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翻译学视角下_非诚勿扰_的字幕翻译

谈生态翻译学视角下_非诚勿扰_的字幕翻译
谈生态翻译学视角下_非诚勿扰_的字幕翻译

谈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非诚勿扰II 》的字幕翻译

王丽萍

(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影片《非诚勿扰II 》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其字幕翻译成功地实现了“三维”

(语言维、文化维、交

际维)的选择转换,是一个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成功的字幕翻译。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非诚勿扰II 》;字幕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6531(2011)03-0041-02

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在文化上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有更多的外国电影涌入中国和更多的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以下简称《非》)作为2009年初国内一部颇为叫座的商业电影,影片在国外上映后,赢得了不错的反响。在第三届亚洲电影大奖中,该片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提名。2010年,冯小刚导演又拍了《非诚勿扰II 》(以下简称《非II 》),根据新闻报道(https://www.360docs.net/doc/329972105.html,/a/1812063.htm),《非诚勿扰II 》于2010年平安夜登陆北美和澳洲,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多伦多、温哥华、悉尼、墨尔本、奥克兰等城市同步上映,获得热捧,电影票提前两天就已售罄,成为有史以来登陆北美及澳洲、新西兰主流院线最快和最热的华语影片。《非》和《非II 》在海外都收到了很好

的票房。该片在海外的热映,除了导演及演员的号召力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点,那就是影片的字幕翻译功不可没。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该影片字幕翻译的成功之处。一、生态翻译学近年来,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指出“译者(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1][2],并通过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3]及一系列论文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观点鲜明,论述系统而深刻,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支持。翻译适应选择论拥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它一方面体现着来自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可追溯至极其深远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适中尚和”等哲学理念,因此可以说,此理论自打提出之日起,就显露出了蓬勃的生机和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之下,将“译者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地体现在翻译的定义之中———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同时,该理论运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提出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主导作用,以及译者“自我适应”的适应机制和“事后追惩”的制约机制。同时,该理论还具体阐述了翻

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

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4)译评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从而得出了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个结论[4]。

二、字幕翻译的特点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部分,它与一般文学翻译有共同之处。总体来说,影视字幕翻译有以下三个特点:广泛的简化和浓缩;语篇从口语转换为书面语;字幕的语言信息呈递进式推进[5]。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一现即逝,不像书本上的文字,可供读者前后参照。这也就对字幕翻译形成了一个制约,译者必须

注意前后语境,保证这种递进式的信息的衔接和连贯,使观众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清晰的信息,字幕翻译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冗句式句型。所以字幕翻译

的评价标准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6]。总结起来,字幕的翻译既要简洁通俗又要充分表达影片所传达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等。要想做出好的字幕翻译,译者必须把握字幕翻译的原则:要使观看注有译文字幕的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影片所表达的意义。这里包括两个方面:语言方面和文化方面。一方面,译文语言要通顺易懂;另一方面,每一部电影的对白中都包含特定的文化词语,这些文化词语可能为目的语观众所不知,因此,翻译字幕还要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主要从语言维和文化维的角度来讨论《非II 》字幕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

《非II 》字幕翻译的适应性转换

胡庚申教授指出,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就是侧重“三维”间的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7]。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关注文化的传达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一)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译者在产生译文或译品过程中,首先是做翻译

收稿日期:2011-03-05

作者简介:王丽萍,女,江西萍乡人,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苏州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Mar.2011Vol.27No.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2011年3月第27卷第3期41

生态环境的适应者,然后再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文作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产生译文。《非II》在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很成功的,译出了与目的语相对应的译文。下面就以电影中最有名的诗《见与不见》为例。

例1: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译文:It doesn’t matter if you see me or not/I’m standing right there/With no emotion./It doesn’t matter if you miss me or not/The feeling is right there/and it isn’t going anywhere./It doesn’t matter if you love me or not/My hand is in your hand/and I am not going to let go./Let me embrace you/or/let me live in your heart to eternity./Silence.Love./Calmness.Joy.

