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法

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法
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法

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法【烟三修整】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5-23 14:25:19 / 个人分类:测试理论

查看( 1930 ) / 评论( 3 ) / 评分( 0 / 0 )

1、概念

1.1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

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基于正交表的、高效率、快速、经济的试验。

1.2、因素(Factor)

在一项试验中,凡欲考察的变量称为因素(变量),也有的地方叫因子。

1.3、水平(位级)(Level)

在试验范围内,因素被考察的值称为水平(变量的取值)。

2、正交表

2.1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

正交表的表示形式:Ln(t^c)其中: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行数(试验次数),

t为水平数,c为列数(因素数)。

例如:L4(2^3),它表示需做4次实验,最多可观察3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2水

平。如下图:

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2^4

4^1),如下图。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根据正交表的数

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 tj 组成,这

些数码均各出现n/t 次,例如图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2,t=2 ,即由1、2

组成,各数码均出现2次。

mn型的正交表中,试验次数(行数)=∑(每列水平数-1)+1

例:5个3水平因子及一个2水平因子,表示为35*21,试验次数=5*(3-1)+1*(2-

1)+1=12,即L12(3^5 2^1)。

2.2正交表具有以下两项性质:

(1) 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

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

(2) 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而且均衡。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两

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子共有4种:(1,1)、(1,2)、(2,1)、(2,2)。每种对数出

现次数相等。在三水平情况下,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共有9种,1.1、1.2、1.3、2.1、2.2、2.3、3.1、3.2、3.3,且每对出现数也均相等。

以上两点充分的体现了正交表的两大优越性,即“均匀分散性,整齐可比”。通俗的说,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另一个因素各水平各碰一次,这就是正交性。

2.3如何查找正交表

1、Technical Sup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12640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126400.html,/techsup/technote/ts723_Designs.txt

2、查Dr. GenichiTaguchi设计的正交表,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126400.html,/depts/maths/tables/orthogonal.htm上面查询

3、数理统计、试验设计等方面的书及附录中

关注点:因素数和对应的水平数组成的矩阵。

三、用正交表设计测试用例

3.1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有哪些因素(变量)

2、每个因素有哪几个水平(变量的取值)

3、选择一个合适的正交表

4、把变量的值映射到表中

5、把每一行的各因素水平的组合作为一个测试用例

6、加上你认为可疑且没有在表中出现的组合

3.2如何选择正交表

1、考虑因素(变量)的个数

2、考虑因素水平(变量的取值)的个数

3、考虑正交表的行数

4、取行数最少的一个

3.3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三种情况

1、因素数(变量)、水平数(变量值)相符

水平数(变量的取值)相同、因素数(变量)刚好符合正交表

例子:

对某人进行查询

假设查询某个人时有三个查询条件:

根据“姓名”进行查询

根据“身份证号码”查询

根据“手机号码”查询

考虑查询条件要么不填写,要么填写,此时可用正交表进行设计①因素数和水平数

有三个因素:

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

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

姓名:填、不填

身份证号:填、不填

手机号码:填、不填

②选择正交表

表中的因素数>=3

表中至少有三个因素的水平数>=2

行数取最少的一个

结果:L4(2^3)(图参见前面)

③变量映射

姓名: 1→填写,2→不填写;

身份证号:1→填写,2→不填写;

手机号码:1→填写,2→不填写;

④用L4(2^3)设计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如下:

1:填写姓名、填写身份证号、填写手机号

2:填写姓名、不填身份证号、不填手机号

3:不填姓名、填写身份证号、不填手机号

4:不填姓名、不填身份证号、填写手机号

⑤增补测试用例

5:不填姓名、不填身份证号、不填手机号

测试用例减少数:8→5

2、因素数不相同

水平数(变量的取值)相同但在正交表中,找不到相同的因素数(变量)(取因素数最接近但略大的实际值的表)

例子:

兼容性测试:

操作系统:2000、XP、2003

浏览器:IE6.0、IE7.0、TT

杀毒软件:卡巴、金山、诺顿

如果全部进行测试的话,3^3=27个组合,需要进行27次测试。

①因素数和水平数

有三个因素:

操作系统、浏览器、杀毒软件

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

②选择正交表

表中的因素数>=3

表中至少有三个因素的水平数>=3

行数取最少的一个

结果:L9(3^4),如下图:

