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留园园林艺术分析

园林史留园园林艺术分析
园林史留园园林艺术分析

留园的设计艺术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

概述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尤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合园林空间精湛见长。

留园是平地造园,空间通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划分,空间开合变化丰富。园中,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叠山立峰之美、意境之美、“处处邻虚,方方侧影”造园艺术、景观设计、空间艺术之美、植物配置之美等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布局

留园的布局讲究含而不露,其总体布局是园林紧邻于邸宅后,呈前宅后院的形式,全园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它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变化。组合景观、高低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建筑与园境相映成趣。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园林用建筑结构来划分空间,分中、东、西、北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其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以山景为主,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空间处理

留园中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从平面图可以看出,留园总体上是用建筑围和空间,同时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建筑又将其干小空间,即为园中之院,园中之馆。院与院、馆与馆通过曲廊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连续而又富于变化和韵律的空间整体。同时由于建筑密度大,为了避免空间的繁杂和混乱之感,园中利用水池和叠石丰富空间的层次。并在假山之中,布置许多小路。小路峰回路转,依山就势给人以空间无尽之感。现就留园的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作一分析。

对比:对比手法是留园中空间构图的又一重要方法,通过空间的开阖、隐显、明暗、虚实的对比,从而达到空间上的视觉无尽和视觉无穷的空间艺术效果,不但丰富扩大了空间,更增加了空间的内涵。“无心画”和“尺幅窗”虚实对比的应用,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通过虚与实的对比,不仅扩大了空间,而且化景物为情思,意味无穷,境界悠远。

疏与密:走进留园,则使人领略到忽张忽弛、忽开忽合的韵律节奏感。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方极其稀疏,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对比异常强烈。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从而使人弛而不张。

蜿蜒曲折:留园中有双面、单面空廊。二廊都依附于墙体,形成半封闭状态,是曲廊的形式。借曲廊连接各单体建筑达到建筑群的组合来体现“蜿蜒曲折”。但留园主要不是通过游廊来体现空间曲折变化的,而是通过借助于建筑物的直接衔接,特别是使其空间互相交错穿插,给人曲折迂回和不可穷尽之感。

建筑艺术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建筑的华美亦为人称道。“明瑟楼”和“涵碧山房”虽建在陆地,却紧临水面,造型和布置得当,神似面舫,与对面山上“可亭”相呼应。

此外,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远翠阁粉墙漏窗相映成趣,阁下名“自在处”,其前有石砌的花坛,雕刻着生动的花纹,歇山重檐,朱柱花窗,雍容秀美。清风池馆临池而观景色开畅爽朗,近览濠濮亭、小蓬莱,远眺山林可亭、闻木樨香轩和明瑟楼,山池景色历历在目。馆旁古树峰石交相掩映衬托,使位于水池一隅的池馆更显得幽雅清静。

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留园建筑艺术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2、页面设置:统一采用:上、下、右各2..5厘米,左3.0厘米,行距为1.25

倍。左侧装订。

3、

4、

5、

园林史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问题 ●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造园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2、南昌所在地区属于我国哪种植被类型,主要代表性植物有哪些? ●3、城、市、城市的涵义 ●4、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分类) ●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及如何体现的? ●6、诗词中的境界之层次 ●7、园林与园林设计的涵义 ● ●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问题 ●1、请查阅《周礼》一书,了解其书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其对后世社会各方面的 影响。 ●2、请查阅《诗经》一书,了解其书的主要内容;并记录和理解其中描写植物的诗篇 (10种植物,最好是自己熟悉的植物)。 ●3、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形式。 ●4、《诗经·大雅·灵台》的注释。 ●5、秦朝主要的皇家园林有哪些?其中哪座皇家园林为西汉建章宫的“一池三山” 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6、西汉主要的皇家园林有哪些?哪座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的格局逐渐成为后 世宫苑池山建筑的范例。 ●7、西汉上林苑概况 ●8、西汉私家园林概况 ●9、东汉主要的皇家园林有哪些? ●第三章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哪几座都城建设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为什么? ●2、何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双璧。其主要内容。 ●3、此阶段私家园林的类型和相应的代表作。 ●4、此阶段寺观园林的类型和相应的代表作。 ●5、兰亭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何种性质的园林。 ●6、《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前期问题 ●1、北宋东京城和以往都城在平面布局上的变化 ●2、街巷制、花石纲 ●3、北宋皇家园林的代表(艮岳、东京四苑) ●4、《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的作者、主要内容 ●5、《洛阳名园记》的作者、主要内容 ●6、北宋私家园林的代表沧浪亭概况 ●7、《沧浪亭记》二篇主要内容,重点词汇的注释。 ●8、南宋临安的环西湖一带寺观园林 ●9、南宋城市公共园林西湖 ●10、祠堂园林——晋祠的概况(鱼沼飞梁)

