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2章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2章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2章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

第2章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

本章学习内容:

1.了解地球上的水与量的分布;

2.从自然界的水循环特征,掌握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概念;

3.理解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4.简介我国的水资源、地下水概况及中国地下水分区及煤矿水害分区。

本章重难点: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与意义;水文循环的内外因条件

2.1 地球中水的分布

水的来源?星外说(太空)、星内说(空气密度增大:气态水-液体水)

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

水是一种具有超乎寻常特征的分子(地球演化积极因子),可以在冰、液体、蒸汽和超临界流体之间变化,使之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地球上的水从大气到地球表面至地核各个层圈都赋存有水。即:浅部层圈水,如大气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中;深部层圈水,如地幔的水和地核水。

1)浅部层圈水

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体中的水矿物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H2O分子或结合水(石膏)形式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我们从表1-1中,可以建立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状况与数量概念。

表1-1 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未包括生物圈及岩石圈矿物结合水。

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约14亿Km3)。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2718m。但其中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2)浅部层圈水的淡水

淡水Exp: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

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其中海水等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各淡水体的比例:约68.8%为冰川与积雪(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极地区),0.3%为河湖,30%为地下水,其他淡水占0.9%。

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现状:人少水多、人多水少。

3)深部层圈水(了解)

地球深层圈水分布于岩石圈以下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在地壳下部深约15~35km处,地温达400℃以上(高温水-岩作用分界线),压力也很大,这里的水不可能以普通液态水或气态水形式存在,而以H+、OH-、O2-或被压密的气水溶液(超临界流体)形式存在。

关于地幔的含水量,有关学者通过不同方式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认为未经去气作用的地幔物质约含5%—7%的水。假定地幔总重量为4×1027g,其中熔融物质占25%,则地幔软流层中所含的水分总量约相当于现代海洋水总量的35~50倍。

据推测,在极高的温压下,这里的水电离为及,甚至近一步电离为

及。当软流层的岩浆沿通道上升,温压降低时,氢、氧离子将结合为自由态的水()而析出。

2.2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看三分钟)

水循环概念:地球上各层圈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

地球上各层圈的水也是称水系统。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和涉及的圈层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地质循环的概念:地球深部层圈水与浅部层圈水之间的转化过程称为地质循环。水文循环的概念:地球浅部层圈的水,即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的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部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2.2.1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的过程:P10水文循环

思考: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太阳辐射(蒸发、蒸腾)、重力作用

水文循环的组成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通过四个环节水文循环周而复始的进行。

水文循环的特点:与地质循环比较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水文循环的分类(时空尺度):

1)全球水文循环,流域(区域)水文循环和水-土-生系统水文循环。

2)大循环: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小循环:海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水文循环的作用:水通过不断转化水质得以净化(自净能力:岩土、植物相当于滤纸,其过滤作用),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水文循环的意义:

1)水作为资源不断更新再生,可以保证在其再生速度水平上的永续利用。

2)调节气候(小循环作用更加显著)

2.2.2 地质循环

1)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导致地质循环:地幔热对流

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的塑性物质(软流圈)的大规模对流,驱动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在软流圈上升流区,上地幔熔融物质进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地幔中的水分也随之分异(H+、OH-、O2-随环境变成H2O),转化为地球浅部层圈的水,这种水成为初生水。在软流圈平流时,位于板块和板块的碰撞前缘时,地壳

浅层的低温水会俯冲进入地壳深部,作为深部水分的组成来源(H2O随环境变成H+、OH-、O2-)。

2)成岩、变质等作用

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已固结或弱固结的岩石由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可以将水分子分解或生成。

Exp:(1)区域变质作用下,粘土矿物与碳酸盐岩重结晶,分解出H+、OH-(2)在形成新的铝硅酸盐岩石的同时,H+和OH-合称为H2O

2.3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了解)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降水,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气象和水文因素对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2.3.1 主要气象因素

主要包括气温、气压、湿度、蒸发和降水

(1)气温的影响:

由于地球是大气的第二热源,因此地表的热力状况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必然导致气温的相应变化。气温在一个地区变化分为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多年变化。

气温随空间的变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变化。

(2)气压的影响:

由于大气的质量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压力也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而地表热力状况的差异,则造成气压在水平方向的变化。地表覆盖状况不同,热力状态有很大差异。例如,由于水和岩石的热容量差别较大,因此,冬季大陆气温较海洋低,气压则高于海洋地区,夏季则正好相反。

这就造成了海陆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了周期性的季风。气压差引起气流,气流运动使大气中的水分与热量重新分配,从而引起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3)湿度的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构成了空气湿度。水汽具有重量,所以也有压力。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可以用重量或压力表示。

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

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表明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饱和程度。

饱和水汽含量:某一温度下,空气中可容纳的最大水汽数量。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当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相等,相对湿度等于100%。

由于饱和水汽含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因此当绝对湿度不变时,随气温下降,相对湿度随之增高。

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称为露点。当气温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过剩的水汽即凝结而形成不同形式的液态或固态降水。

(4)蒸发的影响:

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称为蒸发。空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植物的蒸发。有了蒸发作用,水循环才得以不断进行。(5)降水的影响:

降水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之一,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决定了该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蒸发与降水对水文循环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影响重大。.

2.3.2 水文因素(径流)

径流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和水均衡的基本要素。

定义: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分类: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地表径流的表示方法: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Q)、径流总量(W)、径流深度(Y)、径流模数(M)和径流系数(α)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水文地质学中有时也采用相应的特征值来表征地下径流。

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m3/s.流量Q等于过水断面面积F与通过该断面的平均流速V的乘积,即:Q=V*F;

径流总量(W):指某一时间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单位m3.即W=Q*T;

径流深度(Y):值单位时间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

积上所到的平均水层厚度,单位为mm,即Y=W/F*10-3;

径流模数(M):指单位流域面积F(Km2)上平均产生的流量,以L/s*km2为单位,M=Q/F*103;

径流系数(α):为同一时间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Y(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

2.4 中国水资源及地下水概况(了解)

2.4.1 中国水资源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将数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较严重

2.4.2 地下水供水意义:

1)分布广泛

2)变化稳定

3)具有天然调节性

4)水质良好

5)易于开发

2.4.3 中国地下水分区(了解P13)

2.4.4中国煤矿水害分区(主要考虑地下水,部分为地表水)

1.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岩溶——裂隙水水害区;

2.华南晚二叠纪煤田的岩溶水水害区;

3.东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4. 西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5. 西藏、滇西中生代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6. 台湾第三纪煤田的裂隙—孔隙水水害区

地球上的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水的多种状态变化。 (2)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对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升华和凝华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教学难点 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器材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碘。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请四位同学分别回答四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举例。前面学习了固体和液体的相互转化,液体和气体的相互转化。通过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的事例引出固态可以直接变为气态。同理气态也可以直接变为固态。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P107页第二段内容。 2、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取一个烧瓶,里面放少量的碘,用橡胶塞盖紧烧瓶口,对烧瓶微微加热,让学生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仍然注意试管中碘的状态变化。 3、举例说明,在哈尔滨地区的冬天,温度常在-100c左右,洗了衣服很快就结成冰了,但放在阳光下,一样可以将衣服晒干。说明固态可以直接变为气态。夏天的冰雹通常都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雹。说明气态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固态。 4、为什么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变暗,让学生讨论得出结果。教师进行校正。 5、地球上的水循环 借助地理地球上的水循环模型展示给学生看,并通过网上资源展示丰富多彩的水的物态变化的信息,让学生确认水的三种状态不断地相互转化的过程关乎万物生存和人类的发展。 6、来自极地的报告 分组讨论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1)水污染及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淡水资源和全世界淡水储量。 (3)列举家庭生活中用水途径。 (4)举出所有可能的节水方法。 (三)布置作业:请回家收集你家一天大概要用多少千克水?并谈谈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三维目标】 1. 及地理意义。 2. 3. 1.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 推进新课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阅读教材P 59 头的含义。 1. 2.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 生2 生3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生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 师 生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 (播放视频:“千沟 师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 60 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一)