③变量映射

操作系统:1→2000,2→XP,3→2003浏览器:1→IE6.0,2→IE7.0,3→TT

杀毒软件:1→卡巴,2→金山,3→诺顿

④用L9(3^4)设计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如下:

2000、IE6.0、卡巴

2000、IE7.0、诺顿

2000、TT、金山

XP、IE6.0、诺顿

XP、IE7.0、金山

XP、TT、卡巴

2003、IE6.0、金山

2003、IE7.0、卡巴

2003、TT、诺顿

⑤增补测试用例

由于目前IE6.0、XP、卡巴的使用量很高,故增添以下测试用例:

XP、IE6.0、金山

XP、IE6.0、卡巴

2003、IE6.0、卡巴

测试用例减少数:27→12

3、水平数不相同

因素(变量)的水平数(变量的取值)不相同

例子:

假设有一个系统有5个独立的变量(A,B,C,D,E)。变量A和B都有两个取

值(A1 、A2和B1、B2)。变量C和D都有三个可能的取值(C1、C2、C3和D1、D2、D3)。变量E有六个可能的取值(E1、E2、E3、E4、E5、E6)。

①因素数和水平数

有五个因素(变量):

A、B、C、D和E

两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变量的取值)、两个因素

有三个水平,一个因素有六个水平:

A:A1、A2

B:B1、B2

C:C1、C2、C3

D:D1、D2、D3

E:E1、E2、E3、E4、E5、E6

②选择正交表

表中的因素数(变量)>=5

表中至少有二个因素的水平数(变量的取值)>=2

至少有另外二个因素的水平数>=3

还至少有另外一个因素的水平数>=6

行数取最少的一个(L49(7^8)、L18(3^6 6^1))

结果:L18(3^6 6^1)(如下图)

③变量映射

A:1→A1、2→A2

B:1→B1、2→B2

C:1→C1、2→C2、3→C3

D:1→D1、2→D2、3→D3

E:1→E1、2→E2、3→E3、4→E4、5→E5、6→E6

④用L18(3^6 6^1)设计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减少数:216→18

加上一些可疑的情况(设为n个)为18+n,它比原来也少多了。

正交试验设计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案例设计技术--正交试验法 利用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时,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非常庞大,导致利用因果图而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得惊人,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与费用,可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根据Galois理论,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从而合理地安排测试的一种科学的试验设计方法。 正交试验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简单易行并且计算表格化,应用性较好。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法。 例: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如下: ● A:80~90C° ● B:90~150分钟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是转化率最高。这里,对因子A、B、C,在试验范围内都选了三个水平,如下所示:

● A:A1=80C°, A2=85C°,A3=90C° ● B:B1=90分钟,B2=120分钟,B3=150分钟 ● C:C1=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是可以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这个三因子三水平的条件试验,通常有两种试验方法: ①取三因子所有水平之间的组合,即A1B1C1,A1B1C2,A1B2C1,……,A3B3C3,共有3×3×3=27次试验。用下图表示立方体的27个结点。这种试验法叫做全面试验法。 全面试验对各因子与指标间的关系剖析的比较清楚。但试验次数太多,特别是当因子数目多,每个因子的水平数目也很多时,试验量非常大。如选6个因子,每个因子取5个水平时,如要做全面试验,则需要5×5×5×5×5×5=15625次试验。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王永安

目录 一、测试用例格式以及写作要点 (3) 二、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 1、等价类划分法 (5) 2、边界值分析法 (6) 3、判定表法 (7) 4、因果图法 (9) 5、状态迁移图法 (15) 6、流程分析法 (20) 7、正交试验法 (35) 8、错误推测法 (42)

