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课题名称:世界艺术现代设计史

姓名:吴宇洁

学号:0908023025

指导老师:鹿咏

如果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60 年代的设计风格,大约最恰当的应该是“波普”( Pop)了,这个词来自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 , 又称新写实主义,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50年代中期繁荣于美国。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但是,当它与60 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在西方国家中,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

“波普”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运动,不少人认为“波普”源起大众化,因此,“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其实,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波普”文化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不过借用了大众文化的某些形式而已。它的某些内容,比如艺术形式、设计形式受到青年大众的欢迎,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它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知识分子反文化的精英立场。

英国的“波普”运动是受到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波普”艺术运动最早出现在一些独立的组织中,这些组织的成员包括艺术家、评论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如果从本质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英国的“波普”设计在这场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虽然英国在现代设计运动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它在“波普”设计运动中显示出来的前卫性特点,却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与重视,并且,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对于英国人本身来讲,要重新赶上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水准,也非常困难。而以反正统文化为中心的“波普”运

动,则正好给英国设计家一个可以避开现代主义阶段的捷径。

60年代英国在设计上的一个最显著的转变就在于不再苦苦追求重新开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而自己通过当时的国家与国际的特殊情况、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当时的文化界出现的新气氛,来开辟一个新的设计路径。新一代的消费者希望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代表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非人格化、高度理性的特点,显然与他们的要求是违背的。战争期间设计的朴实无华,是因为战争期间物质匾乏,色彩的单调也是因为战争前后的总体气氛影响。

现在,新的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职业妇女等等,他们要求的是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的风范,色彩必须大胆和强烈,设计造型应该突破旧有的造型框框,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为新的社会、新的市场服务。英国设计也因此开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即“波普”设计阶段。

英国“波普”设计主要强调图案装饰。不少图案是直接从一些当时的“波普”艺术中借鉴过来的,其实,这些英国“波普”设计家们,自己就是那个丰裕时代的积极的、乐观的代言人,通过他们的设计作品,来反映这个令他们感到兴奋的物质丰裕的新时代,这个年轻的时代。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几个方面。

自从6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出现了一些复古等现象,使它的风格特征变化无常,非常难于确定它的统一风格。可以说英国的“波普”设计具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折衷特点,但是,它也具有一个统一的基点:那就是对干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反动,在这观点和立场上,所有属于这场运动的设计家基本上是一致的。“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它的产生背景与战后日益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青少年消费市场、反叛的立场,特别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有密切关系。也正是因为这场运动基本是在形式主义的圈子中探索,并没有更加深层的意识形态依据,所以,本身形式不断改变,而始终没有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英国“波普”设计的主要设计家大部分是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传统,包括现代主义的传统没有多少依赖和感情,更加重视自己这一代人的习惯与喜爱。因此,他们最具有打破传统束缚的动机。他们是从产品设计、服装

设计和平面设计三个主要方面开始突破,从而创造了这三个基本领域内的“波普”设计风格,英国的“波普”产品设计、“波普”服装设计和“波普”平面设计都非常有特色。这些设计家们的努力方向,是要找到代表自己的视觉符号特征、自己的风格,代表自己这一代,而明确表明自己所站的是非父母那代人的立场。因此,各种各样奇怪的产品造型、各种各样特殊的表面装饰、非常特殊的图案设计、反常规的设计观念都涌现出来,一时的确热闹异常,旗帜鲜明。但是,由于主要是一种青年期的宣泄,“波普”运动追求新颖、追求古怪、追求新奇的宗旨,却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因此,正如班汉讲的:来势汹汹,但持续力量却非常微弱。

我认为波普艺术不是建立在后现代设计的思想观念基础上的,它其实只是形成了当时流行文化的一个内容,一个方面,即成为当时反正统、反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后现代设计带有很明显的反现代设计的思想,所以波普设计是后来产生后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潮流。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设计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它既有受波普文化影响的波普设计,又有受光效应文化影响的光效应设计,即在画面上产生平面构成视觉效果的设计。同时设计还会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出现了包括在服装、产品、广告上用一些跟太空时代人们审美观念基本一致的设计用品,甚至包括口红这种女性味很浓的广告也出现在太空的实验室。因此理解波普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产生,理解其成为现代设计往后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大三_英国文学史(绝对标准中文版)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人们和谐相处的理想国。Utopia现已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乌托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乌托邦》开创了英国哲理幻想小说传统的先河,这一传统从培根的《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勃特勒的《埃瑞璜》(Erewhon)一直延续到20世纪