第7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1节土壤的组成 第2节土壤的性质 第3节物质循环与土壤形成 第4节土壤分类与土壤类型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第6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7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8节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引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一、何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概念:生命有机体及其产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反复 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2.过程:物能的吸收-同化-排放-分解-归还-流失 3.性质:非封闭的循环(进入土壤、岩层、海底) 4.主体:生物和土壤 5.循环的介质:水和大气 二、人类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1.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 2.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集散 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第1节土壤的组成 引言:土壤与土壤肥力 1. 土壤:在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2.土壤的本质是肥力,指土壤中水、热、气、肥(养分)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匀、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能力。 3. 土壤是一种类生物体 代谢和调节功能比生物弱(如温度) 不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功能 不具有功能各异的器官

一、土壤的无机组成 1. 原生矿物:在物理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的造岩矿物。 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土壤矿物质的粗质部分; 经化学风化分解后,才能释放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2. 次生矿物:岩石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如粘土矿物。 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 具有吸附保存呈离子态养分的能力,使土壤具有一定的保肥性。

二、土壤的有机组成 1.原始组织:包括高等植物未分解的根、茎、叶;动物分解原始植物组织,向土壤提供的排泄物和死亡之后的尸体等。 土壤有机部分的最初来源 2.腐殖质:有机组织经由微生物合成的新化合物,或者由原始植物组织变化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分解产物,呈黑色或棕色,性质上为胶体状(颗粒直径<1μm)。 具有极强的吸持水分和养分离子的能力,少量的腐殖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地球系统的碳循环文字资料

地球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在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之间,CaCO3、MgCO3、CO2,、CH4、(CH2O)n(有机碳)等形式相互转换和运移的过程。 碳循环的重要性: 1、植物的光合作用驱动的碳循环不但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食物,而且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森林形成的前提,为人类提供在时空上可以调节的基本能源。 2、受到全球碳循环调节的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由于可以吸收由地表放射回来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因此,碳循环通过调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而调节地球表面温度,使其适合生命的发展。 碳在圈层间的循环和效应: 1、大气碳库是联系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大气中的碳来说,岩石圈和人类活动圈是其净源,水圈和生物圈可能是源也可能是汇。 2、海洋具有储存和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影响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有可能成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汇。大气二氧化碳不断的与海洋表层进行碳交换,浅层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向深部转移;海洋是碳酸盐沉积的主要场所,由陆地水文系统输送到海洋的碳酸盐成分,主要在温热带海底沉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碳并且向深海和海底沉积物输送。 3、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是全球碳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部分,全球碳循环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来自陆地生态系统。 4、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通过地热区、活动断裂带或火山活动不断的释放出来,直接进入大气圈或存储在沉积地层中形成二氧化碳气田;在岩溶作用中,一方面由于碳酸盐的溶解通过水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由于钙化的沉积则向大气圈释放二氧化碳。 影响碳循环的因素 一、碳循环的载体 1、生物因素 (1)动物因素 动物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体,当然C是组成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所以地球上的碳循环无处不在,动物主要是以消费者的形式出现的,他们不但呼吸排放CO2,而且它先是使碳循环在其机体里合成葡萄糖,然后转化成身体的各个组织或排除体外的排泄物,等到他们死亡,尸体又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因此完成了碳循环中的使碳从有机界过渡到无机界(2)植物因素 植物一方面通过呼吸作用排除二氧化碳,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含碳有机物,是大自然天然吸收二氧化碳的工具,而且使他转化成生物赖以生存的能源物质 (3)微生物因素 微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影响碳循环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几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动物作为消费者是二氧化碳的主要产生者,而植物又是转化二氧化碳的主体,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去分解动植物的有机体,所以世界上才不会有堆积如山的尸体,使有机碳变成了无机碳,是碳循环过程中又以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生产者,那么地球上的动物和有些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气候变暖,改变地球环境 2、非生物因素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二章第五节水循环习题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第二章第五节习题1.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 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 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 降成为雨 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 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3.下列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 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秋天,缥缈的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 D. 冬天,凝重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 4.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 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第1页/共18页

A.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 寒冬,草叶上冰挂剔透 5.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 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 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 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 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6.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C.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水循环和洋流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实现图中①的功能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C.⑤D.⑥ 3.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④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据此完成4~5题。 4.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 5.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洋流L1和L2的流向可能是()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③L1向东流,L2向西流④L1向西流,L2向东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假若L1和L2的流向相同,则() A.地球运动到远日点附近B.北京昼长夜短