一、测试用例格式以及写作要点 测试用例编号 测试用例编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用例的编号应该具有唯一性,易识别性。比如可以采用统一的约定,产品编号—ST—系统测试项名—系统测试子项名—编号。这样看到编号就可以知道是做的什么测试,测试的对象是什么。也方便维护。 测试项目 你现在这个测试用例所测的项目名,可以是测试用例所属的大类,被测需求,被测的模块,或者是被测的单元。例如:计算器加法功能。 测试标题 测试标题是对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用概括的语言描述该测试用例的测试点。每个测试用例的标题不能够重复,因为每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手机在没有SIM 卡的情况下,拨打119。 重要级别 重要级别分为高中底三等: 高:保证系统基本功能、重要特性、实际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用例; 中:重要程度介于高和底之间的测试用例; 底:实际使用频率不高、对系统业务功能影响不大的模块或功能的测试用例。 注:一般情况下,重要级别为高的测试用例,一个测试子项里有且尽有一个,大多数都是重要级别为中的测试用例。因为一般我们会进行一个系统测试预测试,如果重要级别为高的太多,则就失去了预测试的实际意义。 预置条件 就是执行当前测试用例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则无法进行测试。 输入 测试用例执行时,需要输入的外部信息。例如某一个文件,数据记录等。

用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

用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 正交实验法的由来 一、正交表的由来 拉丁方名称的由来 古希腊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王在检阅臣民时要求每个方队中每行有一个民族代表,每列也要有一个民族的代表。 数学家在设计方阵时,以每一个拉丁字母表示一个民族,所以设计的方阵称为拉丁方。 什么是n阶拉丁方? 用n个不同的拉丁字母排成一个n阶方阵(n<26 ),如果每行的n个字母均不相同,每列的n个字母均不相同,则称这种方阵为n*n拉丁方或n阶拉丁方。每个字母在任一行、任一列中只出现一次。 什么是正交拉丁方? 设有两个n阶的拉丁方,如果将它们叠合在一起,恰好出现n2个不同的有序数对,则称为这两个拉丁方为互相正交的拉丁方,简称正交拉丁方。 例如:3阶拉丁方 用数字替代拉丁字母: 二、正交实验法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 正交表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 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时, 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 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非常庞大,以至于据此因果图而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的惊人,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与费用,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依据Galois理论,从大量的(实验)数据(测试例)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例),从而合理地安排实验(测试)的一种科学实验设计方法。类似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方法、因子方法方法等。 三、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提取功能说明,构造因子--状态表 把影响实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子,而影响实验因子的条件叫因子的状态。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时,首先要根据被测试软件的规格说明书找出影响其功能实现的操作对象和外部因素,把他们当作因子;而把各个因子的取值当作状态。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进行划分,把整体的、概要性的功能要求进行层层分解与展开,分解成具体的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的功能要求。这样就可以把被测试软件中所有的因子都确定下来,并为确定每个因子的权值提供参考的依据。确定因子与状态是设计测试用例的关键。因此要求尽可能全面的、正确的确定取值,以确保测试用例的设计作到完整与有效。 (2)加权筛选,生成因素分析表 对因子与状态的选择可按其重要程度分别加权。可根据各个因子及状态的作用大小、出现频率的大小以及测试的需要,确定权值的大小。 (3)利用正交表构造测试数据集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比使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方法有以下优点:节省测试工作工时;可控制生成的测试用例数量;测试用例具有一定的覆盖率。 在使用正交实验法时,要考虑到被测系统中要准备测试的功能点,而这些功能点就是要获取的因子或因素,但每个功能点要输入的数据按等价类划分有多个,也就是每个因素的输入条件,即状态或水平值。 四、正交表的构成 行数(Runs):正交表中的行的个数,即试验的次数,也是我们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的测试用例的个数。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白盒测试简介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一般多发生在单元测试阶段。白盒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程序插装等。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常用的基本路径法,对于逻辑覆盖简单介绍一下覆盖准则。 1.2基本路径法 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独立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在介绍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又称独立路径测试)之前,先介绍流图符号: 图1 如图1所示,每一个圆,称为流图的节点,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流程图中的处理方框序列和菱形决策框可映射为一个节点,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或连接,代表控制流,类似于流程图中的箭头。一条边必须终止于一个节点,即使该节点并不代表任何语句,例如,图2中两个处理方框交汇处是一个节点,边和节点限定的范围称为区域。 图2

任何过程设计表示法都可被翻译成流图,下面显示了一段流程图以及相应的流图。 注意,程序设计中遇到复合条件时(逻辑or, and, nor 等),生成的流图变得更为复杂,如(c)流图所示。此时必须为语句IF a OR b 中的每一个a 和b 创建一个独立的节点。