分析:原诗是很对称,很简短的;同样的,其译文的句式也保持一致,而且句子也都比较简短,成功地实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任何一个民族的电影都必定是根植于其文化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译者需要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由于原语和译语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异同。而字幕翻译的特点也要求译者必须在短时间内用最简短的语言把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翻译出来,且不能用加注等翻译方法,这对于字幕翻译者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下面就来看《非II》的字幕翻译怎样处理一些文化词汇和表达。

例2:你要离,我就接孟姜女的班,把剩下的那段长城也哭塌了。

译文:If you divorce me,I will cry until the Great Wall col-lapses.

分析:凡是中国人应该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却是陌生的,所以译者把孟姜女省去没有翻译,但把“长城”翻译出来了,是因为外国人应该都知道长城,这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适应性转换。

例3:我是打算跟你一条道走到黑的。

译文:I’m planning on spending my entire life with you.

例4:居家过日子犯不着肝胆相照。

译文:You don’t need to be sincere in a relationship.

例5:你这样的打着灯笼也难找。

译文:You are a rare catch.

例6: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译文:If anything ever happens to me

例7:你真打算去凑这个热闹?

译文:Are you really planning to go?

例8:伪艺术也是艺术,它就是再二尾子,也是艺术家生的。

译文:Fake art is still art.So what if it’s neither fish nor fowl,it was still created by artists.

例9:前世结的梁子

译文:It goes all the way back to our past lives.

例10:现世报

译文:instant karma

例11:一了百了,早死早托生。

译文:No more misery.No more pain.

分析:例3至例11都含有汉语里的特色表达,例9至例11更是来自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的佛教文化,这些表达对于观看影片的外国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除了例8中的“二尾子”与neither fish nor fowl意思基本一致之外,其它几例都很难在英语里完全对应的表达,所以译者都是采用直接翻译出这些表达的真正意思的策略,这也是字幕翻译的特点所决定的,让观众一目了然,虽然没有把汉语表达中特有的神韵传达出来,但作为字幕翻译的译者很多时候只好做出向译语文化妥协的适应性选择,因为原语文化的观众是不需要看字幕的,所以字幕翻译只有译语观众能看懂才行。这也是“三维转换”中的交际维转换所要求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四、结语

胡庚申教授创立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综观的视野,给予译者的能力和生存境遇及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更多的关注。同时,生态翻译学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整体主义的翻译观也为译本的解读和评析提供了一个还原译本真实的有效力的工具,这样就既有助于还译者和译本一个公允,又有助于避免翻译研究中的人云亦云和“盲人摸象”的情形。对任何译本的解读和评析都应当着眼于整体,不局限于语言分析,还要具体考证原文、原文文化、原文的社会、译者、译语文化和译语的社会等等,一句话,即要适应译者和译本所处的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恰当的译文。通过以上分析,电影《非II》的字幕翻译满足了“三维”的选择适应性转换,是成功的字幕翻译,同时它在海外的热映业同样说明了这一点。笔者希望,更多的字幕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也能考虑到翻译的生态环境,做到“三维”的适度转换,使更多的中国电影带给世界观众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Hu Gengshen.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J].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03,(4):283—291.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 (4).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97-98.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2).

[5]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7):45.

[6]王丽萍,顾维勇.《律政俏佳人I》汉译字幕之等值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129.

[7]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责任编辑:郭一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42