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

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 本论文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从民国时期到当前近百年间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变迁?和西方的英 国文学史书写有何不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等等。论文运用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和文学史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讨论了英国文学史在国内 的发展历程,最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四个个案,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讨 论的问题。除绪论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英国文学史在中国书写的学科背景,英国文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讨论英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说明文学观念是如何影响和决定着文学史家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并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来说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在文学观念上的书写特色和所受影响。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西方传入的纯文学观,纯文学观念对国人影响极大,国内的 大部分英国文学史都坚持纯文学观念,收入的是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泛文学观念影响下文学史把历史、哲学、书信、日记、箴言、小册子都纳入文学史料的范围内。后理论时代的大文学观念对国内英国文学史书写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了原来的亚文学类属的文本,妇女文学、地区文学、族裔文学、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而跨学科性质的文学史在国内并未出现。第二章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问题,并分为二个主要的时期,即民国时期以进化论为主导的文 学史书写和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无论是

进化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学史观在进入中国后,和中国的社 会现实相结合,本着改变落后,争取富强的目的,被变形处理。以进化 论为指导的英国文学史书写强调文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以开民智,启 民力为目的,旨在改变中国国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最 初一度变成阶级论的文学史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史的书写则强调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作家生平, 作品的思想内容,也适当强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最后一节针对英国文 学史书写中的史观问题提出了以人性论为指导的文学史书写问题。第三章首先从文学史的书写体例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分期 和撰写体例问题,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找出异同并阐明了 原因。在分期上,国人倾向于大杂烩式的分期模式,即政治朝代+世纪+文艺思潮等混合体模式。在撰写体例上,受传统史书书写的影响,作家纪传体模式盛行,其次便是分类合编体。而评论体和辞典体则凤毛麟角,应用极少。第二节针对国内分期问题提出了以文学思潮、文学传 播方式为依据的分期模式,针对撰写体例问题提出了以编年体、故事 体为模式的撰写方式。第四章从文学史经典建构的角度讨论了百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演变过程和中国文学传统对经典建构的影响 问题。发现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是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 现实、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经典的选择、经典作家的 评价和经典作品的阐释上都有异于英国本土的文学史。第五章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四个比较独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以 上问题,以期从中窥见出百年来英国文学史在中国(大陆)书写历程和

设计美学 简答题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2)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论述) 3)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论述) 4)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5)设计美的特征(你如何理解“设计美”?) 6)设计美学的类别有哪些? 7)你认为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有何意义? 8)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要内容 9)现代主义设计美学的思想及其意义 10)20世纪30年代德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2)20世纪20年代北欧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4)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论述题) 15)包豪斯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16)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和成果 17)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18)乌尔姆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19)乌尔姆设计学院在现代设计史上的意义 20)欧洲设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21)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体系的主要内容 23)美国“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影响 24)欧美两种设计体系异同及其原因是什么?(论述题) 25)现代主义总场景如何转向后现代主义总场景? 26)现代主义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27)后现代美学观念有哪些?(你如何理解后现代美学?) 28)后现代建筑的美学观念是什么? 29)绿色设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0)后现代设计形成了怎样的多元化设计面貌 3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 32)请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33)你如何理解现代设计发展中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论述题) 34)全球信息网络化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35)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36)现代设计的两大体系是什么? 37)非物质数字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点 38)当代设计美学观的主要内容 39)大众文化的特征 40)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关系 41)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主要内容 42)“孟菲斯”设计小组的主要内容 43)青蛙设计的主要内容 44)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主要表现

波谱艺术

波普艺术 百科名片 波普艺术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主要 目录[隐藏] 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的特点 代表作家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 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的特点 代表作家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 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 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 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 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

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 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编辑本段] 波普艺术的特点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编辑本段] 代表作家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试论波普艺术的特征及其影响