(c)流图 独立路径是指程序中至少引进一个新的处理语句集合,采用流图的术语,即独立路径必须至少包含一条在定义路径之前不曾用到的边。例如图(b)中所示流图的一个独立路径集合为: 路径1:1-11 路径2:1-2-3-4-5-10-1-11 路径3:1-2-3-6-8-9-10-1-11 路径4:1-2-3-6-7-9-10-1-11 上面定义的路径1,2,3 和4 包含了(b)流图的一个基本集,如果能将测试设计为强迫运行这些路径,那么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将至少被执行一次,每一个条件执行时都将分别取true 和false(分支覆盖)。应该注意到基本集并不唯一,实际上,给定的过程设计可派生出任意数量的不同基本集。如何才能知道需要寻找多少条路径呢?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独立路径的上界: 1. V=E-N+2,E 是流图中边的数量,N 是流图节点数量。 2. V=P+1,P 是流图中判定节点的数量 3. V=R,R 是流图中区域的数量 例如,(b)流图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算法来计算独立路径的数量 1. V=11 条边-9 个节点+2=4 2. V=3 个判定节点+1=4 3. 流图有4 个区域,所以V=4 由此为了覆盖所有程序语句,必须设计至少4 个测试用例使程序运行于这4 条路径。 在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中,获取测试用例可参考以下方式:

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举例(参考)

ECShop2.7.2用例设计思路举例 说明 用例设计方法的运用非常灵活,没有绝对的套路可言,以下用例设计思路仅供参考。 操作流程举例 参考文档: ?ECShop_2.7.2_简易操作手册V1.0, ?B2C商城ECShop需求规格说明书_2.7.2V1.0 设计思路: 根据操作手册,理清业务逻辑前后关系,再结合SRS文档确定具体的流程细节和分支流程。可以通过画流程的方式梳理流程(流程分析法),下面是部分主流程的案例: ?正向订单流程_余额付款 1)前台页面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中心->余额付款 2)后台管理中心订单查询->配货->生成发货单->确认生成发货单->去发货->发货 3)前台页面确认收货END ?正向订单流程_货到付款 1)前台页面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中心->货到付款 2)后台管理中心订单查询->配货->生成发货单->确认生成发货单->去发货 ?逆向订单流程 1)前台页面确认收货->后台管理中心退货->填写退货信息点确定按钮->确认退货 ?商品添加流程_新商品 1)后台管理中心商品管理->新建商品类型/新建商品分类/新建商品品牌->添加新商品(通用信息,详细描述,其他信息,商品属性,商品相册,关联商品,配件,关联 文章) 考虑完所有流程后,再补充考虑部分异常情况,例如:流程中的先后顺序发生变化,或者跳过某个步骤后,系统能否完成后续流程作业。(有些流程是不可能调换顺序或跳过的) Q:流程分析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会经过很多页面,操作很多字段,这些页面和字段该如何取值呢? A:流程分析法一般考虑页面或字段的有效取值(一般取等价类中最不容易出错的值),测试过程中不关注页面输入域的各种取值情况,特别是错误取值的情况。目的是为了确保流程是可用的。 Q:流程分析法既然不能证明某个页面或字段没有问题,那用此法有何意义呢,为何不直接考虑验证每个页面和模块的各种有效和无效的取值?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因果图法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因果图法 (一)因果图法的来源 大家熟悉的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相互组合等; 但是,如考虑所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会由于组合情况数目相当大,需要大量的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是一种帮助人们系统地选择一组高效率测试用例的方法。(二)因果图法的特点 考虑输入条件间的组合关系; 考虑输出条件对输入条件的信赖关系,即因果关系; 测试用例发现错误的效率高; 能检查出功能说明中的某些不一致或遗漏;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产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和各种组合情况。 (三)因果图法基本步骤 1.分割功能说明书 对于规模比较大的程序来说,由于输入条件的组合数太大,所以很难整体上使用一个因果图。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使用因果图。例如,测试编译程序时,可以把每个语句作为一个部分。 2.识别出“原因”和“结果”,并加以编号 所谓原因,是指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而结果则是指输出条件或输出条件的等价类。每个原因或结果都对应于因果图中的一个节点。当原因或结果成立(或出现)时,相应的节点取值为1,否则为0。 例如,有一个饮料自动售货机(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控制处理软件,它的软件规格说明如下: 若投入5角钱的硬币,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投入1元钱的硬币,同样也是按“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自动售货机在送出相应饮料的同时退回5角钱的硬币。