拙政园空间分析知识讲解

建 筑 设 计 | 拙 政 园 空 间分析姓名:穆垚 班级:环艺106班 学号:201005014612 指导教师:岳璐

目录一、园林简介 二、园林内部构成 三、园林表现特点 四、园林空间与功能 五、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六、总结

园林简介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园林内部构成 东园 东区的面积约31亩,地势空旷,平岗草地,竹坞曲水,芙蓉树、天泉亭等亭阁点缀其间。兰香堂是东部主厅,厅中部屏门南侧为漆雕《拙政园全景图》,把全园景色融于一壁。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 拙政园东 园重要的景 点有秫香馆、 松林草坪、芙 蓉榭、天泉亭 等,拙政园的 纪念品店也 设在此处。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中西园林的分析比较

中西园林的分析比较

提纲 1.综述 2.中国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 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 3.欧洲园林:凡尔赛宫 4.伊斯兰园林:阿尔汉布拉宫 5.总结 6.手绘附图 综述 园林意指,在人工建筑出来的环境中,利用巧妙的手法去模拟自然景物,范围相当广,小至盆栽的植种,大至池水与假山的布景,都是园林的一部份。园林的重点在于造景的巧妙,如何能模拟自然而不落痕迹,如何能将有心安排的布局与艺术性的意境搭配一起,如何将理水方式,石,亭,盆栽,林,窗,门一一运用,并搭配季节变化和当地建材,民俗风情,和主人的个性特色等,都是相当重要的关键。世界园林三大体系包括中国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和伊斯兰园林体系。 中西园林特点比较 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2.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中西园林不仅有着十分相似的起源,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园林类型也是相似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园林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休闲的演变关系上。 园艺的起源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主要靠食用植物而求生存。因此,园艺的发生与食用和药用植物的采集、驯化和栽培密切相关。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 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中西园林所用材料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 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这主要表现在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上,它主要服务于特权阶级。成为一种奢侈品。 但中西园林竟有着这种种的相似性,虽然它们存在于相距甚远的时空中,但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体系,但他们同属世界园林的一部分,同是我们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园林艺术是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个体的差异性与园林艺术的同一性是对立同一的关系。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 ) 2.( D ) 3.( B ) 4.( B ) 5.( B ) 6.( A ) 7.( B ) 8.( C ) 9.( A ) 二、填空题 1.植物山石水体建筑 2.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艺术构成植物栽培土建工程技术 3.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美学理论 4.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和华盛顿公园绿地系统 5.《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6.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大地景观规划; 7.自然艺术 8.梁思成吴良镛汪菊渊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园林史的目的与态度。(较难,理解;园林学科发展) 答案要点: (1)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学习前人保留下来的优良的园林文化与技术。纵观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变化把握园林学发展的方向。 (2)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3)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 (4)对园林史要进行批判地学习。 五、名词解释 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拙政园分析作业