试论波普艺术的特征及其影响 摘要:随着被艺术家在手法上的广泛运用——片断、拼接、挪用等,使作品的内涵与外延混合为一种平面化的统一:抽象与具象的冲突、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的冲突、一般和特殊的冲突统统消失。这些元语言系统中的二元对立的消失,是由于能指的物质性实体(声音、物品、图像、影像),逾越了所指系统(构成语义方面的观念),反过来延展而成为内涵的意指系统,在此情况下波普的涵延化标志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有一怪异特征。 关键词:挪用、涵延化、商品性 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美艺术界,是由英国艺评家劳伦斯·艾洛威发表在1958年《建筑设计》的文章《艺术与大众媒体》中提出的。它消除了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或者说是艺术与生活的分界的一个新领域,为社会大量生产消费品而设计的人工制品如赛车、流行音乐、广告一类等。它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符号,利用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素材与媒介制造让人通俗易懂的作品,并通过媒介加以普及化与生活化,也有一些波普艺术家表现的是对于商品拜物教恶意的仿制、戏拟或是揶揄模仿。 这种向生活普及化的东西是现代艺术向后现代艺术转向的一个重要特征,拼贴的手法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采用,再后来,原材料越来越广泛,甚至有些作品相当巨大,而非一幅平面画作,例如1994年克里斯托的《包裹帝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件巨大的波普艺术作品。而涂鸦艺术更是将波普艺术所倡导的的生活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昔日有些微不足道的涂鸦艺术品被堂而皇之的挂到了国家美术馆中,那些涂鸦青年一下子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在早期,英国开创了波普艺术的先河,最著名的是1956年由英国的汉密尔顿创作的拼贴画《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该作利用现成的海报或杂志上的一些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些事物和人物来拼贴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所以最初的波普艺术的就是挪用的合法和涵延化以及符合大众眼光的商品化特征。 挪用一词就是指借用,但是用一种相反的说法就是非法的盗用。这种手法是取已有的素材,如艺术史、广告、媒体的现成物,再结合新图像和媒体材料,接出新的作品的方法。或者又是某位艺术家的名作被挪用人做成自己的表面特征。然而,后现代的挪用者并不是直接将其挪用再粘贴到作品当中,而是将寻得的图像再处理、再描绘与在摄制。在对其评价当中,它的这种占取似乎挑战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所推崇的原创性。艺术家们频频向艺术史上的前辈们示好,譬如,马奈借用了拉裴尔著名的构图形式;而毕加索亦推崇着维拉斯奎兹与鲁本斯。在杜桑的《泉》之后,波普艺术就成为了挪用的先驱,安迪·沃霍尔则是教父,将这种挪用的手法向民众宣传并得到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教父的作用。 挪用与拼贴有点相似,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在艺术品生产方式所寄予的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下,就成为了表达对当代社会各种赞成或批评的观点的一种工具。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雪莉·莱雯翻拍、挪用维斯顿的摄影,并且将蒙德里安的水彩画当做精彩的摹本。这位女性主义艺术家选择用男性艺术家的作品来让观者审视艺术脉络中的女性文化身份的位置。 在初期,许多艺术家从过去的作品中模仿绘制一样的风格,让许多人误解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复古运动,但是其实这种拟古运动只是挪用手段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后现代艺术这个大范围的特征。其实,大多数后期的艺术家们是运用现时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________。(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和设计师为了不断促进汽车销售,在其汽车设计中有意识地推行_____。(“计划废止制”) _____被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 10、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组织——______。(孟菲斯集团) 1、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_____发起的。(维也纳分离派) 2、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团,其领袖人物是___。(麦金托希) 3、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_____,始于19世纪80年代。(先锋派运动) 4、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____。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5、俄国构成主义风格的确立,从艺术的角度上来看,与立体主义和____有很大的渊源关系。(未来主义) 6、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兴起的同时,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展开得一场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____。(装饰运动) 7、___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结束了它的14年历程。(1933) 8、______在工业设计上的运用及生产积极效果,堪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人机工程原理) 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_______。(集体主义工作方式) 10、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理查德·汉密尔顿) 1、地处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___五国,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计风格。(冰岛) 2、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杜斯伯格) 3、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____,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马列维奇)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代主义的设计并不突出,但还是出现了_____,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号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大师之一。(勒科布西埃) 5、20世纪50~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与_____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布莱恩公司) 6、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_____。(波普设计风格) 7、围绕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绿色设计、______、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等。(生态设计) 8、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___。(海牙)名词解释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5.波普艺术 波普(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英国。代表波普艺术特征的作品是1956年由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题为《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2.曲线风格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编号:01015065, 01015096 (翻译方向); 02015055,02015106 (教育方向) 2.层次与学制:本科, 四年制 3.总学时:68 4.学期与周学时:第五,六学期;周学时: 2 5.学分:2 6.执笔人:夏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翻译,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 该门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旨在使学生从英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掌握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同时帮助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对部分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导读,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的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如下能力: ①对于英国文学史有整体性的把握; ②掌握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独立完成千字左右的文学作品评析的英文论文; ④掌握文学概念和相关文学流派的专业知识。 2.质量标准:在第五学期完成英国文学史中从中古时期到启蒙时期的文学流派及相关作家,完成两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第六学期完成从浪漫主义时期到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整体把握整个英国文学史的脉络,完成三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同时检验学生是否了解、认识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够用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五学期: 第一章序言 (2 学时) 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二章中古世纪时期(2学时) 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的起源及其形式和主要代表作品 第三章杰弗里?乔叟 (2学时)