分析这一段说明,我们可以列出原因和结果。 原因如下: ?投入1元硬币; ?投入5角硬币; ?按下“橙汁”按钮; ?按下“啤酒”按钮 结果 ?退还5角钱; ?送出“橙汁”饮料; ?送出“啤酒”饮料 3.根据功能说明书中规定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画出因果图 因果图的基本符号如图1所示: 1.因果图的基本符号 图中左边的节点表示原因,右边的节点表示结果。恒等、非、或、与的含义: ?恒等:若a=1,则b=1;若a=0,则b=0; ?非:若a=1,则b=0,若a=0,则b=1; ?或:若a=1或b=1或c=1,则d=1;若a= b= c=0,则d=0; ?与:若a= b= c=1,则d=1;若a=0或b=0或c=0,则d=0。 画因果图时,原因在左,结果在右,由上而下排列,并根据功能说明书中规定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用上述基本符号连接起来。在因果图中还可以引入一些中间节点。

正交试验设计常用正交表分析

选用正交表。根据提供的因素和水平进行正交表的选择, 选择的方法为试验的水平作为正 交表的水平, 试验的各个因素小于或等于正交表的列数,表格中没有数据的项空掉即可。 可以数据公式分析影响因子,也可以软件表征结果 (1) L 4(23) 任意两列间的交互作用为另外一列 (2) L 8(27) L 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 1 2 3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1 2 1 2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1 2 3 4 5 6 7 (1) 3 2 6 4 7 6 (2) 1 5 7 4 5 (3) 7 6 5 4 (4) 1 2 3 (5) 3 2 (6) 1 (7)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列 号

L 8(27)表头设计 1 2 3 4 5 6 7 3 A B A ×B C A ×C B ×C 4 A B A ×B C ×D C A ×C B ×D B ×C A ×D D 4 A B C ×D A ×B C B ×D A ×C D B ×C A ×D 5 A D ×E B C ×D A × B C ×E C B ×D A ×C B ×E D A × E B ×C E A ×D (3) L 8(4×24) L 8(4×24)表头设计 1 2 3 4 5 2 A B (A ×B)1 (A ×B)2 (A ×B)3 3 A B C 4 A B C D 5 A B C D E 1 2 3 4 5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2 1 1 2 2 4 2 2 2 1 1 5 3 1 2 1 2 6 3 2 1 2 1 7 4 1 2 2 1 8 4 2 1 1 2 列 号 因 子 数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因 子 数

正交测试步骤

三、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提取功能说明,构造因子--状态表 把影响实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子,而影响实验因子的条件叫因子的状态。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时,首先要根据被测试软件的规格说明书找出影响其功能实现的操作对象和外部因素,把他们当作因子;而把各个因子的取值当作状态。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进行划分,把整体的、概要性的功能要求进行层层分解与展开,分解成具体的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的功能要求。这样就可以把被测试软件中所有的因子都确定下来,并为确定每个因子的权值提供参考的依据。确定因子与状态是设计测试用例的关键。因此要求尽可能全面的、正确的确定取值,以确保测试用例的设计作到完整与有效。 (2)加权筛选,生成因素分析表 对因子与状态的选择可按其重要程度分别加权。可根据各个因子及状态的作用大小、出现频率的大小以及测试的需要,确定权值的大小。 (3)利用正交表构造测试数据集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比使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方法有以下优点:节省测试工作工时;可控制生成的测试用例数量;测试用例具有一定的覆盖率。 在使用正交实验法时,要考虑到被测系统中要准备测试的功能点,而这些功能点就是要获取的因子或因素,但每个功能点要输入的数据按等价类划分有多个,也就是每个因素的输入条件,即状态或水平值。 四、正交表的构成 行数(Runs):正交表中的行的个数,即试验的次数,也是我们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的测试用例的个数。 因素数(Factors) :正交表中列的个数,即我们要测试的功能点。 水平数(Levels):任何单个因素能够取得的值的最大个数。正交表中的包含的值为从0到数“水平数-1”或从1到“水平数”。即要测试功能点的输入条件。 正交表的形式: L行数(水平数因素数) 如:L8(27) 五、正交表的正交性 整齐可比性 在同一张正交表中,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出现的次数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在试验中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其它因素的每个水平参与试验的机率是完全相同的,这就保证在各个水平中最大程度的排除了其它因素水平的干扰。因而,能最有效地进行比较和作出展望,容易找到好的试验条件。 均衡分散性 在同一张正交表中,任意两列(两个因素)的水平搭配(横向形成的数字对)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保证了试验条件均衡地分散在因素水平的完全组合之中,,因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容易得到好的试验条件。 用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 以上介绍了正交实验法的由来。怎么用正交实验法进行用例的设计呢? 一、用正交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有哪些因素(变量) (2) 每个因素有哪几个水平(变量的取值) (3) 选择一个合适的正交表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 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 正交表分析法 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 场景分析方法