拙政园分析作业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

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虽然是私家园林,面积相对皇家园林来说较小,但在园林建筑形式上却丰富多样,涵盖了大多数古典园林建筑类型,起到了点景、观景、引景、对景等诸多作用。园林中有大量的闭合空间和长廊,为了防止人们视觉审美疲劳,在设计手法上,利用镂空造型表现借景等艺术形式,让整个空间动静结合,富有生气。

中外古典园林对比分析

中外园林对比分析 ——建筑对比分析 摘要:园林建筑是面时代的镜子,是首凝固的音乐,她积淀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体现着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人们习惯把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园林称为东方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园林称为西方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差异。 关键词:建筑环境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文化 (一)园林建筑与环境方面。中外园林在总体布局上有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西方园林的突出特点是:在平面构图上很强调园林中部的中轴线,园林内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小建筑物、小广场、放射形的小路等围绕着这根中轴线来进行布置。在这根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则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 中国古典园林则恰好相反。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即“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 (二)园林建筑材料方面。西方的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以石结构体系为主,成团块状地集中为一体,墙壁厚厚的,洞口小小的,建筑的跨度受到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自然就放到了“实”的部位,所有的建筑装饰也是大理石等精心雕刻而成的,厚重中不乏简约之美。西方园林中建筑和雕塑总是结合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因此人们的注意力也自然地集中到目所触及的外表形式和装饰艺术上。同时西方园林建筑由于是石质的因此抗火性较强,保存时间也较长。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体系为主,中国园林建筑不讲究对称,注

中西古典园林对比分析

中西古典园林对比分析 2015年6月

前言-------------------------------------------------------------------------------- 一.中西园林历史的传统作用------------------------------------------------------ (一)中西园林差异......................................................................... ................... (二)中西园林形成的过程......................................................................... . 1.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原因...................................................................... 2.西方古典园林形成的原因................................................................ 二.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思想异同......................................................................... ..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思想......................................................................... .....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 ... 2.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 (二)西方园林的审美思想........................................................................ 1.西方园林的人工美......................................................................... ........... 2.西方古典园林的形式美........................................................................ 3.西方古典园林的逻辑与清晰的调理美............................................................ 三.中西古典园林的构成手法....................................................................... ......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手法.......................................................................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构成手法....................................................................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89596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苏州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不仅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拙政园的建园风格,构园要素,布局设计等方面都极具特色。我们通过写生实习对拙政园进行考察分析,研究拙政园和谐的空间布局,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园内丰富的视觉变化,从而归纳出江南私家园林营造的潜在规律,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这三个方面说空间布局空间分割视觉分析 拙政园整体的空间布局 在考察实习中,拙政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拙政园相对于其园的园,如、留园、沧浪亭、,面积大很多,但是拙政园并没有因为其面积大而显得单调空旷;相反,园内通过整体空分间的划分而显得大而有致。拙政园整体的空间分为了三部分,别是:东园、中园、西园。 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东园的面积约为31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归园田居”为主。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经门廊、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

