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之美

别样之美

作者: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第01期

走进天府之国,我们看到的是“大破”之后的残垣,感受到的却是“大立”的四川和“立世”的四川人。

“别样之美”。这是震后7个多月后,四川带给记者的切身印象。“大破、大立、大智”,这是2008年岁末近半个月的采访后,四川带给记者的强烈震撼。

四川,又不能仅仅用这10个字表述。

关于地震

记者至今难以忘记一个镜头:

60多岁的冯绍贵老人以前住在北川县城的楼房里,而今住在绵阳市郊的一处灾民临时安置点的板房。5月12日,他一家有3位亲人遇难。

记者来到他的“家”。床上,是几套政府发的棉被;墙边,是几袋政府发的大米;桌上,放着社区上午刚发下来的棉袜。无疑,他不再为基本生活担心。

冯绍贵老人说自己刚购置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现在,他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

“家”门口和房内,放着一些烟酒油盐等商品。他说这是自己新开的小卖部,“酱油一瓶只赚两毛钱,一天收入几块钱。”他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忙碌了。

“家”边上的空地里,“开荒”种的青菜绿油油的。老伴正在用这些青菜腌制地道的四川泡菜。

原以为采访时,冯绍贵老人会以泪洗面。可他脸上却一直挂着自然又真实的微笑:“我们现在真的都挺好的。”

他的笑,让我们看到震后四川的一种别样之美。四川,在地震的大破中,实现着一种全新的大立。

“我们欣慰地告知,震后7个多月来,450万户、1100多万房屋损毁受灾最重的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2008年12月28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通过新华网发表的《承关切而奋进、以实际作回复——致海内外网友的2009新年感谢》信中这样称,“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感慨道:“地震前,刘奇葆还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美男子,地震后,他成了一个忧郁深沉的人。”因为,“他永远也忘不了地震给四川留下的伤痛”。

大破大立见大智。“灾后恢复重建不是简单的…克隆?复制”,恢复重建要“先民后管”,“重建物质家园的同时大力重建精神家园”……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等四川执政者这样智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关于发展

走出重灾区,记者看到了地震之外的四川。

达州是四川的一个欠发达地区。市郊的公路两侧,是一排排或高或矮的陈旧房屋,一如那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南三线场景。老市区里,林立的高楼拥挤在一起,楼上的人们伸手仿佛能打开对面楼房的窗户,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南方城镇。

来到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记者看到了另一个景象。“这是齐鲁石化投资10亿元的化工项目,这是川投集团投资25亿元的天然气发电项目,这是瓮福集团投资40亿元的大型磷硫化工项目 ”当地人士介绍着一个个正在建设的工地。末了,感慨地补充了一句:“几千万投资在这里只是小项目!”

园区里只是一堆堆土方,但蓬勃的未来依稀可见。达州,预示着四川的未来发展之美。而这个园区,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仅在2008年就亲自调研两次。

“我们确立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明确了…一主、三化、三加?的发展思路,正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四川建成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