测试用例方法

1、等价类方法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2、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3、错误推测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因果图 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判定表驱动法 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6、正交表法 利用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时, 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非常庞大,以至于据此因果图而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的惊人,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与费用,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7、场景法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

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以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使用各种测试方法的综合策略: 1)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经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 2)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补充一些测试用例。 3)用错误推测法再追加一些测试用例。 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标准,应当再补充足够的测试用例。 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一开始就可选用因果图法。#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1)构造根据设计规格得出的基本功能测试用例; 2)边界值测试用例; 3)状态转换测试用例; 4)错误猜测测试用例; 5)异常测试用例; 6)性能测试用例; 7)压力测试用例。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 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 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 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

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 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收集完毕后,开始测试设计。 测试用例是什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测试用例的基本格式: 软件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包括测试用例编号、测试标题、重要级别、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下面逐一介绍。 用例编号:测试用例的编号有一定的规则,比如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号这样定义规则: PROJECT1-ST-001 ,命名规则是项目名称+测试阶段类型(系统测试阶段)+编号。定义测试用例编号,便于查找测试用例,便于测试用例的跟踪。 测试标题:对测试用例的描述,测试用例标题应该清楚表达测试用例的用途。比如“测试用户登录时输入错误密码时,软件的响应情况”。 重要级别:定义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别,可以笼统的分为“高”和“低”两个级别。一般来说,如果软件需求的优先级为“高”,那么针对该需求的测试用例优先级也为“高” ;反之亦然, 测试输入:提供测试执行中的各种输入条件。根据需求中的输入条件,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输入对软件需求当中的输入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软件需求中没有很好的定义需求的输入,那么测试用例设计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操作步骤:提供测试执行过程的步骤。对于复杂的测试用例,测试用

例的输入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完成,这部分内容在操作步骤中详细列出。 预期结果:提供测试执行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应该根据软件需求中的输出得出。如果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得到的实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那么测试不通过;反之则测试通过。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主要从上述 6 个域考虑,结合相应的软件需求文档,在掌握一定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比较全面、合理的测试用例。具体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以参见相关的测试书籍,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在绝大多数的软件测试书籍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一般来说,每个软件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固定的几大类。可以按业务类型划分,比如 ERP 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可以按软件结构来划分,比如 B/S 架构的软件、 C/S 架构的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参考同类别软件的测试用例,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公司中有同类别的软件系统,千万别忘记把相关的测试用例拿来参考。如果,系统非常接近,甚至经过对测试用例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当前被测试的软件。“拿来主义”可以极大的开阔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用例设计时间。 加强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最好能够增加评审过程。 同行评审是 CMM3 级的一个 KPA ,如果因为公司没有通过 CMM3 级,就不开展同行评审是不恰当的。测试用例应该由产品相关的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评审,提交评审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更新测试用例。如果认真操作这个环节,测试用例中的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用例设计错