认知视角下翻译的主体性

科技信息 1.前言 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thepragmaticturn)和九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theculturalturn),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翻译主体性的研究深受西方译学界关注,译学研究悄悄经历了语言—— —文化—— —人的转变,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原文的选择、阅读、理解,还是对原文的阐释和表达,译者始终具有独特的作用,体现出个人独特的主体性关于译者主体性。我认为,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的特征的图形应该是:作者—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原著和译本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创造的客体。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杨武能,1998:227-228)。”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与读者、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桥梁,是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觉的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甚至因翻译活动的成因而必须重视和提高译者主体性意识,进一步完善翻译理论。 2.翻译认知论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现实—认知—语言”,即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从翻译的角度来说,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作者、读者和译者)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原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要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因此只有将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体验和认知这两个要素的制约作用,努力处理好多重互动关系,这样才能实现翻译的合理性。 人的认知一方面是基于体验的,另一方面又具有差异性和创造性。由于翻译是基于对原文语篇或相关知识的体验和认知之上来理解各类意义的,然后译者主体将其用目标语表达出来,其间译者的主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为何同一文本会有那么多不同译本的原因。 认知语用学的理论认为: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知环境呈不对称性,存在着差异(刘萍,2003)。在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交际中,认知环境差异影响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通过共享的认知环境和相互认同的语用预设,使双方信息交流畅通顺利。但对于跨文化语篇来说,源语作者和译者之间所处的认知环境往往不同,因此语篇内的有关符号无法激活译者记忆中的有关图式,导致解读失败;有时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所拥有的文化图式迥然不同,译者若按照自己的认知习惯来解读,就会导致误译,丧失其译者主体性。 也就是说,在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和译者是处在原文组成的认知环境中,在这个共有的认知环境中,译者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对原文的理解度。在目标语的认知语境中,译者的翻译决定着原文作者与译语读者认知环境的重合度。 3.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 3.1译者主体性的界定 在探讨译者主体性时,中国学者往往从哲学角度来界定。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译者主体性理解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文本第一性的原则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坚持文本中心论。第二种观点是把译者主体性理解为译者的操纵性,即相对于文本、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优越性和支配性。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关心译者的价值。第三种观点是从译者与文本、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关系中规定译者主体性。这种观点认为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属性。第四种观点认为译者主体性包含两层涵义:其一,译者主体性的本质是译者的存在、活动以及对世界和自身把握的方式。离开了译者,就谈不上存在翻译活动,译者的存在决定其主体性。其二,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与文本、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特性。相比较而言,第三和第四种观点更符合翻译实践中译者的实际情况,其中第四种观点较全面、合理,我比较赞同第四种看法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 3.2译者主体的二重性 在由作者—译者—读者三主体交织而成的翻译过程中,作者是原文的生产者,用原语创作出既包含了原文化又融入了个性特色的作品;读者是译文的阅读者,直接接受译文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作者还是读者,他们的能动性都是单向的。