波普艺术

大众文化艺术的先驱者 ——波普艺术 09美术理论徐倩 B090103044 摘要:波普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它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让艺术接近人民大众,从而将艺术还原到大众生活。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革新商业化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发展中,波普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英国,但波普风潮却在20世纪60年代,在更加有大众文化氛围、更加有商业气息的美国迅速发展起来。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艺术是与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立流派,波普艺术反对抽象的绘画语言,反对抽象主义的脱离生活、自以为是。他们把艺术重归于生活,将大众的生活变为艺术。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六十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

孟菲斯设计集团简介

“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 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孟菲斯”的核心人物是索特萨斯。1981年,以索特萨斯为首的设计师们在意大利米兰结成了“孟菲斯(Memphis)集团”,他们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提倡装饰,强调手工艺方法制作的产品,并积极从波普艺术、东方艺术、非洲拉美的传统艺术中寻求灵感。孟菲斯派对世界范围的设计界影响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商品包装、服装设计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索特萨斯认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索特萨斯设计的博古架是孟菲斯设计的典型。它色彩艳丽,造型古怪,看上去象一个机器人。 孟菲斯派的室内设计特征可归纳为: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包括截取现代派绘画的局部)来改造一些传世的经典家具,显示了设计的双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的风景效果,常常对室内界面的表层进行涂饰,具有舞台布景般的非恒久性特点。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掂?条,采用波形曲线、曲面和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4 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 室内平面设计形形色色,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 孟菲斯代表人物: 埃托·索托萨斯(Ettore Sottsass) 迈克尔·德·鲁克(Matteo Thuni) 彼特·肖(Peter Shire) 孟菲斯设计集团 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设计师,画册设计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孟菲斯集团。该组织在第一次会议期间,适逢电唱机上正播放著名歌星鲍勒?德兰(Bob Dglan)的歌曲“孟菲斯忧郁”(Memphis Blues),因而取名叫“孟菲斯”。该组织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不是结论而是假设,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它只是一个瞬间。因而,孟菲斯开创了一种反对一切固定模式的开放性设计,开创了丰富多样的当代意大利设计局面。 孟菲斯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它在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更强调画册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课题名称:世界艺术现代设计史 姓名:吴宇洁 学号:0908023025 指导老师:鹿咏 如果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60 年代的设计风格,大约最恰当的应该是“波普”( Pop)了,这个词来自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 , 又称新写实主义,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50年代中期繁荣于美国。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但是,当它与60 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在西方国家中,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 “波普”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运动,不少人认为“波普”源起大众化,因此,“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其实,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波普”文化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不过借用了大众文化的某些形式而已。它的某些内容,比如艺术形式、设计形式受到青年大众的欢迎,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它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知识分子反文化的精英立场。 英国的“波普”运动是受到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波普”艺术运动最早出现在一些独立的组织中,这些组织的成员包括艺术家、评论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如果从本质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英国的“波普”设计在这场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虽然英国在现代设计运动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它在“波普”设计运动中显示出来的前卫性特点,却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与重视,并且,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对于英国人本身来讲,要重新赶上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水准,也非常困难。而以反正统文化为中心的“波普”运

