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研究

新时期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研究

目录

内容提要 (2)

一、执政能力创新的内涵 (3)

二、执政能力创新的时代背景及新举措 (7)

三、执政能力创新的实施途径 (11)

四、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了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更需要、更艰巨的使命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此,我们党在新时期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中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利用所面临的难得机遇,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主要议题。因此,执政能力创新是我党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本人就此作一粗浅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执政能力创新

新时期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研究

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的宗旨力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二是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三是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四是运用国家机力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二是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三是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四是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五是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六是结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七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八是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的能力;九是应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五是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六是结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七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八是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的能力;九是应和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所讲的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

一、执政能力创新的内涵

㈠如何认识执政能力的内涵

“执政能力”四个字中,关键是“执政”。它的所有能力,或者说,它与其他能力的不同之处,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而执政本身,它包含着丰富和复杂的内容。所以,执政能力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二是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三是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四是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五是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六是结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七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八是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的能力;九是应对复杂局面、抵御

各种风险的能力;十是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

㈡如何理解执政理论的内涵

执政是受执政理论指导的。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6月29日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他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明确指明了执政的七个基本范畴,构成了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研究新时期执政党执政能力创新,需要加强对党的执政理论的研究,这就需要对胡锦涛同志所说的七个基本范畴的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

1、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其中主要的应是价值取向。我们党长期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它们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对于我党如何执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执政能力创新,首先就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我们的执政理念。

2、执政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什么?首先是人民基础。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最重要最宝贵的基础。在人民这个基础中,我们还可以区分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法律基础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是创新执政基础的具体体现。

3、执政方略。就是执政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执政,是全局性的根本大事,当然就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方针和全局性的谋划。着眼于宏观大局,谋划执政的大势、大事,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执政的主动权,比较顺利地实现执政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一些重大战略,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执政的方略的创新。如“三步走”战略、依法治国方略等等。

4、执政体制。执政体制也可称作政治体制。国家的其他体制,多少与执政体制有关。体制建立在基本制度上,是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体制与制度共同成执政的制度框架。执政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和体制框架内进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在体制上下功夫。新中国成立56年来,我们已经确立了执政的基本制度,但具体的体制还有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就是创新。

5、执政方式。在体制的基础上,执政还有一个方式方法问题。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具体执政,效果不一样。改革开放至今,管理国家和社会,光用简单的行政命令不行了,执政方式必须要创新,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协商的、契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老方式管用的就继续用,不管用的就要及时舍弃、改造,这就是扬弃。

6、执政资源。执政的资源是什么?强大的阶级基础、人民的信任拥护、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宝贵的历史经验等都是执政的资源,光荣的历史传统也是执政的资源。我们一定要充分珍惜它们,恰当地使用它们,精心地保护和爱惜它们,使这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同时还要更多地创造资源,扩展资源、积累资源,也就是资源创新。

7、执政环境。研究和改善执政环境,是我们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我们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一种宽裕的经济生活环境;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一种稳定和谐的政治生活环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生活环境。在国际上,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文明的新秩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在新形势下要及时创新执政环境。

㈢如何把握执政能力创新的内涵

从构成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来看,直接影响和决定执政能力的,主要三大方面,这三方面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能力创新的重点。

1、执政的制度和体制。这是执政能力的基础。一切执政能力活动能否正常进行以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制度和体制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便捷,这个制度和体制是否运输得顺畅、灵活、高效。邓小平说,“制度总是要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只有在建立和完善执政的制度体制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执政能力问题。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能否设计和建设一个好的制度体制,以及怎样运用制度体制,也是执政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新时期执政能力创新,一定要首先在制度和体制上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进程,为党的执政活动搭建一个更为广阔和良好的平台。

2、执政的主体。这是执政能力的直接载体。执政能力,最直接地表现在执政主体的能力和水平上。主体,应该是指整个执政党。分解开来,既包括党的领导干部,也包括作为组织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执政能力是所有这些执政者和执政机构,科学驾驭和运用执政的制度、体制、方式而表现出来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完善制度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创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领导干部素质是否优秀、能力强还是弱,领导机关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是否良好,都直接决定和反映着执政能力的高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五个能力,是针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实际,对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执政的方式方法。这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对执政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方式方法对路、得当,执政水平相对就高,反之,就会遇到种种麻烦和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要深入研究执政方式,适应世界文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执政能力创新的时代背景及新举措

㈠目前我党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新时期,我党面临着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纵观我党长期发展历程、党的最终目标,横看我国当前所处的环境,目前我党执政能力有三个方面的考验,能力创新是我党目前的重要课题。

1、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迫切需要党能力创新。

第一,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重。

第二,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三,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面临新挑战。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恐怕也不例外。

第四,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坚定不移的目标。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也不能成功。

2、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迫切需要党能力创新。

第一,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虽然不可阻档,但在曲折中发展。美国正处在新一轮战略扩张的势头,竭力谋求长期的世界霸权,推行单边主义,鼓吹“新干涉主义”,实施先发制人的战略。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而这个进程实际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各种贸易经济磨擦增多。

第三,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无论是合作还是斗争,在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更加复杂多变。

第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长期存在,有时斗争会很激烈。

3、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问题迫切需要党能力创新。

第一,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足,特别是如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防止社会意识多样化对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带来冲击。

第二,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使党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机制和能力等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

第三,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乃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未能得到真正遏制和解决。

第四,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不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一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不强,一些党员素质不高,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未能得到解决。

第五,基层党员科学管理的能力总体性差。据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县级以上干部中,66.9%的表示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58.1%的表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比较弱,表示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能力不强的,分别占5.7%、43.4%和19.9%。

㈡目前我党能力创新的新举措

面对着严峻的内外环境,我党审时度势,适时召开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坚定地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体现了我党能力创新的新举措。

1、紧紧抓住了“四个基本”作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指针。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是思想基础和行动指针,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至关重要。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

党治国理政的强大思想武器。

执政之难,在于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当年毛泽东和黄培在延安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讨论,就充分说明了执政的艰巨性。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认识和把握规律的条件,因而从理论上说,完全可以跳出历史“周期律”。问题在实践上,必须努力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执政遇到的重大问题,而不能只停留在现象层面和经验层面上。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党认识和把握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的规律性,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党的执政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四、总结

总之,我们党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以发展为党的第一要务,锐意创新,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新的情况,不断创新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坚强有力地领导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就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郑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4·9。

[3]《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学习导读·红旗出版社·2005·1 。

[4]孙学敏,《党的执政能力干部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3。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日

报·2002·11·18。

[6]《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求是杂志·2004(01)。

[7]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学习资料汇编》·2004·10 。

[8]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参考资料·内部发行·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