林,林西为秫香馆。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 Word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中园是全园的精华之所在,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其面积现约为18.5亩,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亭台楼榭。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其中,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 中园空间分析拙政园中园园区分为了五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建筑主体与鲜明的庭院主题;我们都知道古代文人雅士喜欢追求隐居安乐为主的生活,因此从江南私家园林的布局上也能体现出这特点,园内拥有各个独立空间,或静观或游赏,移步换景都有特定的内容,不厌其烦。但是五个景区总体风格是比较和谐融洽,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摘要:园林是在一定的空间里依照园林艺术原则,进行创作而形成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的生活境域。本文从三大方面论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及历史上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中西;园林艺术;差异;影响 纵观园林的发展史,当今世界园林艺术已形成了三大系统——中国、欧洲和西亚。其中,中国园林代表了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则是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两者园林艺术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我国当代的园林艺术创作有所启迪,使之更好地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1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中西方园林艺术巨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富有民族特色园林艺术。本文主要从以下3 点不同方面加以论述。 1. 1 园林布局的不同 中国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是“山水画”式的,以山水为景区的主体,追求的是“林泉之趣”、“田园之乐”,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园林中花木配合山水随意配置,道路回环曲折,穿插于山水之间,使得游览路线复杂多变,通过延伸游览时间来展示各个景区。另外,中国园林的建筑体量以及在景物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很小,大都从属于自然山水。建筑往往穿插、点缀在自然山水风景之间,达到“依山就势”、“自然天成”的效果,使自然美中融入人工美的气息,增添人们现实生活的情趣。如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建筑尺度,一般都不大。即使有些像灵隐寺等体量较大的建筑,也被有意识地隐藏于山麓林木之中,不让它去与自然风景争主角地位。至于像颐和园万寿山南麓的佛香阁中央建筑群,虽然体量高大,人工气息浓重,但从总体布局上看仍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主体和中心。它不但没有破坏自然风景的主体,反而丰富了万寿山平淡、呆板的形象,烘托、渲染了皇家园林所需要的艺术气氛。总之,中国园林的整体布局力求景中有景、园中有园、峰回路转、曲折幽深,达到一种含蓄富有韵味的艺术效果。西方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则是“几何形”式的,以建筑物为园林文化与历史景区的主体,在构图上特别强调园林的中轴线,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小建筑物、小广场、林荫道和放射形的小路,都围绕这条中轴线进行布置,以突出空间布局来缩短时间流程。在游览路线的安排上,西方园林的游览路线一般都是围绕着园林的中轴线而有规则地向四周扩散,每条路线几乎都是笔直的,而且主次分明,通向中心景区或主景区的路线较宽广、显眼,通向次要景区或小景区的路线则相对狭窄、隐蔽。这样,虽然游览线路众多,但都排列有序、交接规则,游览者一入园后就感到心中有数,能轻易地到达中心景区,对于游览者极为方便,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领略整个景区。另外,与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山水不同,西方古典园林重视建筑物更甚于山水。西方园林的建筑物往往是全园的主体,山水花木则被修整后作为园林的陪衬物,建筑的附属。可以说,西方古典园林是一种建筑物的扩张或延伸,山水花木都成了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要算这种西方园林艺术的杰出表现者。例如凡尔赛宫的中心主题是一座主体部分长达707 米的宫殿。它的中心部分就是当年路易十四的卧室,也是全园的核心。在宫殿的两翼,是政府办公处、剧院、教堂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1]

名词解释部分和填空题部分 1、园林: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3、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 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 5、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 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 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7、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 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8、天然山水园: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 工,改造。关键在于选择基址。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 8、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 派和皇家至尊 9、私家园林: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 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10、寺观园林: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 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 11、皇家园林的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12、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 13、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 14、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 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囿,台,园圃 16、囿的定义: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 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这种作为园林的雏形,称之为上古朴素的囿。17、台的定义:用土堆筑成的方形高台。功能是古代人登高观天象,通神明。台还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如殷纣王沙丘苑台,文王灵囿,灵台) 18、园圃的定义: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蔬菜的场地,除食用、药用外,也发展为观赏用。 19、苑的定义: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其主要目的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 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注意自然景色与人工造景的观景内容的结合。叠山理水,聚山理水,聚土 为山,辟池凿沼,种树植卉,养育禽鸟,并布置众多的建筑群供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 合的园林形式。 20、汉代奠定了中国至今的梁架结构法式。

浅谈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浅谈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摘要:本文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各自特点,通过实例比较,进而阐明了中西方园林的不同,以便我们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体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影响;差异 源于黄河、长江两河流域的东方文明和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两大体系的发源地。就是我们习惯说的“东方”和“西方”,是用它代表两种文化的概念。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自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园林设计起源于布置园圃,同时受到建筑思维的影响,它的整齐、规则、中轴对称、几何布局成为主要的造园手法,植物多表现为“刺绣花坛”之类的趣味图案,道路笔直,以此表现人工美。其中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堪称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各自风格 1.1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表现下形成的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园林。“中国位于北半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西边,有喜马拉雅山;东边和南边,有太平洋;只有在北边,没有天然的疆界来抵御历史上有名的入侵。三条大河,从西到东,几乎贯穿了中国大陆:即黄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北部有广阔干燥的黄土高原,中部有湖泊、溪流和洪水冲积而成的农田,南部有延伸入亚热带地区的人迹罕至的山脉”[1]。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 且呈现出诸多差异, 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1.2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影响下形成的西方传统几何式园林。“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将欧洲大陆分为两个气候地区,地中海气候区和大西洋气候区。通过水路与陆路的相互渗透,恶劣的气候才得以避免,从而也鼓励了航海的发展”[1]。 西方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这种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而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