从“装饰”的复兴到“中国设计”的复兴——来自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启示

从“装饰”的复兴到“中国设计”的复兴——来自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启示Webmaster: ArtDesign轩| Time: 八月13, 2013 摘要: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设计以及“后现代”对装饰的复兴和重视,对中国当代设计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基础上的所谓“中国元素”设计风格,一直以来都缺少对当代文化的体现和响应。所谓“中国风格”的当代设计,要么沿袭传统的装饰样式,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亦步亦趋;要么一味崇尚西方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语言,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将自己束之高阁。当代设计必须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吸收营养,寻找出路,并适应当代的审美趣味,否则,中国的设计只能在历史的断裂中,在西方设计艺术成果的阴影下亦步亦趋,永远找不到出路。 人类进入后现代社会,在现代设计领域,尤其是现代建筑领域,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出现,“装饰主义”(Decorationism)这个概念被重新重视并提到一定高度。“装饰主义”其理论上的意义就是:设计是装饰的一种合理的手法!让人的感官出现喜悦的效果,并且为环境增添活力。这是一种装饰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 实际上,无论是建筑领域的“装饰主义”理论,还是20世纪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的产品设计,对整个设计领域而言,可以称之为装饰领域的文化复兴,也是设计革命。它不仅促使设计师重新诠释和定义装饰做应当具备的意义,也表现了设计的多样性、个性化、大众化的一系列特点。“孟菲斯”以装饰为主体的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设计中,说明了设计在装饰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设计是属于装饰的总体结构,设计在装饰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设计能让人感觉到美感并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审美信息独立存在。“孟菲斯”所追求的装饰便是这种纯感觉要素的安排,是纯装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应该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其一,对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改变导致了对装饰的重视,当设计的领域引来人们科学眼光时,心理学和符号学等等新型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将会参加到设计。不管“孟菲斯”设计者的探索成功与否,它带来的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和改变是客观存在的——美学的范围不应该只有宏伟、整齐、细致和崇尚,辛辣、变异和恐怖也将会成为人们的审美范围。 “装饰”就是设计者通过装饰的语言探寻人类情感愉悦的方式。 对于设计的形式,装饰主义者们认为,让人们喜爱恐怕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俗约和刺激。两者缺一不可,有俗约没有刺激只会让人们感到无味;有刺激没有俗约的话更不会让人们理解。后现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我喜欢基本要素的混杂而不是纯粹,折衷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既要旧的也要新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一股以装饰为主体的装饰设计风吹遍欧美大地。通过对现代主义原则的质疑和对设计基本问题的重新检验,规模逐步扩大,当代群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艺术设计中。其二,在装饰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同时,物质是设计多元化的基础,审美多元化的同时会让设计产生出巨大的成果! 当设计在人们心里成为了最根本的目标和观念时,设计就要从热门的心理、物质等多方面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需求,人们生活的方式多样化,会增加人们认识多样化多层次存在的必要性,这将不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此时,装饰多元化的发展还包括手法、材料、色彩、造型等等。这种装饰的多元化更体现在“孟菲斯”的设计作品中,主要表现为:

波谱设计和孟菲斯

波谱设计中的美学问题 “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波普艺术实质上反应了消费文化、大众传媒以及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幸福与不幸之间的矛盾。波普艺术是二十世纪后期最值得纪念的一种艺术样式。 一、波普艺术的缘起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后又波及到意大利、日本等。1956年,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的一批青年艺术家所组成的“独立派”协会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展览上最有感染力、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在入口放置的招贴画:“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肌肉丰满的男子和一个傲慢的裸体女人。公寓里有大量的文化产品:电视、带式录音机、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一个福特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在放映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男子手上还拿着一支其大无比的棒棒糖,上面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就由此而来,Pop既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其用意是想用大众“Popular”来反对艺术的纯粹性。 汉密尔顿给波普下的定义是:“通俗的(为广大观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可消费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波普艺术是对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的反动。利希滕斯坦(罗伊·利希滕斯坦,1923~1997,美国波普艺术大师,被艺术学界肯定为创造了纯粹的美国新绘画。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在60年代一