而译者,由于处在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汇处,肩负着作者和读者的两重期望,其主体性因而变得相当复杂,具有明显的矛盾二重性:一方面,他是原语文化的阅读者,接受者;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的阅读阐释用译语对原文进行加工,生产出译语文化下的译作。在接受者和生产者的两边,译者主体性的二重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并且在和作者、读者的关系中又是如何协调并融为一体的呢?作为接受者的主体性,译者一方面受到本民族文化预设的干扰和制约,另一方面在解读中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自身的艺术审美倾向。同时,译者对原文的阅读和阐释还具有复杂的认知心理因素。一方面,译者在接受原文时要么将自己构建为作者的仆人身份,努力进入作者的心理世界;另一方面,译者要么将自己己认同为一个独立主体,建构一种同作者平等的身份,在翻译过程中不刻意隐藏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并将其有意识地体现出来。当然,不管译者的接受心理如何,其主体性都是实际存在的,他本身无论如何不能避免能动作用。同时译者作为接受者的主体身份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者作为生产者的主体性和翻译行为。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译者还必须考虑读者的因素,包括读者对象群及其阅读能力、审美标准以及读者的潜在反应等。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文化期待,文化中的政治历史、宗教伦理和意识形态等。译者在成为生产者之前,首先是个读者。因此,在第二次生产即翻译过程中,嵌入了自己作为阅读者的理解阐释,带上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也就是说在翻译再生产过程中,译者一方面要考虑到原作者,尊重原文的首创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读者,在这作者和读者的夹缝中,译者还嵌入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自觉不自觉地留下一个自我的影子。因此,译者作为生产者的主体性杂糅了三个主体的能动意识和精神观念。由此可见,译者作为生产者的主体性主要是在与读者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是走近读者还是远离读者,将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作为接受者和生产者的统一体,同时担负着接受信息和生产信息的两种功能,在两个相关过程中同时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听到来自作者和译语读者的不同的声音:一方面,作者希望译者能忠实地再现他的思想,另一方面,读者希望译者既能真实地反映原作,又使译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不诘屈聱牙。译者的主体性天生就是在这两种矛盾的关系中建构形成的。 4.译者主体性的介入 4.1译者对原文理解认知的再创性与理解认知的历史性 乔治·斯坦纳曾有过这样一句精辟之言:“一切理解都是翻译。(Steiner.George,2001:28-29)”若从主体性的角度来考虑。翻译的问题毫无疑问首先是一个理解认知的问题。翻译关键就在于对原文的解读。然而,翻译中的理解并不是简单地对原文字句的复制,在理解的过程中译者具有其主观能动性。它是译者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从原文文本本身来看,其语义单位留有诸多空隙,形成文本的空白,这就为译者提供了可创造性的解读空间。按照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文本的意义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文本不是一个稳定、封闭的系统。翻译作为一种解读,译者通过接受原作的语言符号,在认知语言符号时,译者意识中储存的思想材料与原作的语言信息相遇,达到理解与传达。(郭建中,2008:175-178)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不是一项简单的机械式复制。它与译者的直觉想象、情感经验、理念意识等有关的思维活动密不可分。在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当译者与文本进行对话时,他总是带着自己的体验和认知模式进入文本,而不同的体验和认知模式必然使不同的译者,甚至同一译者在不同时期对相同的文本的阐释不尽相同,文本的空白也就因译者的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意义,从而导致阐释的多元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决不可能被动地去接受原文的信息,而是不可避免地会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学识涵养、个性气质、审美理想和欣赏习惯等诸多内在的个人主观因素介入到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阐释中去。 理解总是具有历史性,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 认知视角下翻译的主体性 武汉大学学位班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付丽丽 [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论述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及其二重性进行论述,最后详细地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介入,目的是实现译者在翻译中合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达到翻译的和谐性。 [关键词]认知活动主体界定二重性介入 (下转第178页) 人文社科 176 ——