C.夏威夷高压强盛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海平面等温线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D.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9.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流 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10.若阴影变为海洋则最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①处附近海域B.②处附近海域 C.③处附近海域D.④处附近海域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2.下列寒流中,都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A.拉布拉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千岛寒流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 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13.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西安交大霍有光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陈昌礼教授等设想:调渤海之水,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治理我国北方的七大沙漠。据此回答14~15题。 14.选择调渤海之水的理由是() ①离沙漠地区近②渤海储水量在我国四个近海中最大③渤海污染程度最低④利用地势⑤渤海盐度较低⑥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A.①⑤B.②④C.③⑥D.①②③④ 15.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部沙漠环境,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B.水汽输送、降水 C.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降水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赛组别高中理科组 课程名称自然界的水循环 指导教师何红 参赛队成员朱杰飞、胡成相、黄启芬、杨桃、张兴兰

目录 1.教案.................................................... 1-15 2.学案................................................... 16-21 3.选用教材封面复印件 (22)

授课学科地理授课 年级 高一授课 时间 2011年5月28日 授课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课 型 新 课 课 时 1 课时 背景分析(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1、课标原文: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课程标准解读: 本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它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读本标准,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课堂学习应落实在示意图上,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第二,“标准”不要求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 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 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第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 “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 的一般要求。 第四,本标准把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陆地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绪论Prolegomena What is BIOCHEMISTRY? CHEMISTRY:the branch of science which deal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s of which matter is compose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ir properti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y interact, combine, and change, and the use of these processes to form new substances Biochemistry: the branch of science concerned with the chemical and physic-chemical processes which occur within living organisms Including: The chemistry of the components in living organisms (static biochemistry) The principles for the chemical changes in living organisms (dynamic biochemistry) The chemistry of metabolism and cell functions (functional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的主要分支: 按化学的研究范畴划分:生物无机化学(bioinorganic chemistry),生物有机化学(bioorganic chemistry),生物物理化学(biophysical chemistry) 按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划分:动物生物化学(animal biochemistry),植物生物化学(plant biochemistry),微生物生物化学(microbe biochemistry) 按研究对象划分:蛋白质化学(protein chemistry),核酸化学(nucleate chemistry) 按与生产、生活关系划分:生理生化(physiological biochemistry),工业生化(industrial biochemistry),农业生化(agricultural biochemistry),医药生化(medicinal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的使命: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促进生命科学发展;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物种的改良和优化;带动工、农业的发展和变革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主要研究领域: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蛋白质-脂质体系 分子生物学的三个支柱学科: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地位:由学科分支成长为主流前沿,殊途同归的集大成者,生物学科走向统一的前驱 古代生物化学(在化学中萌芽): 19世纪以前:A.L. Lavoisier, “呼吸作用的本质和燃烧是一样的”;C.W. Scheele, 多种生化物质的分离;J.von.Liebig, 新陈代谢(stoff wechsel);Hoppe Seyler, 1877年,提出“biochemie”近代生物化学(由静态走向动态): 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1804,John Dalton 提出原子论;1859,Port Darwin 进化论;1865,Gregor Mendel 遗传定律;1869,D.L.Mendelyeev 元素周期律 生物化学的发展: 1848, Helmhoitz & Bernard,肝脏的生糖功能;1869,J.F. Michel 分离“核素”(核酸);1897,Bucher ,酵母榨出液可使蔗糖发酵生成乙醇;1902,D.A. Leeven,从核酸中分离胞嘧啶;1904,Knoop ,脂肪酸的 -氧化;1907,E.H. Fischer ,蛋白质的降解与合成;1912,F.G. Hopkins,确立维生素概念,形成剑桥生物化学学派;1921,F.G.班廷和C.H.贝斯特,分离纯胰岛素;1926,J.B. Sumner 分离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1929,Lohmann & Fiske ,ATP的能量功能;1931,Warburg 制得呼吸酶并研究其生物氧化作用;1937,Krebs,三羧

