制作一张下一学期的校历,经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年、月、日的规律,建立起知识结构,丰富了表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12T16:05:54.73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9期作者:饶菲菲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草店小学442714 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我们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运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宜推广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 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外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要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务实途径

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务实途径 发表时间:2011-03-16T10:04:14.01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贡新来[导读] 教师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坚决杜绝伤学生自尊,伤人格的过激言语。 贡新来(淮安市范集中学,江苏淮安223001)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从学生的成就感中得到启蒙与发展。在学生有效学习结果中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这门学科。教师在平时培养中要狠抓基础,传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尽可能的以生活化的表象形式还原于学生,对学习行为与结果进行正向化多角度激励性的评价,授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有效方法,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收获中形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低起点,实基础,提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由于当今教育资源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性,以及“留守”儿童的隔代养育。一些中等生、后进生教育失控,在分数绩效教育中不断“失败学习”,使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值越来越低。抓住这部分学生,挽回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一位教师有效教学最根本的起点之一。低层次的知识起点就是我们着手的最基础环节,教师把基础放低一点,巩固率高一点。课堂节奏对他们缓和一点,在课堂上让他们有自己的发言、表现的机会,有自己的学习时间,有自己慢慢内化缓冲的思维空间,努力把他们的基础夯实在一点。在不断反复的练习提问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巩固、细化、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基本能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所带来的集体认同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平常的练习中感受到自己付出与收获的正向比例性,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看到自己的特长之处。为学生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必备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等动力之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学习形象化为导,生活化为趣,理论与实践双向增长 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在由小学的表象化、形象形为主向以理解力、理论性逻辑性为主进行过度。其中以直观形象性为基础但又高于这个基本,又不是纯粹完整的抽象逻辑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二者的灵活应用,积极引导好学生思维的转化发育过程,使学生学习思维迁移与发展得到正向强化。同时还要以合情推理的半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表象性。这就要求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不同情景,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直观性强的案例。以学生生活感知为基础,使学生在积极有效的兴趣中投入到以理解为主的抽象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学有形、思有物、创新有源泉。对难度较大的、抽象化程度较高的内容要积极主动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课堂的真实性、实用性、趣味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求,尽可能的创设表面上浅显,但赋予思考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有自己的观察视角,分析,判断能力,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他们认识到学的有用,学的实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教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思维有影子,理论有指导生活的方向。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选题有针对性、代表性,让具体方法助学生收获 科学的练习是数学学习活动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摆脱“眼高手低”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适当有效的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教师编拟习题要以大纲为准绳,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确为宜。做到基础夯实一大片,个性才能各显其彩,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难度与数量,做精典题,通一类题。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暴露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得与失的轮回中积极正向化的成长。以平行题的方式让学生在纠错中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喜悦,使学生切切实实在错题解决过程中养成一种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同时也感受到同伴,老师对自己的深切关心,使他们知道前进的道路上一些热心人正在积极的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体会到拼搏过程中爱心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评价要有激励性、艺术性,呵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做到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批评中要有激励性趣味性。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答对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被集体正向认同的情感乐趣。教师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坚决杜绝伤学生自尊,伤人格的过激言语。 教学离不开测试,阶段性测试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对优等生的学习效果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更进一步正向化自己的努力行为,信心倍增。对于中等生,后进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不断正向他们的失败心理。因而测试要具备峰谷性,达到一定的分值就能得到肯定,就能融入集体的怀抱,被教师与学生一视同仁。对于不足的部分,要进行生生互助,使每一位学生知道“错其然,正其果,促进步”的测试效果。通过不同层次的不同标准评价,能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去,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本人从事实践数学教学工作有十几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已经讲了很多次,但是学生还是不理解.根据这几年来的学习、总结和教学,我觉得原因在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教”的环节,而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现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加强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越来越突出学生个人的主体性,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 布置课前预习:每次上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记下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以便上课时提出问题.当教师讲述这个知识点时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利用有梯度的练习,检验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完一节课的内容后,让他们做基础练习,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又通过做提高题,培养他们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述平方差公式时可设计三组习题: A组:(1)(x+3)(x-3)(2)(1+2a)(1-2a) (3)(x+4y)(x-4y)(4)(y+3z)(y-3z) B组:(1)(-2a+b)(-2a-b)(1)(-m+3n)(m+3n) C组:(1)(2a-b+c)(2a+b-c) 这三组练习,要求一致。A组为基础练习,考查学生对公式掌握情况。B组练习是拓展练习,考查学生公式运用能力。C组为能力提高题型,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利用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参与学生讨论并不时的进行引导,最后老师则对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的内容和题目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 写学习反思:教师教学要写教学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发觉写反思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于是,我想如果学生也写学习反思总结,是不是也有帮助,我就要求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进行反思,没想到效果很好,不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给我提出了很多保贵的教学建议,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势,让学生有个主动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好学,爱学。这对我们传统教学法以我为主,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本的知识要求学生认真的听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怎样培养小学生 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往往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中,尤其是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怎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懈地努力,认真学习数学新课标要求,刻苦钻研各种教育书籍,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结合各家所长,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在课堂课外的教学中,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 一、利用身边熟知事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新的知识,他们所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带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又有一点畏惧的心理在作祟。这样他们在接受新的知识时,内心是充满了期待,又会有些抗拒的。了解到学生这个特点以后,我就常常利用他们所熟知的事物来导入新课,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还满足他们的强烈的好奇心。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