拙政园园林分析

拙政园园林要素分析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全园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规模现为苏州园林之最,是一个宅院合一的园林。 主体建筑分析: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入口先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给人一种放的感觉,再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以及门左右种植一些园林植物,营造出园林幽静自然的氛围。进入腰门后,可以看到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风的感觉当绕过土山后,空间变得不再狭小了,也到了该院的主体的景观。园中的湖景,建筑景观全部在此时映入我们的眼帘。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可以使人不会一眼就浏览完所有的景观,同时给游客留下无穷的遐想。这采用了园林上的一种“遮景”和“抑景”的艺术手法,使用这种手法它不但能阻挡外界的喧嚣,而且能藏住园内美景。 过了土山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拙政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远香堂原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四面都是通透的窗,透过这些漏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远香堂的东面,是建于假山处的绣绮亭,透过这些通透的窗,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往北是广阔的湖水,湖中植荷花,景色宜人。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夏冬景观的对比。这些漏窗还可以给人一种环境的开敞,不会给人压抑感。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几大特点:例如结构上的特征,主要采用木质结构,在墙体上设计漏窗等。 主体廊桥—小飞虹分析: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梁,其形状略微拱起。站在小飞虹上,能够欣赏到周围的水景,廊景以及各种园林植物,同时在此处还能看到远处的见山楼,近处的香洲,小沧浪,可谓是节点位置,给人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风景的感受。所以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还是建立了以桥为中心的奇特景观。同时它还将水景割裂开来,使人站于桥上所见全部都是水,这一水环境给人一种心明眼净,志清意远,从而忘记现实中的烦扰,心灵上悠然而生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人站在上面也会给他人一种是在欣赏一幅园林山水画的感觉。同时桥与水面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感觉。 园林要素“水”的分析: 拙政园地处江南水乡,所以在拙政园中水所占的比重必然不小。观赏拙政园的时候肯定能发现水景已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的表现形式多样,与周围景物形成各种关系。而且全园三部分的水系贯通,收放有致,成为全园游赏的线索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是沿水观赏,就可掌握全园整体的自然山水风貌。水体又可以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客观形象地反应出周围景色,不同气候条件下还能映射出新绿、晴空、红叶、雪影、怪石以及亭台楼阁。风吹波动,倒影,逆光,反射都能使静水水面波光晶莹,色彩缤纷。而在拙政园中水的运用主要属于静态应用,没有动态的景观,重点放在模拟自然中的湖溪泉滩等水的自然形态。客观形象地反应出周围景色,不同气候条件下还能映射出新绿、晴空、红叶、雪影、怪石以及亭台楼阁。风吹波动,倒影,逆光,反射都能使静水水面波光晶莹,色彩缤纷。理水时挖出的土方可以构造水中的岛屿和堆高地形,在拙政园中主要体

世界园林史(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史 公元前三千多年 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 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 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 家。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对于沙漠居民来说,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作为模拟的对象。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佾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 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 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公元前五百年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1、古希腊的雅典城邦 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原为体育竞技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到处陈列着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坐椅。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政治学家在这里发表演说,哲学家在这里辩论,为此而修建专用的厅堂,另外还有音乐演奏台以及其他公共活动设施。但这种颇似与现代“文化休息公园”的公共园林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衰亡而逐渐消失。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例如德尔菲圣山( The Mountaiin Sanctuary of Delphi )。 2、罗马别墅花园 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这两类,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当时的一位官员和著作家的 Pliny 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写:“别墅园林之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确实美不胜收。还有柔媚的林荫