地球生物化学

一、土壤碳的稳定机制?如何理解土壤的固碳潜力? 1.土壤碳的稳定性与植物生长速率及碳氮比关系--在高碳氮比和低养分有利于共生生物生长和土壤固碳 1)化学稳定机制-腐殖质的形成,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 约占60%以上, 是最稳定土壤有机质组分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营养元素的贮存库;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 增强植物抗逆性。是 土壤碳的最重要的稳定形式之一 2)物理保护机制—土壤结构形成 颗粒有机质 砂粒>50μm 粉砂粒20-50μm 粉粒2-20μm 粗粘粒0.2-2μm 细粘粒<0.2μm 惰性组 2.根据这些你写一下就是固碳潜力吧。 1)全球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农业生态系统的碳素循环。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是土壤碳库,合适的管理措施,能够 增加农业土壤碳库 3)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碳循环与转化土壤。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土 壤是大气-陆地-水生生态系统中的C素循环的重要环节。气候变化、CO2浓度提高、 N沉降、臭氧层变化和土地利用改变对植物初级生产系统、土壤生物活性及其产生 的温室气体反馈作用 4)固碳量与植物生长速率、土壤异养生物种群、土壤矿物组成关系密切。快速生长的 植物碳素周转速率快,但土壤固碳量较少。土壤矿物和蚯蚓的存在有利于土壤固碳 5)碳转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 6)腐殖化过程与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7)微生物代谢物及其活性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干扰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养分元素矿产的开发与能源利用 2)物质投入―养分、水分、能量 3)对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干扰土地利用变化、污染物排放 4)对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的干扰城市化、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水循环 5)人为干扰下物质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地球系统过程循环三大基本过程中的两个:水循环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stry Cycles),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理解物质在自然和人类环境系统中的循环、迁移和转化规律 生物地球化学是研究影响自然环境(水圈、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化学组分变化的化学、物理、地质和生物学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交叉学科,即研究生命活动对化学元素迁移和分布的影响,以及化学元素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点研究碳、氮、硫、磷等生源要素的循环,即由于生命活动引起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富集、分散,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效应。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重点研究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污染物和碳、氮、

【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

《地球上的水循环》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张大丰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以及固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转换,因此对于后两种的变化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限于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教材对升华和凝华现象都只作了简单的介绍。我也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节课通过 小水滴变身记展示了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容易接受,便于记忆,使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得到整合,尽量创设一个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喜学。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3)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水滴亲切的变身记、视频、演示实验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升华和凝华及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 一、复习引入 水有哪几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 (学生答:转化),固态可以转化为成液态,是 (学生答:熔化—吸热);液态也可以转化为固态,这是 (学生答:凝固—放热);液态还可以转化成气态,这是 (学生答:汽化吸热);气态同样也可以转化为液态,这是 (学生答:液化—放热)。 那么,气态能不能直接变成固态?固态能不能直接变成气态呢?这三者之间到底是怎么转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二、教授新知 (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媒体出示图片) 现象一:樟脑球放在衣柜里一段时间后体积会变小,还能起到防虫的作用。 它的体积为什么会变小呢?你对这个现象的猜想是什么? 现象二: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衣服上的冰哪里去了? 现象三: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这是怎样形成的? 现象四:用久的灯泡上发黑,是怎么回事? 总结: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二)物理知识的应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2、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什么? 3、冰棒上的“白粉”是怎么回事。 4、你能解开舞台上的“烟雾”之谜么? (三)多姿多态的水 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自然现象(雪、霜、雾凇、雨、雾、露珠、冰雹),说出它们是什么状态?怎么形成的? 2、讨论:为什么南极的空气很湿润? 3、总结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归纳水的六种物态变化

地球上的水循环练习题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气态水在地球上的数量和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B.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C.数量最少,仅分布在高纬地区 D.数量最多,分布于高空大气层中 2.地球上的水体类型主要有() ①地表水②大气水③陆地水④海洋水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陆地水占地球水储量的() A.96.53%B.99.86% C.3.5%D.十万分之一 4.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 B.河流水 C.大气降水D.地下水 5.黄河下游地区河流与其他水体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D.河流水补给大气降水 6.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在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进行 B.地球水在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中径流是不连续的 C.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D.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过程 7.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有() ①地表径流②降水③下渗④蒸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从全球来看,因为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和世界许多国家用水紧张。据统计,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很多国家闹“水荒’。据此回答8~10题。