传播学英文用语

传播Communication 内向/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 组织传播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单向传播One-Sided Communication 双向传播Two-Sided Communication 互动传播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媒介Media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新媒介New Media 新闻洞News Hold 新闻价值News Value 传播者Communicator 主动传播者Active Communicator 受传者/受众/阅听大众Audience 受众兴趣Audience Interest 受众行为Audience Activity 信息Information 信号Signal 讯息Message 信息熵Entropy 冗余/冗余信息Redundancy 传播单位Communication Unit 奥斯古德模式Osgood Model 编码Encoding 解码Decoding 信源Source 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传播渠道Communication Channel 有效传播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传播效果Effects 知识沟Knowledge-Gap 使用与满足模式Uses and Gratifications Model 使用与依从模式Uses and Dependencys Model 口传系统System of Oral Communication 地球村Global Village 内爆Implosion 全球化Globalization 本土化Localization 电子空间Cyber Space 数字化Digitalization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e Imperialism 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守门人Gatekeeper 新闻采集者News Gatherers 新闻加工者News Processors 模式Model 有线效果模式Limited Effects Model 适度效果模式Moderate Effects Model 强大效果模式Powerful Effects Model 子弹论Bullet Theory 两级传播模式Two-Step Flow Model 多级传播模式Multi-Step Flow Model 沉默的螺旋模式Spiral of Silence Model 劝服传播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议程设置模式the Agenda-Setting Model 时滞Time Lag 最合适效果跨度Optimal Effects Pan 时间跨度Time Span 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 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选择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 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 可信性提示Credibility Heuristic 喜爱提示Liking Heuristic 共识提示Consensus Heuristic 市场驱动新闻学the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意识形态Ideology 霸权Hegemony 权力话语Power Discourse 视觉文本Visual Text 文本Text 超级文本Hypertext 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批判学派/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女权主义/女性主义Feminism 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符号Sign 能指与所指Signified/Signifier 非语言符号Nonverbal Sign 非语言传播Nonverbal Communication 意指Signification 话语理论Theories of Discourse 文化期待Culture Expectations 文化批判Culture Criticizing 范式Paradigm 叙事范式Narrative Paradigm 强语境High Context 弱语境Low Context 功能理论Functionalism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反映本族文化的镜子,由于中西方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指导以实现顺畅的文化交流。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以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译本为例,探究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标签:目的论;文学翻译;《傲慢与偏见》 一、导语 传统的翻译理论大多以原文为中心,把“信”或“原文中心论”作为评价翻译的最高标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性,认为译文应该是原文语言符号的转换,尤其对于文学翻译,更要忠实于原文。而翻译目的论则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实践的首要出发点,是评价译文的首要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目的论更重视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在不同翻译目的的要求下,译者对原文不必“亦步亦趋”,非“信”不可。文学翻译是一个特殊的翻译领域,本文将结合《傲慢与偏见》的英汉译本进行实例分析,探索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二、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 年代后期的德国,由Hans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是翻译理论史发展的重要变革,表明译者开始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而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翻译目的论发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翻译观,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它认为翻译并不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具体的、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预期目的是衡量译文是否成功的标准,需要在进行翻译实践之前确定下来,它反映了译文读者的要求,而读者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翻译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多元化,是一种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实用性的解构主义理论模式。 三、《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点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丁的杰出作品,是一部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长篇佳作。文章以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爱情为主线,揭露了物质在人际关系、婚姻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作品文笔细腻,主题深刻而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奥斯丁通过情感交流、人物对话等方式或讥讽或褒贬地刻画出不同的人物特征。首先,文章语言具有幽默讽刺效果。例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从字面来看这句话是在陈述“有钱的单身男子都需要一个妻子”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9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96-03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曹 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摘 要: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 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关键词:王佐良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五方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评论家,同时还是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以及作家与诗人,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 人”[1] ,译著有《苏格兰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Thunderstorm(曹禺《雷雨》英译),《培根散文先译》,弥尔顿的《失乐园》,蒲柏的《道理》,雪莱的《奥西曼提斯》、《哀歌》,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鲁迅的《论语一年》等。王先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不仅在实践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翻译见解。他的这些翻译主张不仅指导着他自己的翻译实践,对我们现在翻译学习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诠释王佐良的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于2008 年在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是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和翻译生态体系等做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界普遍认为,生态翻译学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 和翻译思想。[3]除此之外,译界学者认为,翻译适 应选择论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研究期望有助于审视生态翻译学解释翻译现象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或将有助于对王佐良翻译思想和学术价值做出更进一步的探寻和挖掘。[4] 一、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整合一体的、和谐统一的系统。或者可以说由于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也应当是和谐统一的。[5]纵观王佐良的一生,无论是他在英国的进修时兢兢业业的学习态度和新中国成立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报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都能体现出这种“生态‘和谐统一’”理念。 王佐良既是翻译理论家又是翻译实践家,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他的翻译论著《翻译:思考与试笔》(1989)的内容体系也充分反映了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观。他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两者的统一关系:“近年来有两个方面的发展, 值得引起翻译界的注意。一是翻译的规模越来越大, 质量也显著提高, 而且这是中外皆然, 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二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见解, 可能会对讨论翻译问题有点帮助。”[6]文中王先 收稿日期:2012-12-17 作者简介:曹芳(1989—),女,湖南郴州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 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从传播学视角谈翻译-最新文档