拙政园

拙政园浅析 摘要:通过对拙政园历史背景、园林营造手法、植物选择、植物造景等做介绍和分析,展现其造景的经典之处,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园林空间园路铺装园林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 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 的联系。品中国古典园林,必先品苏州 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朵 奇葩,其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 筑巧夺天工。而苏州最大的园林便属拙 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南临东北街,北接平家巷,东起道堂巷,西止萧王弄,占地约72亩,是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山清池广,竹木掩映,建筑得宜,风格。 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在中国造园史上 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 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园林是一门 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拙政园更是中国造 园的经典之作,与故宫、长城、秦兵马涌、 布达拉宫等同属国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 宝。开阔而疏朗,是江南文人园林的代表 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结构体系: 拙政园的中部是江南园林中结构体系的典范,水池的面积占全园的三分之一,是以水池作为整个园林的构图中心,通过路径、廊架等进行空间的分隔与组织。园林建筑在空间的组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筑、游廊和其它景观元素形成相互关联的空间体系,既具有较严谨的秩序,又蕴涵了灵活与变化。 图1用分层的方式显示了拙政园空间结构的 形成过程。通过山水体系的布局基本形成了园林 的整体性空间结构;建筑位置的经营进一步划定 和完善了空间的细部结构;园林植物依附于山水 和建筑的布局之上,使山水和建筑庭院空间中增 添了许多变化的因素。 (二)空间层次 拙政园的空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图1 1、第一个层次为园区,主要依据园林的空间 位置和结构来划分。据此,拙政园分为东部、中 部、西部三个园区(如图2)。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考题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年成立了中国园林学会(一级学会),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园林》。 A.1981 B. 1983 C.1986 D.1989 2.根据文艺复兴的初期、中期(鼎盛)、末期(衰落)三个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的三种特征。 A.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 B.丰富、简洁、装饰过分(巴洛克) C.装饰过分(巴洛克)、简洁、丰富 D.装饰过分(巴洛克)、丰富、简洁 3.属于藏传佛教寺观园林的是。 A.布达拉宫 B.香山寺 C. 大觉寺 D.白云观 4.唐朝都城长安东南角的著名风景游览地是,作为长安八景之一被称为。 A.曲江池;曲水流觞 B.华清池;骊山晚照 C.灞桥;灞柳风雪 D.小雁塔;雁塔晨钟 5.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园林“悬圃”位于。 A.东海 B.昆仑山 C.泰山 D.骊山 6.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古时期世界上内容最完整的建筑著作之一,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技术书籍。书中总结了历代建筑成就,制定了和,为以后建筑业确定了楷模。 A.设计模数;工料定额制度 B.管理方式;工料定额制度 C.设计模数;工时计算制度 D.管理方式;工时计算制度 7.控制园林景观空间尺度,使之不至于因空间过分空旷或闭塞而削弱景观效果,一般情况,H(景观对象的高度)与D(视距)的关系控制为:() A. D∶H的比值在1至3之间 B. D∶H的比值在2至3之间 C. D∶H的比值在1至4之间 D. D∶H的比值在2至4之间 8.()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是古代文人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的场所,历史价值非常深远。 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 9.()是宋代著名皇家园林,位于宋代都城东京宫城东北,基本组成为“左山右水”,筑有万岁山、万松岭、寿山等,由自然河道引水入园,形成溪、涧、潭、沼、瀑布等多种形式。 A. 金明池 B.玉津园 C. 琼林苑 D.艮岳 10.东部中国、日本的佛教禅宗无色世界观影响着园林。同时,部分地区受老子道教崇尚自然的影响,出现了()。 A自然式山水园B伊斯兰园林C印度伊斯兰园林D城堡式园林 11.()时期的皇家园林已趋于规范化,明显区分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种类别。 A.魏晋南北朝B.隋唐C.宋D.元 12.在古埃及时期,园林的雏形除了游乐性园林、葡萄园、果园外,还包括。 A桑园B枣园C梨园D菜园 13.()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是古代文人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的场所,历史价值非常深远。 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 14.古埃及园林类型除了宅园、圣苑外还包括()。 A游憩园B山水园C墓园D台地园 15.以下园林中,江南园林有()。 A.圆明园B. 拙政园C.畅春园 D. 清华园 16.()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A.夏商B.秦汉C.商周秦汉D.魏晋南北朝 17.()为宋代名人司马光的私家园林,园址位于洛阳,规模不大且风格朴素,园子的命名与内容格调相吻合,园林表现出较明显的意境深化。