8.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9.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位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10.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 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7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思考题 1.土壤与岩石和生物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土壤肥力?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哪些? 3.土壤的基本组分有哪些?什么样的组分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4.土壤自然剖面包括哪些基本层次?各层有什么特点? 5.简述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的差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说明土壤孔隙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它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7.土壤温度状况受哪些因素影响?它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8.什么叫土壤胶体?它如何实现土壤的供肥和保肥功能? 9.解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盐基饱和度的含义。 10.什么叫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试述土壤缓冲作用的原理。 11.试述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12.什么是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试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其他性质的影响。 13.简述土壤养分系统的基本组分及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14.试述成土因素学说的主要内容。 15.试述土壤形成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成土过程。 16.试述世界十大土壤类型(土纲)的主要特征及土地利用方向与问题。 17.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18.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季相和演替?演替有哪几种类型? 19.简述光、温、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0.简述水热条件和海拔高度与植被分布之间关系的一般模式。 2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22.解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从热力学角度看,光合作用的生成物对于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意义? 23.解释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分析全球各类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特征。 24.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转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十分之一定律”的含义。 25.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图解模型。 26.解释储存库、周转率和周转时间的概念。 27.简述氧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氧循环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 28.简述碳循环的主要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 29.简述氮循环的主要作用过程,并说明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30.简述磷循环的过程及其非闭合的性质,并说明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31.什么叫大地女神假说?它在解释地球表层环境形成与变化方面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32.什么叫生物多样性?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3.简述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地理分布和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

碳的生物化学地球循环

碳的生物化学地球循环 一、碳元素及其同位素 C12(98.9%)C13(1.1%)C14(1.2*10^-10%) C13 稳定同位素C14放射同位素 二、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系统: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圈和人类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these cycles of chemical elements through the atmosphere, lithosphere, hydrosphere, and biosphere are called biogeophy chemical cycles Reservoirs: 1.Source-源 2.Sink-汇 3.Flux-通量 4.库 ?地球全层结构和各个圈层的相互影响 →实例:造山运动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的物质“源-汇”效应 白垩纪(约1.35亿年到6500万年前) 【长江的浑浊物质中绝大多数来自于金沙江】 →汇:长江入海口 三、碳循环的重要性

1.碳是生物体的中央部分 2.碳循环造就了适宜居住的环境 3.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体线索 4.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来的碳循环——温室效应 →碳循环的关键反映 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2.呼吸作用(respiration)——aerobic decay (呼吸和燃烧)& anaerobic decay (复杂化合物的形成——白垩纪和侏罗纪) 四、碳库和大气中的CO2 最大的碳库是地球表层的沉积物和沉积岩(通常不与大气交换)。 大气中碳的最主要形势是CO2,此外陆地生物存贮的碳量也非常大。 →因此,海洋、陆地和沉积库中碳量的小变化能够引起大气中碳量的大变化。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in the ocean is by far the largest, active C pool. 五、carbon cycle flux ?slow flux and quick flux 六、生物泵的概念 在海洋的额垂直方向上,有上而下 1.Solubility pump-大气中CO2溶解到海水表面 2.Physical pump-海水表面物理混合作用使得碳酸氢根向海洋中扩散和传递 3.Biological pump-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碳在有机和无机间转换。 七、CO2含量随纬度变化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水平1:能够在水循环示意图中辨认水 循环的环节和类型。 水平2:能够运用示意图,解释水循环 的时空变化过程。 水平3: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 与地球水体之间的联系,理解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水平4:能够运用示意图,分析人类活 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 对策。 人地协调观:人类开发利用 水资源应遵循水循环的规 律。 综合思维:分析水循环与水 体转换的联系,分析河流的 补给来源。 地理实践力:观察当地某水 体(河流、湖泊、海洋),设 计科学的水循环实验,并对 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一、水循环 1.定义: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01蒸腾、水汽输送、凝结□ 02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 03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过程 3.水循环内外因:内因是□ 11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12重力作用提供了□ 13能量和动力。