从传播学视角谈翻译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研究一直在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以丰富自身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活动。今天,翻译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学科形成了交叉互连的关系。作为一种语际转换过程,翻译也是 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1] ,翻译的任务在很多时候就是信息的传播。传播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形成并成熟于中后期,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二十世纪末期,翻译研究界开始关注传播学的理论,用传播学的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翻译将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译文文本和读者组成了一个信息传递系统,传播学则是研究人与人、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社会与团体之间怎样借助符号,进行信息沟通[2] ,所以说传播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本文从目的、本质和模式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借助传播学的研究拓宽翻译的理论视野,为翻译研究提供另一个视角。 、翻译与传播的目的比较 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时,总是从文本的意义出发,在语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转换活动。因此,“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享有最重要的地位,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研究者都把原作意义的传达视为翻译的根本任务。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透过语言符号捕捉、理解隐藏在字里行间里的意义,再用另外一种语言将其重现。因此,传递原作的意义 既是翻译的出发点又是翻译的归宿。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 Eugene A. Nida )指出“ 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翻译就是翻译其意思” [3] ,这一观点清楚地说明了翻译的主要任务。 传播学主要关注的是信源到受众的信息传递过程。传播学中的信源相当于翻译中的原文文本,信息是译者要尽量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信源的受众则相当于翻译活动的译文读者。所以,准确传递意义是翻译的根本任务,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译文读者获得跟原文读者读原文时获得相同的信息一样。译者所起的是媒介作用,通过翻译这一语际转换活动,将原文的信息转化成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这是译者的基本使命。从有效传递信息的角度来说,翻译和传播学的目的是一致的。传播学对应的是宏观方面的信息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摘要: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实现翻译,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认知语义学类典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引言 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关于翻译的标准,我国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就有了“文”与“质”之争,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之争;还有清代翻译大师严复于1898年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信”、“达”、“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先生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除了国内的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之外,早在1972年,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弗雷赛·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就提出了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冯庆华2020:P4-5) 对于如何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和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态翻译学理论纵横

生态翻译学理论纵横 【摘要】基于伟大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论和适者生存论,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生态翻译学有其自身的理论背景,哲学基础以及原则方法和内容。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关键词】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 1、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3]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4]“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5] 2、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6]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6]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的作用和所处的位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需要在发生变法。在第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中没有译者,而译者是要被生态环境选中。在第二阶段译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译者而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被翻译的生态环境所接受的译者。因此这时译者代表翻译的生态环境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翻译(最新整理)

1.Opinion Leaders Active in information networks, have many information channels ,so they can often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advice for others and can influence others. 2.The Spiral of Silence For a controversial issue, people will watch the "climate of opinion" before they make comments . judging their opinion whether the "majority opinion", when peopl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majority" or in the "advantage" , it will tend to boldly express this opinion; when found his views are "a few" or in a "disadvantage" they often remain "silent." The more people remain silent, the more feel that their views are not well accepted, thus a result, the more they tend to remain silent.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ey form representing "dominant" status views and more powerful, while holding "inferior" opinions of people sound more and more weak, such a cycle, forming a "one more loudly, and the other more and more silent spiral down the process. " 3.Gatekeeper Lewin was first proposed this idea. The information was screened and filtered by communicator. Communicators decide what we can see and how we can see . 4.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s Audience in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e mass media is not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