浅析中西园林差异

浅析中西园林差异

目录 摘要 (2) 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共通性 (3) 二、中西古典园林的思想差异 (3) 1.思维方式 (3) 2.造园思想 (3)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的差异 (4) 1. 中国园林造园的美学思想 (4) 2. 西方园林造园的美学思想 (4) 四、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5) 1.中西园林艺术风格差异 (5) 2.中西方夜景照明设计 (5) 参考文献 (7)

摘要 园林艺术本身的特质,决定了中西方园林的统一性,但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审美情趣及价值认同等又使中西古典园林呈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只是这种独特性是存在于共性之上的,在哲学意义上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前者的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关系,讲究较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整整,总之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关健词:审美差异、风格、思维方式、照明系统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园林——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通过利用、改造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而创造的集观赏、游憩、居住于一体的环境。作为一种审美享受的手段,由于各个民族对自然美的审美要求不同,因此文化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园林创作,从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到今天的现代园林艺术,世界造园事业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成就,也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园林艺术。 一、中西园林艺术的共通性 中西园林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与其它艺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即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无论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技术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的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深邃的中国古典写意山水园林还是以结构华美、反映绝对君权制度的凡尔赛宫为代表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2014《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1.怎样体现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答: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一般园林中,常以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黄叶秋果属秋,松竹梅属冬。 2.简述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1.中国与英国风景式园林都注重自然美,两者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 2.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 3.造园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都属自然式风格 4.花木等植物是中英风景园林造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花木应用都以自然美为艺术准则,树木多采取不规则的孤植, 丛植, 片植等形式。丛植和片植的林地边缘也呈不规则的形式,常起到隔景、藏景的作用, 以增加景色的层次和变化。不同点 一、特点比较 1.中国风景式园林擅长小中见大、师法自然,还要本于自然而又高出自然,英国风景式园林虽能本于自然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境营造未能达到高于自然的境界 2.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以理性、客观的写实,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英国风景园显示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3. 英国风景式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影响比中国古典园林对城市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它所崇尚的疏林草地至今依然是现代城市公园的基本语汇。 二、造园风格的比较 两者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性的不同, 差异较大。 英国园林从总体而言面积都较中国古典园林大, 并以天然的真山真水为造园基址。 中国古典园林, 特别是私家园林则面积较小, 景物摹效于自然, 即以精炼概括的手法, 用人工的力量来再现天然的景色, 以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成”意境 3.简述园林艺术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 答:园林艺术是审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从园林的定义、与工艺美术类比、园林的游赏功能和精神功能等方面分析。 4.简述园林艺术的特征。 答:(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园林史留园园林艺术分析

留园的设计艺术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 概述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尤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合园林空间精湛见长。 留园是平地造园,空间通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划分,空间开合变化丰富。园中,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叠山立峰之美、意境之美、“处处邻虚,方方侧影”造园艺术、景观设计、空间艺术之美、植物配置之美等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布局 留园的布局讲究含而不露,其总体布局是园林紧邻于邸宅后,呈前宅后院的形式,全园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它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变化。组合景观、高低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建筑与园境相映成趣。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园林用建筑结构来划分空间,分中、东、西、北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其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以山景为主,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