1.判断正误。 (1)水循环的初始环节是降水。(×) (2)海上内循环的环节主要是降水和蒸发。(√) 2.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 A.河流蒸发B.土壤水蒸发 C.海洋水蒸发D.植物蒸腾 答案 C 解析地球上海面最为开阔,可供蒸发水量丰富,其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3.盛夏季节我国城市暴雨往往导致城市内涝,地表积水严重。城市建设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提示城市地面硬化后,阻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地表水的下渗;人为改造后的地表,也影响着地表径流等。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01动态平衡。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水循环参与太阳辐射能的□02重新分配过程;地表径流源源 03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各种营养盐类。 不断地向□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04搬运、堆积和溶蚀作用,不断塑造着全球□05地貌形态。 1.判断正误。 (1)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和最活跃的自然现象。(√) (2)水循环是自然过程,人类不能影响水循环过程。(×) 2.下列地貌形成中,水循环极少参与的是( )

生物化学计算题

生物化学计算题: 1、 计算赖氨酸的+-3NH ε 20%被解离时的溶液pH 。 解答: 80% ±Lys 20% -Lys 9.94 1lg 53.10][][lg 3.510][][lg =+=+=+=±-lys lys pKa pH 质子供体质子受体 2、计算谷氨酸的COOH -γ三分之二被解离时的溶液pH 。 解答: ±Glu - Glu 1 2 6.41 2lg 25.4][lg =+=+=±-Glu Glu pKa pH 3、向1 L 1 mol/L 的处于等电点的甘氨酸溶液加入0.3 mol HCl , 问所得溶液的pH 值是多少?如果加入0.3 mol NaOH 以代替HCl 时,pH 将是多少? 解答:(1) 1-0.3 0.3 0.3 71.23 .07.0lg 34.2][][lg 1=+=+=+±Gly Gly pKa pH (2)

0.7 ±Gly 0..3 -Gly 4、计算0.25 mol/L 的组氨酸溶液在pH 6.4时各种离子形式的浓度(mol/L )。 解答: ][][lg 21+++=His His pKa pH 同理得: 4)82.14.6(221080.310][][][][lg 82.14.6?==→+=--++++His His His His 51.210] [][][][lg 00.64.6)0.64.6(==→+=--+±+±His His His His 3)17.94.6(107.110] [][][][lg 17.94.6---±-±-?==→+=His His His His 25.0][][][][2=+++-±++His His His His 设x His =±][解上述方程得: 组氨酸主要以+±His His 和形式存在。 5、分别计算谷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的等电点。 解答: (1)根据谷氨酸的解离曲线,其pI 应该是它的-α羧基和侧链羧基的pKa 之和的算术平均 值。即:pI=(2.19 + 4.25)/2 =3.22; (2)精氨酸pI 应该是它的-α氨基和侧链胍基的pKa 之和的算术平均值,即 pI=(9.04 + 12.48)/2 =10.76; (3)丙氨酸pI 应该是它的-α氨基和-α羧基pKa 值之和的算术平均值,即 pI=(2.34 + 9.69)/2 =6.02; 6、计算下列肽的等电点。 (1)天冬氨酰甘氨酸 ,—末端10.2=COOHpK ,07.93=-+pK NH 末端53.4=-COOHpK β (2)谷胱甘肽 62 .9,66.8,53.3,12.23=-=-=-=-+SHpK pK NH COOHpK Gly COOHpK Glu 末端末端α(3)丙氨酰丙氨酰赖氨酰丙氨酸 末端—COOH pK=3.58,末端+3NH —pK=8.01,+-3NH εpK=10.58 解答: (1)Asp-Gly 二肽的解离情况如下: 两性离子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二 第1章糖类 一、名词解释:糖类;同多糖与杂多糖;不对称碳原子;α-和β-异头物;糖苷与糖苷键; 糖蛋白,糖胺聚糖,蛋白聚糖二、糖的分类 三、单糖的D型和L型是怎样规定的?怎样计算糖类的旋光异构体数目?四、单糖的环状结构(Fischer和Haworth式表示方法)五、单糖的化学性质(重点)六、单糖、寡糖、多糖的还原性 七、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的单体是什么?单体之间的连键是什么?八、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不要求记它们的结构式,记组成成分、连键及性质。九、肽聚糖的基本结构 第2章脂质 一、脂质的分类 二、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哪些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必需脂肪酸三、三酰甘油的化学性质 四、名词解释:必需脂肪酸;皂化值,碘值,油脂;鞘磷脂;糖脂;脂蛋白 五、甘油磷脂的结构通式及性质,几类磷脂的组成与俗名(如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六、鞘磷脂的组成成分,鞘氨醇常见的有哪几种,神经酰胺的结构七、脑苷脂与神经节苷脂的概念;中性、酸性、唾液酸鞘糖脂的组成八、脂质的亲水端和疏水端 九、胆固醇的结构,常见的固醇衍生物有哪些十、脂蛋白组成与分类,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能第3章氨基酸 一、20种氨基酸的分类,分子结构,三字母符号表示方式二、氨基酸的酸碱化学(等电点计算与甲醛滴定)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四、氨基酸的紫外吸收 第4章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一、单体蛋白质;寡聚蛋白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肽单位与肽平面二、肽的命名三、肽平面的特点 五、肽在不同pH下的所带电荷计算六、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测定(重点) 第5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一、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主要力是什么二、蛋白质的α-螺旋及其特点;其他螺旋主要有哪几种三、影响α-螺旋形成的因素四、β-折叠片的概念和种类五、β-转角是怎样形成的 六、α-角蛋白和丝心蛋白(了解) 七、球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特征(了解) 八、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蛋白质变性时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第6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CO中毒的机制 二、肌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肌红蛋白由几条肽链组成?包括几段α-螺旋?其辅基是什么?铁在血红素中的存在方 式是什么? 四、血红蛋白的亚基组成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进展_庄亚辉