摘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书中详细的描述了清代的茶文化,为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从饮茶之人爱喝茶的种类,便可以推断出他们的性格,这对通过典籍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笔者从翻译的“动态对等”原则和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杨译和霍译的《红楼梦》中关于茶名称的翻译对比,探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以便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茶文化;英译茶之名;动态对等;翻译目的论 一、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神农时期,茶的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汉代文人提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文化、思想领域又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的茶文化初现端倪。到了唐代,中国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到宋代至明初,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鼎盛时期。因此,我们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茶馆的兴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 二、《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只要一翻开这部古典名著,顿觉茶溢字里行间,芳香飘逸,此书写到茶有260多处,咏及茶的诗词(联句)有10余处,为中国小说所罕见,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中记录了茶之名,茶之具,茶之水,茶之礼,茶之诗词。从这些角度不仅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茶的研究已经到了相当纯熟的阶段,更可贵的是他是借茶来烘托其中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呈现了清代的茶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翻译的目的是目的论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概念。这有三种解释。(1)译者的目的(如为了金钱);(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为了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1]。从以上的三种阐释中,我们重点来谈谈译文的交际目的。在这一解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读者在翻译中的核心地位。一部译品能否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必须明确目的是什么,想要向读者传达什么思想,只有在目的明确后,翻译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初衷与反响才能相结合。译者应该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确立翻译的意图,以向读者传播介绍为手段进行翻译。要学会跳出文本的小圈子,站在读者与文化的大圈子中去进行翻译。只有把目的、对象都明确了之后,翻译时便能游刃有余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就是说自己始终起到纽带的作用,是一个传输文化思想与情感的媒介,不要带着要让作品成为经典的功利的思想去翻译,也就是要脱离文本[2]46。 四、茶之名体现人之性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_胡庚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7日/第005版 前沿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 胡庚申澳门理工学院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外文系 翻译学以语言信息转换为“己任”,以促进人类跨文化交流为“天职”,总体上属于人文科学;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整体、平衡、动态、和谐的环境为宗旨,总体上属于自然科学。基于此,生态翻译学则可谓两者联姻的产物。 由于生态翻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系统的研究内容,有配套的术语体系,又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论等,因此,将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然而,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的一些概念来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类比,同时又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翻译学可以说是翻译研究的“关系学”,因为它关注翻译过程中各种元素关联的重要性、各种知识交集的多样性,以及多元思维的整体性。生态翻译学将其研究对象确定为“三者关系”——探讨“翻译群落”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翻译文本与“翻译群落”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互动关系问题。生态翻译学依据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用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眼光看待翻译行为,探讨“三者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翻译中的“人、事”关系与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翻译现象的影响和制约。 生态翻译学贯通了“译学”、“译论”、“译本”三个研究层次,初步形成了宏观译学架构、中观译论体系、微观译本操作的“三层次”研究的发展格局。在宏观的译学架构研究中,生态翻译学侧重在整体生态理性、翻译生态体系、“科际”整合研究。在中观译论体系研究中,生态翻译学致力于认识翻译本质、描述翻译过程、厘定翻译标准、回归“译有所为”。在微观的译本操作研究中,生态翻译学则着重于从不同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生成文本的解读,主要是从宏观生态理念视角、整体生态体系视角、系统翻译理论视角、人际“翻译群落”视角以及整合适应/选择视角等探讨各种因素对翻译文本的影响。该三层次研究关联互动,实现了“三位一体化”,担纲着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研究的主体。 作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理论形态,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又是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延伸与转型,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视阈转向当代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当代“生态科学”是一门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学科,也是一门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终极意义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翻译学研究有着扎实的哲学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1页共1页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谈关雎的英译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谈“关雎”的英译 摘要: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打破了翻译语言学派中原文至上的观念。译文忠实原文不再是译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原文只是为译者提供了信息。决定翻译过程和结果的是翻译的预期目的。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译者和译文的重要性都有所提高。本文以詹姆斯?理雅各以及汪榕培的“关雎”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分析两个英译本,以期说明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目的;关雎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GuanJ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bstract: Skopos theory changed the concept of original text being the first priority held by the linguistic schools. Faithfulness is no longer the first concern of the translator. The original text just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the translator. It is the purpose that determines the procedures and results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ed texts is enhanced. In the light of Skopos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James Legge’s and Wang Rongpei’s English translationsof Guan Ju as examples in order to show that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vary because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purpose; Guan Ju