波普风格分析

家居乐园大变身吹起波普艺术风 导读:波普艺术的代表者安迪·沃霍尔空虚、浅薄而且缺乏思想深度。但了解他的人会明白,他只是会用某种轻松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情感。轻松随处可见,那些亮丽的色彩,那些简单的图案组合,还有那个充满欢快氛围的家。色彩能够给厨房家居装饰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效果,以橙色为主色调的背景搭配颜色明丽的简约家居布置,隐约透露出现代波普艺术风格的痕迹。现代波普艺术风格,利用丰富色彩搭配简约风格家具。 波普艺术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虽是一个仅有20平米的厨房,但设计师匠心独具,通过巧妙的设计,一个轻松随意的波普风格,彰显出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把沙发和床两种功能二合为一的彩色沙发床靠墙放置,彩色条纹有波普式的艺术风格,圆筒形抱枕造型饶有趣味,与墙壁上的卡通插画风格相当一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落地式壁橱简洁明快,两列色彩艳丽的卡通画片贯穿其中,加强了房间的童趣个性,彩色条纹的坐垫与沙发床搭配得当,绿色毛绒地毯也绘有动物的卡通形象,童趣十足。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条几形结合的工作台与就餐区、壁橱上开放式的收纳区都以繁而不乱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简约轻松的生活态度。

暖橙色大面积装饰在墙壁、窗帘、家居用品中,奠定了整体活泼跳跃的气氛。

求新求变是时下年轻一代的行事风格,在家居的装修搭配上也是如此。一成不变的经典风格很难吸引时尚一族的目光,今天我们为您详细分析3种非主流的家居风格,追求个性就是要与众不同。 PART1:柔美浪漫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式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 细节分析1:精致装饰+纤巧家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国文学史简介

英国文学史简介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 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

《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教学设计

《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师资的主要摇篮,良好的美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不仅仅包括熟练的绘画技能,手工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就需要在美术欣赏课的不断渗透与影响。但长时间以来,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却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多老师片面强调学生美术技能的训练,认为学生只要有一定造型能力,会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和实用教具就合格了,以技能训练内容,代替整个美术教学内容,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学生则对美术作品的了解少之又少,自己美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也大多是模仿网络图片和老师范画,缺乏创新与认识。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能不能把美术欣赏与技能训练结合到一起?这是我这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玛丽莲.梦露》《毛泽东》《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同?》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波普艺术这一艺术流派的发展历史以及由来,掌握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方法,并创作出波普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波普艺术的特点以及波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2.用纸版画印刷的形式自己创作波普艺术作品。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对象: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新闻简报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当地时间2月12日晚举行的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上,安迪·沃霍尔作品《毛泽东》以760万英镑售出,该价格是其前一次上拍成交价的18倍。 2. 展示《玛丽莲.梦露》《毛泽东》《金宝汤》《可乐樽》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这幅作品形式有什么特点? 引出课题: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 二.讲授 1.波普艺术(流行艺术(Pop Art))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 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50年代中期鼎盛于。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 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研究所一批青年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

英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Romance: a long composition, in verse or in prose, describing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a noble hero, especially for the knight. The most popular theme employed was the legend of King Arthur and the round table knight. 2.Renaissance: a revival or rebirth of the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revival which originated in Italy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gradually spread all over Europe. It has two features: a thirsting curiosity for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keen interest in activities of humanity. 3.Sonnet: 14-line lyric poem, usually written in rhymed iambic pentameter. 4.Enlightenment: a revival of interest in the old classical works, logic, order, restrained emotion and accuracy. 5.Neoclassicism: the Enlightenment brought about a revival of interest in Greek and Roman works. This tendency is known as Neoclassicism. 6.Romanticism: imagination, emotion and freedom are certainly the focal points of romanticism.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ture of romanticism include: subjectivity and an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freedom from rules; solitary life rather then life in society; the beliefs that imagination is superior to reason; and love of and worship of nature. 7.Byronic Heroes: a variant of the Romantic heroes as a type of character( enthusiasm, persistence, pursuing freedom), named after the English Romantic Poet Gordon Byron. 8.Realism: seeks to portray familiar characters, situations, and settings in a realistic manner. This is done primarily by using an objectiv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and through the buildup of accurate detail. 9.Aestheticism: an art movement supporting the emphasis of aesthetic values more than socio-political themes for literature, fine art, music and other arts. 10.Stream-of-Consciousness: it is a literary technique that present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a character as they occur without any clarification by the author. It is a narrative mode. 11.Epic: a long narrative poem telling about the deeds of a great hero and reflecting the values of the society from which it originated.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 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 《贝奥武甫》( 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 采用了隐喻手法 3、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 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 (1066-1350) Canto 诗章 1、romance 传奇文学 2、代表作: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三、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 杰弗里.乔叟时期 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 3、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