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这个新朋友就时时刻刻藏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他吗?(这时学生会东看看,西看看,成功引起学生的好奇),这时板书分数(学生会在心里产生疑问,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个新朋友了,我怎么看不到他呢?)。 其实分数这个朋友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分物品时要平均分,这样体现了公平性。下面大家伸出双手一起和老师做动作。老师双手抱圆,表现出怀抱西瓜,学生照做动作。然后将这个西瓜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2份,双手摊开,将其中一份分给你的同桌,一份留给自己。你的同桌分得的西瓜就是二分之一,你自己留下的西瓜也是二分之一,这就是分数。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一份其他的物品吗?(这时同学们会非常积极踊跃地用动作去分物品,有的同学会比划着分蛋糕,有的同学会比划着分月饼……)大家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体会到收获新知识的快乐。 这样导入新课,把分数这个陌生的知识传递到我们身边,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知。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兴致很高,大家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有用的。 二、学生身体力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这样导致他们的想象能力常常局限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动作上。我注意到很多次这种现象,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老师会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一部分同学会环顾教室,希望能够在教室中找到,一部分同学在自己座位认真地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很快就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我在停车的位置见到平行四边

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 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现状与实践探索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现状与实践探索 文昌市昌洒中心小学蔡秀春 一国内外有关兴趣的心理学研究现状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Herbart 1806, 1841)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兴趣又分为两种: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个人兴趣是由个体的倾向性引起的,它相对稳定,常常与知识的增长、积极的情绪和价值的增加相联系。它是使个体的需要得以保持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品质。情境兴趣是由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它常常对个体的知识和参照系统只有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但情境兴趣也可能具有更持久的作用,并成为个人兴趣产生的基础。情境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人兴趣。 个体兴趣具有相对持久的稳定性,因此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体兴趣将具有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个体兴趣要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加以利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是因为个体兴趣具有差异性,而在以大班制、师生比极高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师为提升并迎合个体兴趣而采取的策略是极端费时费力的,特别是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能轻易地与学校背景相适应,所以教师想向学生提供个人化的课程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唯有真正知道更多与教育相关的个体兴趣的发展情况及对这些兴趣的元认知的认识有关的内容,个体兴趣在教育中的应用才能成为现实。个体兴趣在教育上要加以利用具有局限性,这使得我们应更加重视情境兴趣在教

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及基本的数学逻辑。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联系生活现实,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 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七年级下期,学生都将转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在头天晚上备课时,我正愁眉不展的思考如何上明天的新课,忽然我想起了自己在小时候遇到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线报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位小

偷,多少赃款。”当我把这道数学题一出给同学们,众说不一,却很少有同学能短时内算出正确答案。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引入我要讲的新课内容,给同学们分析、讲解、计算、求解。同学们这节课听得特别认真,特别入神,知识也掌握得特别牢固。由于提出的问题源于生活现实,就缩短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兴趣陡增,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数学内容,布置有个性发展的兴趣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二上期,同学们对乘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之时,我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 观察下列等式: 13=12 13+23=32 13+23+33=62 13+23+33+43=102 …

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论文发表

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论文发表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大脑思维很活跃的教学课程,对于小朋友的智力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学生兴趣的培养做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学生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算术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深远的。生活中数学的运用显得非常的频繁,那么学生学好数学肯定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学习一门课程,要想把它完全学好,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抓住好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学习数学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自然科学的运用是完全离不开数学的,可以说将它学好是一个很有利的保障。所以,学习好数学就会融会贯通中其他科目当中,对于它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幼年时期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那么对于将来数学越来越难的趋势来说,奠定了很好的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小学生都是处在一个认知发展的阶段,对于周围的人群,也是在慢慢的接触中,形成一个概况。所以基础的引导真的非常重要。同样的,在这一年龄段,学习数学,他们都是随着自己的兴趣来进行的。要是对这门课程完全没有兴趣,那么所得到的发展就不一样。因为缺乏兴趣,学生就会有着自主的排斥行为。那么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就不能尽善尽美的达到效果。所以兴趣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同时为学习的再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基础。兴趣的建立是这门课程能否学好的重要前提。 二、培养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方法 1.完善它的强制性与理论实践 培养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兴趣的培养它必须适应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心态相协调。那么要做到兴趣的培养,我们必须在它实施执行的时候,注意一定的基础原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在理论知识的传输过程中,做到与实践的结合,打好数学的基础,在实践中找寻再次进步的方法,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让它富有强制性色彩,这样的话,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统一教育。 1.1适应性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从这首童谣里可看出人的手脑并用的重要性,也就是指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创新教育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产儿,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强化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与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学习数学之初,必须反复了解熟悉它的过程,逐步学会发现规律,然后在每次发现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愉快的体验,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师教学时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 所谓学习兴趣是个人对学习生活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对学习具有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学习往往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学知识也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创新是学生对数学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拓展。兴趣与创新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参与度,同时激发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能否深入学习的信号和象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持久的动机,惟有热爱数学,才能对数学有持久的热情,才能去克服和战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去归纳与总结数学规律,最后达到运用自如。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为新奇情景所吸引,新奇的情境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老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情境:狐狸和狗熊分得一块面积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菜地,狐狸趁狗熊有事离开菜地一会时间,将狗熊的篱笆从左图移成右图的形状。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儿童注意力不够稳定,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他们只有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才能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及思维的发展。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浓,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易于分散,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创设"情境",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学习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情境。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情境创设应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新年班里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一个与学生生

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参与积极,气氛活跃。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了合理地决策。 二、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而矛盾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下,才可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老师在把要探索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才能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情境的创设,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同样的情境,因学生的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尽可能利用突发的、即席的、真实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三、情境创设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情境创设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1、设置儿歌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情绪 低年级儿童对平淡的文字描述不感兴趣。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儿歌情境,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换成儿歌的形式,则会大大激发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