从PASS模式看翻译学习中的认知问题

从PASS模式看翻译学习中的认知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吉会 摘 要:马尔罗将客观语词材料与小说哲学主题完美地揉合起来,以省略的艺术!来演绎人类翻译活动在体现语言转换的同时也蕴含着翻译主体的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剖析有助于从另外的 角度观察翻译程序内部问题。P A SS认知模式提出了诸多崭新的概念和观点,阐明了认知过程 中的计划、注意、同时性和历时性加工过程。本文旨在以这一模式的几个核心概念为切入点, 并结合实际例子,探讨翻译中认知的特点以及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P ASS模式,认知,翻译 一、引言 翻译学研究自上世纪70 80年代至今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滋润:语言学、符号学、交际学、心理学、认知学等。由此,翻译活动逐步脱离了最初的语言学和文学的藩篱,开始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的对象,这些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学不断地提供着新思路和新理念。 认知学和翻译学科的对接始于20世纪70 80年代(Gile,1985),不过,只是近些年其独特的视角才开始引起译界的关注。如果说神经心理学对翻译的解释只是一种外在的、后期的观察和总结,那么认知学则能够从认知角度揭示对编码的分析、对信息的处理和取舍,进而将其研究成果推广到翻译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中,PA SS认知模式提出的一些观点就使我们对诸多翻译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宝贵启示。 二、PASS认知模式及对翻译的启示 PASS模型是戴斯(J.P.Das)、纳格利尔里(Jack A.Naglieri)等人在必须把智力视作认知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戴斯等,1999:17)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论证而提出的。它最初只是作为一种信息加工模型,随后又被描述为一种信息整合模型,1988年开始被肯定为是认知评价模型。PASS认知过程理论来源于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尝试将这些理论综合在一起!(戴斯等,1999:6),其新的视角使之成为近些年来西方有代表性的认知理论之一。 1979年,戴斯、柯尔比(J.R.Kirby)、贾尔曼(R.F.Jarm an)等人出版了#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过程?,提出了PASS认知模式,即计划!(Planning)、注意!(Attention)、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Simultaneous processing&Successive pro cessing)三大系统以及PASS模型操作化(即任务化)。三个系统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Arousal)系统,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为最高层次。戴斯等人认为三个系统的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能活动的运行!。(戴斯等,1999:17)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

传播学经典理论英文版[中文批注]目录 一、Opinion Leaders 意见领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 二、5W Box 5w 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三、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传媒偏向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The Spiral of Silenee 沉默的螺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五、Gatekeeper把关人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 六、Selective exposure hypothesis 选择性接触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七、Knowledge Gap Theory 知识沟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八、Agenda Setting Theory 议程设置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九、Magic bullet theory 魔弹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 十、Information (Innovation ) Diffusion Theory 信息(创新)扩散论____________________ 6 十^一、Uses a nd gratificati ons theory (UGT)使用与满足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十二、Cultivation theory 教养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十三、Limited-Effects Theory 有限效果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十四、Marshall Mcluhan Media Theory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 11 一、Opinion Leaders 意见领袖 Active in information networks, have many information channels ,so they can often provi de in formati on and advice for others and can in flue nee others.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二、5W Box 5w 理论 1. Who com muni cates to whom?(sources and receivers) 2. Why com muni cate?(fu ncti on and purposes) 3. How does com muni cati on take place?(cha nn els,la nguages,codes) 4. What about?(c on tent,references,types of information) 5. What are the outcomes of com muni cati on (intend or uninten ded ),for in formati on, understandings, action the Riseof Mass Mdia 美国学者H ?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 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 nnel (通过 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三、The Bias of Com muni cati on 传媒偏向论 Inn is ' cen tral focus is the social history of com muni cati on media; he believed that the rel ative stability of cultures depends on the balanee and proportion of their media. To begi n our inquiry into this area, he suggests we ask three basic questions: How do specific c ommuni cati on tech no logies operate? What assumpti ons do they take from an d con trib ute to society? What forms of power do they encourage? For Inn is, a key to social cha nge isfo und in the developme nt of com muni cati on media. He claims that each medium embodies a bias in term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of information. Any empire or society isgenerally concerned with duration over time and e xtension in space. Time-biased media, such as st one and clay, are durable and heavy. Si nee they are difficu It to move, they do not encourage territorial expansion; however, since they have a lo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