第4卷第1~2期1997年3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arth Science Frontiers(China Univ ersity of Geos ciences,Beij ing) Vo l.4No.1~2 Mar. 1997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进展 庄亚辉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2871信箱,100085) 摘 要 简要介绍了全球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新进展。首先说明几十年来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研究重点的转变,其次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特点,这就是多层次地(时空及生态系统)进 行实验和数学模拟并外推至全球,比经典的循环研究要细致得多。经典研究往往只是将定位点 上的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区域甚至全球。最后有选择地阐述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各领域(源、汇、 转化过程、测量方法、模式等)内的发展趋势与热点,其中主要有农业生态系统含碳、氮痕量气体 的源、遗漏的碳汇、碳、氮、硫、磷间的耦合作用、同位素丰度比及指示物的应用和氧化亚氮和甲 烷释放模式。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释放源 汇 传输及转化过程 痕量气体测定 过程模拟 CLC P593,Q14,P69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研究元素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土壤圈各储库之间的迁移和转化。除了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与通道的研究外,还包括其源、汇、通量、储库及模式研究〔1〕。在50年代以前,经典的元素循环是以自然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对象的〔2~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的核试验引起人们对人工核素的全球沉降和迁移过程的关注。60~70年代工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化肥、农药、洗涤剂和重金属的全球性污染。在国际科联环境科学问题委员会(SCOPE/ICSU)的倡导下,开展了全球碳、氮、硫、磷和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4~6〕。80年代以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及其它许多的国际全球科研计划针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系列全球变化,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海平面升高、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均与元素循环有关,因此给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和新的研究内容,使元素循环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7〕。1987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为此专门出版了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学术刊物,刊登此方面的新成就。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讨论碳、氮、硫、磷四个元素的一些新进展,分别介绍生物释放源、汇、转化传输机理、实验方法及模式的前缘内容、热点与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元素不重要。例如,人们已认识到卤素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氧循环(也就是水循环)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 ⒇ 收稿日期:1996-07-08 修改稿收到日期:1996-11-30 作者简介:庄亚辉,男,1930年生,研究员,环境化学博士生导师,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从事氮、硫氧化物的活化与转化以及碳、氮、硫痕量气体释放源的研究。 本研究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95~1997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跨学部项目、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及资源环境局重大科技项目基金资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