正交实验法详解

正交实验法的由来 一、正交表的由来 拉丁方名称的由来 古希腊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王在检阅臣民时要求每个方队中每行有一个民族代表,每列也要有一个民族的代表。 数学家在设计方阵时,以每一个拉丁字母表示一个民族,所以设计的方阵称为拉丁方。 什么是n阶拉丁方? 用n个不同的拉丁字母排成一个n阶方阵(n<26 ),如果每行的n个字母均不相同,每列的n个字母均不相同,则称这种方阵为n*n拉丁方或n阶拉丁方。每个字母在任一行、任一列中只出现一次。 什么是正交拉丁方? 设有两个n阶的拉丁方,如果将它们叠合在一起,恰好出现n2个不同的有序数对,则称为这两个拉丁方为互相正交的拉丁方,简称正交拉丁方。 例如:3阶拉丁方(图1) 用数字替代拉丁字母:(图2) 二、正交实验法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 正交表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 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时, 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非常庞大,以至于据此因果图而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的惊人,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与费用,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依据Galois理论,从大量的(实验)数据(测试例)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例),从而合理地安排实验(测试)的一种科学实验设计方法。类似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方法、因子方法方法等。 三、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提取功能说明,构造因子--状态表 把影响实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子,而影响实验因子的条件叫因子的状态。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时,首先要根据被测试软件的规格说明书找出影响其功能实现的操作对象和外部因素,把他们当作因子;而把各个因子的取值当作状态。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进行划分,把整体的、概要性的功能要求进行层层分解与展开,分解成具体的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的功能要求。这样就可以把被测试软件中所有的因子都确定下来,并为确定每个因子的

以中国象棋中走马的测试用例设计为例学习因果图的使用方法

以中国象棋中走马的测试用例设计为例学习因果图的使用方法。 分析中国象棋中走马的实际情况(下面未注明的均指的是对马的说明) 1如果落点在棋盘外,则不移动棋子; 2、如果落点与起点不构成日字型,则不移动棋子; 3、如果落点处有自己方棋子,则不移动棋子; 4、如果在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有棋子(绊马腿),则不移动棋子; 5、如果不属于1-4条,且落点处无棋子,则移动棋子; 6、如果不属于1-4条,且落点处为对方棋子(非老将),则移动棋子并除去对方棋子; 7、如果不属于1-4条,且落点处为对方老将,则移动棋子,并提示战胜对方,游戏结束。原因:结果: 1、落点在棋盘上; 2、落点与起点构成日字; 3、落点处为自己方棋子; 4、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无棋子; 5、落点处无棋子; 6、洛点处为对方棋子(非老将); 7、洛点处为对方老将。21、不移动棋子; 22、移动棋子; 23、移动棋子,并除去对方棋子; 24、移动棋子,并提示战胜对方,结束游戏。 L2345678 111110000 2]101I00 3L3101c10 11111100 2200001 2101000 23(.1010] 测试 用例 A3 A8 AR A? R5 B4 RN ur Cl X6 SD PS 考虑结果不能同时发生,所以对其施加唯一约束施加异约束E。 根据因果图建立判定表:(分为两表)0。原因5、6、7不能同时发生,所以对其 添加中间节点11,目的是作为导出结果的进一步原因,简化因果图导出的判定表

注:1、以上判定表中由于表格大小限制没有列出最后所选的测试用例;2、第2表中部分列被合并表示不可能发生的现象;3、通过中间节点将用例的判定表简化为两个小表。减少工 作量。 四、根据判定表写测试用例表(略)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 写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别小看了这个用户名密码这么简单的输入框。可测试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并且引发的问题也有很多种类。下面就说一说他的测试方法。? 一、用户注册 只从用户名和密码角度写了几个要考虑的测试点,如果需求中明确规定了安全问题,Email,出生日期,地址,性别等等一系列的格式和字符要求,那就都要写用例测了~ 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来分析 1.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大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2.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小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3.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是非最大和最小长度的数据(边界值分析,取内点)

4.必填项分别为空注册 5.用户名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6.用户名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7.密码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8.密码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9.用户名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如含有空格,#等,看需求是否允许吧~) 10.密码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 11.两次输入密码不一致(如果注册时候要输入两次密码,那么这个是必须的)

12.重新注册存在的用户 13.改变存在的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大小写,来注册。(有的需求是区分大小写,有的不区分) 14.看是否支持tap和enter键等;密码是否可以复制粘贴;密码是否以* 之类的加秘符号显示 备注:边界值的上点、内点和离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呵呵,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二、修改密码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测试中可能只用到其中几条而已,比如银行卡密码的修改,就不用考虑英文和非法字符,更不用考虑那些TAP之类的快捷键。而有的需要根据需求具体分析了,比如连续出错多少次出现的提示,和一些软件修改密码要求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修改次数限制等等。

(完整word版)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 1.1 理论知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这一方法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示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合理地假设: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与该等价类的其他值,对于测试来说是等价的。 因此,可以把全部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的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来进行测试。这样就能以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而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分类: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

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法

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法【烟三修整】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5-23 14:25:19 / 个人分类:测试理论 查看( 1930 ) / 评论( 3 ) / 评分( 0 / 0 ) 1、概念 1.1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 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基于正交表的、高效率、快速、经济的试验。 1.2、因素(Factor) 在一项试验中,凡欲考察的变量称为因素(变量),也有的地方叫因子。 1.3、水平(位级)(Level) 在试验范围内,因素被考察的值称为水平(变量的取值)。 2、正交表 2.1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 正交表的表示形式:Ln(t^c)其中: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行数(试验次数), t为水平数,c为列数(因素数)。 例如:L4(2^3),它表示需做4次实验,最多可观察3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2水 平。如下图: 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2^4 4^1),如下图。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根据正交表的数 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 tj 组成,这 些数码均各出现n/t 次,例如图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2,t=2 ,即由1、2 组成,各数码均出现2次。

mn型的正交表中,试验次数(行数)=∑(每列水平数-1)+1 例:5个3水平因子及一个2水平因子,表示为35*21,试验次数=5*(3-1)+1*(2- 1)+1=12,即L12(3^5 2^1)。 2.2正交表具有以下两项性质: (1) 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 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 (2) 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而且均衡。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两 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子共有4种:(1,1)、(1,2)、(2,1)、(2,2)。每种对数出 现次数相等。在三水平情况下,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共有9种,1.1、1.2、1.3、2.1、2.2、2.3、3.1、3.2、3.3,且每对出现数也均相等。 以上两点充分的体现了正交表的两大优越性,即“均匀分散性,整齐可比”。通俗的说,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另一个因素各水平各碰一次,这就是正交性。 2.3如何查找正交表 1、Technical Sup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12640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126400.html,/techsup/technote/ts723_Designs.txt 2、查Dr. GenichiTaguchi设计的正交表,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126400.html,/depts/maths/tables/orthogonal.htm上面查询 3、数理统计、试验设计等方面的书及附录中 关注点:因素数和对应的水平数组成的矩阵。 三、用正交表设计测试用例 3.1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有哪些因素(变量) 2、每个因素有哪几个水平(变量的取值) 3、选择一个合适的正交表 4、把变量的值映射到表中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版权所有:张梅娜 20090713

基本内容? 为什么做测试用例 什是测试用例 ?什么是测试用例 ?使用测试用例的好处 ?测试用例设计过程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为什么做测试用例 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 完全测试是不能的 ?输入量太大; ?输出结果太多; ?软件实现途径太多; ?软件说明书没有客观标准。从不同角度看,软件说明书没有客观标准从不同角度看软件缺陷的标准不同。

什么是测试用例 ?为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或高效的揭露隐藏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少量测试数据,称之为测试用例。 心设计的少量测试数据称之为测试用例 ?我们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测试效率,必须要从数量极大的可用测试数据中精高测试效率必须要从数量极大的可用测试数据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或特殊性的测试数据来进行测试。 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使用测试用例的好处 ?在开始实施测试之前设计好测试用例,可以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用例的使用令软件测试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在软件版本更新后只需修正少部分的测试用例便可展开测试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试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功能模块的通用化和复用化使软件易于开发,而相对于功能模块的测试用例的通用化和复用化则会使软件测试易于开展,并随着测试用例的不断精化其效率也不断攀升。 开展并随着测试用例的不断精化其效率也不断攀升

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 ?测试设计员(分析设计员)依据不同阶段的测试计划设计模型和实施模型来设计的测试计划、设计模型和实施模型来设计该阶段测试用例。 ?测试设计员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或具有软件分析设计能力的高级测试工程师。如果没有测试设计员,则可用分析设计员代替。没有测试设计员则可用分析设计员代替?针对白盒,还应有驱动程序和桩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